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文学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12.00 KB
- 文档页数:8
20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概述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出现的各种文化潮流的总称,涉及文学、建筑、美术、音乐、哲学、社会学、政治、历史等诸多领域。
后现代主义文学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各种继承现代主义文学、同时又发展、背离了现代主义文学的文学现象。
一、后现代主义文学形成的背景(一)社会历史背景(二)哲学思潮背景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1、不再追求文学帮助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终极价值;2、不再认同人的主体性;3、作品情节内容具有荒诞性;4、追求没有规范、自由随意的艺术形式、技巧的创新;5、打破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界限,出现明显的亚文学倾向。
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包括“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等等。
(一)荒诞派戏剧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诞生于法国、而后流行于西方、60年代末走向衰落的一个后现代主义戏剧流派,它以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
荒诞派戏剧的特征:以表现人生的荒诞——生存环境的荒诞与生存方式的荒诞——为基本主题;以表现形式的荒诞——情节结构、舞台形象、台词的荒诞化与悲喜剧因素的荒诞化融合——为基本艺术特色。
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作品尤奈斯库(1912-1994)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者和主将之一;名作有《秃头歌女》、《椅子》、《犀牛》等:《秃头歌女》,是第一部荒诞派戏剧作品、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是彻底的“反戏剧”,通过史密斯夫妇与马丁夫妇空虚荒唐的语言、行动和胡乱敲响的挂钟、忽明忽暗的灯等喻示人生的空虚荒诞,通过博比一家同名、马丁夫妇互不相识、两对夫妇互换位置等喻示自我的丧失、人际的隔膜,通过循环结构喻示荒诞生活的延续不绝。
《椅子》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使用“反戏剧”手法,通过发生在一对生活在荒岛上的老夫妇身上的荒诞故事直喻物对人的压迫、人生的孤独凄凉、空虚、没有价值。
《犀牛》通过人变犀牛的荒诞故事直喻人异化的悲剧。
现代文学的后现代主义
哎呀,说到后现代主义,这个概念儿硬是有点儿复杂。
不过,我尽量用四川话给你摆一哈。
后现代主义,这个词语儿听起来就有点儿高大上,但其实它就是现代文学的一种新玩儿法。
就像我们四川人打麻将,不按常规出牌,有时候还要自创一些新规则,后现代主义就是文学界的“新规则”。
这个后现代主义,它不讲究啥子传统结构,也不追求啥子深刻主题。
它就像个调皮的娃儿,喜欢打破常规,挑战权威。
它可以把严肃的话题儿说得轻松幽默,也可以把简单的事儿搞得复杂。
比如说,后现代主义的作家们喜欢用方言、俚语,甚至是网络语言来写作,让读者感觉就像在听隔壁老王摆龙门阵一样亲切。
他们还喜欢把故事搞得支离破碎,让读者自己去拼凑,就像我们小时候玩拼图一样。
后现代主义的作家们还喜欢玩儿“穿越”,把古代的人物放到现代的背景中,或者把现代的人物放到古代的背景中,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找到新的乐趣。
总的来说,后现代主义就是文学界的一股清流,它不拘泥于传统,敢于创新,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
就像我们四川的火锅,虽然辣,但是越吃越有味道,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