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特点---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45.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降水及主要形式,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的关系。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降水分布的差异。
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绘制降水量分布图、柱状图,发展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堂研讨1.降水的变化(1)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等,统称为降水。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此外,雾、露、霜等也属降水。
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把降雨划分为、、和。
(2)降水的测量: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
它的外部是一个不漏水的铁筒,里面有盛水器、漏斗和储水瓶,另外还配有与储水瓶口径成比例的量杯。
有雨时,雨水通过漏斗流入量杯内。
从量杯上读出的刻度数(毫米)就是降水量。
(3)降水与人民生产、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直接影响到人民的工业、农业、交通和日常生活。
2.降水的季节变化:某地降水量在一年中各月、各季降水量,一个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量也 .我们用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根据绘图回答问题:哪几个月降水量较少?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该地的降水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月3.降水的分布(1)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有的地方降水。
人们根据世界各地的气象记录,把同一时段内降水量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接起来,这叫做。
降水的分布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
(2)降水的分布规律,我们可以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看出来:地区降水量多少原因影响因素:两极地区少雨终年气温低,气流下沉增温,不易成云降雨(雪),因此降水赤道地区多雨终年气温高,气流上升冷却,容易成云致雨;因此降水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受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大陆东岸多雨夏季风来自海洋降水;中纬度地区沿海多雨受海洋来的湿润气流影响大降水;内陆少雨距海远,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
一般受低气压控制的地区,受高气压控制的地区。
(3)影响降水的因素:除上面提到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受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东西干湿差异显著学案一、课题:东西干湿差异显著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了解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
(2)通过阅读城市降水量柱状图,了解我国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分布的特点。
(3)学会判断、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分析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互助学习为主,老师的讲解和总结为辅,让学生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框学习,引导学生对周边地理现象进行观察,确立地理知识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
同时渗透热爱祖国的教育和辩证法的教育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读图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掌握判断分析等值线图的基本技能。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图学习。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两组学生展示假期旅游的照片,并且谈谈对当地降水的感受,得出我国各地降水差异很大的结论。
〔板书〕第二节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新授〕指导学生认识年等降水量线和降水量分布图。
展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注意找出800mm、400mm、50mm等降水量线的位置。
大致说出各条等降水量线经过的位置。
强调800mm年等降水量线穿过秦岭-淮河。
找出广州、北京、托克逊等地点,让学生说出其降水量,判断湖南省的年降水量的情况。
指导学生分析得出我国降水分布的空间分布规律: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活动探究〕探究影响我国降水空降分布不均与的原因。
分组讨论、小结。
结论:通过阅读我国冬夏季风示意图,对比分析冬季风和夏季风,得出我国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
然后从海陆位置和地形两方面,解释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的原因。
了解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对我们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指导学生完成连线题。
〔活动探究〕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一)季节变化:读我国四个城市降水各月分布图,完成活动题。
小结: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匀(季节不均,集中于夏秋季节)。
第二节气候教学重点:1、知道我国自东向西跨四个干湿区,并能指出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2、理解我国气候特征;知道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知识点1 降水:东西干湿差异显著1、降水的空间分布: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东南沿海一带的年降水量多在1600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地区的大片地区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
成因:距离海洋远近及季风影响。
注意: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和秦岭——淮河一线,它与1月份0°C等温线走向大体一致;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经过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2000毫米年等降水量水经过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缸底斯山一线。
2、降水的时间分布:(1)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匀。
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4—10月,这期间的降水量一般占到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
(2)在不同地区,雨季的长短差别很大。
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3)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有的年份降水多,有的年份降水少。
北方大于南方,西北干旱地区变化率更大。
这往往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
成因;降水的年际变化与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有关。
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夏季风的进退迟早有关,(展示北京、武汉、哈尔滨等城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
思考我国夏季气温、降水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我国的干湿地区: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
中国干湿区划分知识拓展:东北三省东部为湿润地区的原因:东北的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以东地区属于湿润地区,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森林覆盖率高,蒸发量小,气候较为湿润不同干湿地区产生的影响植被:湿润区——森林;半湿润区——森林草原;半干旱区——草原;干旱区——是、沙漠。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地图说明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原因。
2.掌握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理解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3.学会阅读等温线图、年降水量分布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并能获取相应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正确结论。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及相关资源分析、归纳、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
【重点与难点】1.我国气温的特点,温度带的地区分布。
2.读图、识图技能的培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读图分析。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观看视频:冬季的广州和哈尔滨同一个季节,为什么广州和哈尔滨的景色有如此大的差异?导入新课学习。
二、新课学习第一课时(一)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1)计算:海口和漠河的温差(16℃-(-28℃)=44℃)特点:南北温差大读图可知,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2)思维拓展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探寻原因成因①:纬度位置的影响中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纬度近50度,冬季时,太阳直射南半球,至使北半球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低,昼长越短。
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小,北方昼长比南方短,太阳照射时间短,所以北方得到的热量少于南方。
成因②:冬季风的影响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使北方降温幅度大。
距离和地形对冬季风的消弱与阻挡,冬季风对南方影响小。
这些加剧了南北温差。
(3)总结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①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②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1)计算:海口和漠河的温差(28℃-16℃=12℃)全国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上?(20℃)特点:普遍高温读图可知,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2)思维拓展:夏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一些,北方昼长比南方长一些,北方得到的光热与南方相差不大,所以夏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优教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降水以及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2.能够利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降水1.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到地面的______和_____,统称为降水。
2.降水的观测:基本仪器是_______,单位是毫米。
3.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常用多年的来表示。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1.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降水量常常是不同的,人们常用图,表示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2.阅读降水量柱状图通常要注意:和。
3.不同地区年降水量季节分配有差异。
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相同: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如____地);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差异很大(如____地)。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读下列北半球五个地区的降水柱状图,请将下列降水季节分配的特点,分别填入相应的图中。
(填序号)A.冬季多雨B.全年少雨C.全年多雨D.夏季多雨E.常年湿润【达标检测】1.下列属于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的是 ( )A.量杯 B.量筒C.储水瓶 D.雨量器2.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这种说法是指 ( )A.降水的季节变化 B.降水的年际变化C.降水的季节分配 D.降水的日变化3.分析伦敦降水资料,其季节分配特征是( )A.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B.降水集中在夏季C.降水集中在冬季D.各月几乎无降水【拓展阅读】人工降水人工降水也称人工增雨,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弹向云中播散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促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
人工增雨常分为暖云催化剂增雨与冷云催化剂增雨。
欲要暖云(温度高于0℃的云)降水,就得使云中半径大于0.04毫米的大云滴有足够的数密度,让它们迅速与小云滴碰并增长,成为半径超过 1.0毫米的雨滴形成降水,因此在那些大云滴数密度小而无法形成降雨的云中,用飞机、炮弹携带等方法,播撒盐粉、尿素等吸湿性粒子,使形成许多大云滴,便可导致形成或增加降水。
3.你生活的地区有哪些降水形式?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强调: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教师播放降水的形成视频。
降水的等级划分教师介绍:降雨的等级:在气象上通常用某一段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来划分降雨强度。
教师提出问题:华北23·7强降水属于什么降水强度?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介绍生活中不同等级降水的感官差异:小雨:雨滴下降清晰可辨;地面全湿,但无积水或积水形成很慢。
中雨:雨滴下降连续成线,雨滴四溅,可闻雨声;地面积水形成较快。
大雨:雨滴下降模糊成片,四溅很高,雨声激烈;地面积水形成很快。
暴雨:雨如倾盆,雨声猛烈,开窗说话时声音受雨声干扰而听不清楚;积水形成特别快,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
过渡:降水有多有少,降水过少会造成土地干裂,生活缺水等,降水过少会造成房屋倒塌,庄稼被淹等,对降水量学以致用,前后联系,问题引领。
从数据和生活两个角度引导学生感知不同等级的降水。
进行观测和统计尤为重要。
任务二降水的测量与统计降水的测量教师图文介绍降水的测量:测量降水量的仪器:雨量器和量杯测量:人工、自动降水量的单位:毫米(mm)月降水量:把一月内每日的降水量相加年降水量:把一年内每月的降水量相加多年平均降水量:通常所说的年降水量,是指多年平均降水量。
过渡:观测记录怎样呈现呢?下面我们学习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步骤:(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标出月份。
(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大降水量和最小降水量的数值,注重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讲练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绘图能力。
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200毫米,以25毫米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
(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标出降水量的高度,画出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教师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总结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要领:绘轴,标数要规范;选点,绘柱是关键;最后写上图名。
任务三降水的时间变化过渡:不同时间降水量的多少是变化的。
2019-2020年高中地理中国气候学案鲁教版必修3【知中国的气候气温分布冬季:南北气温相差,一月0℃等温线大体经过________________一线最低温在原因有①②③夏季:南北普遍,最低温在,最高温在原因有①②根据积温的分布划分温度带和农作物寒温带:马铃薯、大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降水分布空间:从向递减。
时间降水多集中在月。
南方雨季开始,结束,雨季北方雨季开始,结束,雨季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五月:进入雨季。
六月:“梅雨”。
七、八月:、多雨。
九月:雨带迅速。
十月:雨季结束。
台风雨:夏秋我国东南沿海台风过境时降暴雨。
四类干湿地区的划分与植被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课内探究】一、我国气温特点(一)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原因)[来源网]1、冬季我国大陆上气温最低的地方在 ,最低温为 ℃ 以下。
2 、冬季我国大陆上气温最高的地方在 ,最高温为 ℃以上。
3、上述两地冬季气温相差约 ℃以上。
4、一月0℃ 等温线经过什么地方?结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暖 冷,南北温差 。
探究一:想一想 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1、太阳辐射因素:冬季,太阳直射 半球,我国越向北,正午太阳高度越 ,白昼越 ,所获太阳辐射能量越来越 ,所以,气温越来越 。
2、大气环流因素:我国北方地区离 风的源地近,受 风的影响大,所以加大了气温的 差异。
3、地形因素:冬季,来自 一带的冬季风,受三列 走向山脉和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层层阻挡,到达我国南方地区时,势力大大 ,加剧了南北气温的差异。
(二)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原因)1.我国大陆上南北两端的气温相差 ℃以上 ,与冬季相比,哪一个的差异大?( ) 2.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在 ,原因是 。
3.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在 ,原因是 。
结论: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全国普遍 ,南北温差 。
探究二:想一想 为什么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小1.太阳辐射因素:夏季,太阳直射 半球,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向北,正午太阳高度越 ,白昼越 ,两者相互抵消,所获太阳辐射能量南北差异 ,所以,气温南北气温差异 . 2.大气环流因素:我国南方地区离 风的源地近,受 风的影响大, 天气多,所以缩小了气温的南北差异。
中国气候——降水学习目标:1、运用中国降水图,概括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2、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和分布,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学预习:一、降水分布特点1.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造成这种规律的原因是。
2.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布特点是,,。
导致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导致降水年际变化大的主要原因是。
3.雨带的推移规律:(1)夏季风正常年份:5月中旬:___________。
6月中旬:___________,进入“梅雨”季节,华北地区_________严重。
7月中旬、8月:____________,长江流域出现__________天气。
9月:___________________。
10月:夏季风在大陆消失,雨季结束。
(2)夏季风异常年份:夏季风强的年份,雨带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夏季风弱的年份,雨带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
4.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________-________-贺兰山-巴颜喀拉山-_________一线,此线以东受________影响大,为,此线以西受________影响小,为。
二、降水量与植被、耕地类型根据是和的对比关系,我国可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A ,B ,C ,D 。
读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并填写图表空格。
合作探究:1.读中国年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找到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向东经过岭和河一线分布,与一月份等温线基本吻合。
(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多在______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地区则在______毫米以下,从而看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规律是____多____少,由___ _沿海向___ __内陆逐渐减少。
(3)我国年降水量最多地区在,原因。
最少地区在,原因。
(4)描述图中A、B、C、D四处降水量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巩固练习:1.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2.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的天然植被是()A森林 B 森林、草原 C草原 D荒漠、草原3.下列盆地中,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是()A 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4.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是()①半干旱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②一月份0℃等温线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⑤l600mm等降水量线⑥亚热带季风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A.①②⑥B.②③⑥C.①④⑥D.②④⑥5.东部季风区的降水类型主要是()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6.下列地形区位于非季风区的是()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准噶尔盆地 D.华北平原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在地理知识中应该指的是A.夏季风 B.冬季风 C.台风 D.春天里的风右图为我国某地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8-9题。
学案设计烟台开发区实验中学两主课堂问题导学案学科地理课型新授课时 1 执笔人刘烜审核初一地理备课组学生姓名班级初一四班使用时间2018.11.20 学案序号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新授课【学习目标】1.知道常见的降水形式、降水的不同等级。
2.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的特点。
【自主预习】一、降水的变化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_________。
2. _________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暴雨等不同等级。
3.从有利和不利的角度,谈谈降水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_________。
单位是_________5.我们通常用各月_________图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二、降水的分布1. 通常用_________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2.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_;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_________,大陆东岸降水_________;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_________,内陆地区降水_________。
3.世界“雨极”是_________,世界“干极”是智利的_________。
(二)探究五种不同类型的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活动一:探究降水的变化根据世界各地降水量的差异,把降雨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种类型:“全年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夏季多雨型、全年湿润型、全年少雨型”。
读北京、雅典、新加坡、伦敦、比尔马5个城市的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把它们所属的降水类型的名称填在对应图片下的横线上。
活动二:探究降水的分布1.自我突破(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赤道和两极,年降水量有什么不同?(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3)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2.小组探究(1)这分别体现了世界的降水分布有什么规律?(2)这分别体现了影响全球降水分布的因素有哪些?【易错提醒】不能认为只要是沿海地区降水一定都多影响一个地区降水多或少的原因很多,单单考虑海陆分布是不完全正确的,因此不能绝对地说沿海地区降水一定多。
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特点--------学案(2011-12-21)
探究问题一:读图
1、四个城市从南向北依次是。
2、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月,武汉为月,北京
为月,哈尔滨为月。
3、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是。
明显的差异是。
4、据图分析我国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有什么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探究问题二:读图
1、以北京降水量变化曲线图为例,说明我国降水量变化有何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总结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练习一:(2007高考题)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表l 我国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1)表中资料显示,我国(将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括号内(4分)
A.各地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B.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C.东部季风区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D.华北平原的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2)表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量小的地点是。
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8分)
(3)表中,夏季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原因是。
(4分)
(4)分析五台山年降水量高于郑州年降水量的原因。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