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开设瑜伽选项课的可行性及优化策略
- 格式:pdf
- 大小:899.78 KB
- 文档页数:3
第38卷第6期Vol.38No.6长春师范大学学报JournalofChangchunNormalUniversity2019年6月Jun.2019
高职院校开设瑜伽选项课的可行性及优化策略
刘 爱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基础部ꎬ安徽滁州239000)
[摘 要]通过中国知网、文献资料、互联网、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ꎬ研究高职体育教学中瑜伽选项课
的开设现状及问题ꎬ分析高职院校开设瑜伽选项课的目的、意义以及可行性和必要性ꎬ提出相应优化策略和有益建议ꎬ为建立适合当今高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符合高职体育未来发展趋势的体育教学课程体系提供理论依据ꎬ发挥瑜伽选项课对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要作用ꎮ[关键词]高职院校ꎻ瑜伽选项课ꎻ可行性ꎻ优化策略[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9)06-0146-03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指出将青少年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
人群ꎬ大力普及青少年体育活动ꎬ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ꎬ加强学校体育教育ꎬ将提高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和养成健康行为方式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1]ꎮ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
纲要»研讨会在京举行ꎬ文件提出学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ꎬ各校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数应不少于15个ꎬ在必修课的基础上ꎬ应根据学生体育兴趣、专业(群)人才培养实际需求开设体育选修课[2]ꎮ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职体育教学的改革ꎬ高职体育课的形式也在发生着改变ꎬ以传统自然班授课的方
式逐步向选项课、俱乐部的形式发展[3]ꎮ对于高职院校来说ꎬ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水平己经不是全部的人才培
养目标了ꎬ培养学生身心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己经成为高职院校新的人才培养需求[4]ꎮ瑜伽作为一种
古老的运动方式ꎬ以其独特的魅力已经逐渐成为新的时尚ꎬ迅速发展起来并形成一股健身热潮ꎬ在高职院校被广大师生所喜爱[5]ꎮ本文在全面健身和教学改革的背景下ꎬ研究高职瑜伽选项课开展的现状ꎬ分析瑜伽在高
职体育选项课中开设的可行性以及实施策略ꎬ以期为瑜伽在高职院校的开设提供新思路ꎮ1 高职院校瑜伽选项课的开设现状1.1 高职瑜伽选项课尚处于初级阶段
随着«全国普通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与实施ꎬ近年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尝试ꎬ部分高职院校施行了体育选项课的教学模式ꎬ并由“普修+选项”模式逐渐向“完全选项”模式转变ꎮ“普修+选项”模式一般为一年级普修、二年级选项ꎻ“完全选项”模式即学生进校后ꎬ
从第一学期就开始进行体育选项课学习ꎬ一直到二年级体育课结束(三年制高职ꎬ体育课一般上三学期或四学期ꎬ从一年级开始上课ꎬ于二年级结束ꎮ由于实习等原因ꎬ三年级一般不再进行体育课教学)ꎮ传统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多见于田径、太极拳、武术、健美操、篮排足三大球等项目ꎬ鲜有瑜伽课的影子ꎮ瑜伽是一门新兴体育课程ꎬ进入校园时间不久ꎬ师生基础都比较薄弱ꎬ只有个别具备瑜伽教学师资的院校在选项课中开设瑜伽教学ꎬ其他学校还不具备瑜伽教学的条件ꎮ瑜伽在高职院校的推广仍处于初级阶段[6]ꎮ
[收稿日期]2018-10-14[基金项目]2018年度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8116)ꎻ2018年度安徽省教育厅高校自然
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瑜伽对肥胖女生健身效果的研究”(KJ2018A0835)ꎮ[作者简介]刘 爱ꎬ女ꎬ讲师ꎬ硕士ꎬ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ꎮ6411.2 高职瑜伽师资力量不足
瑜伽源于印度ꎬ历史悠久ꎬ但传入我国时间并不久远ꎮ瑜伽于20世纪80年代由美籍华人张惠兰传入我
国ꎬ在我国逐渐流行并逐渐走进高校ꎮ我国体育专业院校和师范类高校开设的瑜伽专业课程不多ꎬ研究生和
博士生招生中的瑜伽专业和方向亦不多见ꎬ这就造成瑜伽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生数量少ꎬ进一步造成
进入高职院校就业的瑜伽专业教师数量少ꎮ高职院校即使有部分体育教师教授瑜伽课程ꎬ也是因为对瑜伽感
兴趣ꎬ专业性不强ꎬ业务水平不高ꎮ高职院校瑜伽教师队伍短缺ꎬ专业素质偏低[7]ꎬ是高职院校瑜伽选项课开
设的制约因素ꎮ1.3 高职瑜伽选课率在体育选项课中所占比重小
在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中选课率高的体育项目主要是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大众项目ꎬ因为学生对这
些项目比较熟悉ꎮ而对于瑜伽项目来说ꎬ大多高职学生没有接触过和了解过ꎮ选瑜伽项目的学生数量较少ꎬ
且主要是女生ꎮ1.4 高职瑜伽教学场地不足
瑜伽是以一定的身体动作和姿势为载体ꎬ集身体、思想、心灵于一体的健身活动ꎬ有时需要配以特定的音
乐伴奏ꎬ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ꎬ不可过于吵闹和噪杂ꎬ否则就会影响教学效果ꎮ瑜伽教学应在室内场地进行ꎬ
且室内场地多以木地板或塑胶材质为主ꎮ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是一门公共基础课ꎬ并不是专业骨干课程ꎬ体育
场地设施仅供一般性的体育教学使用ꎬ瑜伽所需的专业性强的场地设施不足ꎮ2 高职院校开设瑜伽选项课的可行性
2.1 塑造形体
瑜伽对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促进作用ꎬ通过各种动作姿势的练习ꎬ可以改善人的体质ꎬ去脂增肌ꎮ
瑜伽是一种有氧运动ꎬ不会堆积乳酸ꎬ能够促进人体脂肪代谢ꎬ增加肌肉弹性ꎬ塑造身体流线ꎬ提高人的气质ꎮ
高职学生年龄在20~24岁之间ꎬ且选择瑜伽的群体主要以女生为主ꎮ2.2 改善心肺机能
瑜伽对呼吸的要求比较高ꎬ需要控制呼吸的气流、气量和时间ꎮ瑜伽练习与呼吸密切相关ꎬ通过控制呼
吸的气量和速度ꎬ能够提高心肺系统呼入氧气的数量ꎬ锻炼心肺系统耐受一定负荷的能力ꎬ增加血液向身体各
器官输送氧气的密度ꎬ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功能ꎮ体质健康测试中的女生800米和男生1000米跑其实就是对
学生心肺功能的测试和检验ꎬ心肺机能差的学生难以达标ꎮ由此可见ꎬ瑜伽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心肺系统
机能ꎮ2.3 改善不良心理环境
瑜伽强调身体和心灵的和谐统一ꎮ在瑜伽练习过程中ꎬ可以通过呼吸、冥想和意念ꎬ进行积极的自我暗
示ꎬ对改善自我封闭、猜疑嫉妒、心态失衡、郁郁寡欢等不良心理状态有积极影响ꎬ对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吃苦
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意志品质有积极影响ꎮ瑜伽适中的负荷强度、舒缓的音乐和独立的空间环境能够感
染人的情绪ꎬ使躁乱不安的心慢慢淡定下来ꎬ对辅助矫正和治疗抑郁等心理疾病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ꎮ2.4 拓展和丰富高职体育教学内容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以及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ꎬ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新时代高
职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ꎬ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需要不断融入到传统教学中来ꎮ瑜伽是一项新兴而时尚的
运动形式ꎬ高职学生对其充满期待和好奇ꎮ高职体育教学融入瑜伽课程这一新颖的教学元素ꎬ对活跃高职体
育教学形式和氛围ꎬ优化体育课程结构ꎬ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有积极的帮助作用ꎮ3 高职院校开设瑜伽选项课的优化策略
3.1 增加瑜伽师资力量
教师是教学组织的核心ꎬ有调查显示职业院校开设瑜伽课程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8]ꎮ随着瑜伽的流行ꎬ
开设瑜伽专业的体育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会越来越多ꎬ瑜伽专业毕业生亦会逐渐增多ꎮ高职院校在编制招聘新
进教师指标的时候ꎬ可以重点考虑招聘瑜伽专业的新教师ꎬ丰富和优化体育教师专业结构ꎮ7413.2 加大瑜伽场地建设
场地是瑜伽选项课开设的重要条件ꎮ高职院校可以对闲置的教室或其他空置房进行加工改造ꎬ使之成
为瑜伽练习房ꎮ高职院校在建设新校区和新运动场馆时可以把瑜伽场地规划进去ꎬ增加瑜伽教师开设瑜伽选
项课的信心和动力ꎬ吸引更多学生选择瑜伽课程ꎬ提高瑜伽选项课的教学效果ꎮ3.3 加强对瑜伽的重视和宣传
不少高职学生对瑜伽很陌生ꎬ学校体育部门应该提高对瑜伽的重视程度ꎬ通过橱窗、展板、互联网等多种
形式对学生进行瑜伽宣传ꎬ提高学生对瑜伽的认识和了解ꎬ增加学生对瑜伽的兴趣ꎮ3.4 发挥瑜伽社团的辅助教学功能
体育社团是丰富高职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阵地ꎬ是高职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ꎬ对丰富校园文体
活动和辅助体育教学有良好的辅助作用ꎮ瑜伽老师应当重视和积极引导瑜伽社团的成立和运行ꎬ培养社团骨
干ꎬ发展和吸引更多的社团成员ꎬ支持和指导社团举办各类瑜伽趣味活动和比赛ꎬ让成员在瑜伽活动中获得身
心的锻炼和放松ꎬ感受到瑜伽带来的喜悦和快乐ꎮ瑜伽社团的发展和壮大能够为瑜伽选项课的开设打下良好
的群众基础ꎮ3.5 合理设计瑜伽教学内容
高职学生因兴趣、爱好或者好奇心而选择瑜伽ꎮ如果瑜伽课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或者动作难度过大ꎬ学生
对瑜伽选项课的热爱会打折扣ꎬ不利于瑜伽选项课的长期和健康发展ꎮ瑜伽教师应该在开课之前对瑜伽班学
生进行摸底ꎬ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对瑜伽内容的兴趣和接受程度ꎬ做到有的放矢ꎮ要合理设计和安排难
易适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ꎬ充分发挥瑜伽选项课对高职学生身心健康的服务职能ꎮ4 结语
瑜伽作为一种古老的健身健心项目ꎬ已发展为一种新时尚ꎮ瑜伽具有塑造形体、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心
肺机能、改善不良心理环境等功能ꎬ且能够拓展和丰富高职体育教学内容ꎮ瑜伽选项课在高职院校的良好发
展需要加强对瑜伽的重视和宣传ꎬ增加瑜伽师资力量ꎬ加大瑜伽场地建设ꎬ发挥瑜伽社团的辅助教学功能ꎬ合
理设计瑜伽教学内容ꎬ科学构建高职体育课程结构ꎬ发挥瑜伽选项课对高职学生的健身健心作用ꎬ促进高职院
校培养出更多身心健康的高素质职业人才ꎮ
[参考文献][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EB/OL].(2016-06-23)[2018-08-29].http://sports.people.com.cn/jianshen/n1/2016/0623/c150958-28472529.html.[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研讨会[EB/OL].(2015-11-01)[2018-08-29].http://www.zjchina.org/jg/shtml/gw/2508/news/201511/8657.shtml.[3]陈天虹.有关高职院校体育瑜伽课程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体育研究ꎬ2012(12):185-186.[4]白帼瑛.浅谈瑜伽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ꎬ2016(8):104-107.[5]甄桂美.高职院校瑜伽教学的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13(5):619-620.[6]曲丽萍ꎬ崔俊杰.高职院校开设瑜伽课程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13(1):85-86.[7]刘斌.论高职院校开设瑜伽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ꎬ2014(7):48-56.[8]张秀玲.郑州地区高职院校开设瑜伽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ꎬ2013(6):46-49.
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