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艺术.ppt
- 格式:ppt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13
后现代主义艺术解读第一讲后现代主义的缘起与发展本讲的主要内容涉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概念界定、后现代主义兴起的理论背景、后现代主义在建筑、文学、诗歌、音乐等领域的表现。
重点为后现代主义兴起的理论背景,难点为后现代主义的概念界定。
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概念界定1、现代主义:从哲学角度上看,现代主义主要是指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确立的理性原则和科学精神,它起源于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为反对神性而建立的人类理性和17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科学与实证精神为基础。
它强调理性、权威、统一性、整体性、确定性和终极价值观。
(1)现代主义源起:现代主义艺术深受康德、尼采、威廉・詹姆斯、弗洛伊德、柏格森、荣格等人的哲学、心理学理论的影响。
现代主义在思想内容方面的最大特征,是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包括大自然、人性和物质世界)和人与自我4种关系上表现出来的尖锐矛盾和畸形脱节,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的思想。
现代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马蒂斯、高更、毕加索、梵高、布拉克、康定斯基等,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
现代主义文学公认的开山鼻祖是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和福楼拜的《情感教育》。
而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则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现代主义艺术的中心在法国巴黎。
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
19世纪之后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人们的生活方式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关照自我,关注社会的角度,思维的方式都不同以往,这个时代的艺术必然染上了时代的政治、文化气息。
19世纪以前田园牧歌式的乡村风光,被充斥着钢筋水泥的巨型城市所取代,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宗教信仰等受到激烈的冲击和挑战。
欧美社会的个人出现了普遍的疏离感、陌生感和孤独感。
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的“非人化”元素就由此而来。
西⽅艺术史: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博伊斯【148】后现代主义的艺术约瑟夫·博伊斯(波于斯Joseph Beuys,1921—1986年)是⼆战后成名的德国艺术家,以雕塑为其主要创作形式。
被认为是的20世纪70、80年代欧洲前卫艺术最有影响的领导⼈。
他在七⼗年代享受着政治预⾔者完美名誉的⼀位美术家。
他作为雕塑家、事件美术家、“宗教头头”和幻想家,变成了后现代主义的欧洲美术世界中的最有影响的⼈物。
可谓誉满全球,⼀⽣中创作了⽆数作品。
根据统计,从1947年到1986年,他⼀共有过70个“⾏为”创作,50个装置,130个个展-这还不包括他参加的许多集体展。
作为⼀个前卫艺术家,博于斯的创作活动多种多样,他的作品早已越出了绘画雕塑的⽅式,主要以装置和⾏为作为创作主体,⽽“⾏为”则是他特别的创作⽅式。
在多数情况下,他⾃⼰就置⾝在“⾏为”中,成为作品的⼀个部分。
他甚⾄直接把⾃⼰的⽣活经历算成艺术。
当他1986年1⽉23⽇死于⼼脏病时,西⽅艺术史家不⽆幽默地说,他过世的这⼀刻也该被他贴上标签作为他的作品之⼀。
因为他曾把⾃⼰1921年出⽣的那⼀刻算成是⾃⼰的第⼀个作品。
他的多产和他的投⼊,使得这个艺术家真应了两句现成的中国好词:鞠躬尽瘁,死⽽后已。
因此世界也给了他极⾼的荣誉,他所到之处,欢声雷动,群情⿍沸。
1979年纽约古根海姆艺术馆举办的博于斯回顾展,对见过世⾯的美国记者来说也是难得的盛况:花束、灯光、媒体、观众……使圆形的古根海姆展厅成了⼀⼝⿍沸的⼤锅,⼈们像迎接天使降临般迎接这位名艺术家。
在这个⼈流旋涡的中⼼,博于斯出现了:头戴他那顶著名的呢帽,⾝穿那件著名的背⼼,消瘦、苍⽩、两眼如炬。
由于他太耀眼,作品⼜太多样化,使他的艺术⼏乎超出我们常⼈的理解,使他这个⼈罩上了⼀层神秘⾊彩。
对⼀个充当公众英雄的⾓⾊,这似乎是必然的:⼴博、深邃、神秘……因⽽伟⼤。
作为⼀个艺术家,他对现代艺术的贡献在于扩⼤艺术范围,让艺术渗透到⼈⽣和社会的各个⽅⾯。
後現代主義藝術概念後現代主義(Post Modernism) 是50年代以來歐美各國(主要是美國)繼現代主義之後前衛藝術思潮的總稱,又稱為後現代派。
後現代主義(Post Modernism)歐洲大陸(*法國)20世紀60年代→西方世界(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非西方世界的國家(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後現代主義是現代主義某些方面的極端發展從表面上看,後現代主義是對二次大戰前的思潮和流派的否定。
其實它是把二次大戰前人們所熟悉的觀念重新加以選擇和評價,不同的是從無所顧忌地表達個性變成冷酷的無個性,而且把原型大大地改變和誇張了,以至拋棄了原先的內容。
發展狀況1. 現代主義的崩裂人們意識到「生存」已經面臨絕境,引發了對「進步」的迷思,於是那些歷史的、傳統的、曾經經驗過的一切都逐漸再度被找回。
2. 知識純化的瓦解60年代以後的社會是科技整合的時代,多元化的社會,後現代藝術希望綜合拉攏所有能夠蒐集到的意象、風格、技巧和歷史,然後再組成一拼貼式的整體。
3. 內在本質的放棄在凡事講求效率的社會已少人有閒情逸趣坐下來品味藝術。
人們重視事物的表象而不再費心去思索更深層的意義。
4. 挪用或模擬的藝術現代主義採取形式主義的觀點,要把藝術媒介簡化到只剩構成要素;後現代主義則否定這樣的觀點,他意味著表面的模寫,欲將先前各種風格混合起來。
後現代主義藝術的特徵企圖突破審美範疇,從解構到重構反對現代主義的呆板與平滑現代主義傾向統一和簡潔→後現代主義趨向多樣和趣味客觀世界對個性和風格的漠視或敵視與工業機械的結合藝術平民化普普藝術一般認為是後現代主義的第一個藝術思潮是普普藝術(POP Art)。
初萌發於二十世紀50年代的英國,50年代中期鼎盛於美國。
普普為Popular 的縮寫,意即流行藝術、通俗藝術。
(1952~1955)普普藝術的觀念公眾創造的都市文明是現代藝術創作的絕好材料。
在藝術追求上繼承了達達主義精神。
作品中大量運用廢棄物、商品招貼、電影廣告、各種報刊圖片、漫畫做拼貼的組合,故有新達達主義的稱號。
后现代主义20世纪60年代中期,现代主义艺术在人们的喧闹声中宣告了自己使命的结束,取而代之的则是后现代主义艺术。
后现代主义艺术尽管强烈地否认自己与现代主义之间存在着任何的联系,认为自己是一种全新艺术,但事实上它无法摆脱自己与现代主义艺术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尤其体现在后现代主义新绘画艺术中。
后现代主义新绘画不仅包容了现代主义艺术,而且甚至回归到了古典艺术传统中去了,新绘画艺术的这种再生,其实是建立在传统古典艺术与现代主义艺术的基础之上的,只是这种继承与复归是以反叛的姿态出现的,隐藏在新绘画作品中的那种对以往一切传统艺术的回归只不过是它的一种手段,反叛才是它的精神实质。
我们可以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新绘画的研究,发现艺术在其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普遍的艺术发展规律,并且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把握绘画艺术的发展趋势。
一、新绘画的出现及其时代背景20世纪中期以后的绘画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古典主义传统年代及跳跃式发展的富有极强个性的现代主义艺术发展阶段,绘画及其所有的传统技法似乎已面临着山穷水尽的境地,从前绘画艺术所追求的文学性、叙事性以及以画面的空间、透视、明暗、解剖为基础的再现美学已被现代主义艺术抛弃了很久,而此时的现代主义艺术脱离现实生活,脱离普通大众,人们开始认识到现代主义艺术在西方的没落,1965年美国极少主义雕塑家唐纳德·贾德宣布“绘画死亡了”。
多少个世纪以来一直以视觉活动为中心的绘画艺术开始丧失了它的中心地位,后现代主义艺术取代了现代主义艺术开始操纵主宰艺术世界。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含义十分宽泛的文化概念。
它是西方后工业社会文化矛盾冲突中涌现出的新思潮,被广泛应用于社会、政治、经济、工业、科技、宗教、哲学、建筑、文化及艺术等诸多领域,1934年西班牙作家奥尼兹最早在他的著作中用过“后现代主义”一词,但作为一种文化艺术现象并产生全面影响还是在20世纪70年代,而后现代主义艺术就是后工业社会信息时代的文化衍生物,它适应于后工业文明的发展,并逐步取代现代主义艺术成为世界性的主流文化。
后现代主义设计代表人物•PastModernism•1950s —1960s后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工业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从建筑设计开始的。
建筑上的后现代主义从70年代初期发展以来,从建筑上影响到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各个方面,因而产生了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在此期间产生了多位对当代设计影响重大的设计师。
在后现代主义以前已经存在过一些过一些设计运动,虽然是一些局部的个体的,但是存在了一些后现代主义的一些基本因素,比如50年代中一批青年设计师与CIAM 决裂,造成了现代地方主义,意大利的新自由主义,美国的形式主义,日本风格,和巴塞罗那派,到了60年代末和70年代出现了几个重要的后现代先驱人物,如罗伯特·温图利Robert Venturi ,查尔斯·穆尔Charles Moore ,迈克·格利夫斯Michael Graves ,罗伯特·斯坦恩Robert Stern,分类标题01分类标题02这四个美国建筑师迄今依然是现代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可以称为“后现代主义派”对于后现代主义建筑,不同理论家有不同理论家的分类方式后代主义建筑师罗伯特·斯坦恩Robert Stern 在他的著作《现代经典主义》就把这个内容繁杂的运动分成:1. 冷嘲热讽的古典主义,助长这种风格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家有:罗伯特·温图利Robert Venturi 查尔斯·穆尔Charles Moore 迈克·格利夫斯Michael Graves 飞利浦约翰逊弗兰克盖利矶崎新特利法列尔。
其中,上面提到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家主要建筑设计代表人物以美国为多几个主要的发起人如温图利,格列夫斯,穆尔都是美国人理论上也没过比较强特别是斯坦恩,詹克斯等等一批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家,其它还有瑞士的马里奥博塔,阿道罗西,德国的OM 温格斯,西班牙的波非,一下简单介绍几个重要代表人物,和他们的设计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