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教案第一章ppt
- 格式:ppt
- 大小:785.50 KB
- 文档页数:23
2011年造价工程师《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一)一、阅读理解1. 某总承包企业拟开拓国内某大城市工程承包市场。
经调查该市目前有A、B 两个BOT项目将要招标。
两个项目建成后经营期限均为15 年。
为了顺利进行投标,企业经营部将在该市的投标全过程按先后顺序分解为以下几项工作:(1)投标申请;(2)接受资格审查;(3)领取招标文件;(4)参加投标预备会;(5)参加现场踏勘;(6)编制投标文件;(7)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8)投送投标文件;(9)投标文件内容说明与陈述;(10)参加开标会议;(11)签订合同。
经进一步调研,收集和整理出A、B 两个项目投资与收益数据,见表 1.1 。
表1.1 A 、B 项目投资与收益数据表基准折现率为6%,资金时间价值系数见表 1.2 。
表1.2 资金时间价值系数按以下步骤求解该问题:(1)计算 B 项目扩建后总收益的净现值;(2)将各方案总收益净现值和不中标费用损失作为损益值,绘制投标决策树;(3)判断 B 项目在 5 年后是否扩建?计算各机会点期望值,并做出投标决策。
(计算结果均保留二位小数。
)(1). 经营部拟定的各项投标工作的先后顺序有何不妥?(6 分)(2). 不考虑建设期的影响,分别列式计算A、B 两个项目的净现值。
(4 分)(3). 据估计:投 A 项目中标概率为0.7 ,不中标费用损失80 万元;投 B 项目中标概率为0.65 ,不中标费用损失100 万元。
若投 B 项目中标并建成经营 5 年后,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扩建,如果扩建,其扩建投资4000 万元,扩建后 B 项目每年运营收益增加1000 万元。
(10分)(1). 答案:不妥之处有: (1)参加投标预备会不应在参加现场踏勘之前;(2)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不应在编制投标文件之后;(3)投标文件内容说明与陈述不应在参加开标会议之前。
(2). 答案:各项目净现值计算:A 项目:PVA=-10 000+2000 (P/A,6%,5)+2500(P/A,6%,5)(P/F,6%,5)+3000(P/A,6%,5)(P/F ,6% ,10)=- 10000+2000×4.2123+2500×4.2123×0.7474+3000×4.2123×0.5584=-10000+8424.50+7870.68+7056.44=13351.72 (万元)B 项目:PVB=-7000+1500 (P/A,6%,5)+2000(P/A,6%,5)(P/F,6%,5)+2500(P/A,6%,5)(p/F ,6%,10)=- 7000+1500×4.2123+2000×4.2123×0.7474+2500×4.2123×0.5584=-7000+6318.45+6296.55+5880.37=11495.37 (万元)(3). 答案:(1)B 项目扩建后总收益净现值PVB=11495.37+[1000 (P/A,6%,10)-4000] (P/F,6%,5)=11495.37+[1000×7.3601 - 4000]×0.7474=11495.37+3360.10×0.7474=14006.71 (万元)(2)绘制决策树(3)5 年后应该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