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检疫的特点(精)
- 格式:ppt
- 大小:2.50 MB
- 文档页数:2
2019年第06期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畜牧业在我国农业中的比重也较高,同时畜牧业还是广大农民或养殖人员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因此,对畜牧业应当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1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对我国的重要意义动物防疫检疫是动物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动物食品质量问题频繁出现,这些问题在告诫我们,应当加强动物检疫工作。
动物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会影响人类的健康,还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畜牧业要发展,就必须重视动物检疫工作,只有发挥动物检疫工作的意义,才能保证食品的安全。
现如今人们对动物食品需求量极大,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责任也在加大。
如果动物检疫防疫工作不能按照相应的规定以及政策执行,则可能导致出现疫情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甚至对人体的生命安全都会造成威胁,使人们抵触动物产品,阻遏畜牧行业的发展。
2完善制度以及相应配备从动物产品出厂到运销的过程中,动物以及动物产品均需要有一条完整的链条,动物的出厂是需要具备检疫证明、畜禽标识以及瘦肉精检测证明等相关证明,而在动物屠宰、运输以及销售的过程中,需要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产品则可正常流通,对其进行销售以及加工等检疫标志。
3动物检疫主要特点我国有《动物防疫法》对动物防疫方面进行规范,动物检疫属于政府行为,而相应的防疫操作也属于国家的执法行为。
(1)我国在十年之前对动物防疫法进行了修改,要求相应机构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动物以及动物产品例行检疫。
(2)《动物防疫法》当中规定了具体的检疫方式。
官方兽医应当具备一定的条件,并且需要有关部门颁发证书。
(3)我国农业部将动物检疫分为两种,其一产地检疫、其二是屠宰检疫。
不同的种类具备不同的操作以及规范。
(4)在出售或运输动物的过程中,货主应当根据相应规定,在当地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检疫标准应当按照《畜禽产地检疫规范》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严格执行。
(5)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接到检疫请求后,应当派遣有关人员去现场对动物产品以及动物进行检疫,如检疫合格,应出示检疫证明,同时施加检疫标志。
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动物检验检疫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3. 学时安排:64学时4.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动物检验检疫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具备动物疫病诊断、预防、控制及动物产品安全检验等方面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为我国动物卫生事业贡献力量。
二、课程内容1. 动物检验检疫概述(1)动物检验检疫的定义、意义和作用(2)动物检验检疫的发展历程(3)动物检验检疫的基本任务2. 动物疫病防控(1)动物疫病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流行特点(2)动物疫病防控策略(3)动物疫病监测与报告制度3. 动物疫病诊断(1)动物疫病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临床诊断与实验室诊断(3)常见动物疫病诊断案例分析4. 动物产品安全检验(1)动物产品安全检验的基本要求(2)动物产品微生物检验(3)动物产品药物残留检测(4)动物产品重金属及有害物质检测(5)动物产品包装与标签检验5. 动物检验检疫技术(1)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2)免疫学检测技术(3)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4)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6. 动物检验检疫法律法规与标准(1)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律法规(2)动物产品安全标准(3)动物检验检疫操作规程7. 动物检验检疫案例分析(1)动物疫病防控案例分析(2)动物产品安全检验案例分析(3)动物检验检疫法律法规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动物检验检疫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
4.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动物检验检疫的实际操作技能。
5. 信息化教学: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占30%,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讨论、实验报告等。
2. 期中考试:占30%,测试学生对动物检验检疫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2024年屠宰检疫申报制度一、动物检疫的概念动物、动物产品检疫是指为了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保护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由法定的机构,采用法定的检疫程序和方法,依照法定的检疫对象和检疫标准,对动物、动物产品进行疫病检查、定性和处理。
二、动物检疫的特点(1)属于行政许可的范畴;(2)具有强制性;(3)须由法定的机构和人员实施;(4)须按照法定的检疫项目和检疫对象进行检查;(5)须按照法定检疫标准和方法进行操作;(6)须按照法定的处理方式处理检疫结果;(7)须出具法定的检疫证、章及标志。
三、屠宰检疫应遵循的规定根据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进入屠宰场(厂、点)的动物应当附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并佩戴有农业部规定的畜禽标识。
____兽医应当查验进场动物附具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佩戴的畜禽标识,检查待宰动物的健康状况,对疑似染疫的动物进行隔离观察。
____兽医应当按照农业部的规定,在动物屠宰过程中实施全流程同步检疫和必要的实验室疫病检测。
四、动物检疫的分类根据实施检疫的环节,动物检疫分类为。
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
五、动物检疫的方法和现场操作必备的器具(1)动物检疫常用的方法有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验;(2)动物检验现场操作必备的器具有检疫箱、体温计、听诊器、刀、剪刀、采样工具、容器等,且应保持器具干净、无毒。
六、《生猪屠宰检疫规程》规定的检疫对象有哪些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____、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猪Ⅱ型链球菌病、猪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丝虫病、猪囊尾蚴、旋毛虫病共____种。
七、生猪屠宰检疫的程序1、入场(厂、点)监督查验;2、检疫申报;3、宰前检查;4、同步检疫;5检疫结果处理;6、检疫记录。
(1)入场(厂、点)监督查验____兽医应当查验进入屠宰场(厂、点)的动物应当附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并佩戴有农业部规定的畜禽标识。
检查待宰动物的健康状况,对疑似染疫的动物进行隔离观察,无规定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需要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合格。
动物检疫技术第一章1、动物检疫的任务和作用是什么?动物检疫有什么特点?动物检疫的原则是什么?答:动物检疫的任务和作用是在于对活体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检疫,以检出患病动物或带菌(毒)动物,以及带菌(毒)动物产品,并通过兽医卫生措施进行合理处理和彻底消毒,以防止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传入或传出,从而保障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正常贸易,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动物检疫的特点是强制性,法定的检疫机构和人员,法定的检疫项目和检疫对象,法定的检疫方法和标准,法定的处理方法,法定的检疫证明。
动物检疫的原则包括依法实施的原则、尊重事实的原则、尊重科学的原则、预防为主的原则、检疫与经营相分离的原则。
第二章1.1、什么是动物检疫的范围?动物检疫分哪两大类?每类又包括哪些内容?动物检疫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答:动物检疫的范围是指动物检疫的责任界限。
根据我国动物检疫有关沙法规的规定,凡在国内收购、交易、饲养、屠宰和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的贸易性、非贸易性的动物、动物产品及其运载工具,均属于动物检疫的范围。
动物检疫在总体上分为国内动物检疫(内检)和出入境动物检疫(外检)两大类。
国内动物检疫包括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和市场检疫监督;出入境动物检疫包括进境检疫、出境检疫、过境检疫及运输工具检疫等。
常用的动物检疫方法有流行病学调查法、临诊检查法、病理学检查法、病原学检查法和免疫学检查法等5种方法.1.2、全国动物检疫对象中,一类动物疫病有哪些?答:一类动物疫病包括:口蹄疫、猪水疱病、猪瘟、非洲马瘟、非洲猪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禽流行性感冒(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
1。
3、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哪些?病理组织学检查用病料的采取和保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微生物检验用病料的采取和保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产地检疫和市场检疫监督中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出入境检疫、运输检疫和宰前检疫的流行病学调查。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
动物检疫的特点
一、具有强制性
动物检疫是政府行为,受法律保护,由国家行政力量支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必须服从并协助做好检疫工作。
凡不按规定或拒绝、阻挠、抗拒动物检疫的,都属于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
造成严重后果,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具有法定的机构和人员
动物检疫必须由法律规定、国家授权的法定机构实施。
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是动物检疫与实施监督的主体。
动物检疫人员必须是依照有关法规、规定,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考核批准,符合相关条件,取得资格证书者,才能在规定的范围内从事动物检疫工作。
三、法定的检疫对象
动物疫病的种类很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疫病都进行检疫。
为此,国家或地方将根据不同动物疫病的流行情况、分布区域及危害大小,以法律形式规定某些重要动物疫病为必检对象。
这种由国家规定必须检疫的动物疫病,称为法定检疫对象。
动物检疫时也主要针对法定检疫对象进行检疫。
四、法定的检疫和处理方法
动物检疫人员必须按照规定方法对动物及其产品实施检疫,对检疫后的处理,必须执行统一的标准。
1。
动物检疫的基本知识(一)检疫的定义及意义检疫(Quarantine):源自拉丁文Quarantum,原义是40天的意思。
它起源于14世纪中叶,当时在欧洲大陆鼠疫、霍乱、疟疾、黄热病盛行,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当时在欧洲的威尼斯共和国,政府当局为了阻止传染病传入本国,规定凡入境的外来传船只和人员,一律采取在到岸之前,在锚地滞留(隔离)45天。
在此期间,如果发现船上人员患有传染病,即不准船只进港和人员上岸;如果未发人员患有传染病,方允许船只进港和人员上岸。
这种原始的带有强制性的隔离措施,在当时医疗系条件倘不发达的情况下,对阻止疫病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此后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并发展成为现在“检疫”的概念,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有关生物体(包括人类、动物和植物等)及其产品和其他相关物品,实施科学的检验鉴定与处理,以防止有害生物(包括人类和动物致病菌、病毒、寄生虫及植物性病、虫、杂草等)传入国境或在国内蔓延及在国际间传播的一项强制性行政措施。
由此可知:检疫有两种基本属性:(1)强制性。
即检疫是国家采取的强制性行政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或阻止。
它受法律保护。
因此,许多国家,包括我们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2)预防性。
即检疫可以防止疫病传入。
而不是等疫病传入后再去控制。
否则,不仅效果差,而且难度大,且代价高。
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检疫工作,尤其是出入境检疫工作。
在世贸组织(WTO)谈判中,动植物检疫也始终是谈判的焦点,因为它是设置非关税技术性贸易性壁垒(TBT)的有效手段。
为了消除由此引发的技术性贸易性壁垒,在WTO规则中有一个专门的规则----SPS协定(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
我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第一条即明确规定:为了防止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以及其他有害生物传入、传出国境,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和人体健康,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制定本法。
(二)动物检疫动物检疫是遵照国家法律,运用强制性手段和科学技术方法,预防或阻断动物疫病的发生以及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间的传播。
2022年动物检疫管理知识必考重点知识汇总(精选)1、动物检疫的概念是什么?答:动物、动物产品检疫是指为了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保护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由法定的机构,采用法定的检疫程序和方法,依照法定的检疫对象和检疫标准,对动物、动物产品进行疫病检查、定性和处理。
检疫属于政府行为,有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逃避检疫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动物检疫必须遵循哪些原则?答:动物检疫必须遵循过程监管、风险控制、区域化和可追溯管理结合的原则。
严格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对本辖区内出售或者运输的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3、动物检疫的特点是什么?答:(1)属于行政许可的范畴;(2)具有强制性;(3)须由法定机构和人员实施;(4)须按照法定的检疫项目和检疫对象进行检查;(5)须按照法定的检疫标准和方法进行操作;(6)须按照法定的处理方式处理检疫结果;(7)须出具法定的检疫证、章及标志。
4、何为法定的检疫项目?答:官方兽医在实施检疫行为时依法检查的若干事项,称为法定检疫项目。
5、何为法定的检疫对象?答:法律、法规或规章规定的必须检疫的动物疫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称为法定的检疫对象。
6、我国现行的动物检疫书证有哪些?我省的动物检疫书证是如何出具的?答: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A、动物B)、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产品A、产品B)。
我省的动物检疫书证是通过计算机出具的。
7、什么是转让、伪造或变造检疫证明、检疫标志和畜禽标识?答:转让检疫证明、检疫标志和畜禽标识:指依法取得检疫证明、检疫标志和畜禽标识的单位和个人,将自己的某一批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证明、检疫标志和畜禽标识以有偿或者无偿的方式提供给没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和畜禽标识的单位和个人使用的行为。
伪造检疫证明、检疫标志和畜禽标识是指未经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批准,仿制法定检疫证明、检疫标志和畜禽标识的式样,擅自制作检疫证明、检疫标志和畜禽标识的行为。
变造检疫证明、检疫标志和畜禽标识是指对检疫证明、检疫标志和畜禽标识采用剪贴、挖补、涂改、拼接等方法加工处理,改变检疫证明、检疫标志和畜禽标识的已有项目和内容的一部分的行为,如改变动物、动物产品的名称、数量、签发日期、签发人等相关内容,变造包括涂改、但不限于涂改。
动物检疫总结怎么写
动物检疫是保障动植物健康和人类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对动物进行检疫,可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首先,动物检疫能够快速发现和隔离可能携带传染病的动物。
通过检查动物体表、体温和粪便等指标,可以及早发现患病或携带疾病病原的动物,并将其隔离或转移,阻断病原的传播链,减少疫情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动物检疫有助于防止外来有害物种的引入和扩散。
外来有害物种对本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都具有潜在的危害。
通过严格的检疫措施,可以阻止这些物种的传播,维护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的稳定。
此外,动物检疫还可以保护人类免受动物传染病的侵袭。
许多动物疾病对人类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如禽流感、狂犬病等。
通过对动物进行检疫,可以降低人类感染的风险,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然而,动物检疫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动物种类繁多,检疫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检疫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药物和工具,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同时,动物检疫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和国际组织进行协作和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支持。
总之,动物检疫是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
通过
加强检疫工作,我们能够最大程度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