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的人文关怀
- 格式:ppt
- 大小:3.07 MB
- 文档页数:39
重症人文关怀科普
重症人文关怀是一种医疗理念,强调在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心理、情感、精神和社会需求,给予患者全方位的关护和慰藉。
这一理念源于人道主义和医学人道主义的思想,它认为患者不仅需要生理上的治疗,更需要心理、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关注和支持。
重症人文关怀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心理需求和恐惧,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和积极配合治疗。
2. 尊重患者的尊严和权利:尊重患者的隐私、尊严和自主权,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心。
3. 提供社会支持:为患者提供家庭、社会和文化的支持,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减轻患者的负担。
4. 倡导多学科协作:加强医疗团队之间的协作和沟通,整合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和服务。
重症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在于:
1.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通过心理和社会支持,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2. 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减少医疗纠纷和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3. 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效率:加强多学科协作和资源整合,优化医疗流程和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效率。
4. 推动医学发展和进步:人文关怀的理念和实践有助于推动医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促进医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总之,重症人文关怀是医疗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理念和实践,它能够全方位地关护和慰藉重症患者,缓解患者的痛苦和焦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医疗质量和效率,推动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医学人文作业班级:临床甲班5组姓名:黄建坤学号:7151161050题目: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体现在那些方面(结合自身职业)?危重病人即生理功能处于不稳定的病人,人体内重要器官功能任何微小改变即可导致机体器官系统的不可逆的功能损害或死亡。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则是对危重病人进行集中监护和救治的特殊单元。
由于ICU特殊的管理要求和危重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反应,同时也因危重病人病情重,抢救治疗任务繁重,护理工作量大,大多数医护人员只重视病人的“抢救治疗”,而忽视对病人的心理沟通或不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以至于危重病人得不到应有的人文关怀,最终影响病人的病程及转归。
因此强化ICU病房医务人员的人文精神,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及沟通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一)人文是教人如何做人的学问,人的素质最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文的,即如何做人;二是技术的,即如何做事。
人文一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关于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的观念(对人、对人的生命尊重、关爱,以人为中心的思想,理性,善良,仁慈,博爱)。
(二)是为培养理想的人、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前者是近似“人文精神”,后者是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
这里我们要讲的作为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观念的人文,也是更重要、更基本的方面。
人文关怀——为一哲学伦理学概念,是对人、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在终极意义上的敬畏、尊重与关爱,是以理想的人或人性的观念去关心、爱护人。
它包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理性、善良、仁慈、博爱的原则,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幸福的重视及对人的信任、支持,价值和权利的尊重。
医学上具体体现在①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②建立在医疗水平上的延伸服务——人性化医疗卫生服务;③病人利益最大化,即为病人受到最少痛苦、最少损伤,得到最好疗效,最适宜病人经济承担能力的医疗成本等。
(三)危重病人的人文关怀是医护人员以人性、人道的观念关心、关注、关爱危重病人的感觉世界、精神世界,以病人为中心,最大限度的为危重病人着想的文化。
表 9 icu 患者护理人文关怀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室)是医院内用于治疗病情严重的患者的特殊病房。
在ICU中,患者通常需要接受严密观察和高度专业化的护理,他们的健康状况往往十分危急。
因此,除了生理医疗护理,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也需要得到关注和满足。
为了评估ICU患者护理人文关怀的质量,可以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一、人文关怀的概念人文关怀是对患者心理和情感需求的关注和满足。
在ICU环境中,患者可能处于失去自主性和强烈焦虑情绪的状态,因此提供人文关怀尤为重要。
人文关怀可以通过积极传递温暖和关爱的态度,以及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咨询等方式实施。
二、ICU患者护理人文关怀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1.信任感:评估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信任关系,包括医护人员是否以友善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患者,是否给予患者充足的信息和解释,以及是否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等。
2.沟通与信息传递:评估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效果,包括是否主动与患者交流,是否能够清晰地传递医疗信息和护理计划,以及是否能够及时回应患者的问题和需求等。
3.痛苦缓解:评估医护人员对患者疼痛和不适的关注和缓解措施,包括定期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提供适当的镇痛药物和物理治疗,以及教育患者如何控制疼痛等。
4.心理和情绪支持:评估医护人员对患者心理和情绪需求的关注和支持,包括积极倾听患者的情感表达,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以及提供心理治疗和咨询等。
5.尊重和隐私保护:评估护理人员对患者隐私权的尊重和保护,包括避免在非必要情况下打扰患者休息,保护患者的医疗信息和个人隐私,以及遵守相关的护理伦理规范等。
6.家属关怀与支持:评估医护人员对患者家属的关怀和支持,包括及时与家属沟通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计划,提供心理支持和建议,以及为家属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等。
三、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和评分方法在每个评价指标下,可以设置多个具体的内容项,并采用评分的方式进行量化评估。
人文关怀在ICU的应用为了满足患者们的需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足够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护士如何将心理、精神、文化为一体的人文护理融入日常护理工作中,即人性化服务,已经成为十分关注的话题。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和业务素质,才能真正为病人提供全面、系统、整体的护理,提升我们护理人性化服务质量,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
在重症监护病房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对人性化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内涵。
人文关怀在ICU的应用什么是人文?什么是人文关怀和医学人文关怀ICU的概念怎样把人文关怀融入ICU工作中?人文的精髓人是一切的根本,一切应以人为中心人的生命、思想、理想应当受到关爱和尊重。
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人文就是要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人利益,包括物质的利益和精神的利益。
何为人文关怀概念: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理解与自由的追求。
它要求把人、人性从封建神学的迷信中解放出来,反对野蛮,愚昧的世界观,提倡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解放。
其核心表现为对人精神价值的重视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
通俗的讲: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关心人,重视人的个性,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权力。
什么是人文医学医学人文精神的理念层——尊重人医学人文关怀的实践层——人文关怀这两个层面统一于现实的医学实践活动,体现对人的生命、思想的关爱和尊重,对人的生命质量、人类的健康与幸福的关注。
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在医疗护理服务中,不管服务对象来自哪个阶层、有何种背景,他们都享有追求幸福生活、维护个人尊严、体现自身价值的权利。
所以,尊重每一位服务对象、善待每一个生命,是护理人文关怀的首要因素。
人文护理人文护理:是指以人为主体的护理参与人文现象,核心是护理,现象是“护理人文”。
作为护士,用自己的生命,生活和言行,把自己选择的职业道德体现出来,这就是人文护理,人文护理就是人文精神在护理工作中的体现。
如何对ICU患者采取有效的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大多数ICU患者病情危重,高度重复,处于昏迷状态,身体和心理承受巨大痛苦。
对于ICU患者来说,护理质量和护理环境可以直接影响患者的安全,因此有效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护患关系。
而,持续人性化护理的理念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系统的护理服务[1-2]。
一、持续性人文关怀的定义及其重要性(一)定义人文关怀是指中国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力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真诚关怀和照顾,即除了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诊疗技术服务外,还要满足患者身心健康需求的文化和情感服务,体现对人类生命和身心健康的关怀,是践行人类人文精神信念的具体过程。
近年来,随着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护士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然而,以疾病为中心和以技术为导向的理念仍然对护理人员产生很大影响。
被动机械地执行医嘱,淡化和忽视了对患者的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
此外,护理人力资源的相对缺乏,使得一些临床护理人员忽视了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问题。
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营造关爱患者、关爱患者、尊重患者的氛围,为患者提供周到、熟练的人文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
持续性人文关怀可以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培训,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3-4],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心理满意度和精神慰藉,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全、安静的养伤环境。
持续性人文关怀可以说现代护理的发展新趋势。
因此,护理人员有必要做好人文关怀护理服务,使患者能够接受身体、心理和社会护理,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患者康复,使护理事业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重要性人文关怀是护理的魅力所在,让护理工作变得伟大而崇高的,将其独立性和专业性得到了体现,并逐渐成为一项专业工作。
同时,人文关怀也是调和医患关系的润滑剂,还加强了护理队伍建设。
近年来,医患纠纷增多,医患关系空前紧张,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812020年 第28期有一定效果。
3、器械治疗:(1)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nas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适应症:①AHI ≥15次/小时的患者。
②AHI<15次/小时,但白天嗜睡等症状明显者。
③手术治疗失败或复发患者。
④不能耐受其他治疗方法者。
禁忌症:昏迷、肺大疱、咯血、气胸和血压不稳定者。
(2)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治疗。
(3)自动调压智能(Auto-CPAP)呼吸机治疗。
(4)口腔矫治器(oral appliance,OA)治疗。
适应症:①单纯性鼾症。
②轻、中度OSAHS 患者。
③不能耐受其他治疗方法者。
禁忌症:有颞颌关节炎或功能障碍者不宜采取。
4、手术治疗:(1)鼻手术;(2)腭垂软腭咽成形术;(3)激光辅助咽成形术;(4)低温射频消融术;(5)正颌手术。
医院中ICU 科室的地位举足轻重,亦是非常特殊的科室,由于ICU 接受的患者均为危重症患者、高危患者、重症患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病情急、病情重,都是普通病房中无法提供有效救治方案的患者。
在ICU 接受治疗的患者,不仅需要承担身体带来对的痛苦,同时还要承担心理的痛苦,可谓是双重压力。
南丁格尔说道:“护理是一门艺术,在艺术创作中需要全身心的付出,并做好精心的准备,就像雕刻家和画家创作艺术品那样,而护理的对象是人,为此需要最精细的艺术”。
社会的不断发展,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接受的服务质量也相对提升,如何在患者满意度提升的前提下,使病患在整个诊治的过程中被感动,并给予精神上的支持。
人文护理以实施优质护理为前提,护理内容围绕“患者为上”的原则,运用自身所学,给予患者全方位精细的服务,让患者卸下心理和思想的负担,积极的治疗。
那么,ICU 患者在工作中怎样融入人文关怀护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ICU 护理人员,下面笔者将带领大家了解怎样在ICU 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
重症监护病房成人患者护理人文关怀专家共识重症监护病房成人患者护理人文关怀专家共识简介: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是进行高度监护和治疗的专门医疗场所,其中的成人患者因病情严重而需要紧急抢救和细致照料。
对于这些患者来说,除了专业的医疗技术外,人文关怀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关于成人患者护理的人文关怀专家共识,旨在加强护理工作者的关怀意识,提高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
一、患者尊重与自主权1. 尊重隐私权:护理人员应尊重患者的隐私权,确保在治疗过程中做到信息保密和病情私密。
2. 尊重自主权:在治疗决策中,护理人员应充分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尽量遵循患者的意愿,同时提供必要的建议和解释。
二、有效的沟通与信息传递1. 使用易懂的语言:护理人员应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使其能够充分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
2. 及时有效的信息传递:护理人员应及时向患者和家属传递治疗进展和预后情况。
同时,尽可能回答他们的问题和疑虑,减少不确定因素带来的焦虑和恐惧。
三、温暖的人际关系建立1. 同理心和关怀:护理人员应以同理心和关怀的态度对待患者,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护理。
2. 家属支持:护理人员应尊重和接纳患者的家属,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情绪支持和解释,使其在护理过程中参与并感受到关怀。
四、痛苦缓解与心理需求满足1. 痛苦缓解: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和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的疼痛。
2. 心理需求满足: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
例如,提供文化、宗教等方面的支持,安排与家属的视频通话等。
五、对死亡与临终关怀1. 死亡教育:护理人员应通过教育和信息传达,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死亡与临终,接受现实,从而减少无谓的恐惧和焦虑。
2. 临终关怀:对于临终患者,护理人员应给予温暖、安宁的关怀,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并尽量满足其终生意愿。
结语:在成人重症监护病房中进行护理时,人文关怀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命意义的追求至关重要。
(2)活动护理。
如果是采取局部麻醉,一般术后当天需要适当卧床休息。
如果采取腰麻或者骶麻,需要平卧6小时,在伤口没有完全愈合期间,可稍微散步活动。
术后15天内,叮嘱患者不可负重,如挑水等,禁止性行为,不可久坐久蹲。
术后1个月内,不可剧烈运动。
术后3个月内,不可骑自行车,也不可干重体力劳动。
(3)大小便护理。
痔疮手术患者一般在术后24小时后第1次排便,在禁止排便的这段时间内,鼓励患者多喝水,食用一些具有润肠作用的饮料,如青菜汁、果汁等,促进排尿,预防大便秘结。
需向患者说明第1次排便可能伴有少量鲜血,可能是粪便摩擦创面引起,属于正常现象,无需过度担心,帮助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便后坐浴换药。
痔疮术后可能因为麻醉、疼痛、肛门坠胀不适等原因导致小便不能及时排出,此时患者不需紧张,护士详细说明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且热敷小腹,麻醉散去,疼痛或坠胀感缓解后,一般小便可正常排出。
(4)用药护理。
痔疮术后,遵照医嘱,按时用药,如消炎药、止血药等,预防伤口发炎、糜烂、感染。
肛周经常处于潮湿状态,是人体最脏的部位,尤其需要注意清洁卫生,避免细菌与病毒交叉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5)坐浴护理。
对于痔疮患者,坐浴可缓解病情,改善预后,清洁肛门,促进创面愈合,达到消炎目的。
有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坐浴机坐浴治疗。
坐浴过程中,需详细告知患者坐浴的目的、意义以及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的情况,调节坐浴药液、温度等,保证治疗效果。
(6)心理护理。
虽说情绪是表现心理的,但其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因此,痔疮术后需注意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讲解术后注意事项,介绍术后治疗要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分享成功案例,消除患者后顾之忧,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心态,增加依从性,主动配合后续治疗。
◇ 痔疮术后预防复发第一:不要久坐久蹲。
平时生活中,每次大便的时间控制在2分钟左右,在厕所里面不要看手机、抽烟,因为蹲坑上厕所的姿势很容易诱发痔疮,甚至脱肛,导致痔疮复发。
ICU护理如何融入人文关怀ICU(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中最特殊的部门之一,它承担着救治危重患者的重要任务。
然而,ICU的环境也是最复杂和最紧张的,不仅对患者和家属,也对护理人员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如何在ICU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减轻家属的焦虑和护理人员的负担,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什么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指在医疗服务中,尊重患者的个性、价值观和信仰,关注患者的身心需求,提供温暖、舒适和安全的护理环境,促进患者与家属、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信任,以及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和隐私权等。
人文关怀不仅是一种态度和精神,也是一种技能和方法,它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知识、技能、道德和情感等方面的素养。
2.ICU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的具体措施ICU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2.1护理环境方面的人文关怀在护理环境方面,可以通过改善病房的光线、温度、湿度、噪音等条件,提供舒适的床铺、枕头、被褥等物品,以及适当的音乐、花卉、香氛等元素,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和安静的氛围。
同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喜好和习惯,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定时更换衣物、洗漱用品、饮食等。
2.2护理沟通方面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强调对患者的尊重和尊严。
在ICU中,患者常常处于极度脆弱和无助的状态。
因此,在护理沟通方面,护士应该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和依赖。
具体方法包括:主动介绍自己的姓名、职务和工作内容,询问患者的姓名、年龄、职业等基本信息,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和预后等情况,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情感需求和信仰等方面。
在与患者交流时,要注意使用礼貌、友好和尊重的语言和肢体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模糊不清的表达方式,尽量使用简单、明确和积极的语言。
在听取患者的意见或建议时,要保持耐心、细心和同理心,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要打断或否定患者的表达。
在回答患者的问题或解释相关事宜时,要保持真诚、诚恳和透明,不要隐瞒或欺骗患者。
ICU护理中如何融入人文关怀ICU也被称作为重症监护室,是大型医院中必不可少的部门。
相比于门诊或其他部门,ICU中患者的症状都较为严重,可能会伴随着许多痛苦,并且严重威胁了生命安全。
在ICU中,很多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比如焦虑、烦躁、绝望等等,此时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人文关怀不但能够缓解患者的情绪,让患者保持情绪平稳,积极配合治疗,还可以促进疾病的恢复。
那么,ICU中患者主要有哪些原因引起了心理问题呢?怎样对ICU患者的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呢?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些相关知识,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ICU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1.ICU环境的影响ICU不同于医院其他科室,患者的家属无法前往ICU探视或者陪护,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因为ICU内患者的症状都较为严重,外人出入可能会带来细菌或病毒,造成感染。
由于缺少家人或朋友的陪伴,患者在ICU通常会感觉到很孤独,此时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患者急需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
1.疾病症状的影响在ICU中的病人症状都较为严重,比如大量出血导致的休克症状、各种疾病导致的疼痛或者炎症引发的肿痛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会受到疾病症状的折磨,产生烦躁、焦虑等心理问题。
除此之外,对疾病的未知症状也会让患者感觉到恐惧,比如癌症的扩散,患者不知道身体哪里会再次出现疼痛感。
此时,患者急需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
1.失眠的影响很多患者在ICU都会出现失眠的症状。
比如,患者由于受到疾病症状的折磨,身体难以处于平稳、放松的状态,难以入睡。
同时,ICU不同于其他病房,ICU的灯光常亮,并且经常会出现医疗器械的工作噪音。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通常都会失眠,而失眠则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急躁的心理问题,急需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
1.对未来担忧的影响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引起ICU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另一大重要原因就是对未来担忧的影响,尤其是针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
这些患者可能由于疾病会被随时夺走生命,也可能会导致终身残疾,患者会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从而出现恐惧甚至绝望的心理状态,此时急需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
ICU护理如何融入人文关怀?黎敏发布时间:2023-06-14T06:13:03.313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7期作者:黎敏[导读] 近几年,人文关怀模式逐渐渗透至医院各个科室的护理工作中,促使护理人员认识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而ICU是一个特殊的科室,ICU护士往往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监测病情与挽救生命上,忽视了患者对人文关怀的需求。
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1830近几年,人文关怀模式逐渐渗透至医院各个科室的护理工作中,促使护理人员认识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而ICU是一个特殊的科室,ICU护士往往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监测病情与挽救生命上,忽视了患者对人文关怀的需求。
因此,本文提出如何在ICU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的问题,并总结具体解决方法,以推动ICU护理从刚性护理向人文关怀护理的全面转换。
1.提升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ICU护士应加强各方面的学习,包括基础医学知识、护理理论知识、心理学、保健知识、预防知识等,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还要进行实践学习,充分了解ICU日常护理内容,提升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ICU属于特殊的科室,患者多无家属陪伴,故需要护理人员充分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主动关心患者,通过良好的言行举止体现自身职业道德,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应保证语气亲切、态度诚恳,促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爱,将对患者的爱心、细心、耐心、同情心与责任心充分体现在日常护理的各个细节中,使其保持最佳的生理与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应通过交流向患者传递正能量信息,告诉患者入住ICU是临时性的,且具有一定必要性,引导其正确看待疾病,并通过有效沟通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消除其负面情绪。
在此基础上营造人文关怀环境与氛围,合理运用护理技术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优化护理流程与环境,提高护理质量,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尽可能形成尊重患者、关心患者以及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环境。
2.改善ICU监护环境ICU病房整体环境应保证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氛围舒适、光线柔和、色调温馨、温湿度适宜,并为患者营造低噪音环境,护理人员不可大声喧哗,手机尽量调节为振动模式,关闭暂时不用的仪器与设备,将监护器的声音调低,并在仪器报警时有分寸的向患者解释报警原因,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做到走路轻、操作轻,尽可能降低声音对患者的影响。
2022重症监护病房成人患者护理人文关怀专家共识要点(全文)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将危重症患者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最佳救治效果的医疗单元。
ICU患者病情危重,且因病情变化快,部分患者治疗预后不佳,同时由于相关要求患者家属探视受限,患者常伴随着极大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如焦虑、恐惧,甚至绝望等。
人文关怀是指护理人员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怀和照顾,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治愈。
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ICU患者及家属体验,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医疗服务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目前,ICU 患者及家属的人文关怀虽然得到重视,部分研究者也进行了相应的实践探索,但在国内尚缺乏ICU 患者人文关怀统一的规范化制度或标准,影响了国内ICU 患者人文关怀实践的有效开展。
1 《共识》形成方法和适用范围1.1 《共识》形成方法1.2 《共识》适用范围本《共识》主要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综合或专科ICU护理人员为危重症患者1.3 提供人文关怀护理服务。
2 共识要点2.1 基本要求2.1.1 建立制度科室建立人文关怀相关制度,将人文关怀纳入工作规划和计划,并定期总结,持续质量改进。
2.1.2 组织培训对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动态进行人文关怀系列培训,强化人文关怀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2.1.3 建立人文关怀链管理者对下属给予关心;工作人员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并能自我关怀。
2.1.4 对患者及家属实施人文关怀2.2 患者入住ICU 前人文关怀2.2.1 主动介绍2.2.2 了解需求2.3 患者入住ICU 期间人文关怀2.3.1 与患者建立关怀性关系2.3.2 尊重患者尊严与隐私2.3.3 提供人性化环境2.3.4 协助满足患者生活需求2.3.5 舒适护理2.3.5.1 减轻口渴不适2.3.5.2 减轻疼痛不适2.3.5.3 卧位舒适2.3.5.4 减轻其他不适2.3.6 促进患者休息与睡眠2.3.7 心理社会状态评估与支持2.3.7.1 心理社会情况评估2.3.7.2 心理社会支持措施2.3.8 患者家属人文关怀2.3.9 评估人文关怀有效性2.3.10 保持人文关怀连续性2.4 离开ICU 患者人文关怀2.4.1 转出前准备2.4.2 患者转运2.4.3 转出后回访2.4.4 患者离世后的关怀举措3 小结本《共识》基于国内外文献及专家经验和意见等,从基本要求、患者入住ICU前、ICU住院期间和出ICU4个方面,对ICU成人患者人文关怀措施及管理策略等进行规范和统一,为临床护理工作及管理提供借鉴与指引。
重症患者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指对人、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在终极意义上的敬畏、尊重与关爱。
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 是把对人的关怀作为一切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随着近几年医学科学的进步和高新技术在诊疗工作中的运用,临床护理专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护理在急危重症的救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重症患者的特殊场所,管理方式具有封闭性,患者又处于危重状态,心理、生理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对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人文关怀更是不可缺少。
在我们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通过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人文关怀,使我们科室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现将具体体会报告如下。
一、加强护理人员的教育,使其转变观念传统的护理观念是针对疾病护理,忽略了患者心理状况护理。
通过教育、宣传,使护理人员认识和理解当今护理领域中的转变。
要求护士在注重患者治疗需要的同时,也要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树立“人文”观念,尊重患者权利,满足患者“医疗+舒适”的需求,提高护士服务质量和态度。
1、清醒重症患者,护士应详细告知室内外的环境和主要医疗措施,减轻其孤独、恐惧感,尊重患者的人格。
认真落实基础护理,为了把病人的生活护理做得更细,我们集资购置了理发用具和洗发用品等,在做好日常护理的同时护士们克服困难根据病人需要为他们提供及时的生活护理,为患者理发增加洗头和温水擦浴的次数等。
有的病人出汗较多,护士们就给他们温水擦浴后涂爽身粉,有的病人皮肤干燥护士们就为他们涂润肤油。
有的病人头皮屑太多,护士们就专门购置了去屑洗发液,有的病人指(趾)甲过长护士们就细心地为他们修剪。
对昏迷、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患者,护士在进行操作时也要亲切呼唤患者姓名;当患者有亲情需要时,尽量给予满足,提供家庭氛围的护理环境,如果在重症监护室,必要时可提供现代通讯工具供患者与家属联系。
为此患者及家属非常满意,家属每次探视都向护士们表示感谢。
我们从细微之处入手,从小事做起,把基础护理、人文关怀带给重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