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第九次周练语文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86.00 KB
- 文档页数:15
2020-2021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九中高二(上)第九次周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
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
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都有其特色文化形态,即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发生嬗变。
近几年,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各大博物馆纷纷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化文化遗产“用户体验”,利用诸如VR技术、虚拟空间技术等生成逼真、实时、三维虚拟场景,强化展览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和互动需求,加强观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理解。
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都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其文化精神。
故宫博物院等富集文史资源的国有文化单位,基于传统文化“IP”,通过与游戏、动漫、影视、文学以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器物产品和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推出一批人们争相体验的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
截至2017年底,故宫文创产品已突破10000种,文创产品收入达15亿元。
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举办相关文化活动,获得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和更大影响,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目前这类具有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还比较少,缺乏像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品牌产品。
有待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合适贴切的表达方法,最终呈现出既具备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贴近海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期待的文化产品,进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2019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二下周练九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低龄留学值与不值、好与不好,也需因人而异。
既不能盲目跟风,视留学为唯一出路;也不能______________ ,甘心做井底之蛙。
②面对盘根错节的贪腐案件,调查组办案人员抱持坚定信念,纵使拔出萝卜带出泥,也绝不______________ ,看了佛面看僧面。
③这次宴会虽然只邀请了你一个人,但他那里又不是龙潭虎穴,你何必______________ ,自己吓自己?不要多心,尽管放宽心去吧。
A.畏首畏尾投鼠忌器杯弓蛇影B.投鼠忌器杯弓蛇影畏首畏尾C.畏首畏尾杯弓蛇影投鼠忌器D.杯弓蛇影投鼠忌器畏首畏尾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虽然已是第二次来这里了,但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谈不出更深的感受。
②只要抓住这根主线,我们对美日在南海的意图,就会减少______________ 之感了。
③我只抓紧了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看了看石河子军垦区,别的什么也没能去参观。
A.走马观花________ 雾里看花浮光掠影B.浮光掠影________ 雾里看花走马观花C.雾里看花________ 浮光掠影走马观花D.雾里看花________ 走马观花浮光掠影3.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近日,俄罗斯继续释放愿与OPEC合作恢复油价的意愿,但双方态度暧昧,面对实质问题,大都闪烁其词,没有明确的表示。
B.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明确表示,伴随着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人社部将进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子女带薪护理”方案呼之欲出。
C.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同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横峰中学高二年级第9周语文周练测试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每小题1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0分)①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
②一辆湖南长沙籍宝马车的驾驶员见交警检查面不改色....,声称自己忘记带驾驶证,而通过公安网比对,发现其驾驶证已被记了178分。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不论条件如何变化,都应风雨如磐....不动摇,永远为了真理而斗争,为了理想而奋斗。
⑤在中俄伊犁争端的交涉中,曾纪泽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折冲樽俎....,虎口索食,终于改订《崇约》,收回了伊犁九城的主权,博得朝野的好评和西方外交界的尊重。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⑥D.③⑤⑥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10分A.从那以后,施特劳斯圆舞曲才登堂入室....,从普通舞会的通俗伴奏舞曲成为正统的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旋律。
B.由于购房者对楼市政策有多种揣测,观望心态较重,2012年初,新房、二手房交易量大幅下跌,全国楼市哀鸿遍野....。
C.有些革命意志衰退的人,只一味地求田问舍....,为自己打算,这是最没用出息的。
D.为了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新落成的“小平故居”于2003年“十·一”向游人开放,前往参观的人不绝如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0分)A.李克强强调,要抢占流通业革命“先机”,保持领先地位,就必须在硬环境和软环境方面突破四大“瓶颈制约”。
B.各级党组织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态度,转变基层干部作风,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2021年高二上学期周练(9.4)语文试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2分)阿宠的春天陈力娇阿宠出生不到半年,就被送到煤井下,从此过上了暗淡无光的日子。
阿别很心疼阿宠,每天喂它草料时,都忘不了给它多兑些苞谷。
阿别说,阿宠呀,虽说你叫阿宠,可是没人真正宠你呀,你知道你到井下意味着啥吗?就是你到死都得呆在这八百米深处呀。
阿宠像能听懂阿别的话,它抬头看了看阿别,不吃了,把头别到了食槽的这一方,眼里含着泪。
那根拴在它脖颈的绳子,被它拉得直直的,像个棍儿,支在它和食槽之间,再也弹不回来了。
阿别就明白,阿宠是上火了。
上火的阿宠,任阿别再喂它什么都不会去吃了。
阿别知道了阿宠的脾气,从此不和阿宠说这样败兴的话了,他换了一种语气,像哄孩子一样对阿宠说,阿宠呀,你多幸福呀,有我陪着你,哪里找这样的好事呀,我要能再活十年,到时我们一起走呵,走呵,就不再回来了。
阿宠听了这话,果真不再耍脾气了,把它毛茸茸的头贴在阿别怀里,不住地拱动,还伸出舌头,去舔阿别苍老的胸脯。
阿宠是一匹雪青马,白色重,青色少,像柔软的青白绸缎,均匀地披在它的身上。
由于这一身好辨认的皮毛,它的命运注定在井下一生劳作。
但是,阿宠却瞎了。
终日不见阳光,阿宠的眼睛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阿别劝阿宠道,你别当回事呵,有眼没眼对你一样,你只负责拉车,我为你看路,我不会把你往坏道上领呀。
阿宠唯有这一次没听阿别的,它躁动起来,嘶鸣起来。
阿别的话音刚落,阿宠一个跳跃挣脱了缰绳,沿着它熟悉的巷道,一路狂奔。
阿宠毛了!阿宠不听话了!阿宠为自己的眼瞎痛苦了!矿工们放下手里的活儿,嘻嘻哈哈去追,他们追了一个巷道又一个巷道,阿宠却仿佛和他们赛跑一样,在晕黄的灯光下灵便地时隐时现。
其实阿宠的眼睛早在两个月前就模模糊糊了。
后面的人继续追着,呼啦啦几十号矿工,都是身强体壮,有井下工作经验的,可是任谁也追不上阿宠,到底是五分钟后,阿宠自己停了下来。
阿宠刚停下,矿工们就傻了眼了,在他们刚才干活儿的地方,传来轰隆一声闷响,像海浪拍打礁石,直滚到他们脚下。
高二下学期语文早练(八) 参考答案
选择题:
诗歌鉴赏:
1.(6分)
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无限肃杀的边塞秋景图。
寒蝉在桑叶枯落的空旷桑林里鸣叫,边塞天气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的芦草。
(3分)这两联借景抒情,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后面的抒情议论做了铺垫。
(3分)
2.(5分)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献身沙场的壮士豪杰的惋惜和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的所谓“游侠儿”的讽刺;(3分)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2分)
名句名篇默写
(1)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高二上学期语文周测(九)内容: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一、课文阅读训练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a】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①敛不凭.其棺②吾其.无意于人世矣③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④长.吾女与汝女【a】2.把文中画横线处所缺的句子填上【a】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②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
【b】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辍,停止,这里指离开;就,就职上任)B.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旦暮,早晚;戚,忧伤。
)C.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具,全部;羞,同“馐”)D.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尤,怨恨)【a】5.把下面一段文字中所缺的语气助词“邪”、“也”、“乎”、“矣”填在括号里。
呜呼!其信然()?其梦()?其传之非其真()?信(),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梦也,传之非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呜呼!其信然()!【b】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不省.所怙②中年兄殁.南方③丞相薨.④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⑤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b】7.对下列虚词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乃”字不同,两个“而”字相同B.两个“乃”字不同,两个“而”字也不同C.两个“乃”字相同,两个“而”字不同D.两个“乃”字相同,两个“而”字也相同【b】8.下列句子,从句式上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A.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B.吾佐董丞相于汴州C.(吾)旅食京师 D.吾年十九,始来京城【b】9.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汝来省.吾,止一岁A.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B.省.徭役,减征赋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b】10.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升斗之禄:一升一斗粮食的俸禄,比喻微薄的俸禄B.万乘之公相:有万乘车马的公卿宰相,比喻高官厚禄C.夭其嗣:夭折了他所继承的事业,比喻事业后继无人D.不克蒙其泽:不能够承受先人的恩泽二、课外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高二语文九月周测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怠.慢岱.宗力有未逮.百战不殆.B.监.生门槛.间.或一轮毛遂自荐.C.湮.没俨.然奄奄..一息掩.人耳目D.岔.路惊诧.叱咤.风云姹.紫嫣红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嘻闹调剂得意洋洋冰雪消融B.垛墙制伏气喘吁吁受宠若惊C.夙望广袤穿流不息晕眩战栗D.腼腆厮打大腹便便茫无际崖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小说中的真实不能只局限于的事情;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的真实,是一种真实的谎言。
小说最终要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的真实。
艺术的真实绝不等于的真实。
A.现实里业已发生想象和虚构具有魅力生活B.生活具有魅力想象和虚构现实里业已发生C.现实里业已发生具有魅力想象和虚构生活D.生活想象和虚构具有魅力现实里业已发生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移动是全球用户最多的移动运营商,利润下降或许意味着在政府打击垄断以及行业竞争下,大型运营商们将面临更多挑战。
B.在很多城市,泥水匠月收入已经超过万元,虽然钱多,比刚毕业的大学生高,但新生代农民工除了看收入外,更注重工作的环境,未来建筑业将面临劳动力更加短缺的局面。
C.全长8公里的襄樊大道,是连接襄阳古城、樊城旧城和城市窗口火车站的重要通道,全线将设计11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以解决“公交最后一公里”问题。
D.明星一旦和商家签订了协议,他就必须保证其所代言产品是真正的、实际的使用者并且是受益者,他所说出的每一句话就具有同证言相当的法律效力。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文学名著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韩愈,字退之。
祖籍昌黎,每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韩柳州”。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B.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高二年级第九次周练语文试卷2008年1月2日命题人:沈正平审核人:吴云龙第Ⅰ卷阅读题(72分)甲必考题(54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20分)在山阴道上方令孺撩起窗幕,看初升的红日,可把它五彩的光华撒在湖上了么?可是,湖水呈现着一片冷清清的铅色,天空也云气沉沉。
难道今天的旅行又要被风雨来阻挡么?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美妙的名称,像童话一样,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
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还想看看祥林嫂放过菜篮子的小河边……在那浓雾弥漫的黑暗时代,鲁迅先生在那里开始磨砺他的剑锋,终生把持它,划破黑暗,露出曙光。
今天我决定要去瞻仰磨剑的圣地。
湖水轻轻地拍岸,像是赞同我的决心,天空也对我显出无可奈何的气色。
七点钟我们就从北山下乘车前去。
这时云雾渐渐稀散,清风吹送着月桂的芳香,阳光从薄云后面透射出来,像放下轻轻的纱帐,爱护似的,笼罩着大地。
汽车一转弯,将要到钱塘江大桥了,我看见高大的六和塔,岿然坐在林木蓊郁的山冈上,背负着远山与高空,下临浩渺的白水,气象非常雄伟。
钱塘江大桥有两层,底层走火车,上层走汽车,因此说像高楼一样的大桥。
在高楼一样的大桥上,俯看江水,像一条潇洒的阔带,从西面群山之下,一撇而来,越流越宽,向东长逝,到眼睛所能见到的尽头,水和云都融合成一片混沌。
山川的壮丽和我心里正在思想的巨人形象,也融合在一起。
车在奔驰,风在欢笑,将要成熟的晚稻,沉沉地压在整片大地上。
远处是重重叠叠、连绵不断的山峰,山峰青得像透明的水晶,可又不那么沉静。
我们的车子奔跑着,远山也像一起一伏地跟着赛跑。
萧山、柯桥,刚刚落到眼前,却又远远退到车的后面。
中午到了绍兴城。
我们走在青石铺成的古老的街道上,心情是这样严肃又欢愉,眼睛四处张望,处处都像有生动的故事在牵引人。
一片粉墙反映着白日的光辉。
新台门的门口簇拥着一群红领巾。
他们一看到新来的客人,便又簇拥过来,牵牵客人的衣袖,抚弄客人的围巾,亲密地交谈,并争先要领路。
高二年级九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将中国小说的传统重新擦亮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小说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传统。
中国小说在演进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叙事传统,比如说潜在的“四季结构”。
西方文学中的长篇虚构叙事,从史诗发展而来,因此非常重视叙述一个完整的事件,即叙述一个开头、发展、结尾过程俱全的故事。
“结构的完整性”往往成为评价一部西方长篇小说的标准。
中国小说也注重讲故事,但往往不是紧紧围绕着小说主人公,包含了故事的发展和高潮的严密的叙事结构,而是在故事的结构之外,常常还有另一重潜在的结构,比如明清长篇小说中的“四季”,或者说“季节的转换”。
以《红楼梦》为例。
“四季”具有对应人物、家族命运的叙事功能,同时小说虽然以宝黛的情感发展线索重点写了几大事件,但还有一个潜在的结构,便是“季节的转换”。
在此基础上,写庆寿、看戏、结社、消夏、过冬,以及一应的衣饰、食物。
一部《红楼梦》,不过写几年的春去秋来,便写出了中国人“恒常”的人生与面对自然的心灵世界。
而在这“恒常”的底色之上,作者写出世事、命运的“无常”,增加了悲剧感。
“四季”这一潜在的结构方式很少受到当代写作者的重视。
“四季”代表的是“日常”“恒常”,代表一种自然、复沓之美,代表编织其中的中国人的文化和精神。
而当下的一些小说,具体的故事情节背后,往往是时代的背景和宏大的思想框架,与“四季”的旨趣相去甚远。
而先锋浪潮中,西方现代与后现代的文学技巧轮番上演,小说的主体不再是故事、人物,有时甚至只是叙事行为,更是与之南辕北辙。
另外,中国小说特别是白话小说中常常使用对话来表现人物,通过语言使人物的个性鲜活生动、跃然纸上,对话甚至用来表现故事。
美国汉学家浦安迪观察到,中国的主流文学,“言”往往重于“事”,“事”常常被“非事”打断。
也就是说,西方文学更重“事”,小说注重描写事件的发展过程。
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年级第九次周练语文试卷2008年1月2日命题人:沈正平审核人:吴云龙第Ⅰ卷阅读题(72分)甲必考题(54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20分)在山阴道上方令孺撩起窗幕,看初升的红日,可把它五彩的光华撒在湖上了么?可是,湖水呈现着一片冷清清的铅色,天空也云气沉沉。
难道今天的旅行又要被风雨来阻挡么?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美妙的名称,像童话一样,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
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还想看看祥林嫂放过菜篮子的小河边……在那浓雾弥漫的黑暗时代,鲁迅先生在那里开始磨砺他的剑锋,终生把持它,划破黑暗,露出曙光。
今天我决定要去瞻仰磨剑的圣地。
湖水轻轻地拍岸,像是赞同我的决心,天空也对我显出无可奈何的气色。
七点钟我们就从北山下乘车前去。
这时云雾渐渐稀散,清风吹送着月桂的芳香,阳光从薄云后面透射出来,像放下轻轻的纱帐,爱护似的,笼罩着大地。
汽车一转弯,将要到钱塘江大桥了,我看见高大的六和塔,岿然坐在林木蓊郁的山冈上,背负着远山与高空,下临浩渺的白水,气象非常雄伟。
钱塘江大桥有两层,底层走火车,上层走汽车,因此说像高楼一样的大桥。
在高楼一样的大桥上,俯看江水,像一条潇洒的阔带,从西面群山之下,一撇而来,越流越宽,向东长逝,到眼睛所能见到的尽头,水和云都融合成一片混沌。
山川的壮丽和我心里正在思想的巨人形象,也融合在一起。
车在奔驰,风在欢笑,将要成熟的晚稻,沉沉地压在整片大地上。
远处是重重叠叠、连绵不断的山峰,山峰青得像透明的水晶,可又不那么沉静。
我们的车子奔跑着,远山也像一起一伏地跟着赛跑。
萧山、柯桥,刚刚落到眼前,却又远远退到车的后面。
中午到了绍兴城。
我们走在青石铺成的古老的街道上,心情是这样严肃又欢愉,眼睛四处张望,处处都像有生动的故事在牵引人。
一片粉墙反映着白日的光辉。
新台门的门口簇拥着一群红领巾。
他们一看到新来的客人,便又簇拥过来,牵牵客人的衣袖,抚弄客人的围巾,亲密地交谈,并争先要领路。
我就和这些孩子们一道拥进了黑漆的大门。
这是一座古老朴素的房屋,空阒无人,可是,这方桌,这条台,这窗前的一把椅子都告诉了我们许多故事,就是在这座房子里,鲁迅先生幼年和农民儿子结成朋友;在父亲的病中分担了母亲的忧愁;从这里他认识了封建社会的欺编与毒辣;被侮辱与损害的究竟是哪一些人!十七岁的时候,在一个刮风下雨的早晨,带了一点简单的行装,辞别了母亲,走出这座黑漆大门,奔向他一生战斗的长途。
百草园是芳草萋萋的后院。
这是幼年鲁迅的乐园。
孩子们在园里跑着,笑着,在那儿寻觅,可还有像人形一样的何首乌?他们又围在亭子旁边,仰着头,望着塑像;孩子们的脸,像朝阳照耀下初开的百合花,眼睛像星星一样的明亮,亮着无限亲切爱慕的光。
一座曲折如画的小石桥把我和孩子们引到三味书屋。
书房里的陈设,正像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的一样,正中的书桌上,现在还放着寿老先生手抄的唐诗。
好像这儿刚刚放学,老先生和学生们都吃饭去了。
今天,我们的孩子,有了明亮的课室,有了大片的草地,还有细沙铺成的球场。
他们有了自由广阔的天地。
我这样想着。
突然在脑中出现一座勇士的雕像: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我抚摸着身边一个孩子的头,心中油然生出感激的深情。
我正在默默地寻思,一只小手伸过来了,又一只,又一只。
原来时间已经不早,他们要整队回去了。
我们热情地握手,说着:我们还要见面。
回来的路上,我们让车在河边慢慢开行。
在静静的黄昏里,发光的小河上,滑着一只乌篷船。
船尾坐着一个农民,戴着毡帽,有节奏地划动一根大桨。
河岸上,有时是稻田,有时又是开着红花、黄花的青草地,草地上有一群牧童在放牛,牛背平得像一块石板,牧童从牛角间爬上爬下,牛万般温存地驯服着。
我不知道这可就是著名的山阴道?鲁迅先生在一篇《好的故事》中描写过: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生活本来应该是这样和平、美丽,而且光明,鲁迅先生所说“好的故事”,正是他所想望的好的生活。
然而,在昏沉如夜的时代里,人们只能在朦胧的梦中见到,即使是梦,也被打碎!今天,鲁迅先生在三十年前朦胧中看见的“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的“好的故事”,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水底,而在我们祖国大地上,到处出现了。
并将“永是生动,永是展开,以至于无穷”。
转过山路,就看见了反映出幕天幽蓝色的湖水。
远处城市,电灯通明,烘托着天空,像一片光的海。
一九五六年十月,杭州(选自《中年百年游记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略有改动)1.“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句中“故乡”一词的含义是什么?(4分)答:2.作者在文中引述鲁迅先生所说的“好的故事”的用意是什么?“并将‘永是生动,永是展开,以至于无穷”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3.本文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其中第二部分起自“一片粉墙反映着白日的光辉”,止于“”;该部分的大意是:(4分)4.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25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8分)(1)简析《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
(2)简析《在山阴道上》联想的巧妙运用。
(3)简析《在山阴道上》景物描写的特色。
答: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书褒城驿壁孙樵褒城驿号天下第一。
及得寓目,视其沼,则浅混而污;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讯于驿吏,则曰:“忠穆公曾牧梁州,以褒城控二节度治所,龙节虎旗,驰驿奔轺,以去以来,毂交蹄劘①,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
盖当时视他驿为壮。
且一岁宾至者不下数百辈,苟夕得其庇,饥得其饱,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至如棹舟,则必折篙破舷碎鷁②而后止;渔钓,则必枯泉汩泥尽鱼而后止;至有饲马于轩,宿隼于堂:几所以污败室庐,糜毁器用。
官小者,其下虽气猛,可制;官大者,其下益暴横,难禁。
由是日益破碎,不与曩类。
某曹八九辈,虽以供馈之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补数十百人残暴乎?”语未既,有老甿笑于旁,且曰:“举今州县皆驿也。
吾闻开元中,天下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长子孙者不知兵。
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而户口日益破,疆场无侵削之虞.,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凡与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县令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
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于更易。
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
故州县之政,苟有不利于民,可以出意革去其甚者,在刺史则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在县令亦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当愁醉醲,当饥饱鲜,囊帛犊金,笑与秩终。
”呜呼!州县真驿耶?矧③更代之隙,黯吏因缘恣为奸欺,以卖州县者乎!如此而欲望生民不困,财力不竭,户口不破,垦田不寡,难哉!予既揖退老甿,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注:①劘(mó):磨擦。
②鷁(yì):水鸟,古代在船头以彩色画鷁鸟之形,这里指船头。
③矧(sh ěn):况且。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视其舟,则离败而胶.胶:搁浅B.庭除.甚芜除:废弃C.疆场无侵削之虞.虞:忧虑D.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条:整理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视其沼,则.浅混而污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以.卖州县者乎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C.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D.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四海之.大,有几人欤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借他人之口,揭示出褒城驿由宏丽变为破败的原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民风奢靡的不满。
B.文中“举今州县皆驿也”承上启下,是连接二、三两段的关键,表明天下凋敝与驿站破败事异而理同。
C.文章借题发挥,以一驿之兴废推及天下之盛衰,寓议于叙,切中时弊,有小中见大之妙。
D.因官制不善而吏治败坏,因吏治败坏而生民困顿,文章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朝廷。
8.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盖当时视他驿为壮。
(3分)译文:(2)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3分)译文:(3)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
(3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
(8分)9.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①周必大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扰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②忽得南来鲤,恐有家书作急烹!注:①周必大是庐陵人(今江西吉安)人;本诗写他离开家乡顺江而下前往吴地(江苏)。
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
(1)本诗四联分写行程之远,江行之险,家山寒雁,烹鱼取书,其线索词语是什么?(1分)答:(2)“月回系缆几回行”一句,“几回”两字用得好,好在哪里?(3分)答:(3)“一声寒雁正关情”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
(8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分)(1)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左丘失明,________________。
(2)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人皆浊,______________________?众人皆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6)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___,斯已矣。
乙选考题(18分)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18分)快乐与功利原本是古典经济学“心照不宣”的前提。
边沁、斯密、密尔、杰文斯、马歇尔、萨缪尔森等著名经济学家均对快乐、幸福理论有过诸多阐述,其中的一些经济学家并把快乐作为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由于人类快乐、幸福包含了亲情、环境、健康、宗教、友谊、社会公正等大量非经济因素,因而使得其必然涉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承认“社会”的价值维度,是对古希腊“共同体主义”与中国“天人合一”文化哲学精神的某种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