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睡眠阶段呼吸暂停发作时的脑电图信号的非线性评价(IJISA-V5-N10-9)
- 格式:pdf
- 大小:350.35 KB
- 文档页数:6
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评估专家共识一、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评估专家共识老年SAS 根据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可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与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entral sleep apnea,CSA)。
OSA 是指睡眠过程中发生的完全性上气道阻塞(呼吸暂停)或部分性上气道阻塞(低通气),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白天嗜睡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CSA 指睡眠中呼吸暂停时口和鼻气流以及胸、腹呼吸运动同时停止,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睡眠片段化,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
CSA 根据临床特征不同分为以下6 种类型。
1. 伴陈施呼吸CSA主要见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少部分继发于卒中或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或肾衰竭。
心力衰竭患者发生陈施呼吸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年龄60 岁以上、心房颤动病史、白天低碳酸血症〔二氧化碳分压(PaCO2)≤ 38 mm Hg(1 mm Hg =0.133 kPa)〕等。
PSG 表现:可见陈施呼吸,周期常>40 s。
2. 疾病所致不伴陈施呼吸CSA常继发于血管性、肿瘤性、退化性、脱髓鞘性病变或创伤性损伤所造成的不同程度的脑干功能障碍,可导致呼吸调控机制受损。
PSG 表现:可见明显呼吸异常表现,如共济失调呼吸模式,表现为呼吸节律及呼吸幅度/ 潮气量均不规则,一般呼吸的持续时间≤ 5 个呼吸周期,且不符合陈施呼吸标准。
3. 高原性周期性呼吸致CSA 诊断主要依据近期登高原史及PSG 表现,应排除其他类型CSA。
PSG 表现:CSA 主要出现在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持续时间较短,周期性呼吸周期常<40 s。
4. 药物或物质致CSA 诊断需有阿片类或其他呼吸抑制剂使用史。
PSG 表现: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呼吸——呼吸频率和潮气量变异,睡眠期呼吸频率减慢,间断中枢型呼吸暂停(包括N3 期)或周期性呼吸伴中枢型呼吸暂停,觉醒少见,N3 期可能增加,部分患者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明显大于快速眼球运动睡眠。
·175··论著·睡眠呼吸疾病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昼夜心室复极参数变化研究杨贝贝,蒋军广*,史江,张杨【摘要】 背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OSAHS 与心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相关性,是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具体机制仍未完全阐明。
相关证据表明,Tp-e 间期、QT 间期和Tp-e/QT 等心室复极参数可能与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有关。
然而截止到目前,对OSAHS 相关心律失常及心电参数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
目的 研究OSAHS 患者昼夜心室复极参数变化。
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多导睡眠监测、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OSAHS 患者159例,并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进一步分为轻-中度OSAHS 组(78例)与重度OSAHS 组(81例);选取51例未患疾病的健康者为对照组。
测量并计算所有参与者的日间和夜间Tp-e 间期、QT 间期、Tp-e/QT 。
结果 对照组与轻-中度OSAHS 组、重度OSAHS 组之间的日间Tp-e 间期、夜间Tp-e 间期、日间Tp-e/QT、夜间Tp-e/QT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日间Tp-e 间期、夜间Tp-e 间期、日间Tp-e/QT、夜间Tp-e/QT 在三组间有逐渐延长的趋势(P<0.05);三组日间及夜间QT 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OSAHS 患者日间静息状态及夜间阻塞性呼吸暂停期的Tp-e 间期、QT 间期、Tp-e/QT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阻塞性呼吸暂停期的Tp-e 间期、QT 间期、Tp-e/QT 均较日间静息状态有所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OSAHS 患者夜间Tp-e 间期(r s =0.221,P=0.005)、夜间Tp-e/QT(r s =0.298,P<0.001)均与AHI 呈正相关。
·论著·失眠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睡眠监测指标和脑电功率频谱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梁峰1,李忻蓉1,刘莎1,2,徐勇1,31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太原030001;2 精神障碍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山西省重点实验室030001;3 太原市中心医院精神卫生科摘要:目的 探讨失眠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睡眠监测指标和脑电功率频谱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失眠患者74例,根据是否合并OSA将患者分为失眠组和失眠伴OSA组。
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两组睡眠指标,使用脑电功率频谱分析软件分析睡眠脑电功率频谱;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记忆与执行筛查量表(MES)评估认知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失眠伴OSA患者睡眠指标、脑电功率频谱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 与失眠组比较,失眠伴OSA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升高,最低氧饱和度(LSPO2)降低,总睡眠时间(TST)及NREM2期睡眠减少(P<0.05或<0.01)。
与失眠组比较,失眠伴OSA组清醒期beta、delta脑电功率频谱降低;NREM1期delta脑电功率频谱升高;NREM2期delta、beta脑电功率频谱升高,theta、sigma脑电功率频谱降低;REM期delta、beta、sigma脑电功率频谱升高(P<0.05或<0.01)。
失眠伴OSA组MES总分、MoCA总分及其视空间与执行、抽象、延迟回忆等子项目评分低于失眠组(P<0.05或<0.01)。
REM期睡眠与MoCA 中延迟回忆评分呈正相关(r=0.331,P<0.05),NREM2期睡眠与MES总分呈正相关(r=0.352,P<0.01),AHI与MES 总分呈负相关(r=-0.335,P<0.05),入睡后觉醒时间与MoCA中命名、定向评分呈正相关(r=0.445,P<0.05;r=0.452,P<0.05),入睡潜伏期和AHI与MoCA中命名评分呈负相关(r=-0.415,P<0.05;r=-0.360,P<0.05)。
睡眠时不同睡眠阶段的特点睡眠是人体恢复和充电的必要过程,而睡眠阶段的特点对于保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睡眠时不同睡眠阶段的特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睡眠的重要性。
1. 唤醒期在睡眠周期的开始阶段,我们处于唤醒期。
这是一个从清醒状态到入睡状态的过渡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的大脑活动开始减慢,肌肉逐渐放松,心率和呼吸变得平稳。
唤醒期一般持续数分钟,为进入下一个睡眠阶段做准备。
2. 非快速眼动期(NREM)接下来是非快速眼动期(NREM),通常被分为三个阶段:N1、N2和N3。
- N1阶段:这是一个浅睡眠阶段,人们容易被外界干扰而醒来。
在这个阶段,脑电图显示的脑电波活动开始变慢,眼球活动减少,肌肉逐渐放松,体温和呼吸也开始下降。
- N2阶段:N2阶段是睡眠周期中最长的阶段,约占整个睡眠时间的50%至60%。
在这个阶段,脑电图显示的脑电波活动呈现出特殊形态,称为“睡眠棒棒糖”,其中包括突发的快速波形。
此时,人们的心率和呼吸变得更加稳定,肌肉松弛,身体逐渐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 N3阶段:N3阶段是深度睡眠阶段,也被称为慢波睡眠。
在这个阶段,脑电图显示的脑电波活动变得更慢,且幅度更大。
此时,身体的生理恢复和修复活动达到高峰,包括细胞修复、免疫功能增强等。
深度睡眠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3. 快速眼动期(REM)快速眼动期(REM)是睡眠周期中的另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脑电图显示的脑电波活动类似于清醒状态,但肌肉却处于麻痹状态,防止我们在梦境中动作。
在REM阶段,眼球快速运动,呼吸变得更快而不规则,心率也加快。
此时,大脑活动非常活跃,梦境经常发生。
REM睡眠对于记忆巩固和情绪调节至关重要。
4. 睡眠周期重复整个睡眠周期通常持续约90分钟,其中NREM和REM阶段交替出现。
在一夜的睡眠中,我们会经历多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内的睡眠阶段持续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
总结:睡眠时不同睡眠阶段的特点对于身心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