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上传2016-2017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3.1.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课后作业 (新版)新人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6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教学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
4.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突出“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
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教学难点1.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比较和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植物细胞结构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有的还有叶绿体、液泡、线粒体等。
植物细胞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引出新课:什么是绿色植物?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呢?(一)绿色植物1.概念: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植物。
2.分类: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问:“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为什么春天的湖水、江水都泛起绿色呢?学生回答:春天气温升高,水中的藻类植物开始大量繁殖。
引出新课:常见的藻类植物有哪些呢?(二)藻类植物1.常见的藻类(1)淡水藻类展示淡水藻类(衣藻、水绵)图片,简单介绍:衣藻:单细胞藻类,分布于水沟、洼地和含微量有机质的小型水体中,早春晚秋最为繁盛,可培养作饲料或食用。
细胞内含有叶绿体,有眼点、鞭毛等。
水绵:多细胞藻类,大量分布于池塘、沟渠、河流等地方,可作某些鱼类的饵料。
细胞内有带状叶绿体。
(2)海洋藻类展示海洋藻类图片,简单介绍:【鹿角菜】分布于大西洋沿岸和我国东南沿海以及青岛、大连等海域,是中国的一种重要经济海藻。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水绵这种植物的整个植物体()A.具有根、茎、叶三部分B.就是一个细胞C.是由相似细胞连成的长丝状多细胞植物D.一团缠绕在一起的丝状细胞2.“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中的“绿”指的是()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藻类植物D.棵子植物3.下列有关藻类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藻类植物有多细胞的,也有单细胞的B.藻类植物都是没有器官分化的多细胞植物C.海生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藻类植物都生活在海洋中4.观察衣藻、水绵、海带等藻类植物时,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A.都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B.植物体都由单细胞组成C.都能固着在海底生活D.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5.藻类植物用途广泛,下列不是藻类植物用途的是()A.能为鱼类提供饵料B.海带、紫菜可食用C.琼脂可药用D.藻类呼吸消耗大量氧气使大气中氧气含量减少6.最容易我到台藓的坏境是()A.向阳潮湿,无污染的环境B.背阴潮湿,有污染的环境C.向阳干燥,有污染的环境D.背阴潮湿,无污染的环境7.苔藓植物吸收无机盐的结构是()A.假根B.叶C.茎D.整个植物体8.苔藓植物的植株长得十分矮小,主要原因是()A.叶子太薄B.茎太细小C.没有真正的根D.靠孢子繁殖9.“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诗经央视《经典咏流传》播出后,广为传唱。
诗中的“苔花”描述的是苔藓植物,其不具有的结构是()A.花B.茎C.叶D.孢子10.某火力发电厂建厂几年后,原来电厂附近绿茸茸的苔藓植物不见了,其主要原因是()A.被人移走了B.被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毒死了C.被某些动物吃掉了D.电厂使周围气温升高,苔藓植物不能生存11.下列植物中,具有根、茎、叶分化且依靠孢子生殖的是()A.满江红B.地钱C.银杏D.海带12.李强的家里养了一盆观赏植物——肾蕨,为使它长得好,你为李强提出下列哪一种建议()A.放在向阳的地方,多浇水B.放在背阴的地方,多浇水C.放在向阳的地方,少浇水D.放在背阴的地方,少浇水13.肾蕨叶片背面的褐色隆起是()A.种子B.果实C.孢子囊D.脏点14.甲是一类用孢子繁殖的植物,根据图示可知它在植物类群中属于()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15.铁线蕨长得比苔藓植物高大的根本原因是()A.有了茎、叶等器官的分化B.根、茎、叶里有了输导组织C.多年生长的植物D.具有真正的根、茎、叶等器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水绵属于多细胞淡水藻类,个体由许多细胞构成,不分叉,无根、茎、叶的分化2.答案:C解析: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有很多种类,个体微小,春天湖水变绿就是单细胞藻类大量繁殖的结果。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2.关注植物的生活状况和生存环境,形成保护植物、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三、教学难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环境四、教学准备分组准备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显微镜、放大镜等观察工具和制作临时装片的用具;拍摄显微图片和收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资料,制作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及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创设问题引入新课提问1、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讨论表达学生对1回答:细胞→组织→器官→植物设置悬念2、物体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吗?讲授新课一、藻类植物展示课件讨论1、植物都会开花产生种子吗?如果不会的话,哪些会开花产生种子?2、这些植物主要有哪几种类群?对学生的回答不评价。
展示课件讨论:1、藻类植物多数生活在什么环境中?2、藻类植物有什么特征?3、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藻类植物?体。
对2回答:“有”或“没有观察后,发现问题、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表达。
学生的答案有多种。
观察课件、思考讨论并交流表达。
观察后回答:藻类植物多数生活在水中。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分化。
在学校喷泉就能见到藻类植物。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树立关注自然,关注身边植物的情感。
设置悬念培养观察、分析、表达能力,发挥学生主作用。
联系生活。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 卷柏又名“九死还魂草”,它极耐干旱,能“死”而复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和繁殖方式依次是 ( )
A. 真正的根,孢子繁殖
B. 假根,孢子繁殖
C. 根、茎和叶,种子繁殖
D. 真正的根,种子繁殖
2. 长期积水的水池壁往往会变成绿色,这是由于水里生长了绿色的 (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裸子植物
3. 关于藻类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藻类植物具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素
B. 藻类植物释放的氧气达到地球含量70%左右,所以藻类植物越多越好
C. 藻类植物都生活在海洋中,都是多细胞植物
D. 藻类植物有根、茎、叶三大器官
4. 除了哪项之外,其余各项都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共同具备的特点()
A. 形成孢子进行生殖
B. 具有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
C. 植物体内具有输导组织能运输养料
D. 生殖过程中离不开水
5. 下列植物都属于蕨类植物的是()
A. 紫菜、地钱
B. 满江红、卷柏
C. 葫芦藓、海带
D. 贯众、水绵
6. 下列可作为监测大气污染的指示植物是 ( )
A. 榕树
B. 苏铁
C. 肾蕨
D. 葫芦藓
7. 贯众的地上部分是 ( )
A. 整个植物体
B. 根、茎、叶
C. 茎、叶
D. 叶片和叶柄
8. 在下列环境中,最易找到苔藓植物的是 ( )
A. 向阳潮湿,有污染的环境
B. 背阴潮湿,无污染的环境
C. 向阳干燥,无污染的环境
D. 背阴干燥,有污染的环境
9. 常在水田或池塘水面上看到一些“浮萍”,它出现了根、茎、叶的分化,但从不开花,据此推测它可能是()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10. 下列对苔藓植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利用孢子进行繁殖
B. 一般具有茎和叶,有简单的输导组织
C. 叶片由单层细胞构成
D. 生长和繁殖离不开水
二、分析说明题
11. 请用你学过的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在森林中迷路时可以借助苔藓植物的原因是:苔藓植物依靠____吸收水份,适于生活在____的环境中,由此推断,树干上长有苔藓植物的一侧应该是朝____方向的。
(2)海洋中有很多植物体积巨大的藻类植物,如巨藻体长能达数十米.它们之所以能有如此巨大的体积却不会出现营养供应不足的现象,原因是____。
(3)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植株高大,不但因为它有了真正的____,而且体内出现了____,但是它仍然需要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原因是____。
12.如图中甲、乙分别是葫芦藓和蕨的植株,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____]____只起固定作用,图乙中[____]____除起固定作用外,还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2)图乙中,具输导组织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叶片只有一层细胞,能监测空气污染的是____。
(填甲或乙)
(4)由此可见,____图中的植株长得比较高大。
)甲和乙都能产生一种生殖细胞叫做____,因此它们都属于____植物。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课后作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卷柏属于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开始有了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株生长利用,因此一般比较高大。
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在叶的下表皮上有孢子囊,内有孢子,其生殖离不开水。
2.A
解析:水池中长期积水,导致水中有机质积累过多,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从而使水变成绿色。
3.A
解析:藻类植物的细胞内含叶绿体,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是空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4.C
解析:除植物体内具有输导组织能运输养料外,其余各项都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共同具备的特点。
5.B
解析:满江红、卷柏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属于蕨类植物。
6.D
解析: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能作为监测大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7.D
解析:贯众地上部分是叶,由叶片和叶柄构成,地下横卧的是茎,须状的是根。
8.B
解析: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因此人们通常把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因此最容易找到苔藓植物的环境是背阴潮湿,无污染的环境。
9.C
解析: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但无花果实和种子,体内开始有了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株生长利用,因此一般比较高大.可见题中叙述的“浮萍”出现了根、茎、叶的分化,但从不开花,应该是蕨类植物。
10.B
解析:苔藓植物虽然有了茎、叶的分化,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
二、分析说明题
11. (1)茎叶阴湿北
(2)全身浸没在水中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根;输导组织;它靠孢子生殖,孢子只能在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
解析:(1)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假根能够固定植物体,茎和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其受精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墙壁的背阴处,树木的背阴处等.在树林中,树的北面是背光面,较为阴暗潮湿,所以长有苔藓的一面是北面。
(2)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靠整个身体来吸收水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孢子生殖,繁殖速度快.因此很多藻类植物体积巨大,而不缺少营养。
(3)苔藓植物有茎叶,但没有真正的根,没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长得矮小.而蕨类植物有了真正的根茎叶,且出现和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因此能够长得比较高大,但是它用孢子繁殖,孢子只能在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12.(1)D;功能
(2)房室瓣(瓣膜)
(3)C、D;①、②
解析:(1)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与心脏各腔的输血功能相适应,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这是因为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因此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故心脏壁最厚的腔是D左心室。
(2)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叫房室瓣,这种瓣膜只能朝向心室开,从而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不能倒流。
(3)根据图中血流的方向可知,该图显示此时心脏的工作状态是心室C和D收缩,分别把血液泵入血管①、②。
12. (1)③假根③根;
(2)①叶②茎③根;
(3)甲
(4)乙孢子孢子
解析:(1)其中图甲中的③假根只起到固着作用,无吸收能力。
图乙中的③根,是真正的根,除了起固定作用外,还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2)图乙蕨类植物中的叶、茎、根内都有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等营养物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都长的比较高大。
(3)苔藓植物的叶片只有一层细胞,能监测空气污染。
(4)蕨类植物中的叶、茎、根内都有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等营养物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都长的比较高大。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能产生一种生殖细胞叫做孢子,因此它们都属于孢子植物。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本文档仅用于百度文库的上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