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无功补偿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4.62 MB
- 文档页数:87
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动态无功补偿技术是电力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通过对电网中的无功功率进行控制和调节,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以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主题,对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发展趋势等进行探讨。
一、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的基本原理动态无功补偿技术是通过控制电容器的接入和退出,实现对电网中无功功率的补偿。
当电网中存在较大的无功功率时,通过接入适量的电容器,可以提供无功功率,改善电网功率因数;而当电网中无功功率较小或为负值时,可以通过退出电容器来吸收多余的无功功率,维持电网的稳定运行。
二、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领域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特别适用于以下场景:1.大型工业企业:工业生产中往往存在较大的无功功率,通过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可以改善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电网的无功损耗,提高电力质量。
2.电力系统调度:电网运行中,由于负荷变化或电源接入退出等原因,电网中的无功功率波动较大。
通过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可以实时调节电网的无功功率,保持电网的稳定运行。
3.新能源接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如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这些电源的接入会对电网的无功功率产生影响。
通过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电网的无功功率,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现状国内外对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国内,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许多大型工业企业和电力系统调度中心都采用了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有效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国外,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广泛应用了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和新技术,如自适应控制、多级补偿等,进一步提高了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的性能和可靠性。
四、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和负荷特性的变化,对动态无功补偿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功补偿技术在新能源储能系统中的应用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能源资源逐渐减少。
因此,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无功补偿技术作为新能源储能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重点探讨无功补偿技术在新能源储能系统中的应用,包括无功补偿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实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无功补偿技术的基本原理无功补偿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的技术手段。
它通过投入无功电流或者容性功率来补偿电力系统中的感性或者容性无功功率,以实现功率因数的调整。
无功补偿技术可以分为静态无功补偿技术和动态无功补偿技术两类。
静态无功补偿技术主要是通过静态无功补偿装置,如静态电容器、静态无功发生器等来实现。
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则主要通过动态无功补偿设备,如STATCOM(静止同步补偿器)等来实现。
二、无功补偿技术在新能源储能系统中的应用实例1. 无功补偿技术在风力储能系统中的应用风力储能系统在风能不稳定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感性无功功率,从而影响系统电压的稳定性和功率因数的合理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利用无功补偿技术对风力储能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
通过在风力储能系统中投入静态无功补偿装置,在风力发电机组和电网之间实现无功补偿,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传输损耗,提高电网质量。
2. 无功补偿技术在光伏储能系统中的应用光伏储能系统在晴天充电、多云或夜间放电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感性或容性无功功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光伏储能系统中引入无功补偿技术。
通过利用静态无功补偿装置,对光伏储能系统中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可以提高系统功率因数,减少无功功率的损耗,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3. 无功补偿技术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中的应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无功功率。
为了保证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电网质量,需要引入无功补偿技术。
通过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中安装静态无功补偿装置,可以补偿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从而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技术规范标准}动态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装置技术规范书技术规范标准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可靠性和互操作性,涉及到产品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维护等各个环节的规范。
动态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装置是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化,动态地调整无功功率和谐波电流,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电力质量。
为了确保动态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装置的安全和性能,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规范书。
技术规范书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要求:规定了动态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装置的设计要求,包括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流范围、响应时间、效率等参数要求。
2.产品结构与材料:规定了动态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装置的结构和材料要求,包括外壳材料、散热结构、连接器、电子元器件等。
3.性能要求:规定了动态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装置的性能要求,包括静态无功补偿能力、动态无功补偿能力、谐波治理能力、稳定性等。
4.试验方法与检测要求:规定了动态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装置的试验方法和检测要求,包括输入输出电压电流测量、响应时间测量、效率测量、稳定性试验等。
5.安装与调试:规定了动态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装置的安装和调试要求,包括接线要求、接地要求、防雷要求等。
6.使用与维护:规定了动态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装置的使用和维护要求,包括使用环境要求、维护周期、维护内容、故障排除等。
制定技术规范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技术发展和国家政策等因素,同时也需要与相关的国际标准保持一致,以便于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动态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装置技术规范书的制定是为了推动电力系统的能效化和智能化发展,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电力质量。
通过定期修订和更新技术规范标准,可以适应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变化,促进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变压器动态无功补偿
变压器的动态无功补偿是一种用于改善电力系统功率因数和电能质量的技术。
它通过在变压器的低压侧或高压侧接入无功补偿装置,实现对无功功率的实时补偿。
动态无功补偿的主要作用包括:
1. 提高功率因数:无功补偿装置可以向电网提供无功功率,减少无功功率的流动,从而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
这有助于减少电网的无功负担,降低电网损耗,提高电网的传输效率。
2. 稳定电压:无功补偿装置可以对系统中的无功功率进行快速响应和补偿,有助于稳定电网电压。
它可以减少电压波动和闪变,提高供电质量,保护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3. 节能降耗:通过提高功率因数,减少无功功率的流动,可以降低电网的电能损耗。
这有助于节约能源,降低电力成本。
4. 改善电能质量:动态无功补偿可以抑制谐波,减少无功电流引起的谐波污染,提高电能质量。
它有助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谐波干扰,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动态无功补偿通常采用电容器组、电抗器、静态无功发生器(SVG)等装置来实现。
这些装置可以根据电网的无功需求自动进行补偿,实现无功功率的快速调节和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和应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时,应根据具体的电网条件、负载特性和补偿要求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补偿效果和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定期的维护和监测也是确保无功补偿装置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
无功补偿技术的标准与规范研究无功补偿技术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无功补偿技术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制定相应的标准与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无功补偿技术的标准与规范,包括其概念、分类、应用以及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1. 无功补偿技术概述无功补偿技术是指通过电气设备对电力系统中产生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并减少能源损耗。
无功补偿技术可以分为静态无功补偿和动态无功补偿两大类。
静态无功补偿主要通过电容器和电抗器进行,而动态无功补偿则主要依靠电力电子器件和控制系统实现。
2. 无功补偿技术的分类根据运行方式和控制策略的不同,无功补偿技术可分为传统无功补偿技术和先进无功补偿技术。
传统无功补偿技术包括固定补偿和自动补偿,主要通过静态装置进行无功补偿。
而先进无功补偿技术则采用了动态装置和先进的控制策略,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需求进行精确调节。
3. 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无功补偿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工业生产和商业建筑等领域。
在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线路电流,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在工业生产中,无功补偿技术可以减少电机和变压器的额定容量,提高装置的效率和经济性。
在商业建筑中,无功补偿技术可以改善供电质量,减少电费支出。
4. 无功补偿技术标准的制定制定无功补偿技术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技术要求,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无功补偿技术标准应包括技术参数、测试方法、运行要求等内容。
标准制定应依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法规以及技术发展趋势,充分考虑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5. 无功补偿技术规范的制定与标准不同,无功补偿技术规范更加详细和具体,包括设备选型、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运营管理等方面。
规范的制定应考虑到工程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和技术创新,以确保设备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结论无功补偿技术的标准与规范的制定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无功补偿在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监测中的应用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是指交流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
无功功率的存在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无功补偿技术来改善电能质量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本文将重点介绍无功补偿在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监测中的应用。
一、无功补偿技术简介无功补偿技术是一种通过对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进行调节,使其接近或达到额定值的技术手段。
无功补偿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主要包括静态无功补偿技术和动态无功补偿技术两种。
静态无功补偿技术是通过在电力系统中添加无功补偿设备,如电容器、电抗器等,来实现对无功功率的补偿。
这种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成本低廉等优点,适用于对无功功率变化较为缓慢的系统。
动态无功补偿技术是通过控制电力系统中的电力电子器件,如静止无功功率发生器(SVC)和静止无功功率调节器(STATCOM),来实现对无功功率的补偿。
这种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无功功率调节范围广、对电力系统影响小等优点,适用于对无功功率快速变化的系统。
二、无功补偿在电能质量监测中的意义电能质量是指电力系统中电能的波动、谐波、闪变等因素对供电设备、用户设备和电能消费产生的不利影响程度。
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1. 提升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通过无功补偿技术,可以减小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的提高可以减少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流动,降低传输损耗;同时还能减少电力系统的谐波和电磁干扰,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减小电力系统的电压波动无功补偿技术可以通过对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进行调节,来减小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波动。
电压波动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电能质量问题之一,对用户设备和电能消费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电压波动,提高供电质量。
3. 抑制电力系统的谐波谐波是电力系统中频率为基波频率整数倍的特定频率成分,常常由非线性负载引起。
湖北大洪山一期风电项目35kV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规范书(讨论稿)设计方: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2016年3月目录第1 章无功补偿装置一般规定 (2)1.1 工程概况 (2)1.2 总则 (2)1.3 交货日期及地点 (3)1.4 工作内容 (3)1.5 使用条件 (3)1.6 控制策略 (4)1.7 技术文件 (4)1.8 使用标准 (6)1.9 设计联络会 (8)1.10 培训 (9)1.11 技术服务 (9)1.12 备件 (10)1.13 维护工具和测试仪器 (11)1.14 工厂检验 (11)1.15 达不到保证值的处理办法 (11)第 2 章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规范 (12)2.1 基本技术要求 (12)2.2 无功补偿装置成套系统技术要求 (12)2.3 无功补偿装置主要设备技术要求 (14)2.4 试验 (17)第 3 章供货范围、质保期限及其工作安排 (19)3.1 供货设备清单 (22)3.2 备品备件清单 (23)3.3 专用设备清单 (23)3.4 供货分界点 (23)3.5 质保期限 (24)3.6 设备安装 (24)第 4 章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25)4.1 技术服务 (25)4.2 铭牌 (27)4.3 质量保证 (27)4.4 包装与运输 (27)第1 章无功补偿装置一般规定1.1工程概况中电投湖北大洪山一期风电项目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的西北部山区,毗邻钟祥市和随州市,属湖北省电网。
湖北大洪山一期风力发电工程拟建装机容量为46.5MW,共7台2000kW风机和13台2500kW 风机。
根据本风电场的装机容量及当地电网情况,本阶段初步考虑以每10台风机串接成1回35kV 线路,共2回35kV线路接入场内升压站,最终升压至110kV经1回110kV架空线路接入电网侧的110kV宋河变电站。
根据本期建设规模,本工程新建110kV升压站拟安装1台50MVA的主变,110/35kV电压等级,110kV侧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方式,出线1回。
磁控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技术原理、优势及适用行业摘要无功补偿有多种形式,基于MCR的动态无功补偿是其中较为先进的一类,磁控电抗器(MCR)利用直流励磁原理,采用小截面磁饱和技术通过调节磁控电抗器的磁饱和度,改变其输出的感性无功功率,中和电容器组的容性无功功率,实现无功功率的连续可调。
该系统装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运行稳定可靠。
与其他类型的无功补偿装置对比。
此类补偿装置与其它类型的无功补偿装置的区别主要在于磁控电抗器(MCR),因此,该文重点讲述了MCR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优势,与它类型的无功补偿装置做了技术比较,预测了MSVC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MCR;直流励磁;可控硅;无功功率引言目前,无功补偿的主要装置是电容器、电抗器和少量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开关(断路器)投切电容器的调节方式是离散的,不能取得理想的补偿效果。
开关投切电容器所造成的涌流和过电压对系统和设备本身都十分有害。
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相控电抗器(TCR)的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器(SVC)在电力系统中投入实际运行。
但由于其投资昂贵,难以推广。
20世纪末,因具有价格便宜、维护方便等优点,基于磁阀式可控电抗器(MCR)的SVC,相继在一些国家电网投入运行,并展示了它的优越性。
磁控电抗器(MCR)型SVC(简称MSVC)装置利用直流励磁原理,采用小截面磁饱和技术通过调节磁控电抗器的磁饱和度,改变其输出的感性无功功率,中和电容器组的容性无功功率,实现无功功率的连续可调。
一、MSVC装置的基本结构:MSVC装置由补偿(滤波)支路和磁控电抗器(MCR)并联支路组成,其中补偿(滤波)支路经隔离开关固定接于母线,通过调节磁控电抗器的输出容量(感性无功功率)实现无功的柔性补偿。
因与其它各类补偿装置的主要区别在于磁控电抗器,故下面集中对磁控电抗器(MCR)作介绍。
图1动态无功补偿装置(MSVC)一次系统图二、磁控电抗器(MCR)2.1基本工作原理磁控电抗器采用直流助磁原理,利用附加直流励磁磁化铁芯,改变铁芯磁导率,实现电抗值的连续可调,其内部为全静态结构,无运动部件,工作可靠性高。
基于SVG技术的动态无功补偿整流方案基于SVG技术的动态无功补偿整流方案无功补偿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问题之一,对于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动态无功补偿整流方案是一种基于SVG技术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地改善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提高电能的效率和质量。
SVG技术,即静止无功发生器技术,是一种通过电子器件实现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的技术。
它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运行稳定等优点,成为了无功补偿领域的热门技术。
动态无功补偿整流方案利用SVG技术的优势,通过智能控制器对无功补偿器进行精确控制,实现对电网的无功补偿。
它主要由SVG装置、控制系统和监测系统三部分组成。
首先,SVG装置是该方案的核心部分,它通过电子器件实时感知电网的无功功率需求,并根据需求产生相应的无功电流来进行补偿。
与传统的无功补偿设备相比,SVG装置具有更高的响应速度和更精确的控制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电力系统的变化。
其次,控制系统是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对SVG装置进行精确控制和调节。
控制系统根据电网的运行状态和无功功率需求,通过智能算法计算出最佳的无功补偿方式,并将控制信号传输给SVG装置。
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网的无功功率,有效地控制SVG装置的工作状态,提高无功补偿的精度和效果。
最后,监测系统是该方案的监控和管理部分,它能够实时监测电网的无功功率、SVG装置的运行状态和参数等,并将监测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
监测系统能够提供电网的运行状态和无功补偿效果的实时反馈,帮助运维人员及时调整和优化无功补偿方案。
总之,基于SVG技术的动态无功补偿整流方案是一种高效、精确的无功补偿解决方案。
它通过智能控制器对SVG装置进行精确控制,能够实时感知电网的无功功率需求,并通过产生相应的无功电流进行补偿。
该方案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提高电能的效率和质量,对于电网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的广泛推广,动态无功补偿整流方案有望在电力系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电中卫宣和光伏电站一期20MWp工程35kV无功补偿成套装置技术规范书采购方:国电太阳能系统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供货方:设计方:上海能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批准:审核:校核:编写:第一章总的要求1.1.本技术协议适用于国电宣和光伏电站一期20MWp工程35kV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成套装置,它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设备技术协议书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符合工业标准和本协议书的优质产品。
1.3.供方提供的设备必须完全符合本协议书的要求。
1.4. 供方应执行本技术协议所列标准。
有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若供方所提供的技术协议前后有不一致的地方,以有利于设备安装运行、工程质量为原则,由买方确定。
1.6.合同签订后1周内,按本协议要求,供方提出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试验、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买方,由买方确认。
1.7.本设备技术协议书未尽事宜,由供、需双方在技术联络会时协商确定。
1.8.供方保证提供的产品符合安全、健康、环保标准的要求。
供方对成套设备(含辅助系统与设备)负有全部技术及质量责任,包括分包(或采购)的设备和零部件。
买方有权参加分包、外购设备的采购和技术谈判,供方和买方协商,最终买方确定分包厂家,但技术上由供方负责归口协调。
1.9.在签订合同之后,买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在设备投料生产前,供方在设计上给予修改。
具体项目由买卖双方共同商定。
1.10. 本设备技术协议书经供、需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二章工程概况本工程拟建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宣和镇境内。
中卫市地处黄河前套之首,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宁、甘、蒙三省区交汇处,东与吴忠市接壤,南与固原市及甘肃省靖远县相连,西与甘肃省景泰县交界,北与内蒙阿拉善左旗毗邻,地跨36°09′N~37°43′N 、104°17′E~106°10′E,东、西长约130km,南、北宽约180km。
主变电站动态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装置一、设备内容:在主变电站安装动态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装置(SVG方式),以进线无功功率及母线电压作为控制目标,动态跟踪电网电能质量变化,并根据变化情况动态调节无功输出,实现变电站在任意负荷下的高功率因数运行。
1、安装装置包括并联多重化式无功发生器(SVG)、SVG变压器柜,断路器开关柜,热管散热装置,工业空调等组成。
其中单套补偿容量3930 KVAR。
2、拆除原电容补偿设备,并更换进线电源电缆。
3、数量:4套。
4、本工程为交钥匙工程。
二、技术要求:1.环境条件环境温度:-10~ +40︒C相对湿度:日平均值不大于95%;月平均值不大于90%(25︒C);有凝露发生海拔高度:≤1000m地震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污秽等级:III级2.采用标准1)设备的制造、试验和验收除了满足本用户需求书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国家标准或相应的IEC标准:所有图纸符合ISO标准,所有尺寸和参数单位使用国际米制。
GB 3983.2-89 《高压并联电容器》;GB311.1-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 50227-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04-1996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订货技术条件》;DL 442-91 《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DL/T672-1999 《变电所电压无功调节控制装置订货技术条件》GB11920-89 《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G/T 12325-2003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 12326-2000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2)国家电力部门颁布的各项反事故措施、相关技术规范。
3)除非另作特殊规定,所有设备都必须满足最新版本的国标、电力系统行业及IEC标准,包括在投标时已生效的任何修改和补充。
光伏发电30MWp工程35kV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规范书年月供货需求表说明:1、本期工程装设动态无功补偿容量为 3.46Mvar, SVG输出范围:-3.46Mvar~+ 3.46Mvar容性范围内连续可调。
2、整体占地面积要求在满足电气及防火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合理优化。
投标提供附图:35kV SVG设备技术规范书附图。
3、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容量等相关参数为暂定值,待接到业主“生产通知”后再安排生产。
4、设备能够在当地环境中满足正常运行的要求。
5、进线电缆支架和变压器防护围栏由卖方提供。
6、签协议时,需提供满足施工图设计深度的总装图和基础安装尺寸图(电子版及纸介质)。
1 总则(1)本规范书适用于光伏发电30MWp工程中35kV静止型无功发生器(SVG)。
它提出了对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2)本规范书提出的是具体的技术要求,并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
卖方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国家相关标准和IEC标准的优质产品。
(3)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买方所执行标准不一致时,按水平较高标准执行。
(4)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提供的产品完全符合招标的要求。
(5)本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等同法律效力。
随合同一起生效。
本规范书未尽事宜,双方协商确定。
2 项目概况张家口市地处河北省西北部。
东南距首都北京170公里,西邻“煤海”大同180公里,北接内蒙古草原,世称“神京屏翰”之域。
张家口市地域广阔,属中温带亚干旱气候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地形多样,水源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境内有京包、大秦、宣庞三条铁路干线,主要公路干线有110、112两条国道,宣大、京张高速公路、丹拉和张石高速公路跨越县境。
全县13个乡镇全部通油路,306个行政村全部通公路。
本期工程为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30MW。
本期新建一座110kV升压站。
3 项目建设环境条件光伏发电30MWp工程位于张家口市深井镇官地房村东北百褶山南麓缓坡,东北距宣化区约20km,北距张家口市约30km。
设备补偿的三种方式设备补偿是指在电力系统中,针对电气设备的电气特性进行补偿,以达到提高电气设备的性能和保护设备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设备补偿方式主要有三种:静态无功补偿、动态无功补偿和谐波滤波。
一、静态无功补偿静态无功补偿是指通过在电力系统中增加或减少适当的无功电容器或电感器来实现对系统中无功功率的调节。
其主要作用是改善系统的功率因数,提高电网稳定性,降低输电损耗和提高供电质量。
1. 串联型无功补偿串联型无功补偿主要采用串联连接的方式来增加系统中的感性元件或容性元件。
当系统中存在感性负载时,可以通过串联连接适当容量的无功电容器来消耗感性负载所产生的无功功率,从而达到改善系统功率因数、提高供电质量和降低输电损耗等目标。
2. 并联型无功补偿并联型无功补偿主要采用并联连接的方式来增加系统中的容性元件或感性元件。
当系统中存在容性负载时,可以通过并联连接适当容量的无功电感器来提供所需的无功功率,从而达到改善系统功率因数、提高供电质量和降低输电损耗等目标。
二、动态无功补偿动态无功补偿是指通过采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利用可控硅等器件对系统中的无功功率进行调节,以达到快速响应、精确控制和高效节能的目的。
其主要作用是改善系统的动态稳定性、提高电网可靠性和保证供电质量。
1. SVC补偿SVC(Static Var Compensator)补偿是一种常见的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其主要由变压器、滤波器、可控硅元件等组成。
当系统中存在大量非线性负载或谐波污染时,可以通过SVC补偿来消除这些影响,从而达到改善系统稳定性和提高供电质量等目标。
2. STATCOM补偿STATCOM(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补偿是一种新型的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其主要由IGBT元件、直流滤波器等组成。
相比于传统的SVC补偿,STATCOM补偿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无功补偿范围广等优点,适用于高压大容量的电力系统。
国网江苏省无锡供电公司居配技术规范书低压智能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招标文件2017年1月10日低压智能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是安装在低压配电系统内,用于改善低压配电的电压质量,提高无功补偿运行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电力客户,在原有低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基础上提升和拓展的低压智能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本技术规范对低压智能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技术指标、机械性能、适应环境、功能要求、电气性能、抗干扰及可靠性等做了进一步的规定。
1、编制依据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 10229 电抗器GB 311 高压输配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T 11022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同技术要求GB/T 15576 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GB/T 4025 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指示器和操作器的编码规则GB/T 14549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5945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GB/Tl2325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15543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12326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与闪变GB/T18481 电能质量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GB/T 15291 半导体器件第6部分晶闸管GB/T 3859.1 半导体变流器基本要求的规定GB/T 3859.2 半导体变流器应用导则GB/T 3859.4 半导体变流器包括直接直流变流器的半导体·自换相变流器GB/T 13422 半导体电力变流器电气试验方法GB/T 17626.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DL/T597 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订货技术条件DL/T 781 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DL/T842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使用技术条件DL/T1053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规程JB7113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JB/T 3085 电力传动控制装置的产品包装与运输规程JB/T 2436.1 导线用铜压接端头第1部分:0.5~6.0平方毫米导线用铜压接端头JB/T 2436.2 导线用铜压接端头第2部分:10~300平方毫米导线用铜压接端头JB/T 3085 电气传动控制装置的产品包装与运输规程国家电网生(2009)133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国家电网科(2008)1282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2、术语与定义2.1低压智能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由一个或多个低压开关设备、低压电容器、低压静止无功功率发生器和与之相关的控制、测量、信号、保护、调节等设备,由制造商完成所有内部电气与机械连接,用结构部件完整地组装在一起的一种组合体,以下简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