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的MRI表现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22.48 KB
- 文档页数:2
脑膜瘤的典型影像学诊断分析引言脑膜瘤是一种起源于脑膜的肿瘤,占据了颅内肿瘤中的比例。
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脑膜瘤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脑膜瘤的典型影像学表现和诊断分析。
影像学表现颅内压增高症状脑膜瘤患者常常会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
这些症状常常与颅内占位性病变相关。
CT(计算机断层扫描)脑膜瘤在CT扫描中呈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的低密度灶,边缘清晰。
常常可以看到肿瘤的钙化点,呈点状或团块状密度增高,是脑膜瘤的典型表现。
MRI(磁共振成像)MRI是脑膜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脑膜瘤在MRI图像上呈现为T1加权图像上的低信号,T2加权图像上的高信号。
边缘清晰,并且常常可以看到脑膜瘤周围的水肿带。
强化特点脑膜瘤常常会在增强扫描中显示强化特点。
动态增强扫描中,脑膜瘤呈现为早期持续强化的特点,这与正常的脑脊液动力学不同。
CT血管造影脑膜瘤常常会在CT血管造影中显示血供异常,如血管瘤样供血、动脉狭窄、静脉填充阻滞等。
诊断分析脑膜瘤与其他颅内肿瘤的鉴别脑膜瘤的典型影像学表现可以与其他颅内肿瘤进行鉴别。
例如,脑膜瘤常常可以与脑囊虫病、星型细胞瘤等肿瘤鉴别。
对于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的脑膜瘤,通常可以较为准确地进行诊断。
脑膜瘤的病灶分析脑膜瘤的病灶分析对于确定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等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影像学表现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脑膜瘤的生长方式和侵袭程度,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合并症的分析脑膜瘤常常会合并其他病变,如脑积水、颅内感染等。
通过影像学的分析,可以及早发现并评估这些合并症,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脑膜瘤的典型影像学诊断包括CT和MRI等影像学方法的应用。
通过对影像学表现的分析,可以实现对脑膜瘤的准确诊断和评估。
影像学诊断对于脑膜瘤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
脑膜瘤的典型影像学诊断分析脑膜瘤的典型影像学诊断分析一、引言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通常起源于脑膜组织。
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脑膜瘤的治疗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膜瘤的典型影像学特征及诊断分析,以便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和判断该疾病。
二、影像学表现1·CT表现(1)平扫表现:脑膜瘤在平扫CT图像上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肿块,边缘清晰,可见偏心性钙化。
(2)增强扫描表现:脑膜瘤在增强扫描后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较低,边缘清晰。
2·MRI表现(1)T1加权图像表现:脑膜瘤呈等或稍高信号,边缘清晰。
(2)T2加权图像表现:脑膜瘤呈等或稍低信号,边缘清晰。
(3)增强扫描表现:脑膜瘤在增强扫描后呈轻度或中度强化,边缘清晰。
3·磁共振成像(MRA)表现(1)MRA可以评估脑膜瘤的供血情况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有助于手术治疗的规划。
(2)脑膜瘤常与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等主要血管相邻。
三、诊断分析1·影像学特征脑膜瘤的影像学特征包括肿瘤的形态、密度或信号特征、边缘特征及强化特征等。
结合临床资料,对脑膜瘤进行综合分析可得出初步诊断。
2·鉴别诊断脑膜瘤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鉴别其他颅内肿瘤和炎症性病变。
四、附件本文附件包括:脑膜瘤的CT图像、MRI图像以及MRA图像。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脑膜瘤: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起源于脑膜组织,多为良性。
2·影像学特征:指在影像学检查中所显示的肿瘤的形态、密度或信号特征、边缘特征及强化特征等。
3·鉴别诊断: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将一种疾病与其他相似疾病进行鉴别的过程。
脑膜瘤的MRI征象与病理分级的关系目的研究脑膜瘤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学意义。
方法收集57例脑膜瘤标本,分析其MRI征象(包括肿瘤的形态、信号及强化特点、瘤-脑组织界面、瘤周水肿及有无周围组织结构受侵等),同时观察脑膜瘤的病理分级,对所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脑膜瘤的形态、信号均匀度、强化均匀度、瘤-脑组织界面、瘤周水肿程度及有无周围组织结构受侵等影像学表现与脑膜瘤的良恶性具有相关性(P<0.05)。
结论脑膜瘤的MRI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脑膜瘤的病理特点,达到帮助预测肿瘤良恶性的目的,从而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大帮助。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R imaging features and their path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intracranial meningiomas. Methods 57 meningioma samples were collected which have been diagnosed by MRI and pathology using retrospective analysis.The MRI manifestations including the tumor shape,signal intensity,signal homogeneity in contrast-enhanced T1WI,tumor-brain interface status,the peritumor edema,and invasion of the surrounding structure were analysed,and observed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MRI features and pathological grades. Results The tumor shape,signal intensity,signal homogeneity in contrast-enhanced T1WI,tumor-brain interface status,the peritumor edema,and invasion of adjacent structure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 of meningiomas. Conclusion The MRI features of meningioma have a certain characteristic,and to a certain extent,can reflects 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and may help to predicate the benign and malignant of meningioma,thus to provide greater help for reasonable choice of clinical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assessment.[Key words] Meningioma;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Neoplasms by histologic type脑膜瘤是颅内较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大部分为良性,且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仍有部分肿瘤存在着以浸润方式生长、易复发及易转移的特性,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脑膜瘤的MRI征象及其与病理分级的关系,从而提高脑膜瘤的诊断水平,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及改善预后提供帮助。
脑膜瘤的典型影像学诊断分析脑膜瘤的典型影像学诊断分析引言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脑膜瘤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脑膜瘤的典型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识别脑膜瘤。
影像学表现CT扫描脑膜瘤在CT扫描中表现为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病灶,常与周围脑组织界限清晰。
其内部可见不规则的钙化点,部分脑膜瘤还可呈现囊性变。
CT增强扫描可显示脑膜瘤的血供情况,强化较为明显,呈现不均匀的强化效应。
MRI扫描MRI扫描是脑膜瘤影像学诊断的首选方法。
在T1加权像上,脑膜瘤呈等或略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等或略高信号,与周围脑组织相比较为明显。
在T1加权像上,脑膜瘤与周围脑组织之间可能存在一个清晰的示踪帽,这是由于脑脊液的压力引起的。
Gd-DTPA增强扫描可显示脑膜瘤的血供动态和强化程度,增强后的脑膜瘤可呈现不均匀的强化效应。
血管造影血管造影对于脑膜瘤的诊断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传统的脑血管造影可以显示脑膜瘤的血供动态以及与周围脑血管的关系。
最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的应用可以清晰地显示脑膜瘤的微血管形态和血供情况,对于手术治疗的方案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典型病例分析病例一:患者女性,39岁,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
经CT扫描发现左侧大脑半球额叶区域有一个圆形低密度灶,边界清晰,内可见钙化点。
进一步MR扫描显示该病灶呈等信号,Gd-DTPA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与周围脑组织之间有一个清晰的示踪帽。
病例二:患者男性,45岁,出现间歇性头痛和视力模糊等症状。
MRI扫描显示右侧颞叶处有一个略低信号的肿块,T2加权像上呈略高信号,Gd-DTPA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
血管造影显示肿块与颞叶静脉窦有明显的血供。
讨论与结论脑膜瘤的典型影像学表现包括CT扫描中呈低密度,可见钙化点及囊性变;MRI扫描中呈等或略低信号,与周围脑组织之间可能存在示踪帽;Gd-DTPA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效应。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
引言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脑膜瘤在CT上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或等密度肿块,边界清晰,常有包膜,与周围正常脑组织界限清楚。
瘤内可见钙化灶,增强扫描后瘤实质呈现明显的强化,增强后的肿瘤呈现均匀一致的强化。
MRI表现
T1加权像上脑膜瘤呈等低信号或稍高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瘤内可见液化区和囊样变。
增强扫描后瘤实质呈现明显的强化,增强后的肿瘤呈现均匀一致的强化。
诊断要点
1. 影像学特征:脑膜瘤在CT上呈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或等密度肿块,边界清晰,常有包膜;在MRI上T1加权像上呈等低信号或稍高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2. 强化表现:增强扫描后脑膜瘤呈现明显的均匀一致的强化。
3. 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理学检查:诊断脑膜瘤除了依靠影像学表现外,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CT和MRI是目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影像学特征和强化表现对于脑膜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合分析影像学表现、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检查结果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脑膜瘤的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对照分析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了解脑膜瘤的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学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1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膜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MRI表现特点和病理关系。
结果在T1WI上表现为等信号的有12例(26.1%),稍低信号的有8例(17.4%),低信号的有22例(47.8%),高信号、稍高信号的只占4例(8.7%);在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的有20例(43.5%),稍高信号的有10例(21.7%),等信号的有11例(23.9%),稍低信号的有3例(6.5%),低信号的有2例(4.4%)。
组织分类中医上皮型和纤维型为主要的发病类型。
结论脑膜瘤的MRI表现特点较为明显,其中T2WI的信号强度的差异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脑膜瘤病理分类。
【关键词】脑膜瘤 MRI表现组织病理脑膜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颅内脑外良性肿瘤,多发于大脑凸面和中线大脑廉旁,也可发生在小脑幕附近、鞍旁、嗅沟和蝶骨嵴、岩骨嵴等部位[1,2]。
脑膜瘤起源于脑膜中,其发病率在颅内肿瘤中占有13~26%,居于颅内肿瘤的次位。
本文笔者通过对我院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MRI图像的信号特点和病理类型的关系,为临床中诊断脑膜瘤提高依据,为治疗方案的合理采取提供帮助,现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的对象是我院在2008年1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膜瘤患者,其中男性有15例,女性有31例,年龄在25~76岁之间,平均你那里为54.6岁。
临床中以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出现视觉障碍、肢体感觉异常为主要的表现症状,同时也伴随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1.2 脑膜瘤的分类方法:本组研究中参照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脑膜瘤分类方法[2],可以将脑膜瘤分为七类:(1)上皮型;(2)纤维型;(3) 移行型;(4)血管瘤型;(5)间变型;(6)淋巴浆细胞丰富型;(7)非典型型。
脑膜瘤的MRI征象及相关病理(附51例病例分析)
彭红芬;冯一鸣;张东友;刘海滨;刘翼程
【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
【年(卷),期】2007(22)8
【摘要】目的:分析脑膜瘤MRI表现及其相关病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经手术证实的脑膜瘤MRI图像,从其信号特点、肿瘤-脑组织界面、瘤周水肿、脑膜尾征病灶增强后MRI信号均匀度等方面进行归纳,并观察相关病理学资料.结果:脑膜瘤大多T1WI为等低信号,T2WI以稍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多见,脑膜尾征具有诊断价值.结论:脑膜瘤MRI征象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征性,大多数能在术前诊断,为手术方式提供帮助.
【总页数】3页(P811-813)
【作者】彭红芬;冯一鸣;张东友;刘海滨;刘翼程
【作者单位】430022,武汉,武汉市第一医院放射科;430022,武汉,武汉市第一医院放射科;430022,武汉,武汉市第一医院放射科;430022,武汉,武汉市第一医院放射科;430022,武汉,武汉市第一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2
【相关文献】
1.脑膜瘤的MRI征象与病理对照分析 [J], 梁开文;王新民;谭振娟
2.脑膜瘤的MRI征象与病理改变的关系 [J], 归俊;归云荣;马春艳;芦苇;利文倩;蓝莉
3.脑膜瘤的MRI征象与病理分级的关系 [J], 关鉴;马万辉;向科
4.17例非典型脑膜瘤的侵袭性MRI征象与病理异型性对照分析 [J], 龚建斌;张德清
5.无明确脑膜尾征巨大脑膜瘤MRI征象及病理学相关性研究 [J], 刘金欢;陈军;严定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