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存储容灾解决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25
EMC VNX5400 存储容灾技术解决方案2017年8月易安信电脑系统(中国)有限公司.1一、需求分析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数据逐渐成为企事业单位的运营核心,用户对承载数据的存储系统的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虽然不少存储厂商能够向用户提供稳定性极高的存储设备,但还是无法防止各种自然灾难对生产系统造成不可恢复的毁坏。
为了保证数据存取的持续性、可恢复性和高可用性,远程容灾解决方案应运而生,而远程复制技术则是远程容灾方案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远程复制技术是指通过建立远程容灾中心,将生产中心数据实时或分批次地复制到容灾中心。
正常情况下,系统的各种应用运行在生产中心的计算机系统上,数据同时存放在生产中心和容灾中心的存储系统中。
当生产中心由于断电、火灾甚至地震等灾难无法工作时,则立即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将网络、数据线路切换至容灾中心,并且利用容灾中心已经搭建的计算机系统重新启动应用系统。
容灾系统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保证容灾切换时间满足业务连续性要求,同时尽可能保持生产中心和容灾中心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而如何解决生产中心到容灾中心的数据复制和恢复则是容灾备份方案的核心内容。
本方案采用EMC MirrorView 复制软件基于磁盘阵列(VNX5300-VNX5400)的数据复制技术。
它是由磁盘阵列自身实现数据的远程复制和同步,即磁盘阵列将对本系统中的存储器写I/O操作复制到远端的存储系统中并执行,保证生产数据和备份数据的一致性。
由于这种方式下数据复制软件运行在磁盘阵列内,因此较容易实现生产中心和容灾容灾中心的生产数据和应用数据或目录.2的实时拷贝维护能力,且一般很少影响生产中心主机系统的性能。
如果在容灾中心具备了实时生产数据、备用主机和网络环境,那么就可以当灾难发生后及时开始业务系统的恢复。
.3二、设计拓扑图.4设计说明:1、2台存储和业务服务器同时接入到SAN网络中,互相能访问;2、两台存储之间通过光鲜链路分别连接2个控制器,实现存储冗余。
EMC存储设备扩容方案1.项目背景客户目前在数据中心使用1套EMC CX-240磁盘阵列柜,包括 15块600G 光纤盘及相关配件线缆。
客户考虑未来3~5年业务发展,需要对磁盘柜进行扩容,以满足公司未来业务发展需要。
同时,通过本次硬件升级对存储性能调优,提高整体系统性能。
2.项目需求计划对现有EMC CX4-240统一存储系统进行9TB裸容量的SAS磁盘的扩容,为CX4-240提供1个磁盘扩展柜,增加15块600G SAS磁盘及相关服务及维保。
●为CX4-240 磁盘系统提供扩容安装及相关服务及维保。
●负责设备安装调测、策略制定等服务。
●磁盘阵列划分卷及增加原卷容量服务。
3.项目建设及目标本项目目标是通过本次磁盘阵列扩容,对存储进行优化处理,降低使用成本,提高应用性能和工作效率,帮助用户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减少总拥有成本。
4.方案实施4.1 整体方案实施•在本方案中,对现有EMC CX4-240存储进行9TB裸容量扩容。
•EMC CX4-240增加15块600Gb SAS盘,解决存储空间不足问题。
4.2扩容方案本次项目实施完毕后,可以满足用户公司当前业务需求和未来业务发展需要,同时,通过硬件升级及性能调优,提高整体系统性能,最大程度上保护用户的投资。
1、客户需求客户要求在原有LUN上进行容量扩容,可以采用MetaLUN方式。
2、EMC MetaLUN解决方案MetaLUN是一个LUN类型,最大容量为所有组成它的LUNs的容量的和。
MetaLUN 功能可以让你动态地扩展单个LUN(Base LUN)的容量为一个叫做MetaLUN的更大的单元。
你可以通过添加LUNs到Base LUN来实现,你也可以添加LUNs到一个MetaLUN,进一步增加它的容量,跟LUN一样,MetaLUN也可以属于一个Storage Group,也可以参与SnapView,MirrorView和SAN Copy会话,MetaLUN只在CX-Series存储系统上支持。
目录自动网络存储 (2)概述 (3)武汉地税局背景 (3)EMC自动网络存储解决方案 (3)基础架构的比较 (5)武汉地税局当前IT基础架构 (5)武汉地税局运用EMC自动网络存储 (5)EMC公司在整个信息生命周期内提供全方位服务 (6)解决方案概述 (7)数据集中的实现 (8)SAN结构实现高性能、高可用性和架构的灵活性 (8)跨架构的资源管理 (9)SnapView支持Server free备份和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抽取 (10)MirrorView实现远程容灾系统 (11)Hardware硬件 (15)CLARiiON CX700存储系统 (15)Connectrix交换机 (16)Services 服务 (16)EMC存储整合和容灾方案的扩展性 (18)自动网络存储多年以来,EMC公司一直在创新方面在市场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现在,我们是唯一能够提供集成方案满足您的所有存储需要的公司――自动网络存储。
♦什么是自动网络存储?它是EMC公司独具的向客户提供集成式存储区域网络、网络附加存储和内容寻址存储基础架构的能力,能够满足您的所有信息需要――您的性能应用程序、您的协作和流处理应用程序、您的固定内容。
而且,我们已经为此开展了全面测试―它们能够相互协同工作,能够与大多数客户拥有的任何服务器、交换机和网络配合工作。
♦为何采用自动网络存储?因为,只有当您的信息实现联网,能够为所有人所用并实现自动管理时,您才可能在不增加复杂性的情况下获得技术进步的益处。
自动网络存储协助您降低成本,并同时获得业务连续性、灵活性和可管理性。
♦为何选择EMC公司?这很简单,唯有EMC公司拥有如此远见,能够会同合作伙伴和联盟伙伴提供所有这些自动网络存储产品,也只有EMC公司100%致力于自动网络存储――我们的经历和结果能够充分证明这一点。
概述武汉地税局背景武汉地税局是省政府的重要部门。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大潮中,政府工作的重点是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存储容灾方案在当今信息时代,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自然灾害、硬件故障或人为失误,数据可能会丧失或损坏,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制定一套有效的存储容灾方案对于保护数据资产至关重要。
一、灾备目标的设定在制定存储容灾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灾备目标。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需要根据企业的业务需要和风险承受能力来设定灾备目标。
一般来说,灾备目标可以包括:数据存储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保证、数据恢复时间的控制、业务连续性的保障等。
二、备份和复制策略备份和复制是存储容灾方案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备份是通过创建数据的副本来保护数据,以便在原始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进行恢复。
而复制是将数据复制到另一个地理位置的存储系统中,以提供数据的冗余。
备份和复制可以结合使用,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在选择备份和复制策略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备份频率和策略: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更新频率,制定备份频率和策略。
关键数据可以选择实时备份或定期备份,而非关键数据可以选择每日备份或每周备份。
2.备份介质选择:在选择备份介质时,需要考虑容量、速度和可靠性等因素。
常见的备份介质包括磁带、硬盘和云存储等。
3.备份位置选择:备份数据应该存储在一个与原始数据分离的地理位置,以防止因自然灾害或其他事故导致原始数据和备份数据同时丢失。
4.异地复制:为了确保数据的冗余和可用性,可以将数据复制到远程地点的存储系统中。
这样即使一个地点发生了灾害,另一个地点仍然可以提供数据的访问和恢复。
三、数据恢复测试制定存储容灾方案并不意味着工作已经完成,对方案进行定期的测试和验证同样重要。
通过对存储容灾方案进行模拟测试,可以评估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在进行数据恢复测试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选择测试数据:根据不同类型的数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测试数据集,包括关键数据和非关键数据。
2.制定测试计划: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的时间、地点、人员和设备等。
SRDF容灾解决方案概述SRDF(Symmetrix Remote Data Facility)是EMC公司推出的一种用于数据中心容灾的解决方案。
它基于EMC的Symmetrix存储阵列,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复制和故障切换,确保业务的高可用性和数据的持久性。
SRDF容灾解决方案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将数据从一个数据中心复制到另一个数据中心,以实现数据的容灾备份和灾难恢复。
该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件和功能:1. Symmetrix存储阵列:SRDF解决方案是基于EMC的Symmetrix存储阵列的,它提供了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存储能力,可以支持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和关键业务的容灾需求。
2. 全局地址空间(Global Address Space):SRDF利用全局地址空间将多个数据中心中的存储设备组织成一个逻辑的存储池。
这样,复制的数据可以跨越不同的存储设备进行传输和存储,从而实现数据的灾难恢复和容灾备份。
3. 三种复制模式:SRDF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复制模式,分别是同步模式、半同步模式和异步模式。
同步模式要求主节点将数据写入到备份节点后,必须等待备份节点将数据写入存储设备后才返回,从而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半同步模式要求主节点将数据写入到备份节点后,只需等待备份节点将数据传输到存储设备后才返回;异步模式则没有同步需求,主节点将数据写入到备份节点后立即返回。
4. 快照和克隆:SRDF可以基于存储设备的快照和克隆功能来实现灾难恢复和容灾备份。
快照是存储设备对当前数据的一种镜像,可以用于快速恢复数据。
克隆是对整个存储设备创建的一个完全相同的副本,可以在灾难发生时替代主设备以恢复业务。
5. 自动故障切换和恢复:SRDF可以自动检测主节点的故障,并将业务切换到备份节点,从而实现业务的高可用性和灾难恢复。
一旦主节点故障,SRDF会自动将备份节点上的数据激活,并启动数据的传输和恢复过程。
6. 灾难恢复测试:SRDF还提供了灾难恢复测试功能,可以定期模拟灾难场景,检查容灾解决方案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EMC VNX5400存储容灾技术解决方案2017年8月易安信电脑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一、需求分析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数据逐渐成为企事业单位的运营核心,用户对承载数据的存储系统的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虽然不少存储厂商能够向用户提供稳定性极高的存储设备,但还是无法防止各种自然灾难对生产系统造成不可恢复的毁坏。
为了保证数据存取的持续性、可恢复性和高可用性,远程容灾解决方案应运而生,而远程复制技术则是远程容灾方案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远程复制技术是指通过建立远程容灾中心,将生产中心数据实时或分批次地复制到容灾中心。
正常情况下,系统的各种应用运行在生产中心的计算机系统上,数据同时存放在生产中心和容灾中心的存储系统中。
当生产中心由于断电、火灾甚至地震等灾难无法工作时,则立即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将网络、数据线路切换至容灾中心,并且利用容灾中心已经搭建的计算机系统重新启动应用系统。
容灾系统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保证容灾切换时间满足业务连续性要求,同时尽可能保持生产中心和容灾中心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而如何解决生产中心到容灾中心的数据复制和恢复则是容灾备份方案的核心内容。
本方案采用EMC MirrorView 复制软件基于磁盘阵列(VNX5300-VNX5400)的数据复制技术。
它是由磁盘阵列自身实现数据的远程复制和同步,即磁盘阵列将对本系统中的存储器写I/O操作复制到远端的存储系统中并执行,保证生产数据和备份数据的一致性。
由于这种方式下数据复制软件运行在磁盘阵列内,因此较容易实现生产中心和容灾容灾中心的生产数据和应用数据或目录的实时拷贝维;..护能力,且一般很少影响生产中心主机系统的性能。
如果在容灾中心具备了实时生产数据、备用主机和网络环境,那么就可以当灾难发生后及时开始业务系统的恢复。
;..;..二、 设计拓扑图设计说明:1、2台存储和业务服务器同时接入到SAN网络中,互相能访问;2、两台存储之间通过光鲜链路分别连接2个控制器,实现存储冗余。
EMC VNX5400存储容灾技术解决方案2017年8月易安信电脑系统(中国)有限公司页脚内容1一、需求分析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数据逐渐成为企事业单位的运营核心,用户对承载数据的存储系统的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虽然不少存储厂商能够向用户提供稳定性极高的存储设备,但还是无法防止各种自然灾难对生产系统造成不可恢复的毁坏。
为了保证数据存取的持续性、可恢复性和高可用性,远程容灾解决方案应运而生,而远程复制技术则是远程容灾方案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远程复制技术是指通过建立远程容灾中心,将生产中心数据实时或分批次地复制到容灾中心。
正常情况下,系统的各种应用运行在生产中心的计算机系统上,数据同时存放在生产中心和容灾中心的存储系统中。
当生产中心由于断电、火灾甚至地震等灾难无法工作时,则立即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将网络、数据线路切换至容灾中心,并且利用容灾中心已经搭建的计算机系统重新启动应用系统。
容灾系统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保证容灾切换时间满足业务连续性要求,同时尽可能保持生产中心和容灾中心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而如何解决生产中心到容灾中心的数据复制和恢复则是容灾备份方案的核心内容。
本方案采用EMC MirrorView 复制软件基于磁盘阵列(VNX5300-VNX5400)的数据复制技术。
它是由磁盘阵列自身实现数据的远程复制和同步,即磁盘阵列将对本系统中的存储器写I/O操作复制到远端的存储系统中并执行,保证生产数据和备份数据的一致性。
由页脚内容2于这种方式下数据复制软件运行在磁盘阵列内,因此较容易实现生产中心和容灾容灾中心的生产数据和应用数据或目录的实时拷贝维护能力,且一般很少影响生产中心主机系统的性能。
如果在容灾中心具备了实时生产数据、备用主机和网络环境,那么就可以当灾难发生后及时开始业务系统的恢复。
页脚内容3二、设计拓扑图页脚内容4设计说明:1、2台存储和业务服务器同时接入到SAN网络中,互相能访问;2、两台存储之间通过光鲜链路分别连接2个控制器,实现存储冗余。
EMC存储设备扩容及方案一、需求分析1.存储容量需求:根据公司的业务需求和数据增长率,确定存储设备的扩容容量。
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未来的业务规划进行估算。
2.存储性能需求:根据业务的读写需求和并发访问量,评估存储设备的性能需求。
可以通过性能测试和监控数据来确定实际需求。
3.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考虑存储设备的可用性和容错能力。
需要选择具有高可靠性和容错机制的存储设备,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业务的连续性。
4.存储设备的扩展性:考虑存储设备的扩展性和兼容性。
需要选择可以方便扩展和升级的存储设备,以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
二、方案设计1.存储设备的选型:根据需求分析结果,选择适合的EMC存储设备进行扩容。
EMC提供了多种存储产品,如VMAX、Unity、Isilon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
2.存储网络设计:根据存储设备的选型和现有网络环境,设计存储网络架构。
可以考虑使用Fibre Channel、iSCSI、FCoE等存储网络协议,为存储设备提供高带宽和低延迟的连接。
3.存储卷设计:根据存储容量需求和性能需求,设计存储卷的分配和规划。
可以采用存储阵列的虚拟化技术,将物理存储资源划分为多个逻辑存储卷,以提高存储资源的利用率和性能。
4.数据备份和灾备:考虑数据备份和灾备方案,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业务的连续性。
可以使用EMC提供的数据备份和灾备解决方案,如Data Domain、RecoverPoint等,实现数据的备份和灾备。
5.管理和监控系统:考虑完善的存储管理和监控系统,方便管理和监控存储设备的状态和性能。
EMC提供了多种管理和监控工具,如Unisphere、VPLEX等,可以选择适合的工具进行管理和监控。
6.升级和迁移计划:制定详细的升级和迁移计划,确保扩容过程的顺利进行。
包括存储设备的安装、配置、数据迁移和测试等环节。
三、实施过程1.存储设备的购买和安装:根据方案设计和采购计划,购买合适的存储设备,并按照规划进行安装和调试。
EMC VNX5400 存储容灾技术解决方案2017年8月易安信电脑系统(中国)有限公司1一、需求分析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数据逐渐成为企事业单位的运营核心,用户对承载数据的存储系统的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虽然不少存储厂商能够向用户提供稳定性极高的存储设备,但还是无法防止各种自然灾难对生产系统造成不可恢复的毁坏。
为了保证数据存取的持续性、可恢复性和高可用性,远程容灾解决方案应运而生,而远程复制技术则是远程容灾方案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远程复制技术是指通过建立远程容灾中心,将生产中心数据实时或分批次地复制到容灾中心。
正常情况下,系统的各种应用运行在生产中心的计算机系统上,数据同时存放在生产中心和容灾中心的存储系统中。
当生产中心由于断电、火灾甚至地震等灾难无法工作时,则立即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将网络、数据线路切换至容灾中心,并且利用容灾中心已经搭建的计算机系统重新启动应用系统。
容灾系统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保证容灾切换时间满足业务连续性要求,同时尽可能保持生产中心和容灾中心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而如何解决生产中心到容灾中心的数据复制和恢复则是容灾备份方案的核心内容。
本方案采用EMC MirrorView 复制软件基于磁盘阵列(VNX5300-VNX5400)的数据复制技术。
它是由磁盘阵列自身实现数据的远程复制和同步,即磁盘阵列将对本系统中的存储器写I/O操作复制到远端的存储系统中并执行,保证生产数据和备份数据的一致性。
由于这种方式下数据复制软件运行在磁盘阵列内,因此较容易实现生产中心和容灾容灾中心的生产数据和应用数据或目录的实时拷贝维2护能力,且一般很少影响生产中心主机系统的性能。
如果在容灾中心具备了实时生产数据、备用主机和网络环境,那么就可以当灾难发生后及时开始业务系统的恢复。
3二、设计拓扑图4设计说明:1、2台存储和业务服务器同时接入到SAN网络中,互相能访问;2、两台存储之间通过光鲜链路分别连接2个控制器,实现存储冗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