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二上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测试题

苏教版二上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测试题

苏教版二上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测试题
苏教版二上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测试题

苏教版二上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测试题

姓名 得分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每空1分,共41分)

1. 有多少个 ?

横着看,是( )个( )相加。

( )+( )+( )=( )

竖着看,是( )个( )相加。

( )+( )+( )+( )=( )

写成乘法算式:( )×( ) ( )×( )

2. 有多少个 ?

横着看,是( )个( )相加。

( )+( )+( )=( )

竖着看,是( )个( )相加。

( )+( )+()+( )+( )+( )=( ) 写成乘法算式:( )×( ) ( )×( )

3.根据下图写出加法算式。

( )

二、知识大比拼。(8分)

(1) 2+2+2+2+2=10,表示有()个(),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或()。

(2)3×4=12,读作(),3和4叫(),12叫()。

(3)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7,积是42。写成乘法算式是()。

三、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8分)

5+5+5 () 1+1+1+1()2+2+2+2+2+2+2() 9+9+9+9+9 ()4×5 () 3×8 ()2×4() 4×7()四、把“ + ”“-”“×”号送回家。(6分)

4() 5=9 5()2=10 5()5=10

5()3=15 5()1=4 5 ()5=0

五、请你算一算(只列式)(8分)

六、请你来解决。(第1题5分,第2—5题每题6分,共29分)

1、一只手有5个手指,两只手有多少个手指?

2、有5个角,一共有多少个角?

3、星期天,小兔子一家去拔萝卜,准备星期一招待客人。每只兔子拔5个萝卜,5只兔子可以拨多少个萝卜?

4、你能用不同的

方法算出有

多少只吗?

5、帮小兔把果子画上去。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直接写出得数 54+23= 64?42= 37+23= 160?90= 38+46= 71?25= 85?77= 500+700= 二、用竖式计算(带☆号的要写出验算过程) ☆56+374 ☆627?264 900?462 50÷7 三、填空 1. 一个数由5个百与3个一组成,这个数就是( ),它后面的一个数就是( ),前面 的一个数就是( )。 2. 3298与3829这两个数,( )比较接近3000,( )比较接近4000。 4. 圈一圈,填一填。 21÷6=□……□ 5. 写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 时 时 分 大约 时 6. 在( )里填合适的数。 472+( )=645 ( )?216=358 7. 右边就是东山少年宫平面图。 (1)艺术楼在体育馆的( )面。 (2)体育馆的( )面就是图书馆。 (3)科技楼在体育馆的( )面。 8. 下面的线段各就是多少毫米,瞧图填一填。 ( )毫米 ( )毫米 北 图书馆 科技楼体育馆 艺术楼

四、选择正确的答案,在□里画“√” 1. 29÷7的商与余数各就是多少? □商3余8 □商4余1 □商3余1 2. 珊珊读完贺知章的《咏柳》这首古诗,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30时□30分□30秒 3. 哪个算盘的百位上表示8个百? □□□ 4. 2407 472 4072 2047 4702 把上面的五个数从小到大排列,排在正中间的那个数就是多少? □2047 □2407 □4072 5. 哪道算式与“450?386”的得数相等? □550?386 □450?286 □550?486 6. 哪个角最大? □□□ 7. 叮叮家在学校的西北方向,学校在叮叮家的哪个方向? □东南□东北□西南 8. 赵阿姨养了两扁蚕,第一扁有386条,第二扁有418条。这两扁蚕大约一共有多少 条? □700条□800条□900条 9. 王爷爷沿一条笔直的道路散步,她先往前走了650步,又往回走了50步,接着调过头 来往前走了200步。这时,她离起点的位置有多少步? □900步□850步□800步 10.大林调查了3个同学本学期读课外书的情况,结果如下(一个“√”表示1本): 张星√√√√√√√ 李力√√√√√√√√√√ 马冬√√√√√√√√ 哪个同学本学期读课外书的本数最多? □张星□李力□马冬 五、量一量、画一画 1. 右边图形中有( )个直角,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并在直角上画 上标记。 2. 画一条45毫米长的线段。 六、解决实际问题 1. 今年植树节期间,三年级植树267棵,四年级植树315棵。 (1)三、四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2)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多少棵?

人教版小学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1) 教学设计:王史思 教学内容: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47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展示情境图 师:这是哪儿?(游乐园)你们喜欢去吗?(喜欢)游乐园里有哪些东西? 游乐园里有没有数学信息?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来解答?谁来解释? 问题一: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算式一:3+3+3+3+3=15 解释一:一架小飞机里有3个人,有5架飞机,就是5个3相加。 问题二:小火车里一共有多少人? 算式二:6+6+6+6=24 解释二:一节车厢里有6个人,有4节车厢,就是4个6相加。 问题三: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算式三:2+2+2+2+2+2+2=14 解释三:一节车厢里有2个人,有7节车厢,就是7个2相加。 (有其他问题将算式写在黑板左边角落)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 1.认识“相同加数” 师:再来看看这三个加法算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的加数都相同。 师:在一道加法算式中,加数都相同,这样的加数叫“相同加数”。(板书) 师:那谁来说说这三个加法算式里,相同加数分别是几呢?数一数有几个这样的 相同加数相加。 (先说:3+3+3+3+3=15 这道算式的相同加数是 3,有 5 个 3 相加(板书),再请 学生说另外两个算式) 师:像这样的算式你还能列吗? (让学生照样子列算式体会相同加数连加,可以是用“你说我写”的方式) 2. 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师:接下来跟老师一起做一个列算式的游戏好吗?注意只列式不计算。快速打开 草稿本准备。 师:一只青蛙有几条腿?(4 条)那 2 只青蛙有几条腿呢,怎样列式?动笔写下 来。三只呢?(学生继续写算式)如果要算 49 只青蛙一共有几条腿?谁来列式? (让学生上台尝试) 师:要写几个 4 相加?(49 个 4)你在写这个算式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生:很麻烦,很费时间。 师:49 个 4 相加,一个一个写真的很浪费时间,那有没有一种简便的写法? 生:乘法。 师:你能上来写一写吗?(49×4) 师:乘法这是一位新朋友,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认识它。(板书课题) 3. 学习乘法算式的读、写,认识乘号 师:谁来说说他刚才是怎么写这道乘法算式的? 生:先写 49,再写乘号,最后写 4。 追问:4 表示什么?(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加法算式中没有 49,49 又表示 什么?(49 个 4)那 49×4 表示什么?(49 个 4 相加,和加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一样) 教师一边在黑板上板书: 4+4+4+4+ ……+4 49 个 4 49×4 师:49×4 这个算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运算符号,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乘号) 师:乘号像什么?(叉叉、英文字母里的 X 、把“+”转一下,介绍乘号的由来) 师:这个式子怎么读?(指名学生读),我们跟着他读一读。(49 乘 4) 师:49 个 4 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可以写成 49×4,还可以写成 4×49。 板书 4 ×49),一道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 2 道乘法算式。 师:将左边的加法算式和右边的乘法算式进行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种表达方法? 师:上面 3 题能写成乘法算式吗,怎么写?怎么读?

数学期末测试题(10套,部分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1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 一、口算。 =+3 121 =-4131 =+5131 =+21 163 =-751 =-5153 =-9195 =-10 3 107 =+9 1 32 0.9×7= 0.6+7= 1.25×8= 二、填空。 1.把42 分解质因数是( )。 2.能同时被2、5、3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 3.10 以内质数的乘积是( )。 4.2=()1=() 2= ()8=()6 =() 100 5.从1—9 的自然数中,( )和( )是相邻的两个合数;( ) 和( )是相邻 的两个质数。 6.42的最小因数是( ) ,最大因数是( ) ,最小倍数是( )。 7.把30 写成两个质数的和。 30=( )+( )=( )+( ) 8.18 和24 的最大公因数是( ) ,最小公倍数是( )。 9.1.98L=( )ml=( )3 cm 56千克=( )吨 45分=( )时 10.把三块棱长都是4cm 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 来三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减少了( ) 2cm 。

11.一个正方体接上一个完全相等正方体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60 平方厘米,这 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下面各式中,除数能整除被除数的是( )。 A.12÷4 B.1÷3 C.2.5÷2.5 2.与 4 1 相等的分数有( )。 A.只有一个 B.只有两个 C.有无数个 3.两个质数相乘的积( )。 A.一定是质数 B.一定是合数 C.可能是质数,也可能是合数 四、解方程。 831613=-x 6 5 98=-x 7231=-x 12 783=+x 五、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3 1838532+++ 95619542-++ 615231++ 3 15243-- 15410354+- )4 183(43+- 六、解决问题。 1.幼儿园买来一些糖果,第一次吃了它的51,第二次比第一次少吃了这些糖果的6 1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试卷

7cm 3cm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试卷 一、填空(共36分) 1、从15、3、7、21、5中选出三个数,组成一道乘法算式:( )×( )=( )。其中,( )是( )的倍数,( )是( )的因数。再从中另选一组组成一道除法算式: ( )÷( )=( )。其中,( )是( )的倍数,( )是( )的 因数。 2、在下面的□里填上最大的数。 (1)13□ 、33□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2)3□0、5□0(既有因数2又有因数5) (3)45□、□20(既有因数3又有因数2又有因数5) 3、陈经理从南京到上海,必须在镇江停留2天。从南京到镇江,坐火车有3个班次,坐汽车有4个班次,从镇江到上海坐火车也有3个班次,坐汽车有5个班次。只坐汽车,有( )种走法;只坐火车,有( )种走法;随便坐火车、汽车,共有( )种走法。 4、如下图,把阴影三角形向( )平移( )厘米,可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 5、甲数÷乙数=2,如果甲数乘4,乙数乘4,那么商是( )。 6、 如果A ×B=300,那么(A ×2)×(B ×2)=( ); 如果A ×B=600,那么(A ×5)×(B ÷5)=( ); 如果A ÷B=75,那么(A ×10)÷(B ×5)=( ); 如果A ÷B=75,那么(A ÷5)÷(B ÷3)=( )。 7、连续三个奇数的和一定是( )的倍数;如果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86,那么这三个连续偶数分别是( )、( )、( )。 8、△÷□=6,△+□=42,则△=( ),□=( )。 9、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向对边作( )条高;过梯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向对边作( )条高。 10、把下面的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12+27=39,64-39=25,100÷25=4,(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和操作,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知道乘法算式的含义. 2.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会正确地读出和写出乘法算式.会正确地叙述乘法算式的意义;还要会用学具摆出乘法算式的含义. 3.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看图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演示动画“乘法的初步认识”】 (1)师:我们先来看一幅图. (2)问:我们可以根据每一幅图列出一个加法算式.谁愿意来从这几幅图中,任选一幅列出一道加法算式? 2.给列出的所有算式分类.【继续演示动画“乘法的初步认识”】 问:仔细观察同学们刚才列出的加法算式,可以分成不同的几类? 3.问:为什么这样分类呢?(生:这两组算式都是加法算式,但是一组算式中的加数不都相同,另一组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所以这样分类.) 4.问:谁来说说,第二组的几个算式中,每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分别是几? 追问:这个算式表示的是几个几连加? 5.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这样的加法算式简单的表达形式,大家愿意吗? 二、新授 1.引出课题 (1)出示例1 摆一摆,算一算(教师摆出下图) (2)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老师是怎样摆的? (生:老师先摆了2朵,又摆了2朵,最后又摆了2朵.) (3)问:老师在黑板上摆了几个2? (生:老师在黑板上摆了3个2.)教师板书:3个2. (4)要求一共摆了多少朵?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用加法算:2+2+2=6)

初二数学期末测试题

初二数学期末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若分式221 x x --的值为 0,则 x 的值为 A .1 B .-1 C .±1 D .2 2.某种感冒病毒的直径是 0.000 000 12 米,0.000 000 12 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1.2 ?10-7 B. 0.12 ?10-7 C.1.2 ? 10-6 D. 0.12 ?10-6 3.某市测得一周 PM2.5 的日均值(单位:μg/m 3)如下:50,40,75,40,37,50,50,这 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 .50 和 40 B .50 和 50 C .40 和 50 D .40 和 40 4.一次函数 y = -x + 2 的图象大致是 5.如图,四边形 ABCD 是菱形,对角线 AC =8,BD =6,DH ⊥AB 于点 H ,则 DH 的长是 A . 125 B .165 C .245 D. 485 (第 5 题) (第 6 题)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 ABCD 的对角线 BD 经过坐标原点 O ,矩形的边分别 平行于坐标轴,点 C 在反比例函数 y =k x 的图象上.若点 A 的坐标为 (-2,-2),则 k 的值 为 A .4 B .-4 C .8 D .- 8

7. 如图,在 ABCD 中,对角线 AC 、BD 相交于点 O ,△AOB 的周长与的△AOD 的周 长之和为 19.4,两条对角线之和为 11,则四边形 ABCD 的周长是 A .8.4 B .16.8 C .20.4 D .30.4 (第 7 题) (第 8 题) 8. 如图,将正方形 O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O 是坐标原点.若点 A 的坐标为 (1 ,则点 C 的坐标为 A .( ,1) B .(-1, ) C .( ,1) D . (- ,-1)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9. 计算:101 ()( 3.14)2---= . 10.市运动会举行射击比赛,某校射击队从甲、乙、丙、丁四人中选拔一人参赛.在选拔 赛中,每人射击 10 次,计算他们 10 次成绩的平均数(环)及方差如下表.请你根据表中 11.反比例函数 y =12k x -的图象经过点(-2,3),则 k 的值为 .12.如图,在四 边形 ABCD 中,对角线 AC 、BD 交于点 O ,OA =OC .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 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添加的条件可以是 (写出一个即可). (第 12 题) (第 13 题) (第 14 题) 13.如图,正方形 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 O ,点 O 又是另一个正方形 A 'B 'C 'O ' 的一个顶 点.若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2,则图中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为 . 14.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D =9,AB =3,点 G 、H 分别在边 AD 、BC 上,连结 BG 、 DH .若四边形 BHDG 为菱形,则 AG 的长为 .

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

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 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注重平时的练习与积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小朋友们一定要仔细阅读哦! 一、填空(20分) 1、计量比较少的液体,用()作单位,计量比较多的液体,用()作单位。 2、在括号里填上升或毫升。 一瓶牛奶的容量大约是250(),小强家的电热水器能盛水 50()。 3、在○里填上﹥、﹤或=。 950毫升○1升3升○3000毫升2升20毫升○2019毫升 4、等边三角形的一条边长6厘米,这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 5、28312的积是()位数,积的最高位在()位。 6、25的120倍是(),18个270是()。 7、1瓶天浩圆酱油500毫升,20瓶这样的酱油有()毫升,合()升。 8、如果把算式368+279195改变运算顺序,改变成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那么算式应该是()。 9、学校气象小组在一周内测得同一时间的气温分别是14℃、12℃、8℃、7℃、18℃、11℃、16℃,这一周中这一时刻的

平均气温是()℃。 10、A、B、C、D四人,每两人互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次电话。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18250,积的末尾只有1个0。() 2、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39217和21739的结果一样。() 4、用0、3、5三个数字一共可以组成6个不同的三位数。() 5、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能有一个锐角。()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2、家用电水壶大约能盛水()。 ①4毫升②4升③40升 3、下面的算式中,先算乘法的是()。 ①600220+10 ② 6002(20+10) ③600(220+10) 4、5353的结果是() ①25 ②9 ③1 四、计算能手(35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120+306=4520=20400=56080= 10800=385-99=7505=2450= 2、竖式计算并且验算(6分) 17409=19040=81648=

人教版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47、48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感知加法和乘法的关系。 2. 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认识乘法算式中的乘号,初步熟悉乘法算式的意义。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师:口算练习(大屏幕上写着一些加法算式) 2+3+6 5+5+5 3+7+8 4+4+4+4 9+1+6 2+2+2+2+2 师:你喜欢做哪道就选择哪道题! 生:(自由选择算式并计算) 师:观察这些加法算式中的加数,谁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 生:我觉得“5+5+5 ,4+4+4+4 ,2+2+2+2+2”每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一样的。 二、认识“几个几” 1.出示铅笔图: 问一共有几只铅笔?

板书:5+5+5+5=20,4个5相加 2.出示小红花图: 4+4+4+2=14 3.出示小苹果图: 6+6+6=18,3个6相加 4.出示小星星图:“ 4+4+4=12或3+3+3+3=12 3个4相加4个3相加 师:(电脑图出示12个5)问一共有几只铅笔?是几个几?用加法和乘法你会列式吗? 生:是12个5,加法是5+5+5+5+5+5+5+5+5+5+5+5=60 师:(电脑图变成100个5)现在有多少个5?用加法怎样列式?生:5+5+5+5+5…… (有的学生渐渐地不说了,有的叫了起来,还有的学生憋住气在继续说,脸涨得通红,终于也停了下来。) 师:你们感觉求100个5用加法算,算式写起来怎样? 生1:要写很长时间,要写很长的算式,黑板不够写。 生2:太麻烦了。 师:(小结)那么像这样相同加数的算式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是什么?

初一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 - 2018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期末质量抽测 数学试卷(120分钟 满分100分) 2018.1 一、选择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 -4的倒数是 A. 4 1- B .41 C .4 D .-4 2. 中新社北京11月10日电,中组部负责人近日就做好中共十九大代表选举工作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介绍称,十九大代表名额共2300名,将23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 .23×102 B .23×103 C .2.3×103 D .0.23×104 3. 右图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 A .圆柱 B .圆锥 C .球 D .棱柱 4. 质检员抽查4袋方便面,其中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从轻重 的角度看,最接近标准的产品是 A .-3 B .-1 C .2 D .4 5. 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 A.4a <- B. 0a b +> C. a b > D. 0ab > 1 2 3 –1 –2 –3 –4 b O E D C B A

6. 如图,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COB ,如果 ∠EOB =55°,那么∠BOD 的度数是 A .35° B .55° C .70° D .110° 7. 用“☆”定义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a 和b ,规定a ☆b = ab 2 + a .如:1☆3=1×32+1=10. 则(-2)☆3的值为 A .10 B .-15 C. -16 D .-20 8. 下列图案是用长度相同的小木棒按一定规律拼搭而成,图案①需8根小木棒,图案②需15根小木棒,……,按此规律,图案⑦需小木棒的根数是 ① ② ③ …… A .49 B .50 C .55 D .56 二、填空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9. 234x y -的系数是 ,次数是 . 10. 如右图,想在河堤两岸搭建一座桥,图中四种搭建方式PA ,PB , PC ,PD 中,最短的是 . 11. 计算:23.5°+ 12°30′= °. 12. 写出3 2m n - 的一个同类项 . 13. 如果21(2018)0m n ++-=,那么n m 的值为 . 14. 已知(1)20m 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 的值为 . 15. 已知a 与b 互为相反数,c 与d 互为倒数,x 的绝对值等于2,则a+b cdx -的值为 . 16. 右图是商场优惠活动宣传单的一部分:两个品牌分别标 有“满100减40元”和“打6折”. 请你比较以上两种 A B C D P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一 班级姓名分数______ 一、填空。(每空一分,计20分。) 1.一个数有6个百,7个千万,3个十亿组成,这个数写作(),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亿。 2.在一个三角形中,∠1=100°,∠2=45°,那么∠3=(),这是一个()三角形。 3.24的因数有(),其中最大的是()。 4.小明带a元钱去买单价是b元的铅笔13枝,他还剩下()元。 5.42+38×50-26要使所得的结果最大,添上括号后的算式是(),要使所得的结果最小,添上括号后的算式是()。 6.用4个0和4个3组成一个八位数,按要求写数。 (1)一个零都不读()。 (2)只读一个零()。(3)读出两个零()。 7.4×27×25=27×(4×25)=2700,这里运用了()和()。 8.最大四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乘积是() 9.用“升”和“毫升”填空。 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能装水70()一瓶小洋人妙恋饮料是345() 10.一个三位数,百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位上素数也是偶数,个位上是最小的合数,这个三位数是()。 11.小红、小军和小明三人排成一排照相,有()种不同的排法。

12.学校的电动移门上有许多平行四边形的结构,这是因为平行四边形()。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中打“√”,错的在括号中打“×”,计5分。) 1.三点半钟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90°。() 2.三角形有三条高,梯形有两条高。() 3.一个数的因数一定小于这个数的倍数。() 4.三角形的两边长度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 5.一个数不是质数(素数)就是合数。()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计10分。) 1.下面哪组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A2cm4cm6cmB5cm6cm1dm C4cm3cm2dmD4dm5dm9dm 2.一个三角形中的最大的一个内角是70°,那么最小的一个内角不可能是() A50°B43°C30°D41° 3.一个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角是50°,那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三种皆有可能 4.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同样的图形,不可能分成() A三角形B梯形C平行四边形D长方形 5.两数相除,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缩小10倍,那么商会() A不变B扩大10倍C扩大100倍D缩小100倍 四、计算(29分) 1.口算(8分)。 4200÷60=170×30=250×4=85×20=

苏教版二上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测试题

苏教版二上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测试题 姓名 得分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每空1分,共41分) 1. 有多少个 ? 横着看,是( )个( )相加。 ( )+( )+( )=( ) 竖着看,是( )个( )相加。 ( )+( )+( )+( )=( ) 写成乘法算式:( )×( ) ( )×( ) 2. 有多少个 ? 横着看,是( )个( )相加。 ( )+( )+( )=( ) 竖着看,是( )个( )相加。 ( )+( )+()+( )+( )+( )=( ) 写成乘法算式:( )×( ) ( )×( ) 3.根据下图写出加法算式。 ( )

二、知识大比拼。(8分) (1) 2+2+2+2+2=10,表示有()个(),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或()。 (2)3×4=12,读作(),3和4叫(),12叫()。 (3)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7,积是42。写成乘法算式是()。 三、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8分) 5+5+5 () 1+1+1+1()2+2+2+2+2+2+2() 9+9+9+9+9 ()4×5 () 3×8 ()2×4() 4×7()四、把“ + ”“-”“×”号送回家。(6分) 4() 5=9 5()2=10 5()5=10 5()3=15 5()1=4 5 ()5=0 五、请你算一算(只列式)(8分) 六、请你来解决。(第1题5分,第2—5题每题6分,共29分) 1、一只手有5个手指,两只手有多少个手指? 2、有5个角,一共有多少个角?

3、星期天,小兔子一家去拔萝卜,准备星期一招待客人。每只兔子拔5个萝卜,5只兔子可以拨多少个萝卜? 4、你能用不同的 方法算出有 多少只吗? 5、帮小兔把果子画上去。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我会算。(1题12分,2题16分,3题6分,共34分) 1.直接写出得数。 45+7=22+8=40-9+50= 51-5=17+50=34+40-20= 44+6=53-8=67+7-40= 2.用竖式计算。 82+9-53=76-18+25= 100-15-36=28+34-19= 3.把横行、竖列的数分别相加,算出结果。

二、我会做。(1题10分,2题9分,共19分) 1.先画一画,再解答。 (1)在横线上画△,比○多4个,△有()个。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横线上画☆,比○少3个,☆有()个。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1) 第一行添上()个星星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2) 第二行拿走()个星星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3) 从第二行拿()个星星给第一行,两行的星星就同样多。 三、看图列式计算。(每题6分,共12分) 1.

2. 四、解决问题。(3,5题每题10分,其余每题5分,共35分) 1. 三辆车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2.明明和乐乐看同一本书。 乐乐看了多少页? 3.原来有36棵白菜,吃了17棵。 (1) 还剩多少棵?

(2) 又买来了42棵,现在一共有多少棵? 4.小军折了36只纸鹤,小明比小军少折7只,小明折了多少只纸鹤? 5.小轿车有27辆,面包车比小轿车少12辆,大客车比小轿车多19辆。 (1) 面包车有多少辆? (2) 大客车有多少辆? 答案 一、1.523081466754504534 2.38834943(竖式略) 3.7998 二、1.画一画略 (1)106+4=10(2)36-3=3 2.37-9=28(人) 三、1.45+20=65(只) 2.37-9=28(人) 四、1.50+24+18=92(人) 2.34+15=49(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张莉莉丹凤县竹林关镇张塬小学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设计思想: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编排由学生活动中同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 (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2)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五、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六、教法选择:合作探究——交流总结、发现法。 七、学法指导: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 八、教学准备小棒 九、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摆小棒吗 (出示小朋友们摆小棒的情景。他们边摆小棒边进行对话:“我会用小棒摆小旗。”“我摆了五棵小树。”“我也会摆。”“我也会。”……) 师:你们会摆吗你们会摆什么呀(学生踊跃回答。)

2019年二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

2019年二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 4、除数是6,被除数是48,商是()。 5、一台电视机的价格是1978元,大约是()元。 6、由 7、 8、0、3组成的四位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7、10个十是();1000里有()个一百;由7个千,4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8、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6801 6081 6018 6180 ()>()>()>() 9、甲、乙、丙三人分别考了90、95、92分,甲不是最高的,乙不是最低的,丙考了95分,那么甲考了()分,乙考了()分。 10. 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块橡皮擦重20()小明体重34() 1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四位是()位。八千零六写作(),2107读作()。 12. △□□□△□□□△□□□△……这样摆下去,第20个是(),第33个是()。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三位数一定比四位数小。() 2、爸爸的体重是75克。() 3、32÷8=4读作32除以8等于4。( ) 4、拉抽屉是旋转现象。() 5、按★★◇★★◇★★◇★……的规律一直排下去第17个图形是 ★。() 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从985起,一个一个的数第5个数是()。 A.999 B. 1000 C. 1001 2、小明、小丽和小刚拍球比赛,小明拍的比小丽多,小刚拍的最少,他们三个拍的最多的是()。 A.小明 B.小丽 C.小刚 3、与499相邻的两个数是()。 A. 497和498 B. 500和501 C. 498和500 4、下面几个数最接近1000的数是() A. 999 B. 899 C. 1009 5、下面物体中,重约50克的物体是()。 A.一大袋米 B. 一个鸡蛋 C. 一个西瓜 四、计算。(29分) 1、直接写出得数。(9分) 24÷6=30÷6=8×5=18÷6= 9×5=3×7=81÷9=80-6= 36÷6=13+6= 9×6=42÷6= 32+9= 25+9= 900-700= 44+55= 45÷9=140-50= 5000+700= 7200-6000= 2、列竖式计算。(8分) 45÷8= 18÷7=43÷5=70÷9= 3、脱式计算。(12分) 32-24÷386 -(34+33)2×9+12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3) 班 级 姓 名 成 绩 _____ 一、谨慎填空(每空1分,共23分) 1、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 2、4000709的最高位是( )位,读作( ),其中7在( )位上,表示( )。六十亿零三百万四千是( )位数,写作( ),它是由( )个亿、( )个万和( )个一组成的。 3、用“万”为单位,写出10127000的近似数是( ),省略945604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写出的近似数是( )。 4、甲、乙两个数相乘等于90,如果甲数乘2,乙数乘3,那么积变成( )。 5、一个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00°,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65°,顶角是( ), 6、右边梯形的上底与下底长度的和是( 高是( )厘米。 7、小军把28×(□+2)错算成28×□+2, 这样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 )。 8、按规律填一填。 8547×13=111111,X k B 1 . c o m 8547×26=222222, 8547×39=333333, 8547×( )=( ) …… 二、准确判断(5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1000枚5分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1米。照这样,10000000枚5分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1千米。………………………………… ( ) 2、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3、小明骑车的速度是15千米/小时,小华骑车的速度是250米/分钟,两人骑的同样快。……………………………………………………………………( ) 4、125× 32×25=(125×8)×( 25×4)………………………………( ) 5、用三根长度分别为5厘米、5厘米和11厘米的绳子可以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 三、慎重选择(5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试卷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试卷 班级姓名家长签名 一、填空。 1、200厘米=( )米3时=( )分30毫米=( )厘米480秒=( )分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橡皮长35( ) 课桌宽40( ) 小红身高10( ) 楼房高15( ) 3、每盒装6个乒乓球,37个乒乓球至少用( )个盒子。 4、 图中共有( )个角,( )个直角,( )个锐角,( )个钝角。 5、写出3个不同的三位数,百位上都是5,再从小到大排列。 ( )<( )<( ) 6、下面的数中哪些数最接近600,把它们圈起来。 582 498 618 705 7、按要求涂色。 在☆的东南面的方格里涂上红色; 在☆的西北面的方格里涂上蓝色; 在☆的东北面的方格里涂上黄色; 在☆的西南面的方格里涂上绿色。 8、在○里填上“>”、“<”或“=”。 799○800 10毫米○1厘米1米○98厘米 300分○5时100秒○1分7厘米○7分米 9、估计一下,哪题的得数比500小? 450+49( ) 650-50( ) 360+300( ) 二、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32+46= 300+700= 42÷6= 80-51= 360-60= 35+18= 430-400= 970-70= 12×2+8= 23×3= 9×4= 54÷9×7= 91-29= 36÷5= 9×5+45= 北

2、用竖式计算。 73÷8= 73×8= 23×9= 393+387= 905-396= 600-390= 483+276= (要验算) (要验算) 三、列式计算。 1、比398多298的数是多少? 2、760比290多多少? 3、减数是96,被减数是124,差是多少?再加上35,和是多少? 四、解生活中的数学。 1、爸爸妈妈和小红到公园游玩,每张门票18元钱,爸爸付了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2、王大妈家养了172只公鸡,128只母鸡,卖掉155只鸡,还剩多少只鸡? 3、食堂运来一批黄豆,每天吃19千克,吃了6天后还剩下35千克,原有黄豆多少千克? 4、根据下面的提示,填写表格。 提示:(1)跳绳的比踢毽子的少25人。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读、写乘法算式,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解决能力。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通过摆小棒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是生动有趣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游乐园玩(出示主题图) 2、游乐园里都有哪些游乐项目啊?(小火车、摩天轮、过山车) 二、探究新知

1、组织学生解答 (1)让学生看小火车一节有几个人,有几节?一共坐了多少人?(2)让学生看过山车一节做了几个人,有几节?一共做了多少人?(3)让学生看摩天轮一个吊箱有多少人,有几个吊箱?一共坐了多少人? 2、组织学生交流 (1)让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书写算式(书写时速度慢一点) (2)引导 A、刚才那位同学说得太快,数字太多,老师只记得加数是2(或是其他),忘记有几个2,怎么办呢? B、组织学生用“几个几”来表述 板书:3+3+3+3=12 2+2+2+2+2+2=12 4+4+4+4+4=20 3、提问 (1)让同学们观察看看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组织学生汇报 结论:都是加法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4、设疑:如果是20个3相加,30个4相加,怎样列算式? 揭示:用加法列算式,算式很长,写起来很麻烦。 引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方法,乘法(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

初三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 别如克* 初三数学期末测试题 全卷分A 卷和B 卷,A 卷满分86分,B 卷满分34分;考试时间l20分钟。A 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把正确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38.0 (B )π (C ) 4 (D ) 7 22-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1,-3)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下列四组数据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是( ) (A )3,4,6 (B )7,24,25 (C )6,8,10 (D )9,12,15 4.下列各组数值是二元一次方程43=-y x 的解的是( ) (A )???-==11y x (B )???==12y x (C )? ??-=-=21y x (D )???-==14y x 5.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各为720°,则这个多边形为( ) (A )三角形 (B )四边形 (C )五边形 (D )六边形 6.如果03)4(2 =-+-+y x y x ,那么y x -2的值为( ) (A )-3 (B )3 (C )-1 (D )1

c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象大致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的是( ) (A )k >0,b >0 (B )k >0, b <0 (C )k <0, b >0 (D )k <0, b <0.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B )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C )有两个角为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D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 别如克*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9.如图,在Rt △ABC 中,已知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 边,如果b =2a ,那么 c a = 。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M (-2,3),如果将OM 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180°得到O M ',那么点M '的坐标为 。 11.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C=90°,现有四个条件: ①AC ⊥BD ;②AC=BD ;③BC=CD ;④AD=BC 。如果添加这四个条件中 的一个条件,即可推出该四边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条件可以是 (写出所有可能结果的序号)。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直线x y 3=沿y 轴向下平移后 得到直线AB ,如果点N (m ,n )是直线AB 上的一点,且3m -n =2,那 么直线AB 的函数表达式为。 三、(第13题每小题6分,第14题6分,共18分) 13.解下列各题: (1)解方程组??? ??-==-+13 6)1(2y x y x (2)化简:3 11548412712-+ +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试卷 班级_____姓名_____得分_____ 一、填空。 (1)3升=()毫升6000毫升=()升5升=()ml。 (2)在括号里填上升或毫升。 一瓶牛奶240(),一桶大豆油5(),小华洗澡用水20()。 (3)一个饮料瓶商标上印有“净含量250ml”,这个饮料瓶的容量是()。 (4)把371+29×4÷2的运算顺序改为先求和、再求积、 最后求商,则原式改为________。 (5)右图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是()厘米, 高是()厘米。 (6)有4根小棒的长底分别是20cm、10cm、10cm、8cm,选择其中的三根围成一个三角 形,围成的是()三角形,它的周长是()厘米。 (7)三个角都是60°的三角形,既是()三角形,又是()三角形。 (8)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45°,它的另一个锐角是(),这个直角三角 形还是()三角形。 (9)一个等腰三角形,如果它的一个底角是35°,它的顶角是(°);如果它的顶角是100°,它的一个底角是(°)。 (10)如右图,如果把一个五角星与一个三角形搭配 在一起,一共有()种搭配方法。 (11)如右图,3人排成一排照像,一共有() 种不同的排法;如果从这三人中每次选2人排在一起 照像,一共有()种不同的排法。 (12)4个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人比赛一场, 一共要比赛()场。 二、操作。 (1)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高。

底底底 (2)在下面的三角形中画一条线段, (3)在右边的等腰梯形中 把它分成一个钝角三角形和一个锐角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 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 三角形。通过量三角形 的边可发现:这是一个 ()等腰三角形。 三、计算。 (1)脱式计算。 30÷15+30×15 (564-18×24)÷12 3 4 576÷(33+15) 909-[36×(350÷14)] 3 4 (2)用简解方法计算。 256×7-56×7 125×(8+4)22×35 99×99+99 四、解决问题。 (1)如右图,茶缸每个多少元? 保温瓶每个多少元? (2)每个茶杯6元,茶盘的价钱是1个茶杯价钱的4倍。 买如左图这样一套茶具,一共要多少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