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平方根 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2
2.2平方根(1)导学案中牟县狼城岗镇第一初级中学吴红玲导学目标: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2、会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3、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导学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导学难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
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方运算,掌握乘方运算的法则,开方运算是乘方的逆运算,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习平方根,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导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活动:回顾上节课的拼图活动及探索无理数的过程,提出问题:面积为13的正方形的边长究竟是多少?二、操作学习(1)完成课本P26的填空:x2=_____y2=____,z2=_____w2=_____.(2)x,y,z,w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你能表示它们吗?三、合作探究集体交流后,说明无理数也需要一种表示方法。
四、主要内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记为:“a ”读做根号a 。
特别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那么22 a ,则a =2 b 2=3,则b=3;……这样的话,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就可以表示为a 。
例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要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一般的方法是先按平方的概念来找哪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
)例2自由下落物体的高度h (米)与下落时间t(秒)的关系为h=4.9t 2.有一铁球从19.6 米高的建筑物上自由下落,到达地面需要多长时间 ?五、小结:(1)内容总结:①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表示; ②a 的双重非负性。
(2)方法归纳:转化的数学方法:即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解决。
六、作业:习题2.3 1,2题 14, (4) 6449(3) (2)1, ,(1)900。
八年级数学上册《2.2 平方根》学案1 北师大版2、2 平方根》学案1 北师大版【课前预习】按照自学提纲阅读教材。
【课题导入】【学习目标】1、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2、了解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是互逆的运算,会利用这个互逆运算关系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3、会利用算术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自学过程】完成目标1阅读教材38页内容,解决下列问题1、根据图1—3填空:x, y, z, w 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你能表示它们吗?2、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即,那么,这个正数就叫做的记为:读做。
特别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
3、表示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并写出读法(1)15 (2)6 (3)25 (4)0交流评价1(小组内交流,互评对错,并帮助改正,分析错误原因,加以总结)完成目标21、在中,a的算术平方根可以是什么数a不可能是什么数?2、想一想,下列各数中,谁有算术平方根?3、直接用算术平方根符号表示下列数的算术平方根(1)225 (2)(3)18 (4)81 (5)0、044、观察例1 的解题格式,完成39页随堂练习第1题和40页知识技能第1题交流评价2第1 、2、3题小组内交流,互评并互助改正,交流好的方法。
第4题独立完成,小组内先交流,小组代表展示,全班交流。
完成目标31、阅读课本39页例2,认真观察例2的解题格式2、完成课本39页随堂练习第2题和40页知识技能第2题,如下:(1)、如图,从帐篷支撑竿AB的顶部A向地面拉一根绳子AC固定帐篷。
若绳子的长度为5、5米,地面固定点C到帐篷支撑竿底部B的距离是4、5米,则帐篷支撑竿的高是多少?(2)、小明房间的面积为10、8米2,房间地面恰由120块相同的正方形地砖铺成,每块地砖的边长是多少?交流评价3先独立完成,小组内先交流,小组代表展示,全班交流。
【达标检测】一、1、若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则这个数是_________。
《2.2.1平方根》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2.知道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是互逆的运算,会利用这个互逆运算关系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3.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重点】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难点】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预习案一、预习自学(1)请同学们回忆勾股定理.的内容------------------------------------------------------------------------------------------------------------(2)下面请大家根据勾股定量,结合图形完成填空. 根据下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x2=_________y2=_________z2=_________w2=__ _______若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则这个正数x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读作“根号a”.这就是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特别地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即0=0.探究案[例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1)900;(2)1;(3)6449;(4)14.解:(1)(2)(3)(4)[例2]自由下落的物体的高度h(米)与下落时间t(秒)的关系为h=4.9t2.有一铁球从19.6米高的建筑物上自由下落,到达地面需要多长时间?解:.总结:定义中的a和x都为正数,即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用式子表示为a(a≥0)为非负数,这是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巩固练习1.若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5,则这个数是_________.2.94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 3.正数_________的平方为971,25144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__. 4.(-1.44)2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__.5.81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__,04.0=_________ 二、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并用符号表示出来:(1)(7.4)2;(2)(-3.9)2;(3)2.25;(4)241.随堂练习1、2题.课堂小结:学习反思:。
八年级数学(上)导学案班级 姓名 学号2.2.1 平方根教学目标如下:①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了解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是互逆的运算,会利用这个互逆运算关系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性质.②在概念形成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知识的来源与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③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第一环节:问题情境方法一:问题导入内容:上节课学习了无理数,了解到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掌握了无理数的概念,知道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是: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比如上一节课我们做过的:由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通过剪一剪,拼一拼,得到一个边长为a 的大的正方形,那么有22=a ,a = ,2是有理数,而a是无理数.在前面我们学过若a x =2,则a 叫x 的平方,反过来x 叫a 的什么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方法二:问题导入内容:前面我们学习了勾股定理,请大家根据勾股定理,结合图形完成填空:=2x ,=2y ,=2z ,=2w .目的:方法一和二都是带着问题进入到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算术平方根的必要性.效果:能表示22=x ,32=y ,42=z ,52=w ;能求得2=z ,但不能求得x ,y ,w 的值.说明:方法一的引入是由上节课“数怎么又不够用了”的例子,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方法二的引入是由学生学习了第一章“勾股定理”后的应用,说明学习这节课的必要性.相对而言,建议选用方法二.第二环节:初步探究内容1:情境引出新概念22=x ,32=y ,42=z ,52=w ,已知幂和指数,求底数x ,你能求出来吗?目的:让学生体验概念形成过程,感受到概念引入的必要性.效果:学生可以估算出x ,y 是1到2之间的数,w 是2到3之间的数但无法表示x ,y ,w ,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往下学习的兴趣,进而引入新的运算——开方.说明:无论是用方法一引入,还是方法二引入,都是激发学生继续往下学习的兴趣,都可以提出同样的问题“已知幂和指数,求底数x ,你能求出来吗?”内容2:在上面思考的基础上,明晰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a x =2,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读作“根号a ”.特别地,我们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即00=.目的:对算术平方根概念的认识.效果: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知道平方运算和求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互逆的.内容3:简单运用 巩固概念 例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 900; (2) 1; (3)6449; (4) 14. 目的:体验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过程,利用平方运算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有的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可以开出来,有的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能用根号表示,如14的算术平方根是14.效果:会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更进一步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正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答案:解:(1)因为900302=,所以900的算术平方根是30,即30900=;(2)因为112=,所以1的算术平方根是1,即11=;(3)因为6449)87(2=,所以 6449的算术平方根是87, 即876449= (4)14的算术平方根是14. 内容4:回解课堂引入问题22=x ,32=y ,52=w ,那么2=x ,3=y ,5=w .第三环节:深入探究内容1:例2 自由下落物体的高度h (米)与下落时间t (秒)的关系为29.4t h =.有一铁球从19.6米高的建筑物上自由下落,到达地面需要多长时间?目的:用算术平方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效果:学生多能利用等式的性质将29.4t h =进行变形,再用求算术平方根的方法求得题目的解.解:将6.19=h 代入公式29.4t h =,得42=t ,所以正数24==t (秒).即铁球到达地面需要2秒. 说明:强调实际问题t 是正数,用的是算术平方根,此题是为得出下面的结论作铺垫的.内容2:观察我们刚才求出的算术平方根有什么特点.目的:让学生认识到算术平方根定义中的两层含义:a 中的a 是一个非负数,a 的算术平方根a 也是一个非负数,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这也是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双重非负性.效果:再一次深入地认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明确只有非负数才有算术平方根.第四环节:反馈练习一、填空题: 1.若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7,那么这个数是 ;2.9的算术平方根是 ;3.2)32(的算术平方根是 ; 4若22=+m ,则=+2)2(m . 二、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36,144121,15,0.64,410-,225,0)65(.三、如图,从帐篷支撑竿AB 的顶部A 向地面拉一根绳子AC 固定帐篷.若绳子的长度为5.5米,地面固定点C 到帐篷支撑竿底部B 的距离是4.5米,则帐篷支撑竿的高是多少米?第五环节:学习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掌握以下的内容:(1)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式子a 中的双重非负性:一是a ≥0,二是a ≥0.(2)算术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一个正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3)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运算与平方运算是互逆的运算,利用这个互逆运算关系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2.2.1 平方根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平方根的概念,能用平方根的定义说明平方根的意义。
2.掌握计算平方根的方法,能根据给定的数,计算其平方根。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平方根的知识,解决与平方根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平方根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1.平方根的概念和定义。
2.平方根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平方根的应用问题解决。
五、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2.教具:投影仪、计算器。
六、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图形,询问学生知道正方形的边长时,如何求正方形的面积。
引导学生思考平方根的概念。
2.提问:你认为什么样的一个数,平方后等于这个数本身呢?请举例说明。
3.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平方根的概念,给出平方根的定义:若a²=b,则称b 是a的平方根。
Step 2 讲解平方根的计算方法1.介绍平方根的符号:√。
让学生熟悉这个符号表示的意义。
2.讲解平方根的计算方法:–第一种方法:通过列举方式,逐个尝试数字,寻找平方后等于给定数的平方根。
例如:√16=4,√25=5等。
–第二种方法:通过借助计算器或手算法,计算给定数的平方根。
让学生体验计算平方根的过程,并进行练习。
Step 3 平方根的应用1.引导学生思考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房地产中的面积计算、建筑行业中的斜边长度计算等。
2.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平方根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进行讨论。
Step 4 总结归纳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平方根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2.学生回答问题并展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Step 5 课堂练习1.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并相互交流讨论。
2.教师抽查部分答案,引导学生发现解题方法和答案的正确性。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中未完成的题目。
2.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平方根有什么具体的实际应用场景?请举例说明。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导入新知、讲解方法、应用练习和总结归纳的教学过程,旨在让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2 平方根(一) 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叙述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2.会求一些简单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无理数的概念2、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3、若x2=a,则a叫做x的平方,反过来x叫做a的什么呢?4、下面请大家根据勾股定量,结合图形完成填空. 根据下图填空x2=_________ y2=________z2=_________ w2=________5、请大家再分析一下,x,y,z,w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6、大家能不能把上图中的x,y,z,w表示出来呢?请大家仔细看书后回答.二、探索新知: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 ,即x2=a ,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____记做;读叫做 .0 .注:特别地,我们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即0[例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49;(4)14.(1)900;(2)1;(3)64尝试训练:1.求下列各数的算数平方根:36 , 169 ,15 ,0.64 ,1441212. 1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例2]自由下落的物体的高度s (米)与下落时间t (秒)的关系为s =4.9t 2.有一铁球从19.6米高的建筑物上自由下落,到达地面需要多长时间?三、达标测评1. 正数_________的平方为25144 2. 932= ,则3是9的_________ 3. 100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 4. 1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5. 2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6. 25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7. =225_________ 8. =121_________ 9. 232⎪⎭⎫ ⎝⎛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 10. 971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 11.9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 12. 81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四、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这节课你还有哪些疑惑?五、布置作业一、.必做题 课本40页习题1二、选做题 活动与探究1.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变为原来的n 倍时,它的边长变为原来的多少倍?2.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原来的100倍时,它的边长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1 / 1◎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
2.了解开方与乘方是互逆的运算,会利用这个关系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概念..难点:了解开方与乘方是互逆的运算,会利用这个关系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或“课堂回眸”)上一节课我们做过的:由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通过剪一剪,拼一拼,得到一个边长为a 的大的正方形,那么有22=a ,a = ,2是有理数,而a 是无理数.在前面我们学过若a x =2,则a 叫x 的平方,反过来x 叫a 的什么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学生预习:(1)看图填一填:x 2= ___ y 2 = ___ z 2 = ___w 2 = ___讨论:x, y, z, w 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你能把它们都表示出来吗?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 a,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读作“根号a ” .特别地,我们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__,即0=__。
三.展示探究:(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900 , 1 , 169, 14. 四、作业布置:1. 若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5,则这个数是_________.2.94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 3.正数_________的平方为971,25144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__.4.(-1.44)2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__.5.81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__,04.0=_________ 6.若22=+m ,则2)2(+m = .7.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1)(7.4)2;(2)(-3.9)2;(3)2.25; (4) 410-; (5)225;(6)241.8.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原来的100倍时,它的边长变为原来的多少倍?9.已知042=++-y x ,求x y 的值.10.△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且a ,b 满足04412=+-+-b b a ,求c 的取值范围.备课留白:◎教学反思:◎安全提醒:。
2.2平方根(1)一、课题:平方根(第1课时)二、教材来源:北师大2014第2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三、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四、教学目标及制定依据:1.课标依据: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认识平方与开平方的关系,会用平方的概念求某些数的平方根,并会用根号表示;会用计算器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2.教材分析:教学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教学难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
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方运算,掌握乘方运算的法则,开方运算是乘方的逆运算,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习平方根,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2、会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3、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活动:回顾上节课的拼图活动及探索无理数的过程,提出问题:面积为13的正方形的边长究竟是多少?二、操作学习(1)完成课本P26的填空:x 2=_____y 2=____,z 2=_____w 2=_____.(2)x ,y ,z ,w 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你能表示它们吗?三、合作探究集体交流后,说明无理数也需要一种表示方法。
四、主要内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a x =2,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
记为:“a ”读做根号a 。
特别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那么22=a ,则a =2 b 2=3,则b=3;…… 这样的话,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就可以表示为a 。
例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要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一般的方法是先按平方的概念来找哪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
)例2自由下落物体的高度h (米)与下落时间t(秒)的关系为h=4.9t 2.有一铁球从19.6 米高的建筑物上自由下落,到达地面需要多长时间 ?学生活动:一个同学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然后交流。
子洲三中 “双主”高效课堂 导学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姓名: 组名: 使用时间2014年 月 日
年 级
科 目
课 题
主 备 人 备 课 方 式
负责人(签字) 审核领导(签字) 序号 八(3) 数学 §2.2.1 平方根
乔 智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②了解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是互逆的运算,会利用这个互逆运算关系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二、教学过程 方法一:问题导入
内容:上节课学习了无理数,了解到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掌握了无理数的概念,知道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是: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比如上一节课我们做过的:由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通过剪一剪,拼一拼,得到一个边长为a 的大的正方形,那么有22
=a ,a = ,2是有理数,而a 是无理数.在前面我们学过若a x =2
,则a 叫x 的平方,反过来x 叫a 的什么呢?
方法二:问题导入
内容:前面我们学习了勾股定理,请大家根据勾股定理,结合图形完成填空:
=2x ,=2y ,=2z ,
=2w .
第二环节:初步探究
内容1:情境引出新概念 22=x ,32=y ,42=z ,52=w ,已知幂和指数,求底数x ,你能求出来吗?
内容2:在上面思考的基础上,明晰概念: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a x =2
,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读作“根号a ”.特别地,我们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即00=.
内容3:简单运用 巩固概念 例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 900; (2) 1; (3) 64
49
; (4) 14.
内容4:回解课堂引入问题 22=x ,32=y ,52=w ,那么2=x ,3=y ,5=w .
第三环节:深入探究
内容1:例2 自由下落物体的高度h (米)与下落时间t (秒)的关系为2
9.4t h =.有一铁球从19.6米高的建筑物上自由下落,到达地面需要多长时间?
第四环节:反馈练习
一、填空题:
1.若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7,那么这个数是 ;
2.9的算术平方根是 ;3.2
)3
2(的算术平方根是 ; 4若22=+m ,则=+2
)2(m . 二、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36,
144121,15,0.64,4
10-,225,0)6
5(.
三、如图,从帐篷支撑竿AB 的顶部A 向地面拉一根绳子AC 固定帐篷.若绳子的长度为5.5米,地面固定点C 到帐篷支撑竿底部B 的距离是4.5米,则帐篷支撑竿的高是多少米?
第五环节:学习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掌握以下的内容:
(1)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式子a 中的双重非负性:一是a ≥0,二是a ≥0.
(2)算术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一个正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3)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运算与平方运算是互逆的运算,利用这个互逆运算关系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批改日期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