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技术的发展状况及高效连铸
- 格式:pdf
- 大小:279.24 KB
- 文档页数:5
冶金企业中连铸设备的概况与发展冶金企业中的连铸设备是指一种用于将熔化的金属直接铸造成连续的坯料的设备。
连铸是一种高效、节能的铸造工艺,已经成为了现代冶金产业中的主要技术之一。
本文将对冶金企业中的连铸设备的概况及其发展进行介绍。
连铸设备通常由连铸机、电磁搅拌装置、结晶器、导流管、浇口切割装置等组成。
连铸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它通过连续浇铸的方式将熔化的金属注入到结晶器中,经过结晶器内的冷却,最终成为连续坯料。
电磁搅拌装置用于改善坯料的结构和性能,增强连铸过程中的流动性。
结晶器是坯料的关键部件,其内部有大量的冷却水,能够有效地冷却熔融金属,使其迅速凝固形成坯料。
导流管用于将坯料从结晶器导向下游的设备,浇口切割装置用于切割坯料的浇口。
冶金企业中的连铸设备在目前的发展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连铸设备的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冶金产业的不断发展,对连铸坯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冶金企业对连铸设备的规模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在的连铸机已经能够实现几米甚至十几米长的连铸坯料的铸造,相比之下,过去的连铸设备规模较小。
连铸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冶金企业对连铸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的连铸设备可以实现全自动操作,减少了人为因素对铸造质量的影响,提高了生产效率。
连铸设备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为了提高连铸坯料的质量和成品率,冶金企业对连铸设备的技术水平进行了不断的研发和改进。
采用了先进的电磁搅拌技术,使得连铸坯料的结构和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连铸设备的能源消耗逐渐减少。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冶金企业对连铸设备的能源消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的连铸设备采用了锻钢、节约能源等技术,使连铸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
冶金企业中的连铸设备在规模、自动化程度、技术水平和能源消耗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未来,随着冶金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相信连铸设备将会继续发展壮大,为冶金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
轴承钢绿色高效连铸及均质化关键技术在咱们日常生活中,轴承钢可能大家不是特别关注,但它在咱们的工业中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想象一下,汽车、机器、工厂的设备这些“大家伙”都离不开轴承钢,它就像个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虽然不显眼,可是每时每刻都在提供动力支持。
而要让这些钢材的质量更好、性能更稳定,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连铸和均质化技术。
这就像做饭一样,要想炖出一锅好汤,火候、食材都得讲究,而这两项技术就是保证轴承钢“好味道”的秘诀。
说到轴承钢的绿色高效连铸,很多人可能一脸懵。
其实啊,连铸就是把液态的钢水通过一种特殊的工艺直接铸造成钢坯。
以前,我们的钢铁生产老是用那种“粗暴”的方法,要经过好多步,浪费能量,污染环境。
现在好了,绿色高效连铸的技术就像给钢铁生产换上了“环保模式”。
这个过程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还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你想啊,原本得几天的工序,搞不好几小时就能搞定了,这对生产效率和环境保护来说,简直是“省时省力又省钱”的好事。
但是,连铸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均质化了。
均质化听起来好像是个高深的技术名词,但其实就是让钢材内部的组织更加均匀、稳定。
就像你炒菜,调料得均匀分布,菜才会好吃。
如果调料撒得不均匀,一口咸一口淡,谁吃了都不好受。
轴承钢也一样,均匀的结构能让它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坚固耐用,不容易出现裂纹、变形。
均质化其实是通过高温处理来“让钢材慢慢舒展”,让它内部的成分分布更加均匀。
这个过程中,温度、时间和工艺的掌控就得像大师级厨师一样精准,稍微偏差一点,就可能影响到最终的质量。
说白了,这就是把一块块钢材从“粗糙”打磨到“细腻”,让它在以后承受更大的压力时,不会容易坏掉。
就像你每天吃的苹果,表面看着挺好,但切开一看,内部有点斑点或者不均匀,那吃着可就不舒服了。
同理,钢材的均质化,能有效减少内部缺陷,增强钢材的强度和抗疲劳能力,这对于做轴承的钢材尤为重要。
不得不说,绿色高效连铸和均质化技术的结合真是让轴承钢的质量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炼钢过程中的连铸技术改进与优化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钢铁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炼钢是制造钢材的关键过程之一,而连铸技术在炼钢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探讨炼钢过程中连铸技术的改进与优化措施,以提高钢材质量和生产效率。
一、连铸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流程连铸技术是指将炼钢炉中液态钢水直接注入连铸机中,通过结晶器的作用,使其快速凝固为连续坯料。
基本上,连铸技术分为结晶器区、中间区和加热区三个部分。
结晶器区是最重要的部分,其作用是促使钢水迅速凝固形成坯料。
中间区则起到支撑坯料并保持其形状的作用,加热区则用来提供所需的坯料温度。
二、连铸技术改进的原因尽管连铸技术已经成为钢铁生产中主要的浇铸方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潜在的改进空间。
首先,连铸坯料的质量不稳定是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熔铸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如温度、流速、结晶器形状等,坯料的结构和性能可能会出现变化。
这导致了产品的不均匀性和不稳定性。
其次,连铸过程中易产生气孔和夹杂物的问题也需要解决。
气孔和夹杂物对钢材的力学性能和外观质量有着显著影响。
此外,传统的连铸技术在能源消耗和生产效率方面也存在一些局限。
例如,冷却设备和传输系统的耗能较高,同时生产线上的工作效率较低。
因此,为了改进钢铁行业的连铸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钢铁企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三、连铸技术改进与优化措施1. 结晶器改进结晶器是连铸技术中最关键的部分,对坯料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改进结晶器的设计和材料,可以提高坯料的凝固性能和整体质量。
现代连铸技术使用先进的结晶器涂层和陶瓷材料,以减少坯料表面张力和增加热传导率。
此外,优化结晶器的几何形状和冷却系统,可以提高坯料的结晶行为和熔体流动性。
2. 连铸过程控制技术连铸过程中的温度、流速和加热条件等参数对坯料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引入先进的控制技术,如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实时监测装置,可以实现对连铸过程的精细控制和优化。
自动化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调整炉温、浇注速度和结晶器温度等参数,以确保坯料的一致性和质量。
连铸技术总结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连铸技术已经成为了铸造行业中的一项核心技术。
其将液态金属直接浇注到铸模中进行凝固,以实现铸件的快速制造。
连铸技术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质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轨道交通、汽车、管道等领域。
本文将对连铸技术进行分析总结,从连铸设备、浇注过程和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讲解。
一、连铸设备1.连铸机连铸机是连铸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设备。
其主要由铸模系统、浇注系统、卸模系统、铸坯传动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和液压系统等部分组成。
连铸机的种类较多,包括直接液压连铸机、机械式连铸机、液压机械式连铸机和弯管式连铸机等。
其性能主要取决于流程控制、维护保养和质量监控等方面。
连铸机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连铸生产线的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高低。
2.冷却设备冷却设备是连铸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作用是使铸坯的温度快速下降并达到所需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
目前,常用的冷却设备包括带式冷却机、盖式冷却器和水冷却器等。
其中,带式冷却机是目前最常用的冷却设备之一。
其通过铸坯在带式机上的快速传输和喷雾冷却,实现了高效的冷却效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浇注过程连铸技术的浇注过程是直接将高温液态金属浇注到铸模中,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冷却处理后,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和机械性能的铸造品。
其整个过程包括供料、浇注、冷却和卸模等环节。
其中,浇注环节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其直接决定了铸造品的质量和尺寸精度。
在浇注过程中,连铸设备的优劣和流程控制的稳定性对铸造品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连铸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当,或者流程控制存在失误,都会导致铸造品的不良品率增高。
三、生产工艺生产工艺是连铸技术的核心之一,它包括铸模设计、长料制备、浇注、冷却和卸模等环节。
铸模设计是铸造品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铸模的设计直接影响了铸造件的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
长料制备对铸造品的机械性能、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生产过程中,连铸技术还需要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保养,如清洗连铸机和冷却系统等,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转。
第1篇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一年又过去了。
在这一年里,钢厂连铸部门全体员工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生产目标,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克服了种种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生产指标完成情况本年度,连铸部门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提高生产效率,努力完成生产任务。
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加强设备维护和改进操作方法,全年连铸产量达到XX万吨,同比增长XX%,创历史新高。
2. 产品质量控制在产品质量方面,我们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公司内部标准。
通过加强过程控制,提高操作技能,全年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XX%,较去年同期提高XX个百分点。
3. 设备管理设备是连铸生产的重要保障。
本年度,我们加大设备投入,对关键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提高了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同时,加强设备维护保养,降低设备故障率,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4. 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本年度,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通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预防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5. 团队建设团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本年度,我们注重团队建设,加强内部沟通与协作,提高了部门整体执行力。
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增强员工凝聚力,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三、取得的成绩1. 连铸产量创历史新高,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 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不断提高。
3. 设备管理水平得到加强,设备故障率明显降低。
4.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5. 团队凝聚力增强,员工素质得到提高。
四、不足与改进1. 生产效率仍有提升空间,需进一步优化工艺流程。
2. 部分员工操作技能有待提高,需加强培训。
3. 设备维护保养工作需加强,降低设备故障率。
4. 安全生产意识需进一步加强,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五、展望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为目标,加强团队建设,努力实现以下目标:1. 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第1篇一、前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一年又即将过去。
在这一年里,我国连铸行业在技术创新、设备升级、产品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此,我对本年度连铸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以期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能够再接再厉,继续推动我国连铸事业的发展。
二、工作回顾1. 技术创新与研发(1)技术突破:本年度,我单位在连铸技术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
例如,成功研发了一种新型连铸机控制系统,提高了铸机稳定性,降低了故障率。
(2)专利申请:积极申请连铸相关专利,截止目前,已获得授权专利X项,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3)技术引进:引进国外先进连铸技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消化吸收,提高了我国连铸技术的整体水平。
2. 设备升级与改造(1)设备更新:对老旧连铸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能耗。
(2)自动化程度提升:加大自动化设备投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3)节能减排:通过设备升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实现绿色生产。
3. 产品质量提升(1)工艺优化:优化连铸工艺,提高铸坯质量,降低缺陷率。
(2)质量控制: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3)售后服务:提高售后服务水平,及时解决客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1)培训体系: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2)团队建设: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3)激励机制:实施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三、工作亮点1. 生产效率提升: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生产效率较去年同期提高X%。
2. 产品质量稳定:铸坯缺陷率较去年同期降低X%,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3.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能源消耗较去年同期降低X%,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4. 市场竞争力增强: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得到客户认可,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1. 问题:部分连铸设备老化,存在安全隐患。
改进措施:加大设备更新改造力度,确保生产安全。
连铸技术在钢铁冶炼中的应用现代钢铁冶炼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连铸技术。
连铸技术是将液态钢浇注到连续铸机冷却结构上,形成连续的厚板、薄板、管材、工字钢等钢材产品,从而取代了以往钢液在浇铸过程中结晶、凝固而产生的不纯物及疵点,提高了钢材的质量。
连铸技术应用于钢铁冶炼中,提升钢材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逐步普及和发展,成为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连铸技术简介连铸是指将钢液在连续铸造机上,通过机械力使钢液流动的同时,紧靠着冷固结构快速凝固并形成的成品钢材。
同时,连铸设备和工艺连续化,无须在冶炼配料和成品钢材之间的中间过程转化步骤,从而提高了钢材质量,减少了能源消耗。
连铸技术的主要优点是:1. 避免了钢液在浇注过程中,由于结晶、凝固而产生的不纯物和疵点,提高了钢材的质量。
2. 减少了钢材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3. 减少了外观质量的不良因素,提高了铸造钢材的质量。
二、连铸工艺流程连续铸造过程中,首先将液态钢从钢包中送往浇注站,然后将钢液引入下垂式浇注管中,通过支撑装置的各种动作使钢液保持稳定的流动,进入连续铸造机,与冷却结构接触而凝固。
连续铸造过程中,一般采用感应加热方式加热钢水。
加热后的钢水通过调节水冷却器的水流,以达到理想的冷却速度,从而产生所需要的微观组织。
连续铸造机的工作原理是,将钢水通过下垂管输入机器,快速冷却成铜片,然后通过机器的牵引链条拖动,继续冷却、成型、切割制成成品钢材,整个过程实现了连续化生产,极大提升了生产力。
三、连铸技术应用案例1. 小排钢坯连铸小排钢坯连铸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钢铁连铸生产工艺。
它的工艺流程与传统的结构光从钢水到钢坯形成的连铸工艺相同,但采用了先进的成杯技术,将定径后的小排钢坯成杯装载上车架,经热处理后直接送往轧机生产线,大大缩短了连铸生产过程,同时也减少了钢坯形变和凝固的不正常现象,大大提高了钢坯的质量。
2. 大直径碳素钢连铸大直径碳素钢连铸是在特别条件下,通过添加稳定剂、合理调整冷却条件来控制晶粒尺寸,使连铸坯疏松度降低,提高了连铸物质的牢度和成品合格率,在保证钢质量同时,也增加了生产量。
钢铁冶炼中的连铸技术与应用钢铁工业一直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而钢铁冶炼中的连铸技术是钢铁工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在传统的钢铁冶炼中,钢锭需要经过多次翻转以达到均匀冷却的目的,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同时还会有铁锈、气泡等因素影响精度。
在这种情况下,连铸技术应运而生。
什么是连铸技术?连铸技术即是将钢水在一定条件下,连续从注铸机中流出来,快速凝固形成坯料,在过程中进行加热、预混等操作,达到高精度的铸造方法。
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钢铁的生产效率,更大程度上提高了钢铁的品质,为钢铁生产贡献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连铸技术的分类目前,连铸技术主要分为四种。
1. 结晶器成形连铸技术结晶器成形连铸技术是将左右两极交流的工艺,通过结晶器对钢水进行凝固成形,具有无烟无尘和能耗低等优点。
2. 直流慢冷成形连铸技术直流慢冷成形连铸技术是一种新型结晶器技术,通过慢速加热和模拟摆动成形,可以让钢铁加快速冷,减少气泡和夹杂物,从而提高钢铁的质量。
3. 铁包注射成形连铸技术铁包注射成形连铸技术是通过铁包芯来加速钢水流动,减少钢水的接触时间和气体夹杂,确保钢的化学成分合格,提高铸坯质量,尤其是在超薄板材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
4. 氧化物增强连铸技术氧化物增强连铸技术是在钢铁冶炼中添加不同种类的氧化物,通过钢水的氧化作用来净化钢铁材料,从而提高钢铁的质量和坯料的品质。
连铸技术的应用连铸技术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相关产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1. 降低了钢铁生产成本传统钢铁冶炼流程中,钢锭需要多次翻转以达到均匀冷却的目的,而在连铸技术的应用下,钢水流动迅速,制造速度提升,将钢锭连续地浇铸成长条状,时间短、效益大,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成本,使得钢铁生产更能够高效稳定运行。
2. 提高了钢铁质量连铸产品的品质在未来的钢铁工业发展中不可或缺,连铸技术制造出来的钢锭具有低碳低硫等优点,热性能稳定,甚至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薄板料,无论是经济利益还是技术趋势,都对钢铁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推动。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连铸技术已成为现代钢铁生产的重要环节。
作为一名钢厂连铸工作者,我深知连铸工艺在生产中的重要性。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本着对工作的高度负责和对技术的不断追求,积极参与到连铸生产中,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技术培训与学习(1)参加连铸工艺及设备知识培训,系统地学习了连铸工艺流程、设备操作、故障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2)参加安全生产培训,提高了安全意识,掌握了安全操作规程。
(3)通过阅读专业书籍、资料,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2. 生产管理(1)严格执行生产计划,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2)加强生产调度,合理分配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3)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管理,确保生产环境整洁、设备运行正常。
(4)定期对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生产优化提供依据。
3. 设备维护与保养(1)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发现设备故障,及时上报并参与处理,降低设备故障率。
(3)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4. 安全生产(1)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生产安全。
(2)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3)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活动,提高安全意识。
5. 团队协作(1)与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2)关心同事,互相帮助,形成团结协作的氛围。
(3)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
三、工作总结1. 技术方面(1)熟练掌握了连铸工艺及设备操作,能够独立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对连铸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为生产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3)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管理方面(1)能够按照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2)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3)对生产现场管理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确保生产环境整洁、设备运行正常。
3. 安全方面(1)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生产安全。
冶金企业中连铸设备的概况与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冶金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连铸技术作为冶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范围内,连铸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发展也呈现出新的趋势和变化。
本文将就冶金企业中连铸设备的概况与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连铸设备的概况连铸设备是指一种将熔化的金属通过一定的结构及工艺,将其连续铸铸造成型的设备。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将熔化的金属倒入到连铸机中,通过一定的形式将金属冷却后拉拔成型,从而实现对金属的连续铸造。
目前,连铸设备主要分为水平连铸机和垂直连铸机两类。
水平连铸机主要用于生产板材、带材和管材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而垂直连铸机则主要用于生产方坯、圆坯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铸铁、铸钢、合金等领域。
在连铸设备的操作过程中,需要配备相关的辅助设备,如结晶器、拉拔机、冷却器等,以确保连铸过程的顺利进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连铸设备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自动化连铸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连铸设备的发展现状1. 技术趋势2. 应用领域随着一些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连铸设备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除了传统的钢铁、有色金属等领域外,连铸设备还开始应用于一些特殊材料的生产,如硬质合金、不锈钢、钛合金等。
这些高强度、高韧性的材料对连铸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
3. 发展趋势从长期趋势来看,连铸设备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向大型、高效、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二是向多功能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不同材料、不同工艺的生产需求;三是向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连铸设备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特别是在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方面的应用。
通过引进先进的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将连铸设备实现智能监控、自动调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综述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钢铁生产工艺。
它将连铸和连轧两个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钢铁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并且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薄板材料。
本文将从连铸和连轧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连铸技术连铸技术是将熔化的钢水连续铸造成坯料的过程。
与传统的浇铸工艺相比,连铸技术有以下优点:1.高效节能。
传统的浇铸工艺需要大量的能量来加热和冷却模具,而连铸技术可以将钢水连续铸造成坯料,减少了能量的消耗。
2.坯料质量好。
连铸技术可以使钢水在较短的时间内冷却凝固,形成细小的晶粒,从而提高坯料的机械性能和表面质量。
3.可控性强。
连铸技术可以通过调整铸模的结构和流动状态来控制坯料的形状和尺寸,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二、连轧技术连轧技术是将连铸坯料经过多道轧制后变成薄板材料的过程。
与传统的轧制工艺相比,连轧技术有以下优点:1.工艺流程简化。
传统的轧制工艺需要多次反复的轧制和退火处理,而连轧技术可以将这些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减少了生产环节和能源消耗。
2.产品质量稳定。
连轧技术可以通过调整轧制工艺参数来控制薄板材料的厚度和表面质量,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3.生产效率高。
连轧技术可以实现高速轧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量。
三、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应用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钢铁生产领域。
它不仅可以生产高品质的薄板材料,而且还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
目前,国内外很多大型钢铁企业都采用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如宝钢、鞍钢、武钢等。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高质量的钢铁生产工艺。
它在钢铁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推动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内蒙古科技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题目:连铸技术的发展学生姓名:学号:专业:09成型班级:指导教师:邢淑清连铸技术的发展摘要:介绍了连铸的历史、发展、及其优点,主要阐述了连铸生产的相关技术及设备的应用;同时详细的介绍了高效连铸生产技术和最新连铸技术的发展。
对连铸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连铸技术;连铸设备;高效连铸技术;发展现状Development of Continuous CastingTechnologyAbstract:The history, development, continuous of casting and its advantages is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Mainly elaborated the continuous cast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application.Which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the high efficient continuous casting technology 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continuous casting technology. An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inuous casting technology is discussed.Key words: Continuous casting technology; Continuous casting equipment;High efficient continuous casting technology.引言1858年,在钢铁协会伦敦会议上,首次提出“无锭浇铸”的概念。
然而,直到20世纪40年代,该工艺才开始商业应用。
因为钢的熔点和热传导性高,在此期间,研究者遇到了很多问题。
冶金企业中连铸设备的概况与发展
连铸设备是现代冶金企业生产线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之一,它替代了传统的铸造工艺,实现了铸造自动化和高效化。
本文将介绍连铸设备的概况及其发展情况。
连铸设备是指将熔化的金属从炉子中通过喷嘴喷射到铸模内,形成连续的坯料。
连铸
设备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铸造方式多采用铸钢,铸造后还需要经过多次加
工才能得到成品,生产效率低下,质量也难以保证。
而连铸设备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生
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连铸设备的主要分类有直接式连铸和间接式连铸。
直接式连铸是将熔化的金属直接从
喷嘴喷射到铸模中。
间接式连铸是将熔化的金属先喷射到水冷铜套中,再从铜套内喷射到
铸模中。
间接式连铸能够更好地保证坯料的表面质量和内部结构。
在标准的连铸生产线中,还包括坯料调质装置、加热炉、热轧机等设备。
随着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发展,连铸设备也在不断地改进和更新。
连铸设备的自动化水
平也不断提高,可实现对坯料厚度、宽度、形状等参数的精确控制。
连铸设备的工作效率
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单台装置的生产能力已经从最初的1.5万吨/年提高到了现在的50万
吨/年以上。
此外,连铸设备还逐渐实现绿色和环保化,采用新型材料和工艺,减少污染
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
因为连铸生产方式的高效、高质、低耗,目前已经成为许多冶金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连铸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还将不断优化,同时还
需要注重绿色和环保的发展理念,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
从连铸工的角度总结连铸工艺技术连铸是指将钢水连续铸造成长条或板坯等工件的一种铸造方法。
它是大规模生产优质钢材的重要工艺之一,对于现代工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整个连铸生产线上,连铸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他们直接参与生产过程,操作连铸机械设备,关键时刻掌控生产现场,保障了连铸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从连铸工的角度来看,总结连铸工艺技术的重要性就不言自明。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引入连铸工艺技术、连铸工艺技术的优势和缺点、连铸工艺技术的发展历程、连铸工艺技术的未来趋势和连铸工如何提高连铸质量。
一、引入连铸工艺技术连铸技术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起初是为解决板坯、带钢等细长型钢材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而发展起来的。
在传统钢铁生产过程中,铸造后的工件需要进行剪切和表面处理,而连铸技术则是直接将钢液连续浇注成材,一次成形。
可以说,连铸工艺技术是钢铁行业的一次革命性创新,它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变了钢铁生产的模式和思路,打破了生产方式的束缚,开创了新的局面。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连铸工艺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目前已成为基本的钢铁冶炼技术之一。
二、连铸工艺技术的优势和缺点连铸工艺技术的优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生产效率:连铸技术采用自动化连续生产方式,在单个连铸机上可实现多流速和多种规格的材料铸造生产,生产效率较高。
2、优质铸造:连铸技术确保了钢水的流动性,在铸造过程中能够避免气体夹杂和夹杂物的产生,大大提高了铸造质量。
3、节约能源:连铸工艺技术能够减少施铁熔炼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并能够将低温废气和高温烟气进行回收,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目标。
4、减少设备投资:采用连铸技术可以省去转炉转渣、轧制等工序,节约了一部分设备投资。
然而,连铸工艺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1、设备需求较大:连铸生产线的投资一般比传统的生产线更大,需要大量投资购买生产设备。
2、管理复杂:连铸生产线涉及到多个工序和设备,对管理水平的要求比较高。
高效连铸和近终型连铸生产技术近终形连铸是指在保证成品钢材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小连铸坯的断面,使之更接近最终产形状的连铸过程。
与传统的连铸工艺相比,近终形连铸能够简化生产工艺减少设备、缩短生产线、节约能源、提高成材率。
国内有关钢铁企业在近终形连铸技术的应用上亦取得了值得关注的成绩。
目前,国内有关单位对此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开发。
由有关专家撰写的此篇文章,系统介绍了近终形连铸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值得有关钢铁企业特别是准备上此项目的企业参考和借鉴。
按照连铸坯的断面来分,近终形连铸可分为薄板坯连铸、带钢连铸、异形坯连铸、空心管坯连铸等。
薄板坯连铸世界上第一条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于1989年在美国纽柯公司的克劳福兹维尔厂建成投产。
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到2002年底,全世界已建成56条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而我国是世界上建有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最多的国家。
1996年,我国与德国西马克公司签订了三家捆绑引进CSP技术设备合同,这三家分别是: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邯郸钢铁公司、包头钢铁公司。
1999年8月和11月,珠钢与邯钢相继投产,包钢于2001年8月建成投产。
唐山钢铁公司、涟源钢铁公司和马鞍山钢铁公司也分别与意大利的达涅利公司、日本的三菱重工、德国的西马克—德马克公司签订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设备引进合同。
鞍钢从奥地利的奥钢联公司引进了一套中等厚度(135mm)的薄板坯连铸机,并依靠国内技术集成,建设连轧生产线。
此外,本溪钢铁公司、唐山新丰钢铁有限公司、济南钢铁公司也在兴建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计划于2005年投产。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各种各样。
其中比较成功并在世界各地建有生产线的类型有CSP、ISP、CONROLL、FTSRQ、TSP、SUMITOMO等。
CSP(Compact Strip Production)工艺是由德国的西马克公司开发的目前最流行的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工艺,世界上第一条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即为该公司所建。
连铸技术发展现状申璐(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1)应用科技喃要】传统连铸技术正朝向近终形连铸不断发展,薄板坯连铸技术和双辊薄带连铸技术是两大典型的近终形连铸技术。
本文着重介绍了薄板坯连铸C SP工艺和双辊薄带连铸技术的主要特点。
关键技术及存在问题。
[关键词]近终型连铸;薄板坯连铸;双辊薄带连铸1前言连铸取代模铸是钢铁工艺的三大变革之一。
连铸生产主要工业流程为:钢包———中间包——结晶器一二次冷却——拉坯矫直——切割——铸i蚤—_压后轧制。
相对而言简化了铸坯生产的工艺流程,省去模铸工艺中脱模、整模、钢锭均匀加热和开坯工序。
但其依然存在高能耗和设备投资较大的问题。
当今世界能源日益紧张,为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钢铁产品质量,对材料的加工成形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发展出了近终形连铸技术。
薄板坯连铸和薄带连铸是两种主要的近终形连铸技术。
2薄板坯连铸世界最早的工业用薄板坯连镑机组有SM S公司开发,目前世界上有25条CS P生产线,产量已占世卜界各类薄板坯连铸工艺的60%,产品质量也迅速提高。
我国是世界上薄板坯连铸生产能力最大的国家,已投产的薄板坯镣眚生产线有13条,连铸机27流,年生产能力3500万吨以上,占世界同类型连铸产能的30%以上。
21薄板坯连铸C SP的工艺概况C S P工艺是德国S M S公司研发的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全称为紧凑式带钢生产技术(c om pa ct s tr i p pr o duct i on)。
主要工业流程为,电炉或转炉——精炼炉——薄板坯连铸棚_—加热或均热炉——热连轧机——层流冷却——卷取机。
机组总长度为350m以上,生产能力为2*106吨每台。
可生产钢种为超低碳钢、低碳钢、中碳钢,低合金结构钢等。
立弯式连铸机,漏斗型结晶器是该工艺的关键技术。
生产的铸坯厚度一般在45~70m m。
该工艺推广应用极为迅速,已在美国、德国、韩国、西班牙、中国等国建立了多条生产线。
连铸技术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本文对连铸技术的特点、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了探讨.论述了国际先进连铸技术的发展与特点以及我国连铸技术的整体发展水平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在当前国家钢铁生产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战略要求下,我国连铸综合技术水平发展具有弯道超越的重要契机.而钢铁生产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则是装备水平设计创新的重要源头.其中,节能高效的铸轧一体化生产技术(包括液芯压下、动态轻压下和铸轧薄带等近终彤优质生产方式)与先进的过程监测与诊断技术发展是连铸技术升级的重要途径。
同时指出,加强行业规范、整合优质资源、避免无序恶性竞争,形成有效合力是综合提高民族装备产业形象、信誉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关键词:连铸技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前言钢铁冶金技术发展的趋势与时代要求是高效、优质、低消耗与低排放。
连铸作为钢铁生产流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当前国家钢铁生产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战略中值得重点关注的核心环节。
近年来,我国钢铁冶金精炼技术得到大力发展,钢坯控轧控冷成形加工技术也取得快速发展。
作为钢材生产流程的中间环节,连铸技术的发展表现出如下几个明显特征:1)流程紧凑。
如各类近终形铸机与常规连铸的带液芯压下和动态轻压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2)技术密集。
浇注与凝固、机械与液压、自动控制、过程检测与多级通讯的技术集成度大大提高。
3)功能扩大。
钢水精炼、浇注与凝固控制、近终形、铸轧与组织控制等系统集成技术受到重视。
可以说,现代连铸技术在冶金工业中的作用与地位已愈发重要。
本文论述了国际先进连铸技术的发展与特点以及我国连铸技术的整体发展水平及其面临的挑战,对连铸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国际先进连铸装备供应商的发展与特点2.1引言连铸设计创新的推动力来自于用户对铸机性能和使用要求的不断提高。
当前,随着钢铁市场环境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连铸技术发展更倾向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钢材成材率以及高附加值钢种的生产,且节能增效。
为了提高钢坯纯净度、控制中心偏析,直弧形机型动态辊缝铸机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