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412940_新文科背景下“瑜伽”课教学模式的创新
- 格式:pdf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4
龙源期刊网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创新教学模式
作者:包敏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第16期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创新教学模式,是当前教育教学形势的需要。它对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和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学思想政治课;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086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材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在这个背景下,进行教学模式革新,采用新的且与新教材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选择。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要实现模式的创新,必须更新观念。政治课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为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理论素质为根本,以政治理论内容进学生的头脑为目的。在教学中要贯彻改革的精神,打破常规,树立“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我们就应该采取什么方式”的思想。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上下工夫。政治课教学活动完全可以组织得丰富多彩,如课前的一周时事报告、社会热点讲评与讨论会、大型专题报告、放映一些专题音像资料、撰写政治小论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都可以为己所用。这些活动能有效地解放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搜集、利用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合作的能力,并最终发展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育现代化·2016年82187教育现代化·2016年12月第38期教学改革与探索游泳运动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具有较为雄厚的群众基础,随着我国全面实施《全面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等政策,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游泳健身计划当中来,为了《全民健身计划》的深入贯彻和落实,弘扬游泳文化,推动游泳在我国的深入发展,全国高校逐渐开展大学生游泳健身活动,并不断地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近些年来,游泳这项运动逐渐引起了我国高等院校的充分重视,将其纳入到必修课程当中,同时由于游泳运动的优势及其自身的特点,使得游泳在大学生群体中颇受欢迎。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师资力量、传统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师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模式,单一的课程设置,学生只是掌握了最基本的游泳技能而已,整体游泳水平较低。因此,探究我国高等院校游泳水平落后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是当前的重要课题。一 游泳运动的运动价值、项目特点以及大学生参加游泳运动的重要性(一) 游泳运动的项目特点及其运动价值游泳运动是有氧运动的一种,在水下运动时需要利用水的浮力来克服水的阻力,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调动人体的各个器官,甚至有人这样形容,当你游泳的时候,你的全身上下每一个“零件”都在运动。游泳运动项目具有一定的特点,如减肥瘦身、增强体质、历史悠久、形体健美、群众广泛等,并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力,这也是为什么游泳运动会在大学校园里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游泳运动相较于其他运动项目而言,具有更强的社交性、健美性和健身性。游泳项目可以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进行调节,增强其灵敏性,使肺活量增大,使血液循环增强,提高人体免疫力,因此不可否认游泳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和作用。(二) 大学生参加游泳运动的重要性现代大学生最喜欢的运动健身项目之一就是游泳,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安排游泳锻炼的时间和强度,既可以愉悦身心,塑造优美流畅的形体,而且还能够达到增强心血管系统的技能,提高身体协调性,增强体质等目的。相较于其他运动项目对机体的损伤程度而言,游泳项目所带来的损伤是最小的,因此,游泳是一项可以终身坚持的运动项目。高等院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后关口,学生能否培养良好的健身观念,能否掌握熟练的健身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而就游泳运动本身来讲,它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在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游泳项目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二 现阶段我国高校体院游泳运动的发展现状高等院校游泳教学的重要构成要素就是游泳理论课,这是大学生实战演练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大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和较为鲜明的理论层次分析,因此,游泳教练员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理论教学为指导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然而,大多数高等院校对学生是否掌握最基本的游泳技能过分的重视,却忽略了游泳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内容单一的游泳理论课程会采用“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相对落后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无法真正的认识游泳运动,课堂内容涉及到较多的基本理论,却甚少涉及游泳的健身知识、训练方法及科学原理等内容,尤其是可以吸引大学生的内容更是屈指可数。例如:游泳运动是如何实现塑身功效的、游泳运动的健身理念是什么、如何通过游泳项目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达到身心健康的状态等等,诸如此类内容的缺失,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除此之外,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注重教学方法,根据相关数据及调查显示,游泳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绝大多数会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新时期背景下改革创新高校游泳课教学方法和模式易述鲜(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0000)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推广了全民健身的观念。作为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项目——游泳,不仅有利于人体的健康,而且还具有减肥瘦身的功效,游泳的健身作用是其他运动项目所不具备的。然而,在我国高等院校教学体制深入改革的进程中,现代化教学思想、教学模式与传统游泳教学模式之间存在冲突,严重阻碍了游泳教学的发展。在传统游泳教学当中,教学内容的主体是老师,教育对象是学生,难以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改革创新高校游泳课程教学方法和模式至关重要。关键词:现代化教育;策略;创新;高等院校;游泳教学
一、课程名称
【课程名称】:XXXX瑜伽课程
二、课程目标
1. 增强身体柔韧性,提高肌肉力量。
2. 改善身体姿态,预防及缓解脊椎、关节等疾病。
3. 缓解压力,提升身心健康。
4. 提高生活品质,塑造优雅气质。
三、课程对象
【适用人群】:男女老少均可,无特殊疾病者。
四、课程时长
【课程时长】:每次60分钟,每周3-5次,共XX周。
五、课程内容
1. 课前准备(5分钟)
- 课前热身:轻松活动四肢、颈椎、腰椎等,避免运动损伤。
- 课前冥想:帮助学员进入瑜伽状态,放松身心。
2. 热身阶段(10分钟)
- 拉伸全身肌肉,提高关节活动度。
- 简单体式练习,如猫牛式、战士式等。
3. 主课程阶段(40分钟)
- 站立体式:三角伸展式、战士一式、二式、树式等。
- 平衡体式:舞者式、半月式等。
- 坐立体式:莲花坐、半莲花坐、双腿背部伸展式等。
- 躺立体式:仰卧英雄式、鱼式、桥式等。 - 深度放松:瑜伽休息术,帮助学员身心彻底放松。
4. 结束阶段(5分钟)
- 瑜伽呼吸法练习:腹式呼吸、鼻吸鼻呼等。
- 轻松拉伸全身肌肉,缓解疲劳。
六、课程安排
1. 第一周至第四周:以基础体式为主,逐步提高学员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2. 第五周至第八周:增加难度,学习更多高级体式,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3. 第九周至第十二周:进行综合训练,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员的瑜伽素养。
七、注意事项
1. 课前请学员穿着宽松、舒适的运动服装,携带瑜伽垫。
2. 课前请学员提前告知教练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请立即停止练习。
3. 课程过程中,请学员保持专注,跟随教练的指导,切勿盲目模仿。
4. 课程结束后,请学员进行适当拉伸,帮助身体恢复。
八、课程评价
1. 学员满意度调查:了解学员对课程的满意度,为后续课程改进提供依据。
2. 教练反馈:收集教练对学员的反馈,为学员提供更个性化的指导。
高等院校瑜伽教学中情感型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为例
马玲
【摘 要】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对瑜伽教学中的情感型教学模式的使用进行分析,旨在探究其是否适用于瑜伽教学以及如何合理的使用这种方法,使高校瑜伽教学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为高校瑜伽教学提供理论参考。%Based
on the education idea of “people - oriented ,health first” ,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use of the affective teaching yoga teaching mode must be
analyzed and we should aim to explore whether it is suitable for yoga
teaching and how to reasonably use this method and make yoga teaching
more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making yoga teaching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期刊名称】《怀化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2
【总页数】2页(P122-123)
【关键词】情感教学;瑜伽教学;高校
【作 者】马玲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文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64 瑜伽是统一、和谐、相结合的音译,因其独特的训练方法和健身效果,逐步进入大学校园并深受追捧[1]。目前瑜伽教学存在一些问题:瑜伽教师资格混杂、学生重模仿轻思想、狭窄的空间、教材不统一等,这势必会影响到瑜伽教学效果和可持续。
规范瑜伽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促进瑜伽课程的普及;有利于“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落实;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终身体育的形成。本文主要是根据瑜伽的内涵,体育教学模式,以理清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分析了情感教学模式,为今后规范瑜伽的理论教学模型提供依据和参考。
第12卷第5期 2010年10月 沈 阳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0URNAL OF SHENY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Vo1.12,No.5 0ct. 2 0 l 0
文章编号:1008—3863(2010)05—0074—02
高校《瑜伽》选项课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
李 彤
(沈阳大学体育学院,辽宁沈阳I10041)
摘 要:论述了高校传统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根据大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在 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部分高校在公选课程中开设的瑜伽选项课的必要性,根据实际探索了构建《瑜伽》选项课的 教学模式。 关键词:瑜伽;选修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eaching Model of Optional Course Yoga in Colleges
LI To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Shenyang University,Shenyang 1 10041,China)
Abstract:It is expounded tha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public PE class can’t adapt to the modern society.Ac— cording to the psychosomatic need of college students,the necessity to set up the optional course Yoga in some colleges is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survey and the structure of its teaching model is researched practically. Key words:yoga;optional course;teaching model
健身房团操课瑜伽教案
教案标题:健身房团操课瑜伽教案
教案目标:
1. 通过团操课瑜伽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平衡性和协调性。
2. 培养学生对瑜伽的兴趣和理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
1. 瑜伽基本动作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
2. 瑜伽动作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3. 团队合作和配合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 健身房或室内空间。
2. 瑜伽垫或地毯。
3. 音乐设备和适合瑜伽的背景音乐。
4. 适合团操课的瑜伽教具,如瑜伽球、瑜伽带等。
教学步骤:
引入(5分钟):
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对瑜伽的兴趣。
2. 通过简单的热身活动,如颈部、肩部和腰部的放松运动,为学生做好身体准备。
主体(30分钟):
1.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6人,要求他们在瑜伽垫上进行基本的伸展和放松动作,如猫式、下犬式等。教师在每个小组中进行指导和纠正。
2. 整体练习:全班一起进行一些简单的瑜伽流程,如太阳礼、树式等。教师示范并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进行练习。
3. 团队合作练习: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合作完成的瑜伽动作,如合作平衡式、合作倒立式等。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支持,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总结(5分钟):
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瑜伽动作和技巧。
2.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在练习中的感受和体会。
3.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对瑜伽的兴趣。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瑜伽,提供相关的练习资源和指导。
2. 组织学生参加瑜伽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瑜伽技巧和成果。
3. 邀请专业瑜伽教练来学校进行讲座或示范,拓宽学生对瑜伽的认识。
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动作技巧的表现。
2. 通过小组合作练习的结果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课程的满意度和学习效果。
一、课程目标
1. 通过瑜伽练习,提高学员的身心素质,增强体质。
2. 学习瑜伽基本动作,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3. 培养学员的专注力、耐心和毅力。
二、课程时间
1. 课程时长:60分钟
2. 教学时间:50分钟
3. 休息时间:10分钟
三、课程内容
1. 热身运动(5分钟)
2. 基本瑜伽动作(25分钟)
3. 深呼吸练习(10分钟)
4. 放松冥想(10分钟)
5. 总结与反馈(5分钟)
四、教学步骤
1. 热身运动(5分钟)
- 教师带领学员进行全身伸展,包括头部、颈部、肩部、腰部、腿部等部位。
- 指导学员进行深呼吸,放松身心。
2. 基本瑜伽动作(25分钟)
- 教师详细讲解每个动作的名称、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 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员动作。
- 动作包括:
1. 山式站立 2. 飞燕式
3. 蛇式
4. 鸽王式
5. 半月式
6. 鸽子式
3. 深呼吸练习(10分钟)
- 教师带领学员进行瑜伽呼吸练习,包括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和完全式呼吸。
- 指导学员在练习过程中保持专注,感受呼吸的变化。
4. 放松冥想(10分钟)
- 教师引导学员进行放松冥想,帮助学员缓解压力,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 冥想内容:
1. 背部放松冥想
2. 腿部放松冥想
3. 手部放松冥想
5. 总结与反馈(5分钟)
-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瑜伽练习的重要性。
- 邀请学员分享练习感受,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五、教学要求
1. 教师应具备瑜伽教学资质,熟悉瑜伽理论知识。
2.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关注学员需求。
3.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员的动作规范和呼吸节奏。
4. 教师应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六、教学评估 1. 学员对瑜伽知识的掌握程度。
瑜伽教练的教学方法与体式调整技巧
瑜伽作为一种身心调和的运动方式,正在越来越多的人群中受到关注和喜爱。而在瑜伽教学中,教练的教学方法和体式调整技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瑜伽教练应采取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正确的体式调整技巧,以便帮助学员更好地享受瑜伽的益处。
一、教学方法
1.理论与实践结合:瑜伽教学中,教练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上课前,可以向学员介绍瑜伽的起源、原理和基本知识。而在实践中,教练应通过亲身示范及时纠正学员的动作,并鼓励学员亲身参与。
2.示范与引导并重:教练应全程示范每一个体式,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引导学员完成动作。在示范体式时,教练应注重站姿、手势、呼吸等细节,并配合口头指导帮助学员正确领会动作要领。
3.个体化指导:每个学员的体质和灵活性都不尽相同,因此教练需要根据学员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例如,对于柔韧性差的学员,可以提供更温和的体式,而对于弹性较好的学员,可以适当增加难度。
4.积极激励与反馈:教练要不断给予学员积极的激励和反馈,鼓励他们坚持练习并克服困难。及时的反馈可以帮助学员纠正错误的姿势,避免受伤,并增强学员的自信心。
二、体式调整技巧 1.观察与评估:瑜伽教练在教学过程中应学会观察学员的身体状况并作出评估。通过观察学员的体态和呼吸,教练可以初步判断学员的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调整。
2.手势引导:在学员执行体式时,教练可以通过手势引导学员调整姿势。例如,轻轻触碰学员的身体某个部位,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到身体的位置和身体部位的拉伸程度。
3.语言指导:通过清晰明了的语言指导,教练可以帮助学员准确理解和完成体式。语言指导应重点突出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并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
4.使用辅助工具:在某些情况下,教练可以使用瑜伽辅助工具来帮助学员更好地完成体式调整。例如,瑜伽砖、瑜伽带等工具可以用来支撑身体、调整身体平衡或增加拉伸程度。
瑜伽企业课策划书3篇
篇一
《瑜伽企业课策划书》
一、课程背景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身体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瑜伽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身心锻炼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为了满足企业员工对健康和放松的需求,我们特推出瑜伽企业课,旨在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团队凝聚力。
二、课程目标
1. 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放松身心。
2. 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耐力。
3. 培养员工的专注力和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
4. 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三、课程内容
1. 瑜伽基础知识讲解
介绍瑜伽的起源、发展和基本原理,让员工对瑜伽有初步的了解。
2. 体式练习
教授各种瑜伽体式,包括站立、坐姿、扭转、前屈、后弯等,帮助员工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
3. 呼吸法练习
教授瑜伽呼吸法,如腹式呼吸、完全呼吸等,帮助员工放松身心,提高专注力。
4. 冥想练习
引导员工进行冥想,帮助他们平静内心,减轻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5. 放松休息
在课程结束前,进行放松休息,让员工的身体和心灵得到充分的放松。
四、课程时间和地点
1. 课程时间:[具体时间],每次课程时长为[时长]。
2. 课程地点:企业内部会议室或活动室。
五、课程师资 我们拥有专业的瑜伽教练团队,教练均具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根据员工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六、课程费用
根据企业的需求和课程的时长,我们将提供合理的课程费用报价。
七、课程效果评估
1. 员工反馈
通过问卷调查或面谈的方式,了解员工对课程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
2. 身体指标评估
在课程前后,对员工的身体指标进行评估,如身高、体重、体脂率、血压等,以评估课程的效果。
3. 工作表现评估
观察员工在课程后的工作表现,如工作效率、专注力、团队合作等,以评估课程对员工工作的影响。
第一节舞韵瑜伽教案设计
教案标题:第一节舞韵瑜伽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舞韵瑜伽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习并掌握舞韵瑜伽的基本动作和呼吸法;
3.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和平衡感。
教学准备:
1. 教室内的空地;
2. 舒适的瑜伽垫;
3. 音乐设备;
4. 讲解用的投影仪或白板;
5. 瑜伽教学视频(可选)。
教学过程:
引入(5分钟):
1. 向学生介绍舞韵瑜伽的概念和特点,强调其结合了舞蹈和瑜伽的元素,旨在通过舞动和呼吸来放松身心,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平衡感。
2. 播放一段舞韵瑜伽的视频,让学生对其整体效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主体(30分钟):
1. 分步骤教授舞韵瑜伽的基本动作:
a. 第一步:开始姿势
- 脚并拢,双手自然垂放,闭上眼睛,深呼吸。
b. 第二步:伸展 - 慢慢抬起双臂,与肩同高,手掌相对,保持平衡。
c. 第三步:舞动
- 轻盈地跳起,双臂向下伸展,身体轻微弯曲,仿佛在舞蹈中。
d. 第四步:呼吸
- 在舞动的过程中,深呼吸,感受呼吸与身体的协调。
2. 练习舞韵瑜伽的基本动作:
a. 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动作进行练习,重点是动作的流畅性和舒展度。
b. 教师逐个指导学生的姿势和呼吸,确保他们正确理解和掌握。
3. 分组练习:
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
b. 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舞蹈音乐,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舞韵瑜伽动作,编排一段简单的瑜伽舞蹈。
c.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其他小组进行观摩和评价。
总结(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舞韵瑜伽基本动作和呼吸法,强调其对身体柔韧性和平衡感的提升作用。
2. 鼓励学生在家继续练习舞韵瑜伽,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建议。
扩展活动:
1. 学生可以自行在家练习舞韵瑜伽,并录制自己的表演视频。
2. 下节课可以邀请一位舞蹈老师或瑜伽教练来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和讲解。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高校健身瑜伽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兰州文理学院社会体育学院 杨 爱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及运动科技的快速发展,健身瑜伽作为一项新潮的运动项目,凭借提高运动者心理素质、缓 解压力、强身健体、塑身美体等功效,在我国得以广泛传播。高校与时俱进地相继开设了健身瑜伽课程, 但是由于开始时间较短,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教学成效不尽如人意。因此,瑜伽教学应大胆创新、不断探索, 以便寻求可显著优化教学成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就高校健身瑜伽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进行详细探究。关键词:高校 健身瑜伽课程 教学方法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7-03-0046由于高校学生面临很大的压力,极易产生负面情绪,如不能得到有效排解,可能出现身心问题。而瑜伽是一种融合哲学与医疗的健身术,可使运动者在长期的训练活动中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并可将其集聚的负面情绪快速排解出去,从而使运动者以积极的心态、强健的身体投入到工作与学习中,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名合格接班人。如何在高校有效开展健身瑜伽课程教学,是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一、赞赏教学法有研究结果显示,人在得到外界肯定与认可的情况下思维更为活跃、学习能力更强、学习热情更高。因此,在高校健身瑜伽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在瑜伽知识学习与动作训练中的情况,从而利用恰当的措辞对其赞赏与肯定,使学生真切体会教师对自己的关注、认可与在乎,最终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学习健身瑜伽课程。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挑选出瑜伽动作十分标准的学生,让他们做自己的助理,为其他同学示范瑜伽动作,讲解瑜伽知识,分享学习经验,并对其真诚地进行表扬与肯定,从而使学生在被认可中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产生用自己努力学习的实际行动回报教师对自己的期待的积极情感。针对在课堂教学中成就不突出的学生,教师应充分关注他们,及时察觉到他们的提高与进步,哪怕是某个动作中的一个小细节,教师就可将其作为称赞学生的依据,然后不吝言辞地、热情地在全体同学面前对其努力成果进行肯定,有效提高他们学习瑜伽知识与运动技能的信心,为高校健身瑜伽课程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创造有利条件。二、分层教学法在高校瑜伽课程教学中,由于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学习特点、兴趣爱好、瑜伽基础等各不相同,如果采用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很难激起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教学成效的大幅提升,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学生身体受到损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借助问卷调查法、测试法、访谈法等形式全面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以学生的身体柔韧性为依据,恰当地将学生划分成三个层次:身体柔韧性较差的为基础层、身体柔韧性一般的为发展层、身体柔韧性很好地为培优层。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依据各个层次学生特点及兴趣爱好等,有针对性地制定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以确保每个层次学生都能在健身瑜伽课程教学活动中获得一定的进步与提高,还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身体可承受范围内轻松完成体式动作。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瑜伽健身强体、缓解压力的作用,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个性化的教学目标,从而享受成功的体验,以更加努力的态度参与以后的瑜伽教学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在分层教学中,高校健身瑜伽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组织教学活动的中心,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被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所吸引与感染,主动从“要我学习”转变成“我要学习”,以实现显著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三、纠错教学法瑜伽课程内容丰富,每个动作都有其自身特有的效用,运动者只有规范而科学地锻炼该动作,才能对身心产生预期的积极效果。但是,如果在训练中体位不恰当,就难以达到预期的训练目标,无益于瑜伽运动功效的充分发挥。这种情况下,高校健身瑜伽课程教师应对教材中的每一个瑜伽动作都有透彻而科学的研究,并在教学活动中善于洞察及发现学生在运动中的不规范之处,以便及时对其进行恰当指导纠正,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各个体位动作,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例如,学习“前支架式”这一动作时,很多学生出现抬头、腰腹坍塌、翘臀等不规范动作。这些错误动作会导致运动者的脊柱受到过度挤压且手臂受压过大,从而难以实现端立腰腹及手臂的作用,并且不利于运动者减少腹部赘肉。因此,一旦教师发现学生出现错误的运动动作,应对其详细讲解有效的纠正方法,激励学生借助大量的自主训练活动逐渐掌握正确、规范的运动方法。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难以对每个学生的动作进行评价与纠正,教师可将学生随机分成两人小组,让他们展开一对一的学习,纠正对方训练中的不规范之处,最终掌握规范的瑜伽动作。总而言之,瑜伽是一种时尚的体育运动项目,将其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可发挥缓解学生压力、增强学生体魄、愉悦学生心情、挖掘学生潜能等积极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全面了解健身瑜伽课程教学的积极意义,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灵活选用多种教学方法,尽可能为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案,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实现身心合一,最终实现健康成长、快乐成才。参考文献:[1]李 慧.对武汉市普通高校瑜伽课程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2]余 晓.关于高校健身瑜伽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 [3]占玲玲.浅析高校健身瑜伽课程的教学方法[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 [4]王静宜.高校健身瑜伽课程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J].运动,2016 [5]徐 红.浅析高校健身瑜伽课程的教学方法[J].民营科技,2014DOI:10.16534/13-9000/g.2017.0469
---
课程名称: [瑜伽课程名称,如“哈他瑜伽基础班”]
课程目标:
1. 了解瑜伽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2. 掌握基本的瑜伽体位法和呼吸技巧。
3. 增强身体柔韧性、力量和平衡性。
4. 学习如何通过瑜伽缓解压力,提高身心健康。
课程时长: 60分钟
教学对象: 初学者或瑜伽爱好者
教学工具:
- 瑜伽垫
- 毛巾
- 钟表
- 音乐播放器
- 教学视频或图片资料
课程内容:
一、热身(5分钟)
1. 集合学生,简要介绍课程内容和目标。
2. 播放轻柔的音乐,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全身伸展,包括颈部、肩部、腰部、腿部等。
3. 通过呼吸练习,让学生放松身心,调整呼吸节奏。
二、瑜伽体位法教学(30分钟)
1. 山式站立:讲解山式站立的基本要领,让学生体会身体的中正,注意呼吸和站姿的稳定性。 2. 猫牛式:通过猫牛式动作的练习,帮助学生放松脊柱,提高背部和腹部肌肉的柔韧性。
3. 半月式:讲解半月式的基本要领,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打开髋关节,增强下肢力量。
4. 船式:教授船式的基本动作,锻炼核心肌群,提高平衡能力。
5. 树式:讲解树式的基本要领,让学生体会身体平衡和专注力的重要性。
三、呼吸练习(10分钟)
1. 腹式呼吸:讲解腹式呼吸的技巧,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腹式呼吸调节呼吸节奏,放松身心。
2. 喉式呼吸:教授喉式呼吸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呼吸的深度和效率。
3. 收束法:介绍收束法的概念和作用,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运用收束法,增强身体的能量。
四、放松与冥想(5分钟)
1. 引导学生进行全身肌肉放松练习,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感受身体的放松。
2. 播放轻柔的音乐,指导学生进行冥想练习,帮助他们放松心灵,缓解压力。
五、总结与反馈(5分钟)
1. 回顾课程内容,总结瑜伽练习的要点。
2. 鼓励学生课后坚持练习,分享自己的练习心得。
3. 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和建议。
教学反思:
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
瑜伽策划方案
瑜伽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因为它通过身体的锻炼和精神的调和,使人们在焦虑和压力的生活节奏中找到平衡和健康。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瑜伽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精神家园和健康生活方式,然而,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瑜伽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学环境和硬件配置等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一套严密的瑜伽策划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一、目的与目标
1、目的
本策划方案旨在创造瑜伽健身的新时代,推动瑜伽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体验和健康指数。
2、目标
(1)提供一个全面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包括瑜伽基础和高级课程,在性别、年龄、职业、健康状况和健身目标等方面实现全面覆盖。
(2)提供尊重瑜伽态度的文化环境以及专业的教学环境,确保学习瑜伽的学生能够在一个安全、健康、安静的地方练习。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进步,同时也能与其他学生建立更多的友谊与联系。
二、理念 1、瑜伽健身的核心理念
瑜伽健身的核心理念是以身体的自然智慧和内在的力量为基础,让身体、心灵和灵魂实现和谐,达到自我成长和提高健康指数的效果。其核心价值观是:关注自我、坚定信念、专注、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掌控等。
2、教育理念
尊重每位学生的独特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瑜伽课程和方式,让学生从深层次地体验到瑜伽健身的魅力。为学生服务,通过提供专业的教学内容、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人性化的服务等保证学生体验的优质。
三、课程设置
瑜伽健身的高效性和效果主要来自于科学、系统、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因此,瑜伽课程的设置就显得尤为关键。
1、初级课程
初级瑜伽课程是为刚刚接触瑜伽的学生而设的,着重于研究基础的瑜伽元素和正确的姿势,培养对身体的感知能力以及呼吸节奏等。初级课程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瑜伽体位法、姿势调整和呼吸法等,为学习更高级别的瑜伽课程打下基础。
2、中级课程
中级瑜伽课程以加强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平衡力、柔韧度和注重瑜伽肌肉群引导为主要目标。中级课程也是深入学习瑜伽体式调整技巧和原理、更深层次地理解瑜伽理念和文化环境的时候。中级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开始真正体验到和感受到瑜伽带来的身体与心灵的愉悦。
一、课程目标
1. 提高学员的身体素质和柔韧性。
2. 培养学员的呼吸控制能力和冥想意识。
3. 帮助学员缓解压力,改善身心状态。
4. 增强学员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
二、课程内容
1. 热身阶段(10分钟)
- 5分钟呼吸练习:引导学员进行深呼吸,放松身心。
- 5分钟全身关节活动:包括颈部、肩部、腰部、腿部等关节的拉伸和转动。
2. 体位练习阶段(40分钟)
- 站立体式:如山式、三角伸展式、战士一式等,锻炼下肢力量和平衡能力。
- 平衡体式:如树式、舞者式等,提高身体协调性和专注力。
- 坐立体式:如半月式、莲花坐等,增强腹部核心力量和背部伸展。
- 躺立体式:如鱼式、仰卧英雄式等,放松身体,缓解疲劳。
3. 休息术阶段(5分钟)
- 引导学员进行呼吸冥想,放松身心,恢复体力。
4. 放松阶段(5分钟)
- 引导学员进行全身肌肉放松,让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
三、课程时间安排
1. 每周安排3-4次瑜伽课程,每次60分钟。
2. 课程时间可根据学员需求进行调整,如早上、下午或晚上。
四、课程进度安排
1. 第1-4周:以基础体位练习为主,逐步提高学员的柔韧性和力量。 2. 第5-8周:增加平衡体式和坐立体式练习,提高学员的平衡能力和专注力。
3. 第9-12周:结合呼吸练习和冥想,培养学员的呼吸控制能力和冥想意识。
4. 第13-16周:进行综合练习,巩固学员所学,提高瑜伽技能。
五、课程评估
1. 定期进行学员身体素质、柔韧性和力量等方面的评估。
2. 通过问卷调查和学员反馈,了解课程效果和学员需求,不断优化课程内容。
六、课程资源
1. 教学场地:宽敞明亮,具备良好的通风和光线条件。
2. 教学器材:瑜伽垫、瑜伽砖、瑜伽带等。
3. 教学资料:瑜伽书籍、教学视频等。
七、课程师资
1. 拥有专业瑜伽教练资格证书。
2. 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名称:哈他瑜伽初级班
2. 课程时长:60分钟
3. 教学目标:
- 帮助学员建立正确的瑜伽练习基础
- 提高学员的体态和柔韧性
- 培养学员的专注力和呼吸控制能力
- 让学员体验瑜伽带来的身心愉悦
二、课程流程
1. 热身(5分钟)
- 骨盆转动
- 肩部旋转
- 脚踝转动
- 全身伸展
2. 站立体式(10分钟)
- 山式
- 战士一式
- 战士二式
- 战士三式
- 半月式
3. 半高体式(10分钟)
- 猫牛式
- 蛇式 - 犁式
- 仰卧扭转
- 仰卧英雄式
4. 坐立体式(10分钟)
- 鸽王式
- 脚踝坐立
- 半莲花坐
- 简易坐
- 龙式
5. 卧姿力量(10分钟)
- 仰卧英雄式
- 仰卧腹部抬升
- 仰卧双腿抬起
- 仰卧抬腿
- 仰卧抱腿
6. 仰卧放松(5分钟)
- 仰卧放松术
- 肩颈放松
- 手臂放松
- 腿部放松
7. 休息术(5分钟)
- 盘腿静坐
- 深呼吸 - 意识引导冥想
三、教学要点
1. 安全性:确保学员在练习过程中不会受伤,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调整体式难度。
2. 流畅性:体式之间的过渡要自然,避免生硬的转换。
3. 专业性:教授正确的体式动作,强调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4. 互动性:鼓励学员互相观察、学习,共同进步。
四、教学道具
1. 瑜伽垫
2. 瑜伽砖
3. 瑜伽带
五、课后总结
1. 对学员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 鼓励学员在课后坚持练习,分享瑜伽带来的改变。
3. 预告下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备注:以上教案模板仅供参考,瑜伽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员的感受,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让学员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瑜伽的魅力。
一、课程名称:
瑜伽初级班
二、课程目标:
1. 知识目标:
a. 了解瑜伽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b. 掌握瑜伽的基本体式及其功效。
c. 熟悉瑜伽呼吸法的基本技巧。
2. 技能目标:
a. 能够正确地完成瑜伽体式,达到身体平衡与协调。
b. 掌握瑜伽呼吸法的正确方法,提高身体氧含量。
c. 学会调整心态,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3. 情感目标:
a. 培养学员对瑜伽的热爱和兴趣,提高生活品质。
b. 增强学员的自信心和毅力,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c. 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增进彼此间的友谊。
三、教学安排:
1. 课程时长:每周一次,每次60分钟。
2. 课程内容:
a. 瑜伽理论知识讲解(5分钟)
b. 热身运动(10分钟)
c. 瑜伽体式教学(40分钟)
- 基本体式:山式、树式、战士一式、战士二式、三角式等。
- 高级体式:倒立、侧板、船式等(根据学员进度适当调整) d. 瑜伽呼吸法教学(5分钟)
e. 休息与放松(5分钟)
3. 教学方法:
a. 讲解法:结合图片、视频等,讲解瑜伽理论知识。
b. 示范法:教师进行瑜伽体式示范,学员跟随练习。
c. 互动法:教师与学员互动,解答学员疑问,纠正动作错误。
d. 实践法:学员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教学评估:
1. 知识评估: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考察学员对瑜伽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技能评估:通过观察学员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学员对瑜伽体式和呼吸法的掌握程度。
3. 情感评估:通过学员的自我反馈、课堂氛围等,评估学员对瑜伽的热爱程度和心态调整能力。
五、教学进度:
1. 第一周:瑜伽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山式、树式。
2. 第二周:战士一式、战士二式、三角式,瑜伽呼吸法。
3. 第三周:倒立、侧板,瑜伽呼吸法深化练习。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7新时代,社会大变革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大发展,新发
展呼唤新文科。我国的新文科建设发端于2018年教育部
决定实施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2020年11月,《新
文科建设宣言》发布,新文科建设工作开展全面部署。新
文科的本质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核心要义是立足新
时代、回应新需求、促进新融合、引领新发展[1],达到推进
文科理论创新、促进文理交叉融合、重塑文科功能价值、
构建形成具有中国学派特征的文科话语体系等目标。实
现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内涵式发展也需要在价值导向、育
人模式、学科融合和对外交流等层面进行深入探索[2]。
瑜伽是一项优美、舒缓、恬静的运动,其倡导人们改
变生活方式、追求健康[3]。瑜伽文化博大精深,是包含哲
学、美学、宗教思想等在内的系统的、多层次的理论体系。
瑜伽运动中蕴含着对人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
价值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并内化为人心中的一种信念和
追求。目前,中国有3千多万的瑜伽会员及教练员,瑜伽
爱好者达3亿多人。庞大的社会群体背后,是外来文化价
值观的植入及意识形态的传递。无论是“健康中国”还是
“体育强国”,其目的都是培养身心健康的公民。高质量体育人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保障,因此,人才培养迫切
需要高质量课程。在诸多体育运动项目和教学课程中,
“瑜伽”课特色鲜明,独具魅力。在国家大力提倡培养“四
新”人才背景下,创建瑜伽运动教育模式使“瑜珈”课与培
养新时代体育人才相呼应,是高校教师的责任。
一、传统“瑜伽”课教学模式的弊端
(一)重技术学习,忽视大学生深度学习能力和研究
思维的培养传统“瑜伽”课的教学模式重视大学生技术动作学
习,在动作规范性、科学性、严谨性方面体现得非常明显,
这为大学生运动能力打下坚实基础。但随着时代发展,大
学生需要面对社会不同人群,组织群众比赛、创编不同年
龄群体的运动健身内容、安排不同人群的运动量和运动
负荷等活动,这都要求大学生要具备深度学习能力和研
究思维能力。大学生只掌握技术动作已经不能满足社会
大众对运动健康的需求。因此,“瑜伽”课教师应树立与时
代要求相吻合的教育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高
质量的教学内容和与“瑜珈”课相契合的教学模式,培养
新时代高质量体育专业人才。2023年第7期(总第1431期)No.7,2023SerialNo.1431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HEILONGJIANGEDUCATION(Theory&Practice)
收稿日期:2023-03-15修回日期:2023-04-07作者简介:韩晔(196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学院体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健身瑜伽与大众健康。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省专项重点课题“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构建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GJE1422082
)摘要:加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的兼收并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新文科的建设目标。“瑜伽”作为哈尔滨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要求大学生掌握基本体育技能的同时,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和审美情操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授课教师为适应新文科要求,更新了教学内容,引进了新的教学方法,完善并形成了新的教学评价机制,创建了“学、践、研、思、悟、验”6字教学模式。文章论述了6字教学模式在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深度学习研究的思维能力,建设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金课”,培养一流体育人才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关键词:高质量人才;教学模式改革;混合式教学;“瑜伽”课中图分类号:G8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7-0086-04新文科背景下“瑜伽”课教学模式的创新
韩晔,郑艳静(哈尔滨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教育改革●86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7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二)重运动素质提升,忽视大学生运动情感、运动习惯
和良好生活习惯培养
传统“瑜伽”课的教学模式重视大学生身体素质提
高,忽视了大学生在实践中的体验感,忽略了对大学生运
动情感、运动习惯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性教育。高质量
体育专业人才指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的体育专业人才,其对社会具有责任意识,具有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大学生应通
过实践锻炼,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生活习惯及运动
思维战术能力。
二、新文科背景下“瑜伽”课教学模式的6字创新
“瑜伽”课教师在“内外兼修培根铸魂”新理念指引
下,引进了新的教学方法,创新了教学内容,完善并构建
了新的教学评价机制,创建了“学、践、研、思、悟、验”6字
瑜伽运动教学模式。这6个字分别体现在课前、课中、课
后3个教学环节中。课前,大学生在线上自主“学习、实
践”;课中,教师引导大学生“研究、思考”解决问题;课后,
大学生在实践中再次“感悟、体会”瑜伽健身文化。
(一)“瑜伽”课教学理念
瑜伽是以身、心、灵为基础的运动,是心灵、思想与行
动的和谐统一。它的美来自外在体位的形态,更来源于内
涵文化。印度人进行瑜伽锻炼的目的是获得力量达到物
我两忘的喜悦,提倡禅宗及自我修为。这种文化理念与高
校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因此,高校应构建中国式瑜伽
教学体系,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文修养和审美情操,使大
学生掌握瑜伽体位技术及实践应用方法,具备分析和解
决运动实践中的问题的能力。“瑜伽”课教师应以“内外兼
修培根铸魂”为理念,使瑜伽本土化,帮助大学生塑造漂
亮形体,体会瑜伽舒适放松心情、管理情绪的作用,感悟
中国文化美的意境(图1)。因此,提高学生运动品德、能
力、思维是“瑜伽”课的主要目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体育
专业人才是“瑜伽”课创新的目的。
翘回勾动作,是否是大腿后侧哪块肌肉伸展能力不够。要
完成好这一环节,教师需要课前在学习平台上做好课程
建设工作。哈尔滨学院“瑜伽”课学习平台的学习资料包
括文字资料、视频资料、音频资料,在课程目标、教学目
的、教学内容、单元学习内容、不同知识模块建立及课外
拓展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重构,形成了系统的知识链。按教(二)“瑜伽”课6字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
价的综合体现,是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是理论指
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是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化,也
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创建“学、践、研、思、悟、验”6字瑜伽
运动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
大学生深度学习研究的思维,同时,对建设具有高阶性、
创新性、挑战度“金课”也具有重要意义。“瑜珈”课新的教
学模式的各环节如图2所示。首先是课前线上学习、实践
环节。大学生在学习平台自主学习,实践体会并完成技术
动作,体会瑜伽文化内涵。目的是增强大学生自主学习、
深度学习的能力。其次是课中线下环节。教师针对大学生
在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建立问题链,引导大学生一步
步深入思考,解决教学难点。目的是增强大学生理论联系
实际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研究思维和运动情感。最后
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环节。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师引
导深入思考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后,再去体会教学内容,从
内心到身体体会瑜伽的舒适与美好,参加课外瑜伽社团
活动及各种比赛,培养运动思维和战术思维。
三、新文科背景下“瑜伽”课教学模式实践应用
(一)课前线上学习、实践环节(学、践),培养大学生
自主学习、深度学习能力在授课方式上,教师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最大限度挖掘线上资
源,即利用超星学习通、钉钉、腾迅会议等教学平台和B
站、“瑜伽”慕课等资源平台,极大地拓展学习空间,延长
学习时间。“瑜伽”课教学模式的线上学习、实践环节,就
是大学生课前在线上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并在实
践中自主学习掌握相应的瑜伽技术动作及思考动作特
点;教师在课前评阅大学生作业、了解大学生身体素质状
况。这一过程增强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学生通过自
主学习、实践体会、思考体位特点,记录学习中遇到的问
题。例如,大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完成顶峰式体位脚趾上
学内容分为任课教师拍摄微课视频及课外“瑜伽”慕课,
瑜伽教练员、瑜伽裁判员考级资料,瑜伽比赛欣赏视频、
舞韵瑜伽等。大学生可以随时在手机客户端打开学习平
台学习新技术、巩固旧知识,开拓视野,随时了解瑜伽行
业最前沿信息,使课堂与社会需要无逢衔接,为大学生未
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讲解、辅导、讨论、问答、自学、自新文科背景下“瑜伽”课教学模式的创新
中国式瑜伽教学理念塑造漂亮形体
体会瑜伽舒适
感悟中国文化美的意境内外兼修培根铸魂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体育人才
图1中国式瑜珈教学理念}
87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7新文科背景下“瑜伽”课教学模式的创新
练、自评、示范等环节都根据时代的发展及社会的需求赋
予了新的内容,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营
造民主合作式学习氛围,培养具有自治、自律、自学、自创、
自主精神的新时代体育专业人才。
(二)课中线下研究、思考环节(研、思),使大学生建立
研究思维、运动情感
课前,教师在线上对大学生自主学习内容进行评阅,
了解大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并分成不同类型,为课堂教学
分组练习做好准备。课中采用分组原则,且每个小组中都
有身体素质强、中、弱的大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学习,
有利于大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步。教师在课前通过
线上平台了解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针对问题在
线下课堂建立问题链,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大学生去思考
体位的特点、重点、难点,并探索如何进行突破。在课中,
教师设置不同问题,让大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例如,教
师引导大学生思考腘绳肌的构成,研究如何解决腘绳肌
僵硬问题;由股二头肌、半筋肌、半腱肌3部分肌肉构成
的腘绳肌,哪部分肌肉是深层肌肉。由于腘绳肌弹性增
强,才能达到瑜伽体位动作幅度更大、更加漂亮的效果,
教师可以引导大学生研究如何设计由简到难的动作,完
成对腘绳肌深层肌肉的拉伸,从而使腘绳肌更富有弹性。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解剖学知识解决学生在实
践中遇到的问题,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大学生更明
确腘绳肌是“瑜伽中王牌肌肉”的知识点,并帮助大学生
分析、研究、创编辅助动作,科学地缓慢拉伸腘绳肌深层
半膜。对于瑜伽健身功效的解析,教师可以从经络学十二
条经脉走向与分布入手,讲解瑜伽体位中的3个动作,帮
助大学生了解身体在空间发生不同方向位移能够拉伸经
脉对人体产生健康养生功效的知识点,精准解决大学生
不愿动脑思考、不愿深度学习的问题。
为进一步营造研究、思考的氛围,教师在课中创新了
“瑜伽竞赛法”课堂小比赛。一方面强化了大学生对基本
动作的掌握,另一方面要求大学生开动脑筋,群策群力编排动作,了解比赛规则,搭配优美动听的音乐,相互配合
完成动作。这一过程培养了大学生的团队精神、进取精
神、拼搏精神,以及规则意识、公正意识、竞争意识,使大
学生建立高阶运动思维。
为了使“瑜伽”课始终具有挑战度、保持新鲜感,使优
秀大学生脱颖而出,教师创新了教学方法,不断引导大学
生探讨研究问题,使瑜伽技术动作的学习一步步由简单
过渡到高难体位。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仅解决了教学中存
在的大学生不愿动脑思考的问题,也解决了优秀大学生
因课堂内容轻松完成而失去深入学习的兴趣的问题。例
如,一个顶峰式体位动作,当上步时就变化成简易鸽动
作,脊柱后展则形成一个单手鸽王高难动作,双手抓脚成
为难度级别最高的鸽王式体位。身体素质好的大学生轻
易就能把4个动作行云流水般完成,不仅活跃课堂气氛,
也能为其他大学生树立榜样,通过朋辈榜样引领,达到预
期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大学生加深对瑜伽文化、瑜伽教
学内容创编的思考。创编新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提高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