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鉴定及验收
- 格式:ppt
- 大小:15.48 MB
- 文档页数:28
中药材、中药饮片管理制度-中药材、中药饮片收货与验收管理1.目的制定本制度,规范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收货与验收管理,确保中药材、中药饮片进货质量。
2.范围适用于药品收货与验收过程的质量管理控制。
3.职责收货员、验收员负责本制度的实施。
4.内容4.1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收货管理4.1.1中药材、中药饮片收货应按照《药品收货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进行;4.1.22收货员核对随货同行单及采购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应予以拒收,4.1.3中药饮片随货同行单上应列明供货单位、生产企业、药品通用名称、炮制规格、产地、生产日期、数量、收货单位、收货地址、发货日期等内容,并加盖有供货单位药品出库专用章原印章,随货同行单样式应与该供货企业备案样式一致;4.1.4 1.4中药材来货应有包装,包装上应有名称、产地、规格等信息;4.1.5收货员对中药材、中药饮片外包装进行检查,破损、污染等情况应拒收,报质管部进行处理;4.2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管理4. 2. 1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应由中药验收员负责验收;4. 2. 2中药验收员在中药库验收区验收,验收操作符合《药品验收操作流程》要求;4.2. 3中药饮片验收应收集该批次药品的检验报告书,并加盖有供货企业质量机构原印章。
检验报告书可以是电子数据形式,验收员负责核实其真实性,并归档保存;4.2.4验收进口药材的需收取符合规定的《进口药材批件》,并加盖有供货企业质量机构原印章;4.2. 5中药材、中药饮片外包装质量检查:中药材,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包装应有质量合格的标志。
中药材包装上标明了品名、产地、供货单位; 中药饮片包装上标明品名、生产公司、生产日期;实施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包装上标明批准文号04.2.6中药验收员按抽样原则对中药材、中药饮片进行逐批检查,发现有破损、污染、霉变等异常现象应予以拒收,并报质管部进行处理;4.3.7验收完成后标示验收标记,并由保管员上架;4.4.8验收员在计算机系统中完成验收记录,中药材验收记录应包括品名、产地、供货单位、到货数量、验收合格数量等;中药饮片验收记录包括品名、规格、批号、产地、生产日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到货数量、验收合格数量等内容。
中药材检查验收试行标准一、购进中药材均必须是真品,应符合《中国药典》一部该品种项下【来源】、【性状】、【鉴别】等检查的相关规定,不符合者按假货处理。
二、中药材中不得搀假,混杂伪品,一经发现,作假货处理。
三、水分检查应符合企业内控标准(见附表),超过标准按规定扣除超出的部分。
对超过标准5%以上,且在近期不能使用的、不利于长时间贮藏的品种应即时退货、换货,以防霉变等。
四、统货类中药材中的泥沙、杂质及非药用部位应符合下列标准:花类、果实类、种子类、菌类应≤2%,叶类≤3%,全草类、根茎类≤5%。
矿物类≤5%。
饮片类中药材应符合下列标准:花类、果实类、种子类、菌类应≤1%,叶类≤2%,全草类、根茎类≤3%。
矿物类≤3%。
对于药典规定必须加工的根茎类药材(如白芍、丹皮、山药等)应≤1%。
对贵细药材(如人参、三开、川贝母等)≤1%,超出标准按规定扣除超出的部分。
五、中药材不得有霉烂变质现象,争取采购新货(1年以内)。
当场发现霉烂变质、走油、变色、泛糖、虫蛀等情况超过≤5%,应作退货、换货处理(若≤5%,车间容易挑选的,可折扣使用)。
六、购进的中药材原则上应是统装货,低于统装货标准的,尚能勉强使用的,可作为退货、换货或降级处理。
个别根茎类药材(如甘草),其须根量(甘草≤0.6cm)应不得过20%,如超过者应作退货、换货处理。
在20%以内的部分按降格处理。
七、山茱萸、牡丹皮、薄荷脑、益母草、人参、厚朴采购质量含量要达标。
八、对于特殊药材的采购按约定执行。
九、所有购进药材标识、标牌必须完整,包装必须完好、无破损。
QA。
中药材的验收记录,内容包括
1. 药材名称:记录被验收的中药材的名称,可以使用通用名称或学名。
2. 来源地:记录中药材的原产地或生长地,可以是国内或国外。
3. 规格要求:记录中药材的规格要求,例如形状、大小、颜色等。
4. 外观检查:记录中药材的外观情况,包括是否有异物、虫蛀、霉变等。
5. 气味检查:记录中药材的气味,如果有特殊气味需要特别标注。
6. 质量检查:记录中药材的质量情况,例如是否含杂质、是否干燥、是否有变质迹象等。
7. 检测方法:记录使用的检测方法,例如使用显微镜、化学试剂等进行检测。
8. 结论:根据检查结果给出中药材质量的评价,例如合格、不合格等。
9. 备注:记录验收过程中的特殊情况或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
10. 验收人:记录对中药材进行验收的人员姓名和签字。
这些内容可以根据具体的中药材验收要求进行补充或调整。
中草药饮片验收工作规范
一、目的及适用范围
为规范中草药饮片验收工作,防止不合格饮片的流通,保障中
药材的质量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中草药饮片的生产、销售及检验机构验收工作。
二、验收的条件及环境要求
1、验收应在明亮、通风、干燥、温暖、无异味的环境下进行。
2、验收工作人员应经过岗前培训,掌握饮片的质量保证要求
和鉴定方法。
3、验收工作人员应穿戴整洁、清洁和符合要求的工作服、帽子、口罩和手套等防护用品。
三、验收内容要求
1、包装是否完好、印刷标识是否清晰;
2、外观是否完整无损、无霉变、虫蛀、异物等;
3、含水量是否符合标准;
4、最大杂质限度是否符合标准;
5、饮片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和规定的检验标准。
四、验收记录和判定标准
1、验收记录应详细、准确、完整、可追溯。
2、验收合格的饮片应标示日期、批次号、产地等相关信息,并标明“合格”或“验收”字样及验收人员签名;不合格的饮片应标示原因,并记录相关信息。
五、验收后处理要求
1、全部合格的饮片应分类存放,做到先进先出,标明日期、
批次号、生产厂家、存放地点等信息,同时须防潮、防晒、防虫害。
2、不合格的饮片应进行安全处理,避免流入市场。
六、责任制度
1、生产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对饮片质量负责。
2、销售单位和检验机构要加强对饮片质量的监管,并对验收
不合格的饮片进行退货或处理。
以上就是本次中草药饮片验收工作规范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
起到对中草药饮片生产和销售的规范作用。
中药验收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验收申请:种植主体在完成中药材种植后,会向相关部门提交验收申请,同时提供相关的种植记录、质量检测报告等资料。
现场验收:由科技局牵头,组织村三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等人员参与,对种植主体的中药材进行现场验收。
验收人员会对中药材的外观、质量、数量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验收签字:验收结果需要由户主现场签字确认,同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监会主任、第一书记、包村干部及县直部门参与人员也需要签字认可。
公示公告:验收结束后,村委会会组织召开会议审定验收结果,并在乡镇公示栏、“331”监管平台、微信群等渠道进行公示。
县直部门也会在县人民政府网站、“331”监管平台进行公示。
上报审核:公示无异议后,村上将结果上报乡镇政府复核。
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项目管理人员会在项目补贴汇总表和资金兑付表上签字确认,并加盖乡、村公章后报县科技局审核、认定。
质量检查:在中药饮片验收过程中,验收人员还会对中药材的质量进行检查,包括检查是否存在假冒、伪劣药品等问题。
如果发现质量问题,会及时封存并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入库登记:经过上述流程后,符合要求的中药材会被允许入库,并进行详细的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品名、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合格标识、质量检验报告书、数量、验收结果及验收日期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中药验收流程可能会因地区和机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当地的相关政策和规定进行执行。
中药材的采购和验收标准
一、原则
1、外观:原则上须无霉变、无虫蛀,但因产品性质原因,按以下处理:
1.1 霉变Ø 每袋均存在霉变情况——退货处理Ø 其中一袋有霉变——符合要求的收货,霉变的拒收
1.2 虫蛀Ø 有活虫——拒收Ø 有虫茧——1袋内的虫茧超过3个,拒收
2、表面色泽、片型采购的原料按《中药饮片不符合药品标准,尚不影响安全性、
4、土块、地膜等异物:生产时净选处理。
5、验收件数:按20版药典规定执行。
① 总包件数不足5件的,逐件验收;②5~99件,随机抽5件验收;③ 100~1000件,按5%比例验收;⑥ 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比例验收;
⑦ 贵重药材和饮片,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验收。
二、验收工作
1、工作分工QA验收员:负责片型验收(半成品、趁鲜切制、产地加工)。
采
购部验收员:负责真伪、性状、外观、杂质及其他情况(如掺杂、染色、增重、非正品等)的验收。
对接:采购验收员负责对接净选费用、退货等事项。
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程序一、目的:保证入库中药数量准确,质量完好,防止伪劣中药入库。
二、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流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三、范围:适用于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
四、职责:质量验收员、质量管理员对实施本规定负责。
五、内容:1、验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卫生部部颁药品标准;进口中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药品标准》;《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地方炮制规范》;进货合同、入库凭证上所要求的各项规定。
2、验收条件(1)、验收场所:应有与经营业务相适应的验收场地,验收场地必须光线充足,清洁干燥。
(2)、设备:必备水份测定仪,显微镜,天平,白瓷盘、药匙、漏斗、刀子、剪刀、放大镜。
检查细小的果实、种子类药材必须备有冲筒等。
3、抽样原则:药材总包件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100~1000,按5%抽样;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应逐件抽样。
4、验收程序(1)、药品入库时,验收员根椐采购单(采购计划)和随货同行单对品名、规格、数量、件数、外观质量等进行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
(2)、验收员对货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破损,标志不清的药品有权拒收。
(3)、在质量验收时,对真伪、优劣难以确定或有质量疑问的药品,验收员应按规定抽样,送质管部进行鉴定和检测。
(4)、对验收中查出的伪劣或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应及时记录,并单独存放,并明显标志。
5、验收内容(1)、中药材验收注意事项A、包装外必须注明药材的品名和产地;B、外观性状可疑的要提出拒收意见并报告质量管理部;C、药材含水量、灰分或杂质超标的,必须处理后入库;D、进口药材应有符合规定的、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和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的复印件或者通关单。
(2)、中药饮片的验收注意事项A、中药饮片的内包装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B、中药饮片必须注明品名、产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和生产企业、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要注明批准文号。
目的: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的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进库物料的质量,防止差错。
范围:适用于所有进厂的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操作。
责任人:原料仓库保管员、QA人员。
内容:1.初验1.1检查装运中药材的运输车是否为密封车或有苫布覆盖。
1.2中药材卸车后,首先检查送货凭单所列项目是否与订货合同副本一致,然后与进货药材逐一清点核对,必须完全相符。
1.3检查进货中药材是否每件有外包装,不同品种的药材包件上有无明显的区别标记,标记上是否注明品名、规格、数量、产地、来源、采收(加工)日期,对无标记或标记内容不全者予以拒收。
1.4检查进货中药材外包装的完整性,每件药材的外包装有无受潮、水渍、虫蛀、霉变、鼠咬,以及有无破损及污染。
如来料是炮制、整理加工后的净药材,应使用清洁容器或包装。
如是毒性药材,易燃易爆药材,外包装上应有明显规定标志。
1.5将每件中药材于磅秤上复称,核对毛重是否与标示一致。
1.6经过上述检查后,如一切完好,供货厂家完全按照合同执行,保管员则在送货凭单回执上签收,并填写到货验收记录,写明品名、到货日期、规格、数量、来源(或产地)、供货单位、规格、批号、外包装状况、验收结论、验收人签字等,并及时开具请验单送交质保部,由质保部派人员进行取样检验。
1.7如药材外包装有破损或与订货合同不符及其他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应保持货物的原样,立即通知质保部检查员检查、处理。
1.8如需更换破损包装,则需在质保部检查员的监督下进行。
2.清洁2.1中药材的外包装应逐件用清洁工具清洁除尘。
2.2如外包装上有油脂污物应去除干净。
2.3清洁后的中药材码放在清洁的垫仓板上。
3.编号3.1依据“物料分类编号管理制度”对进厂中药材进行编号。
3.2将中药材品名编号、入库日期、数量等写在货位卡上,挂在中药材外包装上。
3.3依中药材进厂顺序填写原料总帐。
4.入库、待验码放好的中药材四周围上黄色转栏,并挂上黄色待验标志。
在码放过程中,要将净药材与未加工、炮制的药材严格分开。
中药饮片验收制度
一、目的:保证入库药材数量准确、质量完好、防止假冒、伪劣药材入库。
二、内容:物料来货后,仓库验收员协同质量管理员按来货通知单或来货清单对品名、规格、产地,数量件数、外观质量、包装质量、生产批号等进行验收、取样,准确无误,方可存库验收人员对货单有不符,质量异常,标志不清等商品有权拒收。
在质量验收时,对真伪、优劣,对已确定或有质量疑问的药材,送实验室进行鉴定和检侧,经检验不合格者,应根据验收,检验所发检验报告书通过业务部门办理退货手续。
对验收中查出的伪劣或质量问题的药材应及时记录。
并单独存放不合格区。
标志要明显,妥善保管。
按规定及时处理。
验收内容:
1. 数量验收:检查货物与原始凭证的货源单位,货物品名、数量是否相符,不符合的要查明原因。
2. 质量验收:
(1) 检纯度:对中药材的杂质等。
(2) 检变质:虫蛀、发霉、走油、变色、分解、挥发、
风化潮解、腐烂等现象
(3) 检药用部位:检查药用部位是否正确,是否除了非药用部位。
(4) 检真伪:中药材的外形及其它特征比较相似,验收时要认真仔细地检查,发现有假冒掺伪品,及时作出正确处理。
某年中药材验收工作报告某年的中药材验收工作报告一、工作目标中药材是中药制剂的重要原材料,如何保证中药材的质量是我们验收工作的首要任务。
本年度的工作目标是建立完善的中药材验收工作体系,保证中药材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要求。
二、工作内容1. 验证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我们的中药材来源于各地的供应商,其中许多供应商不具备正规的批发经营资质或信誉。
因此,我们要求所有的供应商在提供中药材前,必须提供其营业执照、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进货票据等资质证明,以便我们进行审核。
2. 采用多项检测方法中药材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质量检测工作极为繁琐,我们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包括人员外观检查、显微镜观察、气味检测、质量指标检查、微生物检测等多个方面。
这样可以确保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全面检测中药材的质量。
3. 强化记录和数据管理中药材的质量保证需要数据的支持,我们要求在每次验收后严格记录每个供应商的情况和每次中药材的检测结果,以便于日后进行数据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三、工作成效本年度中药材验收工作得到了显著的成效,工作成果如下:1. 供应商资质审核得到了加强,全年有效合格供应商比例达到了90%以上。
2. 所验收的中药材样品全部合格,无违法、假冒、劣质或标识不清的情况出现。
3. 采用多种检测方法,提高了中药材质量的检验效率。
4. 记录和数据管理使用效果优良,对总结中药材质量的工作成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存在问题虽然今年中药材验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1. 中药材检测设备有些老化,需要更换更为先进的设备。
2. 一些供应商的证明文件存在造假情况,需要加强对供应商资质的审查和抽检。
3. 中草药的产地和检测有很大差异,需要尽量采取多种原材料的检验方法。
五、改进方向为了提高中药材验收工作,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购买新的设备,提高中药材检验的精度和效率。
2. 建立更为完善的供应商资质审核体系,并加强对一些可疑供应商的日常监控和抽检工作。
中药入库验收操作规程中药入库验收操作规程一、目的中药入库验收操作规程的目的是规范中药材的入库验收流程,确保中药材的质量符合标准,减少不合格中药材的流入市场,保证中药的质量和疗效。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中药材的入库验收操作。
三、操作流程1. 接收材料仓库人员接到供应商送来的中药材时,核对送货单上的中药材信息,包括名称、产地、批号、生产厂家、规格、数量等项目,并用相应的工具检查货物的完整性。
2. 样品采集从每批中药材中随机抽取5%的样品,并将样品放入标有批号、产地和规格的密闭袋中,并加贴样品标签和保存时间。
3. 外观检查对入库的中药材进行验收前的外观检查,包括颜色、形状、气味等方面,并记录检查结果。
4. 整理装箱仓库人员按照中药材的名称、批号、产地等信息分类整理,将相同规格的中药材装入相应的包装箱,并在箱上标明相关信息。
5. 记录信息在入库登记表中记录中药材的名称、产地、批号、规格、数量等信息,并签字确认。
6. 送样送检按照规定抽取的样品送到检验机构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微生物等。
7. 发送检测结果等待检测结果出来后,将检测结果发送给供应商,并根据结果对不合格材料进行退回或催促供应商进行整改。
8. 入库通知验收合格的中药材可以入库,仓库人员向库管人员发送入库通知,告知其准备入库。
9. 入库操作仓库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将中药材入库,确保各项信息与记录一致。
10. 更新库存信息入库后,仓库人员需及时更新库存信息,包括中药材名称、批号、规格、数量等信息。
11. 产品封存入库后的中药材需进行封存,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12. 记录挡位若入库的中药材有质量问题,需将其挡位在特定的位置,以防止混用。
13. 保管及维护仓库人员需按照要求进行合理保管,并对库房进行定期清洁和维护,确保库房的环境卫生和温湿度适宜。
14. 存档验收合格的中药材相关文件及记录需进行存档,保存一定的时间。
四、责任分工1. 供应商:负责提供质量合格的中药材,并承担相应的退货和整改责任。
中药材饮片验收标准中药材饮片验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阐述中药材饮片验收的操作程序,保证入库药材数量准确、质量完好、防止假冒、伪劣药材饮片入库。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中药材饮片验收操作全过程。
三、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查到货中药饮片的送货凭单,供货单位必须是经质量部审计批准的中药材供应(商)单位。
一级标准(法定标准):《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部颁标准》、以及《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国家法规标准; 2.2 二级标准:公司内部质量标准:原药材、饮片质量标准; 2.3 三级标准:进货合同,入库凭证上所要求的各项质量规定。
3、验收条件 3.1 场所:分别在公司仓库及质检中心进行验收、检验。
4、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程序 4.1 中药材饮片初验:物料来货后,仓库保管员按来货通知单或来货清单初步验收:① ② 检查装运中药材饮片的运输车是否为密封车或用苫布覆盖。
检查进货中药材外包装的完整性,每件外包装有无受潮、水渍、虫蛀、霉变、以及有无破损及污染情况。
③ 检查进货不同品种的药材包装上有无明显的区别标记,标记上是否注明品名、质量、来源(产地)、装量、采收加工日期、发货单位。
④所进的中药饮片是否标明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
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包装上还应标明批准文号。
⑤以上初验准确无误后,方可寄库。
保管员对货单有不符,质量异常,标志不清等物料有权拒收。
4.2 中药材饮片数量验收:① 检查货物与原始凭证的货源单位,货物品名、数量是否相符,不符合的要查明原因。
②数量验收包括清点数量验收和称重量验收两种,清点数量验收,如对甘草、陈皮等。
称重量验收,中药材要过称除皮重,以确定净重。
③贵细药材常有增重加工情况,应观察同重量的包装,其装量是否比较少。
贵细药材应使用天平或电子称称量,做到计算准确无误。
4.3 中药材饮片质量验收:一般采用感管验收,主要通过手摸、眼观、嘴尝、鼻闻等方式进行外观性状鉴定,观察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出特征,断无特征及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