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红外光谱仪对几种典型气态污染物的检出限的测定
- 格式:pdf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4
固定污染源废气气态污染物(SO2、NO、NO2、CO、CO2)的测定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采样作业指导书
固定污染源废气气态污染物(SO2、NO、NO2、CO、CO2)的测定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采样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更好的让采样人员了解、熟练掌握方法标准,规范采样人员操作,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气态污染物(SO
2、NO、NO
2
、CO、CO
2
)的测定。
3.检出限
SO
2、NO、CO的方法检出限均为 1 mg/m3,测定下限均为 4 mg/m3;NO
2
的方
法检出限为3mg/m3,测定下限为12 mg/m3;CO
2的方法检出限为 1 g/m
3
,测定
下限为 4 g/m3。
4.准备工作
4.1仪器准备
①傅立叶变换红外气体分析系统;
②加热预处理采样枪。
4.2标准气体准备
①零气:氮气(纯度≥99.999%),或不干扰目标化合物测定的清洁空气。
②标准气:SO
2、NO、NO
2
、CO、CO
2
,以 N
2
为平衡气。
4.3采样记录准备
《固定源废气采样原始记录表》《标准气体校准记录表》
5、采样
5.1采样前准备
①打开采样孔;
②清除采样孔积灰;
③准备好仪器所使用的电源;
④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5.2采样步骤
5.3采样结束
①打印现场测量数据,仪器关机;
②填写现场测量数据;
③采样人员签字;
④受检单位负责人签字。
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在大气污染应急监测中的应用王祥炳;黄晓容;刘先良
【期刊名称】《科技与企业》
【年(卷),期】2016(000)009
【摘要】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广泛用于不同形态物质的定性定量检测,并且逐渐被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本文基于ALPHA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OPUS图谱解析软件的研究,探索突发环境应急事件中应用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监测气态污染物的方法.
【总页数】2页(P209,211)
【作者】王祥炳;黄晓容;刘先良
【作者单位】重庆市黔江区环境监测中心站重庆黔江 409000;重庆市黔江区环境监测中心站重庆黔江 409000;重庆市黔江区环境监测中心站重庆黔江 409000【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谈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器在突发性应急监测中的应用 [J], 董雯
2.傅立叶变换红外多组分气体分析仪在水污染应急监测中的应用 [J], 陆上岭;陈树军;晏明生;谢其标;叶青;李浩
3.快速博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气相色谱/表面声波分析技术在应急监测中的应用[J], 张璘;郁建桥;周卫华
4.便携式傅立叶变换(FT-IR)红外多组分气体分析仪模拟在环境应急监测中的应用[J], 胡晋伟
5.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器在突发性应急监测中的应用 [J], 廖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傅里叶红外便携式气体分析仪在应急监测中的应用张晓勇;杨国庆;李程;王珂【摘要】傅里叶红外便携式气体分析仪是应急监测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它具有扫描速度快、分辨率和灵敏度高、携带方便等优点.为了使其更好地为大气应急监测服务,本文首先介绍了GasID便携式气体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构成、操作方法,然后与其他应急监测仪器进行比较,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该仪器在应急监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仪器携带轻便、分析快速,可以用于大气应急监测.【期刊名称】《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卷),期】2017(035)011【总页数】3页(P112-113,116)【关键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大气环境;突发;应急监测【作者】张晓勇;杨国庆;李程;王珂【作者单位】江苏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南京 210036;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京 210037;江苏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南京 210036;江苏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南京 210036;江苏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南京 21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3;X830.7近年来,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为了快速锁定污染物,必须及时开展应急监测。
突发环境事件中产生的气体具有量大、时间短、变化快等特点,在开展现场大气监测时,须结合污染物类型选择合适的监测仪器,以获得准确数据。
在众多便携式监测仪器中,GasID傅里叶红外便携式气体分析仪是常用的仪器之一,此仪器具有扫描速度快、分辨率和灵敏度高、携带方便等特点,基本可以满足应急监测需要[1-3]。
GasID便携式气体分析仪工作原理是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干涉仪将光源发出的光分成两束后,再以不同的光程差重新组合,发生干涉现象。
当两束光的光程差为λ/2的偶数倍时,落在检测器上的相干光则互相叠加,产生明线,相干光强度出现极大值;相反,当两束光的光程差为λ/2的奇数倍时,落在检测器上面的相干光相互取消,产生暗线,相干光强度有极小值[4-8]。
红外分光光度计测量大气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摘要:大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开发高效、准确、可靠的方法来监测和分析大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变得尤为重要。
红外分光光度计作为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已经在大气中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和测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红外分光光度计在大气中有机污染物测量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原理、应用范围、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一部分:引言有机污染物是指由碳、氢和其他元素构成的复杂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大气中,包括挥发性有机物(VOCs)、多环芳烃(PAHs)等。
这些有机污染物不仅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精确监测和测量大气中的有机污染物成为了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第二部分: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原理红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基于分子振动和转动的无损测量技术。
它利用物质分子在红外波段的吸收特性来定量分析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
具体来说,红外分光光度计将样品暴露在红外辐射下,然后通过测量样品吸收或透射的红外辐射强度来确定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
红外分光光度计通过测量样品在红外波段的吸光度,利用贝尔-朗伯定律来计算出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第三部分:红外分光光度计在大气有机污染物监测中的应用红外分光光度计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大气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和测量。
它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监测速度快、成本低廉等优点。
此外,红外分光光度计还能够同时检测多种有机污染物,并能够实现实时监测和大气样品在线分析。
这些特点使得红外分光光度计成为了大气环境监测中的重要工具。
第四部分:红外分光光度计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红外分光光度计在大气有机污染物监测中具有诸多优点。
首先,它能够高效地对大气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测量,不需要样品的前处理和处理。
其次,红外分光光度计具有快速响应和实时监测的能力,可以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进行连续测量,实现快速判别和及时报警。
【首次发布】固定污染源废气中CO、CO2等气态污染物的便携式测定方法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固定污染源废气气态污染物(SO2、NO、NO2、CO、CO2)的测定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HJ 1240-2021),自2022年6月1日起实施。
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生态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规范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气态污染物(SO2、NO、NO2、CO、CO2)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气态污染物(SO2、NO、NO2、CO、CO2)的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本标准的附录A 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验证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黄浦区环境监测站、上海市宝山区环境监测站、上海市松江区环境监测站、上海市嘉定区环境监测站和河南省信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1年12月30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2年6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气态污染物(SO2、NO、NO2、CO、CO2)的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气态污染物(SO2、NO、NO2、CO、CO2)的测定。
SO2、NO、CO的方法检出限均为1mg/m3,测定下限均为4mg/m3;NO2 的方法检出限为3mg/m3,测定下限为12mg/m3;CO2的方法检出限为1g/m3,测定下限为4g/m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HJ 75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 373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 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 1011环境空气和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组分便携式傅里叶红外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抗击新冠肺炎 宅家自我提升 生态环境监测专业知识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共10分,计10空,每空1分)1、承担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前应经过必要的培训和能力确认,能力确认方式应包括基础理论、 、样品分析的培训与考核。
答案: 基本技能2、对于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 2、NO 2、O3、CO )点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各分析仪至少每周进行1次跨度检查,当发现跨度超过仪器调节控制限时,及时对仪器进行_____________校准。
答案:漂移3、《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规定,进行大气无组织排放监测时,应考虑大气稳定度的气象因素。
大气稳定度等级的划分一般分为: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 、较稳定和稳定六个级别。
答案:中性4、海洋环境调查监测的测点布设,其海域的动力场状况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海区的 和 等动力场状况。
答案:潮流场 风场5、不同时段水质定量比较是指同一断面、河流(湖库)、流域(水系)、全国及行政区域内的水质状况与前一时段、前一年度同期、或某两个时段进行比较。
比较方法有单因子浓度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两种。
答案:水质类别比例比较6、《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的主要数据来源有: 遥感更新、地面监测和___________。
姓名: 身份证号码:答案:环境统计年报7、藻类在光的作用下,吸收水中的和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对水体生产力和水体污染的自净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答案:无机营养盐类8、常规分析工作中,分析试液的总固体溶解量希望越低越好,一般控制在1 mg/ml 左右。
因此,ICP-AES的样品处理尽可能采用酸分解而不用。
答案:碱熔9、湖泊和水库采样时,反映水质特性采样点的标志要明显,采样标志可采用浮标法、法、岸标法或无线电导航定位等来确定。
答案:六分仪二、选择题(共20分)(一)单选题(共10分,计10题,每题1分)1、化学发光法测定NO X基本原理是_________。
《固定污染源废气氨、氯化氢的测定便携式傅里叶红外吸收法》(公示稿)编制说明《固定污染源废气氨、氯化氢的测定便携式傅里叶红外吸收法》标准编制组二〇二〇年十月目录1 项目背景 (1)1.1任务来源 (1)1.2工作过程 (1)2 标准制修订的必要性分析 (4)2.1氨和氯化氢的危害 (4)2.2氨、氯化氢治理技术 (5)2.3相关环保标准和环保工作的需要 (6)2.4现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 (7)3 国内外相关分析方法研究 (8)3.1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分析方法研究 (8)3.2国内相关分析方法研究 (8)3.3相关仪器方法原理研究 (10)4 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11)4.1标准制修的基本原则 (11)4.2标准制定的技术路线 (11)5 方法研究报告 (13)5.1方法研究的目标 (13)5.2适用范围 (13)5.3规范性引用文件 (14)5.4术语和定义 (14)5.5方法原理 (15)5.6干扰和消除 (15)5.7试剂和材料 (16)5.8仪器和设备 (17)5.9采样和测定 (18)5.10结果计算与表示 (20)5.11精密度与准确度 (21)5.12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22)5.13注意事项 (23)6 方法验证 (24)6.1方法验证方案 (24)6.2方法验证过程 (25)6.4方法验证报告 (31)7 标准实施建议 (32)8 标准征求意见情况(送审稿增加内容) (33)9 附件 (34)《固定污染源废气氨、氯化氢的测定便携式傅里叶红外吸收法》编制说明1 项目背景1.1 任务来源(1)《固定污染源废气氨、氯化氢的测定便携式傅里叶红外吸收法》标准制订项目列入江西省2019年第七批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编号为DB36-2019-7-01。
(2)《固定污染源废气氨、氯化氢的测定便携式傅里叶红外吸收法》标准制订项目承担单位为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