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 格式:ppt
- 大小:7.39 MB
- 文档页数:68
“官僚资本”概念及没收过程中的界定问题(一)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之一,也是新中国顺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经济因素。
长期以来,对国民党官僚资本的研究一直是史学界探讨的重要课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本文现就中国共产党的“官僚资本”概念和界定标准以及没收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作一简单介绍,希望能有助于这方面研究工作的深入。
一、中国共产党的“官僚资本”概念早在大革命时期,就有人使用过“官僚资本”这个名词,用以指清末民初由政府官僚兴办或把持的企业。
后来在中国社会史论战中又有人使用过这个名词,但是由于当时国民党的国家垄断资本刚形成,尚未充分暴露其腐败性和危害性,因此这个名词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深入研究,自然也就没有成为中国革命对象之一的代名词。
抗战爆发后,由于国民党实行政治独裁和经济统制的政策,国家资本迅速膨胀,垄断地位明显加强,以及因政治腐败而导致的政府官员假公济私、以权谋私、化公为私现象,不仅严重威胁了大后方民族资本的生存,而且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
1937年发表在《新经济》的《国营事业与民营事业的关系》一文,就揭露一些官僚假公济私或化公为私,形成了一种名义上是国营,实质上是私营的企业。
1941年3月,陈伯达写了一本名为《中国工业与中国资产阶级》的小册子(该文于1942年2月在《解放日报》上连载),其中指出官僚与买办二位一体,从金融垄断向工业垄断发展,这类官办的企业,“官营就是‘国营’,‘国营’就是官营”【注:1942年2月8日,《解放日报》第3版。
】。
同时期重庆《大公报》也刊登了题为《官僚资本与中国政治》的文章,谈到了历史上官僚资本积聚的几种途径,并认为今日官僚资本与之相同。
1944年,王亚南在《中国经济论丛》一书中指出:“我们有些国营企业,在外形上似乎是国家资本,但骨子里,它何尝具有国家资本的属性?充其量也不过是私人资本的变相形态罢了”【注:王亚南:《中国工业建设论》第188页,】。
高一历史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试题答案及解析1. 1947年上海《大公报》连载漫画《三毛流浪记》,作品揭示了流浪儿童的苦难生活,三毛对当时中国市场上到处充斥着某国商品感到疑惑不解,这种外国商品来自()A.日本B.英国C.美国D.苏联【答案】C【解析】1947年时日本侵华都已经失败了,所以不是日本,故排除A项。
英国的殖民霸权尤其是在中国的殖民利益在二战前就已经被美日取代,所以排除B项。
D项的苏联是在新中国时才在中国有很多的经济利益的,所以排除D项,故答案选择C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受阻的原因2.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 )①恶性通货膨胀政策②官僚资本的压迫③繁重的捐税负担④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工业的发展。
根据所学知识,①②③④是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所以答案选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3.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
假如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其中F2>F1的情况出现于()A.1895—1913年B.1914—1919年C.1927—1937年D.1945—1949年【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由F2>F1可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处于萧条时期。
而A、B、C都是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发展的时期,所以排除。
而1945-1949年由于受到战争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陷入了绝境,所以答案选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解放战争时期4. 1942年5月前后,日商丰田纱厂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严词拒绝。
简析中国共产党没收官僚资本的全面胜利作者:刘忠锋来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4期摘要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官僚资本急剧膨胀,逐渐垄断全国的经济命脉,其反动本质暴露无遗。
鉴于此,我党适时提出没收官僚资本,并在各解放区进行深入细致的接管和没收工作,从而为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国营经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官僚资本经济纲领国营经济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372-02官僚资本是近代以来依靠地主买办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封建性和买办性的国家垄断资本。
国民党统治时期,官僚资本获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抗战后,由于国民党政府接收了日本、德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在华企业和财产,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到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官僚资本在全国的工业资本总额中占2/3,占全国工矿、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的80%”形成对就中国经济的全面垄断。
它不仅是国民党发动政权的经济基础,而且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相勾结成为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因此,这种腐朽的生产关系是中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
我党于1947年10月10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首次提出“没收官僚资本”。
之后,1947年十二月会议上,我党又把“没收官僚资本”列入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
遵照党的指示,没收官僚资本工作随着各地的解放逐步展开起来。
建国后,又对隐藏在私营企业中的官僚资本进行清理,没收工作取得全面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然而,建国前后我党究竟是怎样没收官僚资本工作的?是值得研究和总结的问题,本文对这一问题作了以下简要分析。
一、中国共产党对官僚资本的认识历程及没收官僚资本的提出中国共产党对“官僚资本”这一概念的理解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早在1923年共产党人瞿秋白同志在《中国之资产阶级的发展》一文中就曾使用过“官僚资本”,成为我党最早使用这一名词的先例,但其含义是指早期的官办、官督商办等企业。
全国2017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真题及答案全国2017年4月高等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课程代码:03708一、单项选择题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答案】B【解析】以 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所以 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
【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2.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龚自珍B.林则徐C.魏源D.王韬【答案】C【解析】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
【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3.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的是()。
A.同文馆B.广方言馆C.译书局D.译书馆【答案】A【解析】1862年奕?创办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4.1911年,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湖北B.湖南C.广东D.四川【答案】D【解析】1911年 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反对,保路运动兴起,四川尤其强烈。
【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5.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答案】A【解析】1912年 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三座大山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深受三座大山的重重压迫。
三座大山的压迫程度决定了其产生与发展状况。
一、三座大山制约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一)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外国资本主义:1.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不断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破坏了中国社会原有的经济结构,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2.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本国封建主义:1.明清时期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
2.洋务运动的诱导。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第一次发展高潮)外国资本主义:1.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本国封建主义:1.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三、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1912—1919)----短暂春天外国资本主义:1.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爱用国货、抵制日货等)。
3.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本国封建主义:1.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四)一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927----1936)----发展较快帝国主义:1.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抵制洋货、提倡国货)官僚资本主义:1.四大银行成为官僚资本聚敛财富的重要工具,币制改革后官僚资本加强了对民族工业的控制。
2.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五)抗战时期开始萎缩帝国主义:1.沦陷区——民族工业被日本所毁或吞并。
2.战争破坏官僚资本主义:1.国统区——国民政府加强对经济垄断,官僚资本急剧膨胀,民族工业受压榨。
2.国民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垄断和探索,民族资本风雨飘。
(六)国民党统治后期的困境(1946---1949)——日益萎缩帝国主义:1.美国的经济侵略官僚资本主义:1.官僚资本的压迫2.繁重的捐税负担二、三座大山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三座大山对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双重作用,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成长的民族资产阶级,在自身经济实力的发展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也被资本主义列强的商品输出所遏制;本国的自然经济与统治者是限制民族资产阶级成长的内因。
官僚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特征、起源与影响引言官僚资本主义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一种经济制度和政治现象,主要在社会科学领域被广泛讨论和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官僚资本主义的特征、起源以及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一、官僚资本主义的特征1.1 官僚体系的扩张官僚资本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官僚体系的扩张和巨大的政府参与经济活动。
官僚机构扮演着经济决策和资源分配的重要角色,政府通过产业政策、招投标和市场管制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干预。
1.2 积极与消极的政治互动官僚资本主义中政治与经济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关系。
政治力量对经济活动的影响通常是以权力为基础的,官员通过利用职权和资源进行权力交换,从而牵制和控制经济利益。
这种政治互动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腐败和不公正的经济环境。
1.3 利益集团的形成在官僚资本主义中,强大的利益集团往往通过政府的支持获得特权,并控制着重要的经济资源。
这些利益集团的形成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和市场失灵。
二、官僚资本主义的起源2.1 泛指社会制度转型和经济发展官僚资本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社会制度的转型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一些国家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起初是为了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但随后逐渐演变为官僚资本主义的模式。
2.2 政治力量和私营企业的结合官僚资本主义还与政治力量和私营企业之间的利益共谋有关。
政府机构与私人企业之间形成的紧密关系使得政府干预更加深入和广泛,导致了官僚资本主义的兴起。
2.3 社会和文化因素的作用除了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因素,社会和文化因素也对官僚资本主义的出现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一些国家的特定社会和文化传统促成了官僚机构的形成和存在,进而为官僚资本主义提供了土壤。
三、官僚资本主义的影响3.1 经济发展的障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出现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障碍。
由于政府干预过度和利益集团的存在,资源配置过于倾向于特定利益集团,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被破坏,阻碍了经济活动的创新和发展。
官僚资本
官僚资本的含义:通常是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依靠帝国主义和封建经济势力,凭借国家政权,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特殊形式。
官僚资本的特征:机器化生产和市场化生产,使其具有资本主义色彩;依靠封建经济势力使其具有封建性;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附性使其具有买办性;由政治而经济的发展模式使其具有垄断性。
官僚资本的兴衰:1927--1937 年是官僚资本的形成时期;抗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的政策,官僚资本急剧膨胀;解放战争时期前期因接受日本在华企业和对国统区的野蛮掠夺而极度膨胀;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把它转化为国营经济,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
典型代表:在旧中国,四大家族掌握的资本是典型的官僚资本.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建立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前提条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又成为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经济基础.。
高一历史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试题1. 1937 年,宋子文以低于市场价格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这说明A.官僚资本与民族工业合资经营,互利双赢B.官僚资本实力雄厚,领导了民族工业C.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侵蚀D.民族工业依靠官僚资本以谋求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A项互利双赢说法与低价收购和控股的史实不符,B项仅凭一家公司的例子不能代表整个民族工业,D项说法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民族工业主动依靠官僚资本,反倒是被迫收购,故选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国统区民族工业的发展2.据统计,从1937年8月到1940年12月底,西迁厂矿共448家,机器材料约17万吨,技工1万2千多人。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西迁主要是由于日本侵华B.西迁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C.西迁促进了民族工业“黄金时代”的到来D.西迁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答案】C【解析】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大批民族工业被迫迁至西南、西北地区等后方,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ABD理解正确;C理解不正确,民族工业“黄金时代”的到来是指民国初年尤其一战期间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因此选C.。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点评:解答否定型选择题,审清题型、题意是解答否定型选择题的必要前提,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相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解题:1)直选法,根据所学知识,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的选项。
2)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的选项,剩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
3)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
3.“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
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四大家族利用经济政治势力,开始垄断全国的工商业和农产品购销。
商业方面有孔家的“祥记商行”及其它七、八个大商行,专门经营颜料、煤油等货物。
宋家的中国棉业公司,操纵全国的花、纱、布市场;华南米业公司,垄断了洋米j进口;国货联营公司,垄断了全国国货和洋货的买卖。
陈家在各地也有商行。
蒋介石虽然不直接出面作商业老板,但也插足于孔、宋家族所建立的商业系统之中。
工矿业方面,国民党政府的资源委员会,是执行四大家族独占全国资源和垄断国家工业的组织机构。
四大家族还利用加资和改组的方式,或利用债务关系,控制了许多民族资本企业。
在农村,四大家族拥有大量地产,是全国最大的封建主和高利贷主。
四大家族通过征收苛捐杂税、抽调壮丁和无偿地征用土地等方法剥削和掠夺农民。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收了敌伪的各种金融机构、物资、贸易公司、商行和庞大工业企业等资产,其总值达80亿美元,使官僚资本大大膨胀。
但是,被四大家族接收的敌伪资产,有2/3的工厂没有开工,却将大量资本投入到不得人心的内战中去。
为了进一步垄断全国财富,提供内战经费,官僚资本主义加紧对人民的掠夺,他们采取了以下几种办法:第一,强征田赋,搜刮粮食。
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宣布:“凡曾陷敌各省区,豁免本年度田赋1年;后方各省区豁免明年田赋1年”。
可是,本年收复区名义上豁免田赋,事实上各省仍在追缴军粮,有的地方豁免一年(1945年)而追补以前7年,有的地方索性把8年的旧田赋一起索回。
1947年初,国民党政府召开全国粮食会议,决定加紧催缴产粮征实,组织“督征团”,分赴各地农村“督征”。
第二,摊派苛捐杂税。
抗战结束后,全国工商业负担的杂税名目繁多,捐款奇重。
计有营业税、营业牌照税、印花税、统税、盈利所得税、过分利所得税、存款利息所得税、财产出卖税、商场营业税、马路摊贩营业税、公共市场税、交易税、筵席税等等,被老百姓戏称为“民国万税”。
1947年10月《大公报》曾刊登对一家小肥皂厂的调查:该厂申报资本为200万元,而每季度负担的税负竟达680万元,相当于注册资本的2.3倍。
作者: 清庆瑞;罗正楷;王钦民
出版物刊名: 教学与研究
页码: 64-69页
主题词: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政府;国民党政府;抗战初期;孔祥熙;民族工业;大后方;资源委员会;通货膨胀
摘要: <正> 抗日战争时期,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借助国民党政府的政权力量,急剧地膨胀起来,这是一个客观的历史事实。
当然,从经济上看,蒋介石政府在抗战初期,对于上海工商界发起的工厂内迁,曾予以支持和赞助;在大后方物资十分匮乏的情况下,为了安定后方也曾采取了某些鼓励资源开发和奖励发明的措施,对抗战初期后方工业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
但是,蒋介石政府所代表的利益是中国大地主、大银行家、大买办阶层的利益。
由此又决定了它始终保持其十年内战时期的寡头专政的制度,从政府机构、军队制度、民众政策,到财政、经济、教育等项政策都没有本质变化。
蒋介石政府“一面口头上宣称要发展中国经济,一面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