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2
- 格式:doc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6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2。
2 气压带和风带2.2。
1一、选择题下图是“某区域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有关a、b、c、d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流a、c由密度大的地方流向密度小的地方B.气流b、d由低压流向高压C.气流b、d受地转偏向力影响D.气流a、c引起降水变化,气流b、d则不会2.下列有关甲、乙两处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处易形成多雨天气B.近地面等压面,甲处向下凹,乙处向上凸C.甲、乙两处均为少雨带D.甲处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处答案:1。
C2。
B解析:第1题,从经纬度和环流方向来看,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低纬度环流圈。
a气流是因地面受热膨胀上升形成的,由密度大的地方流向密度小的地方,但c气流因动力原因由密度小的地方流向密度大的地方;b、d为水平气流,由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并且发生了明显的偏向,说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d是信风带,由高纬流向低纬,温度不断升高,一般带来干燥的天气。
第2题,甲地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等压面下凹,水汽上升凝结,易成云致雨,气温日较差小,乙地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等压面上凸、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大。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关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A.下沉干燥B.上升湿润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4.正确表示①②之间风带风向的图是()答案:3。
A 4.B解析:第3题,从图中的副极地低气压带提示信息可知①②③均为气压带的位置。
C、D排除。
据纬度位置可知②为30°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A正确。
第4题,①②之间的风带应为南半球低纬度的信风带,即东南信风带,实际风向为东南风。
下图所示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回答5~6题。
5.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答案:5。
突破重围,大气层2代注入器用法全解析大气层2代注入器是一种高端的大气层注入工具,主要用于在高空飞行中注入化学物质或气体,完成大气层相关科学研究。
那么,该注入器的具体用法有哪些呢?本文将一一为您解析。
首先,大气层2代注入器的使用前需要进行充气操作,确保注入器内部气体充足。
充气后,将注入器安装在以下物体之一上:固定在飞艇、卫星或飞行器上,或者使用球载式注入器进行悬浮操作。
接下来,通过喷射系统将所需物质或气体注入大气层中。
其次,对于注入器的具体操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控制注入器在注入物质或气体时的垂直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的注入造成不必要的误差。
其次,要确保注入器的稳定性,防止在高空中出现异常情况。
最后,及时记录注入数据,为后续的分析和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最后,大气层2代注入器在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确保安全,避免出现意外事故。
另外,在使用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器具的清洗与保养,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总结起来,大气层2代注入器的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注意事项,但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就能完成相关科学研究。
相信本文对使用大气层2代注入器的读者会有所帮助。
大气环流图大气大范围运动的状态。
某一大范围的地区(如欧亚地区、半球、全球),某一大气层次(如对流层、平流层、中层、整个大气圈)在一个长时期(如月、季、年、多年)的大气运动的平均状态或某一个时段(如一周、梅雨期间)的大气运动的变化过程都可以称为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是完成地球- 大气系统角动量、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平衡,以及各种能量间的相互转换的重要机制,又同时是这些物理量输送、平衡和转换的重要结果。
因此,研究大气环流的特征及其形成、维持、变化和作用,掌握其演变规律,不仅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将有利于改进和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有利于探索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更有效地利用气候资源。
大气环流通常包含平均纬向环流、平均水平环流和平均径圈环流3部分。
平均纬向环流指大气盛行的以极地为中心并绕其旋转的纬向气流,这是大气环流的最基本的状态,就对流层平均纬向环流而言,低纬度地区盛行东风,称为东风带(由于地球的旋转,北半球多为东北信风,南半球多为东南信风,故又称为信风带);中高纬度地区盛行西风,称为西风带(其强度随高度增大,在对流层顶附近达到极大值,称为西风急流);极地还有浅薄的弱东风,称为极地东风带。
平均水平环流指在中高纬度的水平面上盛行的叠加在平均纬向环流上的波状气流(又称平均槽脊),通常北半球冬季为3个波,夏季为4个波,三波与四波之间的转换表征季节变化。
平均径圈环流指在南北-垂直方向的剖面上,由大气经向运动和垂直运动所构成的运动状态。
通常,对流层的径圈环流存在3 个圈:低纬度是正环流或直接环流(气流在赤道上升,高空向北,中低纬下沉,低空向南),又称为哈得来环流;中纬度是反环流或间接环流(中低纬气流下沉,低空向北,中高纬上升,高空向南),又称为费雷尔环流;极地是弱的正环流(极地下沉,低空向南,高纬上升,高空向北)。
高一地理学案使用时间:2014年10月17日编辑人:【学习目标】1.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
【重点难点】1、热力环流原理、低空风与高空风形成原理。
2、热力环流原理。
【考情分析】多借助等压等温线分布图、风向图出题;5年4考;选择题分值一般4分,综合题分值一般6-10分。
【学习内容】课前学习:(自主学习课本47页—49页)1.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差异,造成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并导致水平方向上各地区的气压差异,引起______________。
2.当一地受热较多时,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形成________,其高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___________;同样,如果其他地区受热较少,空气冷却下降在高空形成_______,在近地面形成_____________。
3.水平气压的差异产生___________,并造成空气的水平运动--------__________。
4.高空风的运动仅受到________和_________的作用,而近地面的风向,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5.形成地球上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主要因素有两个: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知识点一:全球气压带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热力环流(阅读课本48页图2-29完成)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高低纬间的__________差异(高低纬间的________不均、冷热不均)2、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1)假设地面各地受热均匀,则等压面如下图所示:(单位:hpa)100410051006地面(2)如果有了冷热不均(如右图)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冷热不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①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地区__________②大气运动的形式: __________运动和__________运动③等压线向高空突起,则相对于同一高度周围为高压;等压线向近地面突出,则相对于周围为低压【合作探究】(自主学习3分钟,讨论3分钟)1.读右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4个点的气压关系为①<②<③<④B.甲地多晴朗天气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2.读在右列四幅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图中曲线和直线表示等压面,正确的有( )(3)热力环流的应用(图例)例题:右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知识点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阅读49页内容)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风地表受热不均,使同一水平面上产生了_______差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知识点二)三圈环流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1)赤道附近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赤道高空形成相对高压区,近地面形成相对低压区。
极地附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极地高空形成相对低压区,近地面形成相对高压区。
90°N (冷) 60°N 30°N 0(热) (2)赤道高空形成高压,气流向南北两侧高空流去,向北流动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来到北纬30度高空已经偏转成为了西风,不再继续北进。
同时,基地附近近地面形成的高压区形成了一股向南流动的气流。
(冷)60°N 90°N0(热)30°N(3)赤道高空输送到北纬30度高空的空气越积越多,受重力影响便产生了一股下沉气流,这股下沉气流使得北纬30度的近地面形成了一个相对的高压区。
90°N(冷)60°N 30°N 0(热)(4)北纬30度的近地面形成的高压区使得气流向南北两侧分流,回到赤道附近的气流在低纬度的近地面和高空之间形成低纬环流圈。
90°N (冷) 60°N30°N(热) (5)向北流动的气流与极地近地面向南流动的气流在北纬60度附近相遇,极地附近来的是冷而重的冷气团,北纬30度附近来的是暖而轻的暖气团,两股气团在北纬60度附近相遇时,暖而轻的暖气团主动向上爬升,使得北纬60度的近地面形成了相对的低压区,高空形成了相对高压区。
90°N (冷) 60°N 30°N 0(热)(6)北纬60度高空的相对高压区向南北两侧分流,向南流动的气流来到北纬30度高空,在中纬度的近地面和高空形成了中纬环流。
90°N(冷) 60°N 30°N 0(热)(7)向北流动的气流流向极地高空,在高纬度的近地面和高空形成了高纬环流。
90°N(冷) 60°N 30°N 0(热)(8)于是,在低纬、中纬、高纬的近地面和高空形成了三个大气环流圈,称之为“三圈环流”。
大气层的组成地球的大气层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其中包含了主要的氮气、氧气和小量的其他气体。
这些气体在大气层中形成了一个密度较高的气体包围层,起到了保护地球的作用,并且对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大气层的组成进行详细介绍。
1. 氮气(N2)氮气是大气层的主要成分,占据了大约78%的比例。
氮气的分子结构稳定,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
它在大气层中的存在对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关键元素。
2. 氧气(O2)氧气是大气层的第二主要成分,占据了大约21%的比例。
氧气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至关重要。
动物通过呼吸吸入氧气,以进行能量产生和细胞功能的维持。
同时,氧气也是燃烧的必需元素,为火焰提供燃料供给。
3. 水蒸气(H2O)水蒸气是大气层中存在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含量可以根据地点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水蒸气在地球的水循环中起着重要的角色,通过蒸发、降水和蒸发再循环的过程,调节着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
4. 氩气(Ar)氩气是大气层中的第三主要成分,占据了约0.93%的比例。
它是一种稳定的惰性气体,不易与其他元素反应。
氩气主要源于地壳和海洋的气体交换,对大气层的稳定性和保护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5.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相对较低,占据了大约0.04%的比例。
尽管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却对地球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之一,能够吸收地球表面的热量,并形成温室效应。
近年来,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日益突出。
除了以上提到的主要成分外,大气层中还包含了一些微量气体和杂质,如氦、氖、甲烷、臭氧、氮氧化物等。
其中,臭氧在大气层中的特定层(平流层)中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减少对生物体的伤害。
总结起来,大气层的组成主要包括氮气、氧气、水蒸气、氩气和二氧化碳等重要气体。
这些气体的存在和比例维持了地球的生态平衡,同时也对地球上的生物体和气候产生着重要影响。
农村门楼对联大全_贴在村门楼的对联大气(2)农村门楼对联推荐上联:树雄心攻克科学堡垒;下联:立壮志攀登世界高峰。
上联:世纪日新新纪龙骧步;下联:前程似锦锦程马奋蹄。
上联:勤为致富之源年年发;下联:俭是聚财之本月月红。
上联:谋生计奔走四方;下联:拼全力赞金一桶。
横批:劳有所得上联:六波罗蜜‘施’为首;下联:四无量心‘舍’最高。
上联:李氏一族亲,三十五户住全村;下联:炎黄传血脉,家口人丁奔大康。
上联:李家富饶三十五户齐欢笑;下联:全村兴旺百四六天共春风。
上联:愧白首一郎有辜明盛;下联:愿青钱万选尽得贤良。
热门的农村门楼对联宝寨喜迎四海客山村广纳九州商一路三榕黔中古寨独楼双联笑迎宾客三棵古榕荫乡寨根节笃志二族同胞敬宾朋老少倾心族尊水侗,平寨聚居,一瓣心香迎贵客;溪涌东南,古州发脉,千堆玉浪踏歌声。
陶令辞官,黔境苗疆诗意美;徐孺下榻,侗年瓜节雅音长。
路道文昌,两寨一村新俊彦;榕荫生态,三株千载老神仙。
上联:招财进宝勤劳是根本;下联:发家致富科技做靠山。
上联:张灯结彩欢庆丰收岁;下联:跑马耍羊喜迎艳阳春。
上联:跃马扬鞭追日月乾坤;下联:壮志凌云创千秋伟业。
上联:元勋漫舞轻歌辞旧岁;下联:旦日欢天喜地迎新年。
上联:已有二月杏花八月桂;下联:再添一时春雨三时秋。
上联:协气绕南荣苍车献瑞;下联:条风来左序青锁含辉。
通用的农村门楼对联上联:快马加鞭不坠腾飞志;下联:吉羊昂首更添奋发心。
上联:骏马迎春元旦升丽日;下联:凯歌送旧佳节庆丰年。
上联:金镜霞明九苞开凤录;下联:玉衡星正五色协麟文。
上联:国兴旺年年风调雨顺;下联:民幸福岁岁人寿联丰。
上联:粉碎_春回宇内;下联:促进现代化劲满九州。
宝寨喜迎四海客山村广纳九州商一路三榕黔中古寨独楼双联笑迎宾客三棵古榕荫乡寨根节笃志二族同胞敬宾朋老少倾心族尊水侗,平寨聚居,一瓣心香迎贵客; 溪涌东南,古州发脉,千堆玉浪踏歌声。
一、单项选择题读“某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 )”。
完成下2题。
1.此时乙地盛行A. 西北风B. 东南风C. 东北风D. 西南风 2.与北京相比,此时甲地A. 风力较小B. 大气逆辐射强C. 气温较高D. 昼夜温差大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读图,完成下2题。
3.图中①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 海陆轮廓及地砖偏向力C. 地势高低起伏状况D.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4.该季节A. ①地高温多雨B. ②地寒冷干燥C. ③地温和多雨D. ④地低温少雨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
东亚 1960-1999 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下2题。
5.图示时段东亚地区A. 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B. 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C. 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D. 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6.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A. 夏季风逐年增强B. 1980 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多C. 1961 年华北地区降水偏少D. 夏季风逐年减弱 下图为某大陆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回答下3题7.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B. 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为主C. 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大陆西侧D. 从甲处到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8.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主要原因是A. 地处高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小B. 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C. 地表缺少植被覆盖D. 地表分布有大量沼泽 9.下列关于乙、丙两地的正确判断是A. 乙处附近气候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B. 丙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 丙处附近纬度太高,不利于渔场形成D. 乙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林带雾是指空气中悬浮大量微小水滴。
被称为高速公路“流动杀手”的团雾,大多是由于局部区域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形成的浓雾,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征。
江苏省近年来由团雾引起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比例高达18%左右。
图3是沪宁高速公路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3题。
10.一天当中,团雾的多发时段往往是()A. 0~6时B. 6~12时C. 12~18时D. 18~24时11.图示区域的团雾多出现在高速公路上的主要原因是()A. 汽车尾气排放量大B. 路面昼夜温差较大C. 沿线工业污染严重D. 临近河湖与林草地12.沪宁高速公路团雾发生频率最大的地点是()A. ①B. ②C. ③D. ④2017年9月10日,百年一遇的飓风“艾尔玛”登陆美国佛罗里达州,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下图为“美国地震、飓风、龙卷风、暴风雪等主要自然灾害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2题。
13.图11中表示美国飓风灾害影响区域分布的是图A. ①B. ②C. ③D. ④14.下列有关飓风“艾尔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形成于夏威夷群岛附近并且向西北移动B. 引发海啸,会给沿海地区带来重大损失C. 近地面气压很低,形成逆时针强风涡旋D. 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准确监测其移动路线读西班牙耶罗岛地理位置示意图,该岛地形崎岖,全年温和,多地形雨。
读图回答下2题。
15.耶罗岛地形雨主要分布在岛屿的()A. 东南部B. 西南部C. 西北部D. 东北部16.耶罗岛全年温和、气候并不炎热的重要原因是常年()A. 受信风影响B. 受副高影响C. 受洋流影响D. 受人类影响洞里萨湖位于柬埔寨境内北部(下图),湖区气候旱季(11月到次年4月)、雨季(5月到10月)分明。
洞里萨湖和湄公河的泛滥平原是茉莉花香米的主要产地。
当地农民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一年一熟种植(生长期5~6个月)。
生活在洞里萨湖区的居民,大多居住在可以移动的高脚木屋内,湖畔的村落有住家、学校、商店、邮局甚至是教堂,都搭建在水面上,形成特殊的“船屋”聚落景观。
据此回答下2题。
17.湖区平原水稻种植的主要季节为A. 3~8月B. 5~10月C. 7~12月D. 11~次年4月18.洞里萨湖畔水面上“船屋”特殊聚落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气候湿润,利于通风B. 适应湖水涨落,便于搬迁C. 用水方便,水运便利D. 紧临湖区,利于水产养殖下图是甲、乙两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3题。
19.甲图中,洋流①的流向及等温线画法正确的是A. B. C. D.20.与乙图中②地沿岸景观形成,关联不大的地理要素是 A. 地形条件 B. 洋流影响C. 副热带高压和信风D. 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21.与乙图中③地气候类型相匹配的是A.B.C. D.2013年11月第30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并建立了我国第四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 ,76°58’E )。
途中雪龙号获悉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客轮在南极被浮冰困住后,随即赶往营救。
读图完成下2题。
22.2014年1月2日,雪龙号成功营救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客轮后准备撤离时被四周涌来的浮冰围困,受困位置为(66°39’S,144°25’E)。
之后,雪龙号抓住风向转变的有利时机,向东南方向突围。
带来大量浮冰的天气系统及吹散浮冰的风可能是 A. 反气旋 强劲东风 B. 气旋 强劲东风 C. 气旋 强劲西风 D. 反气旋 强劲西风23.2014年2月8日泰山站正式建成时,泰山站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是 A. 极昼 约28° B. 昼长夜短 约28° C. 极昼 约24° D. 昼短夜长 约24°下图为沿36°N 地形剖面图的一部分及a 、b 两地的气候资料。
读图完成下2题。
24.有关a 、b 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冬季降水b 地多于a 地B. b 地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C. b 地为地中海气候D. a 地年降水量大于b 地 25.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甲地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大B. 两地河流流程短、水能丰富C. 乙地河流含沙量较大D. 乙地河流流域面积小 下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2题。
26.图中R 地的气温最可能是( ) A. 16℃ B. 20℃ C. 23℃ D. 26℃2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读“某大陆沿西海岸线降水量空间变化图”,完成下2题。
28.该大陆是A. 亚欧大陆B. 澳大利亚大陆C. 非洲大陆D. 南美大陆 29.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 纬度10°-30°地区流水侵蚀地貌广布B. 纬度30°-40°地区冬季水循环更强烈C. 纬度40°-60°地区植被为常绿阔叶林D. 降水量空间变化主要受地形和洋流的影响屋顶电动天窗是现代家居的一种时尚。
图中某地(45°N )房屋呈东西走向,图示屋顶与地面夹角为30°,据图文完成下2题。
30.某天中午通过天窗照射到房屋的阳光面积最小,下列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是 A. 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N B. 正值青海湖鸟岛观鸟佳期 C. 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D. 钱塘江观潮佳期 31.关于安装屋顶电动天窗的房屋自然通风的解释正确的是A. 冷空气从敞开的顶窗吹进,晚空气从侧面单元的悬窗扇或室外吹出B. 暖空气从敞开的顶窗吹进,冷空气从侧面单元的悬窗扇或室外吹出C. 暖空气从侧面单元的悬窗扇吹进,冷空气从敞开的顶窗或室外吹进D. 冷空气从侧面单元的悬窗扇或到外吹进,暖空气从敞开的顶窗吹出中国援建印度尼西亚的泗水—马都拉大桥是东南亚最大的跨海大桥,大桥连接爪哇岛和马都拉岛。
下图为爪哇岛和马都拉岛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500 m),完成下2题。
32.N 地1月降水327 mm,7月降水22 mm,造成1月和7月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有①.1月N 地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 ②.1月N 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影响 ③.7月N 地受干燥的东北风影响 ④.7月N 地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33.跨海大桥建设过程中最可能遇到A. 冷锋过境,风雨交加B. 热浪和干热风C. 台风经常来袭,狂风暴雨D. 对流强盛,电闪雷鸣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
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
监测绘制结果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2题。
34.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A. 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B. 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C. 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D. 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35.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A. 8日15时左右B. 8日22时左右C. 9日15时左右D. 9日18时左右一种符号可以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下图PQ 表示一种地理事物,M 、O 、N 位于同一直线上,回答下2题。
36.若PQ 表示某地区近地面低压槽上的锋线,且N 地吹西南风,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O 、N 三地气压值相等B. M 地气压值高于N 地C. M 地的气温低于N 地D. M 地的风力小于N 地37.若PQ 表示山区某一河流,河谷的等高线向Q 方向弯曲,M 地的地表水向东注入河槽,N 地地表水向北流注入河槽,两地地表水同时到达该河流的出口断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河流大致由东北流向西南B. 据材料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温带,且N 地处于阳坡C. 仅考虑植被因素,M 地周边差于N 地周边D. 仅考虑地形因素,M 地向东到河道缓于N 地向北到河道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读图完成下2题。
38.珀斯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原因是( ) A. 地处沙漠,昼夜温差大 B. 夏季多晴天,昼夜温差大C. 地处沿海平原,地形平坦D. 植被常绿茂密,减弱风力 39.珀斯风力强劲的时期( ) A. 亚洲低压强盛B. 正值当地葡萄的收获季节C. 享受珀斯海滩阳光浴的最佳季节D. 西欧南北温差大二、综合题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在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10分)(2)图中R 区域的两片沼泽地在不同季节会呈现离合变化的奇特现象。
请从气候角度加以说明。
(8分)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历山大群岛位于阿拉斯加半岛东南部沿海,由1100个大小岛屿组成,呈西北-东南向排列。
该群岛的岛屿具有不规则的海岸线,岛与岛之间形成深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