高一必修二第一课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必修二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1/ 41.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区别与联系项目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区别组成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国民经济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公有制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决定我国的经济性质,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分布领域在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广泛分布在竞争性行业国家政策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联系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②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都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和约束,都在市场中公平竞争。
③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2.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和关系国家2/ 4。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论语·泰伯》说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下列相关的推断最有可能正确的是()A.夏朝贵族直接从事农业生产B.夏朝已有了农业灌溉系统C.夏朝已建立了完备的井田制D.夏朝统治者大力推行分封制卑宫室”即轻视宫室的生活,“尽力乎沟洫”即大力兴修水利。
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2.《诗经》载,西周时期“其镈斯赵,以薅荼蓼。
荼蓼朽止,黍稷茂止”。
由此可见当时()A.铁制农具已得到普及B.作物的品种已十分丰富C.人们已懂得变草为肥D.水利灌溉系统十分发达,并使这些杂草腐烂在地里,这样就有利于五谷杂粮的生长。
把杂草变成肥料,有利于作物的生长,这说明西周时期人们已懂得变草为肥,故选C项。
3.导学号34224000下面演进示意图可以直接用来论证我国古代()A.商业运输方式的变化B.手工业技术的进步C.经济结构的变化D.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这可以直接用来论证我国古代农耕方式的变化,故选D项。
4.《无锡道中赋水车》中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见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这里“水车”的使用()A.开启了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生产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龙骨水车(翻车)的工作情形。
灌溉工具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农田的抗旱能力。
5.(2018福建莆田九中月考)河南农谚说:“立春晴一天,农夫不费力”;江苏农谚说:“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丰;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
这些农谚()A.注重农业的理论性总结B.没有科学可信性C.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D.源于农民的无知“立春晴一天,农夫不费力”“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丰;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农谚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故C项正确;中国古代并不注重农业的理论性总结,故A项错误;农谚有一定的科学可信性,故B项错误;农谚源于农民的生产生活经验,故D项错误。
人教必修二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导入课文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荷花和荷叶的诗句还记得多少?你还记得以前学过的荷花与荷叶的诗词吗?提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我们今天也要学习一篇关于荷花、荷叶的散文,想到是哪一篇课文没有?对就是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作者简介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朱自清,他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
原名叫自华,号秋实,后来改为了朱自清,字配弦。
出生于1898年11月22日,祖籍浙江,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有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老师,故自称“扬州人”。
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抗战爆发后,他随着学校南下主持了西南联大中文系的工作,1948年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
他的代表作品有:《春》《绿》《威尼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尤其显示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
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了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诗歌也很有影响,如长诗《毁灭》。
时代背景《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当时大革命失败,中国处于一片黑暗,可谓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这个时候朱自清的生活非常艰苦,但他能自守清贫不同流合污,不为国民党的拉拢所为动心。
像朱自清这样一位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有着自己独特的人生追求。
《荷塘月色》表面上看是写景,实际上还蕴藏着精神上的追求。
听读课文下面我们一起听一下朗读,同学们在听准字音的基础上,感受文本内容,体会其中的情感。
提问:课文读完了,请同学们说一说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解答:主要写了眼前的美景以及胸中的情感。
提问:既然题目叫做《荷塘月色》那么这篇课文哪些地方写的是荷塘、月色呢?解析:对,四五六段是描写荷塘月色的,我们今天这节课,就重点地去解读四至六段的荷塘月色。
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传说中的人物,曾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的是A.蚩尤B.黄帝C.大禹D.神农氏2.中国形成相当发达的原始农业是在A 五六千年前B 七八千年前C 六七千年前D 八九千年前3.我国农业由“刀耕火种”进入“石器锄耕”阶段后,人们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是A石斧、石锛 B骨耜、石耜 C钱、钹 D铁铲、铁犁4.被称为“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的是A 火耕B 牛耕C 耜耕D 铁犁的运用5.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A农业B、手工业C、商业 D、工业6.垄与沟轮换耕种,能防风抗旱,比普遍采用的播撒方法先进,这种方法是A “区田法”B “代田法”C “轮种法”D “间种法”7.观察阅读下面材料,指出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特点是“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
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
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载种。
汉代代田法模型A.广种薄收 B.少种多收 C.休耕轮作 D.精耕细作8.下列结合错误的是:A.战国──铁农具 B.唐朝──高转筒车 C.明清──风力水车 D.汉朝──耦犁9.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这段唱词反映了:①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本生产模式②不承担国家赋税③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情景④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A.①②B.①④C.①②③ D.①③④10.黄梅戏《天仙配》中七仙女的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反映了中国古代A 农业的基本特点之一B 手工业的基本特点之一C 商业的基本特点之一D “重农抑商”的基本特点之一二、问答题农业是古代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
回答下列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的相关问题:(1)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2)这一耕作方式对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有何影响?(3)简要概述这一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预习案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预习指导】1.结合情景,在研读课本的基础上,依据导学案问题提示,并在课本上作好关键词和问题的标记和勾画。
2.再研读课本,明确我国的国体是什么,公民的权利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
【重点难点】我国的国体、本质;公民的政治权利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
【情境导学】一、结合课本P4《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的三个情境,阅读课本P5思考以下问题1.我国的国体是什么?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什么?3.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什么?4.人民民主的特点及其表现是什么?二、结合课本P6相关链接虚框内容关于近年来我国人权事业取得显著进步的事实,以及P7虚框内容邓小平明确指出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思考:为什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三、结合课本P7《选民投票选举人大代表》《通过网络进行举报》等图片及P9虚框关于公民履行政治性义务的介绍,阅读课本P7-11思考以下问题1.公民的政治权利是什么?2.公民应履行的义务有哪些?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是什么?4.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什么?四、结合课本P11-12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四个镜头,以及P13公民对参与政治生活不同态度的图表,了解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激情。
【内化提升】1.我国的国体是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什么?人民当家作主3.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什么?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4.人民民主的特点及其表现?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1)广泛性:①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②民主主体的广泛性(2)真实性: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5.公民的政治权利有哪些?(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基础和标志第 1 页(2)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3)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6.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是什么?(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7.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权利义务相对应存在而非完全对等)(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跟踪训练】1.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从而改变了以往因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导致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不同的状况。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一课笔记人教版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一)国家的含义、属性及类型(了解)1.国家的含义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理解这个概念要注意三点:国家是什么:是一种工具;②国家干什么:进行阶级统治;③谁进行统治: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这个概念提示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为经济服务。
)2.国家的属性①国家具有阶级性。
这是国家的本质属性、根本属性。
②国家具有主权属性。
国家由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四个要素构成。
其中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构成国家的最主要的因素。
③国家具有社会属性。
国家要进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3.国体(即国家的性质)①含义: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些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②决定因素:第一,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是不同的,国家的性质不同,国体不同。
第二,是由该国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
4.国家的类型①根据国体(国家性质)不同分:迄今为止,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等类型。
前三种类型的国家属于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
②根据政体(组织管理方式)不同分:人类历史上有两类国家,一类是专制国家,一类是民主制国家。
注意:民主是对专制的否定,二者是根本对立的。
在专制国家中,只有专政,没有民主;在民主制国家中,既有民主,又有专政,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
(二)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国家根本大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明确规定。
强调: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的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本标志;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学目标:掌握中国农业的起源、刀耕火种、商周农业生产的发展。
掌握中国古代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灌溉。
掌握小农经济的形成。
理解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
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
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课前自主学习1、中国原始农业相当发达,其耕作方式先后经历了从“”到阶段,战国时期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是农业文明古国。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和的国家,至西周,主要农作物有粟、稻、黍、稷、麦、、等,后世的农作物多已具备。
3、我国非常注重水利灌溉工具的创制,主要有曹魏时的、唐朝的和宋代的和明清的风力水车。
课堂合作探究知识点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
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2、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
人们先用石刀、石斧砍倒树木,晒干后焚烧,再用石犁翻土播种。
3、距今约七八千年时,松土工具耒耜出现并普遍使用。
国农业进入“耜耕时代”,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
4.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只是很少使用,主要仍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等工具。
人们已经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
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商周时,农作物种类更丰富,后来习称的“五谷”均已种植。
人们的生活由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注意古代生产工具的演进趋势(1)生产工具的数量不断增长,还有品种也不断增加。
(2)许多生产工具自身都在不断完善。
如从牛力耕犁的出现,到犁壁的发明,再到曲辕犁的产生等。
(3)生产工具的进步表现为旧式工具的淘汰和新式工具的诞生。
典例剖析【例1】我国农业由“刀耕火种”进入“石器锄耕”阶段后,人们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是 ( )A.石斧、石锛 B.骨耜、石耜 C。
钱、镩 D.铁铲、铁犁知识点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精耕细作的含义: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一课知识框架
第一课生活在人们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的产生、含义和本质
(2)我国的国家性质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1、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依法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
(2)公民必须依法履行政治义务
2、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三、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
1、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我们总要参与,我们总会参与
(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高一必修二语文第一课翻译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点,你怎么样?”(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
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晳)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
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的赞礼人,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呢?”。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Period 2 Reading & Language points课前预习必背短语1.be anxious for sth. 渴望得到2. be anxious to do渴望做某事3. see sb doing sth看见某人正做事……4. head towards朝……走去/前进5. catch/have/get a cold得感冒6. make sure确保,保证7. have a sweet tooth爱吃甜食8. anything like that类似的事情9. a bit of有一点儿10.be…enough to do sth.足够……做某事11. take a lot of exercise做大量锻炼12. be crazy about...为……疯狂13. because of 由于14. would rather do sth. 宁愿做某事课堂学习一、课文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一)Zhou Kai (1)Activity 1: Read quickly and find out the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 Why is Zhou Kai’s mother anxiou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What does she think will happe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What does she ask him to d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ctivity 2: Work in groups to make a flow chart about how Zhou Kai caught a cold.Activity3:Careful-Reading :Fill in the blanks.When Zhou Kai’s mother saw him _______ towards the front door ________ a jacket ____, she _____ him anxiously. She asked him where he ____ going. Zhou Kai ______ his mother he _____ going to play football ___ the park. And his mother said he ______ catch a bad cold ____ he didn’t _____ his jacket ____. In addition, it was raining. ____ Zhou Kai wouldn’t listen at first. ______ his mother advised him again and again, he did ____ he ____ told.(二)Zhou Kai (2)Activity 1: Decide i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1.Zhou Kai’s family eat a lot of vegetables, fruit and fish.2. Zhou Kai is very lucky because he hasn’t a sweet tooth, although he eats sweets every day.3. One week ago, Zhou Kai caught a bad cold.4. Two years ago, Zhou Kai hurt his leg while playing football.5. Zhou Kai is crazy about football and is captain of the Senior high team.Activity 2: Fill in the blanks and finish the following two tasks.Zhou Kai is a _______boy. He eats ________. Fresh fruit and vegetables are part of his _____. He lives near the sea and he has fish often. He doesn’t eat much fat ___ sugar so he doesn’t have a __________. And he is not too heavy, so he doesn’t h ave to _____.He _____ gets colds or things like flu, because he takes a lot of exercise. He is _____ about football and is ______ of the class team. Because of this, he has a good diet and this isn’t a problem because his mother _____ him so well.Activity 3: Summary. Read Zhou Kai (1) and Zhou Kai (2) again and write a short passage to describ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Language points1. When Zhou Kai’s mother saw him heading towards the front door without a jacket on, she eyed him anxiously. 当周凯的母亲发现他没穿夹克就朝门口走去时,她焦急地注视着他。
1) see sb. doing _______________ see sb do _________________ see sth done ___________________ 译:我看见他们在操场上打排球。
I saw the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n the playground.我看见他走出了办公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head 可以是动词,意思是, 也可以是名词,指身体部位。
短语:have a good head for ______________ head for _______________Practice:用head的适当形式填空。
(1) Use your and you will have a good idea.(2) Who the department?(3) The thirsty animals for the water.(4)两个人的智慧胜一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without a jacket on. with的复合结构充当状语,表示行为方式,伴随情况、时间、原因或条件。
to do结构:doingwith /without sb/sth + doneadj/ adv, 介词短语译:他手里拿着一本书进来。
He came 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年轻人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一条猎犬。
The young man walked 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满嘴食物说话。
Don’t spea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很多棘手问题要解决,这位老板日子很难过。
The boss had a hard ti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眼含泪水说再见。
She said good-by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You can at least go and get your jacket.at (the) least _________at (the) most ____________not (in) the least (not at all) ______________译:(1) 至少你应该试一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这男孩至多十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我吸烟你介意吗?---不,一点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