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填空题题型解题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203.50 KB
- 文档页数:15
专题二填空题,专题特征) 填空题大都是一个缺字少词或少句少结果的不完整陈述,要求应试者通过回忆、理解、判断、计算等思维活动,填入准确的字、词、句或数据或单位,使全题表述完整,使问题有一个明确的结果,全题有的填一处,有的要填几处。
怀化物理卷中占20分。
(一)填空题的类型1.记忆型填空题。
这类题主要考查对物理概念、定理、定律以及物理量的符号、单位的记忆能力。
【例1】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m/s。
【例2】1标准大气压等于________毫米汞柱,密度的公式是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
【分析】这类题所填内容源于课本,关键是平时多看书,对重要的物理概念、定理、定律、公式和单位要强化记忆,确保解答时准确、迅速。
2.计算型填空题。
这类题必须通过计算才能填空。
它的特点是题目中有物理过程、有数据,解答时要利用物理公式计算,最后将结果填入题中空白处。
【例3】弹簧秤下挂一质量为79克的铁块,当它投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是________牛。
(ρ铁=7.9×103kg/m3,ρ水=1.0×103kg/m3,g取10N/kg)【分析】这类题解答的关键是:细心审题,弄清物理过程,正确运用物理公式,代入数据准确,单位统一,在稿纸上求出结果。
3.解释现象型填空题。
这类题考查应试者观察生活、实验中的物理现象并作出解释的能力。
【例4】缝衣针头做得很尖是为了________,缝衣时总要把针在头发上擦一擦是为了________。
【分析】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平时注意留心观察生活、实践中的物理现象,经过头脑中周密思考,找出现象中依据的物理知识,然后加以解释。
4.图示型填空题。
题目中给出图形,要求应试者析图、标图或根据图形填入适当的物理知识。
【例5】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试管中装有液体,若将试管倾斜(液体不溢出)时,试管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初中物理中考常考题型涉及各个知识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题型及简要讲解:
1. 选择题:
这是中考物理试卷中最常见的题型。
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解答选择题时,注意阅读问题和选项,排除干扰项,选择正确答案。
2. 判断题:
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在解答判断题时,要注意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确保答案准确。
3. 填空题:
这类题目常常考察学生对物理公式、单位、关系的熟练运用。
在填空题中,注意计算过程和填写单位。
4. 解答题:
考察学生对于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题通常包括计算和文字说明两个方面,要注重详细的解题过程。
5. 实验题:
考察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步骤的理解。
在回答实验题时,要结合实际操作过程,清晰地陈述实验目的、步骤、数据处理等。
6. 应用题:
综合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应用。
应用题往往涉及到多个知识点,要善于分析问题,理清思路。
7. 案例分析题:
考察学生对物理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学生需要根据案例分析问题,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8. 图表题:
需要学生根据给定的图表,进行数据提取、分析和计算。
注意理解图表含义,正确运用相关物理概念。
9. 推断题:
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的物理原理进行合理的推断,考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总体而言,中考物理试卷中的题型比较多样,学生需要全面复习,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审题、理清思路、细致计算是提高得分的关键。
中考物理的答题技巧中考物理答题技巧先易后难①做物理试题时,先从简单容易的题目开始做,简单的题做好可以增添你的自信心。
也可以给后面的难题和大题留有充足的做题时间。
②一般中考填空题一个空2分,一般都可以答对。
遇到稍难的填空题,不会做或者思路模糊,果断跳过。
③难题或者大题在思考了5分钟后,还是没有思路或者思路模糊,果断跳过先大后小①不能理解为先做大题后做小题,答题速度太慢或整体试卷难度大时,要先挑分值高难度小的大题,再做那些分值小的题。
②值得注意的,一些难度小的大题,往往得分是按照步骤来得分的,你最好能够把你想到的所有公式定理或思路写在卷纸上,批卷老师可能会给你几分。
宁少勿多这类原则适合多项选择题,一般的判分原则是,选错一个算全错。
你很确定的就选,不确定就不要选。
物理学习中的小窍门(一)做好章节的知识总结初中物理知识点多且凌乱,所以做好章节总结十分有必要。
学生可以在每一章老师讲完课后,系统地复习一遍课本知识,把考试要考的重点内容记录在册,可以用图表或者文字来表达。
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初中物理的知识主要有:相对运动、压强、浮力、声现象、光现象、物态变化、凸透镜成像、密度测量、二力平衡、杠杆、滑轮组、欧姆定律、家庭电路、机械能和内能,比热容、电磁(发电机、电动机)等,这些都是中考的重点内容,学生们都应牢牢把握。
(二)适当地多做课后习题俗语云:“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要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中。
在熟练掌握课本知识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进行个人能力的拓展,买一本基础的练习题册,不需要多,好好研析。
多做一些基础经典的老题。
对一些奇奇怪怪比较偏僻的题我们可以尽量少做。
我们在做题时还可以对经典例题进行改编和抽吸它所考的知识点。
知己知彼,方能在考试的战场上百战不殆。
(三)多阅读教材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审题能力,教材的阅读就显得至为重要。
我们可以分课前、课中、课后三部曲走。
通过课前阅读,我们可以对新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弄清知识点,找出重点、难点做出标记,以便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时突破攻克难点。
中考物理答题技巧和注意事项1 一、注意容易失分点 很多考生在考试的时候都会有一些失分点,那么我们在考试时如何可以避免这些失分点呢?首先要注意我们答题时的的物理语言及是否有词或字写错的,还有我们是否理解了题意在进行解答,这些都是我们的失分点,我们考生要注意自己的失分点及一些错别词、乱套公式的现象,来避免失分。
二、保持思路清晰 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不仅要保持卷面还要保持思路清晰,这让阅卷老师看起来舒服,心情好了,才能认真批阅我们的试卷,这样也使我们清晰自己的思路,避免在我们做题时把自己绕进去,容易在这样的情况下失去最重要大题的分数。
三、注意审题 做试卷会审题是关键,我们只有知道理解题目的意思,需要我们知道题目是要我们求什么的,我们才知道该如何开始做,避免审题过快进入我们试题的坑,所以我们考生要注意审题,避免入试题坑。
四、掌握答题技巧 考前考生可以掌握一些答题技巧,才能使我们做题节省时间。
我们在做单项选择题的时候可以使用我们的判断法、排除法等来选出我们的正确的答案,我们考生在做选择题的时候,千万别放弃,要知道我们如果不会做排除错的答案,距离对的答案就近在咫尺,还有什么理由放弃它呢?还有在做后面的大题目的时候,我们考试可以看图理解意思之后,在理清思路去做,最好是把会做的做完,实在不会的可以把自己理解的意思用公式套一下试试,千万不要不做,要知道,只要做了,才有机会得分。
中考物理答题技巧和注意事项2 中考物理试题难度相对比较稳定(8:1:1),试题注重在真实,生动的生活情景中考查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出死记硬背和偏题、怪题,试卷难度合学生实际,减少考试压力,增强学生学知识的信心。
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应懂得注意解题方法及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 选择题对考查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准确性有较强的监别作用,也便于评卷适于标准化的考试,在中考试卷占着相当的比例(约24%)。
完整)初中物理答题技巧及典型例题技巧及例题在中考即将来临之际,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减小失误,我整理了常用题型的解题方法和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
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和例题。
1.通览试卷,考虑答题计划接到试卷后,首先要仔细阅读说明和要求,然后冷静、迅速地通览整个试卷。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初步掌握每道题的题意,为正式审题解答题打下基础;二是了解整体分量、难易试题的比例和分布,做到心中有数。
有些同学认为通览试卷浪费时间,但实际上这样做可以预防错漏,少走弯路,合理利用时间,提高答卷效率。
安排答题计划时应考虑自己对考试的熟知程度和不同考题的分值,安排好时间后按计划去做。
对每一道题都写出一点答案来,比详尽无遗地回答一道题,而对其他试题却一字不答更好。
2.先易后难通览全卷后,应先解答较容易的题目,以便集中精力攻克难题,合理利用时间,提高考试成绩。
否则,一两道难题耗去大部分时间,致使一些较浅易的试题由于时间仓促而解答粗疏,造成错误,甚至有时还来不及解答。
在解答比较复杂的题目时,应在答卷之前深思熟虑,特别要抓住主要点,严格按照解题步骤,然后再写下答案。
这既可以防止误走弯路,又可避免繁琐,节省时间。
3.审清题意审题要仔细、细致,反复推敲。
特别是看似容易的题目,更要字字认准,句句看清,严防错觉。
有些题目似曾相识,更要注意防止疏忽大意,造成错漏。
要做到:一不漏掉题;二不看错题;三看准题;四看全题目的条件和要求。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和条件,如声音的高低和大小、热量计算中温度升高的度数、透镜成像中的物像距离、物镜距离和像镜距离等。
还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将用电器接在家庭电路上等。
4.规范化答题答题时要规范化,包括书写工整、公式清晰、单位正确、计算准确等。
要注意题目中的精度要求和单位要求,如保留小数点后几位、使用国际单位制等。
此外,要注意题目中的图表、符号和注释,理解清楚后再作答。
以下是一些例题:例1.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刹车后在10s内停下来,求汽车的平均加速度。
初中物理的若干解题技巧(经典的完全版)初中物理解题技巧根据中考考试说明,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是常见的题型。
以下将探讨常用题型的解题方法和容易出现的错误。
总的要求:1.审清题意要认真审题,尤其是看似简单的题目也要仔细推敲,避免出现错漏。
关键字和条件也要注意,如声音的高低和大小、温度升高的度数、透镜成像中的物像距离等。
2.规范化答题要使用准确的物理语言表述,避免写错别字或格式不规范。
例如,蒸发与挥发、竖直向下与向下等。
字迹也要整齐干净,以避免丢分。
不同题型解题方法与技巧:1.选择题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有:直接判断法:运用基本概念和规律,对备选项进行判断。
直接求解法:直接计算结果,对照答案进行选择。
图示法:将物理过程用图像等形象直观地反映出来,通过分析解决问题。
筛选法:逐一筛选符合题意的答案。
排除法:熟练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排除与题干无关或缺乏科学性的选项。
推理判断法:根据物理问题的条件和原因,逐步分析、推理,得出最终结果。
极值法:通过寻找最大或最小值的方法解决问题。
以上是初中物理解题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在物理题中,有些题目会涉及到物理量的“变大”、“变小”的情况,通常我们会根据题目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取变化的极端值来考虑,例如将“变小”当作极值零来处理。
使用极值法,可以先讨论滑动变阻器滑动头移动到中点或两端的特殊位置的情况,再来判定某些物理量的变化。
在做选择题时,要注意弄清题目是要求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选项。
在填空题中,可以采用直接填空法,回忆物理概念、规律、常数、单位等知识,填空时要做到文字准确、简洁。
还可以使用分析填空法,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分析物理现象和过程,利用物理规律或公式,作出定性分析、推论,从而找出答案。
此方法常用来解现象解释型填空题。
另外,还可以使用图示分析填空法,对题目中给出的物理图形、函数图像进行分析,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根据填空的要求,选用合适的规律或作出图线进行解答。
初中物理各种题型专题解题技巧及考点剖析一、填空题(一)题型特点与考查范围填空题是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应用为主。
填空题通常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语句,要求考生通过填空构成完整的语句,其内容一般为重要的概念、原理、规律、物理过程、实验现象、基本计算结果,一题可以空一处,也可以空几处。
填空题的答题不要求书写思考过程或计算过程,只要求填写关键字、词、计算结果、推论等,因此,需要考生有较高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计算能力。
考查范围: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的知识都有,考察范围广、知识覆盖面大。
(二)填空题的类型一般有这几种类型:1、直接记忆型填空(概念、规律、定律、原理、常数、单位等)(回答要确切、简练)2、分析、判断、应用型填空(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实验现象、数据、物理规律、物理图形、函数图像等的分析)(判断准确、规范的物理术语)3、计算型填空(实际是计算题,需要填的只是计算的结果)(三)填空题常考知识点①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声与信息、能量②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折射、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平面镜成像、凸(凹)面镜应用③雾、露、霜、“白气”等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温度、内能、热量的关系及简单计算④结合定值电阻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像,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⑤电动机、发电机的原理及其能的转化、电热器工作原理、液体温度计原理等原理的考査⑥光波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电磁波能传递信息、c=λ⑦参照物、速度计算、惯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G=mg的计算⑧杠杆的应用、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的应用及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连通器的应用、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等⑩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节能与环保等(四)解答填空题应注意:1、直接记忆的要求关键字、词等记清、记准。
2、在分析、判断、应用型填空中,对概念、规律、原理的应用问题回答要求用词简练、到位,要用科学、规范的物理术语表述。
3、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专题2.1 填空题(声光热)(解析版)【迎战中考】2021年物理二轮之试卷题型解密(通用版)填空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只要做到认真审题,看清题意,再联想学过的相关知识,一般比较容易找到答案。
从近几年中考试卷来看,计算类问题比例相对减少,但文字性表述题型比例大大提高,从命题者的角度分析,这一点意在这一点意在充分发挥中考试题的导向作用,因为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对每个人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填空题答题技巧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直接法;(2)计算法;(3)分析判断法;(4)探究实验法。
一、声现象考查声现象的填空题,考点主要集中在:(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在考试中经常应用生活中常见到的声现象例子,来验证考点。
(2)“声音的特性”考查学生对声音特性的认识,常见问题方式是影响响度、音调和音色的因素,这些问题经常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对学生身边常见现象进行分析和判断。
(3)“声音的利用”主要通过实例考查声音传递信息、声音传递能量的认识,通过这些实例对声音的利用进行判断、分析。
(4)“噪声危害与控制”主要集中在防治噪声的三种方法、对噪声的认识。
考查噪声控制的考题更多。
二、光学光学所涉及到主要知识点有:光的直线传播与传播速度、光的反射与反射定律、球面反射和镜面反射、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光的折射与折射现象、光的色散和复色光、透镜及其作用、生活中的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眼镜与视力矫正和透镜的应用等。
这些知识点都会作为考点出现在填空题中。
但经常在填空题中出现的知识点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现象、光的色散、凸透镜成像规律和透镜的应用(透镜应用出现频率更高些)。
所以了解这些知识点在填空题中出现的概率,问题形式对做好本专题复习尤为重要。
三、热学热学部分包括物态变化、内能和内能的利用三个部分,所涉及到主要知识点有:温度与温度计、物态变化的概念、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子热运动、内能及其应用、比热容、热机、热机效率、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中考物理】初中物理答题规范+技巧,含各类题型答题示范初中物理答题规范+技巧(一)必要的文字说明必要的文字说明的目的是说明物理过程和答题依据,答题时应该说些什么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考虑:1、说明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尤其是要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求解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对象的转移和转化问题)。
2、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或运动过程的示意图。
3、说明所设字母的物理意义。
4、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面)。
5、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
6、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名称及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
7、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需要讨论分析)。
(二)要有必要的公式1、写出的公式(这是评分依据)必须是原型公式,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替;如牛顿第二定律F=ma,而不是其变形结果式a=F/m。
2、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用掺有数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3、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续”进一些内容。
4、方程式有多个的,应分式布列(分步得分),不要合写一式,,对各方程式编号。
(三)、要有必要的演算过程及明确的结果1、演算时一般先进行文字运算,从列出的方程推导出结果的计算式,最后代入数据并写出结果。
2、数据的书写要用科学记数法。
3、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取两位或三位即可、如有特殊要求,应按要求选定。
(四)、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1、“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
2、所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写出判断结果而不必证明。
3、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
4、所求的方程若有多个解,都要写出来,然后通过讨论,该舍去的舍去。
5、数字相乘时,数字之间不要用“·”,而应用“×”进行连接;相除时也不要用“÷”,而应用“/”。
(五)、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1、字母符号要写清楚、规范,忌字迹潦草、阅卷时因为“v、r、ν”不分,大小写“M、m”或“L、l”不分,“G”的草体像“a”,希腊字母“ρ、μ、β、η”笔顺或形状不对而被扣分已屡见不鲜。
中考物理答题技巧和注意事项第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很多知识是生活中常见的,大部分中考物理题考得很实用,是同学们熟悉的。
所以做题时不要有不必要的担心,应该保持沉着冷静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
第二、先易后难,合理安排时间。
做题时要先做会做的、有把握得分的题,遇到少数难题,如果两三分钟内还没有较好思路,就要先做其他容易题,等到最后再回过头来攻坚。
在一两个题上消耗大量时间导致会做的题拿不到分数是最愚蠢的做法。
总的原则是“稳中求快,准确第一”。
第三、缜密审题、紧扣题意。
(审题慢、准;计算要快、稳)在物理做题过程中,审题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审题要细致认真,快速抓住关键字眼,准确找到显性条件,充分挖掘蕴含条件,只有在审题的过程中“慢”下来,做题的过程中才能“快”。
所以这里“慢”就是“快”,“快”反而因为出错导致“慢”。
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有不少题不是不会,而是因为看错题、主观歪曲题意而出错,然后轻易的归结为“粗心、马虎”,其实,仔细审题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和能力体现,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细微体现。
而能力和习惯不是一天两天能养成的,所以在平时就应该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在关键时刻注意提醒自己,记住:做题过程中思路一旦遇到阻碍、或者疑问就应该回过头来重新审查题意!具体审题过程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最简单的试题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要多看两三遍,看的过程要抓住关键字眼,同时注意结合问答以及插图。
遇到熟题,要加倍小心,重读一遍,以防题意已经发生改变,千万不要想当然延续旧的思维定势,在没有看清题意的情况下仓促解答等于是去送死。
2.对陌生题目要耐心多读两遍,要满怀信心,不能畏惧胆怯,要知道你所谓的陌生题对于别的同学一般也是陌生的,比如某年某地中考题中的“蛟龙号”潜水艇问题,有些同学从没见过蛟龙号类似的信息,心生畏惧,竟然草草作答甚至主动放弃。
这样的题目本身不一定难度很大,只要注意联系理论联系实践,大部分题其实都可以解决。
物理中考中如何应对填空题填空题是中考物理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在解答填空题时,有一些技巧和策略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提高解题效率。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物理中考中如何应对填空题的方法和技巧。
一、了解题目要求在开始做填空题之前,首先需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
通常,填空题要求填入正确的物理概念、公式或数值,有时可能需要进行单位换算。
正确理解题目要求能够帮助我们在填空时避免错误。
二、运用物理知识和概念填空题是要求根据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和概念,填入正确的答案。
因此,我们需要牢固掌握基础的物理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具体问题中。
在解答填空题时,可以通过复习相关知识点,回忆相应的公式和概念,来帮助解题。
三、审题仔细,避免忽略关键信息填空题通常包含一些关键信息,我们需要仔细审题,注意书写和理解上的要求。
有时候,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信息可能会决定答案的准确与否。
因此,在填空时要注意关键信息,避免忽略或错读题目所提供的信息。
四、灵活使用计算方法在填空题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计算,包括进行数值计算、使用公式计算等。
对于这类题目,我们需要熟悉常用的计算方法,并在解题时正确应用。
同时,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计算的精度,对于涉及到小数点后几位的问题,要按照题目要求取舍。
五、注意单位换算填空题中可能会出现涉及到单位换算的情况,我们在解题时需要注意相关单位的换算。
在填写答案前,要进行必要的单位换算,以确保填入的答案是正确的。
六、多做练习,熟悉题型填空题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掌握,在考试前,我们可以多做练习,熟悉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通过反复练习,可以提高对填空题的解题能力和熟练度,增加答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总而言之,在物理中考中应对填空题,我们需要熟悉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概念,掌握常用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反复练习来提高解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仔细审题,避免忽略关键信息,注意单位换算。
只有在提高理论知识的同时,熟练运用解题方法,才能更好地应对填空题,取得较好的成绩。
押题填空题3——内能、热机、机械效率、能量转化分析辽宁省样题及模拟题,省样题结合吸放热和热值以及机械效率考察,省模拟题结合热值和四冲程内燃机考察。
该题考察内容相对稳定,审题清楚带公式计算即可,要求计算准确,能够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计算结果。
必备知识Q=cm∆t,温度差为高温减去低温。
Ƞ=Q吸/Q放(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用来烧水)Ƞ=W/Q放(燃料燃烧的热量用来做机械功)Ƞ=Q吸/E(利用电能烧水)解题技巧热量的计算:不计热量损失,则Q吸=Q放,有效率则带效率公式计算。
1.某品牌汽车行驶60km消耗汽油5kg,这些汽油完全燃烧能放出J的热量,四冲程汽油机为汽车提供动力的是冲程(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解答】Q=mq=5kg×4.6×107J/kg=2.3×108J;停供动力的为做功冲程。
一.填空题(共60小题)1.北京时间2024年2月2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1星发射升空,如图所示。
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防护罩温度升高主要通过做功改变了内能。
【答案】机械能;做功。
【解答】解:(1)火箭上升,是消耗了燃料化学能,得到了机械能,故能量的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又转化为机械能;(2)火箭穿过大气层时,防护罩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了内能。
故答案为:机械能;做功。
2.春节期间,南方某些地区有煮茶叶蛋给长辈送祝福的传统习俗。
煮茶叶蛋时,我们能闻到浓郁的香味,这是扩散现象。
要达到同样咸度,煮茶叶蛋比腌咸蛋所用时间少得多,这是由于煮茶叶蛋比腌咸蛋时温度高,分子运动更剧烈。
【答案】扩散;温度。
【解答】解:煮茶叶蛋时,我们能闻到浓郁的香味,这是茶叶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扩散现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故答案为:扩散;温度。
3.如图所示,在玻璃试管里,装上半管沙子,将温度计插在沙子中,用力晃动试管十余下,温度计示数变大,意味着沙子的内能增大,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课程解读1. 填空题不要求书写思考过程或计算过程,但需要有较高的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计算能力。
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1)直接记忆型填空(概念、规律、常数、单位等)(2)分析型填空(根据实验现象、数据的分析,物理规律的分析,物理图形、函数图像的分析等)(3)计算型填空(实际是计算题,需要填的只是计算的答案。
注意答案要按题目要求填写)2. 作图题一般指根据题目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作图。
作图能力是物理学的基础能力之一,各省市每年中考中均有考查,并且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作图往往对物理问题的理解很有帮助。
然而从中考阅卷情况看,该类题学生失分情况比较严重。
(1)主要考查学生作图技能和应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考查方面:力学、光学、电与磁的方面(2)一般类型有:A、力的示意图B、杠杆的力和力臂C、滑轮组的装配D、反射与折射光路图E、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F、根据光路填光学元件G、电路和电路图 H、有关电与磁等 I、物理图像知识点梳理典型例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电路的设计,其中包括电流表应与被测用电器串联;电压表应并联在所测用电器的两端;滑动变阻器需要“一上一下”连接并与所需调节的用电器串联在同一支路上。
解答的技巧是:(1)首先抓住“L1、L2并联”画出草图(2)根据要求分别确定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和开关的位置(3)注意电路图中元件之间左右位置要参照实物图,如L1在L2上面,电流表在L2的左边等,以避免在连线时出现“交叉”现象(4)连接完毕再根据题意检查一遍。
答案:如下图所示提分技巧1. 解答填空题应注意:(1)对概念性和规律性的问题,回答时要求用词简练、到位,要用科学、规范的物理术语表述。
(2)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时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正负号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2. 作图时要注意:(1)用铅笔、直尺作图,力求做到规范、准确。
如:同一图中大小不同的力的长短应区分;电路图中导线要横平竖直等。
中考物理填空题题型解题技巧填空题是主要考察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概念的理解。
由于《课程标准》指出:交流与合作是科学探究的要素之一,要求学生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所以,近3年的各省市中考题相比较前几年,计算类问题比例相对减少,但文字性表述题型比例大大提高,从命题者的角度分析,这一点意在充分发挥中考试题的导向作用,因为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对每个人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几乎每年的中考后都有一些考生觉得试卷“不难”,估分也比较理想,但等拿到中考成绩时却发现偏差很大,有的同学甚至怀疑是阅卷老师的批阅错误。
实际上他们的大多问题正是出在文字性表述方面,另外,认真仔细的审题是正确解答问题的前提和保证,建议同学们在审题时能抓住“题眼”,再“联想相关知识”,思路是很容易打开的(如:例4)。
典例分析:例1火车站台上都设有安全线,火车进站时,人若越过安全线就会发生危险。
请说明发生危险的原因:。
分析:本题的常见错误情况有:(1)火车速度越大,压强越小;(2)流量越大,压强越小;(3)气体压强越大,流速越小。
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一方面是学习过程中,没有理解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是因为从意识上有“写出大概意思就差不多”的错误观念,其实在中考物理阅卷中是比较注意文字表述的准确性的。
答案:火车通过时,人体与车辆之间气体流速大,压强小,人容易被外侧空气压向火车(或被气流“吸”向火车)。
例2] ]一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拔河比赛取胜的秘密,做了如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示,你认为拔河比赛取胜的“秘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的错答有:(1)使地面更粗糙;(2)人要站在不容易打滑的地面上。
错因:没有用“物理语言”回答物理问题。
答案:增大脚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例3】。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测量物理量的一种思路。
例如:温度计是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的。
请你也举出一个例子:。
分析:错答:(1)弹簧测力计;(2)温度计温度越高,水银柱越长。
错因:没有根据题中的范例进行规范的表述。
答案: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长度的变化来显示力的大小。
(其它回答合理的也可得满分【例4】联合国大会确定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以纪念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在世界进行“让物理学照耀世界”的激光传递活动,先在美国的普林斯顿发射第一束激光,再由青少年进行接力式传递。
从美国发出的激光不能直接传播到中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是辛朝同学在活动中带的玩具激光灯,当他将灯光射到白色墙壁上出现的放大的图像,镜头A是______透镜,胶片应放在A的________________处;但天文学家反对激光传递活动,认为射向夜空的激光是光污染,请列举一个生活或生产中见到的光污染实例: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题干较长,但只要在审题时能抓住题眼:光不能直接传播;到白色墙壁上出现的放大的图像;胶片应放在A的__ 处。
再联想相关知识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只有凸透镜才能在墙壁上成实像,此时胶片与凸透镜(即物距)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答案: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或光不能在不透明介质中传播;凸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建筑物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物的反射光线,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灯光,舞厅、夜总会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及闪烁彩色光源等。
中考物理题型解题技巧点拨之选择题选择题是一种客观性试题它具有知识的广泛性,答题的简便性和评分的客观性等特点。
它的解答需要考生能准确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有关物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它是中考的一种常见题型。
下面结合例题,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方法:一、认真审题,看清题意审题是解题过程的开始,也是找到正确答案最关键的第一步。
有些学生不重视审题,拿到试卷,读题马虎,对一些“似曾相识”的题目,便“求胜心切”,其结果容易误解题意而产生错误(如:例1)。
二、透过表象,抓住关键命题者在编题过程中,往往故意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知识编织在一起。
设置所谓的“陷阱”,在解题时只有抓住“关键”,即明确该题所要考察的“知识点”,找出那些隐蔽而又重要的条件,这样就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如:例2)。
三、方法受阻,逆向思维有些题目,按日常的思维分析感到很困难,但反过来思维,却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如:例3)。
四、学以致用,联系实际不少同学在答题过程中暴露的共性问题是: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处理新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这一点恰恰暴露出目前初中物理教学普遍存在一大误区:“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样往往会造成学生思维僵化,碰到实际问题感到无从下手(如:例4)。
五、根据题意,由静到动同学们对有关力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感觉往往较困难,这一点在高中学习中更显突出,其主要原因与“力”本身的“抽象和动态”有一定的关系,而力学问题的呈现,均是以呆板的文字或静态的图形来表述,这样就无形中更加增加了同学们对问题的理解难度。
因此,根据题意,由静到动地还原原始情景,问题就变得简单了(如:例5)典例分析:【例1】有一物体从距凸透镜1.5倍焦距处沿主轴向透镜方向移动,当物距减小到原来1/2时,适当移动光屏,则在屏上()A.得到比物体大的虚像B.得到比物体大的实像C.得到比物体小的实像D.不能得到像分析:按已知条件u1=1.5f,现减小为原来的1/2,则u2=0.75f<f,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应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如果学生审题马虎,没抓住关键词“在屏上”便匆匆错选A.他们忽视了虚像是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的。
而题目恰恰问的是屏上能否得到像。
答案:D【例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推动一静止的物体前进了S距离,推力所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若仍用水平力F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推同一静止的物体前进了S距离,推力所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那么()A.W1=W2,P1=P2B.W1=W2,P1>P2C.W1<W2,P1>P2D.W1<W2,P1=P2分析:据据日常经验从现象上看在光滑的平面上推动物体较在粗糙的平面上用力小,从而得出W1<W2的错误结论。
但实际上该题所要考察的“知识点”是决定做功的两个因素,即“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由此可知道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影响做功的多少无关,而影响做功的快慢即功率大小。
答案:B【例3】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最接近于()A. 50N,103PaB. 50N,104Pa C 500N,103Pa D. 500N,104Pa分析:本题根据力的大小,同学们很容易排除A、B,但由于对双脚与地面之间的受力面积找不到估计的办法,所以难以确定正确答案。
此时,如果假设C为正确答案,逆向思维可以推出相应的受力面积为0.5m2,与实际明显不符合,所以排除选项C。
答案:D【例4】(04.)图示为我们常见的家用电器,关于它们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A.电风扇约2AB.电冰箱约1AC.电视机约2AD.台灯约例1:选择分析:本题只需要同学们了解家用电器的电功率的大致情况,再利用公式:I=P/U 进行判断即可,许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关于电功率做了大量的习题,但恰恰对与自己生活最息息相关的用电器的电功率却一无所知,凭感觉认为体积很大的电冰箱功率至少有一千多瓦,所以第一个把恰恰是正确答案的“B”排除。
答案:B【例5】在如图所示的各杠杆中,无论怎样调节力的大小都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A B C D磁学作图(1)判断通电螺线管电流方向;(2)判断通电螺线管磁极(3)画出通电螺线管中线圈绕法.抓住"右手螺旋定则"三个要点:①伸出右手;②四指与电流方向一致;③大拇指所指为N极方向典例分析:【例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请你画出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或折射规律对光的反射或折射作图,关键是先画好法线,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的原则画出反射或入射光线。
再进一步将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用虚线略微延长,根据“直射线路不变”;斜射时“光速变大,远离法线;光速变小,靠近法线”的规则画出折射光线。
答案:如图所示:【例2】如图甲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
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F2.分析:根据已知的力臂画力时,其实还是要找出“力的三要素”:(1)根据力的作用线应与力臂垂直,确定力的方向;(2)力的作用点应画在杠杆上;(3)大小这里没有严格要求。
特别要注意力的方向不要画反了,判断的方法是“由静到动”发现F1使杠杆顺时针转动,那么要使杠杆“处于静止状态”,F1的作用效果必须使杠杆逆时针转动,即方向向上。
答案:如上图乙所示【例3】(05.)。
如图所示,要求用电流表测量灯泡L2中的电流(0.3A),电压表测量灯泡L1的电压,L1、L2并联,变阻器调节L1的亮度,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将符合要求的电路图画在虚线框内,并将实物连接起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电路的设计,其中包括电流表应与被测用电器串联;电压表应并联在所测用电器的两端;滑动变阻器需要“一上一下”连接并与所需调节的用电器串联在一支路上。
解答的技巧是:(1)首先抓住“L1、L2并联”画出草图(2)根据要求分别确定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和开关的位置(3)注意电路图中原件之间左右位置要参照实物图,如L1在L2上面,电流表在L2的左边等,以避免在连线时出现“交叉”现象(4)连接完毕再根据题意检查一遍。
答案:如下图所示【例4】试根据如图所示的电池极性和螺线管的N、S极,说明螺线管的绕法。
分析:先根据螺线管的磁极,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可用铅笔在图上轻轻画出),然后从电源正极流出的电流那端画起,看线是从正面绕到背面符合要求,还是从背面绕到正面符合要求,先画出第一匝,再依次画出其余线圈使电流流回电源的负极,最后可用右手螺旋定则检查一遍。
答案:如图所示的绕制螺线管。
中考物理题型解题技巧点拨_计算与简答题计算题与简答题是中考的一种必考题型,在中考中所占分值较大。
因为其不仅要求有正确的答案,还要求解题过程规范、语言描述准确。
所以在解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理解题意。
为了便于打开思路,对试题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形成清晰的认识,经常需要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或根据题意将“题干”中的一些信息迁移到图形上,从而“题形结合”形成一个直观的整体(如:例1)。
2.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在物理试题中经常出现一些诸如“光滑”、“静止”、“漂浮”和“家庭电路”等常见关键词,它们隐含的条件分别是“不考虑摩擦力”、“二力平衡”、“浮力等于重力”和“电压为220V”等,我们在审题时只有抓住这些“题眼”,才可能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如: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