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典型例题诠释 新人教版必修3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2
《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材习题答案解析
【学思之窗】
提示(1)电影能使人思维丰富,意志坚强。
可以提高人们的修养和审美观。
可以提高观众的情操,使人得到启发,美化人的心灵,感化人的行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帮助、合作、友好关系。
(2)看电影已成为了现代人的一种娱乐休闲方式,有助于缓解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3)但电影也有一些不良影响,不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提示流行音乐中音响、话筒的运用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技术的发展;二战前后爵士乐和摇滚乐的流行反映了信息时代青少年一代的情绪与追求;70年代以来流行音乐的商业化、即时性等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当代音乐的大众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反映了
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影响下各国各地区之间文化交往的频繁。
二、学习延伸
提示利大于弊的理由是:丰富的电视节目日积月累地丰富和完善人的知识系统;电视不知不觉地感染着观众的心灵,影响着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确立;电视加快了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扩大了人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素养,增强了人们的国际意识;青少年可以利用电视接受“空中课堂”中各个科目层次不同的教育,同样起到积累基础知识的效果。
[来源:学.科.网] 弊大于利的理由是:高中阶段是一个以课业为主的阶段,看电视时间过长会减少巩固基础知识的时间;长时间看电视可能会导致肥胖症、视力障碍和诸如抑郁症等心理疾病;长时间看电视,连绵不尽的直观形象直接进入我们的大脑,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使人们成为被动接受信息的工具。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知识拓展】1.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及特点(1)社会背景:19世纪上半期,欧洲一些国家进行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这促使音乐艺术逐渐从封建主义的束缚和教会的压抑下解放出来,开始走向更广阔的社会阶层,更深刻地表现人性,反映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各国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使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音乐家把对现实的不满和困惑以及自己的追求倾注在音乐的创作中,使音乐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民族性。
(2)特点:浪漫主义音乐注重感情的抒发和个性化的心理刻画,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感情热烈而奔放;在音乐作品中大量弘扬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
2.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及特点(1)历程:第一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流行音乐的主流是爵士乐。
第二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流行音乐中有摇滚乐、蓝调和新的爵士乐“比博普”。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音乐风格更加多样,表现为具有即兴性、强调借助和运用电子手段、注重话筒的操纵技术、商业化倾向日趋明显。
流行音乐的发展日益走向繁荣。
(2)特点:①多样性。
有摇滚、蓝调和爵士乐等。
②时代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爵士乐流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摇滚乐成为主流。
③商业化。
流行音乐的商业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④大众化。
大众化趋势也是流行音乐的一个重要特点。
3.电视的双重影响(1)积极影响:①使人们的生活习惯向着科学、多元化方向发展。
②有利于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有利于人类的进步。
③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消极影响:①减少了户外运动,产生肥胖、近视、抑郁症等诸多病症。
②暴力画面等对未成年人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③坐拥天地取代了人际交往,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使周边、邻里关系变得冷淡,缺乏人情味。
④使人们的生活体验变得以间接为主,生存机能相对降低。
1。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肖邦的祖国波兰在近代曾被外国瓜分,他在巴黎完成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舒曼曾称赞肖邦的音乐是“隐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这体现出( )A.肖邦的音乐作品具有明显的民族色彩B.波兰的资本主义发展十分缓慢C.波兰音乐在肖邦生活的时期走向巅峰D.民族乐派的音乐充满感伤情绪解析:A 由“肖邦的祖国波兰在近代曾被外国瓜分,他在巴黎完成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等信息可以看出其作品带有民族色彩,A项正确;B、C两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题干中只能看出肖邦的音乐带有感伤情绪,不能得出民族乐派的音乐充满感伤情绪,故D项错误。
2.(2018·河南郑州月考)19世纪中期以后,钢琴采用铸铁的结构使琴的音色更浓厚而辉煌,钢琴加上踏板装置使琴弦之间相互发生共鸣,激发了浪漫主义作曲家们的音乐想象力和创作灵感。
这表明浪漫主义音乐( )A.对外界环境有强烈敏感性B.对演奏乐器有较高要求C.已成为当时主流音乐风格D.善于引发人的内心情感解析:A 19世纪中后期正处于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之时,钢铁工业取得巨大进步,而材料“钢琴采用铸铁的结构使琴的音色更浓厚而辉煌,钢琴加上踏板装置使琴弦之间相互发生共鸣”反映了钢铁业的发展促进了音乐的进步,表明浪漫主义音乐对外界环境有强烈敏感性,故A 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演奏乐器的进步促进了音乐的进步,而不是浪漫主义音乐对演奏乐器有较高要求,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浪漫主义音乐是当时的主流音乐风格,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演奏乐器对作曲家的影响,而不是浪漫主义音乐善于引发人的内心情感,故D项错误。
3.收录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的纪录片电影《This is it》(《就是这样》)曾在全球99国(包括中国在内)同步上映。
该片之所以能够轰动寰球,是因为( )A.美国摇滚乐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音乐B.美国文化价值观念已获得全球各国的普遍认可C.世界文化正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D.各国间的音乐文化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强解析:D 本题可用排除法。
1.贝多芬是欧洲音乐界承前启后的作曲家,其音乐风格经历的变化是()A.从浪漫主义到古典主义B.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C.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D.从现代主义到古典主义解析:贝多芬的晚期作品,表达了他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
答案:B2.无声片大师卓别林拍摄讽刺希特勒的影片《大独裁者》时,美国电影管理局曾试图阻止影片的拍摄,纳粹分子则大肆攻击卓别林,而之前对卓别林赞不绝口的好莱坞也改口批评起来。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德国市场对于好莱坞意义重大B.《大独裁者》是又一部无声片C.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D.好莱坞影评圈被纳粹分子控制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的发展状况。
《大独裁者》拍摄于20世纪30年代末并于1940年首映。
影片拍摄时期遭到好莱坞等阻碍就是怕失去德国这个大市场,故选A项。
《大独裁者》是有声片,排除B项;影片在政府阻止的情况下依然拍摄并放映,排除C项;题干中不能得出好莱坞影评圈被纳粹分子控制的结论,排除D 项。
答案:A3.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
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在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
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
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B.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交流C.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仍然存在D.电视是影响极大的传播工具解析: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说明B、D两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材料中出现“外国文化入侵”的现象,说明在某些方面存在殖民主义的影响,C 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材料反映的是美国文化对拉丁美洲的影响,即促使拉丁美洲联系加强,而不是强调美国与拉美现代化相互促进,拉丁美洲对美国的影响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4.在20世纪兴起的艺术形式是()A.戏剧B.音乐C.绘画D.电视艺术解析:戏剧、音乐、绘画属于传统的艺术形式,不是“20世纪兴起”,故A、B、C三项错误;1926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电视机,属于20世纪兴起的艺术形式,故D项正确。
必修三第8单元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带解析)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1、“要是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么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作品也没听过。
”这是恩格斯对《命运交响曲》的评价。
这部作品的作者是()A、舒伯特B、舒曼C、柴可夫斯基D、贝多芬2、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共和制度的确立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3、贝多芬以顽强的毅力,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
与贝多芬音乐创作中强烈的反封建与追求民主精神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A、一生饱受贫困、耳聋、失恋的痛苦B、“从黑暗到光明、从斗争走向胜利”是他的座右铭C、贝多芬深受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D、受俄国音乐家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的影响4、某同学看到一张歌剧海报(如图),如果他去观看这场歌剧,他会()①领略到19世纪欧洲歌剧的风采②直观地体会到浪漫主义音乐的感染性③感受圆舞曲优美的旋律④品味到通俗音乐给人们带来的快乐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5、法国是二个富有艺术气息的国度,下列成就与法国有关的是①开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②最先打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旗号③产生了最为著名的后期印象主义画家④放映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电影()A、②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青少年不仅喜欢电影,还把电影当成一种学校。
他们模仿电影明星,讲电影上的笑话,摆演员的姿势,学习两性之间的微妙举止,因而养成了虚饰的老练。
”这段材料表明电影的出现对美国青少年产生的最为重要的影响是()A、电影成为美国青少年重要的娱乐方式B、电影是教育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学校C、电影对青年的生活方式具有引导作用D、电影提升了美国青少年的审美情趣7、1993年,全世界最受关注的100部影片中有88部是美国片;两家美国组织和两家欧洲组织控制了全球范围的新闻收集和新闻传播。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一、选择题1贝多芬是欧洲音乐界承前启后的作曲家,其音乐风格经历的变化是( )A.从浪漫主义到古典主义B.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C.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D.从现代主义到古典主义解析:贝多芬的晚期作品,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
答案:B2用音乐美术特有的艺术形式,用不同流派表现不同的时代特征和精神风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现代主义美术:毕加索《格尔尼卡》B.民族乐派:柴可夫斯基《天鹅湖》C.印象派绘画:莫奈《日出·印象》D.现代主义音乐: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解析: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作。
答案:D320世纪50年代,摇滚乐歌手“猫王”普莱斯利受到欧美国家青少年的广泛欢迎,这反映出当时青少年们的精神状态是( )A.精神颓废,严重脱离现实B.对未来社会发展极度失望C.对传统和主流思想的叛逆D.勇于进取,富于创新精神解析:摇滚乐彻底改变了流行音乐的形式,不再囿于主流思想的限制,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摇滚乐的主要特点不符。
答案:C4某同学看到一张歌剧海报(右图),如果他去观看这场歌剧,他会( )①领略到19世纪欧洲歌剧的风采②直观地体会到浪漫主义音乐的感染性③感受到意大利音乐家威尔第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④品味到通俗音乐给人们带来的快乐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解析:《茶花女》是产生于19世纪欧洲的歌剧,它并没有体现爱国主义思想;它是浪漫主义音乐,不是通俗音乐。
故③④错误,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A5英文“电视”一词television,是由希腊文tele(从远处、远的)和拉丁文vision(看)组成的,其意是远距离传送可视画面。
电视得以出现的基本条件是( )A.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B.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C.第三次科技革命蓬勃发展D.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科技发展解析: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出现。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为纪念肖邦200周年诞辰,波兰将2010年定为“肖邦年”。
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两千多场音乐会,纪念这位浪漫主义钢琴家。
下面音乐家中与他的音乐风格一样的是()A.约翰·施特劳斯B.柴可夫斯基C.巴尔扎克D.“猫王”普莱斯利2.当代音乐日益繁荣的原因有()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②全球化趋势的加强③传播技术的革命④各国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3.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4.有种由技术驱动的唱片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以前那种纯粹的“民族”音乐。
相反,正是音乐的种种特殊品质——一种不受国家边界束缚的文化形式、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流动、社会身份与个体身份最为强烈的情感经验来源——是唱片工业起步时不必按照国家的边界进行组织和管理。
对这段文字的解释最合适的是()A.音乐具有超越国界的特质B.唱片工业是音乐全球化的本质C.国家边界在文化交流中不再存在D.全球化中的音乐保持了民族特色5.电视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
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上的是()①直播贝多芬指挥演奏《英雄交响曲》的场面②播放毕加索美术作品现场拍卖会的新闻③访问小说《战争与和平》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④放映改编自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电影作品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共40分)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电视媒介的特点在于它消除了文字符号对大众的限制,使文化通过声像的形式得以传播,因为不管是谁,也无论其所受教育的高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声音和图像与文化接触。
音乐与影视艺术(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的作品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
其显著特征是( )A.注重抒情B.晦涩难懂C.轻松活泼D.通俗易懂2.“不管奥地利人相逢在世界的什么地方,这首歌,就是他们无形的身份证!”“这首歌”就是《蓝色的多瑙河》,它的作者是( )A.施特劳斯B.柴可夫斯基C.威尔第D.普莱斯利3.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共和制度的建立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C.人们生活质量提高D.民主思想开始广泛传播4.摇滚乐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欧美青少年追求的时尚与潮流,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电子技术的发展加快了音乐的传播B.青少年反叛精神的增长C.种族主义盛行,黑人和印第安人地位低下D.受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5.20世纪以来,世界音乐日益繁荣的原因有(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②全球化趋势的加强③传播技术的革命④各国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6.头戴一顶大礼帽,脚蹬一双尖头鞋,鼻子下留着一撮小胡子,紧绷的上衣与肥大的裤子别扭地穿在身上,手里舞着一根手杖,鸭子般地出现在银幕上,这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造型。
当时的世界电影应属于( ) A.彩色电影 B.有声电影C.多元化艺术电影D.默片电影7.(2013·南安高二检测)《花木兰》《功夫熊猫》是美国拍摄的曾经风靡中国的两部动画片。
这一文化现象带给我们的历史启示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影艺术得到迅速发展B.电影艺术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广泛的影响C.好莱坞电影特别喜欢中国元素D.要依靠现代科技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力8.(2013·深圳高二检测)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1.古典主义音乐〔材料〕“古典”一词,原来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指古罗马社会的最高阶层,后来转义指人类的最高业绩,即那些具有普遍而永恒价值的东西。
在音乐史上,通常把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乐派作曲家的作品称为古典音乐,或古典主义音乐。
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从风格上讲,他们的音乐体现出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化所要求的均匀、明晰、单纯、整齐的特点,强调客观性与传统。
这种特点在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前期作品表现得十分典型,是名副其实的古典风格,第二,近现代音乐的风格和技法是在他们手中并得到高速发展的,他们提供了为后世学习研究的典范,在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因而有了“经典”这一层次的意义。
──刘雪枫《西方音乐史话》,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96页【解读】古典主义的萌芽,发生在巴罗克时代的意大利。
后来由于在维也纳出现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人,借此古典主义音乐便得以形成。
因此,音乐方面的“古典乐派”实际上指的是“维也纳古典乐派”。
古典主义艺术,首先发生在文艺领域中,它以恢复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为目的,注重形式上的匀称和谐调,主要放眼于追求客观的美。
【注释】巴罗克一词源于葡萄牙文“barroco”,其英语、法语拼写同为“baroque”,最初其特指形状怪异的珍珠。
在中世纪拉丁文中,其含义为“荒谬的思想”。
始用于对意大利雕刻家贝尼尼作品风格的表述,后泛指17世纪至18世纪德国和奥地利盛行的,华丽而辉煌、融雕刻与绘画为一体的建筑风格。
巴罗克一词在18世纪引入音乐评论,借用来描述这一时期与之相比拟的欧洲音乐文化风格,含退化和堕落的贬义。
19世纪后被艺术史学家以一种艺术潮流予以肯定,一般指1600~1750年由巴赫和亨德尔发展起来的音乐,即音乐史上的巴罗克时期。
2.交响乐之父──海顿〔材料〕海顿(Joseph Haydn 1730—1809),出身于社会底层的贫苦车轮匠家庭,自幼熟悉奥地利多民族的民间音乐。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1.贝多芬是欧洲音乐界承前启后的作曲家,其音乐风格经历的变化是( )A.从浪漫主义到古典主义B.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C.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D.从现代主义到古典主义解析:贝多芬的晚期作品,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
答案:B2.俄罗斯国立芭蕾舞团曾多次为中国观众演出芭蕾舞《天鹅湖》,并产生了巨大轰动,该芭蕾舞曲的作者被誉为“旋律大师”、俄国民族乐派的最杰出代表。
他是( )A.柴可夫斯基B.舒伯特C.贝多芬D.舒曼答案:A3.20世纪50年代,摇滚乐歌手“猫王”普莱斯利受到欧美国家青少年的广泛欢迎,这反映出当时青少年们的精神状态是( )A.精神颓废,严重脱离现实B.对未来社会发展极度失望C.对传统和主流思想的叛逆D.勇于进取,富于创新精神解析:摇滚乐彻底改变了流行音乐的形式,不再囿于主流思想的限制,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摇滚乐的主要特点不符。
答案:C4.某中学的一门选修课的介绍有如下内容:“卢米埃尔兄弟”“默片时代”“《爵士歌手》”“好莱坞”。
这门选修课的名称最有可能是( )A.《改变世界的计算机》B.《音乐的变奏》C.《电影艺术的诞生与发展》D.《影视与当代生活》解析:“卢米埃尔兄弟”“默片时代”“《爵士歌手》”“好莱坞”都与电影艺术有关,故选C项。
答案:C5.英文“电视”一词television,是由希腊文tele(从远处、远的)和拉丁文vision(看)组成的,其意是远距离传送可视画面。
电视得以出现的基本条件是( )A.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B.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C.第三次科技革命蓬勃发展D.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科技发展解析: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出现。
当时人类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B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过关习题](时间:25 分钟满分:5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1.他晚年失聪,却与命运不屈地抗争,用欢乐笑对人生,留下了不朽的《命运交响曲》,是开启浪漫主义音乐的“乐圣”式人物。
这位音乐家是( ) A.贝多芬B.威尔第.约翰·施特劳斯D.比才解析:本题考查生对强化训练强化训练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贝多芬是开启浪漫主义音乐的“乐圣”式人物,其作品有《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等。
答案:A2.(2012·合肥高二检测)“不管奥地利人相逢在世界的什么地方,这首歌,就是他们无形的身份证!”“这首歌”就是《蓝色的多瑙河》,它的作者是( )A.约翰·施特劳斯B.柴可夫斯强化训练.威尔第D.普莱斯利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是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旋律优美,节奏轻快,以《蓝色的多瑙河》最为著名。
答案:A3.下列关于浪漫主义音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的心刻画B.19 世纪中叶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鼎盛时期.柴可夫斯强化训练被誉为“圆舞曲之王”D.歌剧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重要方面解析:柴可夫斯强化训练属于民族乐派,奥地利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因此项与史实不符。
答案:4.有一种对大众心、经济生活和种族问题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音乐,它产生于反对种族歧视和白人的商业剥削中。
这种音乐被称为( )A.浪漫主义音乐B.古典主义音乐.爵士音乐“比博普” D.摇滚音乐解析:二战后,黑人爵士音乐家为反对种族歧视和白人的商业剥削而自娱自乐,创造出一种新的爵士音乐“比博普”。
答案:5.2012 年是电影诞生 117 周年,如果你有幸参加了在其“家乡”举办的电影生日庆典活动,除了可以欣赏到电影大片之外,还可以吃到下列哪种美味( )解析: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电影的“家乡”是哪里,然后再迁移解可以吃到哪种地道的美味。
第24 课音乐与影视艺术19 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1.古典主义音乐〔材料〕“古典”一词,原来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指古罗马社会的最高阶层,后来转义指人类的最高业绩,即那些具有普遍而永恒价值的东西。
在音乐史上,通常把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乐派作曲家的作品称为古典音乐,或古典主义音乐。
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从风格上讲,他们的音乐体现出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化所要求的均匀、明晰、单纯、整齐的特点,强调客观性与传统。
这种特点在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前期作品表现得十分典型,是名副其实的古典风格,第二,近现代音乐的风格和技法是在他们手中并得到高速发展的,他们提供了为后世学习研究的典范,在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因而有了“经典”这一层次的意义。
——刘雪枫《西方音乐史话》,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96页【解读】古典主义的萌芽,发生在巴罗克时代的意大利。
后来由于在维也纳出现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人,借此古典主义音乐便得以形成。
因此,音乐方面的“古典乐派” 实际上指的是“维也纳古典乐派”。
古典主义艺术,首先发生在文艺领域中,它以恢复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为目的,注重形式上的匀称和谐调,主要放眼于追求客观的美。
【注释】巴罗克一词源于葡萄牙文“ barroco ”,其英语、法语拼写同为“ baroque ”,最初其特指形状怪异的珍珠。
在中世纪拉丁文中,其含义为“荒谬的思想”。
始用于对意大利雕刻家贝尼尼作品风格的表述,后泛指17世纪至18 世纪德国和奥地利盛行的,华丽而辉煌、融雕刻与绘画为一体的建筑风格。
巴罗克一词在18 世纪引入音乐评论,借用来描述这一时期与之相比拟的欧洲音乐文化风格,含退化和堕落的贬义。
19世纪后被艺术史学家以一种艺术潮流予以肯定,一般指1600〜1750 年由巴赫和亨德尔发展起来的音乐,即音乐史上的巴罗克时期。
2.交响乐之父——海顿〔材料〕海顿( Joseph Haydn 1 730—1 809) ,出身于社会底层的贫苦车轮匠家庭,自幼熟悉奥地利多民族的民间音乐。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基础巩固1.在流火的七月,上海世博园内各国展馆也从本国音乐中汲取智慧的音符,传递“音乐,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某一国家展馆远看如同一把平躺着的吉他,一进展馆你便能听到悠扬的《蓝色的多瑙河》。
这一国家展馆是( )A.德国馆 B.奥地利馆C.美国馆 D.俄罗斯馆答案 B解析《蓝色的多瑙河》是奥地利“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的著名作品,据此判断,题目中的这一国家展馆是奥地利馆。
2.20世纪50年代初,对美国青少年造成巨大震撼的是( )A.现代主义音乐B.蓝调C.摇滚乐 D.爵士乐答案 C解析新时代大众心理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反叛精神的增长,使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20世纪50年代初,摇滚乐《围着时钟摇吧》对美国青少年造成巨大震撼。
3.创作了歌剧《茶花女》,推动了意大利民族意识觉醒的人物是( )A.罗西尼 B.威尔第C.比才D.贝多芬答案B解析意大利音乐家威尔第创作了歌剧《茶花女》,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4.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又译甲壳虫乐队)在20世纪60年代引领了轰轰烈烈的、被美国称为“英国入侵(British Invasion)”的音乐文化入侵浪潮。
该乐队擅长的音乐类型是( )A.民族音乐B.浪漫主义音乐C.摇滚音乐D.后现代主义音乐答案 C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20世纪60年代”以及“引领”“音乐文化”等可知披头士乐队擅长的音乐类型是摇滚音乐。
5.电影和电视被称为“年轻的艺术”,电影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19世纪末科学技术迅速发展B.科学家的不懈努力C.人类新的精神需要D.商业利益的驱动答案 A解析19世纪末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其他三项也是电影兴起的原因,但根本原因应是生产力的发展即科学技术的发展。
6.电视一词的英文拼写是television,是由希腊文tele(从远处、远的)和拉丁文vis ion(看)组成的,它的意思是远距离传送可视画面。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第Ⅰ卷一、选择题。
本卷共12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谁能了解我的音乐,谁便能超越常人无以摆脱的苦难”。
这句话反映了贝多芬音乐的特点是A.体现反封建的精神B.体现英雄主义气息C.体现乐观主义气息D.蕴含着深沉的哲理2.学者常开起指出:“浪漫主义之前的古典主义音乐对感情的表达与浪漫主义有本质的区别,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家传达的是‘我们’的情感。
而浪漫主义音乐表现的情感极富个性化,是‘我’的情感。
”以下属于完美表达“我”的情感的音乐作品是A.《天鹅湖》 B.《蓝色的多瑙河》C.《时代在改变》 D.《围着时钟摇吧》3.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法国音乐追求精巧形式的特征,具有鲜明浪漫主义色彩的音乐作品是A.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B.威尔第的《茶花女》C.比才的《卡门》D.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4.他是19世纪中期的著名音乐家,他的作品着重内心刻画,旋律和配器富于表现力,他的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等,表现出俄罗斯音乐的幽深沉静。
他是A.贝多芬B.小约翰·施特劳斯C.柴可夫斯基D.比才5.下列音乐家与作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约翰·施特劳斯——《天鹅湖》B.贝多芬——《卡门》C.柴可夫斯基——《英雄交响曲》D.威尔第——《茶花女》6.1956年美国歌手“猫王”录制的唱片《伤心旅馆》创造了唱片销售新纪录,并赢得了国际声誉,一时间摇滚乐时髦起来。
这一现象反映了美国A.大众对经济危机的苦闷B.军人对侵越战争的反感C.老人对二战的感伤 D.青少年对现实的反叛7.在全球化时代,音乐明显表现了世界文化的融合。
下列音乐流派是美国黑人音乐家的“节奏和布鲁斯”与美国白人的“乡村和西部音乐”融合产生的,该音乐流派是A.摇滚乐 B.浪漫主义音乐C.民族乐派 D.古典音乐8.有种由技术驱动的唱片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以前那种纯粹的“民族”音乐。
相反,正是音乐的种种特殊品质——一种不受国家边界束缚的文化形式、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流动、社会身份与个体身份最为强烈的情感经验来源——是唱片工业起步时不必按照国家的边界进行组织和管理。
习题(建议用时:40分钟)[]1.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的晚期作品,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
其中表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思想感情的代表作品是( )A.《英雄交响曲》B.《蓝色的多瑙河》.《卡门》D.《时代在改变》【解析】《英雄交响曲》是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的作品,表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
《蓝色的多瑙河》是奥地利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卡门》是法国音乐家比才的作品,《时代在改变》是摇滚乐的代表作品。
【答案】 A2.俄罗斯国立芭蕾舞团曾多次为中国观众演出芭蕾舞《天鹅湖》,并产生了巨大轰动,该芭蕾舞曲的作者被誉为“旋律大师”、俄国民族乐派的最杰出代表。
他是( )A.柴可夫斯基B.施特劳斯.贝多芬D.卡门【解析】柴可夫斯基是俄国著名音乐家,被誉为“旋律大师”、俄国民族乐派的最杰出代表。
【答案】 A3.19世纪中叶的欧洲涌现了多种题材、旋律和节奏不同的音乐,特别是在不同的国家或民族,这种区分更加明显。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音乐艺术从封建主义和教会束缚中解放出B.欧洲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爱好不同D.欧洲地域广阔,国家众多【解析】分析题干表述的意思,实际上是考查音乐在19世纪中叶具有多样性和民族性特征的原因。
【答案】 B4.20世纪60年代,右图的乐队在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是( )披头士乐队A.对传统和主流思想的叛逆B.对未的失望.精神颓废D.勇于进取,敢于创新【解析】当时盛行摇滚乐,反映了人们对传统和主流思想的叛逆。
【答案】 A5.电影和电视被称为“年轻的艺术”,电影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19世纪末技术迅速发展B.家的不懈努力.人类新的精神需要D.商利益的驱动【解析】19世纪末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其他三项也是电影兴起的原因,但根本原因应是生产力的发展,即技术的发展。
【答案】 A6.20世纪90年代以,中国的电视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典题欣赏】
例 1 据伦敦奥组委称,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全球的电视观众达9亿人。
这最主要体现了电视的哪一项功能()
A.以最快的速度传播资讯
B.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娱乐需求
C.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展示给世人
D.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解析:本题考查电视艺术的特点之一——时效性强。
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以最快的速度传播资讯,包括播报新闻、预报天气、播放广告、现场直播赛事等。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音乐用自己的音调形象概括地反映生活的本质过程。
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可以听到酷烈的战争、威武的进军和胜利,听到革命进行曲的音调和节奏。
他的《命运交响曲》的结尾部分就是如此。
材料二 18世纪,音乐界诞生了一位真正的伟人,那就是近代史上的伟大的音乐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贝多芬早年深受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毕生追求自由和民主的理想。
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挫折,在创作盛年双耳失聪,生活上也多次失意,他决意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向命运挑战。
在今天,贝多芬的名字不仅代表了登峰造极的古典音乐,更是一种崇高理想和追求的象征。
请回答:
(1)贝多芬是哪国人?生活在哪一时代?他的代表作品主要有哪些?
(2)结合材料一,简要谈谈你对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理解。
(3)依据材料二,结合贝多芬音乐的特点评价音乐大师贝多芬。
解析:(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2)问从贝多芬自身经历分析判断。
(3)问结合贝多芬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理解。
答案:(1)德意志人。
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20年代。
代表作品主要有《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
(2)贝多芬一生充满挫折,但勇于向命运挑战。
《命运交响曲》反映了他同命运搏斗、追求崇高理想的呼声。
(3)贝多芬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剧烈变革,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结合的产物。
他极大地扩展了交响音乐的思想内容,使之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体裁。
内容的扩展促进表现手法的创新,突破了传统的曲式布局,使音乐具有非凡的气势和力量。
贝多芬集中了古典主义音乐的精华,开拓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道路。
点评: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