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讲义4自我意识共37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94 MB
- 文档页数:37
第二部分社会心理学第一章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的概述(一)自我意识的含义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1.自我认识即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2.自我体验即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3.自我监控即属于自己的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和自我追求等。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1.生理自我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的原始形态。
它始于儿童1周岁,到3周岁左右基本成熟。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
2.社会自我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发展到社会自我阶段,至少年期基本成熟。
儿童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判断性正在迅速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也逐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概括程度的评价。
3.心理自我心理自我是从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这时,青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二、乔哈里视窗美国心理学家从自我概念的角度对人际沟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根据“自己知道—自己不知”和“他人知道—他人不知”这两个维度,依据人际传播双方对传播内容的熟悉程度,将人际沟通信息划分为四个区:公开区(开放区)、盲目区、隐藏区和未知区(也称封闭区),这个理论称为“乔哈里视窗”。
1.公开区公开区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信息。
例如你的家庭情况、姓名、部分经历和爱好等。
公开区具有相对性,有些事情对于某人来说是公开的信息,而对于另一些人可能会是隐秘的事情。
在实际工作中的人际交往中,共同的公开区越多,沟通起来也就越便利,越不易产生误会。
2.盲目区是自己不知道、别人却可能知道的盲点。
第五章自我意识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
它是社会的产物,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指导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并对周围社会生活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自我意识最初是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的概念。
用6、7分钟时间写出15个“我是谁”的陈述句。
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是社会化的结果,有时也称自我。
(一般角度)自我意识: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社会心理学角度)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自我认知(自我概念)、自我情感和自我意象(有时也称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主我(I)和客我(Me):詹姆斯认为人具有将自己视为客体看待的能力,自我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在这一过程中理解对方的姿态,并根据他人看法认识自己。
由此,库利创用了“镜中我”的概念: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为后来米德提出“概括化他人”提供了雏形。
主我(I)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客我(Me)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它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和信念,主我是自我的动力部分,是活动的过程,客我则制约主我的活动。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两个角度)(一)詹姆斯的观点: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精神)自我生理(物质)自我: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物质的意识。
社会自我: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宏观);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微观)。
心理(精神)自我: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
自我意识课件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和认识。
它包括个体对自己身体、心理与行为的认识,以及对于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认知。
自我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涉及到人类心理、社会学、哲学等多个领域。
自我意识的特点包括:1.自我反省:指一个人的意识能够反思自己的想法、情感和行为,从而形成思考、评价和改变的能力。
2.自我认同:指一个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身份、角色和地位,并承认和接受这些身份、角色和地位。
3.自我表达:指一个人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和需要,使别人能够理解和回应。
4.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变化:随着个体的生长和成熟,自我意识也不断变化和发展。
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从出生到2岁之间。
在这个时期,婴儿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开始自主地探索周围的环境。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更加清晰地认知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差异,能够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产生对自己和他人的价值判断。
成年人的自我意识包含了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意识。
这种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与一个人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许多人的个性、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对个人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自我意识也影响着人际关系、社会参与和文化传承等方面。
总之,自我意识是人类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体与社会交往、自我调节和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自我意识,以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