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浦东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1.17 KB
- 文档页数:10
浦东新区2019学年第二学期初中学业质量监测初三语文答题方向一、古诗文(40分)(一)默写(16分)说明:错(别)字、漏字、加字、颠倒等都算作错误,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第1-4题,每题3分,第5题为4分。
1.却疑春色在邻家2.空乏其身3.却道海棠依旧4.云横秦岭家何在5.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③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任意一处)(二)古诗文(课内)(12分)6.(2分)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1分)兴复汉室(1分)7.D(3分)8.(4分)广开言路(2分)【甲】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将自己和齐威王的地位和受到的蒙蔽放在一起比较,进而达到劝齐威王广开言路,以改良政治(2分)9.(3分)【答题要点】邹忌:善于反思、敢于进谏、以国为重等诸葛亮:忠君爱国,牢记职责,鞠躬尽瘁,有政治才能和抱负等(三)古诗文(课外)(12分)10.(2分)苏轼(写苏轼的字、号也可)核舟记11.(4分)(1)缓慢、缓缓、慢慢(2)停止12.(3分)C 13.(3分)【说明】列举例子1分,分析2分。
【示例】(1)《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将明月比喻成“璧”,突出月下洞庭湖的沉静美丽,表现迁客骚人沉醉其中忘记一切的“览物之情”,引出下文作者关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议论(2)《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写明月照松林的秋山晚景,突出其幽静之美,令人向往,含蓄地表达诗人归隐自然、怡然自适的心境(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千里共婵娟”——诗人围绕中秋明月,通过对月的追问、赞美与向往,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他复杂又矛盾的心理,以及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二、现代文(3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8分)14.(6分)(2)蛋白质的生物意义或蛋白质对于生命肌体的作用(3)最理想的蛋白质食物(4)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或食物搭配能提高营养价值(“提高营养价值”可换成“达到氨基酸平衡的效果”)15.(4分)(1)具有持续提供能量的特性(2)含有极其丰富的营养成分16.(3分)C 17.(5分)【说明】列举说明方法(不限数量)2分,分析3分。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精选汇编虹口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进士及第,调宝鸡尉,柏乡知县。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①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湜怒,他日行柏乡,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②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注释】:①推毂(gǔ):举荐。
②疵:缺点或过失。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⑴进士及.第()⑵召诣.行台白事()12.下列对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黄湜整理文书案卷,想要通过翻阅文书寻找侯蒙获罪。
B.黄湜审阅文书案卷,想要翻开文书案卷导致侯蒙获罪。
C.黄湜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侯蒙获罪。
D.黄湜整理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到达侯蒙获罪。
13.侯蒙及第后的故事表现出他是个、的人。
(4分)11⑴及,达到。
⑵诣,到12C13公正严明正直无私普陀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郑人爱鱼郑人有爱惜鱼者,列盆庭中,且实水焉,得鱼即生之。
鱼新脱网罟①之苦,惫甚,浮白而喁②。
逾旦,鳍尾始摇。
郑人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未几,糁麦而食③,复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人曰:“鱼以江为命,今处以一勺水,日玩弄之,而曰‘我爱鱼我爱鱼’,鱼不腐者寡矣!”不听。
未三日,鱼皆磷败以死。
郑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
君子曰:“民犹鱼也,今之治民者皆郑人也哉?”【注释】①罟(gǔ):捕鱼的网。
②喁(yóng):鱼口向上,露出水面。
③糁(sǎn)麦而食:喂食饭粒和麦屑。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得鱼即生.之(2)郑人掬而观.之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郑人开始后悔不应该听取有些人的话B.郑人才开始后悔没有听取那个劝告人的话C.郑人开始后悔不用或不听别人的话D.郑人才悔恨听有些人的话是错误的13.郑人哪些行为直接导致了“鱼皆磷败以死”的结局?作者借这则寓言想说的道理是什么?(4分)11.(1)养活(2)仔细看12.B13.用水盆养鱼,鱼生存空间小,又每天玩弄鱼统治者不能口称爱民,实际将民众当成自己的玩物,随意摧残。
201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1.默写。
(1)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2)叫嚣乎东西,__________。
(《捕蛇者说》)(3)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4)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诗题中的“岳”是指______,请写出“五岳”中另一座山的名称:______。
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青未了”写出了山色郁郁苍苍,连绵无际,浩茫混涵,难以言尽。
B.颔联中的“割”字既写出了山之高险,又表达了诗人志向之远大。
C.颈联中的“层云”与“归鸟”写了诗人登上泰山之巅远眺的景色。
D.尾联中的“凌绝顶”和“众山小”表现诗人勇攀高峰、壮志凌云。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古人很喜欢写咏物诗,据统计,仅《全唐诗》已存咏物诗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
(摘自百度)白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4.结合上面两首诗和百度对咏物诗解释,说说你对咏物诗理解。
5.如果把上面的两首咏物诗推荐给你的同学,其推荐理由不成立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抓住了写作对象的特征,表达对写作对象的喜爱之情。
B.王冕的《白梅》借梅自喻,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初三语文质量测试(A)(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3.向来枉费推移力,。
(朱熹《观书有感(其二)》)4. ,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5.酿泉为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元曲,完成第6—7题(4分)水仙子·咏江南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6.曲中的“杀”用在“爱”后面的意思是:。
(2分)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江烟水照晴岚”写出江南隽美、繁华、富庶的特点。
B.“秋光淡”不仅描写江南秋景,也在表现作者闲适之心。
C.“看沙鸥舞再三”点明了沙鸥飞翔的舞姿十分优美动人。
D.“画船儿天边至”强调了江南广阔的空间和景物的别致。
(三)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第8—10题(9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技,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8.“铭”是古代在器物上用来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爱莲说》的作者是(人名)。
(2分)9.两篇文章的主旨基本相近,大致是,《陋室铭》中最能反映作者志向的语句是,《爱莲说》中最能反映作者志向的语句是。
(4分)10.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陋室铭》以“山、水”喻“室”,以“仙、龙”喻“室主”,《爱莲说》以“莲花”喻“君子”,巧妙地表明作者的情感节操。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写作题】专项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写作题】专项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写作题】专项精选汇编虹口区27.题目:感人的故事要求:⑴写一段自己的经历,字数在600字左右。
⑵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⑶不得抄袭。
字左右。
⑵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⑶不得抄袭。
写作略写作略 普陀区27.题目:心里暖暖的要求要求要求:(1):(1):(1)写一篇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字左右的文章;(2)(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的信息;不得透露个人相关的信息;不得透露个人相关的信息; (3)(3)不得抄袭。
不得抄袭。
不得抄袭。
27.27.按照中考作文评分细则按照中考作文评分细则按照中考作文评分细则 松江区2727.题目:美好的相遇.题目:美好的相遇.题目:美好的相遇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三、作文(60分)参照中考评分标准参照中考评分标准等第等第综合综合 评分评分 中心与材料中心与材料 (25分) 语 言 (25分) 思路与结构思路与结构 (10分) 评分细则评分细则 A 60 ︱ 53 分 切合题意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中心突出选材恰当,有新意选材恰当,有新意感情真挚感情真挚 内容充实内容充实 语言流畅、简洁、语言流畅、简洁、 得体,有一定的得体,有一定的表现力表现力思路通畅思路通畅 层次清晰层次清晰 结构完整结构完整 详略得当详略得当 A 等基准分56分。
分。
基本符合三项条件基本符合三项条件 得基准分:三项中得基准分:三项中 有一项富有特色,有一项富有特色, 其他两项达到B ,可,可评为A 。
分项得分分项得分 2525——————2222分 2525——————2222分 1010——————99分 B 52 ︱ 43 分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中心明确 选材恰当选材恰当 感情真实感情真实 内容较充实内容较充实语言通顺、简洁语言通顺、简洁用语规范用语规范思路连贯思路连贯 层次较清楚层次较清楚 结构完整结构完整 能注意详略能注意详略B 等基准分47分。
浦东新区2019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
《过零丁洋》2、山河破碎风飘絮,3、,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4、关河梦断何处,5、。
(《诉衷情》),皆出酒食。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和曲,完成第6—7题(4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诗中“万籁”的意思是尺形的打击乐器。
(2分);“钟磬”中的“磬”是古代用制成的曲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是一首无言律诗,颈联对仗工整。
B、首联交代时间、地点,景物清新明丽,写出了诗人对佛地的向往之情。
C、“深”字写出了禅寺的优雅宁静之美,“空”字写出了禅寺的空灵悠远之美。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隐逸山林的志趣。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8、《出师表》中的“表”是的一种文体。
(2分)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实现先帝遗愿,诸葛亮此次出师的目的是平定南方。
B、“卑鄙”一词是指诸葛亮原本“布衣”的身份。
C、“由是感激”的原因是先帝三顾茅庐,以当世之事咨之。
浦东新区2019学年第二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201905)(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的情感。
(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雨疏风骤”是这首词叙事、抒情的背景。
B.“试”刻画了词人心系花事不忍见花落的心理。
C.“知否,知否”是词人对卷帘人说“海棠依旧”的嗔怪。
D.词中的“却道”与“却道天凉好个秋”中的“却道”语境义相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9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9.“徒属”对陈胜吴广“敬受命”,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吴广素爱士卒,深得徒属拥戴。
B.徒属本来就有举大名而死的想法。
C.陈胜的演说有鼓动性,激发士气。
D.陈胜和吴广能力超群,富有远见。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刘子玄①,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
年十二,其父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②督之。
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疑,叹曰:“书如是,儿何怠!”父奇其意,许授《左氏》。
逾年,遂通览群史。
以善文词知名。
擢③进士第。
【注】①刘子玄:唐朝史学家。
②楚:古代拷打责罚人的小杖。
③擢:提拔,提升。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浦东新区2019学年第二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答题方向(201905)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每题3分,错1字扣1分,扣完为止)1.道是无晴却有晴2.锦帽貂裘3.干戈寥落四周星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5.则弛然而卧。
(二)诗歌理解(4分)6.(2分)伤春(1分)惜花(1分)7.(2分)D(三)课内语段理解(8分)8.(6分)(1)《陈涉世家》(1分)司马迁(1分)(2)制作,筑(1分)(3)(吴广)使将尉恼怒,让(将尉)侮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戍卒。
(关键词:忿恚、之、以、其;漏写语句成分的,如主语“吴广”扣1分)(3分)9.(3分)B(四)课外语段理解(12分)10.(4分)(1)学业(2分)(2)答应,应允(2分)11.(3分)等(他)听说(父亲)要给兄长们讲授《左氏》(写成《春秋左氏》《左传》《春秋左氏传》均可)。
(关键词:及、为;漏写语句成分的,如“他”“父亲”扣1分)12.(2分)刘知几学《古文尚书》“业不进”(1分)刘知几听《春秋左氏》能“辨析所疑”;或:没好好读《古文尚书》而怪选的书不当(1分)13.(3分)C(3分)A(1分)二、现代文(40分)(一)《青春别被“颜值”裹挟》(18分)14.(2分)D15.(4,各2分)丰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身心修养(镇守本心,修身韫德);或:内在修养外显才华说明:如有一空答“气质”,这一空得1分,其他答案不得分。
16.(1)引用论证(1分)唯有不断提升内在修养,才能葆有比颜值还要持久的美丽、比美丽还要永恒的气质(后半部分答“才能葆有永恒的气质”也可);或:惟有修养身心、培育气质,才能让人葆有长久的美丽(3分)。
说明:若答成——唯有不断提升内在修养,才能葆有持久的美丽,得2分;比颜值、比美丽更重要的是气质,得1分。
17.(3分)D18.(5分)说明:(1)对段落内容有所概述,得2分;“引发兴趣”写不写都不扣分。
(2)对这一段与文章议论内容、结构关系作简要分析,得3分;不管是否分开表述,在答题时如漏掉分析“议论内容”方面的扣2分,漏掉“结构”方面扣1分。
2019年上海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记叙文阅读【浦东新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城里的那条小路①去县城读书的头一天,房东蔡老伯指着他家前面的小路对我说:“你去莱场买菜,就走这条小路,一直走到尽头,只要几分钟,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多看点书。
你刚到这里,不熟悉环境,我带你去走走看看。
”②去菜场,要穿过一片碧绿的菜地,那条窄窄长长的小路就像一条爬行的蛇,弯弯拐拐的,刚好走得下一个人,蔡老伯背着手走在前面,边走边说:“这条泥巴路,是那些菜农挑莱去莱场,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城里人很少走。
我也是农村人,20来岁时就是走着这样一条小路来城里工作的。
走上这条小路,我就想起了乡下的爹娘。
”③我一直根深dì固地认为,城里全是高楼大厦,全是柏油马路,见不到一星半点的泥土,可出人意料的是,我居然见到了一条像小山村前面那样的小路,一下子对这座城市亲近了很多。
也许,农村与城市,就只是隔着这样的一条小路。
④求学的那些日子,我常常踩着这条小路去莱场买菜。
⑤早晨,走在这条小路上,我会哼着动听的歌谣,迈着欢快的步子。
小路似乎也醒了,两边的地埂上,五颜六色的野花争相探出头来,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微风送来淡淡的清香。
肥沃的菜地里,莱农们戴着草帽,弯腰弓背地一锄头一锄头创挖着,黝黑的脸膛上挂着晶莹的汗珠。
有时,他们还会放开嗓子唱着悠扬而绵长的民间小调。
此情此景,我觉得自己和这座城市是多么地亲近呀,她就像生养我的小山村一样,是我的母亲,是我的家!⑥雨天,小路又烂又滑,人们宁可绕些路,也不愿走小路去菜场,有个雨天,我打着伞去买莱,刚走几步,听见有人扯开嗓子喊着:“娃娃,别走这条小路,滑得很,不小心从地埂上摔进水坑,小命都得丢掉!”我说自已是从乡下来县城读书的学生,急着要赶去买菜,晚了就会迟到。
那大叔说,那你牵着我的手走吧,拉紧了!⑦大叔那张陌生的脸,露出亲切的笑容。
他一只手扶着扁担,一只手牵着我,我们就这样肩并肩走着。
浦东新区2019-2020初三二模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2、山河破碎风飘絮,。
《过零丁洋》3、,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4、关河梦断何处,。
(《诉衷情》)5、,皆出酒食。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和曲,完成第6—7题(4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诗中“万籁”的意思是;“钟磬”中的“磬”是古代用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是一首无言律诗,颈联对仗工整。
B、首联交代时间、地点,景物清新明丽,写出了诗人对佛地的向往之情。
C、“深”字写出了禅寺的优雅宁静之美,“空”字写出了禅寺的空灵悠远之美。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隐逸山林的志趣。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8、《出师表》中的“表”是的一种文体。
(2分)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实现先帝遗愿,诸葛亮此次出师的目的是平定南方。
B、“卑鄙”一词是指诸葛亮原本“布衣”的身份。
C、“由是感激”的原因是先帝三顾茅庐,以当世之事咨之。
浦东新区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50分)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2.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3.,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4.僵卧孤村不自哀,。
(«H^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马作的卢飞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二)阅读下面宋词,完成第6-7题(4分)里丘UU(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诗题中的“岳”是指,请写出“五岳”中另一座山的名称:。
(2分)7.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联中的“青未了”写出了山色郁郁苍苍,连绵无际,浩茫混涵,难以言尽。
B.颔联中的“割”字既写出了山之高险,又表达了诗人志向之远大。
C.颈联中的“层云”与“归鸟”写了诗人登上泰山之巅远眺的景色。
D.尾联中的“凌绝顶”和“众山小”表现诗人勇攀高峰、壮志凌云。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桃花源记(节选)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8.本文作者是晋朝的陶渊明,号,他是中国山水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浦东新区2018 学年第二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 分钟;总分:150 分)考生注意:本卷共有 27 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40 分)(一)默写(15 分)1.,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2.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3.,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4.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马作的卢飞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二)阅读下面宋词,完成第 6-7 题(4 分)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诗题中的“岳”是指,请写出“五岳”中另一座山的名称:。
(2 分)7.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首联中的“青未了”写出了山色郁郁苍苍,连绵无际,浩茫混涵,难以言尽。
B.颔联中的“割”字既写出了山之高险,又表达了诗人志向之远大。
C.颈联中的“层云”与“归鸟”写了诗人登上泰山之巅远眺的景色。
D.尾联中的“凌绝顶”和“众山小”表现诗人勇攀高峰、壮志凌云。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 题(9 分)桃花源记(节选)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最新2019.04浦东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一、阅读理解【1】阅读下面的目录,回答问题。
目录一、茉莉花二、花灯三、绘画青蛙四、母亲的爱五、父亲的信【2】在《父亲的信》中,父亲的信主要讲了什么内容?【3】在作者看到的第一件美术作品是《绘画青蛙》,作者是喜欢这幅作品的吗?怎么看出作者喜欢这个作品的?【4】在《母亲的爱》中,母亲为了让作者高兴,替她写信的事和写信时的表情分别用几句话形容表现出来了?二、填空题【1】《父亲的信》中,作者父亲工作在__________。
【2】《父亲的信》中,作者父亲的信总是在_______ 时寄来。
【3】《母亲的爱》中,作者在一次考试中得了几分?【4】《母亲的爱》中,作者妈妈给她买了什么?【5】《母亲的爱》中,作者的妈妈给她写信的表情是________。
三、综合题从《茉莉花》,《花灯》,《绘画青蛙》,《母亲的爱》,《父亲的信》中选择一个作品,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读后感。
答案:一、阅读理解【1】目录:一、茉莉花二、花灯三、绘画青蛙四、母亲的爱五、父亲的信【2】在《父亲的信》中,父亲的信主要讲了作者父亲生活的情况以及对作者的关心和期望。
【3】作者看到的第一件美术作品是《绘画青蛙》,作者是喜欢这幅作品的。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幅作品的赞美和欣赏。
【4】在《母亲的爱》中,母亲为了让作者高兴,替她写信时表现出的关心和温暖,表现在买了文具和包裹礼物的细心,以及写信时的亲切的表情。
二、填空题【1】《父亲的信》中,作者父亲工作在外地。
【2】《父亲的信》中,作者父亲的信总是在春节时寄来。
【3】《母亲的爱》中,作者在一次考试中得了九十分。
【4】《母亲的爱》中,作者的妈妈给她买了文具。
【5】《母亲的爱》中,作者的妈妈给她写信的表情是温暖的。
三、综合题我选择的作品是《茉莉花》。
在《茉莉花》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茉莉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茉莉花洁白无瑕,芬芳馥郁,给人一种清新温暖的感觉。
浦东新区2019学年第二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当年万里觅封侯;。
(《诉衷情》)2.;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3.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4.;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山居秋暝题破山寺后禅院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山居秋暝》写的是雨后傍晚的景色;《题破山寺后禅院》则写的是_______的景色。
(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两首诗都描写了幽深宁静的山间风光。
B.两首诗都表达了追求清净隐逸的思想。
C.两首诗都以有声衬无声表现山林之静。
D.两首诗都在尾联含蓄委婉点明了题旨。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9.翻译文中画线句。
(3分)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0.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A.上文中对屠户的心理描写体现了他的机智与勇敢。
B.对狼的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狼的凶残和狡猾。
C.“止增笑耳”表达了作者对像狼一样敌人的蔑视。
D.“以刀劈狼首”时;屠户并未认清狼奸诈的本质。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
浦东新区2019学年第二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当年万里觅封侯,。
(《诉衷情》)2.,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3.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4.,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山居秋暝题破山寺后禅院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山居秋暝》写的是雨后傍晚的景色,《题破山寺后禅院》则写的是_______的景色。
(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两首诗都描写了幽深宁静的山间风光。
B.两首诗都表达了追求清净隐逸的思想。
C.两首诗都以有声衬无声表现山林之静。
D.两首诗都在尾联含蓄委婉点明了题旨。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9.翻译文中画线句。
(3分)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0.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A.上文中对屠户的心理描写体现了他的机智与勇敢。
B.对狼的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狼的凶残和狡猾。
C.“止增笑耳”表达了作者对像狼一样敌人的蔑视。
D.“以刀劈狼首”时,屠户并未认清狼奸诈的本质。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
2019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竹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田园居》)3.月上柳梢头,。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4.,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5.,虽鸡狗不得宁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第四自然段)(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蝶恋花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这首词围绕着“”来写景抒情。
(2分)(用文中语言回答)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残照”不仅点明时间,更增添了一层感伤的色彩。
B.“拟”写出词人想借酒浇愁、寻得欢乐的心理活动。
C.“终不悔”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和执着的态度。
D.“伊”是思念深爱的女子,也暗指人生的理想目标。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①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8.《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西汉(人名)编订的《》。
(2分)9.第①段加点词“此”指代的具体内容是(3分)10.联系上下文,说说对第②段王所说之“善”的理解。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孔子见罗雀者孔子见罗雀者①,所得皆黄口小雀。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大联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贸然筵席引申义丰功伟绩B.遵循压榨金钢钻心无旁鹜C.端祥逞能混合物鸠占雀巢D.萧索制裁侯车室形销骨立【答案】A【解析】【详解】A项正确。
BC三项修改为: B.心无旁骛.;C.端详.鸠占鹊.巢;D.候.车室。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B.在南山中小学生阅读活动过程中,不少学生养成了探究深度阅读的良好习惯。
C.傅雷多次在家信中向傅聪提出学习要正规化和计划化,生活要科学化的活动。
D.《国风美少年》通过年轻人热衷喜爱的方式,呈现国风音乐,推广国风文化。
【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项,“其他学校领导”有歧义。
B项,正确。
C项,搭配不当,应当是“提出……建议”。
D 项,重复累赘,“热衷”和“喜爱”删去一个。
故答案为B。
二、名句名篇默写3.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②_______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③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④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⑤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伛偻提携”描写的对象是一致的。
②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境界越高,越会感到孤独和寒冷的句子是“___________”。
【答案】(1)①经纶世务者②欲渡黄河冰塞川③塞上燕脂凝夜紫④干戈寥落四周星⑤弓如霹雳弦惊⑥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①黄发垂髫②高处不胜寒【解析】【详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上海浦东新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解析2019年浦东新区中考预测语文试卷〔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一览众山小。
〔«望岳»〕3.回看射雕处,。
〔«观猎»〕4.孤村落日残霞,。
〔«天净沙•秋»〕5.学而不思那么罔,。
〔«孔孟论学»〕6.,已尽吾齿。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词中的〝天山〞指的是。
〔2分〕8.以下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再现了作者盛年壮志凌云、勇赴国难的情景。
B、〝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的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C、下片主要通过两个生活场景来抒发作者的悲愤感情。
D、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壮志难酬地悲愤与感慨。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9.上文选自«陈涉世家»,作者是。
其所著纪传体史书«____»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019年上海浦东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2019.5(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2、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3、,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4、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马作的卢飞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二)阅读下面宋词,完成第-6-7题。
(4分)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诗题中的“岳”指,请写出“五岳”中另一座山的名称: 。
(2分)7、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首联中的“青未了”写出了山色郁郁苍苍,连绵无际,浩茫混涵,难以言尽。
B.颔联中的“割”字既写出了山之高险,又表达了诗人志向之远大。
C.颈联中的“层云”与“归鸟”写了诗人登上泰山之巅远眺的景色。
D.尾联中的“凌绝顶”和“众山小”表现诗人勇攀高峰、壮志凌云。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9分)桃花源记(节选)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尼为外人道也。
”③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8、本文作者是晋朝的陶渊明,号____ ,他是中国山水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盛唐时期的(人名)也是这一流派的代表诗人,有“诗佛”之称。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0、下列对选文理解正确的项是( )。
(4分)A.第1段写出了桃花源地理位置的神秘以及桃花源中环境的热闹非凡。
B.第2段表现了渔人见到桃花源中人的惊讶以及对他们的身世的好奇。
C. 第3段中渔人“不复得路”的原因是他在返回的路上没有标注记号。
D.选文中“得”、“舍”、“不复得”表明桃花源是诗人追求的理想社会。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3题。
(12分)方山子传(节选)苏轼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
晚乃遁②于光、黄间,日歧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③之遗象④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
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⑤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
【注】①光、黄:光州、黄州,两州连界。
②遁:遁世隐居。
③方山冠:唐宋时隐土戴的帽子。
④遗象:犹遗制。
⑤“环堵”一句:谓室内空无所有。
11、解释文中加点词。
(4分)11、文中“余既耸然异之”的原因是(2)(用自己的话表述) (4分)1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4 分)A.方山子,本名陈慥,因佩戴古代的方山冠,人们则叫他方山子。
B.“方山子亦矍然”写出了方山子遇到作者时惊讶的样子。
C.“俯而不答,仰而笑”,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境遇的理解。
D. 选文中的方山子,一身侠气,威武豪放,隐居山中,淡泊名利。
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20分)做一个文雅男士①“文雅”一词,出自《大戴礼记》,谓温和、有礼貌、温文尔雅,讲礼仪而不粗都。
文雅多用来形容女子,其实“文雅”一词也可以用在男士身上,从某种意识上来说,文雅更是对男士是否优秀的衡量标准。
②文雅男士谈吐高雅,为人谦和,有良好的自身修养,自然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青睐。
但在当下社会,有不少男士缺少文雅的风度。
他们行为粗鲁、举止失当,并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随地吐痰,无视公德,大声喧哗,不懂得礼让女性,在今天,这些粗鲁的行为不免令我们深思。
③中国是个传统礼仪大国,从古至今,对男士的要求也非常多,君子便是对男士理想化的要求。
具有君子风度的男士,在道德水准、胸襟气度、为人处世等方面都具备相当高的修养。
孔子对君子的操行这样写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就应当文质彬彬,男士也应该彬彬有礼,尤其表现在对女性的尊重上。
④民国时期,许多教授不仅有丰富的学识,更有谦谦君子般的修养,这从他们对女性的态度就可知晓。
胡适就是这样一位教授。
当年,胡适留学归来,绅士风度十足,讲课时,看到女生坐在窗边,寒风吹进来,他会很细心地走过去替她们把窗户关上。
⑤国学大师吴宓先生对女性也非常尊重。
如在街上遇见行驶的车辆,他总是举起手杖示意车辆停下,直到身边的女士全部通过方才放行。
吴先生此举,引来当时许多男生的追随学习。
⑥其实,男士这些有爱心、有气质的表现,是源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恪守。
他们不仅对女性态度谦逊,而且对其他人也决不会出言不逊。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就是他们精神品格的写照。
⑦或许有人认为文雅男士缺乏阳刚之气有些软弱的含义。
其实文雅决不是软弱的表现,更不是懦弱的代名词。
文雅男士同样能够直面痛苦,敢于担当,表现出慷慨之气。
报业巨擘邵飘萍因揭露事实真相,被反动军阅遗捕,遭到严刑讯拷打后,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临刑前,邵飘萍长袍马褂向监斩官拱手施礼道:“诸位免送。
”其文雅的气质可见一斑,慷慨赴死的气节更是成为一段绝唱。
⑧文雅是男士自内而外渗透出一种内敛的风度,也是一种高度的礼貌,对每个男士都有着非凡意义。
只有我们每个男士具有文雅之态,社会风气才会变得更好。
让我们做一个文雅男士吧!14、从全文看,文雅男士的特征有哪些?(4 分)15、第④段运用事例,论证了(4分)16、下列表述对第⑤段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 吴宓先生的翩翩风度,吸引学生去学习模仿。
B. 吴宓先生对女性尊重,是他文质彬彬的表现。
C. 吴宓先生的优雅表现,是对传统文化的恪守。
D. 吴宓先生的举杖示意,是他勇于担当的豪气。
A.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B.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威C.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D. 优雅,是一个人内心文化素养与外在表象的完美结合选()城里的那条小路①去县城读书的头一天,房东蔡老伯指着他家前面的小路对我说:“你去莱场买菜,就走这条小路,一直走到尽头,只要几分钟,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多看点书。
你刚到这里,不熟悉环境,我带你去走走看看。
”②去菜场,要穿过一片碧绿的菜地,那条窄窄长长的小路就像一条爬行的蛇,弯弯拐拐的,刚好走得下一个人,蔡老伯背着手走在前面,边走边说:“这条泥巴路,是那些菜农挑莱去莱场,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城里人很少走。
我也是农村人,20来岁时就是走着这样一条小路来城里工作的。
走上这条小路,我就想起了乡下的爹娘。
”③我一直根深dì固地认为,城里全是高楼大厦,全是柏油马路,见不到一星半点的泥土,可出人意料的是,我居然见到了一条像小山村前面那样的小路,一下子对这座城市亲近了很多。
也许,农村与城市,就只是隔着这样的一条小路。
④求学的那些日子,我常常踩着这条小路去莱场买策。
⑤早晨,走在这条小路上,我会哼着动听的歌谣,迈着欢快的步子。
小路似乎也醒了,两边的地埂上,五颜六色的野花争相探出头来,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微风送来淡淡的清香。
肥沃的菜地里,莱农们戴着草帽,弯腰弓背地一锄头一锄头创挖着,黝黑的脸膛上挂着晶莹的汗珠。
有时,他们还会放开嗓子唱着悠扬而绵长的民间小调。
此情此景,我觉得自己和这座城市是多么地亲近呀,她就像生养我的小山村一样,是我的母亲,是我的家!⑥雨天,小路又烂又滑,人们宁可绕些路,也不愿走小路去菜场,有个雨天,我打着伞去买莱,刚走几步,听见有人扯开嗓子喊着:“娃娃,别走这条小路,滑得很,不小心从地埂上摔进水坑,小命都得丢掉!”我说自已是从乡下来县城读书的学生,急着要赶去买菜,晚了就会迟到。
那大叔说,那你牵着我的手走吧,拉紧了!⑦大叔那张陌生的脸,露出亲切的笑容。
他一只手扶着扁担,一只手牵着我,我们就这样肩并肩走着。
小路全是稀泥,牵着我的手的大叔走得摇摇晃晃、歪歪斜斜,我也是一下前倾、一下后仰,但我知道每一步他都走得小心翼翼。
肩上的扁担,一声声响着,多像母亲那温软的叮咛!到了莱场口,我还来不及说声谢谢,他就挑着担子走远了,望着大叔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的双眼一下模糊起来......那个雨天特别美丽,我看到了城市的天空,那抹色彩艳丽的彩虹!⑧那些勤劳而善良的菜农们,挑着一筐筐沉甸甸的白菜,一脸汗水地走在城市的这条小路上,成了这个城市的一道独特而迷人的风景!⑨有时放学回去,我就守在出租屋前面,等着那些菜农路过,买些蔬菜。
那是个冬天,风很大,天气异常的冷,我只好把手伸进袖筒,蜷缩着身子在路边等着卖菜的菜农们。
天寒、地冻,小路上不见一个人影,显得冷清空荡。
天快黑时,才终于来了个70岁上下的老人,挑着几棵白菜。
她穿得单薄,满脸冻得通红,瘦弱的身子在寒风中不停地颤抖。
听我说要买白菜,老人没放下担子,很是干脆地说:“娃娃,我这白莱不卖了!”见我不解,她为难地解释道:“这几棵白菜,“是被人家挑剩的,不值钱,卖给你,我的良心过不去!”我抢着说没关系,能吃就行。
老人放下担子,伸出布满裂纹的双手,一片一片剥去白菜外面的黄叶子。
她叹着气轻声说:“娃娃,这些白菜我就不称了,给一毛钱吧,不能让你吃亏哟!”我死活不同意,给了她5毛钱。
她说什么也不接,我争不过她,把钱扔进她的菜筐,转身就跑掉了。
那老人在我身后,大声地说着我是好人!⑩城里的那条小路,我走了6年,后来我考上大学离开了那座县城。
但我一直忘不了那条小路,她就在我的出租屋前,一直走,就是菜场......19、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根深dì()固19、请分析第③段划线句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分)20、小路,让文中很多人觉得“农村与城市并不遥远”,理由是:(6分)①蔡老伯踩着小路来到城市工作,小路让他想起了乡下的爹娘。
②③22、谈谈你对第⑦段中划线句“那个雨天特别美丽,我看到了城市的天空,那抹色彩艳丽的彩虹”的理解: (4分)23、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恰当的是( )。
(4分)A.那条小路上,“我”依旧感受到乡间特有的风光,消除了城市给人的陌生感。
B.那条小路上,淳朴大叔的伸手相助,让“我”重温了家人般温馨感人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