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26.05 KB
- 文档页数:2
支气管扩张症的名词解释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慢性肺部疾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和纤维化,导致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使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
这种扩张可以发生在支气管的任何部位,但好发于段支气管。
支气管扩张症的症状主要包括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由于病程较长,这些症状可能时轻时重,或在不同时间段内出现。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
此外,先天性发育缺陷、遗传因素、免疫缺陷等也可能导致该病的发生。
对于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重要手段,其中高分辨率CT扫描是最常用和最准确的方法。
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方法主要包括控制感染、清除痰液、提高免疫力等。
对于反复咯血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避免接触烟雾和刺激性气体等,以减轻症状和预防病情加重。
手把手教你支气管扩张CT诊断手把手教你支气管扩张CT诊断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影响呼吸系统的疾病,其特点是支气管壁的非刻板性增厚和扩张,导致气流流速减慢,肺功能下降。
支气管扩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类型。
CT扫描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可以提供详细的图像信息,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位置和程度。
下面将手把手教你支气管扩张CT诊断。
第一步:扫描前准备在进行CT扫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扫描前准备。
首先,患者需要注明自己的症状和病史,以帮助医生了解病情。
其次,衣物和其他金属物体需要取下,以避免对扫描结果的影响。
第二步:选择适当的扫描参数在进行CT扫描之前,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扫描参数。
通常,对于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我们需要进行高分辨率的CT扫描。
这种扫描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以便医生判断病变的位置和程度。
第三步:位置定位和呼吸控制在进行CT扫描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位置定位和呼吸控制。
位置定位是指确保患者在扫描中保持稳定的位置,通常是平躺或者坐立。
呼吸控制是指通过深呼吸或者停顿呼吸的方式,以减少图像模糊和伪影的产生。
第四步:扫描图像获取一旦完成位置定位和呼吸控制,我们就可以进行CT扫描图像的获取了。
在扫描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静止,直到扫描完成。
扫描时间通常不会太长,大约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
第五步:图像后处理和分析扫描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图像后处理和分析。
通过CT软件,医生可以对扫描图像进行调整和分析。
他们可以将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以获得更全面和清晰的视图。
通过分析图像,医生可以确定支气管壁的增厚和扩张的程度,以及病变的位置和分布。
第六步:诊断和报告最后,医生将根据CT图像的分析结果进行诊断和报告。
他们将根据病变的程度和分布,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并给出适当的治疗建议。
总结起来,支气管扩张的CT诊断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可以提供详细的图像信息,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位置和程度。
通过手把手地进行CT诊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支气管扩张症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2012版)。
(1)症状:咳嗽为本病常见症,多伴有咳痰,痰液为黏液性、黏液脓性、脓性或黄绿色脓痰。
呼吸困难、咯血、胸痛等也是较为常见的症状。
(2)体征:可闻及湿啰音,以肺底最为多见,多自吸气早期开始,吸气中期最响亮,持续至吸气末。
(3)影像学检查:胸部高分辨率CT扫描可确诊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应根据既往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
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定义:当患者出现下列9项中的4项可诊断:痰量增多或痰的性质恶化;气促加重;咳嗽增加;发热(T>38℃);疲倦、乏力或运动耐量下降;喘息增加;FEV1或FVC较既往记录下降10%;肺部啰音改变;影像学提示肺部病变进展。
(二)证候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风热犯肺证:咳嗽频剧,喉痒咳嗽,咯黄痰,不易咳出,常伴有恶寒发热,全身酸痛,口渴等表热证,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2.痰热壅肺证:咳嗽气粗,咯大量黄脓痰,或伴咯血或痰带血丝,胸闷气短,或胸痛,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或滑数。
3.痰浊阻肺证:咳嗽,咳声重浊,痰多,色白或带灰色,晨起或饭后尤多,伴胸闷脘痞,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白腻,脉濡滑。
4.肝火犯肺证:咳嗽气逆,痰量少色黄,质粘难咯,或咯血鲜红,胸胁胀痛,伴性急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5.阴虚火旺证:咳嗽反复发作,或伴咯血,血色鲜红,或痰中带血,痰少,或干咳无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两颧发红,口燥咽干,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6.肺脾气虚证:咳嗽咳痰,痰白而稀,不易咯出,胸闷气短,自汗出,易感冒,体倦乏力,腹胀纳少,大便或溏,自汗,易感冒,舌淡,苔白或腻,脉滑。
7.肺肾气阴两虚证:干咳或少痰,痰白粘或黄白,痰中带血或反复咯血,气短,乏力,动则加重,口干甚至口渴,盗汗或自汗,手足心热,舌体瘦小,舌质淡或红,舌苔薄少或花剥,脉沉细或细数。
儿童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儿童支气管扩张症不同于成人,是由于先天性支气管发育不全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支气管壁弹性组织和肌肉组织受破坏所致。
由于儿童不会咯痰,早期症状较轻,易被忽视。
部分患儿直到出现心肺功能异常,才去就诊,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生存质量及预后。
而很多儿科医师也仅限于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往往不做深层次的检查,寻找引起支气管扩张症的原因。
大多数患儿也缺乏规范化管理。
为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疑难少见病协作组组织了相关方面的专家,制订此共识,以规范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治疗和管理。
1 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情况如何?对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的流行病学研究十分有限,目前尚无确切的世界范围发病率数据。
既往认为支气管扩张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可能与疫苗接种、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抗菌药物的使用等有关[1],但缺乏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资料。
目前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率各国统计不一。
如英国、美国及澳大利亚等高收入国家的发病率为0.2/10万~2.3/10万,但同为富裕国家的阿联酋其发病率则高达13.3/10万。
另外,美国阿拉斯加及澳大利亚贫困的土著居民的发病率则明显增高,达到18.3/10万~740.0/10万[2,3]。
因此,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率可能与社会经济状况、种族、遗传等因素有关。
儿童支气管扩张症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情况尚不清楚,印度为21.2/10万~264.6/10万[4],我国尚缺乏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的流行病学资料。
但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诊断标准的改进、高分辨CT(HRCT)的广泛应用,国内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逐渐增多[5]。
2 支气管扩张症是怎样形成的?支气管扩张症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2大类。
2.1 先天性支气管扩张症先天性支气管扩张症较少见,可因支气管软骨发育缺陷所致,如Williams-Campbell综合征,见于婴儿;或由于气管、支气管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缺陷引起巨大气管支气管症,如Mounier-Kuhn综合征,见于年长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