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检查验收试行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各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加强中药材、中药饮片专营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行为,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省局制定了《陕西省开办中药材、中药饮片批发企业验收标准》,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对申请中药材、中药饮片批发专营企业的,省局将按照合理布局的原则严格审批。
对符合《陕西省开办中药材、中药饮片批发企业验收标准》的,发给《药品经营许可证》,许可证核准的经营范围仅限中药材、中药饮片。
对于中药材、中药饮片专营企业如需增加经营范围,必须按照新开办药品批发企业的规定,重新申领《药品经营许可证》。
二OO七年十一月三十日陕西省开办中药材、中药饮片批发企业验收标准第一章机构与人员第一条应建立完整的企业组织机构和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机构下设质量管理组、质量验收组。
第二条质量管理机构应行使质量管理职能,在企业内部对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具有裁决权。
第三条从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人员无《药品管理法》第76条、83条规定的情形。
第四条企业负责人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熟悉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
第五条企业质量管理负责人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且必须是执业药师(中药),熟悉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经营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专业知识。
第六条质量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应是执业药师(中药),具备三年以上(含三年)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管理工作经验,有丰富的中药材、中药饮片鉴别实践经验,能独立解决经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在职在岗,不得兼职。
第七条从事药品质量管理、验收、养护等工作的人员,应具有中药师以上技术职称,或者具有大专(含)以上药学或相关专业的学历,同时应具有三年以上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经验,能够鉴别大部分伪劣中药材、中药饮片,并经相应的中药材专业培训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以上人员应在职在岗,不得为兼职人员。
第八条从事中药材、中药饮片购销人员,应熟悉中药材的采购加工、中药饮片炮制等知识,并经岗位技能培训,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中药饮片的验收工作,确保产品的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药店等单位对中药饮片的验收工作。
三、验收人员1. 医院药房的中药饮片验收由药剂科专业人员进行;2. 药店的中药饮片验收由具备相应药品专业知识的药师进行。
四、中药饮片的验收标准1. 外观特征:中药饮片无杂质、表面无霉斑、整齐完整、粒形饱满、无明显破损;2. 气味特征:无异味,符合药材应有的特有气味;3. 不合格中药饮片的验收标准:如发现有霉斑、异味等异常情况,即为不合格。
五、验收程序1. 接受供应商的中药饮片交货时,验收员应检查产品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成分等情况,并核对发货数量和实收数量是否一致;2. 验收员应对外观特征和气味特征进行检查,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向供货商提出异议,并标注不合格品;3. 如发现不合格品,验收员需立即将不合格品隔离存放,并填写不合格品处理登记表;4. 不合格品应当及时向供应商反馈,并要求供应商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和退换货,同时保留相关证据和文件,以备追溯使用;5. 合格品应当立即清点入库,并填写入库登记表;6.验收员应按规定对验收过程进行记录,并保存相关记录资料。
六、验收记录和文件资料的保存1. 验收员应将验收过程进行记录,并保存至少3年;2. 验收记录、不合格品处理登记表、入库登记表等所有文件资料,要进行分类整理,保证清晰、完整。
七、验收管理的监督和考核1. 验收管理属于医院或药店的质控工作范畴,应由质控部门进行定期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2. 质控部门应该将验收管理情况纳入质控考核内容,对验收管理工作进行绩效评价,并对不合格情况进行整改督导。
八、不合格品处理1. 不合格品应立即隔离存放,以便后续处理;2. 验收员应填写不合格品处理登记表,并向供应商反馈;3. 不合格品应当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督促供应商进行处理或退货;4. 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应进行记录和归档。
北京市药品零售企业经营中药饮片现场检查验收标准(试行)第一条为规范北京市中药饮片经营质量管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经营中药饮片药品零售企业的开办、换证、经营范围变更和监督管理及GSP现场检查适用本标准。
第三条经营中药饮片的药品零售企业除满足新修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应要求外,还应满足本标准的有关要求。
第四条经营中药饮片的药品零售企业在按照新修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建立本企业质量管理文件时,应同时按照GSP和本标准的要求,对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进行要求并建立相应的文件,文件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制度、部门及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记录及凭证、档案及报告等。
第五条经营中药饮片的药品零售企业应当配备与中药饮片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专职质量管理人员:(一)应配备至少一名执业中药师或中药师及至少一名中药调剂员,负责相关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等工作;(二)从事中药饮片验收、养护工作的人员,应具有中药士以上职称或中药专业中级工(含)以上技术职称,或具有中药学专业中专(含)以上学历及三年以上相关领域工作经验;(三)营业时间内,执业中药师和中药学技术人员应当在岗。
药学服务人员要佩戴有照片、姓名、执业资格、技术职称等内容的工作牌。
中药调剂员应具有人力社保部门核发的《中药调剂员上岗证》;(四)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也可按《药品零售企业药学服务规范(试行)》的要求建立责任药师,负责相关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等工作。
第六条经营中药饮片的药品零售企业中药饮片调剂区不得低于30平方米,并应当满足以下要求:(一)中药饮片的调剂区应与中药饮片储存区、生活辅助区、办公区及其他经营区域分开,有效隔离,同时符合有关温湿度和环境卫生的要求;(二)中药饮片调剂区除具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资格的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三)具有陈列饮片和处方调配的设施和设备;(四)经营需冷藏的中药饮片品种的,应当有专用冷藏设备。
中药饮片验收制度中药饮片验收制度是指在中药饮片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验收的制度。
通过建立科学的中药饮片验收制度,可以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有效性和稳定性,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以下是中药饮片验收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原材料验收(一)进货验收1.对购进的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如颜色、形状、气味、纯度等;2.配合员对原材料进行抽样,进行质量指标和微生物检验;3.与供货商签订合格供货协议,协议中明确原材料的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
(二)进厂验收1.检查原材料标识是否清晰完整;2.检查原材料是否有霉变、变质、虫蛀、外部有异物等;3.检查原材料的数量、批次和生产日期等信息是否与相关文件一致;4.对随机抽样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指标和微生物检验。
二、生产工艺验收(一)工艺参数验证1.依据工艺流程及勾稽单,验证每一个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配料比例等)是否符合标准;2.对验证结果进行记录和审查,确保每一个工艺参数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生产设备验收1.检查生产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2.检查设备清洁情况,防止污染原材料和产品;3.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三、质量控制验收(一)质量控制点检查1.制订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点,并对各个点位进行检查;2.质控人员定期在生产现场进行质量控制点的检查,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二)追溯体系验收1.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确保每批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可追溯;2.对追溯体系进行抽查,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3.定期对追溯体系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其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检验报告和文件验收(一)检验报告1.对原材料和成品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质量标准;2.检验报告应包含检测结果、检测依据、检测方法等。
(二)文件验收1.制定各项操作规程、质量文件和标准,确保验收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2.对各项文件进行验收,并确保所有文件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综上所述,中药饮片验收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制度。
亳州市开办中药材、中药饮片批发企业验收实施标准(试行)第一章 机构与人员第一条 企业应设置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机构下设质量管理组、质量验收组。
第二条 企业质量管理机构应行使质量管理职能,在企业内部对药品质量具有裁决权。
第三条 企业、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无《药品管理法》第76条、83条规定的情形。
第四条 企业负责人应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熟悉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所经营药品的知识,无严重违反药品管理法律、法规行为记录。
第五条 企业质量管理负责人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且是执业中药师或具有中药师(含)以上技术职称。
第六条 企业质量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应是执业中药师或具有主管中药师(含)以上技术职称,并有三年以上(含三年)中药饮片经营质量管理工作经验。
第七条 企业其他从事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具有中药师(含)以上技术职称,或者具有中专(含)以上药学或相关专业的学历。
1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以及其他从事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应经相应的专业培训和地市级(含)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以上人员应在职在岗,不得为兼职人员。
第八条 企业从事药品验收、养护工作的人员,应具有高中或中专(均含)以上文化程度,并熟悉中药饮片的鉴定、养护等专业知识,以上人员经岗位培训和地市级(含)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九条 企业在质量管理、药品购进、验收、养护、保管、销售等直接接触药品岗位工作的人员,应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档案。
患有精神病、传染病等可能污染药品或导致药品发生差错疾病的患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内包装的工作。
第十条 企业应制定对各类人员进行药品法律、法规、规章和中药饮片鉴定技术、药学知识、职业道德等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二章 设施与设备第十一条 亳州市专营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批发企业的营业场所必须设置在省局与亳州市人民政府共同确定的区域内。
中药饮片验收工作规范为保证医院对中药饮片质量管控,确保中药饮片入库准确,质量完好,防止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中药饮片进入临床治疗,药房中药饮片验收员应按照本工作规范进行日常工作;1.验收人员按照每件包装检查到货的中药饮片,对每次到货的中药饮片进行逐批验收,对于不符合验收标准的中药饮片不得验收入库;2.根据中药饮片配送记录的中药饮片配送单进行验收,无配送单或无配送记录的要拒收;3.检查中药饮片外包装的完整性,有无受潮、水渍、虫蛀、霉变,以及有无破损及污染情况;4.中药饮片的包装或容器要与中药饮片性质相适应,符合中药饮片质量要求;⑴中药饮片的标签要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生产日期;⑵整件包装上要有品名、产地、日期等,并富有质量合格的标志,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需注明批准文号;⑶验收进口中药饮片要有进口中药饮片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进口饮片检验报告书或注明“已抽样”字样的进口中药饮片通关单;⑷对于贵细中药饮片必须采取双人逐件验收,鉴别品种真伪,查看有否质量问题、规格等级是否相符、清点数量,外观包装等情况;⑸检查中药饮片包装有破损、污染、标识不清、异常情况及以上拒收情况的,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药品送货单位进行处理;⑹在验收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检查标准及疑为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中药饮片的情况,应及时上报质量管理员处理;5.验收人员要对照配送单核对到货中药饮片的品名、规格、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数量等内容,与配送记录不符的,要拒收;6.对于数量不符的,要与送货单位核实确认;7.中药饮片到货后,要及时验收完毕,并在中药饮片配送单上签名确认收货及收货日期;8.验收中药饮片后,要及时完善中药饮片验收记录:验收记录包括中药饮片的品名、规格、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数量、到货日期、验收结果等内容;验收人员要在验收记录上签署姓名和验收日期;9.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要尽快处理,防止对中药饮片质量造成其他影响;10.对于有质量问题的中药饮片,经过验收人员核实后,按照相关退货程序进行退货处理;验收不合格的中药饮片还要注明不合格事项及处置措施;11.记录:在制定的中药饮片验收记录本上严格按照中药饮片配送单填写记录事项,贵细中药饮片应当按照相关贵细中药饮片登记好专帐;此记录按规定保存于药事管理小组满五年;。
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颁布河北省中药材标
准(试行)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公布日期】2017.12.15
•【字号】2017年第266号
•【施行日期】2018.01.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药政管理
正文
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颁布河北省中药材标准(试行)
的公告
2017年第266号
为加强中药材质量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促进我省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我局组织全省药品监督、检验、科研、教学、生产、经营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编制了《河北省中药材标准》(试行),作为我省药品研究、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的法定技术标准,现予以颁布,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收载中药材品种123个,是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中药
材情况、我省中药材资源及生产使用情况遴选确定的。
本标准注重质控指标的专属性,检验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
各单位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向我局反馈,并提出宝贵意见,使
之不断完善和提高。
特此公告。
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7年12月15日。
中草药采购验收制度
一、所购中药饮片,其质量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全
国中药炮制规范》、地方《中药炮制规范》和《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要求。
二、在确保质量合格的前提下,从持有“三证”单位购进,毒性中
药必须从持有《毒性中药材饮片定点生产证》单位购进,严禁从非法渠道购进。
三、严格核对药品的质量和数量:
1.严格杜绝假、伪、劣药进入药房;
2.认真核对饮片的等级、价格、数量,防止以次充好;
3.认真辨别地方用药与国家标准的药物,或其它易混淆的饮片,
防止混淆;
4.防止以下药品进入药房:如发霉、虫蛀、结串、走油、变质等;
5.炮制饮片要符合《炮制规范》要求;
6.保证所购药品纯净,防止含杂质过多或含水量过大等;
7.每次购进后都要详细登记其场地、批号等。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医疗机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办法(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的中药饮片监督管理,确保中药饮片质量和用药效果,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药剂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医疗机构的中药饮片质量监督管理。
第三条县级以上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中药饮片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医疗机构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是确保医疗机构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是发挥中医优势,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重要工作,各医疗机构必须高度重视,树立饮片质量第一的观念。
第五条医疗机构对中药材和饮片的采购、验收、炮制、质检、保管、调剂等各环节应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
第二章人员与职责第六条凡从事医疗机构中药材和饮片的管理、采购、质检、验收、炮制、保管、调剂工作的人员,必须是医药院校毕业或受过一年以上专门培训、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职业道德和与其工作相适应的知识和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非专业技术人员不得从事以上工作。
第七条医疗机构的中药饮片质量由本机构法人代表全面负责。
具体管理工作,由本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领导,实行药剂科主任、饮片质量监督员、饮片质量验收员、调剂室负责人负责制第八条各医疗机构应有1名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饮片质量监督员工作。
三级医院必须有1名副主任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二级医院必须有1 名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一级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必须有1名中药士或相当中药士以上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担任饮片质量监督员工作。
饮片质量监督员,对本机构使用的饮片进行不定期抽查,并做检查记录,检查工作每月不少于两次。
发现质量可疑或不合格的饮片,医疗机构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查明原因,做出相应的处理。
关于印发《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及《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03]2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规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中药材GAP)认证工作,保证中药材GAP 认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局经过认真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并在开展试点认证摸底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反复讨论研究,制定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及《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中药材是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的基础原料。
实施中药材GAP,对中药材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稳定、可控,保障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有利于中药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促进中药材种植(养殖)的规模化、规范化和产业化发展。
对全面深入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及有关规定,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及要求,进一步加强药品的监督管理,促进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予高度重视,并严格按照《中药材GAP认证管理办法》的规定,认真做好相关工作。
二、自2003年11月1日起,我局将正式受理中药材GAP的认证申请,并组织认证试点工作。
《中药GAP认证申请表》(见附件3)由我局统一印制,各地可根据需要数量向我局领取,也可从我局网站下载使用。
三、中药材GAP认证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政策性、技术性和社会性都很强。
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必须加强对中药材GAP 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坚持依法行政、积极稳妥、质量第一的原则,做好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注意总结经验,认真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完善各项管理办法,保证中药材GAP 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各地在执行中有何问题及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局药品安全监管司。
中药材饮片验收标准中药材饮片验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阐述中药材饮片验收的操作程序,保证入库药材数量准确、质量完好、防止假冒、伪劣药材饮片入库。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中药材饮片验收操作全过程。
三、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查到货中药饮片的送货凭单,供货单位必须是经质量部审计批准的中药材供应(商)单位。
一级标准(法定标准):《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部颁标准》、以及《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国家法规标准; 2.2 二级标准:公司内部质量标准:原药材、饮片质量标准; 2.3 三级标准:进货合同,入库凭证上所要求的各项质量规定。
3、验收条件3.1 场所:分别在公司仓库及质检中心进行验收、检验。
4、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程序4.1 中药材饮片初验:物料来货后,仓库保管员按来货通知单或来货清单初步验收:①②检查装运中药材饮片的运输车是否为密封车或用苫布覆盖。
检查进货中药材外包装的完整性,每件外包装有无受潮、水渍、虫蛀、霉变、以及有无破损及污染情况。
③检查进货不同品种的药材包装上有无明显的区别标记,标记上是否注明品名、质量、来源(产地)、装量、采收加工日期、发货单位。
④所进的中药饮片是否标明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
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包装上还应标明批准文号。
⑤以上初验准确无误后,方可寄库。
保管员对货单有不符,质量异常,标志不清等物料有权拒收。
4.2 中药材饮片数量验收:①检查货物与原始凭证的货源单位,货物品名、数量是否相符,不符合的要查明原因。
②数量验收包括清点数量验收和称重量验收两种,清点数量验收,如对甘草、陈皮等。
称重量验收,中药材要过称除皮重,以确定净重。
③贵细药材常有增重加工情况,应观察同重量的包装,其装量是否比较少。
贵细药材应使用天平或电子称称量,做到计算准确无误。
4.3 中药材饮片质量验收:一般采用感管验收,主要通过手摸、眼观、嘴尝、鼻闻等方式进行外观性状鉴定,观察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出特征,断无特征及气味。
中药材验收标准咱中国人对中药材那可是相当有感情的呀!这中药材的验收标准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你想想看,咱去菜市场买菜还得挑挑拣拣呢,更何况是这用来治病救人的中药材呢!这就好比是给咱身体这座大“房子”选建材,可不能马虎。
首先说这外观,中药材可不能长得歪瓜裂枣的呀!得有个正经模样。
就拿人参来说吧,那得根须完整,主根粗壮,要是长得七扭八歪的,那能是好货吗?这就跟找对象似的,谁不喜欢看着顺眼的呀!再说说这气味。
每种中药材都有它独特的味道,有的清香,有的浓郁。
要是闻到一股怪味,那可得多个心眼了。
就好比你闻到饭菜有股馊味,你还会吃吗?肯定不会呀!中药材也是这个道理。
还有这质地。
有的得硬实,有的得柔软有弹性。
要是本该硬的软了,本该软的硬了,那肯定有问题呀!就好像一块布,该挺括的不挺括,那做出来的衣服能好看吗?咱可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还得深入了解。
就跟了解一个人一样,不能光看外表,还得看看内在品质。
有些不良商家会在中药材里动手脚,比如掺假、增重啥的。
这可太可恶了!这就好比有人在你饭菜里偷偷加了些不能吃的东西,你说气不气人?验收中药材的时候可得仔细了,不能马马虎虎就过去了。
要像个侦探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
咱得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呀,可不能让那些劣质的中药材混进来。
你说要是不小心用了不好的中药材,那治病不成反致病,多冤呀!这就像盖房子用了劣质材料,房子能结实吗?到时候出了问题可就麻烦大了。
所以呀,大家一定要重视中药材的验收标准,这可不是小事儿。
咱要让好的中药材发挥它们最大的作用,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这中药材的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咱可得好好研究研究,可不能让那些坏东西得逞,大家说是不是呀!。
中药材检查验收试行标准
一、购进中药材均必须是真品,应符合《中国药典》一部该品种项下【来
源】、【性状】、【鉴别】等检查的相关规定,不符合者按假货处理。
二、中药材中不得搀假,混杂伪品,一经发现,作假货处理。
三、水分检查应符合企业内控标准(见附表),超过标准按规定扣除超出的
部分。
对超过标准5%以上,且在近期不能使用的、不利于长时间贮藏的品种应即时退货、换货,以防霉变等。
四、统货类中药材中的泥沙、杂质及非药用部位应符合下列标准:花类、
果实类、种子类、菌类应≤2%,叶类≤3%,全草类、根茎类≤5%。
矿物类≤5%。
饮片类中药材应符合下列标准:花类、果实类、种子类、菌类应≤1%,叶类≤2%,全草类、根茎类≤3%。
矿物类≤3%。
对于药典规定必须加工的根茎类药材(如白芍、丹皮、山药等)应≤1%。
对贵细药材(如人参、三开、川贝母等)≤1%,超出标准按规定扣除超出的部分。
五、中药材不得有霉烂变质现象,争取采购新货(1年以内)。
当场发现霉
烂变质、走油、变色、泛糖、虫蛀等情况超过≤5%,应作退货、换货处理(若≤5%,车间容易挑选的,可折扣使用)。
六、购进的中药材原则上应是统装货,低于统装货标准的,尚能勉强使用
的,可作为退货、换货或降级处理。
个别根茎类药材(如甘草),其须根量(甘草≤0.6cm)应不得过20%,如超过者应作退货、换货处理。
在20%以内的部分按降格处理。
七、山茱萸、牡丹皮、薄荷脑、益母草、人参、厚朴采购质量含量要达标。
八、对于特殊药材的采购按约定执行。
九、所有购进药材标识、标牌必须完整,包装必须完好、无破损。
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