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础之小学
- 格式:pptx
- 大小:626.32 KB
- 文档页数:37
适合小学生国学经典适合小学生国学经典第1篇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2、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4、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5、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听从。
”7、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8、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弟子规》【译文】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译文】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1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译文】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适合小学生国学经典第2篇就是国学的边界在哪。
国学并不能解决技术的问题(中国并不缺乏术,但是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自然会加入了很多障眼法),更多的解决的是人的问题,是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人、事、物,甚至包括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等等这些层面。
诸子百家,各种学说、西方哲学各个流派,其实都是我们一套看待世界的方法,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别,造成这些差别的是各自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成发展的过程,很多时候来自于偶然的小概率事件。
很多人批评国学是没有逻辑,都是一些空话、大话、玄之又玄。
小学生的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素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小学生可以了解古代智慧、培养道德品质,并积淀优秀的文化传统。
以下是关于小学生的国学经典的一些例子和指导。
1. 《三字经》:《三字经》是一本用韵文形式讲述中国古代历史、地理、人物和道德教育的经典读本。
小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背诵和解读《三字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习惯。
2. 《百家姓》:《百家姓》是一本介绍中国常见姓氏的经典读本。
小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百家姓》,了解自己的姓氏起源和相关文化背景,增强对家族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 《千字文》:《千字文》是一本通过韵文形式介绍汉字的经典读本。
小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千字文》,掌握基本汉字的书写和意义,培养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4. 《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小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论语》,了解儒家思想、培养道德品质,并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爱、诚信等美德。
5. 《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是一本收录了许多古代文学名篇的经典读本。
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古文观止》,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6. 《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集合,包括风、雅、颂等部分。
小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诗经》,了解古代文学创作风貌,培养对音乐和诗歌的感悟力和表达能力。
7.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虽然内容较为复杂,但小学生可以通过简化版的阅读和讨论,了解其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8. 《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108位英雄好汉在抗击压迫和不公正中的故事。
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水浒传》,了解古代社会风貌、培养正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国学经典学习是培养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的重要途径。
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全部摘要:一、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的概述二、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的具体内容1.三字经2.弟子规3.论语4.唐诗5.宋词6.成语故事正文: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国学经典教育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在小学阶段,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孩子们可以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本文将为您介绍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要了解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的概述。
这一阶段的教育主要包括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唐诗、宋词和成语故事等内容。
这些经典著作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培养孩子们的文学素养和道德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具体来说,以下是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的具体内容:1.三字经:这是一部以三个字为一句的启蒙读物,简短明了,易于背诵。
通过学习三字经,孩子们可以了解我国的历史、地理、道德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弟子规:这是一部关于礼仪规范的著作,教育孩子们如何尊敬师长、友爱兄弟、孝顺父母,以及如何待人接物。
3.论语:这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通过学习论语,孩子们可以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4.唐诗: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瑰宝,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唐诗,孩子们可以培养对美的感知,提高文学素养。
5.宋词:宋词与唐诗一样,都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代表,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学习宋词,孩子们可以进一步领略我国诗歌的魅力。
6.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是一部讲述成语来历和寓意的著作。
通过学习成语故事,孩子们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教育涵盖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孩子们的道德品质和文学素养。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一、幼儿园阶段国学经典: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百千"及",要求以普通话注音,"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让孩子从小就把"三百千"完整地记忆,准确地诵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爱。
二、小学阶段小学一二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二)古典诗词:《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三)简要说明: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幼儿阶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渐悟词义句义,但不讲解,不分析。
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
"小学三四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家训》《学庸论语》《孟子》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笠翁对韵》(二)古典诗词:《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夏日绝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望天门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秋浦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 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守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三)简要说明: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一二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
国学小学二年级下1、克勤无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撤豆》解释:能够勤劳不松懈。
2、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解释: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缺少衣食。
3、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
——《尚书·无逸》解释:他们的父母勤劳地耕种收获,他们的儿子却不知道耕种收获的艰难,便安逸,便不恭。
4、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孟子·滕文公下》解释:士大夫不做事情而吃白饭是不行的。
5、不能耕而欲黍梁,不能织而喜采裳,无事而求其功,难矣。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解释:不会耕作而想要得到粮食,不会织布而喜欢彩色的衣服,没有做事情而想要得到功劳,没有这样(不劳而获)的事情。
6、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解释: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7、彼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做力毋以致财。
天下之所生,生于用力,用力之所生,生于劳身。
——《管子·八观》解释:人民不种粮食没有饭吃,粮食不靠土地不能生长,土地没有人民不能耕种,人民不花力气就得不到财富。
财富的产生是出于使用劳力,劳力的产生是出于劳动着的身体。
8、非德,莫如勤,非勤,何以求人?——《左传·宣公十一年》解释:没有德行,就只能勤劳;没有勤劳,如何能要求别人服从我?9、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
——《国语·鲁语下》解释:民众通过劳动懂得思考,思考就能产生善良的心态.10、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汉·张衡《应闲》解释:人一辈子要勤奋努力,倘不积极地探索研究,哪会有收获或成就呢?1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清·朱用纯《朱子家训》解释:天刚亮就起来,打扫庭堂院落,屋内屋外都需要整洁。
常见的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佝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四大名花】牡丹〖山东菏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市〗、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义】风、赋、比、兴、雅、颂【五行】金、木、水、火、土【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妇女德品德、辞令、仪态、女工)【三皇】伏羲、女娲、神农【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三教】儒教、道教、佛教【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灵宝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四御】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八仙】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十八罗汉】布袋罗汉、长眉罗汉、芭蕉罗汉、沉思罗汉、伏虎罗汉、过江罗汉、欢喜罗汉、降龙罗汉、静坐罗汉、举钵罗汉、开心罗汉、看门罗汉、骑象罗汉、探手罗汉、托塔罗汉、挖耳罗汉、笑狮罗汉、坐鹿罗汉。
【国学基础】古文字学古文字学课程综述古文字学即国学大讲堂之国学基础——小学(古文字学)古人把文字学叫作”小学”,而古文字则是指秦代以前的文字。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真的懂得自己的文字吗?你了解文字是何时产生的吗?古人为什么要创造文字呢?他们又是怎样创造文字的呢?创造文字的工作体现了什么思想和文化吗?搞清楚这些问题才可能开启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
所以,学好小学不仅是我们自身修养的开始,而且更是了解我们自己文化的开始。
一流的导师、一流的课程、一流的传授开设课程:《古文字学》课程目标:培养一批具有深厚素养的文物学研究者,使其兼具:鉴赏家的卓越眼光、投资家的远见敏行、收藏家的丰富底蕴,成为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佼佼者。
导师介绍:冯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考古学报》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等职。
主要从事古文字和天文考古学研究,并著有《中国天文考古学》、《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出土古代天文学文献研究》、《古文字与古史新论》等专著以及学术论文70余种。
入载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世界名人录》及美国传记协会《世界五百名人录》。
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以考古学甲骨金文学,古代文献和民族学等史料为基础,运用了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天文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系统的研究了自新石器时代以降的天文考古学的诸多重要问题,初步构建了天文考古学体系,为该分支学科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并在文物考古学界作出了史无前例的卓越贡献。
《古文字学》教学大纲古文字学作为考古学的分支学科,是考古学与历史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和诠释方法。
古文字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先秦时期铸刻或书写于遗物上的古汉字及各种古文字资料,由于这些铭刻直出先民之手,并以文字的形式直录历史,其价值远胜于一般的书籍文献,对考古学与历史学而言,具有直接史料的特殊价值,因而古文字学享有不同于文献学与古器物学的独特的学术地位,于原史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国学经典必考知识点归纳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和学习国学经典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还能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以下是一些小学国学经典必考知识点的归纳:1. 《三字经》:这是一本启蒙读物,以其简洁的三字句式,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如历史、道德、礼仪等。
小学生需要掌握其基本句式和主要含义。
2. 《弟子规》:作为一本行为规范的书籍,它教导孩子们如何做人、如何待人接物。
小学生应该了解其核心思想,如孝顺、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等。
3. 《论语》:孔子的教诲集大成之作,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
小学生应重点学习其中的一些基本教诲,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 《孟子》: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强调人性本善,倡导仁政。
小学生可以学习孟子的一些名言,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 《大学》:这是一部讲述个人修养和政治理想的著作,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目。
小学生应该了解其基本的修身理念。
6. 《中庸》:主张“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的处世哲学。
小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中庸》来理解平衡和谐的重要性。
7.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含了丰富的情感表达和自然描绘。
小学生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诗篇,感受古代诗歌的韵味。
8. 《易经》:虽然其内容较为深奥,不适合小学生深入学习,但可以了解其基本的八卦和阴阳五行的概念。
9. 《道德经》:老子的著作,强调“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的思想。
小学生可以学习其中的一些简单道理,如顺应自然、简单生活等。
10. 《千字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道德等多方面知识。
小学生可以学习其汉字和基本的知识点。
学习国学经典不仅能帮助小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还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希望以上的归纳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国学经典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