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习题课件(共30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3.27 MB
- 文档页数:31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合格考达标练1.(2021天津耀华中学高一检测)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表示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B.一般情况下,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反应就静止不动了D.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A正确。
一般情况下,升高温度,分子(或离子)的运动速率加快,彼此之间接触几率增大,发生反应的几率增大,故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反应并未停止,对于同一物质来说,其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C错误。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D正确。
2.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1 mol X,进行可逆反应2X(g)3Y(g),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只有正反应在进行B.t2~t3时间段,反应停止C.t2时,容器内有1.5 mol YD.t2~t3时间段,X、Y的物质的量均没有发生变化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大于零,都在进行,A错误;t2~t3时间段,正、逆反应速率都大于零,反应仍1在进行,X、Y的物质的量均没有发生变化,B错误,D正确;t2时,反应达到平衡,但X不能完全转化为Y,故Y小于1.5 mol,C错误。
3.(2021山东烟台高一期中)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NO2(g)2NO(g)+O2(g),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C.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n mol O2,必然消耗2n mol NO2,同时生成2n mol NO2,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不符合题意;恒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则c(NO2)不变,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不符合题意;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说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不符合题意;恒容条件下进行反应,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则密度始终不变,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D符合题意。
第二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明确学习目标] 1.认识可逆反应,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
2.会判断化学平衡状态。
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学生自主学习1.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均能进行的化学反应。
2.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01正反应速率和□02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都□03不再改变,达到一种□04表面静止的状态。
3.化学平衡建立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图像4.化学反应的限度:在给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所能达到或完成的□05最大程度,即该反应进行的限度,化学反应限度的意义在于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转化为生成物的最大□06转化率。
任何可逆反应在给定条件下的进程都有一定的□07限度。
5.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希望□08促进有利的化学反应(提高反应速率,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即原料的利用率),□09抑制有害的化学反应(降低反应速率,控制副反应的发生,减少甚至消除有害物质的产生),这就需要进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在化工生产中,为了提高反应进行的程度而调控反应条件时,需要考虑□10控制反应条件的成本和实际可能性。
1.2H 2+O 2=====点燃2H 2O 和2H 2O=====电解2H 2↑+O 2↑是可逆反应吗?提示:不是;因为可逆反应必须是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
2.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N 2和3 mol H 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能否得到2 mol NH 3?提示:不能;原因是N 2与H 2合成氨的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反应物转化率达不到100%。
课堂互动探究1.可逆反应的特点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3.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1)直接标志①v正=v逆a.同一种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b.在化学方程式同一边的不同物质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c.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不同物质的生成(或消耗)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通过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学习,了解可逆反应的含义,知道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通过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学习,能描述化学平衡状态,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3.能从化学反应快慢和限度的角度解释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现象,了解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限度,能够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形成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观念,认识反应条件对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能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影响化学变化的因素。
能从质量守恒,并运用动态平衡的观点看待和分析化学变化。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理解、描述和表示化学平衡模型,并运用于理论模型解释或推测可逆反应的变化。
新课情景呈现装有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装置两端的球形容器分别浸入冷水和热水中,为什么两者现象不同,让我们走进教材学习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课前素能奠基新知预习一、化学反应限度1.可逆反应(1)定义:__在同一条件下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均能进行的化学反应叫可逆反应__。
(2)可逆反应特点双向性—反应物正向反应逆向反应生成物|双同性—正、逆反应是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的|共存性—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2.化学平衡的建立:(1)化学平衡建立的分析:①浓度对速率的影响的角度:在一定条件下,向反应容器中加入N2和H2发生反应:N2+3H22NH3。
浓度速率变化v正、v逆关系开始反应物浓度__最大__ v正__最大__v正__>__v逆生成物浓度__最小__ v逆__最小__变化反应物浓度__减小__ v正__减小__v正__>__v逆生成物浓度__增大__ v逆__增大__平衡反应物浓度__不变__ v正__不变__v正__=__v逆生成物浓度__不变__ v逆__不变__②利用速率-时间(v-t)图象分析:(2)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都__不再改变__,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
课时作业13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1.(双选)一定条件下的某可逆反应,其正反应速率v(正)和逆反应速率v(逆)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BD)A.t1时刻,v(正)>v(逆)B.t2时刻,v(正)>v(逆)C.t2时刻,反应达到最大限度D.t3时刻,反应停止解析:A项,由图像知,在t1时刻,v(正)>v(逆),正确;B项,t2时刻,v(正)=v(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错误;C项,t2时刻,反应处于平衡状态,该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正确;D项,t3时刻,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反应仍在进行,反应并未停止,错误。
2.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D)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解析:从图像可知,N的物质的量在减少,应为反应物,M的物质的量在增大,应为生成物,由图中数据可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 M;由图可知,t2时,未达到平衡,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t3时M、N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说明已达到平衡状态,则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t1时,N的物质的量是6 mol,M的物质的量是3 mol,故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是正确的。
3.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 B+3C在四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D)选项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A v(A)=2 mol·L-1·s-1v(B)=2 mol·L-1·s-1B v(A)=2 mol·L-1·s-1v(C)=2 mol·L-1·s-1C v(A)=1 mol·L-1·s-1v(B)=2 mol·L-1·s-1D v(A)=1 mol·L-1·s-1v(C)=1.5 mol·L-1·s-1解析: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课时作业10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学业达标]1.假设某化学反应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观察分析,符合图中变化的化学反应为()A.A2+3B22AB3B.2AB2+B22AB3C.2A2B+5B2===4AB3D.2AB2+B2===2AB3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2PbSO4+2H2OA.Pb+PbO2+2H2SO4放电充电2NH3B.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C.Cl2+H2O HCl+HClOD.2NO2N2O4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不再反应B.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已经不再改变D.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4.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A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生成2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2325.(多选)下列哪种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状态()A.1个N≡N键形成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6.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3SiCl4(g)+2N2(g)+6H2(g)高温Si3N4(s)+12HCl(g)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v逆(N2)=3v正(H2)B.v正(HCl)=4v正(SiCl4)C.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D.c(N2)c(H2)c(HCl)=1367.一定温度下,在某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建立化学平衡:C(s)+H2O(g)CO(g)+H2(g)。
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v正(CO)=v逆(H2O)C.生成n mol CO的同时生成n mol H2D.1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mol H—O键8.一定条件下,将A、B、C三种气体各1mol通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B2C,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B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0B.0.5molC.1mol D.1.5mol9.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和0.2mol/L,则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可能是()A.X为0.2mol/LB.Y为0.1mol/LC.Z为0.3mol/LD.Z为0.1mol/L时,Y为0.45mol/L[等级突破]10.在一定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2和SO2,发生反应:NO2+SO2NO +SO3,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O2和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B.NO2和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C.反应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一定等于反应开始时NO2和SO2的总物质的量D.SO2、NO2、NO、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11.如图所示是425℃时,在1L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20分钟·3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假设某化学反应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观察分析,符合图中变化的化学反应为()A.A2+3B22AB3B.2AB2+B22AB3C.2A2B+5B2===4AB3D.2AB2+B2===2AB3【解析】选B。
由题图可知反应物用AB2、B2表示,生成物用AB3表示,反应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说明反应不能进行到底,为可逆反应,结合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可知反应方程式为2AB2+B22AB3。
【补偿训练】下列反应中可判断为可逆反应的是()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氯化氢受热分解生成氢气和氯气B.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可以生成氨气,同时氨气又分解为氮气和氢气C.单质溴可以置换出碘,氯气又可以置换出溴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在光照条件下可分解为盐酸和氧气【解析】选B。
正、逆两方向的反应条件相同且同时进行时属于可逆反应。
A条件不一样,错误;C、D反应物、生成物不一样,错误。
2.(2021·湖南合格考)高炉炼铁过程中涉及反应C+CO22CO,该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达到了最大限度B.CO2的浓度保持不变C.正、逆反应速率相等D.反应停止【解析】选D。
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反应达到了最大限度,但是反应仍然继续进行,反应速率不等于零。
3.对于可逆反应M+N Q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B.M、N全部变成了Q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保持不变D.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0【解析】选C。
平衡时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之比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二是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
如2 mol M与1 mol N反应,无论怎样反应,M与N的浓度永远不相等,A错误;此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B错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保持不变,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但v正=v逆≠0,C正确,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