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第10课第1框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课后素养演练4
- 格式:doc
- 大小:857.50 KB
- 文档页数:6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第1课时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一:辩证否定观2.基本内涵。
(1)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2)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3)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3.二者关系。
(1)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
(2)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4.方法论要求。
(1)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2)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云南白药“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围绕“云南白药”这一保密配方,继续将产品做精、做细、做透,通过创新机制,将“云南白药”拓展到云南白药创可贴和云南白药牙膏、药妆等新产品上,让老字号实现了新发展。
未来的云南白药将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老字号的保密配方,应时而变、顺应市场变化,努力创新,再创百年白药辉煌。
云南白药“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对于我们有什么启示?提示:我们要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树立创新意识,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
1.白话文扬弃了文言文的陈腐与艰涩,更适宜和方便人们抒发新时代的新思想。
人类社会能够迈向文明进步,在于一种自觉的扬弃意识。
“扬弃”是(B)A.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B.克服过时的消极内容,保留和培育积极因素的过程C.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哲学态度D.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解析:辩证的否定观,即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落后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所以白话文的出现体现的就是一种“扬弃”,故答案选择B项。
2.白岩松说,我觉得中国的前行一定会有一个“折返点”,就是扬弃,好的东西我们可以回去寻找,但是更大的目标是向前走,我们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找到,这些东西即使追回到唐朝也找不到,还得向前去找。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1.有人认为,否定就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排斥或毁灭,是借助于外力作用实现的事物的变化。
如我把杂草踩倒,就是否定了杂草;大风摧折了庄稼,就是否定了庄稼。
上述材料从反面告诉我们( )A.要敢于否定一切B.否定了外力作用的结果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D.这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解析:C 本题考查对辩证否定观的正确认识。
A、B两项说法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2.事物的发展从实质上讲,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飞跃,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而这些,只有通过否定这个环节才能实现,这是因为( )A.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和保留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C.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新生力量、积极因素D.新旧事物之间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又有着必然的联系解析:C 事物内部既包含肯定的方面也包含否定的方面,其中否定的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
3.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期间,两岸各界人士一致认为:中国的思想文化宝藏是极为丰富而珍贵的,但同样需要与时俱进。
这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②辩证的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③文化的发展是无条件的④辩证的否定就是否定一切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解析:A 中华文化的传承要与时俱进,①②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③④观点错误,故应选A项。
4.从人造地球卫星到载人航天再到绕月探测工程的成功,体现了我国航天科技的巨大进步。
这说明( )A.事物的发展是事物自身否定的结果B.每一次的科技进步都是与前一次的彻底决裂C.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外力作用的结果D.航天事业的每次进步都是事物的量变过程答案:A5.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看,漫画中砍树的人认为,否定是( )①事物自我否定②否定一切③联系的环节④全盘否定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④答案:D6.漫画《抛弃一切与赞扬一切是一对大笨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B.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C.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D.要学会系统优化的方法解析:C 解答本题首先要抓住设问中的关键词“启示”,即应该怎么做;其次分析漫画,明确其寓意。
⾼中政治第三单元第10课第1框树⽴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作业含解析新⼈教版必修4树⽴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基础演练⼀、选择题1.中国本质上是⼀个乡⼟性的农业国,农业国⽂化的根基在于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便是回归乡⼟中国,同时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超越乡⼟中国。
这表明( D )①要尊重并超越事物的本质规律②发展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联系的环节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否定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便是回归乡⼟中国,同时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超越乡⼟中国”,这是对事物⾃⾝的否定,同时体现了事物的前进与上升,②④均正确切题,故选D。
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尊重规律,⽽不是超越事物的本质规律,故不选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③说法错误。
2.鹰的年龄可达七⼗岁。
但当鹰活到四⼗岁时,它的⽖⼦开始⽼化,⽆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长⼜弯,翅膀变得⼗分沉重,飞翔⼗分吃⼒。
它必须在悬崖上⽤它的喙击打岩⽯,直到完全脱落,把⽼化的指甲和⽻⽑拔掉。
五个⽉以后,新的喙、⽖⼦和⽻⽑长出来了,鹰开始飞翔,重新再过神鹰⼀般的岁⽉。
鹰之重⽣说明( D )①发展的实质是扬弃②成功总是以困难和挫折为代价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否定④⽭盾双⽅相互贯通,可以相互转化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和旧事物的灭亡,①说法错误;成功有时会以困难和挫折为代价,但不⼀定总是以困难和挫折为代价,②说法太绝对,不选;鹰在重⽣的过程,把⼜长⼜弯的喙通过击打岩⽯使其完全脱落,把⽼化的指甲和⽻⽑拔掉,经过⼀段时间再长出新的喙、⽖⼦和⽻⽑,从⽽重新再过神鹰⼀般的岁⽉,这说明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否定,⽭盾双⽅相互贯通,可以相互转化,符合题意。
故选D。
3.有⼈说,在看过了巴黎、伦敦、爱丁堡等历史名城后,才恍然⼤悟:⼀页⼀页叠加起来的才是⼀部历史,⽽⼀页替代⼀页,或不断地在同页上擦掉重来,得到的只是⼀页灰⾊的现实。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④(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十课的第一框题。
2、本课从辩证的否定观这一原理出发,说明辩证的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旧事物的积极因素,又否定旧事物的消极因素的过程,树立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3、本课是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落脚点。
作为世界观,辩证法将一个生生不息的永恒运动变化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作为方法论,则要求我们用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
本课是对唯物辩证法的总结,同时为学生学习第四单元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做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1、认知基础:通过第三单元辩证法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和矛盾的知识点,初步领会了运用辩证法的思想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这为本框题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知识基础与能力基础。
而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自己的亲身体验,对一些自然现象、手机的发展等有一定的了解,这又为本课的开展提供了信息基础,可以成为本课生动的教学活性资源。
2、认知障碍:本课中的知识点“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否定理解”,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和障碍,应通过名言和具体材料等,实现学生的认知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化解认知障碍。
三、教学目标:1.通过对某些自然现象的分析,能够理解说出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初步运用辩证否定观去认识、分析事物。
2.通过对具体情境的分析,感悟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内涵。
3. 牢固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参与创新实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辩证否定观的内容2、教学难点: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的理论依据五、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成果展示课前推送自主学习任务单,布置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交思维导图。
课上展示学生思维导图,小组互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学习问题展示课前推送自主学习任务单,布置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交自主学习后的疑惑,进行分类集中。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样,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如果你等到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而如果你能让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这启示我们( B )①外部矛盾阻碍事物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②坚持辩证否定观,自己发展自己③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排拒或毁灭④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本题强调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要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故选②④。
①强调外部矛盾,不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
2.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
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
“守破离”蕴含的哲理是( B ) 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实现发展的基础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C.创新思维能够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D.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解析]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
“守破离”指的是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强调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B正确;A、C、D与题意无关,排除。
3.“微课”是一种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形成的、以学生网络在线学习自己不懂的知识为主要手段的学习方式。
学生通过“微课”网络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自己不懂的知识,成为学习的主角,学习方式有了转变,学习能力大为增强。
从哲学上看,“微课”的运用( C )①是对传统课堂的完全颠覆②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辩证否定③体现了创新仅仅是外在因素作用的结果④体现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学生通过‘微课’网络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自己不懂的知识,成为学习的主角,学习方式有了转变,学习能力大为增强”说明“微课”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辩证否定,其实质是“扬弃”,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认为“微课”的运用是对传统课堂的完全颠覆,否认了传统课堂的重要性,排除;③属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排除。
故选C。
4.漫画《筛选》告诉我们( C )A.否定就是创新B.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彻底抛弃C.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D.辩证的否定是通过外力作用实现的[解析]《筛选》说明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体现了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故选C。
A项错误,创新符合辩证否定观原理,不是只有否定;B项错误,否定中有肯定,不是彻底抛弃;D项错误,辩证否定是自身的否定。
5.高考将从“指挥棒”变成“服务器”。
全国统考将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让学生打基础的阶段更加全面发展,培养综合型人才。
文理兼顾,不可偏颇,未来办学在不分文理科的前提下,也可以针对有一定特长的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特色培养。
这给我们的唯物辩证法启示是( B )①辩证否定是一事物否定他事物,全国统考将减少科目不分文理②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高考将从指挥棒变成服务器③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培养综合型人才④部分决定整体,在不分文理科的前提下,要注重进行特色培养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不是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否定,①错误;高考将从“指挥棒”变成“服务器”,这说明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②正确;“让学生打基础的阶段更加全面发展,培养综合型人才”这启示我们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③正确;部分不决定整体,④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6.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凭借其多年的研究,以青蒿素获得生理学或医学的诺贝尔奖,不得不说是中国国粹——中医学向世界的一次展示,是对中医这一国粹的认定和传承,也是在西方普遍不看好中医的情况下,中医千载难逢的救赎机会。
屠呦呦的获奖,表明了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的深刻意义,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教授说,中医关于中草药有着丰富的知识,而西方科学家可以从分子生理学的角度对中草药进行分析提炼。
屠呦呦的获奖说明,东西方医学研究携手合作,会得到丰硕的成果。
正如屠呦呦所指出的,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这是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社会特别是医疗工作者要摆脱狭隘的偏见,充分利用好中西医这两大医学宝库。
有人认为,“传统中医药只有打破传统理论,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才能得到更好发展”。
请运用辩证否定原理分析说明。
[答案]示例一:该观点具有合理性。
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观要求立足实践,不断创新。
传统中医药只有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才能得到更好发展。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对传统中医药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应予以保留,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才能使传统中医药得到更好的发展。
③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传统中医药只有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才能实现传统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
示例二:该观点具有片面性。
①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该观点认为我们应该彻底打破传统理论的说法是片面的。
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对传统中医药,我们应批判继承,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传统中医药,我们既要尊重、保留其基本内涵,又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实现传统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
[解析]本题既可以从创新的角度论证其合理性,也可以从“打破传统理论”的角度论证其片面性。
结合辩证否定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即可。
创新拓展一、选择题1.有一棵树的部分枝条生了虫子,而树的主人却把整棵树都砍了。
砍树的人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认为否定是( D )A.事物自身的否定B.既克服又保留C.发展的环节D.全盘否定[解析]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材料中砍树的人因为树的部分枝条生了虫子就要把整棵树砍掉,这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表现为全盘否定。
选D。
2.戏曲大师裴艳玲在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说,京剧创新首先要继承。
每个演员必须先继承,大量的继承。
等你这一碗水装得满满的了,你想让它不往外溢都不可能,这个时候,创新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B )①鼓励人们敢于否定传统文化中消极过时的部分②体现联系是辩证否定的重要环节,创新需要继承③看到了质变是量变的结果,忽视量变就不可能有质变④主张京剧创新要立足实践,顺应时代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辩证否定观和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材料强调文化创新首先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合理积极部分,体现了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②正确;一碗水装满了,往外溢出则是必然的,这一比喻体现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③正确;材料只强调了继承对创新的重要性,没有体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否定,也没有体现文化创新要立足实践、顺应时代,排除①④。
3.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
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A )①吐故纳新,革故鼎新——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②世间万物,变动不居——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③画龙点睛——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④瑕不掩瑜——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①正确,吐故纳新,革故鼎新——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②正确,世间万物,变动不居——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③错误,画龙点睛——抓主要矛盾;④不选,瑕不掩瑜——抓主流。
4.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讽刺了一些人( C )①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②不理解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③不了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总是宝贵财富④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行为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解析]解答本题的突破口在于通过漫画名称明确漫画的讽喻主题。
①绝对化;②④正确点明了漫画中行为的错误实质;③错误,失误和错误本身不一定是宝贵的财富。
5.一只虫卵逐渐长成一只笨拙的毛毛虫,毛毛虫慢慢变硬,成为不会动的蛹;成虫成熟后,从蛹中破壳而出,当展开翅膀时,它终于可以自由地飞了。
从蝴蝶成长所要经历的卵、幼虫、蛹、成虫这一过程中,我们认识到( B )①辩证的否定就是事物通过自我否定彻底脱离原有的自我②运动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是静止的特殊状态③一切事物的存在发展,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④辩证的否定既是事物联系的环节,也是事物发展的环节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也是事物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既肯定又否定,①错误,④正确。
运动是事物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错误,③正确。
6.毛泽东提倡“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他还强调:“中国的和外国的,两边都要学好,半瓶醋是不行的,要使两个半瓶醋变成两个一瓶醋。
”这蕴含的哲理是( C )①坚持“扬弃”可以标新立异②既肯定又否定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③大胆质疑是开拓创新的根本④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
辩证否定观是事物对自身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保留又克服。
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中国的和外国的,两边都要学好,半瓶醋是不行的,要使两个半瓶醋”变成两个一瓶醋体现了辨证否定观既肯定又否定有利于培育创新精神,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②④符合题意;①错误,坚持“扬弃”的目的不在于标新立异;③错误,大胆质疑并不是开拓创新的根本。
故选C。
7.我国国家领导人表示,对过去既定的目标任务和行之有效的决策部署,都要扎实推进,决不能为了所谓的“政绩”而朝令夕改。
同时要着眼于当今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已有的东西,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这是因为( C )①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事物发展是一个“扬弃”的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材料观点体现了辩证否定观,“对过去……都要扎实推进。
同时要着眼于当今时代……”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一个联系的环节,他把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不断开创新的局面”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一个发展的环节,②正确;既对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加以肯定,又对不符合时代的东西加以否定,这体现了它是一个“扬弃”的过程,④正确;①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选C。
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