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针织用纱标准简介 070809

针织用纱标准简介 070809

针织用纱标准简介  070809
针织用纱标准简介  070809

针织用纱标准简介 070809

由于近二十年棉纺工业发生很大变化,纱线质量特性经过不断之提升及经验累积,已将一系列的质量数据及这些数据代表单位的适宜参数,取得国际的认可接受,取得纱线生产和纱线织布加工的共识,织布厂根据加工的能力和成品的外观来评价纱线的质量,建立一个可接受的质量规范程序,纱厂及织布厂均能按规范生产及采用,测试仪器及接受标准不断完善。纺厂将要生产的棉纱品种,已有标准数据设定其棉花之要求,例如棉花之细度、成熟度、糖分、杂质、强力、棉结等等.都有一系列全面的仪器测试,再按数据标准设定纺向种支数产品,在产品的标准上亦有全面系列的仪器测试及国际标准对每个项目,如条干均匀度、幼节、粗节、棉结、毛羽、断裂强度等等、都有着标准,如乌斯特(USTER)标准,均被国际认可,为着考虑经纱纬纱的区别,对于经纱的断头次数强力及毛羽多少均定下标准以配合,令织造上提高速度及棉纱的可织性价值,对于纱线仍残留的纱疵,影响布面外观,如条干、粗幼节纱棉结等问题,亦有其接受标准,十万米纱疵之数据作反映纱质之标准。不论采用什么方法及接受标准,都应该考虑其控制的目的及局限性,有了纤维质量规范,就等于有了纱线加工的基本质量规范,有了纱线质量规范,就等于有了织布的基本质量规范。但这些发展,祇被用在梳织布及梳织用纱之上,近十年来,针织布生产不断壮大,尤以圆筒针织业十分蓬勃,每年耗用棉纱不断上升,但在业内对棉纱之要求及标准,未能同步发展,至今仍未有一套各方面接受之质量规范,我将针织布对棉纱之要求及标准,作简单分析及介绍,作为行业内的一些参考。

*曾经在欧洲42家实验室,部份通过对针织纱线的实验,结果如下:

用纱支NO 30 (20Tex)100%精梳棉织成单纱平纹布,(145g/m2)然后染色(海军蓝)制成T恤,由一组检查员单独进行检查,根据外观评定5个最好,5个最差,带有[好]和[差]的针织品在纱线测试中的最大差别,如下:

(Ne 30(20Tex)精梳棉纱5个样品平均值

平纹织物评为“好”平纹织物评为“差”

条干(CV0.01m) 12.7% 13.5%

幼节(-50%)1000m 1.4 3.5

粗节(+50%)1000m 23.2 54.5

棉结(+200%)1000m 42.8 82.3

纱支变异系数(CV100m) 1.9% * 1.4% *

疵异数(十万米纱线) 1.28 3.45

A3+B3+C2+D2

长粗(E) 0.6 1.3

长幼(H2+J2) 1.92 ** 0.75**

* 差异无统计明显度.

**长幼值为5个样品中最大值。

以上结果,除了纱支变异系数及长幼外,好的织物的纱线比差的织物纱线品质为优,实验证明针织用纱亦可按纺纱标准作参考,设定针织用纱要求标准.因为此实验为最终产品外观测试结果,故此我便将针织用纱要求标准分为两部份,首先按照针织物之特性,而对棉纱测试项目中之标准作修定。

棉纱物理测试标准

(1 )实际支数:

纺纱厂设定实际支数,而出现差异在针织布生产时,将影响其规格重量,因针织布伸缩性强,经实验结果,实际支数如超过 +/-5%,必需在织布时之标准规格上作调整,调整幅度亦需考虑织物之标准纱长是否在接受范围内。染色的颜色差异,亦对布重有着很大影响,因不同颜色之失重率不一样,就以染色失重率测试(不考虑成品及煮布失重率)。

染色类型颜色失重率总平均值

深色活性克 1.78 平均 2.13%

深红 0.52 1.15

浅色浅黄 4.48 4.03

黄 3.57

不煮漂染深色活性克 1.00 0.96

活性克 0.92

硫化克(1) 0.55 0.45

(2) 0.35

漂白(1) 4.04 4.07

(2) 4.09

以上表现,漂白色损失达4%以上,染色最多为1.78%,故针织用纱做漂白浅色对实际支数需求偏粗,故标准应在我的标准+/-5%上是+5/-0%范围内。

(2 )回潮率:可按标准公定回潮率8.5% .GB4743执行。

(3 )捻度要求:

圆筒针织布与捻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影响,因纱厂一般为Z捻向生产,其物理性即纱条中纤维的倾斜方向与字母Z中部相一致,为左手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之捻回,在纺纱加捻过程中,单纱受外力作用下扭转,使其中纤维产生变形,单纱内残余的扭矩是导致单面针织布中线圈歪斜

的主要因素,此现象引致织物出现扭曲现象,要消除亦很麻烦,故一般针织厂对棉纱要求要低捻度,但纺纱厂考虑捻度与强力的关系作切定,当然最高强力时之最低捻度为最好,但捻度亦被棉花纤维长度及细度所限制,现时棉花质量普遍下降,短纤毛羽问题严重,为减少此类问题,纺纱厂亦会将捻度适当提高,以便在织物外观上有较好表现,但标准要求必需定立,故我将捻度要求定为√纱支×T、M = T、P、I (英制捻度)。而T、M值定为3.6此标准经过无数实际成品结果而抽出其中位数,此捻度数在单面织物上扭度在接受范围内,而接受率为标准值+/-5%,超出者要抽出作其它布类选择性应用。

(4 )单纱强力:单纱强力在梳织布上影响较大,尤以经纱必需强力大,但针织物

因其伸长性高,在织造过程之张力亦较梳织为低,故其单纱强力标准作为参考,

测试方法可按国家GB2543实行。

纱支品种(标准值)单纱强度(Cn/Tex)接受率

10S 精 12.4 0.1以上

普 10.8 0.1以上

12S 精 12.4 0.1以上

普 10.8 0.1以上

16S 精 12.4 0.1以上

普 10.8 0.1以上

20S 精 12.4 0.1以上

普 11.2 0.1以上

26S 精 12.4 0.1以上

普 11.2 0.1以上

30S 精 12.2 0.1以上

总述:纱线的质量标准就是它有效转化为梳织或针织布可织性.购纱者的接受标准也是根据纱线织成布后的外观来确定的。

为达致针织业与纺纱厂及针织成衣厂三方面在质量要求上之标准达成共识,除业界内有影响力之企业或人仕,共同研究及推广一套认可之标准,对将来纺织业有着莫大帮助。为贯彻本人之分级评纱标准与现有国际评纱标准乌斯特作联合比较,经过长期查测,可以下列图表比较。因可比较性仍在不同因素,故只作参考。

---精梳棉纱---

针织评级标准乌斯特Uster1997标准项目 20S 24S 30S 35S 40S

3级或以上 5%以内 CV%(0.01m) 10.0 10.8 11.9 12.4 12.8

细节(-50%)1000m 0 0 0 0 0

粗节(+50%)1000m 2 3 8 14 16

棉结(+200%)1000m 5 7 16 30 35

3.5级 5% CV%(0.01m) 10.6 11.2 12 12.6 13.1

细节(-50%)1000m 0 0 0 0 1.0

粗节(+50%)1000m 8 10 14 18 21

细节(-50%)1000m 0 0 0 1.6 5.2

棉结(+200%)1000m 30 41 62 87 107

5级 50% CV%(0.01m) 11.9 12.6 13.5 14.2 14.8

细节(-50%)1000m 0 0 1.6 5.6 16.1

粗节(+50%)1000m 24 36 54 8 106

棉结(+200%)1000m 51 71 113 157 201

75% CV%(0.01m) 12.3 13 14.0 14.8 15.5

细节(-50%)1000m 1.0 1.0 3.9 12.6 30.0

粗节(+50%)1000m 36 60 96 155 195

棉结(+200%)1000m 66 105 165 220 310

---普梳棉纱---

针织评级标准乌斯特Uster1997标准项目 20S 24S 30S 35S 40S 3级或以上 5%以内 CV%(0.01m) 11.9 12.6 13.3 13.9 15.5 细节(-50%)1000m 0 0 2 4 11

粗节(+50%)1000m 24 35 52 69 86

棉结(+200%)1000m 37 55 85 128 160

3.5级 5% CV%(0.01m) 12.9 13.6 1

4.3 14.9 1

5.5

细节(-50%)1000m 0 1 3 7 15

粗节(+50%)1000m 48 65 94 127 157

棉结(+200%)1000m 67 100 157 234 298

4级 25% CV%(0.01m) 13.9 14.7 15.4 16.1 16.6

细节(-50%)1000m 1 3 7 16 31

粗节(+50%)1000m 88 120 172 227 280

棉结(+200%)1000m 123 178 289 390 500

5级 50% CV%(0.01m) 149 15.7 16.5 17.0 17.8

细节(-50%)1000m 4 9 22 43 74

粗节(+50%)1000m 162 213 310 420 500

棉结(+200%)1000m 210 289 460 620 760

75% CV%(0.01m) 16.2 17.1 17.7 18.5 18.9

细节(-50%)1000m 18 31 60 91 135

粗节(+50%)1000m 272 360 500 640 790

棉结(+200%)1000m 350 460 680 860 1030

疵点分类仪之100km纱疵中,A1+B1+A2+B2+H2之总数量

---精梳棉纱---

支数分类 20S 24S 30S 35S 40S

3级或以上 A1 15 18 30 30 35

A2 3.0 3.0 3.0 3.0 3.0

H1 0 0 0 0.5 0.5

U* 1.2 1.25 11.3 1.35 1.4

3.5级 A1 25 25 35 45 50

A2 5 5 6 7 8

H1 1.0 1.0 1.0 1.0 1.0

U* 1.2 1.25 1.3 1.35 1.4

4级 A1 50 55 60 75 80

A2 10 10 12 15 20

H1 3 3 3 5 5

U* 1.2 1.25 1.3 1.35 1.4

4.5级 A1 70 75 80 90 110

A2 25 25 28 30 35

H1 6 6 6 10 10

U* 1.2 1.25 1.3 1.35 1.4

5级 A1 140 150 160 180 200

A2 30 30 35 40 45

H1 20 20 25 30 30

U* 1.2 1.25 1.3 1.35 1.4

U*:为二十三级中之A3+A4+B1+B2+B3+B4+C1+C2+C3+C4+D1+D2+D3+

D4+E+F+G及H2+I1+I2之总数。

----普梳棉纱---

支数分类 20S 24S 30S 35S 40S

3级或以上 A1 20 23 33 42 45

A2 4 4 4 4 4

H1 0.5 0.5 0.5 1.0 1.0

U* 1.2 1.25 1.3 1.35 1.4

3.5级 A1 45 50 56 65 75

A2 6 6 8 9 10

H1 1.5 1.5 1.5 2.0 2.0

U* 1.2 1.25 1.3 1.35 1.4

4级 A1 60 63 70 75 95

A2 12 12 15 19 25

H1 4 4 5 6 6

U* 1.2 1.25 1.3 1.35 1.4

4.5级 A1 75 80 85 95 125

A2 27 27 30 32 40

H1 7 7 9 11 12

U* 1.2 1.25 1.3 1.35 1.4

5级 A1 170 170 195 210 250

A2 32 32 37 42 50

H1 25 25 30 40 45

U* 1.2 1.25 1.3 1.35 1.4

U*:为二十三级中之A3+A4+B1+B2+B3+B4+C1+C2+C3+ C4+D1+D2+

D3+D4+E+F+G及H2+I1+I2之总数。

以上图表主要抽出乌斯特测试中之部份项目作统计而定,因针织物主要以外观测视,故部份项目,如CV%粗幼节,棉结数值直接影响布面染色后之外观,纱疵数值假设A1、A2、H1之数可接受数值在织物外观可允许,而U*之数值为设定为视检中被发现,故U之数值以织物与纱线长度之关系作定订,其它项目如:起横、色纤等因乌斯特测试未有,故仍以织物染色后作测检之数值影响布面条干外观。

针织用纱标准简介 070809

针织用纱标准简介 070809 由于近二十年棉纺工业发生很大变化,纱线质量特性经过不断之提升及经验累积,已将一系列的质量数据及这些数据代表单位的适宜参数,取得国际的认可接受,取得纱线生产和纱线织布加工的共识,织布厂根据加工的能力和成品的外观来评价纱线的质量,建立一个可接受的质量规范程序,纱厂及织布厂均能按规范生产及采用,测试仪器及接受标准不断完善。纺厂将要生产的棉纱品种,已有标准数据设定其棉花之要求,例如棉花之细度、成熟度、糖分、杂质、强力、棉结等等.都有一系列全面的仪器测试,再按数据标准设定纺向种支数产品,在产品的标准上亦有全面系列的仪器测试及国际标准对每个项目,如条干均匀度、幼节、粗节、棉结、毛羽、断裂强度等等、都有着标准,如乌斯特(USTER)标准,均被国际认可,为着考虑经纱纬纱的区别,对于经纱的断头次数强力及毛羽多少均定下标准以配合,令织造上提高速度及棉纱的可织性价值,对于纱线仍残留的纱疵,影响布面外观,如条干、粗幼节纱棉结等问题,亦有其接受标准,十万米纱疵之数据作反映纱质之标准。不论采用什么方法及接受标准,都应该考虑其控制的目的及局限性,有了纤维质量规范,就等于有了纱线加工的基本质量规范,有了纱线质量规范,就等于有了织布的基本质量规范。但这些发展,祇被用在梳织布及梳织用纱之上,近十年来,针织布生产不断壮大,尤以圆筒针织业十分蓬勃,每年耗用棉纱不断上升,但在业内对棉纱之要求及标准,未能同步发展,至今仍未有一套各方面接受之质量规范,我将针织布对棉纱之要求及标准,作简单分析及介绍,作为行业内的一些参考。 *曾经在欧洲42家实验室,部份通过对针织纱线的实验,结果如下: 用纱支NO 30 (20Tex)100%精梳棉织成单纱平纹布,(145g/m2)然后染色(海军蓝)制成T恤,由一组检查员单独进行检查,根据外观评定5个最好,5个最差,带有[好]和[差]的针织品在纱线测试中的最大差别,如下: (Ne 30(20Tex)精梳棉纱5个样品平均值 平纹织物评为“好”平纹织物评为“差” 条干(CV0.01m) 12.7% 13.5% 幼节(-50%)1000m 1.4 3.5 粗节(+50%)1000m 23.2 54.5 棉结(+200%)1000m 42.8 82.3 纱支变异系数(CV100m) 1.9% * 1.4% * 疵异数(十万米纱线) 1.28 3.45 A3+B3+C2+D2 长粗(E) 0.6 1.3

服装类常用的执行标准服装类常用的执行标准

服装类常用的执行标准服装类常用的执行标准 一、梭织: 1、衬衫:GB/T2660-1999 2、棉服装:GB/T2662-1999 3、男西服大衣:GB/T2664-2001 4、女西服大衣:GB/T2666-2001 5、男、女西裤:GB/T2666-2001 6、羽绒服装:GB/T14272-2002 7、丝绸服装:GB/T18312-2000 8、丝绸围巾:GB/T43014-2001 9、睡衣套:GB/T81001-1991 10、连衣裙,裙套:FZ/T81004-2003 11、牛仔服装;FZ/T81006-1992 12、男女单服装:FZ/T81007-2003 13、茄克衫:FZ/T81008-1994 14、人造毛皮服装:FZ/T81009-1994 15、风雨衣:FZ/T81010-2001 16、领带: FZ/T81011-1999 17、男女儿童单服装;FZ/T81003-200 二、针织: 1、棉针织内衣:GB/T8878-2002

2、袜子:FZ/T73001-2004 3、桑蚕丝针织服装:FZ/T43015-2001 4、文胸:FZ/T73012-1998 5、低含毛混纺及纺毛针织品:FZ/T73005-2002 6、腈纶针织内衣:FZ/T73006-1995 7、针织运动服:FZ/T73007-2002 8、针织T恤衫;FZ/T73008-2002 9、羊绒针织品;FZ/T73009-1997 10、针织工艺品:FZ/T73010-1998 11、针织腹带:FZ/T73011-1998 12、针织泳装:FZ/T73013-1998 13、亚麻针织品:FZ/T73015-1999 14、粗梭牦牛绒针织品:FZ/T73014-1999 15、针织保暖内衣、絮片类:FZ/T73016-2000 16、针织睡衣:FZ/T73017-2000 17、毛针织品:FZ/T73018-2002 18、GB/T2664-2001男西服,大衣 19、GB/T2665-2001女西服,大衣 20、GB/T2666-2001男女西裤 21、GB/T2660-1999衬衫 22、GB/T2662-1999棉服装

针织物分析

针织物分析 一:纬编针织物的拆散分析 常用工具是:照布镜、放大镜、分析针、直尺、方格纸、双头笔、涂改笔及颜色纸。 一:组织分分析 1. 确定织物的正反面:指织物的工艺正面和反面。 2. 确定编织方向:一般纬编针织物均能逆方向脱散。 3. 循著一个线圈横列划于织物上,同时在一线圈丛行划圈,隔10个丛行或20个丛行间隔再划一个直线,以此作为拆散织物时数线圈,绘制编织图或意匠图的起始依据。 4. 切割织物,横向切割要与线圈横列平齐,丛向切割要离开左右丛向标志5-10MM处,以便于操作 5. 从划有基线的一边,逐根脱散,观察横列断面及每根纱线在每一个丛行(每支针)的编织形式,并在方格纸上或用编织图的方法依次将成圈、含针、浮线按规定记号逐个记录,并在记录的横列数和丛行数要为一个或几个完全组织。 6. 当织物中有不同色纱或不同原料的纱进行编织时,注意布样组织与色纱的配合关系,即下纱位。 A 确定花高花宽,画出意匠图或编织图: 花宽----丛行-----针 花高----横列-----毛数 单面----意匠图或编织图 双面----编织图 b 排针 c 划出菱角图,并注明下纱位 7 确定机器类型,即单面或双面、上编织 二:原料分析:主要是分析纱线的组成、织物种类、纱线的细度、配色、线圈长度等。 1 分析纱线的组成:分纱线是什么形态,如如长丝、变形丝、短纤纱等: 2 监别纤维种类:分析纱线由什么纤维组成,是属纯纺织物、绲纺织物还是交织织物若是化学纤维,还要了解其是有光还是无光,并确定其截面形状“ 3 测试纱线的细度,有比较测定法与称重测定法。 4 配色:把拆下的纱线和色谱对照,确定色纱的颜色,然后记录织物的纱线颜色: 5 测定线圈长度,织物属基本组织或简单的花色组织时,要求出一个线圈的纱线长度,如果是提花复杂织物时,要求一个完全组织内不同色纱或不同原料的纱线长度。 测定线圈长度的基本方法,从实际织物中抽取纱线,测量5-10根100针线圈的长度,求出

针织行业 分析报告

针织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

我国针织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 一、针织含义 针织是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的工艺过程。针织物质地松软,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并有较大的延伸性与弹性,穿着舒适。针织产品除供服用和装饰用外,还可用于工农业以及医疗卫生和国防等领域。针织分手工针织和机器针织两类。 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针织生产分纬编和经编两大类。在纬编生产中原料经过络纱以后便可把筒子纱直接上机生产。每根纱线沿纬向顺序地垫放在纬编针织机的各只织针上,以形成纬编织物。在经编生产中原料经过络纱、整经,纱线平行排列卷绕成经轴,然后上机生产。纱线从经轴上退解下来,各根纱线沿纵向各自垫放在经编针织机的一只或至多两只织针上,以形成经编织物。在某些针织机上也有把纬编和经编结合在一起的方法。这时在针织机上配置有两组纱线,一组按经编方法垫纱,而另一组按纬编方法垫纱,织针把两组纱线一起构成线圈,形成针织物。由同一根纱线形成的线圈在纬编针织物中沿着纬向配置,而在经编针织物中则沿着经向配置。 二、中国针织业的现状 目前针织设备销售火爆、订单数量充足,在此繁荣表象的背后,对行业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不难得出:针织企业加大了购机力度,主要原因是政策指引、劳动力成本增加、原料价格上涨、设备磨损: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是棉农的植棉意愿不高.供求偏紧的基本格

局对国际棉花价格起到较大的支撑,国外棉价飙升。国内棉价跟随,导致棉企囤货、惜售:部分企业遭遇到了用工荒,原因是打工者对薪酬待遇不满,部分打工者选择回乡务工.同时服务行业的冲击也导致了用工荒的出现. 三、中国针织业发展中需解决的问题 1、技术装备陈旧 近几年来,我国针织行业虽然加快了设备调整和技术改造的步伐,大量引进了先进设备和关键技术,同时,我国针织机械制造企业也纷纷加大了我国针织设备自主研发的力度,有效地提高了我国针织机械的质量和档次,为针织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我国针织工业总体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的现实不可回避。 2、研发投入少,创新思维匮乏 由于我国技术设备的落后和软件开发的滞后等因素,我国针织产品在创新、研制、设计、开发上,与国外同类产品在面料结构、后整理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重生产、轻开发在企业中普遍存在。目前国内针织企业的研发投入资金还不足销售额的1%;而在台湾,研发投入最小的纺织企业也在3.5%,研发力度大的企业可达到12%;发达国家同类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达5%甚至10%。这种行为的直接结果就是品牌缺乏、设计雷同,简单模仿。不可否认,业内已有不少企业在品牌开发方面作了大的投入,并取得明显效果,比如AB、三枪、铜牛、等企业,但他们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却鲜为人知,我国针织行业的世界品牌几乎为零。

针织物组织编织原理与原料特性分析

第1节针织物组织的形成原理与原料特性分析 纬编针织物是利用织针把纱线弯曲成线圈,然后将线圈相互串套和连结而形成的针织物。根据工艺特点的不同,针织物分为经编针织物和纬编针织物两大类。线圈(loop)是组成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以三维弯曲的空间曲线呈现。如图1-1线圈由红、黄和蓝三色组成一个完整的线圈。其中红色部分为沉降弧,蓝色部分为针编弧,黄色部分为圈柱。 图1-1纬编针织物结构图 成圈过程 1、退圈(clearing)。织针从低位置上升到最高位置,旧线圈从针钩内移动到针杆上。 2、垫纱(yarn feeding)。织针下降,纱嘴引导新纱线垫入针钩下。 3、闭口(latch closing)。随织针下降,针舌在旧线圈的作用下向上翻转关闭针口,将新旧线圈分隔在针舌两侧,为新线圈穿过旧线圈作准备。 4、套圈(landing,casting-on)。织针继续下降,旧线圈沿着针舌上移套在针舌外。 5、弯纱(sinking)。织针继续下降,接触新纱线开始逐渐弯纱,一直到线圈最终形成。 6、脱圈(knocking-over)。织针再次下降使旧线圈从针头上脱下,套在正在进行弯纱的新线圈上。 7、成圈(loop formation)。织针下降到最低位置形成一定大小的新线圈。 8、牵引(holding-down)。借助牵引机构产生牵引力,将脱下的旧线圈和刚形成的新线圈拉向织针背后,脱离编织区,防止织针再次编织时将旧线圈回套到织针上。

第2节纬编针织物分类与表示方法 针织物组织 针织物组织定义为组成针织物的结构单元(线圈、悬弧、浮线)以及附加纱线或纤维集合体的配置、排列、组合与联结的方式,决定了针织物的外观和性质。如图2-1显示,除了线圈外,还包含了1悬弧和2浮线,并且线圈、悬弧和浮线这三种结构单元按照一定方式排列组合。 如图2-2称为衬纬组织。其中出了线圈外,还包含黑色横向附加纱线,并且线圈和附加纱线按照一定方式排列配置。 图2-1三种结构单元排列组合图2-2线圈附加纱线 1、基本组织 由线圈以最简单的方式组合形成,是针织物各种组织的基础。纬编基本组织包括平针组织、罗纹组织和双反面组织。 2、变化组织 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基本组织复合而成,即在一个基本组织的相邻线圈纵行之间,配置着另一个或者另几个基本组织,以改变原来组织的结构和性能。纬编变化组织有变化平针组织、双罗纹组织等。 3、花色组织 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形成具有显著花色效应和不同性能的纬编花色组织。 一、改变或者取消成圈过程中的某些阶段。 二、引入附加纱线或者其他纺织原料。 三、对旧线圈和新线圈引入一些附加阶段。 四、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织复合。 纬编针织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为了简明清楚显示纬编针织物的结构,便于织物设计与制定上机工艺,需要采用一些图形与符号的方法表示纬编针织物组织结构和编织工艺,目前常用的有线圈图、意匠图、编织图和三角配置图。

服装类执行标准

部分服装、服饰产品国家或行业标准编号 一、机(梭)织类: 1、男西服、大衣(含毛呢服装):GB/T2664-2009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2、女西服、大衣(含毛呢服装):GB/T2665-2009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3、西裤(含毛呢西服裙):GB/T2666-2009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4、衬衫:GB/T2660-2008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5、风衣(2010-4-1):FZ/T81010-2009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6、单、夹服装:FZ/T81007-2003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7、水洗整理服装:GB/T22700-2008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8、牛仔服装:FZ/T81006-2007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9、茄克衫:FZ/T81008-2004产品等级分一等品、合格品 10、棉服装:GB/T2662-2008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11、连衣裙、裙套:FZ/T81004-2003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12、儿童服装、学生服:FZ/T81003-2003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13、机织学生服:GB/T23328-2009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14、婴幼儿服装:FZ/T81014-2008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15、睡衣套:FZ/T81001-2007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16、羽绒服装:GB/T14272-2002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17、丝绸服装:GB/T18132-2008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18、领带:GB/T23314-2009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19、缝制帽:FZ/T82002-2006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20、围巾、披肩:FZ/T81012-2006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21、婚纱和礼服:FZ/T81015-2008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二、针织类: 1、棉针织内衣:GB/T8878-2009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2、化纤针织内衣:FZ/T73024-2006 产品等级分一等品、合格品 3、针织保暖内衣:FZ/T73022-2004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针织物分析方法简说

针织物分析方法简说 针织物分析 一:纬编针织物的拆散分析 常用工具是:照布镜、放大镜、分析针、直尺、方格纸、双头笔、涂改笔及颜色纸。 一:组织分分析 1. 确定织物的正反面:指织物的工艺正面和反面。 2. 确定编织方向:一般纬编针织物均能逆方向脱散。 3. 循著一个线圈横列划于织物上,同时在一线圈丛行划圈,隔10个丛行或20个丛行间隔再划一个直线,以此作为 拆散织物时数线圈,绘制编织图或意匠图的起始依据。 4. 切割织物,横向切割要与线圈横列平齐,丛向切割要离开左右丛向标志5-10MM处,以便于操作 5. 从划有基线的一边,逐根脱散,观察横列断面及每根纱线在每一个丛行(每支针)的编织形式,并在方格纸上或用编织图的方法依次将成圈、含针、浮线按规定记号逐个记录,并在记录的横列数和丛行数要为一个或几个完全组织。 6. 当织物中有不同色纱或不同原料的纱进行编织时,注意布样组织与色纱的配合关系,即下纱位。 a 确定花高花宽,画出意匠图或编织图: 花宽----丛行-----针 花高----横列-----毛数 单面----意匠图或编织图 双面----编织图 b 排针 c 划出菱角图,并注明下纱位 7 确定机器类型,即单面或双面、上编织 二:原料分析:主要是分析纱线的组成、织物种类、纱线的细度、配色、线圈长度等。 1分析纱线的组成:分纱线是什么形态,如如长丝、变形丝、短纤纱等: 2 监别纤维种类:分析纱线由什么纤维组成,是属纯纺织物、绲纺织物还是交织织物若是化学纤维,还要了解其是有光还是无光,并确定其截面形状“ 3 测试纱线的细度,有比较测定法与称重测定法。 4 配色:把拆下的纱线和色谱对照,确定色纱的颜色,然后记录织物的纱线颜色: 5 测定线圈长度,织物属基本组织或简单的花色组织时,要求出一个线圈的纱线长度,如果是提花复杂织物时,要求一个完全组织内不同色纱或不同原料的纱线长度。 测定线圈长度的基本方法,从实际织物中抽取纱线,测量5-10根100针线圈的长度,求出线圈长的算术平均值,测量时,在纱线上要附加一定的负荷(一般为纱线断裂的确20%-30%),以使纱线上剩留的线圈曲屈基本伸直。三:有关成品规格的简介 1.成品规格:即成品的封度和重量,是客户的成品封度和重量,是织厂与染厂共同努力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与针数、纱支、织法结构,织物密度等有密切联系, 成品封度:是根据成衣的尺寸确定的,关系到成品的裁剪,忽略一些特殊的变化因素,根据织物的横密来确定针筒总数与布封的关系。 N N-------针筒总针数 W=------------- W-------针织物布封(寸) 0、47Pa Pa-------针织物横向密度(丛行/5cm) 当针数一定时,成品布封(W)与横密成反比 当Pa 越大,布越勿,W越小: 发果布封不足或阔了,都要赔布给客户 1抽针可以使布封减小 2含针可以使布封增大 3粗纱支可以使封增大

针织物的性能与纱线选择

针织物的性能与纱线选择 扬州九联纺织有限公司陈忠郭建红 摘要:分析了针织物的性能及其对纱线的要求,指出不同的纺纱方法和工艺产生不同的成纱结构和特性,并提出通过合理选择纱线种类,可以改善针织物的卷边性、线圈歪斜、抗起毛起球性以及布面手感等性能。 关键词:针织物、纱线结构、纺纱方法 0 引言 针织物的性能、风格是由其组织结构、染整加工和纤维种类所决定,也是由纱线的种类(结构)决定的。换句话说,当我们在设计针织产品的特性和风格时,除了可以对纤维种类、织物组织、染整后加工进行必要的选择以外,使用何种纱线也是不可忽视的要因之一。伴随着不同纺纱方法和工艺的快速发展,如今这种纱线结构的可选择性愈来愈强。 本文在分析针织物的性能和对纱线要求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合理选择纱线结构,改善针织物的卷边性、线圈歪斜、抗起毛起球性以及布面手感等性能的观点。 1 针织物的性能和对纱线的要求 1.1针织物由纱线顺序弯曲成线圈,线圈相互穿套而形成的。因而针织物弹性好,能向各个方向延伸。要 求纱线柔软而有弹性,并具有良好的伸长,使纱线在编织过程中易于弯曲,顺利成圈,因而纱线的捻度要低,一般捻系数要在340以下。 1.2针织物由于多路进线,每根纱线单独成圈相互交织,其组织松散,纱与纱之间空隙大,透光度好,所 以纱线上的粗细节和条干不匀比机织用纱更容易显露。同时针织机运动复杂敏捷,织针空隙小,较大的纱疵和棉结都有可能造成机器停顿或者是出现针洞、针头断裂。因此,针织用纱对条干均匀度、中长片段的支数不匀、棉结杂质和长短粗细节的要求更严格。 1.3针织物在编织过程中不需经过象整经工序的高张力加工过程,因而强力要求较低,一般在13CN/tex 以上即可,但对强不匀特别是最低强力要求较高。 表1是对纯棉针织纱的Uster质量要求

织物分析及调研报告

《针织物产品开发与设计》织物分析及调研报告 小组成员:

织物实样: 织物分析报告: 1、采用何种原料? 地纱:氨纶长丝,无捻 毛圈纱:棉纱,弱捻,Z捻 毛圈纱略粗于地纱 2、织物结构效应、花型效应特点及形成机理?(可画出上机编织 工艺图。) 一、织物结构分析及形成机理 此毛圈组织为单面纬编毛圈组织一般用平针组织作地组织,其毛圈由拉长的沉降弧线段组成。每个毛圈都被拉长,也叫满地毛圈。毛圈处于织物反面。如图所示, 本织物为毛圈织物中的反包毛圈,即毛圈纱在两面:纱线a为地纱,采用平针组织形成地组织线圈;纱线b为毛圈纱,与地纱共同编织,并将地纱包覆在中间。纱线b在织物正面显示平针组织的正面,在织物反面形成拉长沉降弧(普通毛圈组织)。 毛圈纱编织线圈的圈高较地纱编织的线圈圈高要高。在舌针针织机上编织时,两个线圈同时产生,采用同一沉降片成圈,之所以线圈大小不同,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的片鼻进行握持弯纱成圈;在钩针针织机上编织时,利用特殊沉降片,此沉降片有2个片喉,两种纱线分别喂入片喉1与片喉2,行成不同线圈,毛圈接近针头,成圈过程中,毛圈处于织物反面。 织物设计时需要考虑影响毛圈质量的因素有:

①毛圈能否在地组织中紧固:a、利用具有一定弹性;b、地组织引入高收缩丝;c、与弹性纱交织 ②毛圈高度是否均匀一致:a、采用特殊沉降片;b、不同型号毛圈机有不同沉降结构 二、花型效应分析 织物花纹结构效应:织物线圈均向一个方向歪斜,线圈并带有一个扭转。 形成机理: (1)线圈退捻的转矩:与纱线自由退捻力矩和针织物的紧密程度有关。当纱线自由退捻力矩大、织物紧密系数小时,线圈歪斜厉害。 (2)摩擦阻力的影响:棉纱线在成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成圈机件及旧线圈接触,并产生相对运动,从而产生摩擦阻力。当纱线弯曲时,其附加张力与弯曲半径平方呈倒数关系增加,曲率半径越小,张力增加越大。 张力Tw 其大小与纱段的初始截面曲率半径R、结束截面曲率半径R. 线圈歪斜的方向与三角座运动方向有关,当机头左行,从织物正面看脱圈线圈向左歪斜;当机头向右行,脱圈线圈向右歪斜。 针织物成圈过程的先弯纱后脱圈,造成针织物线圈的歪斜主要是由脱圈时纱线转移阻力引起的,其歪斜方向也与脱圈引起的歪斜方向一致。线圈脱圈后不能通过一定的张力得以匀整,故线圈保持了脱圈时的歪斜状态。 后整理: 织物花纹通过采用平网印花的方式形成。它通过图案设计、花网制作,仿色打样、色浆配置、印花、蒸化、水洗等过程获得产品,同时用到了拔染印花。染有以天蓝色为地色的织物用含有可以破坏底色的化学药品的色浆印花。 3、主要用途 毛圈经剪绒或起绒可形成天鹅绒或双面绒类织物。 特点:柔软、厚实;有良好的吸湿性和保暖性 可用于睡衣,休闲服,浴衣等

服装检测执行标准

服装类常用的执行标准 1、衬衫:GB/T2660-1999 2、棉服装:GB/T2662-1999 3、男西服大衣:GB/T2664-2001 4、女西服大衣:GB/T2665-2001 5、男、女西裤:GB/T2666-2001 6、羽绒服装:GB/T14272-2002 9、单.夹服装:FZ/81007-2003 11、牛仔服装;FZ/T81006-2007 12、男女单服装:GB/T2668-2002 13、茄克衫:FZ/T81008-2004 14、人造毛皮服装:FZ/T81009-1994 15、风雨衣:FZ/T81010-2001 16、领带:FZ/T81011-2008 17.围巾-披肩:FZ/T81012-2006 二、针织: 1、棉针织内衣:GB/T8878-2002 2、袜子:FZ/T73001-2004 3、桑蚕丝针织服装:FZ/T43015-2001 4、文胸:FZ/T73012-1998 5、低含毛混纺及纺毛针织品:FZ/T73005-2002 6、腈纶针织内衣:FZ/T73006-1995 7、针织运动服:FZ/T73007-2002 8、针织T恤衫;FZ/T73008-2002 9、羊绒针织品;FZ/T73009-1997 10、针织工艺品:FZ/T73010-1998 11、针织腹带:FZ/T73011-1998 12、针织泳装:FZ/T73013-1998 13、亚麻针织品:FZ/T73015-1999 14、粗梭牦牛绒针织品:FZ/T73014-1999 15、针织保暖内衣、絮片类:FZ/T73016-2000 16、针织睡衣:FZ/T73017-2000 17、毛针织品:FZ/T73018-2002 三、安全标识:GB18401-2003 分A、B、C三类安全指标:A类婴幼儿用品、B类直接皮肤的产品、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针织用纱的质量要求

针织分经编、纬编二大类,棉纱主要用在纬编针织机上。纬编是纬向编织针织物,纱线以一定的张力轮送到针织机的成圈编织区域,弯曲成圈相互串套而成针织物。从编织角度讲,要求纱支柔软、光洁,捻度适当均匀,有一定的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条干均匀,细节要少。因为针织物组织比较松弛,纱与纱之间空隙较多,原纱条干不匀直接影响织物外观,细节危害更大。飞花要少。 目前针织纱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织物的品质和性能取决于针织原料的性能、针织物的组织结构及规格、染色及后整理等因素。其中针织原料的性能是影响针织物性质的主要因素。针织物的用途不同,选用的原料也不同。目前内衣用针织物大多采用棉纱;袜类产品的原料有棉纱、羊毛和化纤;羊毛衫主要采用羊毛、腈纶、腈纶混纺纱等;针织外衣的主要原料是涤纶、锦纶、腈纶以及混纺纱和新型纺织材料(如tencel纤维、差别化纤维等);特种产业用原料主要是玻璃纤维、金属丝、芳纶丝等。原料的组分可以是仅含一种纤维的纯纺纱或两种纤维以上的混纺纱;(如花色纱线、竹节纱、结子纱、包芯纱等)。此外,化纤异型纤维、复合纤维特别是超细旦纤维等新型原料的出现,为针织用纱开辟了新途径。 试验室对纱支进行检测,基本上都能达到一等品水平,只有普梳纱棉结杂质超过,极个别的捻系数超过360。二是条干不匀,黑板条干是反映不出,0.9.1.0的黑板在实物上会出现较多云斑阴影,无论是普梳、精梳都出现过,甚至长绒棉纱也出现过。三是异纤,普梳、精梳都有。异纤纱只能做染色产品来掩盖。四是棉结白点、上色不匀,这在普梳纱上比较突出,混纺纱织物上色不匀。五是毛羽,棉纱毛羽多,织造时花衣多,花衣轧入便是织疵,坏针、光坯成品布,布面毛、不光洁。 针织企业对纱支的质量要求 纬编针织大园机,100多根纱一起喂入编织,稍有偏差,便会在针织布面上暴露出来,尤其是单面针织物,罗纹、双罗纹织物,因组织结构不同,反映不明显。物理检测一等品是基本条件,主要为织造服务。不仅毛坯布要达到要求,而且染整后光坯布实物质量没问题。单强、捻系数都能满足要求。(1)捻系数不宜超过340;2)纱支条干要均匀;3)尽可能没有异纤;(4)棉结杂质粒数要少,不能有上色率低的白点,染色均匀性好,最好达到4~5级;(5)毛羽少,可减少织造时飞花,提高光坯成品布布面光洁度。

纬编针织物分析方法

纬编针织物分析方法 常用工具是:照布镜、放大镜、分析针、直尺、方格纸、双头笔、涂改笔及颜色纸。 一:组织分析 1. 确定织物的正反面:指织物的工艺正面和反面。 2. 确定编织方向:一般纬编针织物均能逆编织方向脱散。 3. 循著一个线圈横列划于织物上,同时在一线圈丛行划圈,隔10个丛行或20个丛行间隔再划一个直线,以此作为拆散织物时数线圈,绘制编织图或意匠图的起始依据。 4. 切割织物,横向切割要与线圈横列平齐,纵向切割要离开左右丛向标志5-10MM处,以便于操作 5. 从划有基线的一边,逐根脱散,观察横列断面及每根纱线在每一个丛行(每支针)的编织形式,并在方格纸上或用编织图的方法依次将成圈、集圈、浮线按规定记号逐个记录,并在记录的横列数纵丛行数要为一个或几个完全组织。 6. 当织物中有不同色纱或不同原料的纱进行编织时,注意布样组织与色纱的配合关系,即下纱位。 A确定花高花宽,画出意匠图或编织图: 花宽----纵行-----针花高----横列-----路数 单面----意匠图或编织图双面----编织图 b 排针 c 画出三角图,并注明下纱位 d 确定机器类型,即单面或双面、上编织 二:原料分析:主要是分析纱线的组成、织物种类、纱线的细度、配色、线圈长度等。 1 分析纱线的组成:分析纱线是什么形态,如长丝、变形丝、短纤纱等: 2 鉴别纤维种类:分析纱线由什么纤维组成,是属纯纺织物、绲纺织物还是交织织物若是化学纤维,还要了解其是有光还是无光,并确定其截面形状 3 测试纱线的细度,有比较测定法与称重测定法。 4 配色:把拆下的纱线和色谱对照,确定色纱的颜色,然后记录织物的纱线颜色: 5 测定线圈长度,织物属基本组织或简单的花色组织时,要求出一个线圈的纱线长度,如果是提花复杂织物时,要求一个完全组织内不同色纱或不同原料的纱线长度。 测定线圈长度的基本方法,从实际织物中抽取纱线,测量5-10根100针线圈的长度,求出线圈长的算术平均值,测量时,在纱线上要附加一定的负荷(一般为纱线断裂的确20%-30%),以使纱线上剩留的线圈

针织面料基础知识解析

针织面料基础知识解析 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及其可生产性。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现代针织面料更加丰富多彩,已经进入多功能化和高档化的发展阶段,各种肌理效应、不同功能的新型针织面料开发出来,给针织品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效果和视觉效果。 1、醋酸纤维(Acetel)针织面料醋酸纤维具有真丝一样的独特性能,纤维光泽及颜色鲜艳,悬垂性及手感优良。用其生产的针织面料手感滑爽、穿着舒适、吸湿透气、质地轻、回潮率低、不易起球、抗静电。采用醋酸纤维编织的针织乔其纱、玉米花等面料,得到消费者的偏爱。 2、莫黛尔(Modal)纤维针织面料莫黛尔(Modal)纤维是一种新型环保性纤维,它集棉的舒适性、粘胶的悬垂性、涤纶的强度、真丝的手感于一体,而且具有经过多次洗涤以后,仍然保持其柔软和光亮的色泽。针织工艺仍然将纤维与针织本身柔软蓬松、高弹舒适等特点相结合,使二者的优越性能相得益彰。在针织圆纬机(大圆机)上,采用莫黛尔和氨纶裸丝交织的单、双面针织面料,柔软滑爽、富有弹性、悬垂飘然、光泽艳丽、吸湿透气,并具有丝绸般的手感,用该种面料设计的时尚服饰,能最大限度的体现人体曲线,雕塑出女性胴体的性感和魅力,是前卫时尚族青睐的高品位针织服饰。 3、强捻精梳纱针织面料强捻的精梳纱制成的凉爽麻型的针织面料不仅具有麻纱感,而且凉爽吸湿性好特别是真丝加捻,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高档针织面料,除了具有真丝的优良性能外,面料手感更丰满,而且较硬挺有身骨,尺寸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抗绉性,是高档职业装、休闲装的理想面料。 4、Coolmax纤维针织面料具有四沟槽的Coolmax纤维,能将人体活动时所产生的汗水迅速排至服装表层蒸发,保持肌肤清爽,令活动倍感舒适。它有着良好的导湿性,与棉纤维交织的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导湿效果,广泛的用来缝制T恤衫、运动装等。 5、再生绿色纤维Lyocel针织面料再生绿色纤维Lyocell、天丝与氨纶裸丝交织的针织平针组织(汗布)、罗纹、双罗纹(棉毛)及其变化组织的面料,质地柔软、布面平整光滑、弹性好,产品风格飘逸,具有丝绸的外观,悬垂性、透气性和水洗稳定性良好,都是设计流行性紧身时装、休闲装、运动装的理想高档面料。 6、闪光针织面料具有闪光的效果,一直是服装设计师的宠爱。在针织圆纬机(大圆机)上,采用金丝和银丝原料与其他纺织原料交织,在面料的表面具有强烈的反光闪色效应或采用镀金方法,在针织面料上出现各种图案的闪光效应,而面料的反面平整、柔软舒适,是比较好的针织服装面料。用这种针织面料设计的紧身女时装及晚礼服,会透过闪光面料耀眼、浪漫的风格,展示出针织面料光彩照人、华贵亮丽的韵味,全方位的表现针织服饰的风采,为产品开发提供了广泛的前景。

针织用纱和梭织用纱的区别

针织用纱和梭织用纱的区别 针织要求条干(也就是纱线的粗细均匀程度)更高,柔软性好,一定的强度和延伸性、捻度(纱捻度都比较低)在针织机上形成针织物的过程中,纱线要受到复杂的机械作用,如拉伸、弯曲、扭转、摩擦等。为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以及产品的质量,针织用纱应满足以下要求: 1、纱线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延伸性 纱线的强度是针织用纱的重要品质指标。由于纱线在准备和织造过程中经受一定的张力和反复的载荷作用,因此,针织用纱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此外,纱线在编织成圈过程中,还要受到弯曲和扭转变形,因此还要求针织用纱具有一定的延伸性,以便于编织过程中弯曲成圈,并减少纱线断头。 2、纱线应具有良好的柔软性 针织用纱的柔软性比机织用纱要求高。因为柔软的纱线易于弯曲和扭转,并使针织物中的线圈结构均匀、外观清晰美观,同时还可减少织造过程中纱线的断头以及对成圈机件的损伤。 3、线应具有一定的捻度 一般来说,针织用纱的捻度比机织用纱要低。若捻度过大,纱线的柔软性就差,织造时不易被弯曲、扭转,还容易产生扭结,造成织疵,使织针受到损伤;此外,捻度过大的纱线会影响针织物的弹性,并使线圈产生歪斜。但针织用纱的捻度也不能过低,否则会影响其强度,增加织造时的断头,且纱线膨松,使织物容易起毛起球,降低针织物的服用性能。因此,正确地选择捻度是合理选用纱线的一项重要途径。针织物的用途不同,捻度要求也有所区别。 汗布要求滑爽、紧密、表面光洁、纹路清晰,纱的捻度要大些,可接近同线密度机织用经纱标准。外衣用纱线捻度应取大些,以增强挺括性、改善起毛起球现象。棉毛布、弹力布要求手感柔软,富有弹性,纱的捻度应稍低些,一般采用同线密度机织用纬纱捻度的下偏差。起绒针织物用纱,为便于拉绒,且使绒头厚薄均匀,捻度要求更小一些。 另外捻度的大小还随纱线线密度而异。 4、纱线的线密度要均匀、纱疵少

织物的结构分析详解

实验一织物的结构分析 实验内容: (1)织物组织认识 (2)梭织物密度、针织物密度的测定 (3)纱线线密度的测试。 (4)单位面积织物重量的测试。 实验目的:在织物染整加工和研究过程中,常需对纺织品结构和织物组织有所了解,以便正确地制定研究方案和加工工艺。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常用织物的种类;掌握梭织物密度、针织物密度的测试方法;纱线线密度的测试方法;单位面积织物重量的测试方法。 一、织物组织认识 对给定的几种织物认识其织物组织;了解其织物风格特点。 平纹织物风格特点: (1)纱线在织物中交织最频繁,组织点最多 (2)织物结构简单 (3)织物平整挺括、坚牢、耐穿、耐用。 斜纹织物风格特点: (1)在纱线粗细度和织物密度相同时,斜纹织物坚牢度不如平纹织物。(2)在纱线粗细度和织物密度相同时,斜纹织物较平纹织物手感柔软。(3)斜纹织物可以织成紧度较大的织物。 (4)织物表面有经(纬)浮线构成的斜向织纹。

缎纹织物风格特点: (1)布面平滑匀整,富有光泽。 (2)质地柔软,有豪华感。 (3)坚牢度不及斜纹、平纹,易勾丝。 经编织物风格特点: (1)经编织物织物卷边性好于纬编织物,基本不卷边。 (2)没有脱散现象。不易折皱。 (3)受力变形性介于梭织物和纬编织物之间。 纬编织物风格特点: (1)纬编平针组织在织物的两面具有不同的外观。不易折皱。 (2)横向延伸度近似纵向延伸度的2倍。 (3)边缘具有显著的卷边现象。 (4)具有脱散性。 二、梭织物密度的测定 2.1实验仪器及织物 织物分析镜(或移动式密度镜);钢尺:5-15cm,分度值为毫米;分析针实验步骤 (1)移动式密度镜,内装有5-20倍的低倍放大镜,可借助螺杆在刻度尺的基座上移动,以满足最小测量距离的要求。放大镜中有标志线,随同放大镜移动时通过放大镜可看见标志线的各种类型装置都可以使用。 (2)将织物摊平,把织物分析镜放在上面,哪一个系统的纱线被计数,密度镜的刻度尺就平行于另一个系统纱线,转动螺杆在规定的测量距离

针织物概述

针织物是织针等成圈机件使纱线形成线圈,并将线圈依次串套而成的织物。线圈是针织物的基本构成单元,也是有别于其他织物的标志。针织物与梭织物比较,具有手感柔软、延伸性好、弹性好及吸湿透气性好、抗皱性好等特点,但纬平针织物易脱散、勾丝、尺寸较难控制、有卷边性等缺点。 一、纬编针织物 (一)结构特征 纬编针织物是由一根(或几根)纱线沿针织物的纬向顺序地弯曲成圈,并由线圈依次串套而成的针织物。纬编针织物质地柔软,具有较大的延伸性、弹性以及良好的透气性。纬编针织物有单面和双面之分。单面织物的一面显露的是圈柱覆盖圈弧的为织物正面,反之,圈弧覆盖圈柱的一面为织物反面;双面针织物则两面均有正面线圈分布。 1、纬平组织 纬平组织简称平针组织,是针织物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单面组织。平针织物广泛用于内衣如汗衫、三角裤、外衣、毛衣、运动衣裤、袜子及手套等。平针组织由连续的线圈相互穿套而成。纬平针的组织在针织物的两面具有不同的外观,正面外观显露出纵行条纹的圈柱,反面外观显露出横向圈弧。由于圈弧比圈柱条干对光线有较大的漫射作用,因而针织物的反面比正面显得阴暗。一般将横向圈弧显露的一面作为反面,而将圈柱纵行显露的一面作为正面。纬平针组织的特点是它有卷边性、脱散性,生产时用纱量较少,简单方便,效率高。 2、罗纹组织 罗纹组织是由正面线圈纵行和反面线圈纵行相互配置而组成的。它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大的横向延伸性和弹性,密度越大则弹性越大,具有逆编织方向脱散性,不卷边。常用于制织棉毛衫裤、羊毛衫以及服装的袖口、领口、袜口和下摆等。 3、双罗纹组织 也称棉毛组织或双正面组织。它是由两个罗纹组织复合而成的。在双罗纹组织的反面线圈纵行被另一个罗纹组织的正面线圈纵行所掩盖,因此在织物的两面都只能看到正面线圈纵行。双罗纹组织被大量用于针织内外衣的生产中。制作各种棉毛衫裤与时装,它没有卷边性和脱散性,柔软保暖,布面光洁平整,弹性和延伸性较好。 4、毛圈组织 用一种纱线编织地组织线圈,另一种纱线编织毛圈线圈的组织。该组织有单面毛圈和双面毛圈之分。毛圈组织织物柔软、厚实、有良好的保暖性和舒适性。经剪毛等后整理可制得绒类织物。 5、长毛绒组织

简易评估针织布用纱质量标准

简易评估针织布用纱质量标准 3.棉纤维质量规范:纤维的质量和纱线的质量之间有一定的直接关系,例如:强力较大的纱线一般是由强度较大的纤维加工而成.(在同等条件下:例如,捻度相同等)因此,描述纱线的质量前必须参考纤维的某些特性,例如:纤维的棉结含量,三丝含量等等,如有此类数据,便可以根据已知的那些纤维特性来预计纱线的质量特性,并可估计纱线加工成针织物后之影响。例如:一般棉纤维的规范参数(a)稳定长度(HVI):2.5%伸长,应该1.08”或者27.4mm,此项可影响成纱质量。(b)纤维细度(HVI):纤维细度(细度/成熟度)值最小应该是3.8,并且不大于 4.6,同一种材料时偏差不大于+1/-0.2,此项影响成纱条干及染色受色度起横等问题。(c)颜色(HVI):反射值(Rd)不小于75,黄色值(+b)不大于10,此项影响成纱织造后织物黄白及染名起横。(d)棉结(AFIS-N):每克的棉结数须小于300,此项影响成纱织造后织物染色及印花外观。(e)强力(HVI):强力必须大于20g/tex,此项影响成纱织造时生产运转顺利,及织物之爆破力。(f)伸长率(HVI):伸长不能大于6%,此项影响成纱织造后织物规格及尺吋稳定性能。另外一些重要的质量特性值例如:伸长偏差,细度,成熟度,糖分,杂质三丝,灰分等等,亦是直接或间接影响纱线外观及内在质量。尽管实验室目前未广泛进行每项测试监控,但是将来,这些质量特性值将是“可纺性”数值的基础,更是成纱后之质量反映。针织厂可参考性之相关数值对于某些特性,仅有有限的经验值可以利用,希望有更好的数字可以利用到。在这些方面,测试前对仪器正确的较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将来更重要的是,这些特性值能够得到标准的定义并且被国际上所接受。评估棉纱质量与针织布的关系:一般环锭纺纱线参数,例如:支数偏差CV100m%(纱线)绦干均匀度(CV0.01m)%(纱线,粗纱,粗条)筒管之间差异(CVB%)(纱线)不均匀指数(纱线)细节(-50%)细纱粗节(+50%)粗节棉结(+200%~280%)(纱线)毛羽(H)毛羽变异系数(SH)(纱线)筒管之间差异(CVB%)(纱线)断裂强度(CN/TEX)断裂强力差异(CV%)(纱线)断裂张力(CN.CM)疵点数(纱线)棉结含量(粒/G)(原棉,普梳棉的喂入物,粗条,细纱)以上各项疵点值,都能根据乌斯特环锭纺测试仪测得,包括生产在线的未经清除和经过电子清纱器的纱线的疵点值都能得到,乌斯特提供了生产在线的质量特性值,并取得国际的认可和业内共识。 4.如何选取针织纱线的质量特性值,及测试方法:因乌斯特提供了生产在线的质量特性值,并取得国际的认可和业内共识,故祇需选取配合针织物之测试结果,或相关数椐,配以简单测试仪器,并以成衣厂对针织物之收货标准为基础,订为对棉纱线之测定项目及标准。例如:(A)条干均匀度(CV%):20S为11以内,30S为12以内,40S为13以内。测试方法:此项测试以乌斯特仪器测试,故由纺纱厂提供数值参考。可利用条干黑板测试仪,作比较,标准可用美国ASTM(36S-20S中A及B为合格。)(B)支数偏差:标准+/-1.5%测试方法:用纱支测试仪,作100米纱线称重计算。(C)公定回潮:8.5%测试方法:用烘干法比对纱线试样前后之重量误差率。(D)幼节(-50%)细纱:标准0.9个/10000米以内。测试方法:利用条干黑板上查看,幼节样办比对乌斯特纱疵标准。(E)粗节(+50%)粗节:标准0.9个/10000米以内。测试方法:利用条干黑板上查看,粗节样办比对乌斯特纱疵标准。(F)棉结(+200%):标准5粒/100CM2面积以内。测试方法:用一张卡纸,中间切出100CM2面积之孔,放在条干黑板上查看计数。(G)异纤杂质:标准0.9个/10000米以内。测试方法:利用条干黑板上查看计数。(H)伸长率:标准-8%以上。测试方法:利用强力测试仪测试。(I)强力:标准12CN以上(静态测试)。测试方法:利用强力测试仪测试。标准:1次以内(断头/10米)(动态测试6-9GM/20RPM)测试方法:利用动态强力测试仪测试。(J)捻度:标准捻系数3.6。

《针织面料分析》实训

《针织面料分析实训》指导书 一、实训目的 1、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一步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分析单面、双面纬编针织物、并设计其上机工艺。 3、工艺参数的选择与确定,工艺参数大小范围及对产量、质量的影响。 4、分析纬编针织物组织的结构与特性。 5、实测纬编针织坯布的主要工艺数据。 二、实训时间、地点、指导教师 实训时间-2周;地点-校内;指导教师-陈绍芳、雷励。 三、实训材料与工具 1、单面、双面纬编针织物坯布若干块。 2、照布镜、细针、色笔、尺、量角器。 四、实训操作要点 1、区分针织物的正面、反面;与织物的编织方向。 2、测出坯布的纵、横密度(在面料上取3~5处测定)。 3、实测坯布的线圈长度,在坯布的横向确定一段长度(50mm),数其线圈数后拆下这一坯布长度的5~10根纱线,量出纱线长度,求出线圈长度的平均值。 4、用照布镜观察每块针织物组织的线圈结构配置状况。 5、画出针织物组织的意匠图、编织图、三角排列图、上机工艺图。 6、确定针织物正反面纵向密度比为多少。 7、实习报告以小论文的形式,具体要求如下: (1)实训目的 (2)实训内容(也即实训操作要点中的1至6中的内容) (3)实训操作步骤、分析过程、故障及分析 (4)实训体会及认识 五、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用照布镜分析针织物组织时、应在光线明亮、平整的桌面上观察线圈结构配置状况,照布镜不要掉到地下,以免损坏照布镜。

纬编针织面料的分析,俗称“翻样”。只有分析出的结果准确无误,才有可能编织生产出与客户来样相同的织物(面料)。 分析织物的主要任务是: (1)确定来样的组织结构和花型图案。 (2)确定来样的物理指标(织物密度、线圈长度)。 1.来样的表面分析 拿到客户提供的面料(样品)或者是市场上流行织物的小样后,第一步就是对面料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1)仔细观察面料外观特征:从外观特征上初步判断面料是属于经编织物还是纬编织物;是单面类织物,还是双面类织物。从面料外观效应可以预测面料属于哪类织物组织。 (2)测密度:如果客户提供的面料是全幅宽的织物,一定要测量密度,而且要从整个宽度测量纵行数,以确定所选用针织机的总针数,从而估算选用针织机的筒径,以推算出机号,与前面估算的机号相比较。 (3)线圈长度:如果面料是基本组织或简单的变化组织,只需要测定一个线圈长度;如果是提花等复杂组织,要测定一个完全组织内的线圈长度。可以用拆散法测量实际线圈长度,或根据线圈在平面上的投影近似地估算线圈长度。 2.面料的拆散 拆散面料,可以分析出面料的组织结构,了解每一枚织针上纱线编织的方法以及线圈的配置。在拆散面料前,需要准备下列工具:照布镜、直角尺、方格纸(坐标纸、意匠纸)、镊子、挑针、小夹子、标记用笔或印泥等(简单的也有只用一支笔和一张纸,一边拆散面料,一边画出工艺图的)。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确定并标记面料的正面(如果是双面织物,设定一面是针筒织针编织.一面是针盘织针织既可)。 (2)通过横向、纵向拉伸,观察面料的线圈结构和拉伸程度,确定客供面料的横向与纵向,再试拆上、下边线,确定编织的方向。 (3)沿一个线圈横列在客供面料上画线,再在面料的右边或左边沿着纵行画一条直线,以此线为基础线,每隔10个纵行或20个纵列的间隔画一条直线。画线时,需要使用印泥或非溶性墨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