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虚药--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
- 格式:docx
- 大小:60.01 KB
- 文档页数:47
第 1 页 共 19 页 你的未来,我来导航
天星医考之《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第十七章 补虚药
概述
【药性特点】多具有甘味。
【功效】补虚
【适应证】虚证
【使用注意】
1.无虚勿补。误用补虚药有“误补益疾”之弊。
2.对证选药。分气血,别阴阳,辨脏腑,明寒热。
3.处理好祛邪与扶正的关系。避免闭门留寇。
4.顾护脾胃、整体调节。
5.注意服法用法及剂型。
【配伍】气虚常致阳虚,而阳虚多兼气虚;血虚易致阴虚,阴虚多兼血虚。故补气药和补阳药,补血药和补阴药,往往相须为用。其次,应根据兼证的不同,进行适当配伍。
第一节 补气药
【药性特点】性味以甘温或甘平为主;少数兼具苦、寒。主归脾、肺经;少数药归心、肾经。
【功效】补气
【适应证】气虚证
人 参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
【性能特点】甘而微苦,微温而不甚燥热,药力强大,为补气强身之要药。既善大补元气,治气虚欲脱;又善补脾肺之气,治脾肺气虚诸证;还能补气而生津、安神、益智,治津伤口渴、消渴、心神不安、惊悸健忘等。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主治病证】
(1)气虚欲脱,脉微欲绝。大补元气而为救脱要药。
(2)脾气虚弱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
(3)肺气虚弱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4)热病津伤的口渴,消渴证。
(5)不安,失眠多梦,惊悸健忘。
【配伍】
人参配附子:人参甘温补气,力宏固脱;附子辛热回阳,补火救逆。两药相合,大补大温,益气回阳,治亡阳气脱效佳。
人参配蛤蚧:人参甘温善补肺气,蛤蚧性平补肺益肾。两药相合,补肺益肾而定喘嗽,治肺肾两虚,动辄气喘甚效。
第 2 页 共 19 页 你的未来,我来导航
补益药:(P182)
概念:凡具有补益功效,以补气血阴阳为主要作用,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称补益药。
分类:
补气药
补血药
补阴药
补阳药
一、补气药
概念:凡具有补气作用,治疗气虚证的药物,称为补气药。 性味:味甘,性微温。
应用:适用于治疗肺脾气虚所致的病证。
常用药物:
人参 西洋参
党参 太子参
黄芪 山药
刺五加 大枣
白术
甘草
人 参 *( 补药之王 )
品种:
按产地分:吉林参、辽参、高丽参、西洋参、东洋参
按出产分:野山参、圆参、移山参
按加工方法分:生晒参、红参、参须、糖参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归心脾肺肾经。
功效主治:
1.益气固脱
气虚欲脱——独参汤
阳虚欲脱(亡阳)——参附汤
气阴两虚之虚脱——生脉散
2.大补元气——元气不足
3.益气活血——血行无力、瘀血阻络
4.益气摄血——气虚失摄、血不归经
5.益气健脾——脾气虚、中气下陷 此作用可用党参替代。
6.益气补肺——肺气虚、肺虚久咳
7.益气生津——热病气阴两伤、消渴证 此作用可用西洋参替代。
8.益气安神——心气不足之心悸、怔忡、心神不安、失眠多梦
用量用法:
煎服,3~10g。抢救15~30g。
使用注意:
1、人参滥用综合征
2、不宜喝茶、吃萝卜,以免影响药力。
3、实证、热证、正气不虚者忌用。
西 洋 参(花旗参)
苦、微甘、寒
补气功能与人参似,但其性偏凉,生津之力强于人参。
太子参
甘,平,归肺、脾经
功用同党参,主为补气健脾,润肺生津。
用于肺脾气虚及肺气阴两虚证。
黄 芪 *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肺、脾经。
打印本页
[题目答案分离版] 字体: 大 中 小
一、A1
1、以下药物,能补肺气,补肺阴,补脾气,补肾固涩的是
A、黄精
B、山药
C、五味子
D、人参
E、党参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山药
性能: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效: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该题针对“补气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6633,点击提问】
2、既能补气养阴,又能清热生津的药物是
A、黄芪
B、西洋参
C、玄参
D、山药
E、白术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西洋参
功效: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该题针对“补气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6632,点击提问】
3、人参用于抢救虚脱,入煎剂的剂量是
A、9~15g
B、15~30g
C、1~5g
D、3~6g
E、6~9g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人参
用法用量:煎服,3~9g,挽救虚脱可用15~30g。宜文火另煎分次对服。野山参研末吞服,每次2g,日服2次。
【该题针对“补气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6630,点击提问】
4、下列各药哪项是治疗肺脾气虚,人参的最佳代用品
A、玄参
B、党参
C、西洋参
D、太子参
E、沙参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党参
性能:甘,平。归脾、肺经。功效: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应用:
1.脾肺气虚证。
2.气血两虚证。
3.气津两伤证
【该题针对“补气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6629,点击提问】
5、功能补气健脾、利水、安胎的药物是
A、山药
B、白术
C、黄芪
D、党参
E、西洋参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白术的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该题针对“补气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6628,点击提问】
6、白术与苍术的功效共同点是
A、补脾益气
B、芳香化湿
C、燥湿健脾
D、祛风胜湿
E、固表止汗 【正确答案】
中西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药学-第二十二单元补虚药
[单选题]1.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补气药是
A.甘草
B.大枣
C.白术
D.饴糖
E.蜂蜜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江南博哥):大枣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掌握“补虚药概述、补气药”知识点。
[单选题]2.人参入汤剂的用法是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另煎
E.泡服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人参用法用量:煎服,3~9g;挽救虚脱可用15~30g。宜文火另煎分次兑服。掌握“补虚药概述、补气药”知识点。
[单选题]3.治疗气虚欲脱,脉微欲绝证的首选药物是
A.人参
B.党参
C.西洋参
D.怀山药
E.太子参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人参:元气虚脱证。本品为拯危救脱的要药。适用于因大汗、大泻、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致元气虚极欲脱,脉微欲绝的危重证候。掌握“补虚药概述、补气药”知识点。
[单选题]4.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作用的药物是
A.玄参
B.苦参
C.丹参
D.太子参
E.西洋参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西洋参功效: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玄参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苦参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丹参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太子参功效:补气健脾,生津润肺。掌握“补虚药概述、补气药”知识点。
[单选题]5.既能补脾肺气,又能补血、生津的药物是
A.当归
B.枸杞子
C.党参
D.鸡血藤
E.苍术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党参功效: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当归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枸杞子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鸡血藤功效: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
苍术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掌握“补虚药概述、补气药”知识点。
[单选题]6.下列药物中哪一味药具有补气生津的功效
A.黄芪
B.白术
C.白扁豆
D.太子参
E.蜂蜜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太子参功效:补气健脾,生津润肺。
第十七章 补虚药
一、最佳选择题
1、治疗出血而兼有阴虚、血虚证,首选的药物
A、女贞子 B、何首乌
C、当归 D、阿胶
E、三七
2、何首乌不具有的功效是
A、解毒 B、截疟
C、补益精血 D、润肠通便
E、平抑肝阳
3、治阴虚盗汗、表虚自汗宜选
A、阿胶 B、白芍
C、熟地 D、何首乌
E、以上均是
4、吐血、便血、崩漏宜选
A、当归 B、锁阳
C、阿胶 D、仙茅
E、以上均不是
5、白芍不具有的功效是
A、养血 B、润肺
C、敛阴 D、柔肝止痛
E、平抑肝阳
6、既养阴润肺止咳,又清心安神的药是
A、酸枣仁 B、龙眼肉
C、百合 D、百部
E、天冬
7、上清肺火,下滋肾阴的药物是
A、沙参 B、玉竹
C、麦冬 D、天冬
E、石斛
8、清心安神,治虚烦惊悸、精神恍惚宜选
A、桑椹 B、玉竹
C、百合 D、墨旱莲
E、石斛
9、哈蟆油的功效是
A、补肾益精,养阴润肺
B、滋阴益肾,清肝明目,利尿
C、滋阴补血,生津,润肠
D、滋肾补肝,清虚热,明目乌发
E、滋阴益肾,凉血止血
10、墨旱莲的功效是
A、滋阴,润肠
B、滋阴,软坚
C、滋阴,清肺
D、滋阴,止血
E、滋阴,明目
11、两药相合,滋补肝肾之阴力增,多治肝肾阴虚之证,女贞子常配伍
A、益智仁 B、何首乌
C、墨旱莲 D、百合
E、天冬
12、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腰膝痿弱、筋骨无力,首选
A、益智仁 B、补骨脂
C、火麻仁 D、肉苁蓉
E、麦冬
13、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功效的药物组
A、鹿茸、补骨脂
B、补骨脂、益智仁
C、淫羊藿、巴戟天
D、鹿茸、淫羊藿
E、鹿茸、益智仁
14、善温脾开胃摄唾的药是
A、砂仁 B、益智仁
C、肉豆蔻 D、沙苑子
E、菟丝子
15、性温,具有补肝肾,强腰膝,祛风湿作用的药是
A、桑寄生 B、雷公藤
中药学中药记忆口诀
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十个适用于小学生的中药学中药记忆口诀:
1. 《中药五味口诀》
一酸二苦三甘四辛五咸,
酸味能收能涩像保安。
收敛固涩治虚汗,
还能安蛔止痉挛。
苦味能泄能燥还能坚,
泄热泻火又通便。
甘味能补能和还能缓,
补养和中缓急安。
辛味能行能散把风驱,
行气活血散表寒。
咸味能下能软散结坚,
通便泻下软积痰。
2. 《中药四气口诀》 一寒二凉三温四热,
寒凉药物治热症。
清热泻火解毒好,
热性病证它来疗。
温热药物治寒病,
温里散寒把阳兴。
助阳通络祛风寒,
寒性病证它能胜。
好比夏天吃凉瓜,
冬天喝热汤。
3. 《中药升降浮沉口诀》
一升二浮三降四沉,
升浮药物向上行。
发表透疹又开窍,
升阳举陷把气升。
沉降药物向下走,
清热泻下又降逆。 收敛止血和固精,
利水渗湿把肿消。
就像气球往上飞,
石头落水往下沉。
4. 《中药归经口诀》
一心二肺三脾四肝,
五肾六腑经络全。
心经药物治心病,
安神开窍把心宽。
肺经药物治肺疾,
止咳平喘润肺田。
脾经药物调脾胃,
消食化湿脾运欢。
肝经药物疏肝郁,
明目调经肝血安。
肾经药物补肾虚,
强筋壮骨肾功添。 5. 《中药毒性口诀》
一微毒二小毒三中毒四剧毒,
微毒小心也别忽。
小毒使用要适度,
中了中毒得防护。
剧毒药物严管控,
千万不能胡乱服。
好比猛兽很危险,
接触之时要慎独。
6. 《中药炮制口诀》
一净选二切制三炮炙,
净选把杂质量减少。
切制方便成分出,
炮炙改变药功效。
炒黄焦黑能增效,
酒炙升提醋入肝。
盐炙走肾润燥好, 蜜炙补中润肺妙。
就像厨师巧烹饪,
做出美味功效高。
7. 《中药配伍口诀》
一单行二相须三相使,
四相畏五相杀六相反。
单行单用效果专,
相须协同功效添。
相使一主一辅帮,
相畏解毒毒性减。
相杀减毒保平安,
相反增毒不能伴。
好比伙伴搭班子,
配合好了事好办。
8. 《解表药口诀》
一麻二桂三紫苏,
补虚药--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
第十七章补虚药
凡能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增强体质,以提高抗病能力,治疗虚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亦称补养药或补益药。
本章药大多味甘,五脏皆入.药性寒、温、润、燥、平皆有。分别具有补气、补阳、补血、补阴的作用。主要用于人体气血阴阳亏损而致之虚弱诸证。
虚证的“证型”不外气虚、阳虚、血虚、阴虚四类。补益药根据其功效和主要适应证的不同,分为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四类。
人体的气、血、阴、阳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一般说来,阳虚者多兼气虚,而气虚渐重者易致阳虚。阴虚者每兼见血虚,而血虚者也易致阴虚。故补气药和补阳药、补血药和补阴药,常相辅而用。至于气血双亏、阴阳俱虚、气阴两虚的证候,又当气血兼顾、阴阳双补或气阴并补。
补虚药若配伍祛邪药,能“扶正祛邪”;若配伍健脾消食药,可顾护脾胃,促进运化。
虚证一般病程较长,补虚药宜作蜜丸、煎膏、片剂、口服液、颗粒剂或酒剂等,以便保存和服用。若入汤剂宜久煎;挽救虚脱者,宜制成注射剂,以备急用。补气药大多可蜜炙用,以增补气之功;补阳药可淡盐水炙用,以增强补肾作用;补阴药大多生用,而鲜用生津之力更佳,动物甲壳类多砂炒后醋淬用。
补虚药原为虚证而设,若无虚弱表现,不宜滥用,以免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误补益疾”。实邪方盛,正气未虚,以祛邪为主,亦不宜用补药,以免“闭门留寇”。
第一节补气药
本类药物大多甘温或甘平,能补益脏腑之气,增强机体的活动能力,尤以脾、肺二脏为主,故主能补脾气,益肺气,最宜脾气虚所致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虚胀、大便溏薄;肺气虚所致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甚或喘促、动则益甚、易出虚汗等症。
应用时除随不同的气虚证而选择相宜的补气药,还应根据兼证酌情配伍,如兼血虚者配补血药;兼阳虚者配补阳药;兼阴虚者配补阴药等。气能生血,又能摄血,故临床为了补血、止血,有时需着重使用补气药。
本类药甘温益气,然甘温又壅中,易致中满,应用时须适当辅以理气药。
人 参《神农本草经》
Renshen
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根。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野生者名“野山参”;栽培者称“园参”。秋季采挖。园参经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蒸制后的干燥品,称“红参”。切片或研粉用。
【性味归经】 甘、微苦,微温。归心、肺、脾经。
【功效】大补元气,益肺,补脾,生津止渴,安神增智。
【临床应用】
1用于气虚欲脱,脉微欲绝之危重证 善大补元气,救脱扶危,为补气救脱之要药。凡因大失血、大吐泻,或久病、大病所致气脱危候,单用大剂量浓煎顿服,即有显效,如独参汤;如见四肢逆冷,阳气衰微之亡阳证,须与附子相配,即参附汤;温病热伤气阴,汗多口渴脉虚,常配麦冬、五味子同用,即生脉散。现代制成人参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2用于肺气虚证 为补肺之要药。治肺气虚之短气喘促、脉虚自汗等症,可配黄芪、五味子等同用;若喘促日久,肺肾两虚,常配蛤蚧、胡桃肉等同用,如人参蛤蚧散。
3.用于脾气虚证 又为补脾益气之要药。常与白术相须,如四君子汤。
4.用于热病气津两伤及消渴证 有益气以生津液之效。治身热汗多、口渴脉虚,常配石膏、知母等同用,如白虎加人参汤;消渴证,多与天花粉、黄芪等配伍,如玉泉丸。 5用于气血亏虚之心神不宁证 能大补元气,以神安智增。治气血亏虚的心悸、失眠等症,常配当归、龙服肉等同用,如归脾丸。
此外,还能益气生血、益气摄血和益气助阳,又可用于血虚证,气不摄血的出血证及阳痿证;还可配伍解表、攻里药,扶正祛邪,治体虚外感或邪实正虚证。
本品大补元气,为滋补佳品,既为救脱扶危之要药,亦为“虚劳内伤第一要药”。既速救各种虚脱,又补肺、益脾、生津、益智安神,用治一切气、血、津液不足证,常配伍补气养血、滋阴助阳药同用,共成大补之剂,广泛用于年老体弱、久病正虚、产后大亏、先天不足等虚劳内伤,诸虚百损等证。
【用法用量】煎服,3~10g;用于急重证,剂量可酌增为15~30g。宜文火另煎兑服。研末吞服,每次1.5~2g。野生者称野山参,补益力较大。园参有生硒参、红参、白参、参须等。红参、生晒参质量较好,白参较差,参须更次。生晒参用于气阴不足;白参功同生晒参,但作用较弱;红参性偏温,适于气虚阳弱。
【使用注意】反藜芦。畏五灵脂。恶莱菔子。不宜同时吃白萝卜或喝茶。
【备述】
1《本草经疏》:“人参能回阳气于垂危,却虚邪于俄顷……。其主治也,则补五脏。盖脏虽有五,以言乎生气之流通则一也,益真气,则五脏皆补矣。……邪气之所以久留而不去者,无他,真气虚则不能敌,故留连而不解也,兹得补而元气充实,则邪自不能客。”
2主含人参皂苷、挥发油、有机酸、黄酮以及多糖等。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人参及其皂苷成分能促进机体各组织RNA和蛋白质的合成;降低高脂血症;能促进正常进食动物组织中脂肪合成,又能降低高脂血症动物的血脂;对中枢神经系统及多种动物心脏均有小剂量兴奋,大剂量则转为抑制的作用。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抗肿瘤作用,也是抗肿瘤药的增效剂,并能减轻抗癌药的毒性作用。人参皂苷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提高应激反应能力。人参或提取物对骨髓的造血功能有保护和刺激作用,能使正常或贫血动物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人参对记忆的获得、巩固和再现,都有不同程度的易化作用;对血压、血糖有双向调节作用;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能兴奋垂体性腺系统;还有延长寿命、抗氧化、抗突变、抗肝损伤、抗炎、抗利尿、抑菌、缓解吗啡成瘾等作用。
西洋参《本草从新》
Xiyangshen
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西洋参Ponax quinquefolium L.的干燥根。原产于美国、加拿大及法国,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亦有栽培。秋季采挖。晒干或低温干燥。切片入药或用时捣碎。
【性味归经】苦、微甘,寒。归心、肺、胃经。
【功效】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临床应用】
1.用于阴虚火旺的喘咳痰血证 善益肺气,养肺阴,清肺火。单用研末服,或配知母、阿胶等同用。
2.用于热病气阴两伤证 既清补,且又补气力峻,为治气阴不足而火盛之佳品。单煎服即效,或配麦冬、知母等同用,如王氏清暑益气汤;若内热消渴,可配天花粉、山药等同用。
【用法用量】另煎兑服,3~6g。
【使用注意】 中阳衰微,胃有寒湿者不宜服。忌用铁器炒。
【备述】含人参皂苷、挥发油、氨基酸及多糖等。本品及西洋参皂苷有镇静、抗惊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强心、抗休克、增强免疫、利尿、抗疲劳、抗应激、护肝等作用。
党 参《本草从新》
Dangshen
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索花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
Var.modesta(Nannf.)L.T.Shen或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的根。主产山西、陕西、甘肃等省。秋季采挖。晒干。生用。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经。
【功效】补中益气,益肺,生津,养血。
【临床应用】
1_用于中气不足证 善补中益气,力较平和,不燥不腻。常与白术相须。
2用于肺气亏虚证 善益肺气,常与黄芪相须,如补肺汤。
3用于气津两伤证 治热伤气津,气短口渴等,常与麦冬、五味子同用。
4用于气血两亏证 治气血两亏之面色萎黄等,常配熟地、当归等同用。
此外,随证配伍解表药、泻下药以扶正祛邪,用于体虚外感及正虚邪实之证。
本品味甘性平,主入脾肺二经。其药性平和,不燥不腻,为脾肺气虚之常用要药。广泛用于肺脾气虚、中气不足等诸多气虚之证。常入复方代人参而用之。又补气而能养血、生津,还用于血虚、津亏等证。
【用法用量】煎服,10~30g。
【使用注意】气滞、肝火盛者忌用。邪盛而正不虚者不宜。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狮子盘头芦”,为其形态答驯特点。
【备述】
1《本草从新》:“主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妥。”
2含党参苷、党参多糖,党参内脂、生物碱、氨基酸等,水提物和醇提物能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活动,并有抗惊厥作用。煎剂及正丁醇提取物能改善学习记忆过程,醇提取物及党参多糖有增强免疫功能。有提高机体适应性、调节胃肠运动、抗溃疡、抑菌、抗癌、抗炎、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镇静等作用。
太子参《饮片新参》
Taizishen 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 Hoffm.的干燥块根。主产于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夏季采挖。晒干。生用。
【性味归经】甘、微苦,平。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生津。
【临床应用】
__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证其性偏凉,补中兼清,为补气药中的清补之品。其补益脾气之力不及党参,常用治脾虚胃阴不足,又不受峻补之轻证,常配山药、石斛等同用。
2.用于气虚津伤证若气虚肺燥咳嗽,常配北沙参、麦冬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10~30g。
【备述】含太子参环肽A、B及脂肪酸、皂苷、淀粉、果糖、脂肪酸酯等。对淋巴细胞增殖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并有一定的抗缺氧、抗衰老作用。
黄 芪《神农本草经》
Huangqi
为豆科多年生草本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 (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根。主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晒干。生用或蜜炙用。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临床应用】
1.用于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诸征 既为“补气之长”,又善升阳举陷,为补气升阳之要药。治脾虚气弱,倦怠乏力,常与白术或人参相须,即芪术膏、参芪膏;脾阳不升,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内脏下垂,常与人参相须,并配升麻、柴胡等同用,如补中益气汤;气虚阳弱,体虚多汗,常与附子同用,即芪附汤。
2用于肺气虚及表虚自汗,气虚外感诸证能实卫固表以止汗,为治体弱表虚,肌表不固,自汗盗汗之良药。治肺气虚弱,咳喘气短.可配紫菀、五味子等同用;表虚卫阳不固的自汗.易外感者,常与白术、防风同用,即玉屏风散;若阴虚盗汗,须配生地、黄柏等同用,如当归六黄汤。
3.用于气虚水湿失运之浮肿,小便不利 能补气利水消肿,为治气虚浮肿尿少之要药。常配防己、白术等同用,如防已黄芪汤。现代用大剂量黄芪、党参(各30g)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有效。
4用于气血不足,疮疡内陷之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 有良好的补气托毒生肌之效,为“疮痈圣药”。治脓成不溃,常配当归、穿山甲等同用,如透脓散;久溃不敛,可配伍当归、人参、肉桂等同用,如十全大补丸。
此外,能补气以生血、摄血、行滞、生津止渴,随配伍可治气虚血亏之面色萎黄、神倦脉虚;气虚失摄之便血、崩漏;气虚血滞不行之痹痛、半身不遂及消渴等证。
本品甘而微温,主入脾肺二经。既善补益脾肺之气,又善升举阳气,为治气虚下陷诸症之要药;具升发外达之性,能实卫固表以止汗;甘温升补.又可托毒生肌,为“疮痈圣药”;补气利水以退肿,对气虚水肿能标本兼治;还补气以生血、行血、摄血、生津,故广泛用于肺脾气虚、中气下陷、自汗盗汗、虚证水肿、阴疽及气虚所致之血虚、痿痹、出血、消渴等证。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60g。炙黄芪长于补气升阳润肺,故益气补中宜蜜炙用;其它方面多生用。
【使用注意】凡表实邪盛,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疮疡阳证实证等均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