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检测电路原理与维修
- 格式:docx
- 大小:161.76 KB
- 文档页数:6
变频器驱动电路的故障分析与维修交流变频调速技术是现代电力传动技术重要发展方向,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在交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变频交流调速已逐渐取代了过去的滑差调速,变极调速,直流调速等调速系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随着变频调速器的广泛应用,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对它也有了相当的了解,一般通用型变频器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整流电路,2直流中间电路,3逆变电路,4控制电路.而产生可调电压和可调频率的逆变电路,又应该是变频器各组成部分的核心技术.逆变电路主要包括:逆变模块和驱动电路.由于受到加工工艺,封装技术,大功率晶体管元器件等因数的影响,目前逆变模块主要由日本(东芝,三菱,三社,富士,三肯.)及欧美(西门子,西门康,欧派克,摩托罗拉,IR)等少数厂家能够生产.现在的国产变频器用的IGBT模块一般都是进口的,主要以西门子,西门康驱动电路作为逆变电路的一部分,对变频器的三相输出有着巨大的影响. 驱动电路的设计一般有这样几种方式:1.分立插脚式元件组成的驱动电路.2.光耦驱动电路.3厚膜驱动电路.4专用集成块驱动电路等几种.分立插脚式元件组成的驱动电路在80年代的日本和台湾变频器上被广泛使用,主要包括日本(富士:G2,G5.三肯:SVS,SVF,MF., 春日,三菱Z系列K系列等)台湾(欧林,普传,台安.)等一系列变频器。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及贴片工艺的出现,这类设计电路复杂,集成化程度低的驱动电路已逐渐被淘汰.光耦驱动电路是现代变频器设计时被广泛采用的一种驱动电路,由于线路简单,可靠性高,开关性能好,被欧美及日本的多家变频器厂商采用.由于驱动光耦的型号很多,所以选用的余地也很大.驱动光耦选用较多的主要由东芝的TLP系列,夏普的PC系列,惠普的HCPL系列等.以东芝TLP系列光耦为例.驱动IGBT模块主要采用的是TLP250,TLP251两个型号的驱动光耦.对于小电流(15A)左右的模块一般采用TLP251.外围再辅以驱动电源和限流电阻等就构成了最简单的驱动电路.而对于中等电流(50A)左右的模块一般采用TLP250型号的光耦.而对于更大电流的模块, 在设计驱动电路时一般采取在光耦驱动后面再增加一级放大电路,达到安全驱动IGBT模块的目的.厚膜驱动电路是在阻容元件和半导体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混合集成电路.它是利用厚膜技术在陶瓷基片上制作模式元件和连接导线,将驱动电路的各元件集成在一块陶瓷基片上,使之成为一个整体部件.使用驱动厚膜对于设计布线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提高了整机的可靠性和批量生产的一致性,同时也加强了技术的保密性.现在的驱动厚膜往往也集成了很多保护电路,检测电路.应该说驱动厚膜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另外现在还出现了专用的集成块驱动电路,主要由IR的IR2111,IR2112,IR2113等,其它还有FUJI的EXB系列驱动厚膜,三菱的M57956,M57959等驱动厚膜.此外,现在的一些欧美变频器在设计上采用了高频隔离变压器加入了驱动电路中(如丹佛斯VLT系列变频器).应该说通过一些高频的变压器对驱动电路的电源及信号的隔离,增强了驱动电路的可靠性,同时也有效地防止了强电部分的电路出现故障时对弱电电路的损坏.在实际的维修中我们也感觉到这种驱动电路故障率很低,大功率模块也极少出现问题.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产使用中,大功率模块损坏是一种常见的故障现象,损坏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马达短路,对地绝缘不好,电机堵转,外部电源电压过高都有可能造成变频器大功率模块的损坏,我们在实际维修中更换大功率模块时一定要确定驱动电路的正常工作.否则更换后很容易引起大功率模块的再次损坏.另外我们也要了解GTR 模块和IGBT模块驱动电路的区别,两种功率模块前者为电流驱动,后者则是电压驱动.随着电子元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驱动电路也在不断向着高集成化方向发展,而且功能在不断扩大,性能也在不断提高.同时也对我们这些从事变频维修行业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只是R即为耗能电阻。
变频器接地检测电路工作原理
咱先从一件小事说起哈。
有一次我去工厂参观,就看到那些工程师们在摆弄变频器。
我当时就好奇呀,这玩意儿到底是干啥的呢?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变频器可重要了。
那这个接地检测电路呢,就像是变频器的小卫士。
咱打个比方哈,变频器就像是一个大明星,那接地检测电路就是它的保镖。
这保镖得时刻盯着,不能让大明星出啥问题。
这接地检测电路是怎么工作的呢?其实啊,它就像是一个侦探。
它会不停地检测变频器的接地情况。
如果发现接地有问题,它就会马上发出警报。
就好像侦探发现了坏人一样,赶紧通知大家。
比如说吧,有一次工厂里的一台机器突然出了故障。
工程师们一检查,发现是接地有问题。
这时候,接地检测电路就发挥作用了。
它马上发出了警报,告诉工程师们赶紧处理。
工程师们就赶紧行动起来,把接地问题解决了。
要是没有这个接地检测电路,那可就麻烦了。
说不定还会引起更大的事故呢。
这接地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其实也不难理解。
它就是通过检测电流的流向来判断接地是否正常。
如果电流流向不对,那就说明接地有问题。
就像我们走路一样,如果走的方向不对,那就会迷路。
总的来说呢,变频器接地检测电路就像是一个默默守护着变频器的小卫士。
它虽然不起眼,但是却非常重要。
有了它,我们才能放心地使用变频器。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吧。
希望大家对变频器接地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下次有机会,咱再聊点别的好玩的。
嘿嘿!。
变频器的电压检测电路(新)——正弦变频器电压检测实际电路分析一、电路构成和原理简析电压检测电路,是变频器故障检测电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使IGBT 逆变电路的工作电源电压在一特定安全范围以内,若工作电源危及IGBT (包含电源本身的储通电容)器件的安全时,实施故障报警、使制动电路投入工作、停机保护等措施。
此外,少数机型还有对输出电压的检测,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IGBT 导通管压降检测的同样作用,取代驱动电路中IGBT 的管压降检测电路。
1、电压检测电路的构成、电压采样方式及故障表现图1 电路检测电路的构成(信号流程)框图1、电压检测电路的电压采样形式(前级电路) 1)直接对DC530V 电压采样78L05C8P N图2 DC530V 电压检测电路之一直接对P 、N 端DC530V 整流后电源电压进行进行采样,形成电压检测信号。
如阿尔法ALPHA2000型变频器的电压检测电路,如图2所示。
电路中U14线性光耦合器的输入侧供电,由开关变压器的独立绕组提供的交流电压,经整流滤波、由78L05稳压处理得到5V 电源所提供,电源地端与主电路N 端同电位。
输出侧供电,则由主板+5V 所提供。
直流回路P 、N 端的DC530V 电压,直接经电阻分压,取得约120mV 的分压信号,输入U14(线性光耦合器,其工作原理前文已述)进行光、电隔离与线性放大后,在输出端得到放大了的检测电压信号,再由LF353减法放大器进一步放大,形成VPN 直流电压检测信号,经CNN1端子,送入MCU 主板上的电压检测后级电路。
2)由开关变压器次级绕组取得采样电路信号+5V-42V图3 DC530V 电压检测电路之二N+5VN1输入电压波形示意图V T截止VT饱合导通0V530V5V0V-42VN3输出电压波形示意图压采样等效电路T1图4 直流回路电压采样等效电路及波型示意图主电路的DC550V 直流电压检测信号,并不是从主电路的P 、N 端直接取得,而是“间接”从开关电源的二次绕组取出,这是曾经令一些检修人员感到困惑、找不到电压检测信号是从何处取出的一件事情,也成为该部分电路检修的一个障碍。
变频器制动电路⼯作原理和维修技巧⼀、为什么要采⽤制动电路?因惯性或某种原因,导致负载电机的转速⼤于变频器的输出转速时,此时电机由"电动"状态进⼊"动电"状态,使电动机暂时变成了发电机。
⼀些特殊机械,如矿⽤提升机、卷扬机、⾼速电梯等,风机等,当电动机减速、制动或者下放负载重物时,因机械系统的位能和势能作⽤,会使电动机的实际转速有可能超过变频器的给定转速,电机转⼦绕组中的感⽣电流的相位超前于感⽣电压,并由互感作⽤,使定⼦绕组中出现感⽣电流——容性电流,⽽变频器逆变回路IGBT两端并联的⼆极管和直流回路的储能电容器,恰恰提供了这⼀容性电流的通路。
电动机因有了容性励磁电流,进⽽产⽣励磁磁动势,电动机⾃励发电,向供电电源回馈能量。
这是⼀个电动机将机械势能转变为电能回馈回电⽹的过程。
此再⽣能量由变频器的逆变电路所并联的⼆极管整流,馈⼊变频器的直流回路,使直流回路的电压由530V左右上升到六、七百伏,甚⾄更⾼。
尤其在⼤惯性负载需减速停车的过程中,更是频繁发⽣。
这种急剧上升的电压,有可能对变频器主电路的储能电容和逆变模块,造成较⼤的电压和电流冲击甚⾄损坏。
因⽽制动单元与制动电阻(⼜称刹车单元和刹车电阻)常成为变频器的必备件或⾸选辅助件。
在⼩功率变频器中,制动单元往往集成于功率模块内,制动电阻也安装于机体内。
但较⼤功率的变频器,直接从直流回路引出P、N端⼦,由⽤户则根据负载运⾏情况选配制动单元和制动电阻。
⼀例维修实例:⼀台东元7300PA 75kW变频器,因IGBT模块炸裂送修。
检查U、V相模块俱已损坏,驱动电路受强电冲击也有损坏元件。
将模块和驱动电路修复后,带7.5kW电机试机,运⾏正常。
即交付⽤户安装使⽤了。
运⾏约⼀个⽉时间,⽤户⼜因模块炸裂。
检查⼜为两相模块损坏。
这下不敢⼤意了,询问⽤户⼜说不⼤清楚。
到⽤户⽣产现场,算是弄明⽩了损坏的原因。
原来变频器的负载为负机,因⼯艺要求,运⾏三分钟,⼜需在30秒内停机。
变频器的原理和维修内容变频器的原理和维修内容一、变频器的原理变频器是一种能够将电源交流电转换为变频交流电的装置,常见的应用是将工业交流电转换为适合驱动电机的交流电。
下面是变频器的工作原理:1. 电源输入:变频器的电源输入一般是工业交流电,通常为三相交流电源,如380V±15%,50Hz±2%。
2. 整流滤波:交流电经过整流及滤波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同时去除电源中的杂波和干扰。
3. 逆变器:经过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通过逆变器,由内部的高频开关元件将直流电转换为高频交流电。
4. PWM调制:逆变器输出的高频交流电经过PWM调制电路,将高频交流电转换为可调频的交流电,使得输出频率可调。
5. 输出滤波:变频器输出的可调频交流电通过输出滤波电路,去除高频噪声和杂波,得到稳定的可调频交流电。
6. 控制电路:变频器有不同的控制方式,比如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通过控制电路对输出交流电进行精确调节,实现驱动电机的转速及运行状态控制。
二、变频器的维修内容变频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需要进行相应的维修。
以下是常见的变频器维修内容:1. 电源故障:变频器电源问题包括输入电压异常、电源模块故障等。
维修时需要检查输入电压是否正常,检查电源模块是否损坏,电容是否漏液等。
2. 整流滤波故障:整流滤波电路故障可能导致电压输出波形不正常,表现为电机运行不稳定、噪声大等。
维修时需要检查整流滤波电路中的二极管、电容等元件是否损坏。
3. 逆变器故障:逆变器故障可能导致输出波形失真、频率不稳定等问题。
维修时需要检查逆变器中的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电容等是否出现故障。
4. 控制电路故障:控制电路的问题可能导致变频器无法正常工作,比如控制信号失效、程序错误等。
维修时需要检查控制电路中的元件、接线等是否正常。
5. 过载保护故障:变频器通过电流保护功能可以保护电机不被过载,但过载保护故障可能导致驱动电机无法正常工作。
变频器的电压检测电路(新)——正弦变频器电压检测实际电路分析一、电路构成和原理简析电压检测电路,是变频器故障检测电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使IGBT逆变电路的工作电源电压在一特定安全范围以内,若工作电源危及IGBT(包含电源本身的储通电容)器件的安全时,实施故障报警、使制动电路投入工作、停机保护等措施。
此外,少数机型还有对输出电压的检测,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IGBT导通管压降检测的同样作用,取代驱动电路中IGBT的管压降检测电路。
1、电压检测电路的构成、电压采样方式及故障表现图1 电路检测电路的构成(信号流程)框图1、电压检测电路的电压采样形式(前级电路)1)直接对DC530V电压采样78L05C8 PN图2 DC530V电压检测电路之一直接对P、N端DC530V整流后电源电压进行进行采样,形成电压检测信号。
如阿尔法ALPHA2000型18.5kW变频器的电压检测电路,如图2所示。
电路中U14线性光耦合器的输入侧供电,由开关变压器的独立绕组提供的交流电压,经整流滤波、由78L05稳压处理得到5V电源所提供,电源地端与主电路N端同电位。
输出侧供电,则由主板+5V所提供。
直流回路P、N端的DC530V电压,直接经电阻分压,取得约120mV的分压信号,输入U14(线性光耦合器,其工作原理前文已述)进行光、电隔离与线性放大后,在输出端得到放大了的检测电压信号,再由LF353减法放大器进一步放大,形成VPN直流电压检测信号,经CNN1端子,送入MCU主板上的电压检测后级电路。
2)由开关变压器次级绕组取得采样电路信号+5V-42V图3 DC530V电压检测电路之二+5VN1输入电压波形示意图V T截止VT饱合导通0V530V5V0V-42VN3输出电压波形示意图压采样等效电路T1图4 直流回路电压采样等效电路及波型示意图主电路的DC550V 直流电压检测信号,并不是从主电路的P 、N 端直接取得,而是“间接”从开关电源的二次绕组取出,这是曾经令一些检修人员感到困惑、找不到电压检测信号是从何处取出的一件事情,也成为该部分电路检修的一个障碍。
变频器工作原理及维修知识变频器是一种电力电子设备,用于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
它通过调整电源输入电压和频率来实现对电动机的控制。
变频器由电源、整流器、滤波器、逆变器和控制电路等组成。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电源:提供电能,一般为交流电源,常见的为三相交流电。
2.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采用整流电路实现。
3.滤波器:对直流电进行滤波处理,消除波动和杂散。
4.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通过逆变电路实现,控制交流电的频率和幅值。
5.控制电路:对逆变器进行控制,通过控制信号调整逆变器的输出频率和电压,从而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
维修变频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外部维修:检查变频器外部接线是否正确,是否松动或断开,检查变频器的接地是否良好,是否有电源故障等。
2.故障现象:根据用户提供的故障描述,分析故障原因可能性,对故障进行分类和归类,找到故障所在。
3.检查电源: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电源线路是否受损,检查电源模块是否正常,有无明显的烧毁痕迹。
4.检查驱动电路:检查驱动电路是否正常工作,有无明显的烧毁痕迹,检查电容、电阻、二极管等元器件的工作状态。
5.探测电路:检查探测电路是否正常工作,检查传感器的连接是否松动或断开,检查传感器的工作状态。
6.逆变器:检查逆变器是否正常工作,检查IGBT、电阻、电容等元器件的工作状态,是否有明显的烧毁痕迹。
7.控制电路:检查控制电路是否正常工作,检查芯片和电路板的工作状态,是否有明显的烧毁痕迹。
8.故障排除:根据检查结果,找到故障的具体原因,进行修复或更换故障元器件,重新测试变频器功能是否正常。
维修变频器需要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知识和工程经验。
在维修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触电事故发生。
另外,维修过程中要有耐心,仔细排查,辨别故障的具体原因,对于复杂的故障可以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在维修完成后,还应进行功能测试,确保变频器能正常工作。
变频器维修工作原理要想做好变频器维修,了解变频器基础知识当然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对于变频器维修,仅了解以上基本电路还远远不够的,还须深刻了解主回路电路,主回路主要由整流电路、限流电路、滤波电路、制动电路、逆变电路和检测取样电路部分组成。
下图是它的结构图。
图1.1变频器基本电路图分析目前,通用型变频器绝大多数是交—直—交型变频器,通常尤以电压器变频器为通用,其主回路图(见图1.1),它是变频器的核心电路,由整流回路(交—直交换),直流滤波电路(能耗电路)及逆变电路(直—交变换)组成,当然还包括有限流电路、制动电路、控制电路等组成部分。
图1.21)整流电路如图1.2所示,通用变频器的整流电路是由三相桥式整流桥组成。
它的功能是将工频电源进行整流,经中间直流环节平波后为逆变电路和控制电路提供所需的直流电源。
三相交流电源一般需经过吸收电容和压敏电阻网络引入整流桥的输入端。
网络的作用,是吸收交流电网的高频谐波信号和浪涌过电压,从而避免由此而损坏变频器。
当电源电压为三相380V时,整流器件的最大反向电压一般为1200—1600V,最大整流电流为变频器额定电流的两倍。
2)滤波电路逆变器的负载属感性负载的异步电动机,无论异步电动机处于电动或发电状态,在直流滤波电路和异步电动机之间,总会有无功功率的交换,这种无功能量要靠直流中间电路的储能元件来缓冲。
同时,三相整流桥输出的电压和电流属直流脉冲电压和电流。
为了减小直流电压和电流的波动,直流滤波电路起到对整流电路的输出进行滤波的作用。
通用变频器直流滤波电路的大容量铝电解电容,通常是由若干个电容器串联和并联构成电容器组,以得到所需的耐压值和容量。
另外,因为电解电容器容量有较大的离散性,这将使它们随的电压不相等。
因此,电容器要各并联一个阻值等相的匀压电阻,消除离散性的影响,因而电容的寿命则会严重制约变频器的寿命。
3)逆变电路逆变电路的作用是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将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源转换成频率和电压都可以任意调节的交流电源。
变频器的内部构成解析及维修步骤现在的变频器有2—4块板构成,常见的有主电路板:整流模块、滤波电容、逆变模块驱动板:电偶驱动电路、为逆变管的通断提供门极驱动电源板:开关电源,由主电路整流部分输出的直流经开关管、变压器、滤波电容输出5V、10V、24V给CPU、风扇提供电源CPU板:控制、计算也有很多变频器以上内容合并成2—3块板电源板驱动板CPU板主电路板故障检修:一、无显示首先检查电源板,接通外界电源,查看开关管、变压器、滤波电容是否工作。
二、通电测U、V、W有无输出,有输出再带电动机,以防故障扩大。
若出现缺相时,可用示波器从输出端经驱动一级级向上查看其波形,以确定故障点的位置。
4.1 过载过载故障包括变频过载和电机过载。
其可能是加速时间太短,电网电压太低、负载过重等原因引起的。
一般可通过延长加速时间、延长制动时间、检查电网电压等。
负载过重,所选的电机和变频器不能拖动该负载,也可能是由于机械润滑不好引起。
如前者则必须更换大功率的电机和变频器;如后者则要对生产机械进行检修。
4.2 过流可能是变频器的输出短路所引起。
这是要对线路及电机进行检查,如果断开负载变频器还是过流,说明变频器的逆变电路损坏,应修理或更换。
如拆开机器就发现严重的短路现象,整流模块和 IGBT 模块爆裂,短路造成的黑色积炭喷得到处都是,主回路两个继电器也爆开,主控板暂时没有发现问题,但驱动部分烧了好几处,另外储能大电容一部分都已发涨,电容板上的两颗大螺丝接触处全部烧焦,这就是西门子ECO变频器的通病,因为所有电量都是要经过这两颗铁螺丝,一旦铁螺丝生锈,很容易引起电容的充放电不良,这样电容发热,漏电,发涨到最后损坏重要器件就不在话下了,为了防止再次接触不良打火,在上螺丝的同时最好焊上几股粗铜线,维修触发板时不知道参数的,可以从控制板上完好的器件与损坏相同器件的对比,修复该板的电压分别为 -4.7V,-4.44V,更换损坏器件后,可以加电试验,试验步骤按主回路到控制空载,负载分别运行检查。
变频器维修之驱动电路常用IC原理和维修分析变频器驱动电路中常用IC,共有为数不多的几种。
可以设想一下,变频器电路的通用电路,必定是主电路(包括三相整流电路和三相逆变电路)和驱动电路,即便是型号的功率级别不同的变频器,驱动电路却往往采用了同一型号的驱动IC,甚至于驱动电路的结构和布局,是非常类似的和接近的。
早期的和小功率的变频器机种,经常采用TLP250、A3120(HCPL3120)驱动IC,内部电路简单,不含IGBT保护电路;以后被大量广泛采用的是PC923、PC929的组合驱动电路,往往上三臂IGBT采用PC923驱动,而下三臂IGBT则采用PC929驱动。
PC929内含IGBT检测保护电路等;智能化程度比较高的专用驱动芯片A316J,也在大量机型中被采用。
通过熟悉驱动IC的引脚功能和掌握相关的检测方法,达到对驱动电路进行故障判断与检测的能力,以及能对不同型号的驱动IC应急进行代换与修复。
一、TLP250和HCPL3120驱动IC:TLP250HCPL3120/J312HCNW3120图1三种驱动IC的功能电路图TLP250:输入IF电流阀值5mA,电源电压10∽35V,输出电流±0.5A,隔离电压2500V,开通/关断时间(t PLH/t PHL)0.5μs。
可直接驱动50A1200V的IGBT模块,在小功率变频器驱动电路中,和早期变频器产品中被普遍采用。
HCNW3120(A3120):与HCPL3120、HCPLJ312内部电路结构相同,只是因选材和工艺的不同,后者的电隔离能力低于前者。
输入IF电流阀值2.5mA,电源电压15∽30V,输出电流±2A,隔离电压1414V,可直接驱动150A/1200V的IGBT模块。
三种驱动IC的引脚功能基本一致,小功率机型中可用TLP250直接代换另两种HCNW3120和HCPL3120,大多数情况下TLP350、HCNW3120可以互换,虽然它们的个别参数和内部电路有所差异,如TPL250的电流输出能力较低,但在变频器中功率机型中,驱动IC往往有后置放大器,对驱动IC的电流输出能力就不是太挑剔了。
变频器线路板常见维修⽅法往往变频器的故障只有⼀点,⽽对于维修者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故障点,有针对性地处理问题,尽量减少⽆⽤的拆卸,尤其是要尽量减少使⽤烙铁的次数。
除了经验,掌握正确的检查⽅法是⾮常必要的。
正确的⽅法可以帮助维修者由表及⾥,由繁到简,快速的缩⼩检测范围,最终查出故障并适当处理⽽修复。
⾸先谈谈故障的检查⽅法报警参数检查法:所有的变频器都以不同的⽅式给出故障指⽰,对于维修者来说是⾮常重要的信息。
通常情况下,变频器会针对电压、电流、温度、通讯等故障给出相应的报错信息,⽽且⼤部分采⽤微处理器或DSP处理器的变频器会有专门的参数保存3次以上的报警记录。
(例1)某变频器有故障,⽆法运⾏并且LED显⽰“UV”(under voltage的缩写),说明书中该报警为直流母线⽋压。
因为该型号变频器的控制回路电源不是从直流母线取的,⽽是从交流输⼊端通过变压器单独整流出的控制电源。
所以判断该报警应该是真实的。
所以从电源⼊⼿检查,输⼊电源电压正确,滤波电容电压为0伏。
由于充电电阻的短路接触器没动作,所以与整流桥⽆关。
故障范围缩⼩到充电电阻,断电后⽤万⽤表检测发现是充电电阻断了。
更换电阻马上就修好了。
(例2)有⼀台三垦IF 11Kw的变频器⽤了3年多后,偶尔上电时显⽰“AL5”(alarm 5 的缩写),说明书中说CPU被⼲扰。
经过多次观察发现是在充电电阻短路接触器动作时出现的。
怀疑是接触器造成的⼲扰,在控制脚加上阻容滤波后果然故障不再发⽣了。
(例3)⼀台富⼠E9系列3.7千⽡变频器,在现场运⾏中突然出现OC3(恒速中过流)报警停机,断电后重新上电运⾏出现OC1(加速中过流)报警停机。
我先拆掉U、V、W到电机的导线,⽤万⽤表测量U、V、W之间电阻⽆穷⼤,空载运⾏,变频器没有报警,输出电压正常。
可以初步断定变频器没有问题。
原来是电机电缆的中部有个接头,⽤⽊版盖在地坑的分线槽中,绝缘胶布⽼化,⼯⼚打扫卫⽣进⽔,造成输出短路。
变频器的维修原理及安全注意事项交-直-交变频器基本工作原理:首先将三相交流电滤波后通过桥式整流电路转换成直流电,滤波后将直流电由桥式逆变电路转换成不同频率的三相交流电输出。
1. 确定变频器的故障范围在实际经验检测、修理中,一般在没有变频器电路原理图情况下,变频器多由主电路电力电子元件的损坏造成。
对于主回路部分首先应判断故障范围,给变频器上电,测量直流母线电压值是否等于输入电压有效值的1.35倍。
若电压正常可分判断逆变部分故障,否则可能是整流功率元件、预充电回路或滤波电容等元件损坏。
对于少数内部有接触器的变频器,接触器是直流母线预充电部分,其启动是由变频器上电后,自我检查测无故障报警信号和给定“启动”信号后才启动接触器。
接触器如果不启动没有直流母线电压,就无法判断故障范围。
首先,模拟给定逆变部分“无故障”反馈信号和外部启动信号,人为让接触器吸合,可测量到直流母线电压,根据直流电压大小判断故障范围,方法同上。
注意启动预充电接触器前,给定的信号有时是脉冲触发信号而不是电平信号。
2. 整流单元静态检测判断整流部分某个功率元件损坏方法是利用整流元件的单向导电性,在静态下正、反阻值正常时应不同,具体方法如下:整流部分的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可能是二极管整流、可控硅半控整流、可控硅全控整流或是igbt整流。
不管是哪种方式,三相整流电路是对称的,则静态测试阻值结果应当符合对称原则,即在静态下三相输入或输出端相对直流母线正、负极正反测试值应是对称的。
选择万用表的“二极管”档。
(1) 第一步,将红表笔接直流母线正极,黑表笔分别接电源输入三相接线端处,3个测试值应该是相同的。
再反过来,将黑表笔接直流母线正极,红表笔分别接输入电源三相接线处,3个测试值也应该是相同的。
若采用二极管整流桥进行整流导通时万用表显示0.4~0.6v,反向截止时显示无穷大。
如果三相测量值偏差较大,或是某相正反测量值相近或相同,则此二极管元件损坏。
(2)第二步,将红表笔接直流母线负极,黑表笔分别接输入电源三相接线处,3个测试值应该是相同的。
变频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变频器的基本结构组成,主要围绕变频器故障诊断与维修展开讨论,重点分析变频器故障组成、故障成因,同时提出相应的变频器检修维护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变频器;故障诊断;维修方法引言在交流调速中,变频器属于重要装置,既可以确保调速平滑度,扩大调速范围,还可以提升调速效率,减少启动电流,确保整个系统运行的平稳性,具备显著节能效果。
在烟机生产线、冶金业、供水领域,开始广泛应用变频调速装置。
当变频器使用不合理,存在误操作行为时,极易引发故障隐患,缩短变频器运行寿命。
所以,注重变频器日常维护与检修,对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发展意义较大。
1 变频器构造组成1.1 主电路主电路可以为异步电动机提供电力变换,比如电源调频调压等。
变频器主电路,主要是划分为电压型与电流型两种。
电压型变频器,主要将电压源直流转变为交流,直流回路滤波为电容;电流型变频器,将电流源直流转变为交流,交流回路滤波为电感。
电路组成部分如下:第一,整流器,将工频电源转变为直流功率。
整流模块工作原理如下:输入三相E交流,经过防雷处理与滤波处理,使电路吸收雷击残压与电网尖峰,确保模块后路安全性能。
之后经过整流与无源功率因数矫正转换后,可以形成高压直流电。
第二,相比于整流模块,逆变模块将高压直流电转变为交流功率,满足频率要求,通过确定时间,可以使6个开关器件导通与关断,由此获得三相交流输出。
第三,整流模块整流处理之后,直流电压中包含脉动电压,频率约为电源的6倍。
逆变器产生脉动电流之后,会导致直流电压波动。
为了对电压波动进行抑制,通过电容吸收脉动电压。
1.2 控制电路对于控制电路来说,可以为异步电动机供电主电路提供控制信号回路,组成包括频率运算电路、电压运算电路、电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电动机速度检测电路。
通过驱动电路,可以放大运算电路的控制信号,同时涉及到电动机、逆变器保护电路。
以下进行详细分析:第一,运算电路。
中达VDF-B 型22kW 变频器主电路原理及检修——晶闸管主电路和触发脉冲形成电路的故障检修方法一、主电路工作原理简析中达VDF-B 型22kW 变频器主电路结构(见下图1),与其它变频器主电路的不同,是省去了充电接触器,3相输入整流电路采用晶闸管半控桥电路。
U/T1+2(DC+)P*R23WV/T2W/T3R/L1S/L2T/L3N 200k 30k 2200uF400Vx4uuu123V A R 8SKKH 72/16Ex311332220D911k VAR1D1V A R 925741V A R 7DSP11200V x30.56u DSI45-16Ax2120R0 8Wx210WR1R33W200k 30k 10WR4VAR225741uVAR4uVAR5uVAR620D911kx5N(DC-)+1(DC+)P中达VFD-B 22kW变频器VFD220B43A 34.3kVA 1C E192988 94V-0 0614主电路附件板:IGBT逆变功率电路/CS1-CS3电流互感器电路FU2945001303DT1DC50DD41DJP125V470u DR45DR64GND 15 Vol THr 6Dis 78 Vcc Tri 23 OUT4 Rst DPH7DU21455B1302DD27DD28DC43DC422203DR33DR39DR54 23DQ1547014701DR70 DQ14DR69512DR3615003001DR38DD30160DR723001DC49DD35DR75DR74DD34DC483001DD31160DR73DD16160DR71DR43DD18DC273001DC51DD295100DR65750075001C E192988 94V-0 0625电源/驱动板:3811089907 00晶闸管开通信号+5VDR32 0VT1VT2VT3图1 中达VDF-B 型22kW 变频器主电路(简化图)晶闸管3相半控桥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变频器上电初始时期,VT1~VT3等3只晶闸管器件因无触发信号送入,处于截止状态。
变频器母线电压检测电路变频器是现代工业中常用的一种电力调节装置,对于电机的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变频器母线电压作为变频器的核心电源,对变频器的正常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设计一种稳定可靠的变频器母线电压检测电路非常重要。
电路设计原理变频器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的设计目标是能够实时准确地检测变频器母线电压,并能稳定输出检测结果。
在设计电路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精确度:电路设计应具有高精确度,能够对变频器母线电压进行准确测量,以确保变频器的正常工作。
2.稳定性:电路设计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稳定输出检测结果,避免由于电路波动导致的误差。
3.可靠性:电路设计应具有高可靠性,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的变频器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电路设计方案1.电压测量模块:采用高精度电压传感器,将变频器母线电压转换为电压信号。
2.电压放大模块:采用运放电路对电压信号进行放大,以便后续处理和测量。
3.滤波模块:采用滤波电路对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滤波,去除杂波和噪声,提高测量精度。
4.运算模块:采用运算放大器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运算和处理,得到最终的电压检测结果。
5.输出模块:将检测结果通过显示屏或其他方式展示出来,方便操作人员进行观察和判断。
电路实施与优化在实施电路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进行优化和调试。
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来提高电路的性能:1.选择合适的电路元件:选择优质的电路元件,如高精度电压传感器、高性能运算放大器等,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调整电路参数:根据具体情况,对电路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如放大倍数、滤波频率等,以提高电路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3.接地和屏蔽处理:对电路进行良好的接地和屏蔽处理,以减少干扰和噪声,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结语变频器母线电压检测电路是变频器工作的关键部分,设计一种稳定可靠的电路对于保证变频器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变频器内部电压检测原理.变频器内部电压检测原理变频器有电压保护--失压或者过压保护,选⼀款你熟悉的变频器,详细介绍变频器内部电压检测的分类及处理电路分析,并举例说明故障处理经过。
电压检测电路,是变频器故障检测电路中的⼀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使IGBT逆变电路的⼯作电源电压在⼀特定安全范围以内,若⼯作电源危及IGBT (包含电源本⾝的储通电容器件的安全时,实施故障报警、使制动电路投⼊⼯作、停机保护等措施。
此外,少数机型还有对输出电压的检测,在⼀定程度上,起到对IGBT导通管压降检测的同样作⽤,取代驱动电路中IGBT的管压降检测电路。
本⽂总结了⼯控论坛各⽹友精彩观点,希望您可以从中分享经验!⾸先,变频器内部的电压检测分为两种,直流检测和交流检测。
1、直流检测的⽅式⼜有两种,⼀种是直接从母线上⾯分压,经过光耦,然后送⼊MCU的AD采样,然后就得到了母线电压的值;另外⼀种是从开关电源(开关电源从母线上取直流电的变压器的正激绕组得到⼀个低压,然后也是经过AD采样后换算成直流母线电压值;如果母线上⾯的电压过⾼或者过低,就会出现过压或者⽋压保护,如果带制动模块的变频器,变频器就是启动直流制动,把多余的能量消耗在制动电阻上⾯;2、交流电压的检测主要是为了做⼀个硬件的保护,准确地来说应该是变频器的输出电流值的检测,因为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值是⼀个给定值,不需要检测。
也有两种⽅式,⼀种是⽤分流器(阻值很⼩,过⼤电流,⼀般⽤在⼩功率变频器上⾯直接串在变频器的输出线上,把电流转换成电压;另⼀种⽅式使⽤电流传感器的⽅式,⼀般⽤在⼤功率机器上⾯;不管是哪种⽅式,最后都会得到变频器的输出电流(已经转换成对应的电压值了,接下来就是保护电路了;3、电流保护总的来说就是过流保护,⽐如缺相保护,三相不平衡保护,短路保护等等,基本原理都是把三相输出电流(已经转换成电压经过整流成脉动直流电压,再通过⼀系列的运放,⽐较器,稳压管等基本期间,输出⼀个控制端,直接控制变频器的模块,如果出现上⾯所说的缺相或者短路等故障时,直接封锁模块的输出,保护变频器的模块。
变频器电路原理
变频器电路原理是实现电源电压和频率的变换,以满足不同电气设备和系统的要求。
它通常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整流器、逆变器和滤波器。
整流器的作用是将输入电源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它通常采用二极管桥整流电路来完成这一转换过程。
整流器不仅可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还可以对电源进行稳压和滤波。
这样可以确保输出的直流电具有稳定的电压和较低的波纹。
逆变器是变频器电路中的核心部分。
它将直流电源转换为需要的交流电源,其频率和电压的调节取决于所需的输出。
逆变器通常采用开关桥式逆变电路,其中包括多个开关管和二极管。
通过适当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断开,可以实现交流电源频率和电压的调整。
滤波器的作用是对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进行滤波,以去除高频噪声和谐波。
滤波器通常由电感和电容组成,通过选择合适的电感和电容数值,可以使滤波器对特定频率的信号具有较高的阻抗,从而实现滤波效果。
总的来说,变频器电路利用整流器将输入电源转换为直流电,然后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需要的交流电源,并通过滤波器对输出信号进行滤波。
这样可以实现对电源电压和频率的精确控制,满足不同设备和系统对电源的要求。
变频器检测电路例举故障检测电路的主体电路还是由由运算放大器构成,通常,运算放大器被接成以下几种类型的电路,完成着对信号模拟放大、比较输出和精密整流三种工作任务。
一、反相放大器电路:图6.19 运算放大器反相放大电路运算放大器,具有输入阻抗高(不取用信号源电流)、输出阻抗低(负载特性好)、放大差模信号(两输入端信号之差)、抑制共模信号(两输入端极性与大小相同)和交、直流信号都能提供线性放大的优良特性。
上图( 1 )、(2 )、(3 )、在电路形式上为反相放大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又称为倒相放大器。
电路对输入电压信号有电压和电流的双重放大作用,但在小信号电路中,只注重对电压信号的放大和处理。
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取决于R2 (反馈电阻)与R1 (输入电阻)两者的比值。
R3 为偏置电阻,其值为R1 、R2 的并联值。
因R2 、R1 的选值(比值)不同,可完成三种信号传输作用,即构成反相放大器、反相器和衰减器三路信号处理电路。
(1 )电路为反相放大器电路,电路放大倍数为 5 ;( 2 )电路为倒相器,对输入信号起到倒相输出作用,无放大倍数,不能称为放大器了。
或输入0 ∽5V 信号,则输出0 ∽-5V 倒相信号;( 3 )电路为衰减器电路,若输入0 ∽10V 信号,输出0 ∽-3 。
3V 倒相信号,为一个比例衰减器。
图(1 )、(2 ),(3 )电路,有两个特征: 1 、输入、输出信号反相; 2 、无论是放大或衰减或倒相电路,输出信号对输入信号维持一个比例输出关系,可以笼统地称为反相放大器,因为倒相器的放大倍数为 1 ,而衰减器恰恰也是利用了电路的放大作用。
有趣的是,此三种反相放大器,在电流、电压检测电路中,都有应用。
以电流检测电路为例:这是因为,串于三相输出端的电流互感器内置放大器,输出信号已达伏特级的电压幅度,而CPU 的输入信号幅度又须在5V 以下的电压幅度内,故反续电流信号处理电路,有的采用了有一定放大倍数的反相放大器;有的采用了倒相器电路,只是根据CPU 输入电压信号极性的要求,只对信号进入了倒相处理,并不须再进行放大;部分电路为适配后级电路的信号幅度范围,甚至采用了衰减器电路,对电流互感器来的电压信号衰减一下,再送入后级电路。
检测电路中的模拟信号电路的供电,根据放大交流信号的要求,一般采用正、负15V 双电源供电。
根据反相放大器的电路形式和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特性,我们可找到相应的检测方法:1 、据反相放大器的特性,以正、负供电的0V (地)为基准电位,当输入正的信号电压时,输入电压必为0V 以下的负压,反之输出0V 以上的正电压。
要根据电路和输入、输出脚的静态电路值判断是否处于正常状态;2 、查明该级电路为放大器或倒相器或衰减器,据输入电阻与反馈电阻的比值,可大致测算出输出电压值,由此可判断电路是否处于正常状态;3 、根据电路对差模信号有放大(或衰减)作用,而对共模信号放大作用为0 的特性,当短接两输入端时,输出电压应接近0 电位值;或者测量输出端已有正电压(或负电压输出),但一短接两个输入端,输出电压马上降(或升)为0V 左右。
说明电路是好的,能正常传输信号。
4 、可以人为改变输入电压值,则输出电压必定有相应变化,可由此判断放大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 故障实例1]某台变频器上电后,即报出OC 故障,故障复位无效,测电流检测电路,如上图( 1 )电路,输出电压为+12V ,CPU 因有严重过流信号输入,故在上电后报出OC 信号。
用金属镊子短接运算放大器 2 、3 脚,测量 1 输出脚电路无变化,仍为+12V ,判断运算放大器损坏,更换后,故障排除。
[ 故障实例2]某台变频器,上电后输出欠电压信号,检测上电图( 2 )电路,输入电压为-3V ,但输出电压为0 。
7V ,说明为本级放大器故障,用一外接直流12V 电源串接10k 电阻,输入到反相输入端,输出电压无变化,判断该级放大器损坏,更换后故障排除。
二、同相放大器和电压跟随器电路:图6.20 同相放大电路、电压跟随器电路上图( 1 )电路为同相放大器的典型电路形式,也为放大器电路之一种。
输入信号进入放大器的同相端,输出信号同输入信号同相位,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1+R2/R1 。
也用于故障信号检测电路中对模拟信号的放大处理。
该电路当R2 短接或R3 开路时,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一致且大小相等,因而( 1 )电路可进一步“进化”为(2 )、(3 )电路。
上图( 2 )、(3 )为电压跟随器电路,输出电压完全跟踪于输入电路的幅度与相位,故电压放大倍数为 1 ,虽无电压放大效果,但有一定的电流输出能力。
电路起到了阻抗变换作用,提升电路的带负载能力,减弱信号输入回路高阻抗和输出回路低阻抗的相互影响。
作为电路跟随器应用时,有时候也采用单电源供电。
(1 )、(2 )、( 3 )种电路,也在故障检测电路中,被用于模拟信号的放大、基准电压信号的处理等。
根据电路的特性与作用,可得出检测方法如下:1 、(1 )电路为同相放大器电路,输出电压幅度与极性比例跟踪于输入电压,该级电压放大倍数约为 6 倍。
当输入电压值为1V 时,输出电压约为6V 。
可据输入、输出电压值的测算判断电路是否处于正常状态;2 、(2 )(3 )电路均为电压跟随器电路,输出电压完全跟踪于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应与输入电压相等,据此可以判断电路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3 、可通过短接两输入端或人为改变输入端电压的方法,测量输出端电压的相应变化,来判断电路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 故障实例1]某台变频器,上电即跳OH 故障,测温度检测电路的基准电压电路如图( 2 )的输出电压为1V ,该机为电压比较器电路,测其输入端电压为5V ,正常状态下输出端电压也应为5V 。
将输出端负载电路切除后,输出端电压仍为 1 。
2V ,判断为该级放大器损坏,更换后故障排除。
三、精密正、负半波整流器和全波整流器电路:图6.21 精密半波、全波整流器电路由电流互感器来的交流电压信号,要经后续半波或全波整流电路整流成直流电压后,再送入CPU ,供电流显示和控制之用。
精密半波或全波整流电路也用作模拟信号的处理和放大。
普通整流电路采用二极管做为整流器件,但二极管整流存在非线性失真、有死区电压等缺点,尤其用于小信号整流时,将使输出信号畸变,出现输出误差。
利用运算放大器的放大作用和深度负反馈作用,在放大电路中加入二极管,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实现对输入正、负半波信号引入不同深度的负反馈,可以对输入μV级信号进行整密整流,电路本身还具有电压跟随或放大作用。
上图(2 )为精密负半波整流电路,电路将输入负半波信号进行精密整流后,倒相输出。
对正半波输入信号来说,D1 的接入,为放大器引入了深度负反馈;在负半波输入信号的起始段,因信号输入幅度小于D1 、D2 均处于截止,电路处于开环放大状态,微小的信号输入,便会使输出脚电压大于-0 。
7V ,D1 导通,D2 反偏截止;D2 与R125 串联引入了适度负反馈(由R125 的阻值可决定本级电路是整流器还是整流放大器,本级电路为精密整流器,无放大作用),相当于一个反相放大器,输出与输入信号成倒相关系。
上图(1 )电路与图( 2 )电路的不同之处,在于电路中两只二极管的极性相反,成为对输入正半波信号的精密整流电路。
整流原理是一样的。
由一个半波整流器电路再加上一个反相求和电路,如图( 3 ),实现将正、负半波输入并反相后输出,可得到全波输出电压波形,即构成了一个全波高精度整流电路。
在故障检测电路中,往往采用整流器电路,对三相输出电流采样信号,进行整流与放大,作为模拟电压信号(电流检测信号)输入后级故障信号处理电路和CPU 电路,用作过载报警和运行电流的采样处理。
电路输入为交流电压信号,而输出为直流电压信号,大部分电路为整流器,部分电路为整流放大器。
检测方法:1 、整流器电路:输入侧为交流电压,输出侧为直流电压,两测量值比较接近。
2 、整流放大器,输入侧为交流电压,输出侧为直流电压,输出直流电压值高于输入交流电压值。
3 、可通过短接两输入端或人为改变输入端电压的方法,测量输出端电压的相应变化,来判断电路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 故障实例1]某台变频器,上电即跳OC 故障,检测电流检测电路如图( 2 )的输出电压为13V ,拨掉电流互感器引线端子,该级放大器仍为13V ,判断整流器电路损坏,更换后故障排除。
四、电压比较器、梯级电压比较器和窗口电压比较器电路:上述几种电路,都用于模拟信号的放大整流等,其输出信号仍有模拟信号,可称为模拟信号(放大)处理电路,而下文电压比较等电路,则输出为开关量信号,其电路已脱离了模拟放大的范畴,似乎进入了“数字电路”的领域,是拿模拟电路当作了数字电路来应用。
图6.22 三种电压比较器电路电压比较器的作用是比较两个输入电压信号的大小,图( 1 )电路,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为R2 、R3 两电阻对+5V 的分压值 2 。
5V ,称为基准电压值,输入信号与此基准值比较,高于此值时,则输出为0V 低电平信号,低于低值时,则输出为+15V 高电平信号。
电路又称为单值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状态取决于输入信号电压的一个值(一个点)——2 。
5V 。
将两级电压比较器接为图( 2 )电路,则成为梯级电压比较器,电路有一路输入信号,两路输出信号。
N1 、N2 两级电压比较器,输入的是同一路信号电压,但两级电路同相输入端的基准电压值不同,N1 基准电压为 6 。
6V ,N2 基准电压值则为 3 。
3V 。
当输入信号由0V 到逐渐上升时,当上升为 3 。
3V 以上时,N2 的输出状态先变为低电平;N2 在输入信号值大于 6 。
6V 时,才有低电平信号输出。
图( 2 )电路在用于直流回路电压检测电路时,当因负载电机再生发电能量回馈至直流回路,使直流回路电压上升到一定值时,N2 先输出制动动作信号,将制动电阻接入直流回路,消耗电压增量;若电压继续上升,N1 则输出OU 过压信号,变频器保护停机。
若将两级电压比较器接为图( 3 )电路,则构成窗口电压比较器电路。
相对于单级电压比较器电路,窗口电压比较器可称为双值比较器了。
电路有两个基准比较值,输出一路信号。
当输入信号≥基准电压1≤基准电压 2 时,电路输出状态转换。
在输入信号的中间值的一个范围内,输出状态不变。
图(3 )电路为接地故障信号处理电路。
N1 放大器的同相端是R46 、R50 对+15V 的分压值,N2 放大器的反相端是R81 、R69 对-15V 的分压值。
输入三相电流采样信号进入到N1 的反相输入端和N2 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正分压值和负分压值相比较,无论是输入信号的正半波或负半波,只要大于两个基准值,便会报出地短路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