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北京课改版数学八上11.4《无理数与实数》ppt课件2
- 格式:ppt
- 大小:185.00 KB
- 文档页数:11
北京课改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4《无理数与实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无理数与实数》是北京课改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1.4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实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无理数,理解无理数与实数的关系,以及了解无理数的性质。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无理数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自主发现无理数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对实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无理数的认识还比较陌生,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比较抽象,学生理解和接受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自主发现无理数的特点,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无理数的概念,掌握无理数的性质,能够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还是非无理数。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自主发现无理数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2.教学难点:无理数的判断,以及无理数与实数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数学软件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实例引入无理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无理数的存在。
2.自主探究:让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自主发现无理数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无理数的概念。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无理数的理解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性质探究:引导学生探究无理数的性质,如无理数的大小比较、无理数的运算等。
5.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无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