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课件第五单元 第四章第二节 细菌 (共15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15
《细菌》教学设计【教材版本】:初中《生物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课标要求】能够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健康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材分析】“细菌”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第二节内容。
在第一节课“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中,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检验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已从宏观角度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与生存条件。
本节课将从微观角度引导学生学习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特点等,要求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细菌的主要特征,认识到科技进步和勇于怀疑的精神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探究实践的能力与科学思维的习惯,为后面学习“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奠定基础。
同时,为学生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提供理论支持。
【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倡导探究性的学习理念,通过巧妙的设计各个学习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注重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整个教学过程灵活的调用生物知识开展探究学习、解释生活问题,引导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思维习惯。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2.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3.知道细菌的生殖方式。
能力目标:1.通过设计并实施对照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细菌的发现过程和巴斯德实验,了解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密切关系,认同理性的怀疑精神和正确的研究方法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结构及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
教学难点:巴斯德实验的理解;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泛的原因。
《细菌》说课稿本节选自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
本节主要包括细菌的发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以及细菌的生殖三部分内容。
根据生物学观点,结构决定功能,细菌的形态和结构对于学生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我将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确立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
而在日常生活中,人民常常是闻菌色变,认为细菌与疾病是联系到一起的,是人类的敌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在教学中我如何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正确认识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成为我们的教学难点。
而八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所以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我的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一、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够描述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理解细菌的营养方式。
二、能力目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认识和分析事物三、情感目标树立用实践去检验真理的科学观点我将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来完成我的教学目标(一)设疑讨论引入新课:教师首先从我们饭前洗手的生活习惯,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饭前要洗手?经过同学们自主思考后,教师结合舒肤佳的广告,洗手可以有效抑菌的广告,向同学介绍细菌无处不在,洗手是为了有效抑菌,维持我们的身体健康。
既然细菌无处不在,那你们看到过细菌吗?能描述其形态和结构吗?带着这样的疑问,学生被老师引导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师生互动,探究教学我将本环节分为两个阶段,一为情感目标的培养环节,首先教师请两位学生到台上做演示实验,用一只放大镜观察手,并要学生讲出他的观察结果,结果很简单,学生的观察结果不可能是观察到细菌,此时教师陈述,虽然细菌普遍存在,由于细菌非常小,所以只有要放大倍数很高的情况下,才能观察到细菌。
而此时教师可以再次发问,既然细菌很小,最开始的时候人们是怎样发现细菌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相关内容,并做出相应的回答。
教师只需要通过学生做出的回答,检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做出相关的补充和修正。
细菌知识点1:细菌的发现1.列文虎克发现细菌直到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第一次利用自制的单式显微镜观察到了极微小的生物。
一次,他把一位从未刷过牙的老人的牙垢,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吃惊地看到许多小生物。
这些小生物呈杆状、螺旋状或球状;有的单个存在,有的几个连在一起。
他把发现的小生物绘制成图,寄给英国皇家学会,发表在学会的会刊上,从此世人知道了细菌的存在。
2.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实验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
实验现象:直颈瓶内的肉汤几天后就腐败;四年后,鹅颈瓶内静置的肉汤仍然新鲜如初;打破瓶颈后,肉汤腐败。
实验分析:巴斯德认为,纯净的肉汤是永远不会生出细菌的,问题出在空气上,空气中飘浮着细菌或者细菌休眠体芽孢,当它们飘到肉汤里,肉汤会腐败变质。
而鹅颈瓶里的肉汤之所以长久不腐败,就是因为空气中的细菌或者芽孢被鹅颈瓶阻挡而不能进入肉汤的缘故。
实验结论: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引起的。
3.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巴斯德的其他主要贡献:(1)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和酵母菌。
(2)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
(3)提出了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知识点2:细菌的形态和结构1.细菌的形态特点(1)个体十分微小细菌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绝大多数细菌的直径大小在0.5微米~5微米之间。
(2)按照细菌形态的不同,大致可将其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等。
球形细菌,如引起肺炎的肺炎双球菌;杆形细菌,如生活在人和动物大肠内的大肠杆菌;螺旋形细菌,如产生沼气的甲烷螺旋菌。
2.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菌具有细胞的一般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核区,核质裸露,没有核膜包被。
像细菌这样只有核区的细胞称为原核细胞。
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4)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3.细菌的营养方式(1)异养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吸收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这样的营养方式叫作异养。
异养的细菌主要分腐生和寄生两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