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刺绣图案
- 格式:doc
- 大小:558.00 KB
- 文档页数:5
传统工艺中国刺绣精品多幅赏析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在中国差不多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
广绣山水渔读图【名称】:广绣山水渔读图【类别】:纺织品(广绣)【年代】:清乾隆年间【文物原属】: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纵44cm,横35cm。
山水渔读是历代画家经常选用的绘画题材。
此图以工笔将远山近景层次鲜亮地表现出来:恬适古朴的茅屋农舍,庄重肃穆的古刹,清幽的江水渔帆,迷漫的远山云蔼,天地之间,渔父书生各得其趣,表现了一派宁静安闲、典雅风流的意境。
此图景致宏富,构图繁而不乱,每一局部景色均可独立成图。
此图绣工除采纳广绣的铺针、直针、洒插针等传统针法外,还使用竹织针绣茅屋顶,以施毛针、网针绣乌篷船的篷,以方格网针绣墙面,以扭针绣云纹、水纹等,细微之处一丝不苟,均以最适合的专门针法真实地表现出来,这是广绣针法繁复、穷其巧变的特点。
全图以棕、褐、驼、香色为主色调,配以深绿、浅绿、蓝色等,典雅古朴而又不乏鲜丽明快,表达了广绣的配色特点。
图上方题有唐人诗句“飞泉挂碧峰”和绣工王田的题字,并绣“王田”朱文印。
粤绣《仙童献寿》粤绣(Guangdong embroidery)是指以广东省广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此《仙童献寿》变为粤绣经典著作之一,由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朱启钤《存素堂丝绣录》收录此幅绣画。
此绣轴以素绫为地五彩施绣,追求绘画的淡雅和细腻。
绣丫髻仙童着紫衣云裳,执双桃灵芝,引鹿前行,一只红蝠(鸿福)迎面飞来,寓“洪福齐天”的祝寿意味。
针法工整纤秀,配色散淡古雅。
清乾隆苏绣作品《福禄寿三星如意图》福禄寿三星公是众所周知喜闻乐见的吉庆图案,在绘画、织绣、瓷器及其他工艺品上都有使用。
此《福禄寿三星如意图》是清朝的乾隆时期的苏绣作品。
图正中绣的授人官禄的天神禄,他头戴如意翅冠,身着大红官袍,腰系玉带,怀抱如意;左为持杖捧仙桃的寿星,寿星即南极仙翁,以予人长寿的形象显现;右为一着道装高士,手执阴阳太极图道符极为福星。
民间刺绣——鞋大象鞋小猪鞋,鞋底图案是“葱”形状,“聪明伶俐”之意小老虎鞋绿色蟾蜍的名为蟾鞋,含有“蟾宫折桂金钱落地”的意念五毒鞋,绣五毒虫,以取毒不近身的意思。
(鞋底都那么漂亮)虎枕头。
虎枕头里又有双头虎、人面头虎、虎头鱼尾等,(这应该是双头虎)山西民间刺绣山西省民间,是民间刺绣艺术品的生长地。
民间刺绣,在山西不独历史悠久,而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反映山西风土人情的特色。
山西民间刺绣,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图案纯朴、色彩艳丽、构图简洁、造型夸张、针法多样、绣工精致。
这些来自民间的刺绣艺术品,大都出自农村劳动妇女之手。
山西刺绣,以忻州、晋南地区的刺绣工艺品最有影响。
忻州刺绣忻州民间,刺绣在群众中颇为普遍。
代县一带,刺绣品有着严谨、华丽、雅致的特色;五台县境内以及附近城乡,刺绣风格呈现美厚端庄;忻州、定襄、原平等地,刺绣产品风格较为淳朴秀丽。
忻州刺绣,大致可以分为服饰、生活用品、祭献物品三大类。
民间服饰,传统的民间刺绣主要是作为穿戴的装饰。
这些装饰,又多在妇女儿童身上。
妇女服装刺绣中,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花样。
“腕袖”(上衣袖口),通常情况下多饰以含有平安、吉祥、如意的二方连续图案。
“领口”,刺绣中大多是如意云,饰以花卉图案。
“裙子”,是古今妇女常用的衣服,前后各一片,常常嵌边、绣花,而颜色多为黑、蓝、红色的底。
“上衣”,绣花多在胸口,常用图案有鱼戏莲、牡丹花等。
“顶子”,常在上面堆绣蝴蝶、莲花等图案。
“鞋”帮子上,多绣以蝶恋花、蟾宫折桂等图案。
“凉冠”是妇女夏天束发用的,常常以黑底绣花,甚为精致。
农村儿童的“兜肚”,多是红色镶边的绣花,一般饰有莲生贵子、富贵长春等寓意吉祥、繁衍的图案。
也有绣五毒虫,以取毒不近身的意思。
男孩子身上的“围嘴”,常绣有双虎对头、双狮对头、五福捧寿的图案。
女孩身上的“ 围嘴” ,则绣以五蝶捧花、五莲坐子、五鱼戏莲等图案。
冬天护耳的耳套,以桃形较多,常绣有吉祥动物花鸟纹饰。
中国民间刺绣图案——中国传统图案设计
2012年1月17日中华服装网服装招商网
一、中国民间刺绣发展历史
1、刺绣在6000-7000年以前,人类已经掌握了原始的纺织技术。
我国的黄帝时期,黄帝之妃嫘祖就开始养蚕织绢帛。
2、“五彩备,谓之绣”,记录最早的刺绣。
3、春秋战国时代,刺绣相当发达,当时所绣的鸟纹、云纹、凤纹等刺绣图案,形象流动生辉,刺绣针法多样。
战国时期刺绣
4、汉代、刺绣已有了较高的水平,刺绣色彩丰富,且应用面广。
刺绣用于服装、枕头、包袱上等,所绣纹样有多种云纹、卷草纹等
5、唐代,刺绣有了高度发展。
从个体到作坊,长安古都成了刺绣行业的中心。
6、宋代,已出现具一定风格的名绣。
如顾绣,南宋迁都杭州江南成为了刺绣行业的中心。
汉代淑女灵芝图
唐代花卉纹样刺绣
7、明清的四大名绣。
8、中国民间刺绣一方面从拙到秀,被引入宫廷。
另一方面,民间妇女为自己所作保持了质朴、拙趣的清新民间本色。
明代刺绣补子
清代团凤纹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