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塔里埃森的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337.68 KB
- 文档页数:11
四位建筑大师的分析:
1、格罗皮乌斯:
主要思想: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形式;表现现代技术和材料;建筑走工业化的道路;设计在发展中创新;井然有序的功能和良好的空间比例;提倡建筑净化;精确的形式、清新的对比、良好的秩序、形体与色彩的统一合谐;美学观念随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鼓励和启发想像力。
主要作品:法古斯工厂鞋楦车间、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包豪斯校舍、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
2、柯布西耶:
主要思想:新建筑的出路在于革命;提倡建筑工业化—“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建筑本身存在着标准;建筑由内而外开始,外部是内部的结果;建筑的首要任务是降低造价。
主要作品: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萨伏依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圣玛丽亚修道院、马赛公寓;印度昌迪加尔法院、;朗香教堂、关于城市和居住的设想方。
3、密斯凡德罗:
主要思想:建筑要有时代特点;建筑必须满足现实与功能需要;重视结构和建造方法的革新;结构和构造是建筑的基础;用少数墙体和构件组成流动空间;提倡“少就是多”的装饰原则;“皮包骨”的建筑—玻璃为皮、钢结构为骨;建筑模数制、网格法。
代表作: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吐根哈特住宅、海滨大厦、伊利诺工学院校舍、范斯沃斯住宅、西格拉姆大厦。
4、弗兰克莱特:
主要思想:有机建筑论;内在的—局部属于整体、整体属于局部;特定的—整体和局部应与环境协调;草原式住宅;奇特新鲜的建筑空间;利用地形、地貌和当地建材;反对大城市和工业化建筑。
主要作品:罗伯茨、罗比、威立茨住宅;拉斯金公司办公楼、约翰逊公司总部;流水(考夫曼)别墅;东京帝国饭店;西塔里埃森;古根汉姆博物馆。
.西塔里埃森西塔里埃森建筑群位于亚利桑那地区与外界隔绝的帕拉代斯峡谷,这里是美国草原住宅创始人赖特的塔里埃森工作室的冬季营地和西南部的居所。
塔里埃森工作室是一座师徒式教学的艺术学校,于1932年由赖特与妻子共同创建。
赖特选取的环境远离楼宇密集的城市中心,来完美体现其独特的设计理念。
西塔里埃森建筑群采用相互连接的结构,用火山石与混凝土建造,美国红杉树为支架,上面覆盖着帆布屋顶与折板。
帆布屋顶与折板可向沙漠与远处的群山敞开,既可组织建筑通风,又让四周景观一览无余。
建筑内耐人寻味地陈列了一些岩画,这些岩画是曾在该地域生存过的古代霍荷卡姆人的残迹,使得建筑与该地域历史之间产生了共鸣。
塔里埃森是赖特将生活与工作完美结合的体现。
它不只是一个栖息的居所,也是赖特可以持续地、执着地从事设计实践的场所。
以三维尺度、当地材质来进行创作。
赖特把建筑沿山脉侧面布置,平行于西北走向的山峰,用45度对角线偏转以与周围地标建立轴线联系,并形成凸出的宽大台阶,与沙漠构成强有力的联系。
室内景观之一。
在这里人们捕捉到某种质朴原始的氛围。
史前巨石作为藤架走廊尽端围合处的景观,揭示出史前各式居住模式在景致与运动路线组织上的重要性。
“在有岩石与仙人掌的地方,这是可以想像到的最华丽的景致。
”室内庭园和房间的设计在沙漠严酷的环境中衬托出神圣的、宁静的氛围。
室内的景观透视展示出:行进路线如何通过层面的变化和方向的转换进行巧妙设计和有效组织。
纯自然的建筑形式与四周环境的物理状态和谐一致。
这个极富个性的建筑本身用石头、木材、帆布这些特殊材料建成,呈角度相交的石材墙体、栏杆以及基础工程,采用黏结的建造方式。
厚重的红杉木架在矮墙之上,木架间设有通透的帆布饰条,不论前、后、内、外,都可自然通风。
建筑材料的成功运用,给人们展现了一幅沙漠风情,唤起强烈共鸣。
许多人认为西塔里埃森是抽象表现主义风格的当代宣言。
建筑室内空间变化莫测,宛如一个个洞穴,比如入口处的赖特办公室或者藤架走廊与开敞门廊的交叉处称之为大洞穴的空间,以及那些在造型上有意识地像帐篷式的空间处理,如设计绘图室和称为花房的主起居空间。
再读透明性韩艺宽【摘要】1956年柯林·罗和罗伯特·斯拉茨基完成的透明性著作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揭示柯布西耶工作的建筑理论.然而在后续的发展历程中,透明性理论对现代建筑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通过多位建筑家的阐述和发展逐渐具有了建筑设计方法论的特征.该文试图通过对透明性建筑理论发展的阐述揭示这一转化进程,并总结作为设计方法论的透明性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4页(P17-20)【关键词】透明性;设计教学;广义透明性;方法论【作者】韩艺宽【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01.1 起源1941年希格弗莱德·吉迪恩在《空间·时间·建筑》一书中首次将绘画作品与建筑关联,他分析了包豪斯校舍和立体主义绘画之间的某种相似特征。
并将这种面与面之间的互相渗透定义为透明性。
1944年戈尔杰·凯普斯在《视觉语言》里运用了当时流行的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原理,描述了什么时候两个或多个图形如何共享一个底面,这些图形被赋予一种透明的特征。
凯普斯作了如下论述:“一个人如果看到两个或多个图形彼此重叠,并且每一个都要将重叠的公共部分占为己有,那么我们就面临一种空间维度的矛盾。
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设想一种新视觉品质的存在——图形具有透明性:也就是说,它们能够互相渗透,却又不在视觉上彼此破坏。
然而,透明性不仅仅意味着一种视觉品质,它还意味着一种更为广泛的空间秩序。
透明性就是同时感知不同的空间位置。
空间不仅有深度,而且一直处在深浅的变化之中。
随着每一个图形在我们眼中忽近忽远,透明图形的位置获得了模棱两可的意义。
”柯林·罗和罗伯特·斯拉茨基对透明性的定义正是在对希格弗莱德·吉迪恩以及戈尔杰·凯普斯的批判性分析和借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FRANK LLOYD WRIGHT’STALIESIN WESTPLAN SECTIONSSOUTH ELEVATION The O ffi ce The Dra ft ing Studio (and Vault)Wright’s Quarters (and Garden Room)The Music Pavilion The Cabaret (sec ti on 1)The Cabaret (sec ti on 2)12345671. Dra ft ing Studio2. Terrace Steps3. Dining Room4. Apartments5. Loggia6. Garden Room7. Wright’s Living QuartersFRANK LLOYD WRIGHT’STALIESIN WEST BIBLIOGRAPHY“Frank Lloyd Wright: Taliesin West.” A Digital Archive of American Architecture. Boston Col-lege. Web. 1 Dec 2009. <h tt p:///bc_org/avp/cas/fnart/fa267/FLW_taliesin. html>.Frank Lloyd Wright’s Taliesin West. CD-ROM. New York: Planet Architecture, 2002.Pfeiff er, Bruce Brooks and Frank Lloyd Wright. Frank Lloyd Wright treasures of Taliesin: 76 unbuilt designs. Fresno: The Press at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1985.Smith, Kathryn. Frank Lloyd Wright’s Taliesin and Taliesin West. New York: Harry N. Abrams,1997.Stoller, Ezra, and Neil Levine. Frank Lloyd Wright’s Taliesin West.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9.“Taliesin West” Great Buildings Online. Ar tifi ce, Inc. Web. 1 Dec 2009. <h tt p:///buildings/Taliesin_West.html>.“Tours-Taliesin West.” Frank Lloyd Founda ti on. Frank Lloyd Founda ti on, Web. 1 Dec 2009. <h tt p:///fl lwf_web_091104/Tours.html>.Wright, Frank Lloyd, Yukio Futagawa, and Masami Tanigawa. Frank Lloyd Wright: Taliesin East, Spring Green, Wisconsin, 1925-, Taliesin West, Paradise Valley, Arizona, 1938-. Tokyo: A.D.A Edita, 1972.Wright, Frank Lloyd, Bruce Pfeiff er, and Yukio Futagawa. Frank Lloyd Wright selected houses.Tokyo: A.D.A. Edita, 1991.Karen Zhou4.205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PHOTOGRAPHS OF MODELM IT OpenCourseWare4.205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Fall 2009For information about citing these materials or our Terms of Use, visit: /terms.。
美国西塔里埃森设计理念塔里埃森设计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共享。
他认为设计应该满足人们的需求,并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我对他设计理念的一些理解。
首先,塔里埃森设计理念强调人们的需求和舒适感。
他认为设计师应该根据人们的实际需求来设计产品和空间,而不是追求流行或个人好恶。
他认为设计应该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实用和美观的环境,让人们在其中生活和工作更加愉快和高效。
其次,他注重环境可持续发展。
塔里埃森设计理念的核心是“自然的原则”,即模仿自然的智慧来设计产品和建筑。
他认为设计应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通过采用可再生材料、节能措施和废弃物的再利用等方式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他的设计理念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人与自然的互动。
塔里埃森的设计理念还注重利益共享。
他认为设计师不仅应该满足客户的需求,还应该考虑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利益。
他认为设计应该为所有人创造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少数人的利益。
他倡导开放式设计过程,鼓励参与和合作,以达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最后,他提倡设计与科技的结合。
他认为设计师应该紧跟科技的发展,利用科技的力量来创造更好的设计和解决方案。
他相信科技可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性,为设计师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他的设计理念强调创新和前瞻性,鼓励设计师在设计中运用最新的科技成果。
总的来说,塔里埃森的设计理念以人为本,注重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共享,强调设计与科技的结合。
他的理念在现代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影响,鼓励设计师更加注重人们的需求和环境的保护,通过创新的设计和科技的运用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享利益。
外建史真题一、回答题(1)、判断问答题科诺所思王宫复杂的内部空间、上粗下细的柱子反应了迈悉尼建筑文化的特征。
以上说法是否正确?2010克诺索斯王宫属于两河流域的波斯帝国建筑文化还是属于爱琴海的克里特建筑文化?2004两河流域建筑中的山岳台其主要特征是什么?2005古罗马时期的巴西里卡(basilica)已形成了基督教堂的基本体制。
这种说法正确与否。
2010古罗马斗兽场其结构是否由7圈放射状筒形拱形成?何为端廊式神庙形制?2007何为古希腊时期庙宇性质类型种的前后列柱式庙宇?2003何为古典柱式的檐壁?2006古罗马的玛克辛提乌斯巴西利卡的结构体系是什么?2003古罗马万神庙穹顶的侧推力是由什么抵抗的?中世纪哥特教堂中听的侧推力是由什么抵抗的?2002古埃及金字塔最初的形制是什么?2008古埃及的卡纳克阿蒙神庙依循严谨的中轴线对称布置,其轴线上的空间是递进式布置,还是集中式布置?2002何为帆拱?2006立体派(Cubism)艺术与构成派(Constructivism)建筑具有渊源关系。
这种说法正确与否。
2010辛克尔(Schinkel)与拉布鲁斯特(Henri Labrouste)是哪国建筑师?格列举一个代表性作品。
2008 2004(辛克尔)《The Future of Architecture》一书的作者是谁?列举其一个代表作品。
2008富勒(Fuller)关于城市空间曾提出什么样的构思?20081784年,哪位建筑师提出了牛顿纪念碑方案?其方案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007 流动空间,整体空间(Total Space)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007提契诺学派(ticenese school)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007赖特“有机建筑”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006 2005行走城市2005“花园城市”是合适期由谁提出来的?2002全面空间2005格拉斯哥艺术学校的建筑体现了什么风格的特征?2004新理性主义建筑理论是否与结构主义哲学相关?2004第三国际纪念碑的设计人是谁?该作品体现了什么风格?2003荷兰建筑师贝尔拉格(H.P.Berlage)提出了“净化”建筑的观点,列举他的一个代表性作品。
有机建筑艺术欣赏论文:赖特的有机建筑班级:09级景观1班XX:正学号:摘要:建筑在人类的生存开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论述了如从各个面对一座建筑进展客观全面的评价,并且以赖特的有机建筑代表作流水别墅为例做了分析。
有机建筑是赖特的著名理论,但是赖特从未提供过有机建筑的完整定义。
1894年,赖特在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有机建筑原那么,他认为一幢建筑应当像是从场地上自然生长出来,如果场地环境特征明显,建筑的造型应当与环境保持和谐。
1938年,赖特在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沙漠中建造了西塔里埃森,它是一所特殊的建筑学校,帐篷式的斜坡顶、未加油漆的红木屋架和倾斜的毛墙与四的山形互相照应。
西塔里埃森是按照自然法那么建造的,不仅建筑本身是有机的整体而且与环境保持和谐,它把场地、材料、建造法和建筑师的有机哲学结合在一起并充分予以展现,是有机建筑的典。
关键词:建筑评价;赖特;有机建筑;流水别墅衣、食、住、行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四大根本问题。
像吃饭、穿衣一样,找到一个平安的居所,是人的根本生存需要。
安居乐业的“居〞指的就是房屋,它是人类的避难所,为人类遮风避雨,御寒抗暑,抵挡毒蛇猛兽,保护人类免受自然界的各种侵袭。
随着人类文明的开展,建筑围也不断扩大,功能日益多样,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穿越了时间的隧道见证了文明的进程和文化的兴衰。
一、如评价一座建筑评价一座建筑物,首先需要了解这座建筑建造时期多个面的背景:1、社会历史文化,如当时社会所处的开展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或者共产主义社会,因为人类是社会性动物,社会形态会十分深刻而直接地影响建筑设计者的意识形态,从而影响其作品设计,建筑是多姿多彩的,建筑的样式和风格有着明显的时代特点,是一个时代经济和文化风貌的凝固的表征,表达出时代的文化取向和艺术品位;2、当时人们的信仰及生死观,由于信仰及生死观的不同,人们往往对于建筑各种构造的需要也不尽一样,比方,古埃及人信奉法老死后会升到天上成为伟大的神,因此,为了让法老升天更便,古埃及人将法老的陵墓——金字塔,造得十分高大宏伟,以便金字塔顶可以离天更近一些,还有,古人都信奉人死但灵魂永生,所以,为了让逝者在墓中得到安宁、不受到外界的打搅,人们通常用一道又一道厚重的门将墓室层层封闭,既隔断了空气流通,有效减缓了遗体的腐坏,更阻挡了猖獗的盗墓者,使逝者在墓中得以安稳地长眠;3、建筑坐落处的地质与地理条件,因为地理情况往往决定了建筑需要怎么样的构造才能更稳固更平安,比方,日本是个地震发生频繁的,因此,日本的绝大局部高层建筑采用钢构造,其强度较高,自重较轻,具有良好的延性和抗震性。
有机建筑艺术欣赏论文:有机建筑的典范——西塔里埃森【摘要】:有机建筑是赖特的著名理论,但是赖特从未提供过有机建筑的完整定义。
1894年,赖特在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有机建筑原则,他认为一幢建筑应当像是从场地上自然生长出来,如果场地环境特征明显,建筑的造型应当与环境保持和谐。
1938年,赖特在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沙漠中建造了西塔里埃森,它是一所特殊的建筑学校,帐篷式的斜坡顶、未加油漆的红木屋架和倾斜的毛石墙与四周的山形互相呼应。
西塔里埃森是按照自然法则建造的,不仅建筑本身是有机的整体而且与环境保持和谐,它把场地、材料、建造方法和建筑师的有机哲学结合在一起,并充分予以展现,是有机建筑的典范。
关键词:西塔里埃森,有机建筑,草原住宅美国威斯康星州是现代建筑先驱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7-1959)的家乡,1909年赖特的母亲在威斯康星州的春绿县(Spring Green)买了一块地,赖特在新购置的土地上创建了家园。
赖特的母亲祖籍威尔士,赖特给春绿县的新家起名塔里埃森(Taliesin),用的是威尔士语,意思是“闪亮的山顶边缘”。
赖特的住宅没有建在山顶而是山坡的最高处,山顶的边缘相对隐蔽,可俯视山庄全貌。
1932年,赖特在塔里埃森创建了一所建筑学校,学校有点像中国早期的私塾,赖特把这座学校称为“塔里埃森学社”(TaliesinFellowship),把学生称为弟子(Apprentice)。
学校与众不同,学生入学无须考试,毕业时也不发文凭,学员在校期间半工半读,有点儿像工厂的学徒工。
学校没有正规的教学计划,实行即兴教学,边干边学,学习内容也不局限于建筑。
赖特认为,教育不应当在教室内进行,应当在工作中学习,劳动、吃饭、娱乐、闲谈、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知识。
学社的绘图室、学员宿舍、餐厅和小剧场都是1932年以后逐步扩建的,塔里埃森的建筑每年都要进行修改、扩建,不断完善,学员参加建校劳动,这是赖特重要的教育思想。
背景:赖特开始工作的时候,正是美国工业蓬勃发展,城市人口急速增加的时期。
十九世纪末的芝加哥是现代摩天楼诞生的地点。
但是赖特对现代大城市持批判态度,他很少设计大城市里的摩天楼。
赖特对于建筑工业化不感兴趣,他一生中设计的最多的建筑类型是别墅和小住宅赖特早期代表作品罗比住宅(Robie House)是20世纪建筑大师赖特(Frank Lloyd Wright)草原住宅的代表作。
地点:芝加哥设计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建成时间:1909年基地面积:10,800 sq ft (1003平米)建筑面积:9,062 sq ft (842平米)特点: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最初的十年中,他在美国中西部的威斯康新州、伊利诺州和密执安州等地设计了许多小住宅和别墅。
这些住宅大都属于中等阶级。
坐落在郊外,用地宽阔,环境优美。
材料是传统的砖、木和石头,有出檐很大的坡屋顶。
在这类建筑中赖特逐渐形成了一些特色的建筑处理手法。
剌赖特这个时期设计的住宅即将有美国民间建筑的传统,又突破了封闭性。
它适合于美国中西部草原地带的气候和地广人稀的特点,赖特这一时期设计的住宅建筑被称为“草原住宅”,虽然他们并不一定建造在大草原上。
住宅历史:1908年5月,Frederick Robie购买了这块地,1909年4月15日开始施工,1910年5月Robie 一家四口——Frederick, Laura, Frederick Jr. and Lorraine搬进了这栋住宅,地毯、家具等一些细部直到1911年1月方才最终完工。
建筑预算是$60,000,决算是$58,500(1910年的$58,500相当于2007年的$1,300,000),其中土地$13,500,设计和施工$35,000,装修$10,000。
然而,由于1909年7月罗比父亲的去世以及婚姻关系的恶化,罗比不得不出售了房子,他仅仅居住了14个月。
一位广告代理商David Lee Taylor于1911年12月购买了这栋住宅及其所有赖特设计的物件作为给妻子及6个儿子的圣诞礼物。
不到一年Taylor就过世了。
1912年11月,他的遗孀Ellen Taylor将住宅及大多数的赖特设计出售给了Wilber商贸代理的司库Marshall D. Wilber。
Wilber一家在这里居住了14年,是最后居住在罗比住宅里的家庭。
1926年6月Wilber一家将房子及其物件卖给了芝加哥神学院(Chicago Theological Seminary),他们原先主要是看中了这块地想作为未来扩展的,不过他们将此处用作了已婚学生的宿舍及餐厅。
1941年,IIT(伊利诺理工学院)的一位研究生偶然地发现神学院要推行拆除罗比住宅的计划,于是立刻告诉了他的导师们,其中包括密斯(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拆毁的威胁卷起了一场抗议的风暴。
神学院的计划随后搁浅了,不过危机的转移更多是因为二战的爆发而非物主的妥协。
罗比住宅生存最严重的威胁产生在16年后。
1957年3月1日,神学院宣布将于9月15日拆除罗比住宅,建造一个更大的学生公寓。
这次引起了一场国际性的强烈抗议,包括已界90高龄的赖特自己,也在媒体、学生及街道组织者的陪伴下,于3月18日回到罗比住宅抗议拆除计划。
对这次危机,赖特曾讽刺道:“这一切显示了把任何有灵魂的东西都交付予牧师的危险。
”幸运的是,仅仅数周前,在Hyde Park街道的参议员Leon Depres领导下,芝加哥市议会签署了一条创立芝加哥地标委员会(Commission on Chicago Landmarks)的法案,新成立的委员会在市长Richard J.Daley的支持下,将罗比住宅列为第一个芝加哥地标。
此外,芝加哥大学的两个协会无偿提供给神学院两块地,再加上位于二者中间的神学院自有地,足够神学院新建宿舍之用。
两个协会的赞助成为了拯救罗比住宅的转折点。
1958年8月,一个纽约开发商William Zeckendorf,也是赖特的好友,从神学院手中购买了罗比住宅,并于1963年将罗比住宅捐赠给了芝加哥大学。
芝大先是将其用作国际事务所的办公楼,后来作为大学校友会的总部。
1997年1月,芝大移出了办公室,2月1日起将旅游、经营、募资及修复交由赖特保护基金会(Frank Lloyd Wright Preservation Trust)接管。
2002年3月起,保护基金会开始了罗比住宅的历史修复,恢复1910年的原貌,总预算1000万美金,计划于2010年——罗比住宅百岁诞辰之时——完工,不过笔者2010年6月20日造访时尚未完全竣工。
住宅历史意义:赖特的草原式的住宅反映了人类活动,目的,技术和自然的综合它们使住房与宅地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花园几乎伸人到了起居室的心脏,内外混为一体。
就日同人的生命。
这样,居室就在自然的怀抱之中。
他认为:我们的建筑如果有生命力,它就应该反映今天这里的更为生动的人类状况。
建筑就是人类受关注之处,人本性更高的表达形式,因此,建筑基本上是人类文献中最伟大的记录,也是时代,地域和人的最忠实的记录。
中期代表作建筑名称:流水别墅(Fallingwater)建成时间1936年建筑地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州(Pennsylvania,USA)设计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建筑简介流水别墅是现代建筑的杰作之一,它位于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的熊溪河畔,由F·L·赖特设计。
别墅主人为匹兹堡百货公司老板德国移民考夫曼,故又称考夫曼住宅。
别墅共三层,面积约380平方米,以二层(主入口层)的起居室为中心,其余房间向左右铺展开来,别墅外形强调块体组合,使建筑带有明显的雕塑感。
两层巨大的平台高低错落,一层平台向左右延伸,二层平台向前方挑出,几片高耸的片石墙交错着插在平台之间,很有力度。
溪水由平台下怡然流出,建筑与溪水、山石、树木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象是由地下生长出来似的。
重要地位别墅的室内空间处理也堪称典范,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内外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
流水别墅在空间的处理、体量的组合及与环境的结合上均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为有机建筑理论作了确切的注释,在现代建筑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建造过程1934年,德裔富商考夫曼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东南郊的熊跑溪买下一片地产。
那冬天时的流水别墅里远离公路,高崖林立,草木繁盛,溪流潺潺。
考夫曼把著名建筑师赖特请来考察,请他设计一座周末别墅。
赖特凭借特有的职业敏感,知道自己最难得的机遇到来了。
他说熊跑溪的基址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尤其是那条涓涓溪水。
他要把别墅与流水的音乐感结合起来,并急切地索要—份标有每一块大石头和直径6英寸以上树木的地形图。
图纸第二年3月就送来了,但是直到8月,他仍在冥思苦想,赖特在耐心地等待灵感到来的那一瞬间。
终于,在9月的一天,赖特急速地在地形图上勾画了第一张草图,别墅已经在赖特脑中孕育而出。
他描述这个别墅是“在山溪旁的一个峭壁的延伸,生存空间靠着几层平台而凌空在溪水之上——一位珍爱着这个地方的人就在这平台上,他沉浸于瀑布的响声,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他为这座别墅取名为“流水”。
按照赖特的想法,“流水别墅”将背靠陡崖,生长在小瀑布之上的巨石之间,水泥的大阳台叠摞在一起,它们宽窄厚薄长短各不相同,参差穿插着,好像从别墅中争先恐后地跃出,悬浮在瀑布之上。
那些悬挑的大阳台是别墅的高潮。
在最下面一层、也是最大和最令人心惊胆颤的大阳台上有一个楼梯口,从这里拾级而下,正好接临在小瀑布的上方,溪流带着潮润的清风和淙淙的音响飘入别墅,这是赖特永远令人赞叹的神来之笔。
平滑方正的大阳台与纵向的粗石砌成的厚墙穿插交错,宛如蒙德里安高度抽象的绘画作品,在复杂微妙的变化中达到一种诗意的视觉平衡。
室内也保持了天然野趣,一些被保留下来的岩石好像是从地面下破土而出,成为壁炉前的天然装饰,一览无余的带形窗使室内与四周浓密的树林相互交融。
自然的音容从别墅的每一个角落渗透进来,而别墅又好像是从溪流之上滋生出来的,这一戏剧化的奇妙构想是赖特的浪漫主义宣言。
流水别墅建成之后即名扬四海。
1963年,赖特去世后的第四年,埃德加·考夫曼决定将别墅献给当地政府,永远供人参观。
交接仪式上,考夫曼的致辞是对赖特这一杰作的感人的总结。
他说:“流水别墅的美依然像它所配合的自然那样新鲜,它曾是一所绝妙的栖身之处,但又不仅如此,它是一件艺术品,超越了一般含义,住宅和基地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类所希望的与自然结合、对等和融合的形象。
这是一件人类为自身所作的作品,不是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所作的,由于这样一种强烈的含义,它是一笔公众的财富,而不是私人拥有的珍品。
”设计构思春天中的流水别墅流水别墅是赖特为考夫曼家族设计的别墅。
在瀑布之上,赖特实现了“方山之宅”(house on the mesa)的梦想,悬的楼板锚固在后面的和自然山石中。
主要的一层几乎是一个完整的大房间,通过空间处理而形成相互流通的各种从属空间,并且有小梯与下面的水池联系。
正面在窗台与天棚之间,是一金属窗框的大玻璃,虚实对比十分强烈。
整个构思是大胆的,成为无与伦比的世界最著名的现代建筑。
从流水别墅的外观。
我们可以读出那些水平伸展的地坪,要桥、便道、车道、阳台及棚架,沿着各自的伸展轴向,越过谷而向周围凸伸,这些水平的推力,以一种诡异的空间秩序紧紧地集结在一起,巨大的露台扭转回旋,恰似瀑布水流曲折迂回地自每一平展的岩石突然下落一般,无从预料整个建筑看起来象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但是它更象是盘旋在大地之上。
这是一幢包含最高层次的建筑,也就是说,建筑已超越了它本身,而深深地印在人们意识之中以其具象创造出了一个不可磨灭的新体验。
流水流水别墅别墅这个建筑具有活生生的、初始的、原型的、超越时间的质地,为了越过建筑史的诸多流派,它似乎全身飞跃而起,坐落于宾夕法尼亚的岩崖之中,指挥着整个山谷,超凡脱俗,建筑内的壁炉是以暴露的自然山岩砌成的,瀑布所形成的雄伟的外部空间使落水山庄更为完美,在这儿自然和人悠然共存呈现了天人和一的最高境界。
建筑特点流水别墅的建筑造型和内部空间达到了伟大艺术品的沉稳、坚定的效果。
这种从容镇静的气氛。
连辣潜其间,力与反力相互集结之气势,在整个建筑内外及其布局与陈设之间。
不同凡响的室内使人犹如进入一个梦境,通往巨大的起居室空间之过程,正如经常出现在赖特作品的特色一样,必然先通一段狭小而昏暗的有顶盖的门廊,然后进入反方向上的主楼梯透过那些粗犷而透孔的石壁,右手边是直交通的空间,而左手便可进入起居的二层踏步,赖特对自然光线的巧妙掌握,使内部空间仿佛充满了盎然生机,光线流动于起居的东,南,西三侧,最明亮的部分光线从天窗泻下,一直通往建筑物下方溪流崖隘的楼梯,东、西、北侧几呈围合状的室,则相形之下较为暗,岩石陈的地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