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填空题专项训练(四)(详细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265.50 KB
- 文档页数:9
2024中考科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
B. 干冰升华。
C. 蜡烛燃烧。
D. 矿石粉碎。
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
B. 海水。
C. 氧气。
D. 大理石。
3. 人体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会引起夜盲症()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B. 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C.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自己。
D. 取用固体药品时,用药匙或者镊子。
5.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 原子的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C.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D. 原子的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6.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 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固体。
D.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7.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B.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C.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8. 下列关于电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
B. 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C.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9. 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B.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C.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10.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
高频考点填空1.某城市利用人工建立的湿地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还在湿地养殖鱼、虾、鸭,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如图。
(1)在上图人工湿地所列举的生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 。
(2)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分解的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 。
(3)一定量的生活污水排人人工湿地中,引起藻类大量繁殖,进而食藻浮游动物大量繁殖,藻类开始减少,接着又引起浮游动物减少。
上述例子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 。
2.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在发现和分离青蒿素并应用于疟疾治疗方面的重大贡献,荣获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发现青蒿素之前,治疗疟疾的药物主要是奎宁、氯喹等,但长期使用后,疗效明显下降,原因是疟原虫有了抗药性。
从进化角度看,该抗药性的产生是________对疟原虫选择的结果。
(2)使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在世界各地拯救了无数生命。
从防治传染病的措施分析,对病人进行治疗,属于________。
3.读月球运行轨道图,回答下列问题:(1)A处的月相为________,农历大致日期为________。
(2)A,B,C,D四处可能发生日食的是________处。
4.最早利用地磁场指示方向的装置是图甲所示“司南”,古文《论衡•是应篇》中记载:“司南之杓(用途),投之于地,其柢(握柄)指南”。
则勺柄应为该磁体的________(选填“N” 或“S”)极;某物理研究所尝试利用一块天然磁石制作一具“司南”,图乙所示为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则应将磁石的________(选填“A”、“B”、“C”或“D”)处打磨成勺柄。
5.观察细胞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把编号填在方括号内,把名称填在横线上。
(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口腔上皮细胞是________。
(2)柳树之所以绿色,这与细胞结构中的[④]________有关。
(3)植物没有像动物一样的骨骼却能挺立在大地上,这是因为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
2024年浙江中考科学专项复习精选填空题四1.有一款个性化智能镜子,能识别“主人”的声音或面部图像而启动智能模块,主人就可以使用该平面镜了。
(1)该智能镜子是通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辨别声音是否由“主人”发出的。
(2)人脸识别的主要部件是:平面镜中内嵌一块带摄像头的显示屏、检测用户是否靠近镜子的传感器和智能模块等。
人脸通过摄像头可成像在感光组件上,其原理如图所示,则该像的特点是。
(3)当“主人”靠近镜子时,传感器开关S1闭合,内部灯泡L工作。
图像识别系统被唤醒后S2闭合,智能模块启动。
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该智能镜子要求的是。
A. B. C. D.2.小宁设计了一个道路限载报警器(图甲),R0是变阻器,R是压敏电阻。
R的电阻大小随压力大小变化关系如图乙。
当超载车辆通过压敏电阻时,限载报警器电铃发声报警。
一般交通主干道的抗压能力比村道路要强得多。
若把村道路限载报警器应用到主干道,就要适当调高报警的限载重量,下列操作不可行的是(填字母)。
A.把变阻器R0的滑片适当左移B.把电源1的电压适当增大C.把弹簧AB的A端适当左移D.把电磁铁线圈匝数适当增多3.学习了“浮力”后,小宁发现了一种测液体密度的装置,金属框中部有一连杆AB,中间串有一个连有弹簧的物体M,弹簧固定在金属框的底部,连杆AB只让弹簧和物体不偏移,对弹簧和物体没有力的作用,弹簧原长10cm,每形变1cm,需要施加的拉力或者压力都为5N,将装置竖直放在空气中时,弹簧长度为6cm(如图甲所示),将装置竖直地浸没在水中,弹簧长度为16cm(如图乙所示),本题中的弹簧均在弹性范围内。
(1)物体M浸没在水中时(图乙状态),受到水的浮力为N(2)将装置竖直地浸没在某一液体中时(如图丙所示),弹簧长度为12cm,则该液体密度为。
4.如图甲所示,物质A~F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其中A为非金属单质,F为白色沉淀。
则:(1)B→C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2020年中考科学填空题专项训练(4)有答案一、填空题1.两个烧杯中有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逐渐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A.B 代表金属,A.B.c 是曲线上的三个点,则:(1)分析可知:A金属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点时两烧杯中金属都有剩余;(2)写出b点时B金属所在烧杯里的溶液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2.装甲车通常用履带而不用车轮,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来(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飞机通过机翼来获得向上的升力。
是因为流体压强随流速的减小而(填“增大”成“减小。
);水库的大坝呈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选填“增大”或“减小)3.如图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字母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
请据图回答:(1)图中物质A主要是。
(2)完成①②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3)甲细胞不能进入到肾小囊内,是由于肾小球的作用。
4.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
请依据所学知识填空。
(1)下列制品的用途,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
(2)金属资源在地球上分布广泛。
人们在白然界中仅发现金、银等少数金属单质,其余金属元素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你认为金属的存在形式主要和_______有关。
(3)农业上用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波尔多液作为杀菌剂。
有经验的农民都不用铁质容器来配制或盛放波尔多液,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取少量碳酸氢钠(NaHCO3)粉末,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加热后发现:大试管中管口有水珠出现,管底有白色固体残留;小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完全反应后,取残留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往该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第1 页,共8 页。
中考科学专项经典习题填空题•(6分)2013年2月,某中学的学生随机调查了本校八年级10个班共100名学生在去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⑴以上是通过一方法确定调查对象,目的是研究中学生流感发病率与上的关系。
(2)表中数据表明,去年该校八年级学生流感发病的规律是▲(3)人发高烧时,体温升高是由于人体内产热—▲―散热。
流感高发季节,学校通常对所有教室进行消毒,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分析该措施属于,___(4)用杀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疫苗接种于人体后,体内可产生相应的▲,从而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⑴抽样调查季节(2)春、冬季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夏、秋季节(必须说明哪两个季节发病率高或者哪两个季节发病率低,回答不全者不计分)⑶大于切断传播途径(4)抗体•(4分)请分析右图中两个食物网并回答:(1)在B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一。
柳树合欢制神薇合效树2)假如介壳虫在食物网A、B中同时消失(死亡),那么对于哪一印评寄+纤个食物网的影响更严重?为什么?(填一项)__▲合欢树。
食物网B,因为在B中叶状虫之后的生物都将死亡,食物网将不复存在(合理就给「蛇十青蛾假物网A•(4分)下表提供了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读表回答: 温度」七02Q■1口6050100物质A27.654.040.045,55L 156,7物贵B13.331.663.91L01居246(1)A、B物质都属于▲物质(填“难溶”、“微溶”、“可溶”或“易溶”上(2)A、B两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的不同是―▲__;如右图给出的曲线中▲ 与B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趋势相符(填编号);介完虫食谢网B(1)易溶(2)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没有B物质的大①(3)蒸发结晶• (4分)有一种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O、CO2、H2、HCl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现让混合气体依次通过AgNO3和HNO3的混合液、浓H2so4、灼热的CuO和无水CuSO4时,发现AgNO3和HNO3的混合液变浑浊了,灼热的CuO变红,无水CuSO4也变蓝了。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题型专练——填空题41.如图所示的光叶蕨,因内部因素及对生存环境要求苛刻而濒灭绝。
试回答:(1)光叶蕨根系不发达,需要在全年多雾的环境中才能正常生长,这与大湿度环境能减弱光叶蕨的作用,保持植株体内正常的水分含量存在密切的关系。
(2)为保护该物种,某科研团队利用光叶蕨“幼芽”成功培育出幼苗,这种培育方式属于生殖。
(3)控制光叶蕨根系特点等各种性状的基本单位是。
2.二氧化氯(ClO2)是安全消毒剂,杀菌能力优于氯气(Cl2),可由NaClO2与Cl2反应制得。
请完成以下相关内容:(1)配平化学方程式:2NaClO2+Cl2=2ClO2+XNaCl,则X等于。
(2)化合物二氧化氯(ClO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
3.如图所示是通过导体A、B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导体A的电阻(选填“>”“=”或“<")导体B的电阻;当通过导体A的电流为0.4A时,1min内,导体A产生的热量为J。
4.浙江余姚素有“杨梅之乡”的美誉,杨梅主要有西山杨梅和东山杨梅两个品种,其区别主要是果肉颜色不同,西山杨梅的果肉是黑色的,东山杨梅的果肉是白色的,这种性状是由所决定的。
杨梅味甜多汁,它是由花的结构中的发育而来的。
5.如图是“静电章鱼”实验,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后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向四周张开,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
(1)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后带电。
(选填“正”或“负”)(2)塑料丝向四周张开,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其科学原理是。
6.现有①液氧、②洁净的食盐水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冰水混合物⑥液态空气⑦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的剩余固体、⑧氯化钾等八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7.小明学习《天气与气候》内容后,将使用过的饮料瓶改造成实验工具。
将一大饮料瓶去掉瓶底,并在瓶身一侧开一小口,在小口处插入另一个小饮料瓶的瓶口部分,如下图。
2020年中考科学填空题专项训练(4)有答案解析版一、填空题1.两个烧杯中有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逐渐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A.B 代表金属,A.B.c 是曲线上的三个点,则:(1)分析可知:A 金属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点时两烧杯中金属都有剩余;(2)写出b点时B金属所在烧杯里的溶液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答案】(1)铁;c;(2)ZnSO4、H2SO4;【解析】【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分析】(1)首先根据锌和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产生氢气质量的大小,然后确定与A.B图像的对应关系;如果氢气的质量保持不变,那么说明金属完全反应;如果氢气的质量在增大,那么说明反应仍在进行,即金属还有剩余;(2)b点时,B金属已经完全反应,且酸有剩余,据此分析溶液中的溶质种类。
【解答】(1)根据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56 2Zn+H2SO4=ZnSO4+H2↑;65 2可知,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需要锌的质量大,即质量相同的锌和铁,锌产生的氢气质量小,因此A为铁,B为锌;在C点时,两种金属的反应产生氢气都没有达到最大,因此反应都在进行,此时两个烧杯中金属都有剩余;(2)b点时B金属锌产生的氢气质量保持不变,即反应结束,因此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硫酸锌和过量的稀硫酸,即H2SO4、ZnSO42.装甲车通常用履带而不用车轮,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来(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飞机通过机翼来获得向上的升力。
是因为流体压强随流速的减小而(填“增大”成“减小。
);水库的大坝呈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选填“增大”或“减小)【答案】减小增大增大【解析】【解答】解:装甲车通常用履带而不用车轮,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飞机通过机翼来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因为流体压强随流速的减小而增大;水库的大坝呈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
填空题专练(一)建议时间:30min1.科学家发现,某海域3千米的海底并非是生命的禁区,那里有350℃~400℃的热液喷口,附近生活着古菌、管状蠕虫、海葵、鱼类等生物。
古菌能利用硫化氢氧化获取能量,同时在自身酶的催化下,将水、二氧化碳等合成有机物。
(1)古菌属于_______________(选填“自养”或“异养”)生物,热液喷口所有的古菌可看作是个_______(2)古菌等这些生物可以生活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这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
(3)每种酶的催化作用有其最适宜的温度,该古菌体内酶的最适温度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人体中细菌体内酶的最适温度2.如图所示的是张明设计并制作的一只喷气船,将船浮在室内游泳池的水面上,打开漏斗的活塞,流下的液体B与放置在塑料罐内的物质A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塑料罐内气压迅速增大,气体从罐底小孔喷出,使船前进。
请回答下列问题:(1)理论上要实现上述设计要求,A.B两种物质的组合可能是___.A.铁和硫酸铜溶液B.碳酸钠和稀盐酸C.铜和稀盐酸D.锌和稀硫酸(2)开始静止在水面上的小船,在气体喷出后能前进,这一现象说明___.3.静止在水面的喷气船,在气体喷出后能前进,这一现象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和在下发生反应,反应的微观模型如下图所示。
(1)反应微观模型中,除钼外还有_____种元素(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科学家曾做过如下试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两小时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资料二)水痘流行时,已经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会安然无恙,而没有接种或没有得过水痘的人则容易得水痘.(资料三)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
浙江省舟山市2024年中考科学试卷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1.下列物质是某食品配料中的主要成分,其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A. 淀粉B. 食盐 C. 食用油 D. 白砂糖2.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
下列都是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天体,其中距离地球最远的是()A. 太阳B. 火星 C. 月球 D. 北极星3.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人类普遍易感。
在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的状况下,切断传播途径是限制新冠病毒流行最为有效的方法。
下列做法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A. 定期消毒B. 测量体温C. 勤于洗手D. 隔开餐桌4.某爱好小组分别用加溶质和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确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试验过程中,硝酸钾溶解度的变更状况分别是()A. 变大不变B. 变大变小 C. 不变变大 D. 不变不变5.某化合物在水中能完全电离,将该化合物配制成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对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目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由图可推断该化合物可能是()A. CaCl2B. Al(NO3)3C. NaOHD. H2SO46.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均与气压有关,其中一个利用的原理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A. 吸饮料B. 拔火罐C. 高压锅煮饭D. 吸盘紧贴在墙面7.科学探讨以试验为基础,正确的操作是确保试验平安与结果牢靠的前提。
下列试验操作错误的是()A. 加热前先通氢气B. 高倍镜下调焦C. 叶片脱色D. 温度计读数8.烹制牛排时,为了使牛排吃起来更加软嫩可口,通常会在烹饪前加少量嫩肉粉。
嫩肉粉中含有一种酶,它可以分解()A. 脂肪B. 维生素 C. 纤维素 D. 蛋白质9.学校的录播教室被一种单向透视玻璃分隔成上课和观摩两个功能区,坐在观摩室的听课老师通过单向透视玻璃进行观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上课区域的光照强一些,观摩效果更好B. 从上课区域射向透视玻璃的光只发生折射C. 听课老师能看到上课的情景,是由于上课区域的光能透过透视玻璃D. 学生在透视玻璃中看到了自己的像,此时的透视玻璃相当于平面镜10.小到细胞大到生态系统,从物理运动到化学变更,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