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虚药--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
- 格式:docx
- 大小:31.14 KB
- 文档页数:18
补虚药--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
【临床应用】
1.用于血虚诸证甘温质润,既补血,又行气活血,为血中气药,补血要药。治面色萎黄、眩晕心悸等,常与熟地相须为用,如四物汤;若气血两虚,常与黄芪、人参等同用,如人参养营汤。
2.用于血虚或血虚兼瘀之月经不调等证为妇科养血、活血,调经止痛之要药。凡血虚、血滞、气血不和、冲任失调之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等症,皆可应用,常配伍熟地、白芍等同用,如四物汤。气滞血瘀者,常加香附、红花等同用;寒凝者,常加肉桂、艾叶等同用;偏血热者,常加丹皮、赤芍等同用。
3.用于虚寒性或血瘀诸痛证既善补血活血止痛,又能散寒。善治血滞兼寒的头痛,多与川芎、白芷等同用;若虚寒腹痛,常配白芍、桂枝等同用;跌打损伤,常与乳香、没药等同用;风湿痹痛,可配伍桂枝、羌活、秦艽等同用。
4.用于痈疽疮疡既活血消肿止痛.又补血生肌,亦为外科常用药。疮疡初期,常配连翘、炮穿山甲等同用;疮疡溃后,气血亏虚,久不收口,多与人参、黄芪等配伍。
5用于血虚肠燥便秘质润而养血润肠通便。常配火麻仁、肉苁蓉等同用。
本品甘温而润,入肝心脾经。辛香走散,温通散寒,补血而又活血行气止痛,为血中圣药,调经之要药。可用治血虚、血瘀、血寒所致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及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和血虚肠燥便秘等证。
【用法用量】煎服,6~12g。当归身偏于补血;当归尾功专破血;全当归功专和血(补血活血);酒当归偏于活血;油当归偏于润肠;当归炭功专止血。
【使用注意】湿盛中满、大便溏泄者忌服。
【备述】
l_《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
2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藁本内酯、当归酮、香荆芥酚等。尚合阿魏酸、当归多糖、氨基酸、维生素A、B12、E等。能促进实验动物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生成。当归浸膏对实验性动物有显著扩张冠脉、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及扩张血管作用。所含阿魏酸能改善外周循环,降低血压,且有一定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对脑缺氧、高脂血症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还可抑制肝合成胆固醇。当归对小鼠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恢复肝脏某些功能。对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增强作用。当归多糖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煎剂和醇提液有抗心律失常、扩冠、降低心肌耗氧量、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作用。挥发油能扩张外周血管、降压。当归对子宫的作用取决于子宫的机能状态而呈双向调节作用。当归多糖、阿魏酸钠能增强免疫功能、抗放射、抗肿瘤、抗氧化。所含正丁烯基内酯和藁本内酯有平喘作用。还有镇静、镇痛、抗炎、抗缺氧、抗菌等作用。
熟地黄《本草图经》
Shoudihuang
为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块根的炮制加工品(酒炖或酒蒸法)。主产于河南。切厚片或块,干燥。
【性味归经】 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临床应用】
1.用于血虚诸证甘厚滋润,为滋补肝肾阴血之要药。治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等,常与当归相须为用,如四物汤。
2.用于肾阴不足证亦为滋阴之主药。治肾阴虚之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常配山萸肉、山药等同用,如六昧地黄丸。
3用于肝肾精血亏虚之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质地柔润,而能益精填髓。常与制首乌、枸杞子等同用,如七宝美髯丹。
本品味甘厚而微温,质地柔润,主入肝、肾二经。为峻补肝肾阴血之要药,又补肾益精填髓,常用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血虚精亏,肾阴不足诸证。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60g。
【使用注意】性质粘腻有碍消化,脾胃虚弱,中满痰盛及食少便溏者慎用。重用久服宜与陈皮、砂仁等同用,以免滋腻碍胃。
【备述】
l《本草纲目》:“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
2.含梓醇、地黄素、维生素A类物质、糖类、氨基酸等。提取物F108有免疫调节作用。煎剂有抗衰老、抗甲状腺功能亢进、促凝血、抑制小鼠上皮细胞有丝分列、降血糖、强心、升高外周白细胞、抑菌等作用。
白 芍《神农本草经》
Baishao
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主产于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切薄片,生用或炒用、酒炙用。
【性味归经】苦、酸、甘,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养血调经,平抑肝阳,柔肝止痛,敛阴止汗。
【临床应用】
1.用于血虚,月经不调等证能养血柔肝,调经止痛。常配当归、熟地等同用,如四物汤;若阴虚有热,月经先期,或崩漏不止,可加阿胶、地骨皮等。
2用于肝阴不足,肝阳偏亢之头痛,眩晕既养血敛阴以补肝之不足,又平抑肝阳而泄肝之有余。常配生地、牛膝等同用,如建瓴汤。
3用于肝气不舒之诸痛证酸敛肝阴,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常与炙甘草相使,如芍药甘草汤;若肝郁胁肋疼痛,常配柴胡、当归等同用,如逍遥散。
4用于盗汗,自汗证有敛阴和营而止汗之效。治营卫不和,表虚自汗,常与桂枝相使,如桂枝汤;阴虚盗汗,多与生地黄、牡蛎、浮小麦等配伍。
本品酸苦而甘,主入肝、脾二经。善养血柔肝,敛阴止汗,又平抑肝阳。既善补肝之不足,又善泄肝之有余。故无论肝阴血不足之血虚、月经不调;肝阳有余之头痛眩晕;或肝阴不敛之自汗盗汗;及肝气不舒之诸痛之证均为常用。
【用法用量】煎服,5~15g。大剂量可用至15~30g。生用偏于敛阴平肝;炒白芍偏于养血调经;酒白芍偏于缓急止痛。
【使用注意】 阳衰虚寒证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
【备述】
l_《本草备要》:“补血,泻肝,益脾,敛肝阴。”
2.含芍药苷、牡丹酚、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β-谷甾醇及鞣质等。总苷及芍药苷有抗炎、免疫调节、镇静、抗惊厥、解热、保肝、扩张血管、耐缺氧、降温等作用。水煎剂能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抑制细菌和某些致病性真菌、抑制胰淀粉酶活性。
何首乌《何首乌录》
Heshouwu
为蓼科缠绕草本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orum Thunb.的块根。主产于河南、湖北、广西、广东等地。秋、冬二季采挖,洗净,切厚片,晒干或微烘干,称“生首乌”;以黑豆汁为敷料,照炖法或蒸法炮制,晒后变为黑色,称“制首岛”。
【性味归经】制首乌:甘、涩,微温;归肝、肾经。生首乌:甘、苦,平;归心、肝、大肠经。
【功效】制首乌:补精血,乌须发;生首乌:截疟,解毒,润肠。
【临床应用】
1用于精血不足诸证制首乌不寒不燥不腻,作用温和,且收敛精气,为滋补延年良药,尤为治须发早白、早衰之要药。治肝肾精血亏虚之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及遗精、崩涌、带下等,单用泡酒服即效,或配枸杞子、菟丝子等同用,如七宝美髯丹。
2.用于体虚久疟,肠燥便秘及痈疽,瘰疬等证生首乌补益力弱,无收敛之性。治体虚久疟,常与人参、当归等同用,如何人饮;肠燥便秘,可配当归、火麻仁等同用;痈疽疮疡,多与金银花、连翘等配伍;瘰疬结核,常配夏枯草、香附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6~12g。
【使用注意】大便溏泄及湿痰较重者不宜服。
【备述】 主含葸醌类及卵磷脂、淀粉等。其葸醌主要成分为大黄酚、大黄素及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蒽酮等。富含卵磷脂,有促进血细胞新生和发育,增加肝糖原作用。首乌煎剂有增强免疫功能,且以T淋巴细胞功能为主。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抑制单胺氧化酶活力,抗衰老。还有减慢心率、增加冠脉流量、抗心肌缺血、阵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寒、抗菌、抗病毒作用。
阿 胶《神农本草经》
Ejiao
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innaeus的皮,经煎煮浓缩成的固体胶。主产于山东、浙江等地。以山东省东阿县产品最著名。捣成碎块或以蛤粉烫炒成珠用
【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肝、肾经。
【功效】补血,止血,滋阴,润肺。
【临床应用】
l.用于血虚诸证甘平质润滋腻,为血肉有情之品,补血之要药,尤适出血而致血虚者。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等症,单用黄酒炖眼,或配熟地黄、当归等同用。
2用于多种出血证又为止血之要药,尤适出血兼阴血不足者。治虚寒性出血,常配灶心土、附子等同用,如黄土汤;冲任不同,崩漏及妊娠下血,常与艾叶、生地黄等同用,如胶艾汤。
3用于热病伤阴,心烦失眠等常配黄连、鸡子黄等同用,如黄连阿胶汤。
4.用于肺阴虚燥咳等治肺阴不足,阴虚有热,少痰或痰中带血,常配牛蒡子、杏仁等同用,如补肺阿胶汤;温燥伤肺.干咳无痰、心烦等,多与生石膏、杏仁等配伍,如清燥救肺汤。
本品甘平,入肺、肝、肾经。其质地滋润而善补血滋阴,且补血之功颇佳,可用于血虚诸证;又善滋阴润燥,用于阴虚肺燥及热病伤阴等证;因其胶质粘腻能凝血固络,又为止血之要药,对失血而兼阴虚、血虚者尤宜。
【用法用量】人汤剂,5~15g,烊化兑服。蛤粉炒阿胶增强滋阴润肺的功效;蒲黄炒阿胶增强止血的功效。故止血常用蒲黄炒;润肺常用蛤粉炒。
【使用注意】 胃弱便溏者不宜服:
【备述】
l_《神农本草经》:“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
2.含骨胶原及其部分水解产生的多种氨基酸、钙、硫等。能促进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而具有强大的补血作用,疗效优于铁剂。并具有强壮作用,能提高小鼠耐缺氧、耐寒冷、耐疲劳和抗辐射能力。能改善动物体内钙平衡,促进钙的吸收和在体内的存留;预防和治疗进行性肌营养障碍。能促进健康人淋巴细胞转化作用,扩张血管,尤以静脉扩张最明显,同时伴有代偿性扩容作用及血小板计数明显增加。对病理性血管通透性增加有防治作用。可使血压升高而抗休克。
龙眼肉《神农本草经》
Longyanrou
为无患子科常绿乔木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的干燥假种皮。主产于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初秋果熟时采摘,烘干或晒干,除去壳、核,晒干用。
【性味归经】甘,温。归心、脾经。
【功效】补心脾,益气血,安神。
【临床应用】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等。甘温质润滋腻,为性质平和,药食两用之滋补良药。单用或配人参、当归等同用,如归脾汤。
【用法用量】煎汤,10~15g。大剂量30~60g。亦可熬膏、浸酒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内有郁火,痰饮气带,湿阻中满者不宜服。 【备述】含葡萄糖、蔗糖、酒石酸、腺嘌呤、胆碱及蛋白质、脂肪等。其水浸剂对奥杜盎小芽孢癣菌有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镇静和健胃作用。
第四节补阴药
本类药物大多甘寒质润,主入肺、胃、肝、肾经。具有滋养阴液,生津润燥的作用,以治疗阴虚液亏之证为主。历代医家相沿以“甘寒养阴”概括其性能。
阴虚证多见于热病后期及若干慢性疾病。补阴药根据其功用特点,主要分别用于肺胃阴虚和肝肾阴虚之证。肺胃阴虚证多见干咳少痰、咯血、虚热、舌绛、苔剥,或不知饥饿,或胃中嘈杂、呕哕,或大便燥结等症;肝肾阴虚证多见两目干涩昏花,眩晕、耳鸣耳聋和腰膝酸软、潮热盗汗、遗精等症。
使用补阴药时,如热邪伤阴而邪热未尽者,应配清热药;阴虚内热者,应配清虚热药;阴虚阳亢者,应配潜阳药;阴虚血亏者,应配补血药。
补阴药多甘寒滋腻,易助湿留邪,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腹满便溏者均忌用。
一、主要用于肺胃阴虚的药物
北沙参《本草汇言》
Beishashen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r.Schmidt ex Miq.的干燥根。主产于江苏、山东、福建、广东等地。夏、秋两季采挖。开水烫去外皮,干燥。或洗净直接干燥。切段,生用。
【性味归经】 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肺养阴,益胃生津。
【临床应用】
1用于肺阴虚证有养肺阴而清燥热之效。治肺热燥咳、干咳少痰.或痨嗽久咳、咽干音哑,常配麦冬、玉竹等同用,如沙参麦冬汤。
2用于胃阴虚或热伤胃阴,津液不足证能养胃阴,清胃热,生津液。治胃阴虚或热伤胃阴之口渴咽干、舌质红绛、干呕等,单用或配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