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四章第一节《一、视觉》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718.00 KB
- 文档页数:2
第1节信息的获取一、单选题1.人眼的“白眼球”、“黑眼球”实际上是指()A.虹膜和角膜B.角膜和巩膜C.角膜和虹膜D.巩膜和虹膜2.右图是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中能够折射光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的结构是()A.1B.2C.3D.43.“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们获取的外界信息大多数来自视觉。
形成视觉的关键部位是()A.视网膜B.视神经C.晶状体D.视觉中枢4.看到绿灯亮了才能过马路,这时感受光线刺激的是()A.晶状体B.视网膜C.视神经D.视觉中枢5.下列结构能使眼球形成“暗箱”的是()A.晶状体B.巩膜C.虹膜D.脉络膜6.青少年若沉迷于电子游戏,不但会影响学习,还会因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大而形成近视眼。
该结构是()A.1B.2C.3D.47.小明学习“眼和视觉”一节后,在笔记本上总结了以下四句话,其中可以说明正常人的眼睛之所以能看清远近不同物体原因的是()A.瞳孔可随意缩小或扩大B.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C.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D.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8.造成假性近视的病理原因是()A.眼球的前后径变短,在视网膜后成像B.眼球的前后径变长,在视网膜前成像C.眼球调节结构过度紧张,曲光度过强D.晶状体变形,发生器质性病变9.矫正近视配的镜片是()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10.当人看远处物体时()A.睫状体内的肌肉舒张,晶状体曲度减小B.睫状体内的肌肉收缩,晶状体曲度减小C.睫状体内的肌肉舒张,晶状体曲度增大D.睫状体内的肌肉收缩,晶状体曲度增大11.近视眼的人眼球的部分结构出现了变化,导致看远处物体时视觉模糊。
近视眼的人眼球的结构变化以及成像状况是()①晶状体曲度大;②晶状体曲度小;③眼球前后径过长;④眼球前后径过短;⑤物像落在视网膜前面;⑥物像落在视网膜后面。
A.①③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④⑥12.下列各项中,与预防近视无关的是()A.不在晚上读书写字B.读、写姿势正确C.看书1小时后远眺几分钟D.认真做眼保健操13.下图中近视眼成像情况、远视眼的矫正方法,都正确的是()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14.视觉形成的过程中,形成物像并产生神经冲动的是()A.晶状体B.视网膜C.角膜D.玻璃体15.照相机是对眼球的仿生。
第1节信息的获取一、单选题1.人眼的“白眼球”、“黑眼球”实际上是指()A.虹膜和角膜B.角膜和巩膜C.角膜和虹膜D.巩膜和虹膜2.右图是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中能够折射光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的结构是()A.1B.2C.3D.43.“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们获取的外界信息大多数来自视觉。
形成视觉的关键部位是()A.视网膜B.视神经C.晶状体D.视觉中枢4.看到绿灯亮了才能过马路,这时感受光线刺激的是()A.晶状体B.视网膜C.视神经D.视觉中枢5.下列结构能使眼球形成“暗箱”的是()A.晶状体B.巩膜C.虹膜D.脉络膜6.青少年若沉迷于电子游戏,不但会影响学习,还会因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大而形成近视眼。
该结构是()A.1B.2C.3D.47.小明学习“眼和视觉”一节后,在笔记本上总结了以下四句话,其中可以说明正常人的眼睛之所以能看清远近不同物体原因的是()A.瞳孔可随意缩小或扩大B.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C.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D.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8.造成假性近视的病理原因是()A.眼球的前后径变短,在视网膜后成像B.眼球的前后径变长,在视网膜前成像C.眼球调节结构过度紧张,曲光度过强D.晶状体变形,发生器质性病变9.矫正近视配的镜片是()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10.当人看远处物体时()A.睫状体内的肌肉舒张,晶状体曲度减小B.睫状体内的肌肉收缩,晶状体曲度减小C.睫状体内的肌肉舒张,晶状体曲度增大D.睫状体内的肌肉收缩,晶状体曲度增大11.近视眼的人眼球的部分结构出现了变化,导致看远处物体时视觉模糊。
近视眼的人眼球的结构变化以及成像状况是()①晶状体曲度大;②晶状体曲度小;③眼球前后径过长;④眼球前后径过短;⑤物像落在视网膜前面;⑥物像落在视网膜后面。
A.①③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④⑥12.下列各项中,与预防近视无关的是()A.不在晚上读书写字B.读、写姿势正确C.看书1小时后远眺几分钟D.认真做眼保健操13.下图中近视眼成像情况、远视眼的矫正方法,都正确的是()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14.视觉形成的过程中,形成物像并产生神经冲动的是()A.晶状体B.视网膜C.角膜D.玻璃体15.照相机是对眼球的仿生。
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1节同步练习(含答案)【答案】1.C2. C3.A4.B5.c6.B7. B&C9. A10.B 11.C12.D13.B14.C15.A 16.A17.A1&B19.C20.B 21.D22.B23.B24.C25.D 26.C27.B2&A29.C30.C 31.D32.B33.C34.B35.B 36.A37.B3&D39.B40.A 41.B42.A43.D44.B45.鼓膜;耳蜗;听觉神经46.视网晶状体;不清晰;左;凹;近47.凸透镜;凹透镜48.4;听小骨;6;耳蜗;5;听觉神经;听觉中枢;5;听觉神经49.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50.(1) C D(2)眼白上的血管形状特征受眼睛状态和光照影响大<3)交叉复杂的细丝、斑点和条纹等不可复制性和稳定性(4)手机、门控、机场等(合理即给分)【解析】解:听觉的形成过程如下图:耳廓外耳道听小骨半规管前庭I \裁膜哉室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③外耳道传到⑥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②听小骨传到内耳,朿IJ激耳蜗内的⑤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①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④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故选:c此题主要考查听觉的形成过程,结合耳的结构进行解答. 听觉的形成结合耳的结构图记忆效果好.2.解: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就是诗句中的白银•虹膜中含有许多色素细胞,在这些细胞中所含色素量的多少就决定了虹膜的颜色.就是诗句中的黑水银.瞳孔是光线通过的管道.故选:C图中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眼球的而结构和功能.仃色水.中央的小-MR/LflMMVL比线的通ifi ■料仇I色.透• ftjR透过比役iS朗.晌ft,懂双凸P品状体JML繼折玻璃休斗遶明胶状捞斬保护載球的•]内蹄构觇网整「此线放55的细胞.繼瞎解:据分析可见:耳蜗的作用是接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兴奋). 故选:C(如图)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 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理解耳的结构及各结构.4.解: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 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 视觉.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故选:B.(1)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落到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大脑皮层中有视觉中枢,视觉在此形成.(2)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也可能是由于眼球的前后方向距离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而造成 的视觉障碍.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5.解:视觉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 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 觉中枢,就形成视觉.所以,眼球中折射光线和形成物像的主要结构分别是晶状体,视网膜. 故选:C(1)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落到视网膜上形成物像;(2) 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是感受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6.耳蜗.下面是耳的结构模式图.耳的结构是考试的重点,可结合其模式图记忆.7.解:眼球分为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分为外膜、中膜和内 膜.外膜包括角膜和巩膜,角膜无色透明便于光线通过,巩膜是 一层结缔组织膜,具有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中膜包括虹膜、睫 状体和脉络膜,虹膜内有色素,眼球的颜色就是由它来决定的, 睫状体内有平滑肌,通过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 度,从而使眼睛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内膜视网膜上有感光 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可以产生神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所 以对于正常人来说,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都能使物像落在视耳廓外耳道 听小骨半规管 前庭哉膜 哉室耳蜗 与听觉有 关的神经 咽鼓管听小骨半规管 前庭裁膜 哉室耳蜗z P 「严与听觉有W 关的神经‘ 6 :咽議管耳廓外耳道解:半规管和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会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岀汗等,这就是通常说的晕车、晕船.故选:B网膜上被看清,主要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通过睫状体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 故选:B晶状体的曲度可以通过睫状体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n *如图是眼球的结构:解:如图.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光线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故选:C视网膜形成物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熟悉视觉形成的路线是解题的关键.9.解: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致盲眼病之一.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本病病变过程早期结膜有浸润如乳头、滤泡增生,同时发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于受累的睑结膜发生瘢痕,以致眼睑内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损害,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故选:A如图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沙眼的原因.10.解:白内障是由于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各种原因,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所以与白内障造成视觉障碍的原因相同是视网膜脱落.故选:B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视觉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图: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示意图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白内障造成视觉障碍的原因以及视觉的形成过程.11.解: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经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选:B.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记住近视眼的矫正措施.12.解:A、晶状体是双凸透镜,可以折射光线,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A错误;B、玻璃体折射光线.B错误;C、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C错误;D、大脑皮层上有视觉中枢,能够形成视觉• D正确.故选:D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色乳 小处的小fl 叫••仇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眼球的结构和是视觉的形成. 13.解:图光线在视网膜前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图示丙表示的是近视眼;图丁表示凸透镜表示远视眼的矫 正.图乙能够说明正常人眼的成像原理;图甲给岀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而不是远视眼的矫正方法,因此正确表示小刚同学近视 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情况的是丙、甲. 故选:B(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14.解: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 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 生了视觉.用.尤茂的通山一N/L I 色.A 侑收 HI. BfU透计尤线awu <iw n.矗u 凸“品状体逢鼻證折廉廉®i^winurj^护嚴坤的 巩戦内皿结山w.绽勺故选:C 眼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眼球的结构如图:15. 解: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 感受器, 失聪后, 故选:A (如图) 耳蜗.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由上可知,某人 医生检查发现耳的结构完好无损,那么,推测发病的部位可能是听觉神经或听觉中枢.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 视神经此题考查了眼球的结构以及视觉的形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耳的结构和听觉形成的过程,结合题意,灵活答题.16.解:视觉的形成过程为: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角膜、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因此A正确.故选:A.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人眼球中的主要折光结构是晶状体,晶状体的形状像一个凸透镜.17.解: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A、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受振动刺激能产生冲动.故符合题意.B、鼓室内的三块听小骨,没有听觉感受器.故不符合题意.C、半规管里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而没有听觉感受器.故不符合题意.D、前庭里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而没有听觉感受器.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可见听觉的形成过程中,把声波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的主要结构(听觉感受器)是耳蜗.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听觉形成的过程,明确把声波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的主要结构(听觉感受器)是耳蜗.18.解: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2]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选:B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视眼的成像特点.解答时可以从近视眼的成因、成像特点、矫正措施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成像特点成因矫正.19.解: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如图所示:故选:C.此题考查的是视觉的形成,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视觉的形成过程,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的,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物像.20.解: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曲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卜、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亠。
章节测试题1.【答题】听觉感受器位于()A.中耳的鼓室B.内耳的半规管C.内耳的前庭D.内耳的耳蜗【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解答】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可见听觉的形成过程中,把声波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的主要结构(听觉感受器)是耳蜗。
2.【答题】下列与保护视力和听力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看书时与眼的距离越近越好B.看书一段时间后应远眺几分钟C.用耳机听音乐,声音不宜过大D.平时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掏耳朵【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眼的保健。
【解答】看书时书与眼的距离越近,进状态的曲度越大,眼睛越容易疲劳,时间长了会形成近视,A错误;看书一段时间后应远眺几分钟,可以放松睫状体,使晶状体的曲度变小,有利于促进眼的血液循环,保护视力,B正确;用耳机听音乐时,声响过大,会使鼓膜受到剧烈震荡,甚至损伤鼓膜,使听力下降,因此声响不宜过大,C正确;用尖锐的东西掏耳,容易损伤外耳道或鼓膜。
容易引起中耳炎,因此平时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掏耳,如有堵塞,可以用双氧水冲洗,D正确。
3.【答题】王老师在改作业时自言自语道:“老了,作业本上的字都看不清了,放远点就好了。
”由此可知,能解释王老师视力障碍的模型和所需佩戴眼镜的镜片分别是图中的()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远视眼的形成。
【解答】由题意“作业本上的字都看不清了,放远点就好了”可知,王老师患了远视眼。
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乙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也是老花眼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
丙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丁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由此可知,能解释王老师视力障碍的模型和所需佩戴眼镜的镜片分别是图中的乙和丁。
第四章合理用脑高效学习一、选择题1. 人类特有的大脑皮层功能区是()A. 感觉中枢B. 听觉中枢C. 视觉中枢D. 语言中枢2. 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的调节A. 体液调节B. 激素调节C. 神经调节D. 以上都不是3.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位于( )A. 大脑B. 小脑C. 脑干D. 脊髓4. 某学生掏耳垢时,不小心戳坏耳朵中某结构导致耳聋,该结构最可能是()A. 外耳道B. 鼓膜C. 咽鼓管D. 半规管5.欧洲人多是白皮肤蓝眼睛,决定眼球颜色的结构是()A. 角膜B. 巩膜C. 虹膜D. 脉络膜6.下图示人体的神经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①包括大脑、中脑和小脑B. ②只有反射功能C. ③为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D. ①②③的基本单位均为神经元7.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 神经B. 脑和脊髓C. 神经元D. 脑干8.调节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结构是()A. 神经系统B. 消化系统C. 呼吸系统D. 生殖系统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 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C. “红灯停、绿灯行”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是人类特有的反射D. 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生命体征的“植物人”脑干一般没有受到损伤10.马戏团里的动物在成功表演节目后,训兽员总要喂给它们一些食物,其作用是()A. 动物表演节目后消耗了大量的能量,要及时给它们补充营养B. 对动物出色表演的奖励C. 强化它们对刺激形成的复杂反射D. 强化它们对刺激形成的简单反射11. 下列现象属于反射活动的是()A. 草履虫对刺激作出反射B. 冬天冷得发抖C. 植物根的向地性D. 用电刺激蛙离体腓肠肌,肌肉收缩12.如图为某人摸到烫手的馒头产生的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射属于复杂反射B. 被烫的人会先感到疼,再缩手C. 该反射活动的完成体现了脊髓的反射功能D. 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c→b→a→d→e13. 调节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结构是()A. 神经系统B. 消化系统C. 呼吸系统D. 生殖系统14. 高龄老人中,老年痴呆患者非常常见,非常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爱,这种患者神经系统受到损伤的部位是()A. 大脑B. 小脑C. 脑干D. 脊髓15.下列关于缩手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B. 手上的感受器受到针扎刺激产生了痛觉C. 与“望梅止渴”反射类型一样D. 先缩手,后感到疼痛16.某人从黑暗的小屋走到充满阳光的室外,此时他的瞳孔会()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不能确定1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的是()A. 小狗听到主人呼唤就去吃食物B. 草履虫游向食物C. 小刚躲开树上掉下来的树枝D. 海豚顶球表演18. 田径运动员听到枪声奋力起跑,在该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A. 眼﹣传入神经元﹣脊髓﹣传出神经元﹣肌肉B. 眼﹣传入神经元﹣大脑﹣传出神经元﹣肌肉C. 耳朵﹣传入神经元﹣脊髓﹣传出神经元﹣肌肉D. 耳朵﹣传入神经元﹣大脑﹣传出神经元﹣肌肉二、综合题19.请你围绕着A.吃梅止渴;B.看梅止渴;C.谈梅止渴,并结合如图回答相关问题:(1)以上三个活动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________,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的是________.(填写代表过程的字母)(2)图中b表示,用图中数字及箭头表示出完成A过程的反射弧的组成以及传导方向________.(3)在完成B梅止渴过程的反射弧中,a位于________上,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最终通过视神经传导到大脑视觉中枢,形成视觉.20.如图为人眼主要部分结构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眼中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人从暗室走到阳光下,[________]________会变小,以调节进入眼球内光线.(3)“眼睛里容不得沙子”说明眼的感觉很灵敏,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21. 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灾难中迅速逃生、救助的基本方法,我市不少学校举行了应急疏散演练.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学生听到相关指令后立即疏散到指定位置,这属于________ 反射,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 .(2)演练时,同学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止过量的有害气体进入呼吸道,这说明呼吸道对所吸入的空气具有________ 的作用.(3)如图中能表示剧烈疏散运动状态下的呼吸曲线图是________ .(4)演练过程中,同学们反应灵敏,呼吸加速、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等等,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不仅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还受到________的影响.22. 近年来,青少年的近视率不断上升,高达36.7%.预防近视,珍爱双眼,注意用眼卫生,青少年要从我做起.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黄种人的黑眼睛是因为图1中标号[________]结构的颜色是黑色的.(2)夜晚看书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乌黑,什么都看不到,片刻后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是因为图1中标号[3]________变大.(3)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就容易造成近视,图2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分别是图________和图________.。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2.4.1 信息的获取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冀教版一、选择题1.观察如图眼球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人从明处到暗处时,图中的3会扩大B.图中2的曲度是由5中的平滑肌调节的C.图中结构4、5、6、7、共同组成眼球的中膜D.图中结构8能感受光线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2.眼是人和动物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感觉器官,眼球里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A.角膜 B.巩膜 C.视网膜 D.脉络膜3.有讽刺帖子说“近世进士尽是近视”。
其实不用太担心,近视是可以进行光学矫正的。
如图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正确的分别是()A.甲和丁 B.乙和丁 C.乙和丙 D.甲和丙4.青少年若沉迷于电子游戏,不但会影响学习,还会因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大而形成近视眼.该结构是()A.晶状体 B.视网膜 C.角膜 D.玻璃体5.户外旅行时,突遇电闪雷鸣的极端天气,人们会迅速寻找安全地点躲避,其中人体感知电闪雷鸣的感受器分别是()A.虹膜、鼓膜 B.晶状体、半规管C.视网膜、耳蜗 D.瞳孔、听小骨6.下列关于视觉和听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视觉冲动是由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的②听觉冲动是由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的③视觉冲动是由角膜产生的④听觉冲动是由鼓膜产生的A.①② B.③④ C.③② D.①④7.下列关于耳的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鼓膜、听小骨和鼓室组成中耳B.耳蜗内具有听觉感受器C.前庭和半规管能够感受头部的位置变动情况,与维持身体的平衡有关D.咽鼓管属于中耳的一部分,能够传导声波8.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
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9.6月6日为世界“爱眼日”,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的人数居世界之首,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近视眼的是A、看书写字时控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B、看书写字一小时左右就应该休息远眺C、发现视力下降立即佩戴近视眼镜D、坚持认真做眼保健操10.学习生物学知识时,如果用流程图将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联系起来,便于我们梳理和掌握。
《一、视觉》教案(第1课时)教材分析由于眼是人体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器官之一,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的学习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视觉的形成这一节重点探究了眼球的结构,因为只有了解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之后,学生才能很容易的归纳出视觉形成的正确过程。
注意养成自身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生分析由于七年级学生还没有学习物理,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不清楚,因此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应给学生较为充足的时间感悟和体会。
如果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合理、可行,应积极支持学生有独创的实验设计。
当各组做完实验后,在组长的组织下,对本组的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在全班上汇报、交流。
如果各组之间得出的结论不一样,也不是坏事,可以在做进一步的分析,展开讨论。
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是十分有益的。
设计理念本课精心创设学生主体参与的情境和条件,切实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把成长的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知识成为学生思考的果实。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几个教学环节,到位的引导和尊重学生多样化的提问和假设,留出充分思考的时间和探究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表现,教师绝不包办代替,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学生知道,只要积极的参与,就可以使自己多种能力(如动手、动脑、归纳、分析、处理信息)得到锻炼,特别是可以让自己的个性和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在学生在动手、动脑“探”的过程中快乐的学习、自主的学习,同时训练了他们科学的表达,严密的逻辑,辨证的思维能力,并做出积极的评价,让他们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确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的思想。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概述人体通过眼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
技能性目标:模仿科学家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情感性目标: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养成善于与人合作、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视觉的形成》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第四章《合理用脑高效学习》开始了神经系统的学习,《视觉》与神经系统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在神经系统的开章学习视觉,首先就要明确整章的教学内容,梳理章节之间的关系,为学生清晰的学习提供一条主线,让学生学起来有抓手。
将神经系统中人脑的工作原理和电脑的工作原理想类比,用熟悉的内容去帮助理解新知。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程资源开发及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突出有效性教学设计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变静态抽象为生动形象,降低难度,缩短时间,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满足求知的心理。
二、教材分析:(一)教材:“视觉”这节课是冀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第四章第一节,是神经系统的开篇,是本章学习的重点之一,为学习神经系统的反射做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1)说出眼球的结构及功能(2)理解并尝试概述视觉的形成过程。
(3)知道近视、远视的原因及矫正办法。
(4)渗透关怀盲人、帮助盲人的意识,认同视觉卫生,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
(三)重点、难点:1、重点:(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2、难点:(1)视觉的形成。
三、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状况。
从其思维特征来看,尽管抽象思维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但由于年龄小、社会阅历简单、认知水平低,需要教师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用类比的方法利用学生熟悉的内容去理解难懂的抽象的内容。
视觉是人体对外界环境感知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教学的重点,难度较大,尤其是凸透镜的知识是初二的物理知识,初一的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还不能象上物理课那样系统的讲解,所以必须从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出发,演示凸透镜成像的过程,让学生直观的去感受,以此来引导学生对比,化难为易。
从其学习动机来看,求知欲强、问题意识强,愿意动脑思考,所以教学中以探究为线索,通过探究找出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会到成功感,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2023-2024学年新冀少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某同学不注意用眼卫生经常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学习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加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A. 晶状体B. 视网膜C. 玻璃体【答案】A【解析】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正常眼)才能看的清楚某同学不注意用眼卫生沉迷于电子游戏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2.健康备受人们关注下列关于安全用药及急救的有关知识描述正确的是()A. 处方药标识为OTC 非处方药标识为RXB. 患流感时只要服用抗生素即可治愈C. 进行人工呼吸时一般每分钟吹气80次左右D.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急救时按压与吹气的比例是30: 2【答案】D【解析】 A 、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简称Rx 非处方药简称OTC 本选项有误B、抗生素是用来治疗因病菌引起的疾病的药物对于病毒性的等其他疾病无疗效长期使用抗生素还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因此人只要不舒服首先使用抗生素说法错误C 、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据测定呼吸频率随着年龄、性别和活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6---18次/分人体活动加强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人工呼吸的频率应和人体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同本选项有误D、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结合时要先做30次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通畅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本选项正确3.下列疾病与病因不对应的是()A. 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过多B. 呆小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C. 地方性甲状腺肿--缺碘D. 巨人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答案】A【解析】 A 、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错误B、呆小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正确C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食物中缺少碘正确D、巨人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正确4.图是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依次①②③④B. 尿的生成连续的尿的排出是间歇的C. 尿液在③内形成D. ④是尿液排出体外的通道【答案】C【解析】如图是泌尿系统的组成图泌尿系统是由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①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是输送尿液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所以尿的生成连续的尿的排出是间歇的④尿道是排出尿液5.如图是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根据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标号1分泌的消化液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B. 标号5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首先储存在胆囊再流入十二直肠C. 标号6中的暂时储存的食物中可能有淀粉、蛋白质、脂肪、麦芽糖、水、无机盐、维生素D. 标号1、2、3、4、6、8、11、10、14组成了消化系统的消化道【答案】D【解析】解 A、标号1唾液腺分泌的消化液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A正确B、标号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首先储存在胆囊再流入十二直肠 B正确C 、标号6胃中暂时储存的食物中可能有淀粉、蛋白质、脂肪、麦芽糖、水、无机盐、维生素 C正确D、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消化道包括2口腔、3咽、4食道、6胃、11小肠、10大肠、14肛门 D错误.故选 D.6.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两部分组成B. 小脑能够协调运动和维持躯体平衡C. 大脑皮层之所以称为生命中枢是因为存在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D.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答案】B【解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A错误小脑与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运动有关 B正确脑干存在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被称为生命中枢 C错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错误故选B7.如图是眼球结构及成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如图表示正常眼成像过程B. 近视眼原因之一是结构2过度变凸C. 结构3既是成像也是视觉形成的部位D. 结构1能调节瞳孔的大小【答案】B【解析】图中的1是角膜 2是晶状体 3是视网膜A、图中物体反射的光线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 A错误B、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2晶状体的凸度过大都会形成近视 B正确C、3视网膜是成像的结构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形成的 C错误D、虹膜能调节瞳孔的大小 D错误8.如图中图甲X表示人体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乙表示血管①、②中血液各物质的含量判断分析X器官是()A. 肺B. 脑C. 小肠D. 肾【答案】C【解析】解 A.当血液流经肺时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与图乙不符 A错误B.当血液流经脑时氧气、营养物质(葡萄糖等)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含量增多与图乙不符 B错误C.当血液流经小肠时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增多由于小肠有吸收作用故葡萄糖含量增多与图乙相符 C正确D.当血液流经肾时氧气、葡萄糖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尿素等物质随尿液排出体外故尿素含量减少与图乙不符 D错误故选 C9.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措施骨髓的捐献者称为供体接受供体骨髓的病人称为受体受体做完移植手术后要在无菌隔离区度过一段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移植是促进患者的白细胞正常分裂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B. 移植手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C. 移植的供体骨髓对受体来说相当于抗原D. 移植手术后受体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答案】A【解析】解 A.移植是促进患者的白细胞正常分裂白细胞主要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A错误B.移植手术后造成排斥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 B正确C.移植的供体骨髓对受体来说相当于抗原 C正确D.移植手术后的排斥反应的克服方法是通过药物抑制 D正确故选 A10.下列动植物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是()①艾滋病②烟草花叶病③禽流感④肺结核⑤鼠疫⑥乙型肝炎⑦非典型肺炎⑧足癣.A. ①②③⑥⑦B. ①②③④⑤C. ④⑤⑥⑦⑧D. ①②③⑦⑧【答案】A【解析】解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烟草花叶病是由烟草花叶病病毒引起的属于植物病毒.禽流感的病原体是禽流感病毒.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结核杆菌是一种细菌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足癣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与病毒无关可见①②③⑥⑦符合题意.故选 A11.勤洗手是控制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的有效措施之一洗手时要注意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揉搓的时间不少于15秒揉搓的步骤是内﹣外﹣夹﹣弓﹣大﹣立﹣腕以上措施属于()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预防免疫【答案】B【解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了有效的切断病毒向外传播坚决遏制了疫情蔓延“春节期间” 全国上下都在积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政府要求普通市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以上措施属于属于切断传播途径12.下列关于急救和安全用药的措施正确的是()A. 带有“OTC”标识的处方药用药时应认真阅读药品说明B. 遇到突发溺水者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吹气法人工呼吸C. 某人发生车祸大腿伤口处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应该在伤口的远心端结扎D. 面对突发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片并及时拨打“120”电话【答案】D【解析】A、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 A错误B、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首先清除口、鼻内污物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B错误C、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脏→动脉所以动脉出血用指压法止血时指压处应在动脉的近心端 C错误D、遇到心血管疾病患者突发疾病时应及时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再拨打急救电话 D正确13.对下列表格的分析错误的是()A. 人体不能利用氮气B. 吸入的气体中氧气最多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最多C. 人体的呼吸道能湿润空气D. 人体组织细胞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A、通过表格数据发现氮气没有什么变化说明氮气不参与人体的生理活动 A 正确B、通过表格数据发现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中都是氮气最多 B错误C、呼吸道能清洁、温暖、湿润空气 C正确D、通过表格直接就看出呼出的气体中氧的含量比吸入的少了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的多了原因是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D正确14.不同的人群往往需要多样化的饮食方案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 坏血病患者要补充新鲜水果、蔬菜B. 青少年应多吃米面等物质补充能量C. 高血压患者饮食要清淡、忌油腻D.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糖类食物的摄入【答案】D【解析】A、坏血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 尤其是新鲜的柑橘因此坏血症患者要补充新鲜的水果蔬菜 A正确B、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青少年应多吃米面等物质补充能量 B正确C、高血压患者饮食要清淡、忌油腻 C正确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患糖尿病的人在饮食上要注意少吃含糖高的食物 D错误15.根据如下两图下列有关胰酶肠溶胶囊的说法错误的是()A. 该药是从动物的胰腺提取胰腺属于内分泌腺B. 胰酶肠溶胶囊发挥作用的场所在小肠C. 胶囊外壳的作用是保护里面的酶不在胃中渗出D. 胰酶肠溶胶囊中的酶能促进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消化【答案】A【解析】解 A.胰腺既属于外分泌腺又属于内分泌腺 A错误B.胰酶肠溶胶囊发挥作用的场所在小肠 B正确C.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胶囊在胃内不能消化到小肠内被消化从而避免对胃的刺激 C正确D.胰酶肠溶胶囊中的酶能促进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消化 D正确故选 A16.你的眼睛近视吗?近视会给人造成许多不便以下做法中能预防近视的是()A. 长时间玩电脑游戏B. 躺卧看书C. 在被窝里玩手机D. 勤做眼保健操【答案】D【解析】解 ACD、长时间玩电脑游戏、躺卧看书、在被窝里玩手机都会导致晶状体的曲度过大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从而引起近视的发生 ACB错误.B、勤做眼保健操可以预防近视 D错误.故选D17.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醉酒后走路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脑干B.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C. 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造成的D. 激素通过导管进入循环系统参加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答案】B【解析】解 A.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小脑而不是脑干 A错误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正确C.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 C错误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腺体周围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 D错误故选 B18.健康人生是永恒的话题下列哪项有利于身心健康()A. 为了保持身材经常吃减肥药B. 经常参加适宜的体育运动C. 不能容忍身边同学和家人的缺点或错误D. 有烦恼时不向父母和老师诉说闷在心里【答案】B【解析】解 A.长期服用减肥药对人体是有危害的 A错误B.体育锻炼促进人脑清醒、思维敏捷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改善呼吸系统功能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等因此坚持体育锻炼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B正确CD.不能容忍身边同学和家人的缺点或错误会影响人际关系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家人或知心朋友倾诉或用其他适当的方式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 CD错误故选 B19.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心理上发生里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你认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 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B. 我行我素绝对自由C. 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心理主动与家长老师交流D. 我已经长大了不用你们事事操心【答案】C【解析】解 A、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要正确对待和及时处理以及疏导心理矛盾遇到一些问题要经常与家长错误.B、不能觉着自己长大了就不想和家长交流.错误.C 、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心理主动与家长老师交流正确.D、我已经长大了不用你们事事操心的做法不正确要主动与家长老师交流错误.故选 C20.如图是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①是主动脉将血液运往全身B. ②是肺静脉其中流的是动脉血C. ③是右心室其肌肉壁最厚D. ④收缩时将血液泵至⑤中【答案】A【解析】解A.①是主动脉是将血液运往全身各处去的血管 A正确B.②是肺动脉流静脉血 B错误C.③是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肌肉壁最厚 C错误D.④是右心室③是右心房两者之间有瓣膜防止④右心室的血液流向③右心房当④右心室收缩时右心室的血液将泵至肺动脉 D错误故选 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21.(1)人的皮肤和消化道、呼吸道等管道黏膜能够阻挡病原体而且皮肤和黏膜的分泌物还具有杀菌作用人体体液中的________和吞噬细胞能够杀死和吞噬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21.(2)当病原体侵入人体以后 ________可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这种特殊的免疫物质叫作抗体21.(3)患过水痘或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儿童对其他病毒没有免疫力对水痘病毒有免疫力这类免疫属于________ (填“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21.(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插途径和保护易感人三类加强个人防护、实行计划免疫的措施属于________21.(5)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从免疫的角度来说接种的疫苗属于________(选择“抗原”或“抗体”)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免疫【答案】杀菌物质【解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答案】淋巴细胞【解析】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抗原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答案】特异性免疫【解析】提前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因体内产生了抵抗该病毒的特殊蛋白质抗体所以不会出水痘从免疫的类型来看这类免疫免疫是特异性免疫【答案】保护易感人群【解析】健康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加强个人防护、对健康人进行预防接种等措施就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答案】抗原, 特异性【解析】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注射到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引起流感的流感病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后天获得的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因此是特异性免疫。
《一、视觉》习题
一、选择题
1、构成眼球壁外膜的是()
A、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B、视网膜
C、前方透明的角膜和后面白色的巩膜
D、角膜、巩膜、晶状体、玻璃体
2、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哪些结构到达视网膜()
A、瞳孔、晶状体、角膜、玻璃体
B、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C、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D、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
3、下列不属于近视眼的特点的是()
A、晶状体的曲度过大
B、眼球的前后径过短
C、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D、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4、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A、视网膜
B、晶状体
C、视觉神经
D、大脑
二、非选择题
5、下图为外界物体成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照相机成像的原理就是物理学中的透镜成像原理。
拍照时镜头起________的作用,光圈起的作用,胶卷起的作用。
(2)如果把人的眼球比喻为一架照相机,如上图所示,那么,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
________,暗箱的壁相当于________,装入的底片相当于_ 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5、(1)调节像距;控制光线;感光
(2)晶状体;脉络膜;视网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