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拉特前旗黄色绿柱石的离子占位及呈色机理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2.33 KB
- 文档页数:2
1000 0569/2019/035(07) 1999 12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19 07 04东秦岭卢氏稀有金属伟晶岩的绿柱石矿物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周起凤1,2 秦克章1,3,4 唐冬梅1,3 王春龙1,5 马留锁6ZHOUQiFeng1,2,QINKeZhang1,3,4,TANGDongMei1,3,WANGChunLong1,5andMALiuSuo61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2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北京 1013003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4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5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 4300746 河南省卢氏县国土资源局,三门峡 4722001 KeyLaboratoryofMineralResources,InstituteofGeologyandGeo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2 InstituteofMineralResourcesResearch,ChinaMetallurgicalGeologyBureau,Beijing101300,China3 InstitutionsofEarthScienc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4 CollegeofEarthandPlanetarySciences,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5 FacultyofEarthResources,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Wuhan430074,China6 BureauofNaturalResourcesofLushiCounty,Sanmenxia472200,China2019 02 28收稿,2019 05 08改回ZhouQF,QinKZ,TangDM,WangCLandMaLS 2019 Minera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significanceofberylfromtherare elementpegmatitesintheLushiCounty,EastQinling,China ActaPetrologicaSinica,35(7):1999-2012,doi:10 18654/1000 0569/2019 07 04Abstract Berylwhichisoneofthemostimportantberylliummineralsrecordstherock formingprocessandrare element(REL)mineralizationofgraniticpegmatites EastQinlingLushipegmatitedistrictisafamousrare elementproducingareainChina ThisstudyinvestigatedtheinternalzonationpatternsofthepegmatitedykesfromtheEastQinling,includingNo 703Li mineralizedpegmatiteandNo 302Be mineralizedpegmatitesinNanyangshan,QiantaiLi mineralizedpegmatiteinQiligou Qiantai,DaxigouandJiucaigouLi mineralizedpegmatitesinCaijiagou,Xishan gouandWayaogouBe mineralizedpegmatitesinWayaogou ThesepegmatitesbelongtoperaluminousLCT familyandREL Lisubtype TheNanyangshanNo 703,JiucaigouandDaxigoupegmatitesbelongtocomplextypeandspodumenesubtype,whiletheQiantaipegmatitebelongtoalbite spodumenetype TheNanyangshanNo 302,WayaogouandXishan goupegmatitesbelongtoberyltypeandberyl columbitesubtype TheEMPAresultsshowthatberylsareenrichedinalkaliandpoorinironandmagnesium ThesubstitutionmechanismsofberylfromtheRELpegmatitesintheEastQinlingarechannel octahedral,channel tetrahedralandalkalicationsinchannel ThesubstitutionsofberylfromtheXishan gouandWayaogouareNa(Fe2+,Mg)□-1Al-1andNaLi□-1Be-1,respectively TheberylsfromtheNo 302,Qiantai,DaxigouandJiucaigoupegmatitesmainlydisplaysubstitutionof(Na,Cs)Li□-1Be-1,whilethesubstitutions:(1)NaFe2+□-1Al-1,(2)NaCs-1and(3)(Na,Cs)Li□-1Be-1wererevealedfortheNo 703pegmatite TheCs2OcontentsandNa/Csvaluesindicateasequenceofthedecreasingdegreeoffractionationandevolutionofpegmatites,whichisNo 703→Qiantai→(DaxigouandCaijiagou)→No 302→(Xishan gouandWayaogou).Li mineralizedpegmatiticmagmaismorehighlyfractionatedthanthoseofberylliummineralization Theinternalzonationpatternsofberylsarehomogeneousgrain,layeredzoning,alterationborders,patchesandcomplexirregularzoninginBSEimages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2095)和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304)联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周起凤,女,1985年生,博士,工程师,从事花岗伟晶岩及稀有金属矿床研究,E mail:zhouqifeng85@163.comComparedwiththeBe mineralizedpegmatites,theberylsfromtheLi mineralizedpegmatitesshowmorecomplexinternalzonationpatterns,reflectingstrongliquidimmiscibilityandreplacement Withtheincreaseofdegreeoffractionationandevolutionofpegmatiticmagma,theFeOcontentsofberyldecreaseandtheinternalstructuresofberylbecomemorecomplex,suchasalterationborderandirregularzoning TheFeOcontentandinternalstructureofberylcouldbepotentialindicatorsofthedegreeoffractionationandevolutionofpegmatites ThechemicalcompositionsandinternalstructurefeaturesofberylsuggestthatLi mineralizedpegmatiticmagmaishighlyfractionatedRELpegmatiticmagmawhenitisemplaced TheDaxigou,JiucaigouandQiantaiLi mineralizedpegmatitesdidnotundergoobviousfractionation,whiletheNo 703pegmatitesexperiencedfractionationandevolutionafteremplacementtofinishfurtherREL enrichment Thelithiummineralizationmechanismsarefractionalcrystallizationandliquidimmiscibility Keywords Beryl;Elementsubstitution;Indicatorsofthedegreeofevolutionofgraniticpegmatite;Rare elementmineralization;LushiCounty;EastQinling摘 要 绿柱石是重要的铍矿石矿物,记录了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成岩成矿过程。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乌兰地区石炭纪花岗闪长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张青伟;刘正宏;柴社立;徐仲元;赵庆英;徐学纯【期刊名称】《矿物岩石》【年(卷),期】2011(31)2【摘要】利用锆石SHRIMP U-Pb法对乌拉特中旗乌兰地区花岗闪长岩进行年龄测试,得到的两个花岗闪长岩样品中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22.1±3.4)Ma和(323.4±3.4)Ma,为早石炭世。
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显示该花岗闪长岩为具有埃达克岩性质的I型花岗岩类,属准铝质-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Th,U,Nd,Zr等高场强元素;为轻稀土富集型,轻、重稀土高度分异,轻稀土发生明显的分馏作用,铕异常不明显。
岩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同碰撞构造环境,是残留洋壳部分熔融所形成的基性岩浆与由古老片麻岩基底部分熔融所形成的中酸性岩浆发生混合作用的产物。
【总页数】8页(P7-14)【关键词】锆石U-Pb年龄;花岗闪长岩;乌拉特中旗【作者】张青伟;刘正宏;柴社立;徐仲元;赵庆英;徐学纯【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相关文献】1.延边开山屯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时限的制约 [J], 王超;刘志宏;宋健;高翔;孙理难2.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准噶顺花岗闪长岩中锆石U--Pb年代学与岩石地球化学 [J], 辛未;王力;王英德;张宇婷3.内蒙古额济纳旗蓬勃山地区石炭纪中粒石英闪长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J], 马刚;尤青青;迟艳玲4.内蒙古乌拉山地区古生代花岗岩和辉长闪长岩\r年代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DAI Chao-cheng;YAN Qiu-shi;ZHANG Hui;WANG Xin-liang5.内蒙古狼山地区早二叠世花岗闪长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背景 [J], 田健;滕学建;刘洋;滕飞;郭硕;何鹏;王文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绿柱石、海蓝宝石、铯绿柱石的性质和鉴别2009-06-29 03:00绿柱石家族中除祖母绿外,还有天蓝色的海蓝宝石、粉红的铯绿柱石、金色和黄色绿柱石、紫红色的Mu绿柱石等等,其中海蓝宝石是另一个著名的品种,呈天蓝色、绿蓝色。
海蓝宝石是三月份的生辰石,作为幸福和青春的标志。
近十多年来,含锰的红色绿柱石也备受关注,被称为红色的祖母绿。
一、绿柱石的基本性质1.化学成分绿柱石是铍铝硅酸盐Be3Al2(SiO3)6,其中Be和Al可被不同的微量元素所替代,使绿柱石产生各种颜色。
2.结晶习性绿柱石属六方晶系,结晶习性为六方柱状晶体,与祖母绿不同,绿柱石可形成巨大的晶体。
1920年在巴西找到了一块透明的海蓝宝石晶体,重达243磅。
绿柱石柱面常有明显的平行结晶C轴的纵纹,有时发育有六方双锥。
3.力学性质绿柱石解理不发育,一组平行底面不完全解理,断口贝壳状。
摩氏硬度7-8,相对密度为2.68-2.72,红色绿柱石为2.7-2.9。
4.折射率和双折射率折射率一般为1.56-1.59,粉色和红色的为1.580-1.60,双折射率为0.005-0.009,粉色和红色双折射率为 0.008-0.009,一轴晶负光性,色散率0.014。
5.光泽和透明度:玻璃光泽,通常为透明,少数半透明。
6.颜色绿柱石的颜色多样,和所含的致色元素有关:品种体色多色性海蓝宝石天蓝色 Fe2+, 或者 Fe2+/Fe3+透绿柱石无色纯净,不含可致色的元素粉色绿柱石粉色含Mn2+,或者Cs1+红色绿柱石红色 Mn3+ 致色金绿柱石黄-金黄色 Fe3+致色绿柱石无 Fe2+ + Fe3+Maxixe型绿柱石蓝色色心致色,不稳定7.多色性:不同的品种的多色性不同,请见下表:品种体色多色性海蓝宝石天蓝色弱至强,蓝/浅蓝(或无色)透绿柱石无色无粉色绿柱石粉色弱至中,紫红/浅红红色绿柱石红色弱至中,红/粉红金绿柱石黄-金黄色弱,多变透绿柱石黄绿色弱至强,绿/无色8.发光性:绿柱石一般无紫外荧光,粉色绿柱石可呈弱粉或紫色荧光。
87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内蒙古乌拉特中旗道德哈日陶勒盖石墨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赵志飞,高玉石,张启峰(内蒙古第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摘 要:内蒙古乌拉特中旗道德哈日陶勒盖石墨矿产于古元古界宝音图岩群一岩组(Pt1B.1)石英片岩、二云石英片岩、变粒岩及大理岩中。
矿体受古元古界宝音图岩群一岩组控制,呈层状、透镜状产出。
通过对该矿床的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围岩及夹石等研究分析表明,道德哈日陶勒盖石墨矿为古元古界宝音图岩群一岩组砂、泥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片岩过程中,碳质成分局部富集,经变质形成晶质石墨矿床,其矿床成因类型属于沉积变质型石墨矿。
关键词:石墨矿;矿床特征;成因类型;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9.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02-0087-02收稿日期:2021-01作者简介:赵志飞,男,生于1983年,汉族,内蒙古赤峰市,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资源勘查。
道德哈日陶勒盖石墨矿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境内,行政区隶属海流图镇管辖。
区域矿产研究工作较为匮乏,有关石墨矿产工作方面为空白。
该石墨矿为《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伊肯公等三幅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项目中发现,笔者依托该项目对矿区的地质概况、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讨论了该矿床的成矿因素及找矿标志,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1 区域地质背景按照板块构造观点,本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天山—兴蒙造山系,包尔汉图-温都尔庙弧盆系,敖仑尚达-翁牛特旗岩浆弧与华北陆块区、阴山—冀北陆块,阿拉善右旗-乌拉特后旗基底杂岩带的交接部位[1]。
测区内出露的地层有古元古界宝音图岩群一岩组(Pt 1B.1),为一套浅海-滨海相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建造,地层内褶皱发育,轴向北东。
侵入岩有早石炭世二长花岗岩(C 1ηγ)、中二叠世花岗闪长岩(P 2γδ)与矿产成因关系密切[2]。
内蒙古扎鲁特旗达勒乌拉矿区地球化学异常与成矿分析摘要:通过对扎鲁特旗达勒乌拉地区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资料的收集和研究分析,圈定了多种元素异常。
根据元素组合特征及地质背景,进行异常评价,确定了两个找矿远景区,进行成矿分析。
其中AP3综合异常区委最佳找矿靶区,并经过钻探发现了工业矿体;AP8综合异常区有进一步工作价值。
关键词:达勒乌拉;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矿分析扎鲁特旗达勒乌拉工区位于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与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交界处,西部属扎鲁特旗嘎亥吐镇管辖,东部属科尔沁右翼中旗杜尔基镇管辖。
本次土壤地球化学异常评价,中心点坐标为东经120°58′43″,北纬45°09′49。
工作区位于大兴安岭西南端东坡,属低山区,海拔高度一般在450~685m,但地形起伏较大,切割明显,区内沟谷较为陡而急,多呈树枝状,排水不畅地区的冲积沙质沉积物一般很难见到。
该区土壤纵向上主要由腐殖层、残坡积层和基岩层组成,土壤腐殖层和残坡积层富含有机质,背景区土壤pH值在4.6~6.4,矿化地段pH值在4.1~6.3,属于中强酸―微酸性土壤。
2013年至2014年通过在该地区进行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共计圈定综合异常8个,其中AP3和AP8这两个综合异常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尤其是AP3综合异常。
1. 地质概况本区大地构造位置一级构造单元属华北板块,二级构造单元属华北板块北缘古生代陆缘增生带,三级构造单元属宝音图―锡林浩特火山型被动陆缘,成矿带属于突泉―林西华力西燕山期铁(锡)铜、铅、锌、银、铌(钽)成矿带(Ⅲ6),莲花山―大井子铜、银、铅、锌四级成矿带(Ⅳ63)之孟恩陶勒盖―布敦花铜、铅、锌、银五级成矿带(Ⅴ63-2)。
本成矿区的基本特征是较为典型的二元结构:一为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岩系形成本区基底;二为以不整合覆盖于晚古生代地层的侏罗系的陆相中―酸性火山岩。
矿区内地层主要有下二叠统大石寨组(P1ds)灰绿色凝灰质砂质板岩、岩屑晶屑凝灰岩、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夹凝灰质粉砂岩,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褐黄色流纹质含角砾晶屑凝灰岩、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岩、流纹质凝灰岩及流纹岩等,以及第四系冲积砂砾石(Qhal)组成。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达布逊镍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作者:杨波姚海龙来源:《西部资源》2024年第02期[關键词]地质特征;矿床成因;达布逊镍矿;乌拉特后旗达布逊镍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政府所在地巴音宝力格镇北东方向约210 km 处,该区域是我国目前已知较大超基性岩产地之一,区内岩浆活动频繁,断裂发育,在超基性岩内产有铬铁矿和镍矿、钴土、铂矿以及菱镁矿、蛇纹岩等矿产[1],成矿条件十分有利。
本文对达布逊镍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石)特征和矿床成因等进行研究[2],对该区超基性岩体找矿有一定指引作用。
1 区域地质特征研究区大地构造分区属天山蒙古地槽褶皱系北缘西段、内蒙古兴安地槽褶皱带,华力西晚期褶皱带,乌力吉吐—哈达呼舒复背斜,乌力吉吐褶皱束南翼,南与华北地台、东与宝音图隆起毗邻(图1)。
研究区内地层发育,由老到新有中元古界温都尔庙群桑达来呼都格组,岩性为灰绿色绿泥石英片岩、绿帘绿泥片岩和绢云绿泥石英片岩夹含铁石英岩及基性火山岩;早古生界志留纪系中下统徐尼乌苏组,岩性组合由砾岩、千枚岩、板岩、灰岩及变质砂岩组成,与上下地层接触关系清楚;晚古生界石炭系上统阿木山组第一岩段,岩性为灰、灰紫色结晶灰岩、灰色、灰褐色钙质粉砂岩夹硅泥质粉砂岩及砂岩;中生界白垩系上统乌兰苏海组,岩性组合为砖红色砂质泥岩、灰白色砂质泥灰岩、姜黄色粉砂质泥岩;新生界第四系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物。
区域内侵入岩分布较广泛,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均有出露。
侵入岩主要有石炭纪超基性岩,岩石类型有蛇纹石化辉橄岩、蛇纹岩,该超基性岩受到强烈的蚀变,主要有蛇纹石化、碳酸盐化、硅化;二叠纪侵入岩有蚀变片理化闪长岩、糜棱岩化花岗岩、中细粒二长花岗岩。
根据其侵入层位,穿插关系和岩性特征,确定本区侵入岩分别属于华力西中期和华力西晚期形成。
2 矿区地质特征2.1 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为志留系中下统徐尼乌苏组二岩段、白垩系上统乌兰苏海组及第四系全新统(图2)。
徐尼乌苏组二岩段广泛分布于勘查区,出露面积约1.5 km2,为矿区主要地层,岩性为云母石英片岩夹含绿泥石石英千枚状片岩及少量灰岩;白垩系上统乌兰苏海组主要分布在矿区东南角,小面积分布,其主要岩性为浅灰、灰绿、砖红色砂岩,含砾砂岩、砾岩;第四系全新统仅在勘查区西部及东部小面积出露,呈条带状展布,地表主要为土黄色砂砾、砂等松散堆积物。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温更辉长岩类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赵磊;吴泰然;罗红玲;贺元凯【期刊名称】《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8(44)2【摘要】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温更地区发育了一套由角闪辉长岩和橄榄辉长岩组成的混杂堆晶岩系,主要造岩矿物为橄榄石、辉石、斜长石及角闪石等。
电子探针数据分析表明,角闪辉长岩中的辉石为透辉石区,而斜长石An平均为86,属倍长石。
这些岩石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Sr,Ba明显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Nb,Ta,Zr相对亏损。
根据AlZ-TiO2,Wo-En-Fs以及An-Mg′图解,结合其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判断角闪辉长岩类形成于岛弧环境。
橄榄辉长岩中橄榄石Fo平均为74,属贵橄榄石,斜长石An平均为80,属倍长石,辉石全部落入顽辉石区。
这些岩石表现了贫SiO2高MgO,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Sr,Ba和轻稀土(LREE),个别高场强元素Nb亏损,兼具大洋中脊与岛弧的特征。
根据Wo-En-Fs以及An-En图解推测橄榄辉长岩产于弧后盆地环境。
温更混杂辉长岩的形成与古亚洲洋板块的俯冲消减作用有关,是研究古亚洲洋演化历史的一个重要岩石学标志。
【总页数】11页(P201-211)【关键词】乌拉特中旗;辉长岩;岩石结构;地球化学;构造环境;古亚洲洋【作者】赵磊;吴泰然;罗红玲;贺元凯【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相关文献】1.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北七哥陶辉长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赵磊;吴泰然;罗红玲2.广西大瑶山古罗碱性辉长岩体 LA-ICP-MS 锆石 U-Pb 年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J], 许华;黄炳诚;倪战旭;韩淑朋;黄英;龚云3.鲁西中生代盆地演化、迁移特征及构造控制因素、形成背景研究/鲁西铜石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粤北下庄铀矿田鲁溪--仙人嶂辉绿岩脉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赣南车步辉长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中国克拉通盆地油气勘探/深海沉积物中的碲异常 [J],4.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新太古代变质侵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J], 李剑波;王新亮;侯丽玉;高军锋;古艳春5.乌拉特中旗二叠纪Ⅰ型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J], 罗红玲;吴泰然;赵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蒙古北山额勒根乌兰乌拉一带土壤测量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张善明;兰生科;贺中银;韩志敏;陈强;王永晖【摘要】研究区位于内蒙古北山北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明显,且分布有额勒根乌兰乌拉斑岩型钼(铜)矿.以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为依据,以地质认识为基础,研究了区内元素地球化学数据特征、地球化学场特征及综合异常特征.认为区内主成矿元素为Mo、Cu、Au,主要的控矿层位为咸水湖组火山岩段,成矿有利侵入体为石炭纪花岗闪长岩.划分出5种综合异常类型,其中与斑岩钼(铜)矿系统有关的综合异常和与奥陶系建造有关的综合异常是今后解剖找矿的重点.【期刊名称】《现代地质》【年(卷),期】2018(032)004【总页数】12页(P655-666)【关键词】土壤测量;地球化学场;综合异常;斑岩钼(铜)矿系统;额勒根乌兰乌拉;内蒙古【作者】张善明;兰生科;贺中银;韩志敏;陈强;王永晖【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内蒙古乌海016000;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内蒙古乌海016000;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内蒙古乌海016000;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内蒙古乌海016000;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内蒙古乌海016000;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内蒙古乌海0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5;P6320 引言自地球化学勘探在中国开展近半个世纪以来,其在找矿勘探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巨大,它是发现远景区、缩小靶区最有效和最快捷的手段[1-2]。
近年来,内蒙古西部的矿产勘查均采用了地质、物探和化探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手段。
从找矿实例来看,化探方法对金、铜多金属、钨、钼等的找矿效果比较明显,矿床的发现基本上是通过化探异常作为找矿标志或工作对象开始的[3]。
研究区位于北山北带,成矿区划位于觉罗塔格—黑鹰山Cu-Ni-Fe-Au-Ag-Mo-W-石膏-硅灰石-膨润土-煤成矿带的黑鹰山—小狐狸山Fe-Au-Cu-Mo-Cr成矿亚带(Ⅲ-1-①)[4],构造区划处于大南湖—雀儿山—狐狸山早古生代活动边缘带和雅满苏—红石山—黑鹰山晚古生代陆内裂谷带[5],早古生代形成与幔源基性侵入岩-喷出岩有关的Fe-V-Ti-Cu-Co-Ni矿床系列,在该带西段发现了梅岭、红石、红海[6]、红山等块状硫化物型矿床,该带东延蒙古国境内,发现了Oyu Tolgoi世界级斑岩型铜金矿床[7-8]。
收稿日期:2022-06-06基金项目: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N o .G F Z X 0404130304);湖南科技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N o .2021T S G C 1056)㊂作者简介:冯新义(1998 ),男,山东德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G I S 研究与应用㊂吕成哲(1997 ),男,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3S 技术及其在精准农业上的研究㊂通讯作者:逯跃锋(1982 ),男,河南洛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地理空间数据动态匹配与更新㊂基于L a n d s a t 8O L I 数据内蒙古石哈河地区蚀变信息提取冯新义1,吕成哲1,逯跃锋1,2,3,纪轶群4,徐长庆1,范华丹1(1.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山东淄博 255049;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3.湖南科技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湘潭 411201;4.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北京 100000) 摘 要:内蒙古石哈河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遥感找矿前提㊂文章以L a n d s a t 8O L I 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首先对影像数据进行F l a s h 大气校正等预处理操作,根据蚀变矿物的光谱特征,以蚀变围岩的光谱异常为理论依据,结合波段比值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相应蚀变矿物的主分量图像,再结合密度分割对主分量图像划分蚀变等级,将提取的蚀变异常信息与地质资料进行对比验证㊂结果表明:波段比值-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研究区内的蚀变信息与已知矿点基本吻合,提取铁染蚀变精度为68.75%,效果较好,对以后地质人员的矿产勘查作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㊂关键词:蚀变信息;主成分分析;波段比值;L a n d s a t 8O L I;石哈河地区 中图分类号:P 237(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6921(2023)06 0073 05 围岩蚀变是指在热液矿床作用影响下,使周围岩石的矿物组成结构发生化学反应变化[1-2]㊂根据围岩蚀变所具有的光谱特征利用遥感技术区分已经发生蚀变的岩石矿物,进而确定矿床的地理位置和区域范围,为地质勘探人员提供找矿依据[3]㊂蚀变岩石矿物可以分成:含羟基的岩石矿物(羟基硅酸盐矿物,例如绢云母㊁蒙脱石㊁高岭石等;碳酸盐矿物,如绿泥石㊁菱镁矿㊁方解石等);含铁矿石,例如赤铁矿㊁针铁矿㊁褐铁矿等;硫酸盐矿物,例如石膏㊁重晶石㊁明矾石等[4-5]㊂这些蚀变矿物中均含有F e 2+,F e 3+或O H -,C O 2-3,是蚀变提取的主要目标[6]㊂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提取围岩蚀变成为遥感地质领域的主流问题[7]㊂基于A S T E R ㊁L a n d s a t 8O L I 影像,加以 掩膜/抑制干扰信息+主成分分析法 以提取速度快㊁效果好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7-9]㊂例如,王守志等[3]将O L I 与G F -1进行数据融合,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能够提取O L I 影像忽略的细小特征,提取的蚀变影像信息更丰富㊂贺金鑫等[7]和宋坤[10]等在辽宁弓长岭地区选择主成分分析法结合比值法提取矿铁染和羟基的蚀变异常信息,证明了此方法适应高植被覆盖地区的蚀变信息提取㊂王曦等[11]基于A S T E R 和O L I 数据,利用波段比值和主成分分析法,去除干扰地物,提取了赛什腾多金属矿集区黄铁矿㊁褐铁矿等铁染和绢云母等羟基蚀变矿物㊂鲁立辉等[12]在通突尔铅锌多金属矿区基于A S T E R 和O L I 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羟基蚀变信息,结果与原有矿床点吻合度较高㊂基于C r o s t a 技术的特征向量主成分分析也是当下遥感找矿领域提取围岩蚀变信息的惯用方法[13]㊂连琛芹等[14]采用特征向量主成分分析,将异常分割和滤波结合,顺利检测出扎嘎乌苏地区的蚀变区域㊂魏英娟等[6]在北衙地区利用O L I 影像,采用 去干2023年3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M a r c h 20236520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E c o n o m yN o .6T o t a l N o .520扰异常主成分门限化 将所得蚀变分布结果,结合地质资料㊁野外验证筛选出3处找矿远景区㊂崔静月等[15]利用C r o s t a 方法成功提取了巴林格陨石坑附近的铁陨石空间分布信息㊂孙雨等[16]利用G F-5数据提取甘肃花牛山地区的9种蚀变矿物,改进了整体谱形-吸收峰位协同的光谱匹配算法,编制了3600k m 2的蚀变矿物分布图,为G F-5高光谱数据应用奠定了基础㊂石哈河地区地处内蒙古高原西部,海拔较高;夏季短促冬季漫长,年平均气温3ħ,昼夜温差大,野外勘探困难;但是复杂的地质构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17]㊂遥感找矿适合应用在植被覆盖度小㊁海拔较高的地区㊂因此,笔者使用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内蒙古石哈河地区进行蚀变信息的提取研究,利用羟基矿物和铁染矿物在特定波段吸收或反射的特性提取蚀变信息,对石哈河地区未来的地质矿产搜寻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㊂1 研究区概况石哈河镇位于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东南部,地处阴山北麓高台梁脊地,地形分为北部丘陵㊁中部冲积平原㊁南部丘陵山地,地势东高西低,平均海拔1300m~1600m ㊂研究区境内资源丰富,有磁铁㊁赤铁㊁铅㊁锌㊁硫㊁珍珠岩㊁沙金㊁脉金等20余种矿产资源㊂图1 石哈河地区遥感影像石哈河地处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狼山 白云鄂博台缘凹陷内,而且横跨狼山 白云鄂博裂谷和色尔腾山 太仆侍旗岩浆弧[18]㊂地质构造复杂,不同级序的地层褶皱㊁断裂带叠覆交错㊂据图2石哈河1ʒ100万地质图,研究区内显露地层有新生界第四系(Q ),中生界三叠系(T )㊁古生界奥陶纪(O )㊁古生界二叠系(P )㊁古生界石炭系(C )㊁古生界志留系(S ),前寒武系中元古界(P t 2)㊁前寒武系新太古界(A r 3),长城系-蓟县系(C h -J x )㊂区域内岩浆活动强烈,变质岩分布广泛,多期次叠加,类型复杂多样㊂出露的岩体主要为二叠纪花岗岩(P γ)㊁石英闪长岩(P δο)和二长花岗岩(P ηγ)等,奥陶纪辉绿岩(O βμ)㊁辉长岩(O ν)和石英闪长岩(O δο)等,三叠纪花岗岩(T γ)和二长花岗岩(T ηγ)等,新太古界片麻岩(A r 3g n ),石炭纪二长花岗岩(C ηγ),中元古界角闪岩(P t 2ψο)㊂图2 石哈河地区地质图2 遥感数据处理2.1 遥感数据源笔者选用L a n d s a t 8O L I 卫星影像,它携带的O L I(陆地成像仪)传感器包含了8个空间分辨率为30m 的多光谱波段和一个空间分辨率为15m 的全色波段[19]㊂时相为2017年5月26日,景号为128/31,该图像无云层,地面无积雪影响,植被覆盖率低,地表岩石裸露清晰,符合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的条件[20]㊂表1 L a n d s a t 8O L I 数据波段设置波段名称波长/μm 空间分辨率/mB a n d 10.43~0.4530B a n d 20.45~0.5130B a n d 30.53~0.5930B a n d 40.64~0.6730B a n d 50.85~0.8830B a n d 61.57~1.6530B a n d 72.11~2.2930B a n d 80.50~0.6815B a n d 91.36~1.38302.2 遥感数据预处理笔者选用L a n d s a t 8O L I 影像作为数据源,提取蚀变异常信息㊂遥感影像首先要进行辐射定标㊁F L A S H 大气校正㊁图像融合㊁数据裁剪等预处总第520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理[21-22]㊂3蚀变信息提取3.1羟基蚀变异常信息提取主成分分析是把原始影像中的各个波段的特征信息聚集到几个新的图像中,并且消除了原始影像之间的相关影响[23-25]㊂羟基矿物主要包括绿泥石㊁黑云母㊁高岭石㊁绿帘石和角闪石等,如图3中是含羟基离子矿物的波谱曲线㊂波谱曲线在0.50μm处显示小型反射峰,在0.86μm处显示小型吸收谷,分别对应L a n d s a t 8O L I数据的B a n d2(0.45μm~0.51μm)和B a n d5(0.85μm~0.88μm);在1.55μm~1.60μm范围内出现较大的反射峰,在2.10μm~2.30μm范围内出现强吸收谷,分别对应L a n d s a t8O L I 数据的B a n d6(1.57μm~1.65μm)和B a n d7 (2.11μm~2.29μm)㊂1-角闪石;2-绿泥石;3-绿帘石;4-高岭石;5-黑云母㊂图3羟基蚀变矿物波谱曲线(据U S G S波谱库)对羟基提取蚀变信息时,选择B a n d2㊁5㊁6㊁7组合进行主成分分析㊂羟基异常主分量图像的确定标准是:B a n d2和B a n d6的特征向量值系数符号一致;B a n d5和B a n d7的特征向量值系数符号一致,同时与B a n d6的系数符号异号㊂据表2特征向量矩阵分析得知,P C4主分量图像符合标准,即P C4为羟基蚀变主分量图像㊂表2 B a n d(2㊁5㊁6㊁7)主成分特征向量矩阵特征向量B a n d2B a n d5B a n d6B a n d7 P C10.1744660.4863860.6255180.584567 P C20.3987230.688945-0.087146-0.598983 P C30.879440-0.313104-0.2457800.261042 P C4-0.1927870.436749-0.7353400.480997选择主分量门限法区分等级,即采用X+kσ来设置等级,其中X代表均值,σ代表标准差[26],等级划分取k=2,2.5,3,对P C4划分白㊁绿㊁蓝㊁黄4个等级㊂制作研究区羟基异常分布图,如图4所示㊂图4羟基蚀变等级分布3.2铁染蚀变异常信息提取研究区内含铁矿物有磁铁矿㊁褐铁矿㊁赤铁矿㊁黄钾铁矾,如图5中是铁染矿物波谱曲线㊂在0.48μm~0.50μm和0.86μm范围内出现了较小的吸收谷[27],分别对应B a n d2(0.45μm~0.51μm)与B a n d5(0.85μm~0.88μm),在0.65μm~0.75μm和1.60μm周围出现了高反射峰,分别对应B a n d4(0.64μm~0.67μm)与B a n d6(1.57μm~1.65μm)㊂1-赤铁矿;2-黄钾铁矾;3-褐铁矿;4-磁铁矿㊂图5铁染蚀变矿物波谱曲线(据U S G S波谱库)根据贺金鑫等学者研究发现,B a n d6/5能加强铁染图像亮度反差㊂在对铁染蚀变信息提取的过程中,选择B a n d(2㊁4㊁5㊁6/5)分析㊂据含铁矿物的光谱特征可知,确定铁染矿物主分量图像的标准是:B a n d2和B a n d5为吸收带,相对应的特征向量值的系数符号应该一致;B a n d4应与B a n d6/5系数符号一致,同时与B a n d2的系数符号应该异号㊂根据表3特征向量矩阵分析得知,选择符合条件的P C3主分量为铁染蚀变图像㊂冯新义,等㊃基于L a n d s a t8O L I数据内蒙古石哈河地区蚀变信息提取2023年第6期表3 B a n d(2㊁4㊁5㊁6/5)主成分特征向量矩阵特征向量B a n d2B a n d4B a n d5B a n d6/5 P C10.2768690.5975780.752492-0.000018 P C20.6714480.439882-0.5963740.000048 P C3-0.6873870.670376-0.2794530.000592 P C40.000379-0.0004070.0002081.000000对P C3主分量图像按照k取值为1.5,2,2.5分别划分为白㊁绿㊁蓝㊁黄4个等级㊂制作铁化蚀变等级异常图,如图6所示㊂图6铁染蚀变等级分布3.3结果分析在石哈河研究区内,铁染蚀变异常较强㊁范围较大,呈带状分布;羟基蚀变异常弱,各处均有零星分布,出现在中酸性岩和基性岩地区㊂羟基蚀变范围小,研究区内矿点少,不做分析㊂铁染蚀变信息分布特点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主要受石哈河的白云鄂博群㊁五台群地层东西方向地质构造的控制,在线性构造密集的地区蚀变信息分布集中,区内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是磁铁矿化和褐铁矿化㊂根据2021版全国矿产地数据库,研究区内有48个铁矿点,与铁染蚀变区域重合的已知矿点有33个,突出集中在何家店矿区㊁石龙湾矿区㊁后石兰哈达矿区㊁莫圪内矿区㊁哈布哈斯太矿区5个矿床矿点附近,铁染蚀变提取精度为68.75%㊂通过分析蚀变异常等级可划定5个成矿远景区,Ⅰ级远景区有3个,是蚀变高级异常区域;Ⅱ级远景区有2个,蚀变带明显较为集中㊂Ⅰ1远景区内有铁矿点9个,Ⅰ2远景区内有铁矿点14个,Ⅰ3远景区内有铁矿点6个,其中包括一座中型铅锌硫铁矿㊂结果证明了在石哈河地区提取矿化蚀变异常的可行性和有效性㊂表4成矿远景区特征远景区岩性蚀变岩脉Ⅰ1混合岩化花岗岩,灰白㊁灰绿色中细粒斜长花岗岩及混合岩化花岗岩,粉黄㊁肉红色黑云母花岗岩,钾质花岗岩多为磁铁矿化㊁褐铁矿化,少量赤铁矿化石英斑岩脉,斜长角闪岩脉Ⅰ2石英闪长岩,混合岩角岩化,硅化,磁铁矿化㊁褐铁矿化闪长岩脉,闪长玢岩脉,花岗伟晶岩脉Ⅰ3粉黄㊁肉红色黑云母花岗岩,钾质花岗岩,尖山岩组:板岩㊁石英砂岩夹大理岩铅锌硫铁矿化,褐铁矿化花岗斑岩脉,闪长岩脉Ⅱ1灰白㊁灰绿色中细粒斜长花岗岩及混合岩化花岗岩,斜长角闪岩,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钾质花岗岩/花岗伟晶岩脉,花岗斑岩脉Ⅱ2玄武岩,辉绿岩,斑点状板岩//4结论①以L a n d s a t8O L I为数据源,通过分析含铁离子矿物和含羟基离子矿物的光谱吸收和反射特征,在内蒙古石哈河地区借助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围岩蚀变,有效抑制了干扰信息,提取铁染和羟基蚀变信息效果较好㊂②综合地质矿产资料,本次提取的铁染蚀变信息与已知的矿床矿点和成矿构造带等地质特征基本相同,说明了遥感影像提取蚀变信息对本区域未来的矿产探测有一定的指示作用㊂[参考文献][1]江山,张渝金,汪岩,等.基于L a n d s a t8O L I数据的遥感蚀变异常提取应用研究 以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地区为例[J].地质与资源,2018,27(1):93-98.[2]纪晓风,宿虎,杨菁,等.利用L a n d s a t-7E T M+和A s t e r数据提取矿化蚀变异常的对比研究 以阿克塞县柳城子-红柳沟石棉矿地区为例[J].甘肃地质,2020,29(Z1):58-66.[3]王守志,邢立新,仲波,等.基于L a n d s a t-8O L I和G F-1P M S数据融合的铁染蚀变信息提取[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6,31(5):950-957.[4] L e i L i u,J u n Z h o u,L i n g H a n,e t a l.M i n e r a lm a p p i n g a n d o r e p r o s p e c t i n g u s i n g L a n d s a tT M a n d H y p e r i o n d a t a,W u s h i t a l a,X i n j i a n g,n o r t h w e s t e r n C h i n a[J].O r e G e o l o g y R e-v i e w s,2017,81:280-295.总第520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5] T O R R E S-V E R A M A,P R O L l-L E D E S-M A R M.S p e c t r a l e n h a n c e m e n t o f s e l e c t e d p i x-e l s i n T h e m a t i c M a p p e r i m a g e s of t h e G u a n a j u a-t o d i s t r i c t(M e x i c o)t o i d e n t i f y h y d r o t h e r m a l l ya l t e r e d r o c k s[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R e-m o t e S e n s i n g,2003,24:4357-4373. [6]魏英娟,刘欢.北衙金矿床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及找矿预测[J].自然资源遥感,2021,33(3):156-163.[7]贺金鑫,姜天,董永胜,等.基于L a n d s a t8的辽宁弓长岭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9,49(3):894-902.[8]陈超民,冷成彪,司国辉.基于G I S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成矿预测 以新疆库米什地区为例[J].黄金科学技术,2020,28(2):213-227.[9]李志龙,向媚,张洒.新疆甜水海地区遥感地质解译及蚀变异常信息提取[J].现代矿业,2018,34(8):39-42.[10]宋坤,王恩德,付建飞,等.基于L a n d s a t8数据的弓长岭矿区遥感蚀变异常信息提取[J/O L].金属矿山:1-15[2022-03-31].h t-t p://k n s.c n k i.n e t/k c m s/d e t a i l/34.1055.t d.20211007.1439.002.h t m l. [11]王曦,程三友,林海星,等.基于A s t e r和L a n d s a t8数据在青海赛什腾地区蚀变信息提取研究[J].地质论评,2022,68(1):262-280.[12]鲁立辉,许荣科,郑有业,等.基于O L I和A S T E R数据的蚀变信息提取分析与对比 以青海都兰通突尔铅锌多金属矿区为例[J].地质与勘探,2019,55(2):600-607.[13]张胜龙,刘林,耿海军,等.基于L a n d s a t8O L I数据甘肃陇南赵家庄地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J].铀矿地质,2020,36(6):535-540.[14]连琛芹,李成元,刘永新.内蒙古扎嘎乌苏地区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研究[J].新疆地质,2021,39(3):510-513.[15]崔静月,董玉森,岳文丽,等.基于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巴林格撞击坑周边铁陨石[J].地质科技通报,2021,40(1):209-216.[16]孙雨,刘家军,赵英俊,等.基于G F-5高光谱数据的蚀变矿物填图及地质应用 以甘肃省瓜州县花牛山地区为例[J/O L].中国地质:1-26[2022-04-14].h t t p://k n s.c n k i.n e t/k c m s/de t a i l/11.1167.P.20220120.1340.002.h t m l.[17]孙萌萌,陈川,赵同阳.塔吉克斯坦阿德拉斯曼-卡尼曼苏尔铅锌矿集区找矿潜力分析 基于A S T E R遥感数据应用[J].新疆地质,2021,39(3):475-481. [18]郝增元,牛永峰,陈萌超,等.内蒙古石哈河地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L A-I C P-M S锆石U-P 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地质,2016,43(1):72-80.[19]张翠芬,郝利娜,王元俭,等.L a n d s a t8O L I图像增强与岩性识别方法[J].地质与勘探,2017,53(2):325-333.[20]吴一全,盛东慧,周杨.P C A和布谷鸟算法优化S VM的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J].遥感学报,2018,22(5):810-821. [21]田青林,潘蔚,李瀚波,等.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蚀变信息提取对比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18,37(6):218-225,238. [22]阿丽娜,丁建刚,郭凡.新疆若羌县戈边山地区遥感地质信息提取与解译[J].新疆地质,2018,36(4):533-540.[23]吴志春,郭福生,李华亮,等.主成分分析法在相山火山盆地蚀变分带解译中的应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0,44(3):385-403.[24]吴志春,叶发旺,郭福生,等.主成分分析技术在遥感蚀变信息提取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8,20(11):1644-1656.[25]陈海云,齐睿,张志.西昆仑麻扎构造混杂岩带中大理岩的遥感识别方法[J].现代地质,2022,36(1):259-265.[26]张玉君,姚佛军.应用多光谱A S T E R数据对E T M遥感异常的定性判别研究:以东昆仑五龙沟为例[J].岩石学报,2009,25(4):963-970.[27]汪子义,张廷斌,易桂花,等.L a n d s a t8O L I数据斑岩铜矿遥感蚀变矿物组合提取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18,30(3):89-95.冯新义,等㊃基于L a n d s a t8O L I数据内蒙古石哈河地区蚀变信息提取2023年第6期。
内蒙古镶黄旗—正镶白旗一带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简析摘要:本文主要以地区成矿元素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结合地球物理特征相关技术,与出露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岩,包括中晚三叠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晚侏罗世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岩,白垩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花岗斑岩、钠长石花岗岩进行探讨,对花岗岩体进行系统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关键词: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0引言综合研究整理1∶20万区调成果、1∶5万区调成果、1∶5万矿调成果、遥感、航磁、相关文献等的基础上,通过开展路线地质调查及样品采集测试等工作,基本厘清了区内地层,确定了与铌钽钨锡等成矿有关的岩体时代、时空分布特征,建立了研究区内侵入岩序列,归并整理了研究区构造;收集了研究区1:20万化探原始数据,采用C-A分形和混合筛分方法对1:20万土壤化探铌(钽)钨等稀有金属成矿有关的地球化学元素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和找矿预测,并对研究区内镶黄旗加不斯铌钽矿床、镶黄旗那仁乌拉钨铋银大型矿床、正镶白旗都比银(铌钽)三处稀有金属矿床进行了研究。
1地质背景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一级构造单元天山-兴蒙造山系与华北陆块区的衔接部位,除西南角属于华北陆块外,绝大部分属于天山-兴蒙造山系中的温都尔庙俯冲增生杂岩带。
前中生代地层属于华北地层大区,内蒙古草原地层区,出露最古老的地层是早元古代宝音图群(Pt1by),古生界地层包括二叠系下统三面井组(P1sm)、上统额里图组(P2e)。
晚古生代随着古亚洲洋的闭合,研究区在中生代进入了滨西太平洋构造域。
中新生界代地层属于大兴安岭-燕山地层分区,乌兰浩特-赤峰地层小区,出露的地层有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玛尼图组(J3mn)、下白垩统白音高老组(K1b)、大磨拐河组(K1d)、新近系宝格达乌拉组(N2b)及第四系不同成因类型的砂土、砾石。
研究区内内地层、岩石多呈北东向展布,次北北西向,断裂构造以北东(包括北东东向)向为主,次为北西向及北北东向或南北向。
绿柱石的特征与谱学研究摘要:绿柱石,化学式为Be3Al2(SiO3)6。
是铍-铝硅酸盐矿物。
其中主要绿柱石品种为祖母绿、海蓝宝石。
硬度比石英略高为7.5-8左右。
常在底面有不完全解理。
绿柱石主要产于花岗岩伟晶岩中,但是也见于砂岩、云母片岩中,经常和锡、钨共生,主要矿产在欧洲的奥地利、德国、爱尔兰;非洲的马达加斯加,亚洲的乌拉尔山。
我国的绿柱石矿产主要集中在新疆、云南等地。
文章从绿柱石的矿床特点、包裹体和谱学特征,通过对国内这些年来前人对绿柱石的研究进行了一些总结和综述,浅谈一下绿柱石的特征。
关键词:绿柱石;矿床特征;谱学特征;矿物成因引言:绿柱石是一种六方环状硅酸盐矿物含稀有金属元素铍,是提炼金属铍的重要矿石矿物,不仅如此,绿柱石也是重要的宝石矿物。
绿柱石的晶系属于六方晶系,晶体结构是硅氧四面体,组成六方环晶体多呈六方柱状,常具平行C轴的纵向条纹,不含碱的绿柱石柱面上条纹明显。
1.矿床学特征绿柱石的硬度和化学稳定性较强,因此,两种绿柱石矿床类型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内生绿柱石矿床和外生绿柱石矿床。
本文主要讲内生的绿柱石矿床,内生绿柱石矿床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成因类型:①伟晶岩型,在新疆阿尔泰伟晶岩中的绿柱石和湖南幕阜山伟晶岩型绿柱石矿;②云英岩型,以四川平武绿柱石矿为典型;③石英脉型,在江西、广东等地多产出此类矿床。
1.1 伟晶岩型新疆阿尔泰绿柱石矿床以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含稀有宝石为主,大量绿柱石晶体形成于热液阶段即伟晶岩演化的第三阶段。
花岗岩株顶部似伟晶岩顶部厚度大,分带性好,有大气降水的参与,常见规模较大的海蓝宝石—绿柱石似伟晶岩矿床。
而燕山期花岗岩岩类在湖南幕阜山广泛出露,根据产出情况可以将绿柱石分为四个世代:①块状微斜长石-石英组合中的巨晶绿柱石;②白云母-微斜长石-石英组合中的块状绿柱石;③内核带中的绿柱石;④晶洞中的与水晶-萤石组合共生的海蓝宝石。
而云南哀牢山伟晶岩分带性较差,绿柱石只分布在微斜长石-石英组合、云母-长石-石英组合及晶洞中。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黄色绿柱石的离子占位及呈色机理研究
本文在前人对绿柱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LA-ICP-MS、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红外光谱、电子顺磁共振谱(EPR)、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等现代测试手段,对内蒙古黄色绿柱石的离子占位及致色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LA-ICP-MS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黄色绿柱石碱金属含量低,为贫碱型绿柱石。
少部分过渡金属离子在八面体位置发生类质同像替代,剩余的离子占位于结构通道中。
结合化学成分进行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测得内蒙古黄色绿柱石晶胞参数a = 0.9208-0.9212 nm,c = 0.9195-0.9206 nm,c/a = 0.999,均大于理论
值,Be<sup>2+</sup>—Li<sup>+</sup>和Al<sup>3+</sup>—Me<sup>2+</sup>的类质同像置换同时存在,以Be<sup>2+</sup>—Li<sup>+</sup>的类质同像置换为主,过渡金属离子对Al<sup>3+</sup>替代程度有限。
晶胞参数与化学成分之间存在共变关系。
对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的黄色绿柱石进行常规宝石学特征研究,发现其柱面上多发育明显的平行c轴生长纵纹。
晶面发育变形的四边形和近圆形蚀像。
折射率no=1.570<sup>1</sup>.575 , ne=1.560<sup>1</sup>.568 ,双折射率为0.007<sup>0</sup>.010。
相对密度值2.5970<sup>2</sup>.6366,受晶体内部裂隙和包裹体影响大。
裂隙、气液包体、管状包体常见,部分样品发育生长环带、色带。
红外光谱表明内蒙古黄色绿柱石类质同像替代的程度很小,与LA-ICP-MS、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相吻合。
结构通道中I型水、II型水都有分布,定向性明显。
Fe<sup>3+</sup>离子与结构通道中的水分子反应生成[Fe2(OH)
4]<sup>2+</sup>多聚合离子,以3234cm<sup>-1</sup>伸缩振动锐吸收谱带为
特征。
Na+与H-反应生成NaH碱氢化物,以3159cm<sup>-1</sup>、3109cm-1及
3031 cm-1伸缩振动弱吸收谱带为特征。
CO2分子接近自由分子。
EPR谱主要显示三根Fe<sup>3+</sup>的谱线,g值分别为2.414、1.999和1.711,两侧谱线由八面体位置替代Al<sup>3+</sup>的Fe<sup>3+</sup>引起,而中心谱线是结构通道中Fe<sup>3+</sup>与六次配位Fe<sup>3+</sup>贡献的叠加。
进一步说明本区绿柱石中Fe<sup>3+</sup>的两种占位。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说明内蒙古黄色绿柱石中八面体位Fe<sup>3+</sup>、Fe<sup>2+</sup>很少,不是本区绿柱石呈色的主因。
结合红外光谱分析得出本区绿柱石的颜色可能与通道中[Fe2(OH)
4]<sup>2+</sup>多聚合离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