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气固相催化反应器
- 格式:ppt
- 大小:533.50 KB
- 文档页数:48
气固相催化反应的步骤
1. 催化剂预处理:将催化剂进行预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活性物种,并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煅烧、还原和氧化等。
2. 催化剂加载:将经过预处理的催化剂加载到固体底物上,形成催化剂-底物体系。
加载方法可以采用浸渍、沉积或物理吸附等。
3. 底物进料:将气体底物通过气体供给系统导入反应器。
底物可以是单一气体或混合气体,取决于具体反应的要求。
4. 反应发生:底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吸附和解析反应。
此过程中,催化剂促进了底物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并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了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5. 产物分离:反应产物经过催化剂表面的解析,从催化剂表面脱附,并通过分离系统进行分离和收集。
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凝固、吸附和脱附等。
6. 催化剂再生: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中毒或失活,需要进行再生以恢复催化剂活性。
催化剂再生方法根据具体反应的特点而不同,常用的再生方法包括煅烧、洗涤和修复等。
以上是气固相催化反应的一般步骤,具体情况会因反应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
第五章 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本章核心内容:介绍了气-固相催化反应的特点、固体催化剂的特征参数和均匀及不均匀吸附等温方程的要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不同控制步骤的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
本章的重点在于讨论有关固体催化剂的反应-传质-传热耦合的宏观过程、宏观动力学方程的建立及求解方法。
前已述及,化学反应可分为均相反应和非均相反应两大类。
均相反应动力学因无相间传质传热阻力属于本征动力学范畴,而气固两相催化反应存在相间传递阻力,使可测的主体气流温度和浓度与实际反应值不同,为了描述真实的反应速率,进行有效的气固催化反应器设计,从第五章开始,将学习和讨论气固非均相反应动力学及其反应器设计内容。
本章从它的机理方程入手,详细讨论气固相催化反应宏观动力学规律。
5-1 气-固相催化反应 5-1-1 气-固相催化反应概述所谓气固相催化反应是指在反应条件下,在固体催化剂表面上进行的、反应物和产物均呈气态的一类化学反应。
例如,氮气和氢气在固体铁催化剂表面上进行的合成反应,二氧化硫在固体钒催化剂表面上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反应,合成气在铜基催化剂表面上进行合成甲醇的反应等等,都属于气固相催化反应。
这一类型的催化反应在化工生产中所占的份额相当大,因此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及其反应器设计等相关内容成为化学反应工程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气固相催化反应的最大特点莫过于固体催化剂表面这个反应平台,它不仅可以改变反应路径、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因此,在定义气固相催化反应速率时,离不开固体催化剂表面积S 这个参变量的引入,即dtdn S r ii 1±= (5-1) 固体催化剂表面积是固体催化剂的重要性能参数之一,对于特定的催化剂而言,单位质量催化剂所具有的表面积几乎是一个常量,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对应关系,所以在定义气固相催化反应速率时,也常常用固体催化剂质量W 替代式(5-1)中的S 。
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为气固相催化反应器的开发设计、选型、优化操作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简述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气固相催化反应,就像是一场微观世界里的奇妙舞会。
在这个舞会里,气体分子和固体催化剂表面的原子们相互作用,发生着一系列有趣的事情。
咱们先来说说这个气体分子吧。
它们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舞着。
这些小精灵们各自带着自己的化学特性,有的活泼好动,有的则相对文静。
当它们靠近固体催化剂这个特殊的“舞台”时,就好像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吸引着。
固体催化剂呢,就像是一个精心布置的舞台,它有着独特的结构和性质。
这个舞台可不是平平无奇的,它上面有着各种“特殊的座位”,这些座位就是催化剂的活性中心。
这就好比一个精心设计的剧院,有着特定的贵宾席一样。
而那些气体分子小精灵们,就特别想抢占这些活性中心的“贵宾席”。
当气体分子到达催化剂表面的时候,可不像我们去剧院找座位那么简单。
它们得先经历一个吸附的过程。
这个吸附啊,就像是小磁铁吸铁屑一样。
气体分子被催化剂表面的原子紧紧地拉住,暂时“停靠”在那里。
不过呢,这个吸附也是有不同类型的,有的是物理吸附,就像用胶水轻轻地把东西粘住,比较容易分开;而有的是化学吸附,这就像是把两个东西用强力胶死死地粘在一起,两者之间发生了比较强烈的相互作用。
在气体分子吸附到催化剂表面之后,好戏可就开始了。
它们就像演员在舞台上开始表演节目一样,在活性中心这个“贵宾席”上开始发生化学反应。
这时候,分子之间原本的化学键可能会被打破,然后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这个过程就像是把旧的乐高积木拆了,然后重新拼成一个新的造型一样。
而且啊,在这个催化剂的舞台上,反应的速度往往比在没有催化剂的时候要快得多呢。
就好比你走路和骑自行车的速度差别一样大。
要是没有这个催化剂舞台,那些气体分子小精灵们可能要花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个反应,就像你徒步走很长的路,会很慢很慢。
等反应结束之后呢,新生成的分子又要从催化剂表面离开了,这就是脱附过程。
这就像表演结束后,演员们要离开舞台一样。
新的分子离开之后,又会有新的气体分子小精灵飞过来,抢占这个空出来的“贵宾席”,然后新一轮的吸附、反应、脱附过程就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