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下册3.1.3《种子植物》课件3 (共84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15.66 MB
- 文档页数:86
《第三节种子植物》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说出种子的结构。
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会运用实验法和观察法探究实验。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小组团结协作,掌握实验基本技能。
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种子植物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种子的基本结构,运用观察和实验法探究实验。
难点: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胚的观察。
学情分析(1)学生特点分析: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特别是实验,学生只要看到实验器材就会引起骚动。
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导致实验场面难以控制。
(2)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在小学科学中认识过种子,但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种子的结构及胚的各部分将来会发育成的器官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教法学法1、教学方法: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计划进行如下操作:开课引发学生好奇,一粒小小的种子为何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进而引入种子的探究,教学方法上避开枯燥的讲解,让学生亲自参与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小组合作实验的教学方法。
2、学生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
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课堂讨论法。
2019年六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种子植物学情分析
鲁科版(五四制)
《种子植物》
在前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初步形成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因此,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推测、验证的探究过程,来认识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的。
但应注意到初一学生生物学知识积累不多,特别是实验的机会少、动手能力差,教学在重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同时,应该教会他们初步的观察方法及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究实验。
初一学生正处在积极思维的年龄段,敢于大胆猜想。
并且学生所学知识跟自身日常生活与生物圈密切相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参与课堂的主动性都很高。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多处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猜想,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
2019年六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种子植物观课记录
鲁科版(五四制)
《种子植物》
科学探究是初中生物新课标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故本节课的重点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学习过程、探究过程的体验,强化了科学素养的培养,通过学生动手,观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本节课顾老师通过师生、生生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立足点是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不足之处是学生动手观察的时间短了一点点。
整节课处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