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肱指数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踝肱指数(ABI)测定方法及意义踝肱指数(ABI)测定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为一侧肢体的最高踝部压力与最高的肱动脉压之比。
患者仰卧,用12 cm×40 cm气袖分别置于双侧踝部及上臂,用多普勒听诊器协助测取足背或胫前动脉、胫后动脉以及肱动脉收缩压,两者之比即为踝肱指数。
正常时ABI≥0.97。
0.97~0.9为临界值,临床上可无或仅有轻微缺血症状。
踝肱指数<0.9可出现明显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甚或坏疽。
踝肱指数可提示患肢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一般低于0.6即可有静息痛。
另外,踝部灌注压亦是反映肢体存活的重要指标,一般>6.67 kPa(50 mmHg)可以满足末梢肢体的灌注,<4.00 kPa(30 mmHg)时,则坏疽可能大。
一般情况下,踝肱指数能大致反映下肢动脉的狭窄程度,但在糖尿病、严重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动脉壁广泛钙化,当气袖内压力超过动脉压时动脉仍不能关闭,所以测得的压力明显升高,踝肱指数也会相应升高或正常,即造成假象。
某些患者同时合并上肢动脉病变,肱动脉压可能降低,也导致踝肱指数升高或正常。
Fontaine分类法Ⅰ期:患肢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有麻木、发凉自觉症状,检查发现患肢皮肤温度较低,色泽较苍白,足背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踝/肱指数<0.9。
但是,患肢已有局限性动脉狭窄病变。
Ⅱ期:以患肢活动后出现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症状。
根据行走后出现疼痛的最大间歇性跛行距离,分为:Ⅱa,>200m;Ⅱb,<200m。
患肢皮温降低、色泽苍白更为明显,可以出现皮肤干燥、脱屑、趾(指)甲变形、小腿肌萎缩等现象。
足背和(或)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下肢动脉狭窄的程度与范围较Ⅰ期严重,肢体依靠侧支代偿而保持存活。
Ⅲ期:以缺血性静息痛为主要症状。
疼痛剧烈且为持续性,夜间更甚,迫使病人屈膝护足而坐,或辗转不安,或借助肢体下垂以求减轻疼痛。
除Ⅱ期所有症状加重外,趾(指)腹色泽暗红,可伴有肢体远侧浮肿。
糖尿病患者行肱踝指数测定对糖尿病足相关健康教育依从性增高的报告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行四肢多普勒肱踝指数(abi)检测后对足部护理知识的掌握和依从性是否提高,从而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和方法,将140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人,实验组行abi检测,对照组不进行abi检测。
都对其进行糖尿病足健康教育。
进行abi检测的患者,要同时告知其下肢病变的严重程度。
6个月后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患者足部情况及相关知识进行问卷调查。
结论:通过对140例糖尿病患者的调查分析,其结果显示:患者行abi检测后对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知识的依从性比不进行abi检测的患者要高,在糖尿病教育中要重视用客观资料、检测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足的预防护理知识教育,增强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和对足部的保护意识,同时abi检测结果对观察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有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足肱踝指数足部护理健康教育依从性diabetic good brachium malleolus index determination to diabetes foot correlation health education compliance markup reportwang bihui zhang xiaabstract:objective:after understood diabetic good fourlimbs doppler brachium malleolus index (abi) examination to foot nursing knowledge grasping and compliance whether enhances,thus prevents the diabetes full occurrence effectively.methods:independently designs 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method,divides into stochastically 140 patients two groups,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70 people,the experimental group line of abi examination,the control group does not carry on the abi examination.all carries on the diabetes foot health education to it.carries on the abi examination the patient,wants simultaneously to inform its lower limb pathological change the serious degree.after 6 months use the diabetic foot situation and the correlation knowledge which independently designs carry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conclusion:through to 140 example diabetic s diagnosis,its result demonstrated that,after the patient line of abi examination compares the patient to diabetes full health education knowledge compliance who does not carry on the abi examination to have to be high,educates at diabetes must take with the objective material,the examination method to carry on diabetes full prevention nursing knowledge education to the diabetic,strengthens the patient to the diabetes full understanding and to the footprotection consciousness,simultaneously the abi examination result to observes the diabetes full occurrence,the development has the guidance significance.keywords:diabetes diabetes foot brachium malleolus index foot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compliance nature)【中图分类号】r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204-01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深部组织的破坏,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截肢和死亡,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的慢性并发症。
ABI是判断下肢动脉是否硬化及硬化后狭窄、阻塞程度的指标。
众所周知,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致残和致死的“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是造成世界上致残率和致死率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并有年年升高的倾向,动脉硬化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类寿命的延长,心脑血管及大动脉病变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动脉硬化是一种无自觉症状的疾病;早期检测发现无自觉症状动脉硬化日显重要,而且也很必要。
因此,如何早期诊断血管病变,积极干预治疗,改善愈后,提高生存及生活质量成为医学观注的热点。
血管病变早期检测系统(无创周围血管检测技术)对血管性疾病,尤其是动脉硬化程度及管腔闭塞性情况,可进行有效的评价。
动脉硬化检测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以动脉脉搏波波普理论为基础的检测技术,为动脉硬化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无创的检测手段。
此项检测技术对动脉硬化的早期诊断;心脑血管疾病的预后判断;心血管疾病患者支架、造影、用药后的康复、疗效评估;心脑血管药物疗效的评估;确诊外周动脉血管疾病;指导新药的研制开发等血管病变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很大的意义。
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无创周围血管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对于血管病变早期筛查,积极干预,改善予后,提供了技术依据,该项检测具有无创、耐受性好、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动脉硬化检测仪性能先进,可进行踝肱脉博波传导速度(baPWV评估动脉硬化的参数)、踝臂指数(ABI评估动脉阻塞的参数)、趾臂指数(TBI)等多项指标的进行测定;一、美国心脏病协会制定了检测动脉硬化的“金标准”——动脉波传导速度(PWV)和踝臂指数(ABI)等。
1、动脉波传导速度(PWV):是指脉搏波在动脉内的传导速度,能很好的反映大动脉的弹性,是评价动脉硬度的经典指标。
正常值<1400cm/s,大于该值提示动脉硬度增高,它是心血管疾病发生与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能反映动脉硬化的程度。
2、踝臂指数(ABI):是足踝收缩压和肱动脉收缩压比值,能反映下肢动脉狭窄和阻塞的程度,正常值0.9<ABI <1.3。
踝肱指数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谢满;黄满秀;阳书华;刘凤恩【摘要】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BI)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与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入住我院血管外科并行下肢动脉造影的113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共148条病变血管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狭窄和ABI 数值分别将病变血管分为正常组、狭窄组及闭塞组.将ABI与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ABI与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C反应蛋白(C-RP)、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结果:ABI对血管病变的诊断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高,与血管造影并无明显差异(P>0.05);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均是其降低的重要因素(P<0.05),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均与ABI呈负相关(P<0.05).结论:ABI 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与预防有重要的价值,可作为无创性诊断的首选方案,同时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均能影响ABI水平.【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8)009【总页数】4页(P886-888,906)【关键词】踝肱指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胱酸【作者】谢满;黄满秀;阳书华;刘凤恩【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科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科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科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三科,江西赣州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5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老年人常见的血管类疾病之一,是导致足部溃疡和下肢截肢,特别是高位截肢和再次截肢的主要原因[1]。
高龄、糖尿病、吸烟、高血压等均是其高危因素[2]。
由于老年人的少动,导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症状未被引出,患者常因足部溃疡或冰冷或坏疽就诊,而此时就诊时病情往往严重而复杂,治疗效果较差,因此早诊断、早干预极为重要。
无创周围血管检测技术即将应用于临床众所周知,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致残和致死的“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是造成世界上致残率和致死率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并有年年升高的倾向,动脉硬化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类寿命的延长,心脑血管及大动脉病变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动脉硬化是一种无自觉症状的疾病;早期检测发现无自觉症状动脉硬化日显重要,而且也很必要。
因此,如何早期诊断血管病变,积极干预治疗,改善愈后,提高生存及生活质量成为医学观注的热点。
血管病变早期检测系统(无创周围血管检测技术)对血管性疾病,尤其是动脉硬化程度及管腔闭塞性情况,可进行有效的评价。
动脉硬化检测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以动脉脉搏波波普理论为基础的检测技术,为动脉硬化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无创的检测手段。
此项检测技术对动脉硬化的早期诊断;心脑血管疾病的预后判断;心血管疾病患者支架、造影、用药后的康复、疗效评估;心脑血管药物疗效的评估;确诊外周动脉血管疾病;指导新药的研制开发等血管病变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很大的意义。
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无创周围血管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对于血管病变早期筛查,积极干预,改善予后,提供了技术依据,该项检测具有无创、耐受性好、可操作性强等优点,我院新近购进的动脉硬化检测仪性能先进,可进行踝肱脉博波传导速度(baPWV评估动脉硬化的参数)、踝臂指数(ABI评估动脉阻塞的参数)、趾臂指数(TBI)等多项指标的进行测定;一、美国心脏病协会制定了检测动脉硬化的“金标准”——动脉波传导速度(PWV)和踝臂指数(ABI)等。
1、动脉波传导速度(PWV):是指脉搏波在动脉内的传导速度,能很好的反映大动脉的弹性,是评价动脉硬度的经典指标。
正常值<1400cm/s,大于该值提示动脉硬度增高,它是心血管疾病发生与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能反映动脉硬化的程度。
2、踝臂指数(ABI):是足踝收缩压和肱动脉收缩压比值,能反映下肢动脉狭窄和阻塞的程度,正常值0.9<ABI <1.3。
踝肱指数检测在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的重复性研究目的探討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检测在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的重复性。
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无亲缘关系的糖尿病患者,检测双下肢动脉血压和肱动脉血压,计算踝肱指数,在1周内进行两次ABI测定。
比较前后两次结果的一致性。
结果第二次检测左下肢ABI小于第一次左下肢ABI检测结果(P<0.05)。
第二次右下肢ABI小于第一次右下肢ABI 检测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BI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检测重复性有待提高,需要定期进行培训。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peatability of ankle brachial index(ABI)in in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Methods Unrelated diabetic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April 2017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Blood pressure of both lower extremities and brachial artery were measured.Ankle brachial index was calculated and ABI was measured within 1 week. Compare the consistency of the two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Results The ABI of the second lower limb was lower than the first ABI of the left lower limb(P<0.05).The second right lower limb ABI less than the first right lower limb ABI test result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repeatability of ABI detec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needs to be improved,which requires regular training.Key words:Ankle brachial index;Repeatability;Diabetes mellitus外周动脉疾病(periperal arterial diease,PAD)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合并有PAD的患者心肌梗塞或卒中的风险显著增高[1]。
一、背景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是一种非侵入性、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下肢动脉狭窄程度。
踝肱指数是踝部动脉收缩压与同侧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正常范围为0.9~1.3。
踝肱指数降低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早期表现,可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为了提高对踝肱指数风险评估的认识,制定应急预案,本文将对踝肱指数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进行阐述。
二、踝肱指数风险评估1. 评估目的(1)早期发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2)评估心脑血管事件风险;(3)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2. 评估方法(1)患者准备:患者取坐位,暴露双下肢,放松肌肉;(2)测量踝部动脉收缩压(踝压)和肱动脉收缩压(肱压);(3)计算踝肱指数:踝肱指数=踝压/肱压;(4)根据踝肱指数评估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3. 评估标准(1)踝肱指数正常:0.9~1.3,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2)踝肱指数降低:0.4~0.9,存在心脑血管事件风险;(3)踝肱指数严重降低:≤0.4,高度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三、应急预案1. 早期干预(1)对踝肱指数降低的患者,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控制血压等;(2)加强生活方式干预,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3)定期复查踝肱指数,监测病情变化。
2. 介入治疗(1)对于踝肱指数严重降低的患者,考虑进行介入治疗,如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等;(2)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血管再狭窄情况。
3. 术后并发症处理(1)血管再狭窄:根据病情选择再次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2)出血:给予止血、抗凝等治疗;(3)血栓形成:给予抗凝、溶栓等治疗。
4. 心脑血管事件预防(1)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2)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抗凝等药物;(3)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四、总结踝肱指数风险评估对于早期发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评估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踝肱指数检测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指导意义随着糖尿病人口的不断增加,其并发症的足部问题也日益突出。
糖尿病足病变包括神经病变、血管病变以及感染性病变等多种情况,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截肢或死亡。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足踝肱指数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足踝肱指数(ABI)是一项常用的检测下肢动脉狭窄和闭塞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测量肱动脉和踝动脉的收缩压,计算出其比值。
在糖尿病足护理中,ABI检测可用于以下方面的指导:1. 神经病变的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出现神经病变,导致足部感觉异常、疼痛以及运动功能受损等问题。
ABI检测可早期发现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从而提醒医护人员密切关注神经病变的情况。
对于已经出现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在足踝肱指数检测中发现下肢动脉供血不足时,可以通过足部按摩、按摩板、热敷、冷敷等方法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缓解足部神经病变的症状。
2. 血管病变的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往往会出现动脉硬化或闭塞等问题,导致下肢血流受阻。
ABI检测可用于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足部血管状况,及时发现血管病变的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已经出现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ABI检测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包括运动、足部按摩、物理疗法以及手术等治疗措施,以缓解足部血管病变的症状。
3. 评估体运动能力足踝肱指数检测是一种快速、简便且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可以评估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状况以及运动能力。
通过ABI检测,医护人员可以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能力,从而制定适宜的康复治疗方案。
对于运动能力差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采用针灸、理疗、中医按摩等物理治疗方法,帮助其恢复运动能力,缓解糖尿病足的症状。
总之,足踝肱指数检测在糖尿病足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该项检测,可以早期发现下肢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为糖尿病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因此,在进行糖尿病足护理时,医护人员应充分发挥ABI检测的作用,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效果,降低截肢率和死亡率。
踝肱指数(ABI)简介1.踝肱指数(ABI)的定义踝部动脉的收缩压与上臂肱动脉收缩压之比。
踝部动脉一般选择胫前或胫后动脉。
正常情况下,踝部动脉的收缩压应该几乎等于或高于肱动脉收缩压,静息状态下ABI应该>0.90~0.95。
2.ABI的准确性ABI是目前最有效、最准确和可行的周围动脉疾病(PAD)的检出方法。
它快速、简便、无创,且经济有效。
德国ABI流行病学试验(GET-ABI试验)显示,ABI可以检出与有症状PAD同样危险的无症状PAD。
这项流行病学研究于2001年发起,目的是检验ABI的准确性。
研究包括6880名非选择性患者,年龄65岁及以上,均来自德国344个初级保健诊所。
研究发现,ABI≤0.9(胫前或胫后动脉BP/肱动脉BP)识别PAD的敏感度为95%,特异度为50%。
研究者说,这比乳房钼靶摄影用于乳腺癌或PSA用于前列腺癌的效果还要好。
3.ABI与心血管风险ABI协作组从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查找PAD与心血管事件关系的随机对照研究,共入选16项研究,随访480325人*年,发现ABI与死亡风险“J”形相关,ABI位于1.11-1.40之间,心血管风险最低,当ABI<1.11时,ABI越低则死亡风险越大。
男性患者ABI≤0.9时,10年心血管病死率为18.7%,而正常ABI者为4.4%;女性患者ABI≤0.9时,10年心血管病死率为12.6%,而正常ABI者为4.1%。
ABI预测心血管事件的价值也在中国人群中得到证实。
一项研究对304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ABI检测,随访13个月,在Cox回归模型中,与未合并PAD患者相比,合并PAD后全因死亡率增加62%,心血管病病死率增加145%。
对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项研究亦证实,低ABI增加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病病死率,风险比(HR)分别为1.85、3.21。
2013年欧洲高血压学会(ESH)/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高血压管理指南、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均指出检测ABI有助于发现心血管病高危的高血压患者。
踝肱指数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BI)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与护理措施。
方法:将2017年全年我院收治的327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踝肱指数检测,筛选患者的下肢动脉疾病的发生情况,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并比较不同踝肱指数患者的糖尿病足的发病率。
结果:ABI≤0.5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病率最高;0.9<ABI≤1.3的患者,糖尿病足发病率最低(P<0.05)。
结论:踝肱指数检测能够筛查糖尿病足的高危人群,从而提前实施护理干预,做好预防措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踝肱指数;糖尿病;糖尿病足;应用;护理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通常伴有外周动脉疾病(PDA),且近年来的发病率比以往有显著提高。
踝肱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下肢收缩压/上肢收缩压,早在20世纪中期便广泛用于临床,经多年实践,已被证实为评估PDA的有效指标,同时也是评估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死亡率的独立指标[1]。
踝肱指数检测操作方便,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由于患者的神经血管病变较为复杂,所以踝肱指数的常规分级标准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我院检测了327例患者的踝肱指数,并进行了新的分级,以此为糖尿病足的早期筛查、积极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研究对象为2017年全年我院收治的327例糖尿病患者,男性、女性分别为205例、122例;年龄43~82岁,平均年龄(56.74±5.38)岁;病程4~28年,平均病程(9.63±0.27)年;合并症:24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18例合并肾病、76例合并高血压、43例合并糖尿病足。
1.2方法1.2.1ABI检测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ABI检测:检测仪器为multi/super Dopplex II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指导患者摆放仰卧位,分别检测双侧前臂的血压;取最高值作为肱动脉压(两侧血压的差值<10mmHg);取双侧颈后动脉、足背动脉的收缩压最高值作为踝动脉压,与肱动脉压相除,计算ABI,双侧ABI的最低值即患者的ABI,如果患者的ABI>1.30,则取最高值。
踝肱指数(ABI)简介
1.踝肱指数(ABI)的定义
踝部动脉的收缩压与上臂肱动脉收缩压之比。
踝部动脉一般选择胫前或胫后动脉。
正常情况下,踝部动脉的收缩压应该几乎等于或高于肱动脉收缩压,静息状态下ABI应该>0.90~0.95。
2.ABI的准确性
ABI是目前最有效、最准确和可行的周围动脉疾病(PAD)的检出方法。
它快速、简便、无创,且经济有效。
德国ABI流行病学试验(GET-ABI试验)显示,ABI可以检出与有症状PAD同样危险的无症状PAD。
这项流行病学研究于2001年发起,目的是检验ABI的准确性。
研究包括6880名非选择性患者,年龄65岁及以上,均来自德国344个初级保健诊所。
研究发现,ABI≤0.9(胫前或胫后动脉BP/肱动脉BP)识别PAD的敏感度为95%,特异度为50%。
研究者说,这比乳房钼靶摄影用于乳腺癌或PSA用于前列腺癌的效果还要好。
3.ABI与心血管风险
ABI协作组从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查找PAD与心血管事件关系的随机对照研究,共入选16项研究,随访480325人*年,发现ABI与死亡风险“J”形相关,ABI位于1.11-1.40之间,心血管风险最低,当ABI<1.11时,ABI越低则死亡风险越大。
男性患者ABI≤0.9时,10年心血管病死率为18.7%,而正常ABI者为4.4%;女性患者ABI≤0.9时,10年心血管病死率为12.6%,而正常ABI者为4.1%。
ABI预测心血管事件的价值也在中国人群中得到证实。
一项研究对304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ABI检测,随访13个月,在Cox回归模型中,与未合并PAD患者相比,合并PAD后全因死亡率增加62%,心血管病病死率增加145%。
对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项研究亦证实,低ABI增加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病病死率,风险比(HR)分别为1.85、3.21。
2013年欧洲高血压学会(ESH)/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高血压管理指南、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均指出检测ABI有助于发现心血管病高危的高血压患者。
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的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指南强调,老年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卒中应进行ABI筛查。
临床医生应提高对PAD的重视,积极开展高危人群的ABI筛查,尤其是心血管病患者,做到早筛查、早干预,以改善PAD患者的预后。
4.ABI的测量方法
测量踝肱指数需要一个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分普通探头和可以直接夹在脚趾、手指上的探头)和一个袖带型血压计,测量下肢动脉收缩压时,将血压袖带绑在有问题的动脉近端(即靠近心脏侧)的部位,用超声多普勒探头探及动脉搏动,将血压袖带充气直到动脉的搏动停止。
然后血压袖带慢慢放气,当超声多普勒探头重新检测到动脉搏动时,这时候得到的血压数值就是所测动脉的收缩压。
5.ABI的数值分析
ABI≥0.9 正常
0.89-0.70 轻度
0.41-0.69 中度
≤0.4 重度或踝部压力<40-50mmHg表明严重的动脉疾病
6.ABI的局限性
ABI对存在严重动脉中层钙化的患者测量结果不可靠,严重的动脉钙化常见于糖尿病、肾病终末期和重度吸烟患者。
由于血压袖带不能完全压闭动脉。
导致踝部压力测量值虚假的升高,甚至>220mmHg,导致结果不准确。
在这些病例,ABI不能用来做为诊断依据,可以通过脉搏曲线或完全的多普勒扫描来评估,另外也可用足趾袖带,测量足趾部动脉压力。
另一种ABI不可信的情况是患者伴有远端腹主动脉或髂总动脉的狭窄或闭塞。
在这些患者,ABI在休息时可能是正常的,运动后的ABI测量可以鉴别此类患者。
还有一些锁骨下动脉狭窄闭塞等疾病的患者,本身上肢肱动脉压力不准确,测量出ABI没有什么意义。
随着技术的革新,目前市面上已经有测量下肢和上臂血压的专门校准示波模块,对上下肢血压值进行同步读数,通过示波系统来测量踝肱指数,规范了踝肱指数的测量方法并使得所有医生都可以更简便、准确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