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的观察与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8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如对认识胎盘早剥的凶险性,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时终止妊娠,以降低母婴死亡率。
方法:通过对8例胎盘早剥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何及时发现胎盘早剥病人并适时终止妊娠。
结果:8例胎盘早剥中6例行剖宫,2例自然分娩,无产后出血和子宫胎盘卒中病例,新生儿重度窒息1例,无孕产妇死亡。
结论:胎盘早剥的确诊非常重要,一旦确诊,积极组织抢救、及时终止妊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确保孕产妇及围生儿生命安全。
【关键词】胎盘早剥;临床观察;急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21-02胎盘早剥是妊娠2o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特点,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
其发病率为:国外1%~2%,国内0.46%~2.1% [1]。
胎盘早剥离可并发产后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羊水栓塞、急性肾衰竭,严重威胁孕产妇及胎儿的生命。
因此,对本病的认识、及早发现、及早诊断非常重要,在确诊后,积极抢救、加强病情观察、及时终止妊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确保孕产妇及围生儿生命安全。
2010年1月-12月我病区共收治8例胎盘早剥病人,现将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12月我病区住院分娩的孕产妇1867例,其中胎盘早剥8例,年龄20岁~34岁;初产妇3例,经产妇5例;孕妇妊娠32周~4o周;足月妊娠4例。
妊娠高血压疾病4例,妊娠合并贫血5例,先兆早产2例,胎膜早破1例,死胎1例,不明原因1例。
腹痛5例占62.5%,阴道出血5例占62.5%。
1.2 分娩方式及结果:8例胎盘早剥其中6例行剖宫产占75%,2例自然分娩,无产后出血和子宫胎盘卒中病例,新生儿重度窒息1例,无孕产妇死亡。
1.3 临床表现症状较明显者5例,仅以腹痛、腹胀、恶心为主要表现。
胎盘早剥护理常规
一、执行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指导孕妇绝对卧床休息。
2.给予氧气吸入。
3.做好生活护理。
三、病情观察
1.观察胎动、宫底高度。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阴道流血情况,积极协助纠正休克。
3.根据医嘱记录出入量。
4.观察宫缩和腹痛性质,胎盘早剥时腹痛为持续性。
四、急救护理
1.产妇有休克时取中凹卧位。
2.开放静脉通路(至少一条大血管),有休克者做好配血、输血准备。
3.根据医嘱给予保留导尿并做好引流管的护理。
4.立即做好剖宫产术前准备。
五、用药护理
1.根据医嘱补充血容量,进行抗休克治疗。
需输血者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北京协和医院护理常规.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 【2】乐杰. 妇产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王席伟. 助产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4】郑修霞. 妇产科护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胎盘早剥产妇28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寻找胎盘早剥产妇的护理方法,总结临床护理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8例胎盘早剥产妇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出主要的护理措施有胎盘早剥预防与急救、严密观察病情早识别、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等。
结果:本组28例产妇中3例阴道分娩,26例以剖宫产结束妊娠;新生儿死亡1例;无孕产妇死亡。
结论:加强胎盘早剥预防与急救,加强护理,是保证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胎盘早剥;产妇;出血;腹痛;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280-01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胎盘早剥是妊娠期一种严重并发症,起病急,病情发展快,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1】。
早期识别、正确处理胎盘早剥是降低母婴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笔者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8例胎盘早剥产妇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 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发生胎盘早剥的的产妇28 例为观察对象,她们年龄23-41岁,孕周28-41周。
初产妇18 例,经产妇10例。
临床症状28例患者中以明显腹痛、阴道流血为主要表现者15 例,仅以腹痛、腹胀为主要表现而无阴道流血者5 例,仅以阴道流血为主要表现者8例。
其他临床表现尚有胎儿宫内窘迫、血性羊水、尿量减少等。
1.2 方法1.2.1 胎盘早剥预防与急救胎盘早剥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孕期的血管病变有关,尤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关。
对孕妇应加强健康知识宣教,指导合理饮食与休息,防止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对有高血压的孕妇加强产前检查,按医嘱用药,是预防胎盘早剥的关键,指导妊娠晚期的孕妇避免增加腹压,禁止房事。
对已确诊胎盘早剥的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按医嘱用药、补液,作好输血准备,根据患者病情轻重、产程进展、胎儿情况等由医生决定分娩方式,护理人员作好相应准备,准备好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用品,积极配合抢救和护理。
胎盘早剥的观察及护理体会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观察与护理经验。
方法回顾分析20例胎盘早剥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急救观察、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结果剖宫产17例,阴道产3例。
5例发生失血性休克经积极抢救,仅1例DIC发生;子宫切除2例,无一例孕产妇死亡。
新生儿重度窒息5例,轻度窒息7例,经治疗均痊愈出院。
围产儿死亡2例,新生儿1例,死胎1例。
结论加强胎盘早剥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可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和围生儿死亡率。
标签:胎盘早剥;观察;护理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危急症,发生率为0.46%~2.1%,围产儿死亡率为25%[1]。
可并发产后出血、DIC、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威胁母婴生命。
笔者所在医院自2008年5月~2011年5月治疗重度胎盘早剥患者20例,现将观察和护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胎盘早剥患者20例,年龄22~36岁,平均28岁,其中初产妇13例,经产妇7例,孕周28~40周,平均35周。
合并症:妊高征8例,羊水过多7例,胎膜早破5例。
1.2分娩方式与结果剖宫产17例,阴道分娩3例。
5例发生失血性休克经积极抢救,仅1例DIC发生;子宫切除2例,无一例孕产妇死亡。
新生儿重度窒息5例,轻度窒息7例,经治疗均痊愈出院。
围产儿死亡2例,新生儿1例,死胎1例。
2观察和护理2.1急救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记录患者阴道的出血量、颜色、有无血凝块;密切观察患者的腹痛性质、子宫底高度及子宫张力的改变;时刻注意胎心音和胎动的变化。
在做检查和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态,减少增加腹压的动作,不得突然变换体位[2]。
根据孕妇的宫口情况,胎盘剥离面积大小,胎心音的快慢,孕妇出血量的多少,选择阴道产或剖宫产。
对剖宫产的患者立即做好术前准备,同时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工作。
对出现休克征象者,立即置平卧位、吸氧、心电监护,快速交叉配血。
建立两条有效静脉通道,及时输入液体和血液,积极补充血容量,预防和纠正休克,同时密切监测胎儿状态。
胎盘早剥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主要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方法:对我院2006年1.1到2011年1.1的所有胎盘早剥病例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表现为腹痛或腰腹胀、子宫张力增高、子宫压痛、胎心率异常等20例,仅表现为阴道流血40例,没有任何症状仅通过彩超检查检出者6例;维持正常的血容量、缓解缺氧、治疗配合护理是基本护理措施,66例患者住院期间,没有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日为5.2左右。
结论:密切注意观察孕产妇的临床表现对于早期诊断胎盘剥离具有重要价值;科学系统的护理措施对于胎盘早剥孕产妇的康复及防止重大并发症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胎盘早剥;子宫张力;子宫压痛【中图分类号】r714.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84-01胎盘早剥指的是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1]一,如果不及时诊断、处理,对母亲、胎儿的生命会造成威胁,甚至发生母婴死亡的情况。
下面结合具体的病例,对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1.1到2011年1.1的所有胎盘早剥病例为66例,占据5年来我院孕产妇分娩总人数的0.49%;其中急诊入院31例,彩超检查出24例,ⅰ度35例,ⅱ度26例,ⅲ度5例;剖宫产59例,阴道分娩7例。
年龄范围在21-46岁,初产妇45例,经产妇21例,发病时孕周范围在29周-41周。
1.2 方法:将66例确诊为胎盘早剥孕妇的临床资料调出,对所有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进行综合、比对分析,并分析护理措施对孕产妇起到的临床效果。
2 结果有腹痛、腹胀、阴道流血、子宫压痛、胎心率改变等临床表现的共有60例;无任何症状,仅仅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查检出6例。
66例患者住院期间,实行严密、系统的护理,均没有出现重大并发症;66例孕妇无死亡病例,新生婴儿死亡1例;平均住院日5.2左右。
简述胎盘早剥的护理措施
胎盘早剥是指在未达到妊娠期的情况下,胎盘部位发生早期分离,表面突起出血现象,出血多量,这种情况会影响胎宝宝的生长发育,危及产妇和胎宝宝的生命健康。
孕妇出现
胎盘早剥的护理措施包括如下几点:
一、护理指导。
对孕妇应及时起草出详细的个人护理指导,包括禁止孕妇拉扯大量血管、避免进行激烈运动、强化营养支持、睡眠充足等,以减少早剥的发生。
二、充分休息。
孕妇必须保持充足的休息,要给胎宝宝充足的营养,根据医生的情况
睡觉。
如果出现胎盘早剥,一定要尽量保持休息,保持孕妇体力,减轻子宫负担,以防止
胎盘分离。
三、避免感染。
给孕妇提供措施,如避免酒精、尼古丁等刺激性物质,保持舌苔清洁,注意个人和公共环境卫生,充分休息,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裹腹布。
防止大量出血的发生,可以裹上腹布,加压妊娠部位,但不要拧紧腹布,以免影响胎宝宝的正常发育。
五、加强护理保健。
每天1~2次,检查用腹布所产生的变化和感觉,如孕妇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及时给出抗血小板聚集因子、抗凝血剂、中枢型镇静剂等的治疗。
六、定期检查。
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状况,及时观察微血管病变状态,重点检查孕妇
的精神状况,立即向医生汇报,以调整抗凝血治疗方案。
以上就是关于孕妇出现胎盘早剥的护理措施,妊娠正常情况下,孕妇也应定期到医院
进行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并就医。
一、妊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常规【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孕妇有无既往不良孕产史。
了解有无家族史,有无其他引起瘙痒、黄疸和肝功能异常的疾病。
2.观察孕妇有无皮肤瘙痒及抓痕。
评估瘙痒的程度及特点,瘙痒严重者应注意有无失眠、疲劳、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其他继发症状【1】。
3.观察胎心音及胎动变化。
【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适当休息,取左侧卧位,给予吸氧、高渗葡萄糖、维生素类及能量,既保肝又可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性。
定期抽血送检,复查肝功能、血胆酸以了解病情变化【1】。
2.心理护理讲解相关知识,减轻孕妇和家属的不良情绪;介绍帮助入睡、分散注意力减轻瘙痒的方法【3】。
3.病情观察观察瘙痒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无其他继发症状。
发现孕妇黄疸加深应及时报告医生。
观察有无宫缩、阴道流血、流液等异常情况,出现早产征像或胎膜早破应及时报告,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保障母儿平安。
每次产检应常规询问是否有皮肤瘙痒,一旦确诊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应视为高危妊娠。
4.加强胎儿监护嘱孕妇每日坚持自数胎动,必要时行胎儿电子监护、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及时发现隐性胎儿缺氧。
住院病人应按时听取胎心,注意胎心率节律【1】。
5.药物护理遵医嘱用药。
(1)熊去氧胆酸口服,治疗期间每1-2周检查一次肝功能,监测生化指标的改变【1】。
(2)地塞米松肌注用于34周前促胎肺成熟。
用药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无明显副作用,及时送检血尿标本,及时了解生化指标有无好转。
6.产科处理(1)可考虑阴道分娩条件:1、轻度Icp;2、无其他产科剖宫产指征;3、孕周小于40周。
产程中密切监测孕妇宫缩、胎心率变化,避免产程过长,做好充分的新生儿窒息复苏准备。
产程中一旦出现胎儿窘迫征象,应放宽指征行剖宫产,分娩时留取脐血查血气分析,胎盘送病理检查【1】。
(2)可考虑剖宫产条件:1、重度ICp;2、既往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或者死亡史;3.胎盘功能严重下降或高度怀疑胎儿窘迫;4.合并双胎或多胎、重度子痫前期等;5.存在其他阴道分娩禁忌证者【2】。
如何护理胎盘早剥胎盘早剥是指在怀孕20周后或怀孕期间,胎盘在分娩前与子宫壁完全或部分分离,可能导致产前、产时或产后大出血,也可能导致胎儿缺氧缺血。
因此,有必要对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识别高危因素,以建立早期胎盘早剥流行病学基础。
对胎盘早剥患者实施护理能够减轻相关并发症,改善病情。
1胎盘早剥临床表现轻度:主要症状为外出血,剥离面积在胎盘的1/3内,常在分娩期出现。
表现为阴道大量出血,多为暗红色,伴随轻度腹痛或者不伴腹痛,无显著贫血特征。
在分娩期出现可加快产程。
腹部检查:子宫面积与妊娠周数相同,有间歇宫缩,胎心正常,胎位明确,如果出血量大则胎心有改变,无显著压痛或在剥离出有压痛。
有的产妇在检查完胎盘后,可看到胎盘位置的皮肤有明显血凝块,也为胎盘早剥症状;重度:症状多为内出血,剥离面积大于胎盘的1/3,伴有较大的胎盘后血肿,多发于妊高征患者。
症状:突然的、持续的腹痛和/或腰痛,其程度与胎盘早剥的面积大小影响积血的多少,积血与痛感成正比,多数患者伴有恶心、呕吐、脸色苍白、冷汗、虚弱和失血等症状。
腹部检查:子宫硬如板,有压痛,特别在按压胎盘附着处时压痛症状最显著。
子宫面积大于周数,且随着血肿增加后,宫底增加。
偶见宫缩,子宫处于高张状态,同时在间歇期不能很好地放松,无法明确胎位。
如果胎盘剥离面积大于1/2,将可能导致胎儿严重窒息死亡,所以重度胎盘早剥的产妇胎心大部分检测不到。
2胎盘早剥护理一般护理:通过对我院胎盘早剥病例分析,了解其危险因素,对患者给予特别关注和重视。
对于农村或外来人口产妇,尤其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应加强管理,并向产妇和家属告知产检及孕期保健的重要性,以防范高危妊娠风险,积极控制妊娠高血压、慢性肾病等。
加强个体化护理,其中对存在孕产妇胎盘早剥危险因素的患者实施观察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及时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
详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早发现胎盘早剥早期现象,提前备好抢救用物,随时准备抢救。
胎盘早剥的护理常规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起病急、发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
因此,对于胎盘早剥的患者,及时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胎盘早剥的护理常规:一、入院护理1、病情评估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妊娠周数、是否有外伤史、高血压病史、子痫前期病史等。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尤其要关注血压的变化,因为高血压是胎盘早剥的常见诱因之一。
观察患者的腹痛情况,包括腹痛的性质、部位、程度以及有无阴道流血等。
2、心理护理患者往往因为突发的病情而感到恐惧和焦虑,护士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向其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让患者了解治疗的目的和可能的结果,减轻其心理负担。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担忧,耐心倾听并给予回应,让患者感受到被关心和重视。
3、体位护理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以增加子宫胎盘的血液灌注,改善胎儿的缺氧状况。
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如翻身、坐起等,防止加重出血。
4、吸氧护理给予患者吸氧,流量为 2-4L/min,以改善胎儿的缺氧状况。
密切观察患者吸氧后的反应,如呼吸、心率等。
二、病情观察1、生命体征观察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每 15-30 分钟测量一次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特别注意血压的变化,若血压升高,应警惕子痫的发生;若血压下降,可能提示有休克的危险。
2、腹痛及阴道流血观察观察患者腹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以及有无加剧的情况。
观察阴道流血的量、颜色和性质,准确记录出血量。
若出血量增多或出现鲜红色血液,应立即报告医生。
3、胎心监护持续进行胎心监护,观察胎儿的心率、胎动情况。
若胎心异常,如胎心减慢、胎动减少或消失,提示胎儿可能有宫内缺氧,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4、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及时了解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若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等,应做好相应的护理准备。
三、治疗护理1、纠正休克迅速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选用大号针头,以便快速输液输血。
胎盘早剥的观察与护理
胎盘早剥是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胎盘早剥,是产科急重症之一,也是妊娠中晚期严重并发症,严重危及母儿生命安全。
若处理不及时,可因并发大出血、DIC、急性肾衰而危及产妇生命。
我院自年1月 2010年5月收治胎盘早剥产妇16例,现将护理观察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09年1月一2010年5月我院共收治胎盘早剥患者16例,年龄22 38岁,孕周28—40W,全部病例均在产后检查胎盘发生血块和压迹而确诊。
产前诊断胎盘早剥5例占31.2%,先兆早产8例占50%,胎儿窘迫lO例占62.5%。
2分娩方式及结果:16例胎盘早剥其中l1例行剖宫产占.7%,其余自然分娩,产后出血3例,发现子宫胎盘卒中4例,胎窘10例,新生儿重复窒息3例,无孕产妇死亡。
护理观察.1高危因素观察:加强产前检查,重视对有胎盘早剥高危因素存在的孕妇的管理,对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宫内发育迟缓、糖尿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胎儿臀位等孕妇应警惕胎盘早剥的发生。
如果有应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并积极治疗合并症。
2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及胎心变化,注意阴道流血情况,当患者贫血与阴道出血不符时应警惕内出血可能,予胎心监护注意胎心变化及羊水性状,同时密切观察宫缩强度,子宫张力及宫底高度的变化。
如出现血性羊水,胎儿宫内窘迫尤其胎心减慢,应予吸氧,左侧卧位,静推地塞米松等处理,胎心仍不改善者及时报告医生进一步检查处理。
一旦确诊胎盘早剥,做好术前准备,及时终止妊娠。
护理体会.1心理护理论文:妊娠出现胎盘早剥的产妇一方面由于病情危重,另方面由于担心胎儿安危,心理压力较大,而且大部分患者对病情缺乏正确的认识,出现非常恐惧的心理,因此医护人员要做好解释工作,对产妇耐心安慰,向产妇讲解主动配合治疗的重要性,让产妇在安慰和鼓励中获得最佳心理状态,促进健康的恢复。
2防止产后出血:早剥产妇产后易发生大出血,应及时给予宫缩剂,并配合按摩子宫,必要时做好切除子宫的准备。
产妇术后内绝对卧床休息,腹部切口加压沙袋,以减少出血,护士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子宫收缩和阴道出血情况。
防止肾功能衰竭的发生:产妇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神志及尿量的变化,准确测量24h出入量,若产妇出现少尿或无尿,尿量小于17mL/h或400ml/24h,在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用利尿剂,认真做好记录。
如发生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加强生活护理:术后6h如无异常可帮助产妇床上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术后6h嘱其饮水并协助产妇翻身,预防褥疱的发生。
术后24h拔尿管后鼓励产妇下床活动防止肠粘连,并注意拔管后排尿情况。
5健康教育:由于胎盘早剥的产妇出血较多,因此在产褥期应加强营养,纠正贫血,必要时输血治疗。
注意会阴部清洁,防止产后感染,根据产妇情况指导母乳喂养,术后42天来院复查。
讨论胎盘早剥是产科常见危重症之一,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安全,因此我们医
护人员应做好围产期保健,做好产前、产时预防工作,加强责任心,认真观察,做好产后护理,才能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母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