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知识点
- 格式:pdf
- 大小:234.22 KB
- 文档页数:2
第四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3、尝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4、分析小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相关知识链接1、系统是由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结构。
例如,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以及肝、胰、唾液腺等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消化系统,共同完成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
2、既是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3、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题中的60%~70%。
维生素是一类简单的有机物,不为人体提供能量。
知识点一:食物的消化1、消化的物质及消化的概念(重点)(1)消化的物质我们可从食物中摄取淀粉、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
其中,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能够直接通过细胞膜被细胞吸收,而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有机物,必须先分解成小分子的有机物,才能被细胞吸收。
(2)消化的概念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2、消化系统的组成(重点)食物的消化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1)消化道:消化道是食物经过的通道。
在消化道内,食物被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被吸收。
①组成:消化道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
②口腔: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
唾液腺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流入口腔,唾液具有初步消化淀粉的能力。
吃东西的时候,牙齿将食物切断、磨碎;唾液腺大量分泌唾液;舌一方面配合牙齿的咀嚼,一方面通过搅拌将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
牙齿是人体内最坚硬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
牙齿损坏后,食物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咀嚼,会加重胃、肠的负担,影响食物的消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二章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能源物质:糖类:人体日常活动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一般情况下,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保温;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非能源物质: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水是人体需要最多的营养物质。
无机盐:含量不多,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2.几种无机盐的作用:3.维生素的作用:4.“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2消化和吸收1.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探究试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见书P27—28)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牙齿的切碎和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进淀粉的变化。
淀粉是糖类,但没有甜味,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有甜味。
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将馒头切碎是模拟牙齿的咀嚼,试管放进37℃温水中是模拟人体口腔温度,搅拌是模拟舌的搅拌功能。
3.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帮助初步消化淀粉咽: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消化道与呼吸道在这交汇)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胃:(1)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2)胃腺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1)起始部分叫十二指肠,肝脏分泌的胆汁与胰腺分泌的胰液由此流入小肠(2)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3)通过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肛门:粪便由此排出消化腺: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胃腺: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4、小肠的结构特点: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糖类、脂肪、蛋白质1.蛋白质、糖类、脂肪的主要作用、缺乏症和食物来源2.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供能顺序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只有当人体内糖类供能不足时,才能分解脂肪提供能量,若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都不足时,体内蛋白质分解就会增加,所以,人体内的三大有机物质的供能顺序为:糖类、脂肪、蛋白质。
3.糖类、蛋白质、脂肪的异同点(1)相同点三种物质均为有机物,也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2)不同点①蛋白质最主要的功能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它在人体内不能储存,因此,我们每天必须摄取一定量的蛋白质,以满足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需要.尤其是青少年,因为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期,每天需要的蛋白质更多。
②糖类可被细胞分解,释放能量,因此,它的主要供能是为组织细胞提供能量。
我们的食物中糖类的来源主要是淀粉.③在人体中,脂肪的主要功能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二、水和无机盐1.水(1)作用:①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②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③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也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等.(2)来源:饮水、食物等.2.人体中几种无机盐的食物来源,主要功能和缺乏症三、维生素1.维生素的作用维生素的作用与蛋白质、糖类、脂肪不同。
它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
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
人体自身不能制造维生素,只能从食物中摄取.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2.几种维生素的主要生理功能、缺乏症及食物来源注: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绿色蔬菜、瓜果和胡萝卜等食物中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1.消化道的组成和功能(1)口腔:口腔内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
牙齿和舌对食物进行咀嚼和搅拌,从而使食物与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充分混合,唾液可以湿润食物,其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以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一、人体的营养(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包括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等。
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
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 60% 70%,参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无机盐:在人体中含量不多,但作用很大。
例如,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缺铁会导致贫血。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2、维生素的种类及缺乏症维生素 A:缺乏时会导致夜盲症、皮肤干燥等。
维生素 B1:缺乏时会引起神经炎、脚气病等。
维生素 C:缺乏时会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维生素 D:缺乏时儿童会患佝偻病,成人会患骨质疏松症。
(二)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消化腺: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如唾液腺、肝脏和胰腺。
小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壁内,如胃腺和肠腺。
2、食物的消化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部分淀粉被初步消化为麦芽糖,在小肠中,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最终被消化为葡萄糖。
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初步消化,在小肠中,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最终被消化为氨基酸。
脂肪的消化:在小肠中进行,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最终被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3、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因为小肠很长,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胃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
大肠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三)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1、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从下往上依次是谷类、蔬菜和水果类、鱼、禽、肉、蛋类、奶类和豆类、油脂类。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知识点1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第七类营养素”是指膳食纤维。
2.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作用:3.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1)实验原理:可以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热能的多少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2)科学实验中要设置重复组,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知识点2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作用4.水的作用: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一般占体重的60%~70%。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水都无法进行。
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5.几种无机盐的缺乏症状和食物来源:6.维生素的作用:(1)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它们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
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2)几种维生素的缺乏症状和食物来源:易错辨析(1)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有70%来自糖类的分解,因此我们一日三餐的主食均应是富含糖类的食物,如馒头、米饭等。
(2)食物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无机盐,不同的食物中无机盐的种类和含量不同。
无机盐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它参与构成人体组织,能维持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3)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绿色蔬菜、瓜果和胡萝卜等食物中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
知识点1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1.下列等量物质中,含糖类最多的是( D )A.芝麻、花生B.鲤鱼、黄豆C.猪油、面粉D.马铃薯、玉米面2.平时人体能量的供给以糖类为主。
若长时间游泳,因水温低、散热量大,又不停地划水,此时人体还需要动用储存能量的物质是( A )A.脂肪B.维生素C.无机盐D.蛋白质3.以下最有利于伤口愈合的食物是( B )A.苹果、香蕉B.牛奶、鸡蛋C.巧克力、橙汁D.面包、饼干知识点2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作用4.小明患有夜盲症,一到夜晚就看不清东西,应多补充的食物是( C )A.鸡蛋B.酸奶C.猪肝D.带鱼5.某人出现浑身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很可能是血液中缺乏( C )A.碘B.钙C.铁D.锌6.水是生命之源。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人体营养与健康一、人体所需营养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需要不断地摄取食物,从中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
这些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它们各自在人体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共同支持人体的正常运作。
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是人体获取营养的主要来源。
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营养物质。
例如,肉类、鱼类和豆类等富含蛋白质;谷物和薯类等富含糖类;油脂和坚果等富含脂肪;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三、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消化系统是人体内负责消化食物的器官总称,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分。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摄取、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同时将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四、消化与吸收的过程食物在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中经过物理和化学的消化过程,最终分解为可被身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这些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的黏膜进入血液或淋巴,被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用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五、维生素与矿物质的作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正常运作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
它们各自在人体中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如促进新陈代谢、维持骨骼健康、维持正常视觉等等。
六、合理膳食与健康合理膳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它要求人们摄取种类齐全、数量适宜的营养物质,避免过多或过少摄取某些营养物质。
合理的膳食能够保证人体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预防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等疾病,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七、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人体细胞在生命活动中需要能量来维持正常运作。
这些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分解。
当这些物质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被氧化分解时,释放出的能量被细胞利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同时,一些能量也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初一下册生物必考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人体的营养》①基本定义:人体的营养就是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等过程,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物质和能量的过程。
就像汽车要加油才能跑,我们人要从食物里获取各种营养才能活动和成长。
②重要程度:这是生物学中非常基础且关键的部分,了解人体营养有助于理解我们身体正常运转的机制以及保持健康。
③前置知识:需要对食物有基本的认识,知道有主食、肉类、蔬菜等不同种类的食物。
④应用价值:在生活中知道如何合理膳食,比如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人该怎么吃才能健康,也能理解一些疾病与营养缺失之间的关系。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是初一下册生物知识体系里关于人体生理的重要板块。
②关联知识: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和身体细胞的新陈代谢相关。
③重难点分析:重难点在于理解各种营养物质(如糖类、脂肪、蛋白质等)的消化过程和作用。
关键是要记住不同器官在消化过程中的功能。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中,经常会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营养物质的种类、作用,或者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器官的功能等。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糖类就是为我们身体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像我们吃的米饭、面包啥的里面糖类就很多。
脂肪可以储存能量,同时还能起到保护身体器官等作用,像动物的皮下脂肪。
蛋白质是构建和修复身体组织的材料,咱们吃的瘦肉里就有很多蛋白质,肌肉主要也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②特征分析:糖类比较容易被分解提供能量。
脂肪的能量储存量比较大,分解相对慢点。
蛋白质比较复杂,分解之后的产物可以构建新的身体成分。
③分类说明:糖类有葡萄糖、淀粉等不同类型。
脂肪有动物脂肪和植物油脂的区别。
蛋白质也有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之分。
④应用范围:适用于理解人体生长发育、日常活动中的能量供应、疾病康复等。
局限性就是这只是从生物学角度的基础理解,实际生活中还受到很多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
《人体的呼吸》①基本定义:人体的呼吸简单说就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三四层,主要提供蛋白质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六大营养物质:(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非能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是主要供能物质(病人无法正常进食时,通常静脉注射葡萄糖,补充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 ; 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重要原料。
两种微量必需物质:无机盐和维生素 ; 一种含量最多物质:水(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 水 无法进行,它是生命延续最必需的物质。
)2、 常考的缺乏症:①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可能缺钙 或缺 维生素D ;②缺 铁 会导致缺铁性贫血;③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缺 碘 ,食用 海带、紫菜可预防;④夜盲症缺 维生素A ,食用胡萝卜、猪肝可预防;(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转换成维生素A )⑤脚气病缺维生素B1;⑥坏血病或牙龈出血缺维生素C ,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可预防。
3、“第七大营养素”是 膳食纤维 ,它可以 促进 消化,但 不能 被人体消化。
组长签字: 背诵日期: 。
1、六大营养物质:(能源物质: )(非能源物质: )是 供能物质(病人无法正常进食时,通常静脉注射 ,补充能量)是 能源 ; 是 和 身体重要原料。
两种微量必需物质: ; 一种含量最多物质: 。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 无法进行,它是生命延续最必需的物质。
3、常考的缺乏症: ①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可能缺 或缺 ; ②缺 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③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缺 ,食用 可预防;④夜盲症缺 ,食用 可预防;⑤脚气病缺 ;⑥坏血病或牙龈出血缺 ,食用 可预防。
、“第七大营养素”是 ,它可以 消化,但 被人体消化。
5、关于实验:设置 (同一实验同一条件下多做几次);取数据的 。
第三节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1、 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全面”是摄取的营养素(六大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要齐全;“平衡”是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班级姓名归纳02人体的营养知识点1:食物中的六类营养物质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3种供能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3种非供能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4种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
2种无机物:水、无机盐。
知识点2: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名称特有功能食物来源糖类人类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谷类、甘薯和糖类(白糖、蔗糖)脂肪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备用能源),又能保持体温。
肥肉、花生、植物油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的重要原料。
奶、蛋、鱼、瘦肉、豆类注:三大供能物质为生命活动供能的顺序:首先是糖类,其次是脂肪,最后是蛋白质。
每克脂肪氧化释放的能量远远多于每克糖类或蛋白质释放的能量。
知识点3:实验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1.实验原理:根据“食物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水温升高”的原理来测定食物中所含能量的多少。
2.实验步骤(1)取一只锥形瓶(50毫升),注人30毫升水,并放人温度计(温度计的下端要浸人水中,但不要接触瓶底)。
(2)安装好实验装置,并测量水温(T1)。
(3)称出一粒干燥花生种子的质量(G),将这粒种子放到火焰上燃烧。
(4)将刚刚燃烧的花生种子尽快放到锥形瓶底部。
待这粒花生种子完全燃烧后,测量水温(T 2)一粒花生种子含的能量=4.2x30x(T 2-T 1)一克花生种子含的能量=4.2x30x(T 2-T 1)/G 3.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要尽量减少热量散失。
(2)为了减小误差,应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
(3)由于不可避免地要散失热量,因此实验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值要小。
知识点4:水和无机盐的作用1.水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也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
2.几种无机盐的缺乏症状和食物来源知识点5:维生素的作用缺乏症状和食物来源如下表种类主要生理功能缺乏症食物来源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等动物肝脏、蛋、奶、鱼肝油等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稻、麦等谷物的种皮,豆类,蛋类等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黄瓜、西红柿、橘子等蔬菜和水果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动物肝脏、蛋类、奶类等注:维生素D 能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只有同时补充钙和维生素D 才能有效地预防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维生素A 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而植物中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知识点梳理【思维导图】【知识梳理】第二章:人体的营养一、食物中的“六大营养成分”包括:糖类(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其中,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是属于有机物,水和无机盐是属于无机物。
食物中各种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来源及其缺乏症:(“V”代表维生素)V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新鲜蔬菜、水果(柑桔)等易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VD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蛋黄、动物肝脏儿童:易患佝偻病成年人:易患骨质软化症无机物无机盐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鲜大骨、奶类、豆类等儿童:易患佝偻病,成年人:易患骨质软化症铁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动物肝脏、血液菠菜等会患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碘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成分海带、紫菜、食盐加碘等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或叫大脖子病)幼儿:易患呆小症水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良好的溶剂,参与人体各种生理活动饮食、饮水、瓜果、饮料等细胞无法生活(脱水)注:无机盐跟维生素不提供能量。
简记歌谣:夜盲A、脚气B1、坏血C、佝偻D缺铁易贫血,缺碘会大脖,缺锌发育差,缺钙骨疏松。
二、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可分为外消化腺(唾液腺、胰腺、肝脏)和内消化腺(胃腺、肠腺)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营养物质开始消化部位完全消化部位参与的消化液最终产物淀粉口腔小肠唾液、肠液、胰液葡萄糖蛋白质胃小肠胃液、肠液、胰液氨基酸脂肪小肠小肠胆汁、肠液、胰液甘油和脂肪酸肝脏分泌的消化液叫做胆汁,胆汁中没有消化酶,其作用是乳化脂肪。
3、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1)小肠内有各种消化液(2)小肠长5-6米、增加消化吸收面积 (3)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4)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管壁薄消化和吸收过程:易错知识点:1.胃和大肠也具有吸收功能:胃能吸收少量的水和酒精,大肠能吸收一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2、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2)小肠的结构特点: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1)最长;2)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4)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唾液淀粉酶酶(肠液、胰液)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麦芽糖葡萄糖酶(胃液、胰液、肠液)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氨基酸胆汁(肝脏)酶(肠液、胰液)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4)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