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右旗自然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296.50 KB
- 文档页数:11
土默特右旗旅游景点土默特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呼和浩特市西部。
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旅游景点。
以下是土默特右旗的旅游景点介绍:一、美岱召:美岱召是土默特右旗的标志性景点之一,是一座融合了藏、汉、蒙等多元文化的古建筑群。
这里既有佛教的神秘色彩,又有蒙古族的粗犷气息。
美岱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交流平台。
二、大青山:大青山自然风光秀丽,山势雄伟,是登山、攀岩、滑翔等户外运动的热门地点。
山中有多处溶洞、奇石,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一座天然的生态宝库。
三、大雁滩:大雁滩是一个集草原、沙漠、湖泊于一体的自然风景区。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壮观的草原风光,领略沙漠的神秘,还可以体验刺激的沙漠冲浪等项目。
四、阿拉坦汗墓:阿拉坦汗墓是土默特右旗的历史遗迹之一,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陵墓。
这里安葬着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墓地环境幽雅,建筑雄伟,是了解土默特右旗历史和文化的理想之地。
五、乌兰布和古城:乌兰布和古城位于土默特右旗境内,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城堡遗址。
这座古城历史悠久,见证了土默特右旗的沧桑变迁。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代城堡的庄严与神秘。
六、响沙湾:响沙湾是一个集沙漠、湖泊、草原于一体的自然风景区。
这里的沙子会发出奇特的声音,因此得名响沙湾。
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骑骆驼穿越沙漠、滑沙、观赏沙漠日出日落等活动。
七、九峰山:九峰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土默特右旗境内,是一个以保护自然生态为主的保护区。
这里山峰奇特、森林茂密、溪流清澈,是徒步探险、观景摄影的好去处。
八、白塔:白塔是土默特右旗的又一标志性建筑,是一座藏传佛教风格的佛塔。
塔身高耸入云,塔身洁白如玉,是土默特右旗的地标之一。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藏传佛教的独特氛围,了解佛教文化。
九、喇嘛洞:喇嘛洞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佛教文化遗址。
这里有许多佛教石窟和壁画,是研究土默特右旗佛教历史和艺术的珍贵资料。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精美的佛教壁画和石刻艺术,感受古代僧侣们的智慧和才情。
我的家乡土默特右旗作文My hometown, Tumote Right Banner, is a beautiful and unique place with a rich history and culture. 我的家乡土默特右旗是一个美丽而独特的地方,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First and foremost, the natural scenery in Tumote Right Banner is breathtaking. The vast grasslands stretch to the horizon, with clear blue skies above and rolling hills in the distance. 首先,土默特右旗的自然风光令人叹为观止。
广阔的草原一直延伸到地平线,上空是清澈的蓝天,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群山。
Furthermore, the nomadic culture is an integral part of life in Tumote Right Banner. The traditional Mongolian yurts dot the landscape, and the sound of horse hooves can be heard as nomads move their herds from one grazing area to another. 此外,游牧文化是土默特右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蒙古包点缀着整个风景,人们可以听到马蹄声,因为游牧民族把他们的牛羊从一个草场移动到另一个草场。
In addition to the natural beauty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Tumote Right Banner is also known for its delicious traditional cuisine.Mongolian cuisine, with its hearty meat dishes and dairy products, reflects the nomadic lifestyle and the use of local ingredients. 除了自然美景和文化意义之外,土默特右旗还以其美味的传统美食而闻名。
默特右旗(简称土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隶属于包头市,地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准格尔煤田“金三角”腹地——土默川平原中部。
总面积2356.4平方公里,东西长74.1公里,南北宽67.5公里。
土右旗北依大青山、与包头市固阳县和呼市武川县毗邻,东与呼和浩特市土左旗、托克托县接壤,西与包头市九原区交界,南以黄河为界与伊克昭盟接壤,全旗按地理环境分为山区、沿山区和平原(黄河灌区)区三个经济区,总人口34.6万,其中,农业人口29.1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10多个民族聚居区。
旗政府党政机关所在地萨拉旗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制历史近300年,下辖3个镇、18个乡、24个居民委员会、298个村民委员会,人文荟萃、商贾云集,自古就有“塞外明珠”的美誉。
旗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分布集中、易于开采。
现探明的矿藏有20多种,其中煤储量达2.5亿吨,煤种有无烟煤、焦煤、焦瘦煤等。
其他矿藏有大理石、石灰石、石英石、泥炭,以及泥灰岩、白云岩、黄铜、石墨、云母、石棉、长石、透辉石等,黄河沿岸还有丰富的盐、卤和芒硝等资源。
此外,水资源也十分丰富,黄河流经旗内8个乡,全长106公里。
旗境内还有美岱沟、水涧沟等21条季节性河流,四条引黄灌溉干渠横穿境内,为农林牧副渔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这里出产中草药历史悠久,生产的药材质地优良(九峰山下者为最)、价格便宜,最有名的是黄芪、枸杞、甘草、板兰根、菊花、金银花等。
独特的气候条件还使她成为全国有名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土右旗农业发展迅速,有可耕地132亩,现有耕地118亩,是内蒙古自治区粮食、油料、甜菜重要生产基地。
各种经济作物产量日益增多,尤其是油料的产量已跨入全国百强县之列。
现代工业初具规模,包括以深井潜水泵、汽车配件、农机具等为主的机械制造业;以水泥、白灰、石料、砖、预制件为主的建材业;以采煤、炼焦、型煤为主的能源工业;以化肥、复合肥、草酸为主的化学工业;以地毯、梳绒、皮革皮毛为主的轻工业等。
土默特右旗简介土默特右旗(简称土右旗)地处呼包鄂“金三角”腹地,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批“扩权强县”试点之一。
全旗总面积236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7.26万,辖5个镇、3个乡、3个管委会,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北部大青山绵延旗境60公里,煤炭、大理石等矿产资源丰富;拥有1.25万公顷的九峰山原始次生林区和城寺兼备的著名佛教胜地美岱召;南部土默川平原面积2000平方公里,拥有耕地167万亩,盛产粮食、肉类、牛奶,六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黄河流经旗境108公里,年取水4.3亿立方米;以二人台艺术为表现形式的敕勒川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二人台文化艺术之乡”和10佳“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大县”;京兰铁路、110国道和丹拉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是连接我国华北和西北的重要交通要塞和呼包鄂区域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
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9.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7770元和12820元。
规划建设了总面积65.21平方公里的新型工业园区,是自治区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首家直供电试点园区。
累计入驻企业、项目78户,投资额达800亿元,培育形成了光伏、光电、煤电、天然气液化、有色金属加工、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体系。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3亿元,增速居全市第一位。
今后,土右旗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包头市“5421”战略定位为指导,围绕建设新型中等城市和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稳增长,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调结构,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权强县”试点为动力促转型,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为突破惠民生,加快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多极支撑的城乡建设体系和健全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重要节点和呼包鄂城市群中的璀璨明珠。
土默特右旗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土默特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地处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其地理位置使得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十分显著。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土默特右旗的气候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同时也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土默特右旗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分析土默特右旗的气候特征。
土默特右旗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温暖,昼夜温差较大。
降水不均,集中在夏季,且降雨集中在6-9月,其他时间干旱少雨。
由于地处内陆地区远离海洋,受到大陆性气候的影响,气温波动较大,日照充足,风大,气候干燥。
这种气候特征使得土默特右旗适宜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并且适合畜牧业的发展。
近年来,土默特右旗的气候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是气温升高。
根据气象资料显示,近十年来土默特右旗的平均气温逐渐上升,尤其是在夏季的高温天气更加明显。
这种气温上升的趋势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
高温天气会使得土地水分蒸发速度加快,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容易引发干旱等自然灾害。
其次是降雨量减少。
尽管土默特右旗的降水一直不多,但是近年来降雨量明显减少,而且降雨的分布也变得更加不均匀。
降雨量的减少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农作物需要足够的水分才能正常生长,而降雨量的减少会导致土地干旱,使得农作物生长受阻,产量大幅下降。
还有风力增强的特征。
近年来,土默特右旗的风力明显增强,风沙天气频繁。
这种风力增强的特征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强风会破坏作物,影响农作物的收成,同时还容易引发风沙灾害,对土地造成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困扰。
土默特右旗的气候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气温升高、降雨量减少、夜间气温升高和风力增强等方面的变化。
这些气候变化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首先是作物生长受阻。
由于气温升高,夜间气温升高和降雨量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作物的生长受到了严重影响,产量大幅下降。
土默特右旗旅游景点
土默特右旗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下辖的一个旗县级行政区,地处大漠之中,风景秀丽,吸引着众多游客。
以下是土默特右旗的一些主要旅游景点:
1. 塔哈草原:位于土默特右旗西部,是内蒙古草原的典型代表之一。
草原上绿草如茵,天空湛蓝,草原风光壮丽,是郊外旅游和露营的好去处。
2. 五彩湾:位于土默特右旗西部,是由风蚀地貌和地质构造形成的奇特景观。
湾区内有丰富的彩色草、腐殖质和灌木等,呈现出五颜六色的景观。
3. 阿尔坝:位于土默特右旗东北部,是一个高原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周围环绕着绿树和山峦,景色十分美丽。
湖边还有休闲度假村,提供游泳、钓鱼等娱乐项目。
4. 文化广场:位于土默特右旗中心,是一个集文化、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大型公共广场。
广场内有音乐喷泉、游乐设施和露天舞台等,是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5. 土默特右旗博物馆:介绍土默特右旗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等展览,展示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和特色手工艺品等。
除了以上景点,土默特右旗还有许多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如黄河峡谷、土默特河、海力素石林等,都值得游客前往一探究竟。
内蒙古包头市土右旗土默特右旗地处呼包鄂腹地,京包铁路、110国道横贯全境,铁运、汽运发达,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最大的煤炭结散地。
该地煤炭主要销往天津、秦皇岛。
煤炭物流配送中心已初步形成,煤炭中转流通量高达4000万t以上,中转流通量占包头市的55%,截止2022年5月末,全旗煤炭行业共计实现税费收入32196万元,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1基本概况土右旗已建成和即将建成以大城西煤炭物流产业园区,萨拉旗煤炭铁运物流园区,一三七铁路货运站,北只图煤炭储运基地,美岱召铁路集装站,将军尧煤炭物流产业园区和后山煤炭洗选园区。
其规划布局和经销形式汇集为汽运中转型,铁运中转型和洗选加工型三大类。
其中,汽运中转型主要集中于大城西煤炭物流中心和将军尧煤炭物流园区。
萨拉齐煤炭铁运物流园区、一三七铁路货运站、北只图煤炭储运基地和美岱召铁路集装站为铁路中转型。
后山煤炭洗选园区为洗选加工型。
在以上七大煤炭园区内,共有万吨大列集装站6个,铁路专用线23条,煤炭经营企业141户,重介洗煤厂20户,煤炭市场化体系逐步健全,煤炭物流业正待迅速崛起。
2煤炭流动市场培育、建设、管理的成功作法 2.1积极培育煤炭市场对煤炭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和行政干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控,确保土右旗煤电、煤化工产业煤源稳定。
在下游产业未投产前,对煤矿逐步实行限产提价,促进资源由流出转为流入。
实施“北开南连”战略,有效利用鄂尔多斯,达茂旗及蒙古国的煤炭资源,形成持续稳定的煤炭供应体系。
加快建立蒙西煤炭交易中心,形成以交易中心为主体,以煤炭物流园区为载体,以网络和现代订货方式为平台的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煤炭市场。
2.2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煤炭流通秩序严格煤炭经营许可证审查,取缔无证,非法经营活动,清理煤炭运销环节中的乱罚款,乱收费现象,依法打击掺杂使假和偷骗税款的不法行为探索对现有煤炭经营户实行股份制整合,提高经营规模和效益,推动煤炭经营许可证向规模经营企业转移。
土默特右旗萨拉齐新村旅游景点土默特右旗萨拉齐新村旅游景点探析一、对土默特右旗的初步了解土默特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南部,地处黄河中游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包头市的东大门,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黄河流域生态屏障。
萨拉齐新村,坐落在土默特右旗辖区内,地处包头市西南部的美丽乡村。
这里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是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萨拉齐新村的风光和特色1. 自然风光萨拉齐新村位于黄河岸边,村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各色鲜花、奔流不息的黄河,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尤其是夏秋之际,黄河水涨,搞起了壮观的黄河滩涂景观,成为了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玩。
2. 乡村民俗萨拉齐新村保存着丰富的蒙古族传统文化,这里的村民多是蒙古族,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浓厚的蒙古风情。
游客可以了解到蒙古族特有的骑马、蒙古舞、蒙古包等乡土文化,感受到别样的风土人情。
3. 特色美食萨拉齐新村的特色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村中的农家饭馆提供各种地道的蒙古族美食,如奶酪、奶茶、羊肉汤等,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也能感受到不一样的饮食文化。
三、萨拉齐新村的旅游开发与建设1. 旅游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盛,萨拉齐新村的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发展。
道路交通更加便利,村中建成了丰富多彩的游玩项目和设施,如农家乐、度假村、露营营地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游玩体验。
2. 乡村旅游产品为了丰富游客的游玩体验,萨拉齐新村还开发了一系列乡村旅游产品,如乡村民宿、特色手工艺品等,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品味乡村风情、放松心情。
3. 旅游活动为了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每年萨拉齐新村都会举办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和旅游节庆,如蒙古族传统节日、美食节、黄河滩涂音乐节等,极大地拉近了游客和当地文化的距离,展现了土默特右旗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
四、对土默特右旗萨拉齐新村的个人观点和体会在我看来,土默特右旗萨拉齐新村是一处迷人的乡村旅游胜地。
土默特右旗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土默特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
在过去几年里,土默特右旗的气候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土默特右旗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这些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土默特右旗的气候变化特征1. 气温升高:近年来,土默特右旗的气温出现了明显的升高趋势。
从历史气温数据来看,土默特右旗的平均气温逐渐上升,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天气频繁出现,气温偏高的情况比以往更为常见。
2. 降雨量减少:与气温升高相伴随的是土默特右旗的降雨量逐渐减少。
降水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灌溉和生产。
特别是在生长季节,降水偏少往往导致农作物干旱受灾的情况。
3. 风力增大:土默特右旗的风力也有所增大,特别是冬季和春季的风力较大,尤其是沙尘暴的频率明显增加,对农作物生长和农田土壤的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 农作物生长受限:气温升高和降雨减少导致土默特右旗的农作物生长季节有所缩短,农作物生长受到限制。
特别是一些对温度和水分要求较高的作物,如小麦、玉米等,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
2. 水资源短缺:降雨减少导致土默特右旗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农田灌溉受到限制,农作物缺乏足够的水分供应,导致农业生产的困难。
3. 土壤退化加剧:风力增大和沙尘暴的频繁出现导致土默特右旗的土壤退化加剧,农田土壤风蚀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4. 农产品品质下降: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土默特右旗部分农产品的品质下降,特别是水果和蔬菜等易受气候影响的农产品,品质无法保证,影响了当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销售收入。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1. 加强农业水利建设:加大对灌溉设施的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保障农作物的水分需求。
2. 推广耐旱作物品种:针对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可以通过推广耐旱品种和改良技术,增强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减轻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土默特右旗教育主题土默特右旗教育主题一、土默特右旗概况土默特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地处呼和浩特市东南方向,总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
该旗是土默特族的主要聚集地,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批设立的民族自治旗。
土默特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以养殖业为主要产业。
土默特右旗秉承着“族群文化、科技进步、和谐共存”的理念,致力于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全民素质。
二、土默特右旗教育现状1.教育资源不足: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土默特右旗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学校设施陈旧,师资力量较弱,对于新课程的引进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有一定的限制。
2.教育保障不完善:土默特族人口较多,但由于土默特族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加上教育投入不足,导致许多学生难以得到良好的教育保障。
3.民族特色教育需提升:土默特族是中国特色民族,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
但由于传统文化传承不足以及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视不够,土默特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很大的挑战。
三、土默特右旗教育发展目标1.提升教育资源:加大对学校设施的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同时引进优秀教师,提升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2.加大教育投入: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确保教育保障的实施。
通过提供助学金、奖励学生等方式,帮助贫困家庭的学生完成学业,并为优秀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3.加强民族特色教育:加强对土默特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通过开设土默特语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土默特语听说读写能力,推动本民族语言的传承和发展。
四、土默特右旗教育发展策略1.大力引进优秀教师:通过采取奖励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来到土默特右旗教育岗位上工作。
在招聘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和发展本地教师队伍,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2.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除了对学科知识的重视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开展社团活动、实践实习等形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3.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和体验土默特族的民族文化。
土默特右旗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土默特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要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区。
近年来,土默特右旗的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对土默特右旗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且对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评估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土默特右旗的气候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气温逐渐升高,降水变化不规律,干旱等极端天气现象频繁发生。
这些气候变化给土默特右旗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畜牧业和农作物种植业面临着严重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土默特右旗气候变化特征的分析,深入探讨气候变化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特别是降水变化和气温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详细探讨。
通过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评价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综合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未来的农业生产提供参考和借鉴。
部分对于理解土默特右旗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重要性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土默特右旗气候变化的特征以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从而为未来的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在土默特右旗地区的具体表现,可以帮助农民和农业生产者更好地了解未来气候可能的变化趋势,采取相应的农业生产措施。
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有助于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政策和应对措施,保障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研究,可以全面评估土默特右旗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对于研究主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研究土默特右旗气候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时,研究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土默特右旗气候变化的特征可以为地方政府制定气候变化应对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深入分析气候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可以帮助政府及相关部门更好地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走向,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轻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程度。
土默特右旗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候变化是指自工业化以来由于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等导致的全球气候系统持续性变化。
气候变化影响着全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而且在某些地区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土默特右旗是内蒙古自治区典型的典型农牧交错区,具有独特的气候和自然风貌,其耕作时间、农牧业结构等与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土默特右旗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两个方面探讨。
(一)温度上升过去30年,在土默特右旗的温度趋势上升很快。
温度上升对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冬麦由原来的春季种植变成秋季种植,小麦和玉米的种植时间也提前了。
同时,这也导致了蒸发量的增加,地表水资源的减少,许多土地被侵蚀,致使土壤质量下降。
(二)降雨量减少土默特右旗过去30年内的降雨量减少了16%,特别是其中极端降水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逐渐减少。
这导致了地区农业生产的压力,同时也属于全球气候变化特征之一,影响可持续性农业的发展。
(三)干旱变化干旱使土壤丧失水分,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重大影响。
在过去20年间,土默特右旗的干旱事件逐渐增多,特别是2007年和2009年,期间干旱事件的频率和干旱程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一)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变由于气候变化,土默特右旗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随着温度上升,冬季小麦的种植已不适宜,而夏季的小麦、东北大豆等作物逐渐成为主要种植作物。
此外,由于干旱和降雨减少,该地区的牧业和用水需求也逐渐增加,从而导致了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竞争。
(二)农业生产的压力加大土默特右旗面临持续的干旱和水资源缺乏,以及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缩短和产量受到影响的情况,因而使得农业生产面临较大的压力。
随着年际气温变化的不断加剧,也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许多传统物种不适应新的气候增长区域,使得作物的生长灰常困难。
此外,土壤质量下降,再加上频繁的气候灾害,使得生产成本较高,并且投资回报不高,从而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了负面影响。
土默特右旗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首先,土默特右旗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年平均气温偏高。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土默特右旗的年平均气温偏高,人们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
2. 气候变化频繁。
土默特右旗的气候变化频繁,既有极端高温天气的出现,也有严重的旱灾和洪水灾害的发生。
3. 干旱天气增多。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土默特右旗的降雨量逐渐减少,干旱天气增多,这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1. 农作物生长周期变长。
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异常高温和旱灾,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变长,种植期也逐渐推迟,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 农业产量下降。
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和高温等因素,使得土默特右旗的农业产量出现下降趋势,给当地的农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3. 农产品质量变劣。
气候变化还会导致农产品质量的变劣,对消费者的生活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土默特右旗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缓解:1. 加强气象监测。
通过加强气象监测,及时发现和预测气候变化的趋势,为农民种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推广节水农业。
节水农业可以减少灌溉用水量,提高农业效益,因此应当在土默特右旗加强宣传和推广。
3.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通过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强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4. 加强环境保护。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为农业生产创造更好的条件。
总之,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土默特右旗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
土右旗水资源及分布概况土右旗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
全旗自产地上、地下水总量2.76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0.48,地下水2.28亿立方米。
另外理论计算得地表容水0.26亿立方米。
黄河过境多年平均水量247.56亿立方米。
理论利用水实际提水能力5.68亿立方米/年。
黄委会、自治区、包头市给我旗的指标水量为2.848(2005年指标)。
一、地表水1、黄河水黄河是我旗唯一的过境河流,在我旗境内长103公里,河宽0.2-0.95公里,流域面积2356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247.56亿立方米,平均含沙量6.1千克/立方米。
蜿蜒流经我旗境西南边缘,是我旗中南部主要灌溉水源之一。
全旗境内沿河现有中小泵站14处,总提水能力32立方米/秒,实际灌溉高峰提水为28立方米/秒,上游有固定泵站一处(磴口扬水站,主要为我旗农业用水提供水量),设计提水能力60立方米/秒,实际灌溉提水为50立方米/秒,有10立方米/秒的提水有力储备。
2、沟水沟口位于大青山南麓,流域面积大于1.68平方公里的一级山沟21条,属季节性河流,其所产水量占地表水总量的11.5%。
地表水主要集中在水涧沟和美岱沟沟谷,两沟山区汇流面积801.96平方公里,其中境内面积688.9平方公里,境外113.06平方公里。
在0.48亿立方米地表水中,水涧沟和美岱沟占88.5%。
二、地下水我旗境内地下水资源占全部水资源的82%,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05亿立方米,占地下水资源的45.8%,按地形地下储存利用可为大青山前断层以北的山区,大青山断层以南到山前冲洪积扇边缘与黄河交措沿积的山前区和山前边缘到黄河主流以北的黄河平原区。
1、山区山区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降水其间大部分水顺坡随河流去,形成洪水,只有少量的水渗入地层。
后山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为0.0258亿立方米,主要分布于岩石裂隙和沟谷淤积的浅层孔隙中,沿较大沟谷河床部位可成浅层供水井供水。
水量有限,农业灌溉和林地灌溉成井一般在直径1米以上。
土右旗大雁滩景区介绍景区概述土右旗大雁滩景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土右旗,是一座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民族风情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景区占地面积约2000多平方公里,景点分布广泛,包括山脉、湖泊、河流、草原和传统牧民部落等。
大雁滩景区以其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而闻名,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这里有广袤的大草原、雄伟的山脉、湛蓝的湖泊,还有牧民的热情好客和丰富多样的民族传统文化。
主要景点1. 大雁滩湿地大雁滩湿地是土右旗大雁滩景区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湿地保护区之一。
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湿地面积广阔,拥有丰富的湿地植物和动物资源。
每年春秋季节,大批候鸟从南方迁徙到这里,形成壮观的候鸟迁徙景观。
在大雁滩湿地,游客可以欣赏到成千上万只候鸟在湖面上翱翔的壮丽景象。
除了观鸟,这里还提供了各种湿地旅游活动,如草原越野、湖泊漂流、湿地徒步等。
同时,游客还可以参观湿地保护区内的研究中心,了解湿地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工作。
2. 草原风光土右旗大雁滩景区拥有广袤的草原,是蒙古族牧民的聚居地。
这里的草原是典型的内蒙古草原风光,有着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植被。
游客可以选择骑马、乘坐马车或骑行等方式融入草原生活,感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纯净。
在草原上,还可以参加各种传统民俗活动,如蒙古包打造工坊、民族服饰试穿、牛羊肉烤制等。
同时,这里还保留着传统的牧民文化,游客可以亲身体验牧民的生活方式,品尝美味的蒙古族传统美食。
3. 文化遗址大雁滩景区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体现了这片土地的悠久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景区内有石窟文化遗址、古代城址、考古遗址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土右旗大雁滩石窟。
大雁滩石窟是一处规模庞大、艺术价值极高的佛教艺术遗址,始建于唐朝,历经元、明、清等各个时期的修缮。
石窟内雕刻着丰富多样的佛像,石窟壁画精美绝伦,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在这些文化遗址中,游客可以领略到土右旗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受到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智慧和勤劳。
土默特右旗自然概况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黄河北岸,位于包头市东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4′~111°07′,北纬40°14′~40°51′,地处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包头市和准格尔煤田“金三角”腹地,境内北部为大青山山区,南部是土默川平原,分别占全旗总面积29.3%和70.7%。
旗境东连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西接包头九原区,南以黄河为界与鄂尔多斯市接壤,北同固阳、武川两县毗邻。
土默川平原中部。
东西长74.1公里,南北宽67.5公里。
有汉、蒙、满等16个民族,蒙古族分布于全旗各地。
到2005年底,总人口315300人,蒙古族8851人,汉族331242人。
非农业人口58621人;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工作人员14782人,农、牧、林、渔劳动者113905人。
全旗总面积2368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144.92人/平方公里。
旗人民政府驻萨拉齐镇,邮编:014100。
代码:150221。
区号:0472。
拼音:Tumoteyou Qi。
行政区划全旗辖4镇、13乡、1个管委会、萨拉齐镇、双龙镇、美岱召镇、沟门镇、吴坝乡、大城西乡、明沙淖乡、海子乡、二十四顷地乡、党三尧乡、将军尧乡、小召子乡、三道河乡、沙海子乡、毛岱乡、三间房乡、苏波盖乡;九峰山生态管理委员会,17个居民委员会、298个村民委员会、1219个村民小组。
历史沿革1965年,由原土默特旗西部地区置土默特右旗。
土默特,系蒙古族部落名,意为数万。
蒙古语称西为右。
1970年,将乌兰察布盟所属土默特右旗划归包头市。
2000年,土默特右旗辖3个镇、18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旗总人口31429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萨拉齐镇65087 双龙镇14713 美岱召镇20646 吴坝乡15653 大城西乡12847 明沙淖乡16252 海子乡10824 发彦申乡7437 二十四顷地乡12344 党三尧乡13355 将军尧乡16214 小召子乡11001 程奎海乡5730 三道河乡11793 沙海子乡9081 毛岱乡12092 三间房乡8554 苏波盖乡18518 沟门乡25123 耳沁尧乡4397 公山湾乡2629。
【气候】土默特右旗属典型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
冬季长而寒冷,少雨雪,夏季炎热,雨量集中,多雷雨天气:春季风多雨少,回暖快,温差大;秋季凉爽,气温骤降,雨量骤减。
全年光照充足,降水少而集中,无霜期较短,日温差较大。
光能资源年辐射总量为139.1千卡/厘米2,生理辐射总量为66.9千卡/厘米2。
全年日照为2954小时,作物生长期6—8月,日照时数为846小时。
热量资源:年平均7.1℃,历年介于6~8℃。
7月气温最高,平均22.8℃,1月最低,平均-11.O℃。
年极端最高气温38.1℃(2(1971年7月19日),年极端最低气温-37.4℃(1971年1月21日)。
气温绝对年较差为75.5℃,平均年较差为33.8℃。
平均日较差5月最大,为15.4℃,8月最小,为11.5℃。
全年≥O℃积温为3523℃,≥10℃积温为3053℃,生长期;日照年平均3056.3
小时,无霜期年平均132天。
降水量与蒸发;年平均359.2毫米,雨雪日83.4天。
降水最多的年份是1976年,达478毫米;最少的年份是1987年,仅186. 4毫米。
降雨时间多集中在5~9月份,占全年总量的85.l%;11月到次年4月降水量少,仅占全年总量的9.18%。
,最大降水中心在大青山区,可达400~420毫米。
降水年际变化大,且年内分配不均,7、8、9三个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8.8%。
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
年蒸发量2118.3毫米,是降水量的6倍。
属于半干旱气候。
【地形地貌】土默特右旗境北部为连绵起伏的大青山中、西段山地,大青山主峰九峰山座落在境东北部,海拔高度2337.8米。
最低处海拔高度为1050米。
南部为开阔平坦的土默川平原,面积1667.12平方公里,海拔高程介于987~1000米之间,自西北向东南微倾,地面坡度在1:7000~1:8000间。
【水资源】(1)大气降水:多年平均年总降水量为8.9亿米3,其中山区2.9亿米3,平原5.98亿米3
(2)地表水及地下水:土默特右旗黄河于本旗大城西乡李五营村西1.8公里处入境后,横贯旗境南缘,流经8个乡,至程奎海乡八里湾村东南1公里处出境,全长106公里,河宽0.2~0.95公里,流域面积2656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247.56亿立方米。
此外,还有美岱沟、水涧沟等流域面积大于1.88千方公里的山沟21条,所产水量占全旗地上水总量的11.5%。
全旗地上水O.4763亿米3,地下水2.2835亿米3。
农业灌溉用水主要依靠黄河过境水,每年
提取5.68亿米3。
地下水相对数量大,但水质差可利用量小。
【土壤资源】全旗有5个土类、10个亚类、31个土属、100个土种。
山地和山前洪积扇以灰褐土为主,黄河平原以草甸土为主,盐土和风砂土局部分布。
(1)灰褐土分布于山区和山前洪积冲积平原,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32.12%,其中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8.72%。
山区受侵蚀面积占山区面积的87.6%。
(2)草甸土分布于山前洪积扇缘和黄河冲积平原,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87.67%。
草甸增盐化面积占该土类面积的73.92%,耕地中盐化面积95.34万亩,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
(3)盐土分布于黄河冲积平原和山前冲积扇的低凹处,占全旗总面积的1O.48%。
主要成分有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硫酿镁、碳酸钙、碳酸镁。
是目前较难利用的土壤。
(4)风砂土分布于黄河故道两侧,占全旗总面积的1.08%,土壤质地为砂土,不保肥不保水。
(5)沼泽土仅分布在美岱召镇芦房沟村前,面积为707.1亩。
【矿藏资源】土默特右旗初步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储量1.5~2亿吨,有葫芦斯太、六道坝、野马免、中卜圪素、黑土坝、阿刀亥、悦来窑等煤区,泥炭储量50万吨,有芦房沟矿点,大理石储量1亿立方米,有马留沟、水涧沟,芦房沟等矿点;泥灰岩储量500万吨,有打井矿点,高镁石灰石储量l亿吨;石英石储量700万吨;石棉有葫芦斯太、后达连沟、乌兰此老沟、哈只盖沟、龙滚沟、
脑包沟等矿点;白云母有水澜沟、母花沟、鸡磴沟等矿点;铁有朝天壕、中老窝铺、八峰粱、卜亥沟、阿刀亥沟等矿点;铜有美岱召矿点,老窝铺、前脑包铜异常,铀有打井、中店矿点;此外还有长石、辉绿岩,冰洲石、石膏、铝、银、金刚石、蛭石、石墨等矿。
【生物资源】有野生植物411种,241属,72科,植物类型相当丰富。
主要植物有云杉、油松、侧柏、白桦、山杏、酸枣、枸杞、甘草、黄芪、党参、麻黄、黄岑、芦草、菅草、扁蓿豆、草木樨、野豌豆、野韭等。
主要野生动物有:青羊、狼、狐狸、獾、兔、黄鼬、松鼠、雀鹰、金雕、燕隼、猫皋、石鸡、鲤鱼等。
【农牧业资源】土地资源土地利用有以下三个特点:
(1)土地南北地域差异大,北部山地集中了全旗林地的55.7%,牧草地的79.5%,难利用土地的64.2%,。
这种现状说明山区具有发展林牧业生产的自然优势,另一方面,它又具有不能为我们利用的大量裸岩而带来的土地劣势。
南部平原集中了全旗耕地的96.8%,园地的100%,居民工矿用地的94.2%,交通用地的99%;水域的88.4%。
随着工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土地矛盾将会日趋突出。
(2)土地数量小,但耕地比重大,全旗人均土地11.85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耕地比重达41.2%,高于全国水平。
(3)难利用土地多,工农牧业生产和城镇道路建设的土地后备资源少。
2005年全旗耕地面积102982公顷,有效灌溉面积82998公顷,草场面积7.41万公顷,有草场资源可利用总面积6.97公顷。
林地面
积23.66万公顷。
森林资源全旗森林覆盖率9.99%,主要乔木树种有杨、柳、白桦、落叶松、油松、樟子松、云杉、侧柏、杜松、榆、柞等,灌木有胡枝子、黄刺梅、柠条、红柳、杞柳等,活立米蓄积量为479848米3。
草场资源全旗可利用草场81.85万亩,全年贮草量50646999.5公斤,可载畜42693个羊单位。
根据地形地貌和立地条件分为山地干草原草场、山地草甸草场和山前冲积扇干草原草场及黄河灌区平原草甸草场。
牲畜存栏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