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3
课题:《小学英语字母Aa》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字母Aa,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模仿、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模仿和运用英语字母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字母Aa的书写及发音。
2. 教学难点:字母Aa在单词中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英文歌曲,引导学生关注字母Aa。
2. 提问:你们在歌曲中听到了哪个字母?它的发音是什么?(二)新授1. 教师展示字母Aa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字母的形状。
2. 教师讲解字母Aa的发音,并示范书写。
3. 学生跟读、模仿字母Aa的发音和书写。
(三)练习1. 教师出示单词卡片,如:apple、ant等,引导学生找出含有字母Aa的单词。
2. 学生尝试用字母Aa拼写出单词,如:cat、dog等。
(四)游戏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字母Aa接龙”游戏,要求学生用字母Aa开头的单词进行接龙。
2. 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巩固字母Aa的运用。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字母Aa的书写和发音。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表达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歌曲、图片、游戏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了字母Aa的书写和发音,提高了英语字母的运用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五、板书设计Aa发音:/eɪ/书写:a(小写),A(大写)六、教学资源1. 英文歌曲:《Old MacDonald Had a Farm》2. 字母Aa图片3. 单词卡片:apple、ant、cat、dog等4. 游戏道具:字母卡片、单词卡片注:本教案适用于五分钟微格教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
微格教学教案【5篇】微格教学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
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5篇《微格教学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关阅读篇一微格课,顾名思义,就是在时间、内容上都给予了高度压缩的新形式的课堂教学。
近年来,教育行业流行一种课堂教学技能交流展示的新形式微格课。
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人去查阅有关资料,给微格课赋予一个科学而准确的定义语,只是想当然的作了上述解释。
其理由如次:一是在所参与的微格课教学交流中,时间总限制在15~20分钟,比普通讲课时间节省了一大半;二是听课没有学生参与,完全由老师自编、自导、自演,在台上唱独角戏。
标准可以作如下表述:具体操作一、看教学基本功;二、看教学理念及对学段目标的把握;三、看对教材的理解与驾驭;四、看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操作(包括课时任务切分是否恰当,对典型课堂教学细节的预设与处理是否可行);五、看可预见的教学效果。
微格教学心得体会篇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学校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师不得不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为目标。
通过参加本期的微课竞赛我又有了新的体会,获益匪浅。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时间在5-10分钟之间。
过去,我从未感到提问有如此重要,教学机智、课堂应变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的语言艺术竟有如此大的魅力。
一个不雅的动作,一句口头禅……这些缺点有谁会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去注意呢?可“微格研练”能让你清楚地发现自己的缺点。
同一个教学片断,不同的教师运用的教学技能不同,产生的效果,竟然大不相同。
因为你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被录下来了,很多人在一起找你的缺点和毛病!我就发现我在微格试讲中有很多的口头禅,像“嗯,然后,是不是……”之类的语气词。
一、教案基本信息课堂展开技能的微格教案示例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课堂展开技能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基本的课堂展开技能,如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等。
3. 能够运用课堂展开技能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1. 课堂展开技能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基本的课堂展开技能。
3. 课堂展开技能的应用实例。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堂展开技能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示范法:展示课堂展开技能的应用实例。
3.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课堂展开技能的案例材料。
二、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介绍课堂展开技能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课堂展开技能在教学中的作用。
步骤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基本的课堂展开技能,如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等。
2. 结合案例材料,展示课堂展开技能的应用实例。
步骤三: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练习,尝试运用课堂展开技能进行教学。
2.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反馈和建议。
步骤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展开技能的关键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练习体会和收获。
步骤五:作业布置(5分钟)三、教学反思1. 讲解时间稍长,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实践时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个别指导。
3. 作业布置要注重实践性,引导学生将所学技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四、教学评价评价方式:小组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评价内容:1. 学生对课堂展开技能的概念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的基本课堂展开技能。
3. 学生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课堂展开技能的情况。
五、课后拓展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关于课堂展开技能的相关书籍和文章,进一步加深对课堂展开技能的了解和运用。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教学研讨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六、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应用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教学案例,让学生理解课堂展开技能的应用。
教学对象:高中物理学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物理概念、规律和实验方法,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1.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2.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教学难点:1. 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实验操作中的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新课讲授1. 讲解物理概念、规律,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 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 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理现象。
三、实验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进行一个实验。
2. 实验前,教师讲解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和操作技巧。
3.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规律。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物理学科的发展动态。
六、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学生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提高情况。
3. 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资料:1. 高中物理教材。
2. 实验器材。
3.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备注: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表达清晰、准确,便于学生理解。
2. 实验操作环节,教师要亲自示范,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化学微格教学教案(优秀3篇)化学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钠是碱金属中的典型代表,是学生在高中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把它编排在高一教材中第三章讨论,是因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中已经介绍了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为高中钠元素的系统学习奠定了基础,可以使学生感觉相对更简单,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还有利于复习巩固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通过对钠元素的学习,总结出学习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和模式,这将有利于今后其它金属元素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刚进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元素(如铁),同时还学习过钠的某些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一些知识,他们也有进一步探究更多金属元素的求知欲和兴趣,这使得他们对于钠的学习将更轻松;另外,在初中他们已看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做过一些简单的学生实验,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这些都会成为本节课教学的有利支撑点。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金属钠的主要物理及化学性质;2、了解金属钠的保存方法及用途;3、掌握钠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同学们体会怎样运用观察法进行实验探究;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过氧化钠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1、金属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2、金属钠的氧化以及与水反应的原理。
1、初步学会以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2、钠在空气中加热的实验现象的解释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实验仪器:小刀、镊子、滤纸、三角架、酒精灯、烧杯、火柴、坩埚、坩埚钳、盖玻片实验药品:钠单质、酚酞、稀硫酸铜溶液、蒸馏水、盐酸七、教学过程八、板书设计九、课后作业1、钠的物理性质:颜色_________,熔点________(高、低),密度________(大、小),硬度________(大、小)。
微格教学教案(优秀4篇)英语微格教学教案篇一一。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听、说、读出4个关于动物单词的短语:(a beautiful bird、a naughty monkey、a strong tiger、a big elephant)。
2、学生能够运用句型:Look at this/thatIts 向朋友简单地描述动物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教师通过自编歌曲完整地向学生介绍动物园里的4个小动物:(bird、monkey、tiger、elephant),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对自然的学习情景。
2、教师通过运用单词卡片、动物图片以及短语卡片,以一个完整的句型:Look at this/thatIts向学生依次介绍每个动物的特征。
3、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听歌、观察图片、跟读句子、拼读单词及音标、说chant、问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能够听、说、读出4个关于动物单词的短语:( a beautiful bird、a naughty monkey、a strong tiger、a big elephant)以及句型:(Look at this/thatIts)。
4、教师通过自编song和chant为所要教授新单词和句型创造节奏感,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感知与巩固语言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英语课堂学习与操练,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生通过参与多样性的课堂活动和教学评价,能够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激发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积极性。
3、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相对自然的学习情景,完整地感知与学习新的英语知识,进一步加强学生认知能力的训练。
4、学生通过本单元简单的对话练习,学生互相交流,切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中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意义。
二。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听、说、读出4个关于动物单词的短语:(a beautiful bird、a naughty monkey、a strong tiger、a big elephant)。
5分钟微格教案模板(共4篇)篇:微格教案10分钟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篇1: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设计者:教学对象:高职学生科目:abb机器人课题:三个关键程序数据的设定主要的教学技能:综合技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工具tooldata的设定过程与方法:讲授形式和任务驱动形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工业机器人操作技巧。
同时学会如何正确设定工具数据tooldata,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工具数据tooldata的设定教学难点:通过手动方式进行对点教学过程:123【篇2: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设计者:王尔德教学对象:高职学生科目:信息技术课题:数控铣床机床坐标系的建立(对刀)主要的教学技能:综合技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数控铣床的对刀方法过程与方法:讲授形式和模拟形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掌握对刀技巧的重要性。
同时学会如何正确对刀,培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数控铣床的对刀教学难点:试切法对刀教学过程:123【篇3: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1)】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设计者:教学对象:科目:信息技术课题:主要的教学技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12第2篇:十分钟语文微格教案十分钟语文微格教案【篇1: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设计者:教学对象:高职学生科目:abb机器人课题:三个关键程序数据的设定主要的教学技能:综合技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工具tooldata的设定过程与方法:讲授形式和任务驱动形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工业机器人操作技巧。
同时学会如何正确设定工具数据tooldata,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工具数据tooldata的设定教学难点:通过手动方式进行对点教学过程:123【篇2: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设计者:王尔德教学对象:高职学生科目:信息技术课题:数控铣床机床坐标系的建立(对刀)主要的教学技能:综合技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数控铣床的对刀方法过程与方法:讲授形式和模拟形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掌握对刀技巧的重要性。
微格教案模板
时间:XX年XX月XX日
教案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和使用“微格”这个数学概念。
2.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和练习巩固对微格的理解和应用。
教具准备:
1. PPT或白板。
2.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5分钟)
1. 师生互动,复习前几节课所学的有关二维几何图形的知识。
2. 引入微格的概念,通过举例子引起学生对微格的兴趣。
步骤二:讲解(10分钟)
1. 提供微格的概念定义,即在二维平面上,通过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将整个平面分割成若干小方格。
2. 利用PPT或白板,展示不同形状的微格,并与学生一起讨
论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3.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微格中各个小方格的特点,例如边长相等、角度相等等。
步骤三:实例练习(15分钟)
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题目或实例,完成微格中小方格的数量、
边长、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2.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解题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微格的计算方法。
步骤四:拓展练习(15分钟)
1. 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多个微格相关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和解答题。
2.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解答。
步骤五:总结(5分钟)
1.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教师强调微格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3. 学生提出问题和困惑,教师进行解答和澄清。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和复习微格相关的计算和应用。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及时向教师请教问题。
微格教学教案模板
【篇一:微格教学教案格式】
化学微格教学教案
系别:化学系专业:化学教育班级:121班姓名:王瑗学号:2012121146
微格教学教案格式
班级:__121________科目:____高中化学____时间
__2014.11.19__主讲人: _____王瑗
附:板书设计
4-4 原电池原理一、原电池的概念
化学能→电能
【篇二:微格教学教案(模板)】
微格教学教案(教/重教)
班级:学科:课题:角色扮演者:指导教师:教师签名:
年月日节课
【篇三:微格教学教案范本】
班级:11级国画班学科:微格教学课题:第四课《真情传递》角色扮演者: xxx 指导教师:郭莉
教师签名:xxx 年月日节课。
微格教学教案设计(5篇)微格教学教案篇一概率微格教案篇四《随机事件与概率》微格教案今天我所要训练的技能是导入技能的故事导入技能。
我的教学片段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第一节——随机事件与概率。
由于我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从知识基础方面来看,中学生在小学学习分数时已经初步接触过概率,但由于概率的内容比较抽象,中学生直观能力强但抽象能力较差,所以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的导入采用故事导入技能。
)下面开始我的微格教学。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来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狄青是北宋的一名大将,他战功显赫,在一次平定南方战乱的战役前,他呀,为了鼓舞士气,召集了所有的将士,说:“我现在要用100枚铜板来占卜,把他们抛向上空,如果铜板落到地面上的时候都是正面朝上,那就说明上天祝我们这次战役能够取得成功!” 左右的官员就劝他别这样子做:“如果铜板掷得不如意,恐怕会影响士气!”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官员的担心有没有必要呢?生:很有必要师:那么,100枚铜板落到地面上所有的正面都朝上,这种可能性有没有?师:(有)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我们都知道,一枚铜板有正反两个面,所以,掷100枚,全都正面朝上这种可能性是有的。
同学们再思考一个问题,在这次上抛的过程当中,一定就能保证这100枚铜板都正面朝上吗?师:好,我听到有同学说不一定,有的说可能。
其他同学的看法呢?师:既然你们有不同的意见,那哪位同学有充分的理由说明自己是对的吗?(没有)因此,咱们应该在回答时加上一个什么词?(板书:可能)即有可能出现全都正面朝上,也有可能出现全都反面朝上,也有可能同时出现正面和反面,那么这样的事件是怎样发生的呢?生:偶然的、不一定的、可能的……师:偶然的、不一定的,可能的,这是我们能够事先预测的吗?(不能)所以说它是随机的。
通过刚才的解释,我们可以得出,全都正面朝上是可能发生的,有可能不发生。
如果不是出现全部都正面朝上,那不就糟了吗?士兵们肯定会认为上天不能助他们一臂之力,这次战役是输定了!聪明的狄青自有他的妙计。
《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体验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情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课文描写春景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学习课文抓住特点细腻的描写春景的方法。
4、理解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及感悟。
教学重点
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教学难点
领会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生动描述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冬日里的我们常常会因寒冷而将出外游玩的脚步无奈地收回,于是冬日里的我们常常会幻想在某个温暖的早晨无需再烦琐地一层层地将自己裹的似粽子,然后潇洒地肩背一包食物玲珑地将身影定格在高山流水,挥洒下豪言壮语,记录下春的每一丝呼吸与心跳。
可是常常感在心头,却无法言语。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朱自清的《春》,相信我们定会深有启发。
二、指导自学课文,梳理全文结构。
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朱自清先生的《春》就写了许多美丽的景物——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
同学们把课文仔细读一遍,要求:
1.读不准的字查字典,弄清字音、字形、字义。
2.把你认为写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
(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
3.文中从迎接春天写到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
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
4.提出自己阅读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学习小组内先自行解决,然后将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提至全班。
三、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进行讲读示范,引导学生领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和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绘的特点。
1.有同学说文章开头“迎春”写得很精彩。
确实如此。
“盼望着,盼望着”,两个词叠用,不仅能生动地表达出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而且把读者的心“吊”起来,引起共鸣。
“近”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
即使动态助词,用得也报考究。
学生轻声读一段,体会四个动态助词的作用。
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
2.从第2节开始,作者用彩笔描绘春景了,描绘得那么形象,那么优美。
同学们朗读第
2、3、4节,要求读顺畅,读后:
①按顺序说明描写的对象。
②说说描写的角度与方法。
③哪些词用得很有表现力?
同学们就这些展开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
综上所述,要把现实生活的春移到笔下,使文中真正洋溢着春的气息是很不容易的。
从这三段中我们就可领悟到不少写作的奥妙。
请同学们朗诵、熟读,咀嚼一下刚才讲述的要点。
(此时教师要加强诵读指导,对学生朗诵中的表现要及时指点、评价)
四、学生独立分析,开展评论。
《春》这篇散文广泛地写春景,刚刚欣赏了春草图、春花图,下面的春风图、春雨图、春天人活动的图景,请同学们自己赏析。
赏析时注意:弄清描写的顺序、角度、方法、语言,重点分析写得精彩的一两个句子,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点拨一二。
五、诵读第2至7节,思考回答:
1.作者绘春景按照怎样的顺序?
2.绘景中渗透了怎样的感情?
讨论后明确:
绘景先总写,后分写;分写时由远而近,由大而小。
围绕“春”写各种景物,采用模式结构的方法把各幅图景组合成篇,犹如长卷,把一幅幅彩色工笔画逐步展示在人们眼前。
作者绘春天优美之景,抒赞美春天之情,充满诗情与画意。
六、朗读第三段,要求学生说明:
1.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2.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3.这样结尾与描写景物时所表露的感情有何联系?(难点,详见教材分析)
七、熟读全文,体会文中像小河里的水流淌一样的词句是怎样有层次地从笔端流淌出来的。
八、寻找春天,展开想象。
春天本无形、无声,是“空灵”之物,描写出春天的形象很不容易。
而朱自清先生却把春写活了,写得有形、有色。
有声。
有情,充满诗情画意。
这是由于:作者对春天元比热爱,观察景物十分精细,运用语言的功夫很深。
这些都是我们急需学习的。
现在我们也带着对春天的热爱去校园里寻觅春天。
看校园秋色,想象着天的美景,口头描述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景象。
要求:
分小组进行,互问互答。
指实景,口头描述春景。
仔细观察,尽量运用文中的词句。
对反馈的情况开展评论。
九、仿写。
仔细观察秋天景色,用细笔细描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写一篇短文。
十、探究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探究练习:想像“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用得好在哪里吗?
板书设计:
景物
春美在语言
朱自清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