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留住秋天》观课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三年级上美术说课教案-留住秋天-湘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留住秋天》。
课程围绕秋天的自然景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创作来感受秋天的美,并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把秋天的元素留在作品中。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秋天的特征,掌握秋天的色彩和形状,并能够运用手工制作方法,创作出具有秋天特色的美术作品。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创作,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感受秋天的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
教学难点1. 色彩搭配: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需要掌握秋天的色彩特点,如黄色、橙色、红色等,并在作品中进行合理的搭配。
2. 形状表现:学生需要观察秋天的树叶、果实等,把握其形状特点,并在作品中进行表现。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 PPT、视频、实物展示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征,如色彩、形状等。
2. 新授:讲解秋天的色彩和形状特点,并示范手工制作方法。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手工制作,创作出具有秋天特色的美术作品。
4.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板书设计1. 留住秋天2. 内容: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形状、手工制作方法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再次进行手工制作,巩固所学知识。
2. 拓展作业:学生可以尝试用其他材料和方法,创作出更多具有秋天特色的美术作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体验、创作,让学生深入感受秋天的美,并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征,如色彩、形状等,并给予学生充分的创作空间和指导。
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新湘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留住秋天》教案教学目标:1、利用大自然环境资源;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与变化;进行秋天的感受和欣赏。
2、学习利用落叶拼贴;进行美的再创作。
3、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将美丽的秋天留在心中。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树叶不同造型的设计及制作;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难点:在树叶贴画制作中;培养学生画面的设计及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树叶、剪刀、胶棒、卡纸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1、欣赏秋天的美景图片;谈谈对秋天的感受。
(1)课件中美丽的秋的图片和动听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一个金秋世界。
(课件欣赏秋景)(2)提问:看了刚才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呢?(学生谈感受)(3)教师小结:是的;秋天太美了;我们喜爱这五彩缤纷的秋天;但随着树叶的纷纷落下;秋天将渐渐离开我们;同学们有哪些方法把秋天的多姿多彩留在我们身边呢?(生:相机拍下来、画下来、拓印树叶、用树叶贴画……)2、明确学习目标;揭示课题。
是的;当我们踏着满地堆积的缤纷的落叶总觉可惜时;何不“留得残荷听雨声;拾得落叶留秋景”呢?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利用落叶拼贴;进行美的再创作。
用树叶贴出美丽的画面把秋天留在身边。
板书:留住秋天——树叶贴画二、引导学习:1、欣赏各种树叶;启发学生想象。
同学们;你们瞧!老师这里有一些树叶;有各种形状的;你们看看这些树叶都像什么?(课件出示各种树叶;学生发挥想像)(生:椭圆形——动物的身子扇形——围裙、蝴蝶翅膀三角形——房顶鸭掌形——鱼尾针形——动物的胡须、孔雀尾巴…………………)教师:这些树叶可以组合成什么呢?(生:鱼儿、花朵……………)2、点拨树叶贴画的制作步骤。
(1)构思拼摆根据动物的特点;挑选合适的落叶;分别做做动物的身子和尾巴;要考虑叶子的大小、形状和色彩的搭配。
(2)修剪修剪掉多余的部分;注意保持教室卫生。
(3)粘贴在卡纸上涂上胶棒;将落叶粘贴在卡纸上。
(4)添加背景用水彩笔或蜡笔添加背景;丰富画面内容。
湘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7课《留住秋天》教案和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本课是湘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7课,属手工创作课,主张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制作,突出动手、动脑训练,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学生学会热爱自然、美化自然,体现了新课标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知识的积累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对手工的一些制作步骤和方法也有所掌握,教师应多下功夫引导学生独立创作、大胆创新。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用落叶拓印和拼贴成画的方2、智能目标:学生根据想象创作出记忆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欣赏及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用秋叶进行创作,表现秋天,留住秋天。
难点:根据秋天的特征,创作一幅秋游的记忆画教材分析本课是湘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7课,属手工创作课,主张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制作,突出动手、动脑训练,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学生学会热爱自然、美化自然,体现了新课标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知识的积累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对手工的一些制作步骤和方法也有所掌握,教师应多下功夫引导学生独立创作、大胆创新。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用落叶拓印和拼贴成画的方法。
2、智能目标:学生根据想象创作出记忆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欣赏及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用秋叶进行创作,表现秋天,留住秋天。
难点:根据秋天的特征,创作一幅秋游的记忆画教材分析本课是湘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7课,属手工创作课,主张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制作,突出动手、动脑训练,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学生学会热爱自然、美化自然,体现了新课标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知识的积累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对手工的一些制作步骤和方法也有所掌握,教师应多下功夫引导学生独立创作、大胆创新。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1. 留住秋天》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留住秋天》是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1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秋天的景物,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创作出具有秋天特色的美术作品。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他们对秋天的热爱和珍惜。
教材还提供了不同的创作方法,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留住秋天。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手工制作经验。
他们对于秋天的认识和体验各不相同,对于秋天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如何将秋天的特点通过美术作品表达出来,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各有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的指导和鼓励。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观察秋天的景物,了解秋天的特点,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创作出具有秋天特色的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的过程,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秋天的热爱和珍惜之情,学会用心去感受和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秋天的景物,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创作出具有秋天特色的美术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表现秋天的特点,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和评价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文字资料和范作等,帮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提供不同的创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秋天的特点,激发他们对秋天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2.讲解与示范:讲解秋天的特点和创作方法,示范如何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来表现秋天。
3.学生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法,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创作出具有秋天特色的美术作品。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留住秋天-湘美版教学内容《留住秋天》是湘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中的一项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自然景色,通过绘画、剪贴等艺术手法,创造出富有秋天特色的美术作品,从而培养学生们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征,如树叶的变化、丰收的果实等。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和剪贴的技能,创作出富有秋天特色的美术作品。
3. 引导学生欣赏秋天的美,激发他们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并把握秋天的特征,将其融入美术创作中。
2. 指导学生运用绘画和剪贴的技巧,创作出富有美感的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1. 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2. 剪刀、胶水等剪贴工具。
3. 秋天的树叶、果实等自然物品。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征,如树叶的变化、丰收的果实等。
2. 讲解:教师讲解如何运用绘画和剪贴的技巧,创作出富有秋天特色的美术作品。
3. 示范: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创作一幅秋天的美术作品。
4. 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进行绘画和剪贴的实践操作。
5.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板书设计1. 《留住秋天》2.秋天的特征:树叶的变化、丰收的果实等。
3. 绘画和剪贴的技巧:如何运用绘画和剪贴的技巧,创作出富有秋天特色的美术作品。
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创作一幅秋天的美术作品。
2. 家长参与评价孩子的作品,鼓励孩子的创作热情。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征,运用绘画和剪贴的技巧,创作出富有秋天特色的美术作品,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同时,教师也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创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帮助他们提高美术创作的技能。
教学难点在《留住秋天》这堂课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并把握秋天的特征,将其融入美术创作中"这一点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1. 留住秋天》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留住秋天》这一课是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第11课。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发现秋天的美,并用画笔把秋天的美景留住。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秋天景物的图片,以及一些绘画技法和例作,供学生参考和借鉴。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于秋天的印象大多是美好的,对秋天的事物充满好奇和兴趣。
但是,他们在绘画方面的技巧和经验还不够丰富,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来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学会观察和发现秋天的美。
2.培养学生用画笔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体验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合理的绘画技巧和材料,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秋天画作。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发现秋天的美,并用画笔把它留住。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合理的绘画技巧和材料,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秋天画作。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秋天的景物,发现秋天的美。
2.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和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和优点。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秋天的特点和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与体验: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秋天景物图片,感受秋天的美。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体验,增加对秋天的感受。
3.示范与讲解: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和步骤,讲解如何表现秋天的美景。
4.创作与指导: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合理的绘画技巧和材料,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秋天画作。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和优点。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课题:《留住秋天》2.教学目标:发现秋天美、表现秋天美、创作秋天美3.绘画技巧:线条、颜色、构图等八.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学生对秋天美景的观察和发现能力。
三年级上美术教学反思留住秋天《留住秋天——落叶贴画》是湘美版小学美术课本三年级上册第7课的传授内容,这是我到场新田县龙泉四小中青年西席优质课比赛的美术果然课。
议决初选后,把这节课定为了向全县绽放的龙泉四小绽放周果然课。
我的心情激昂而告急,激昂的是我能在顶岗实习时期得到承认,有一个展现所学知识的机会,告急的是到场中青年西席优质课比赛的17位老师险些都是优秀者,而我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实习生,传授能力有所短缺,阅历不足,担心会失败。
但是我想挑衅自己,做好准备,全力以赴。
我提前一个多月准备果然课,首先写好教案、做好课件,议决多次试教调解,精简语言、范例教态。
在后半个月里,准备教具,做了课题字,准备好有底纹的作业纸等教具。
但是寻找最重要的教具——落叶却成了标题。
落叶只能提前两个星期准备,如果提早捡回的落叶会干枯腐败,而当时已是初冬,气候卑劣,在县城险些找不到合适的落叶,我以为学生没有办法拾捡落叶,就决定帮学生们准备好落叶当学具。
先是整整下了一周大雨,距正式上果然课一周时间时竟然下了整整一周的雨夹雪,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落叶,眼看果然课迫在眉睫,只能独自到乡下山上,扛了两麻袋巨细合适、形状不一、色彩缤纷落叶回家。
回到家后,我顾不上湿透的衣服,先用纸巾擦干净落叶,然后在报纸上把落叶放开,一层层往上加,三个小时后,我终于把树叶整理整齐了。
为了尽快将落叶压平,我在落叶上堆了两堆书,为了增加剧量,再在书上压了两桶水。
在上果然课的前一天晚上,我将落叶分成8组,分别用袋子装好。
由于做好充足的准备,我信心满满。
本节课的传授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季候特性。
传授历程为感受秋景——留住秋天——掌握要领——创意遐想——自主表现——评价展示。
我用师生互助朗读《听听,秋的声音》这首诗歌来导入,表现学科的综合性,让语文课升华的情绪为美术学科做铺垫,再欣赏秋景图片,引起学生共鸣。
从讲堂效果看,这个导入环节处理的比较成功,学生从听觉和视觉上受到了美丽图片的感动,纷纷回答:秋天太美了,不想让秋天离去。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留住秋天 (2)-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课以“留住秋天”为主题,引导学生运用彩泥这一材料,创作一幅富有秋天特色的立体画。
学生将学习如何利用彩泥的延展性和可塑性,通过搓、揉、按、压等手法,表现秋天的树叶、果实等元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意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秋天的特点,掌握彩泥的基本技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秋天主题的彩泥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美术创作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彩泥技法的掌握:如何运用搓、揉、按、压等手法,将彩泥塑形成秋天的树叶、果实等元素。
2. 画面的创意组合:如何将各个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富有秋天特色的立体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示范视频、实物展示等。
2. 学具:彩泥、泥工板、牙签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播放示范视频,讲解彩泥的基本技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制作秋天的树叶、果实等元素。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帮助。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彩泥技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创作。
板书设计1. 课题:留住秋天2. 教学目标:了解秋天的特点,掌握彩泥的基本技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秋天主题的彩泥画。
3. 教学重点:彩泥技法的掌握,画面的创意组合。
4.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搓、揉、按、压等手法,将彩泥塑形成秋天的树叶、果实等元素,如何将各个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富有秋天特色的立体画。
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学生回家后,运用本课所学的彩泥技法,创作一幅秋天主题的彩泥画。
《留住秋天》——观课报告《留住秋天》是一堂带有强烈艺术特征的小学美术课。
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真正地让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
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耳目一新。
一、开放的教学方式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
本节课符合时代和联系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具有开放性。
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学习,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二、严谨的教学设计教学第一环节是让学生自己学习本节课知识点,让学生渐渐拥有良好的自学能力与分析总结能力;第二环节是小组讨论,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讨论,是学生可以相互倾听并判别;紧接着进入本课的第三环节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在讲述自己所总结的知识点的时候,还会添加关于已学知识点的回顾与总结。
引导学生从某一角度去思维,去创新还是比较成功的。
三、认真的教学态度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
一是课前准备充分,对教材的研读与本节课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
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
四、我的深刻体会越是抽象的、创新思维的艺术作品,越是要给予学生合适的引导。
“引导”很重要。
引导的正确,学生容易理解和创新,反之很容易引起学生对这一时作品质疑和反感。
教师的引导在整个活动中都贯穿着,所以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就要尽可能的贴近学生,并站在学生的立场看问题。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1. 留住秋天》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留住秋天》是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1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留住秋天的美好。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秋天景物图片,如落叶、菊花、丰收的果实等,以及各种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如水粉、彩纸、剪刀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增强对秋天的认识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基础,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也各有不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发现秋天的美好,并将自己的感受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出来。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观察到秋天的特点,学会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留住秋天。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增强对秋天的喜爱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观察到秋天的特点,并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出来。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秋天的美好,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创作灵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秋天景物图片,提供各种材料和工具供学生实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秋天景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讲解示范:教师讲解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并示范制作过程。
3.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作品展示: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大家,共同欣赏、交流和评价。
5.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课程名称《留住秋天》、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板书设计应注重美观性和实用性,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留住秋天》课堂观察报告今天,有幸观摩了由许珉老师讲授的美术课——“留住秋天”。
这堂课以一篇课文《听听,秋天的声音》引入。
这是一篇三年级学生非常熟悉的课文。
他巧妙地把语文引入到了美术课堂中。
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以前的知识,而且灵活地运用了学科之间的连贯性和综合性。
使美术中融入语文元素。
另外,他把课文分成两个角色朗读,由老师和学生一起合作完成。
听着他声情并茂的朗读,我的思想似乎跟着声音一起走进了秋天。
火红的秋叶,金黄的麦穗,红彤彤、金灿灿地果实,一一呈现在我的眼前,还有那似有似无的秋的味道。
“同学们,你们心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呢?”是他的这句话才把我的思绪拉回课堂中。
同学们积极的描述着自己心中的秋天,给这堂课增色不少。
紧接着,他用PPT向同学们展示了“秋天的风景”。
一幅幅美丽的图片,不仅给了学生美的体会和视觉上的享受。
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带动了课堂气氛。
“秋天这么美,我们能用什么方法留住秋天呢?”这个问题,直切主题。
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问题情境可以说是这堂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使整堂课整合得恰到好处的一种教学手段。
当学生纷纷列举留住秋天的各种方法时,老师再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入本节课新课教授的内容——“拼图”。
首先,他向学生展示了拼图作品,我注意到,他的作品展示是具有逻辑性的,按照由易至难的原则。
先是单一的树叶到各种形状的树叶,再到成型的拼图作品。
并在展示过程中,根据不同形状的树叶和不同的作品,向同学们分析拼图时的注意事项和拼凑方法。
使学生在观赏图片的同时学习他人的制作方法,并掌握拼图的基本手法。
然后是示范阶段,示范过程在整堂课中是是关重要的。
示范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创作成果的好坏。
他选择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在拟定“拼作”的内容后,要求学生寻找适合的树叶,并一步一步细心地讲授拼图的四大基本步骤。
即构思、修剪、粘贴、添加,以及实物演示。
他还特别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把步骤板书在黑板上,加深学生的印象。
《留住秋天》主题说明基本信息学县(市、区)校姓名学科美术能力维度所属环□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境√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微能力点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课题名称《留住秋天》主要内容《留住秋天》是湘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十一课,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课程。
为了更贴近自然和增加学习乐趣,将本节课安排为手工拼贴创作课引导学生观察了解秋林秋叶之形色,感受秋天的美丽,通过对范品、图片进行概括分析,抓住落叶的特点大胆想象并进行美的再创造,拼贴出自己喜爱并有个性的手工作品,在学习本课前我提前让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落叶,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去简化归纳各种动物形态。
本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我划分了七个环节。
第一环节:导入激趣。
通过提问的形式进行导入,在同学生一同观赏秋景后以秋天即将离开引导学生自发去思考留住秋天的办法,引入课题并板书。
第二环节:了解树叶拼贴画、欣赏作品。
介绍了什么是树叶拼贴画,演示了树叶拼贴画的作品。
第三环节:教师示范、总结步骤。
第四环节:课堂练习。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共同制作一幅以“动物”为主题的树叶拼贴画。
第五环节:评价展示。
在本环节在黑板展示所有作品,进行多样化方式评价。
第六环节:课外拓展。
向学生展示了树叶的其他妙用:标本、风铃挂件、叶雕等等,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索,开阔视野。
第七环节:课堂总结、谈感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热爱自然,善于发现自然的美,学会利用大自然的馈赠进行创作,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教学重点掌握树叶的造型特征并利用树叶进行创作学习难点如何美观、完整、的完成一幅动物形态的树叶拼贴画自评等级□优秀√合格□不合格。
湘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7课《留住秋季》教案和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本课是湘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7课,属手工创作课,主张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制作,突出动手、动脑训练,注重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学生学会酷爱自然、美化自然,表现了新课标重视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知识的积累上都有了必然的基础,对手工的一些制作步骤和方式也有所掌握,教师应多下功夫引导学生独立创作、斗胆创新。
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学会用落叶拓印和拼贴成画的方式。
二、智能目标:学生按照想象创作出记忆画,培育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欣赏及创作,培育学生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用秋叶进行创作,表现秋季,留住秋季。
难点:按照秋季的特征,创作一幅秋游的记忆画教材分析本课是湘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7课,属手工创作课,主张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制作,突出动手、动脑训练,注重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学生学会酷爱自然、美化自然,表现了新课标重视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知识的积累上都有了必然的基础,对手工的一些制作步骤和方式也有所掌握,教师应多下功夫引导学生独立创作、斗胆创新。
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学会用落叶拓印和拼贴成画的方式。
二、智能目标:学生按照想象创作出记忆画,培育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欣赏及创作,培育学生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用秋叶进行创作,表现秋季,留住秋季。
难点:按照秋季的特征,创作一幅秋游的记忆画教材分析本课是湘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7课,属手工创作课,主张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制作,突出动手、动脑训练,注重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学生学会酷爱自然、美化自然,表现了新课标重视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知识的积累上都有了必然的基础,对手工的一些制作步骤和方式也有所掌握,教师应多下功夫引导学生独立创作、斗胆创新。
留住秋天教学反思《留住秋天》这一课是湖南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节绘画课,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绘画了解秋天的特征,启发学生将自己的意愿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
让学生发挥画下自己对秋天的认识,同时学会欣赏自己和伙伴作品。
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情感。
课前我请学生在大自然中、生活中去寻找秋天的落叶,从而感受到秋天的特征。
以儿童的生活为源泉,他们在课前的寻找、收集的活动过程中就体味了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学生在这些开放的环境中自己观察、欣赏秋天的变化、收获对秋天的认识,从而激发儿童对秋天大自然的热爱。
活动开始时我请同学们出示了不同形态的树叶,引导学生观察想象他们像什么,先做一个想象力的训练。
创造引人入胜的的教学情境,是美术教学的必要条件,兴趣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巨大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我要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特有的魅力。
以种种途经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程度相适应,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激发兴趣的方式多样,如游戏、情景、尝试作业、等等。
在《留住秋天》这一课中,我选择的是欣赏的方式导入,首先让孩子们伴随着音乐去欣赏美丽的秋景,请同学们观察后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教师从图案和色彩入手引导同学,让学生自发的说出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秋天。
小草黄了,树叶黄了,我听到风踩在树叶上沙沙的响,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谁能来描述一下?此时此刻每一位孩子心中都有了一幅秋天的美丽画面,很好的激发了他们对秋天的情感,这个情感贯穿了后面的认识理解秋天,最后孩子们迫不及待了,用绘画的方式把这种情感释放了出来,去留住秋天。
这堂课导入是关键,导入就像抛砖引玉,引好了就成功了一半。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必须注重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这样才能为你的教学增添更多魅力,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中点点滴滴,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留住秋天——树叶拼贴画》教学反思
本课体现了新课标中美术课程的综合性和探究性特点。
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情境教学、直观演示、合作体验、对比发现等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问题:1、尽管我反复在课前、课后讲要把树叶压平,但最后的作业还是有部分卷曲的。
看来还得在学生学习、常规习惯等方面加强训练。
2、作业是否成功很多时候取决于工具材料的准备是否充足和合适,本课尤其如此。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欣赏美、体现美的机会。
在示范演示时,叫上1——2名同学和我共同粘贴完成作品,让孩子们直接参与到创作中来。
在进行树叶拼贴时,指导学生要反复思考,选择最适合的树叶拼贴出最佳的造型。
并告诉他们可适当添加、粘贴非树叶的形象和材料。
孩子的能力和兴趣得到了充分舒张,同时在每次活动中都给予孩子明确的操作要求,让他们明白要做些什么。
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让孩子们自己讲述他们的作品。
整个活动都是他们的自主活动,既动手又动脑,孩子们玩得高兴,说得积极,每个孩子都能在主动的活动中获得发展。
本课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是一个成功之处,电脑课件对自然、生活中美丽事物的展现,弥补了由于条件限制,学生不能去室外感知的缺憾,拓展了学生思维,让他们了解自然之美,美就在身
边。
优美的音乐引入,在创作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听觉信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
《留住秋天》——观课报告
《留住秋天》是一堂带有强烈艺术特征的小学美术课。
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真正地让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
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耳目一新。
一、开放的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
本节课符合时代和联系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具有开放性。
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学习,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二、严谨的教学设计
教学第一环节是让学生自己学习本节课知识点,让学生渐渐拥有良好的自学能力与分析总结能力;第二环节是小组讨论,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讨论,是学生可以相互倾听并判别;紧接着进入本课的第三环节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在讲述自己所总结的知识点的时候,还会添加关于已学知识点的回顾与总结。
引导学生从某一角度去思维,去创新还是比较成功的。
三、认真的教学态度
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
一是课前准备充分,对教材的研读与本节课知识点
的归纳总结;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
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
四、我的深刻体会
越是抽象的、创新思维的艺术作品,越是要给予学生合适的引导。
“引导”很重要。
引导的正确,学生容易理解和创新,反之很容易引起学生对这一时作品质疑和反感。
教师的引导在整个活动中都贯穿着,所以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就要尽可能的贴近学生,并站在学生的立场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